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主义认为,人把从外面进来的理论必然反对灵魂说吗?


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具身认知》,这本书还有一个副书名,叫做“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现在虚拟现实技术非常热,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大脑是身体的控制中枢,我们的各种情绪感觉都可通过触控大脑神经元来实现。但身体真只是大脑的傀儡吗?当然不是。《具身认知》这本书就指出,我们并不总是“知而后行”,很多时候也会“先行而后知”。我们的身体在塑造精神方面也有着强大的能力,它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很多敏锐的科学家都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隐藏的真相,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她去幼儿园接2岁大的女儿,发现她很不开心,而且要求吃感冒药,这是生病了吗?作者又是询问又是摸额头,也没什么异常。后来她打电话问老师才知道女儿不开心的原因,原来有个小男孩把她喜欢的玩具拿走了。这个日常的生活事件有什么特别的吗?身为脑科学家的作者的确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那就是,为什么女儿会向她要感冒药吃?本来是玩具被抢了心情不好,为啥她想到的是吃感冒药呢?这个问题是否意味着身体不舒服和心情不好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或者更一般的说,身体和心智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吗?这实际上就是本书的核心观点,作者认为,我们的身体并非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只是受心灵驱使的工具,相反,身体不仅强烈地影响了心智,而且会参与塑造我们的心智,这也是本书书名“具身认知”的含义。“具身认知”顾名思义,就是说,我们的心智活动与身体密切相关。这个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的大脑并不能清晰地区分生理和心理,管理生理的大脑区域通常也是管理心理的大脑区域,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身体来影响,甚至创造心智。怎么理解呢?本书每一章的标题都是最好的解释,比如,“皱纹没了,忧愁也没了”“手指灵活,数学也强”和“跳跳舞,学数学”等等。这些听起来好像违背了我们的常识,我们的日常经验是,情绪不好才会愁眉苦脸,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怎么可能反过来呢?还有,数学能力和手指头灵不灵活有什么关系呢?确实,这些都是我们的常识。但常识虽然给了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有时候也确实会掩盖了真相。在身体和心智这个问题上,情况正是如此。这本书的作者是西恩·贝洛克,她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脑科学,在这本书里,她就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有趣的生活现象,向我们展示了身体对精神活动的强大影响力。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讲述这本书的重点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身体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思维和对他人的理解的。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要点,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身体会影响情绪吗?答案是“会”,而且影响巨大。我们先来看看面部表情与抑郁症治疗。现有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能帮助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脱离疾病的苦海,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无法从这两种治疗方法中获得帮助。怎么办?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无论药物还是心理治疗,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患者的大脑进行医治。这种疗法背后的假设是,大脑是疾病的根源,因此只有针对根源才能有效治疗疾病。这种思路乍看之下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通常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但是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是两码事。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设想,是否可以不通过大脑,而是通过身体来缓解抑郁呢?这是可以的。德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研究证实了肉毒杆菌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你没有听错,就是爱美人士为了延缓衰老用来消除皱纹的肉毒杆菌。科学家们从当地心理诊所招募了患有重度抑郁症的男性和女性,对他们的脸部注射了肉毒杆菌或者安慰剂,这是一项双盲实验,也就是说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和患者都不知道注射的是哪一种。