你认为交易员好做吗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反向跟单中比回报稳定性更重要吗?

自从期货反向跟单这个模式火起来之后,很多人都一股脑地进入了这个行业,然而在我看来,期货反向跟单就是一种交易策略而已,它依然脱离不了交易的范畴,也并不像网上很多人传言的那样,是对期货交易模式的创新和颠覆。中国人有很大的从众心理,非常喜欢模仿别人,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开餐厅赚钱之后,周边人或者听说过这件事的人会迅速的在这附近开同样的餐厅,但是同一时间段的客流量是有限的,当餐厅的数量多起来之后,市场就会从之前的卖方为主导变成买房为主导,然后这些餐厅内部就会开启激烈的竞争。所以我认为期货反向跟单是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开始运营这件事之后,特别是听说谁谁谁赚钱了,那么瞬间整个人就会激动起来,立马组织场地干反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会把反向这个策略神化,认为肯定赢利。期货反向跟单靠谱吗?或者说期货反向跟单能够赚钱吗?我觉得是靠谱而且能够赢利的,但是最大的风险来源于运营者自身,我认为大多数期货反向跟单运营者心态非常不稳定,期望值过高,最起码相对于他们拙劣的管理水平来说就显得太高了,目前市场中反向跟单的投资者的专业技术以及认知程度还是比较差的,大家都太迫切的想要赚钱,但交易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越着急,行情就越慢,你越慢行情就越快,哪怕我们做的是反向。反向跟单最大的难点在于对交易员的管理,管理中的重点是针对每个交易员情绪的个性化引导,如何快速的让交易员产生过大的亏损甚至爆仓,这是我们所有运营反向跟单老板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实事求是的看待这个交易策略,尽管它是非常优秀,而且赢利率也的确够可以,但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这个就把自己迷失了,这恰恰是反向跟单的迷惑性。这是一个管理导向型的交易策略,我们管理的越细致,风险敞口就越小,收益就越高,所以它靠不靠谱最终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不仅仅是我们的管理水平,更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性以及态度。
最近看新闻发现很多“成功学大师”纷纷落网,秉着好奇心研究了一下他们的套路,越来越觉得有些反向交易团队其实走的就是这种洗脑和精神控制的路线。之前有篇文章我讲到过有人通过类似的方式方法对员工进行反复洗脑,没看过上篇文章的朋友点击链接先看一下,然后继续阅读本文。期货反向跟单—杀鸡取卵?可持续发展?他们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疯狂招聘、员工的流动性特别变态;第二步:公司包装、榜样包装、培训洗脑;第三步:员工爆仓亏损被炒鱿鱼。其实这种丧尽天良的管理策略是充分利用了每一个员工的外部压力(即他们的生存压力)将短期暴富的思想灌输过去。其实我们人都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分,意识主要是处理一些逻辑上的事情,而潜意识则主要承担情感方面的信息。按常理来说,随着人的江湖经验与人生阅历的增多,很多曾经能够动摇我们情感的复杂事情都会被常态化,大家可以理解为世面见多了,就不会被轻易诱惑,而在这种状态中很少有令我们崩溃、激动、兴奋的东西。但是在期货反向中,新招聘员工的知识和认知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没有丰富的经历和阅历,所以会将很多信息移交给潜意识进行处理,当然了,将这种信息当成感情分析是需要别有用心的人进行充分铺垫的。 如何铺垫?其实很简单,利用员工的信任,摸清他们的弱点,强化他们的弱点,进攻他们的弱点。众所周知,新入职员工在最开始应聘的时候有非常强的认真感和敬畏感、忐忑和陌生,如果在这种情况中,深谙此道的HR便能够快速的与他们建立很高的信任感。而且每一个员工都是有相当大的生活压力,而这种窘迫的处境就是他们的弱点,在这个焦虑浮躁的社会,谁不想一夜暴富?于是交易员的两个弱点:窘迫与欲望恰恰成为了对手重点火力覆盖的区域。一方面要强化他们的窘迫,比如说公司时不时组织聚餐(AA制);公司要求上班必须要打车,不能做地铁和巴士,理由是不要浪费无所谓的时间,你们注定是要赚大钱的;鼓励员工超额消费,买买买等方法,让员工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信用额度)压榨的干干净净,陷入生死两难的境地。而欲望是如何放大的?通过盘面,一次又一次为交易员创造一种有一种的无能感,并且让他们对交易产生成瘾性的依赖感。然后不断地灌输给交易员各种眼花缭乱的新的行为与态度,再经过反复的集体会议提出一套循环论证的理论,例如:交易员总是错误的、行情总是对的,生活总是要奢侈的,暴富旨在眼前。对于这种精神控制的传销式管理,我是非常非常反对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先写到这里,下篇文章继续更新。发布于 2020-01-16 15: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易员好做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