结果,接受肉毒杆菌注射的患者的抑郁症状,比如悲伤,绝望和负罪感,严重程度平均减少了47%,与此相对照的是,那些接受安慰剂注射的患者就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改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他们的抑郁程度都没有什么变化。另外,英国心理学家对做过整形治疗的人进行追踪调查,发现那些使用肉毒杆菌消除眉间皱纹的人,比使用肉毒杆菌消除鱼尾纹,化学焕肤以及使用玻尿酸丰唇的人,在情绪上的改善更为明显。当然,这里的重点不是肉毒杆菌,而是面部表情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当表示忧愁的眉间皱纹消失之后,人们的情绪似乎也变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种解释是,当我们体验到某种情绪,比如不高兴,这种不高兴的情绪不仅仅出现在大脑中,而且还会延伸到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例如皱眉头,而这些身体表现又反过来向大脑发送信号确认我们真的不高兴。那么现在,肉毒杆菌让我们无法皱眉头,也就是无法反馈确认不高兴的信号,大脑可能就会解读成,“啊,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大脑扫描也的确发现,当人们无法做出负面表情的时候,负责处理负面感受的脑区就没有以前那么活跃了。这样,如果连续几周大脑都没有接收到确认不高兴的信号,那些不高兴的情绪体验也就不再那么明显了。可以看到,单单是面部表情的改变,就会对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不难想象,身体的其他方面也会对情绪造成影响。比如抬头挺胸,走路带风,这样的身体姿势会向大脑传递一个信号,“嗯,我挺厉害的”。这可不是吹牛,加利福尼亚大学哈斯商学院的卡尼教授研究发现,1分钟的扩张性身体姿势,就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比赛赢了的那种兴奋而自信的感觉。不过,兴奋和自信的另一面就是冒险,所以,采取扩张性身体姿势坐着的人,如果是学生,可能更容易作弊,如果是司机,可能更容易飙车。除了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方面来理解身体对情绪的影响之外,我们再来看看身体感觉到的温度对情绪的影响。网上有一句话叫做“寂寞空虚冷”,其实,这几个词摆在一起,还真有几分道理。“寂寞空虚”是一种心理感受,“冷”是一种身体感受,这句话无意中印证了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之间相通的关系,冷让人感到孤独,温暖则让人感到被人接纳的安慰。这方面最著名的实验是心理学家哈洛的“接触安慰”实验,以前人们认为母亲对于婴儿来说,就是行走的奶瓶而已,但是哈洛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有力地驳斥了这一观点。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哈洛给小猴子们分别放了两个假妈妈,一个假妈妈由铁丝做成,胸前挂着奶瓶,另一个假妈妈由内部放置100瓦灯泡外面包裹柔软布料的木头做成。如果有奶就是娘的话,猴子们会跟有奶瓶的铁丝妈妈更亲近,但结果却是,猴子们喝完铁丝妈妈的奶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奔向了木头妈妈。在受到惊吓的时候,猴子们也总是跑去依偎在木头妈妈的怀里,即使撤走木头妈妈,猴子们在喝完铁丝妈妈的奶之后,就会四处散开各玩各的。实验说明,有奶不见得是娘,有温暖的才是娘。比起奶水,小猴子更需要的是温暖,因为温暖的身体感觉让它们在心理上获得了安慰。我们日常使用的很多说法都体现了身体温度和心理感受之间的关联,比如称赞朋友的时候,我们会说“你的热情就像一把火”,但是面对敌人的时候,就是令人瑟瑟发抖的“秋风扫落叶”。那么同样的,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身体温度和心理感受有这样的相通关系呢?这里就得提一下“脑岛”了。脑岛的作用是记录身体感受的,但同时也记录心理感受,也就是说如果身体感觉到“冷”,心里就很可能感觉到“空虚寂寞”,身体感觉到温暖,心里也会感觉到被人接纳。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身体感受来影响心理感受,比如感觉孤独了,就去晒晒太阳,穿上舒适温暖的衣服,或者喝一杯热茶等等,温暖的身体会让我们产生被人爱护的感觉。好了,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要点。我们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身体温度来说明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那么我们的理性活动,比如至关重要的数学、语文,甚至创造力也会受身体的影响吗?如果会,又是如何被影响的呢?第二部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要点,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从身体对数学能力,词语理解能力,创造力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说。首先,我们来看身体与数学能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统计,全美数学竞赛的冠军通常都擅长音乐。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是,听音乐会提高孩子的智商,特别是听莫扎特的音乐。那么这些数学天才们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真的是这样吗?还真不是,实际上超常的数学能力与他们弹奏乐器的手指有关系。我们知道弹奏乐器需要协调的手指动作,科学家们发现,手指越灵活,数学越好。这又是为什么呢?现有研究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手指和数字在大脑中拥有相同的神经实体,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记录生理感受的脑区同时也是记录心理感受的脑区一样,身体温暖会让我们同时感到心理温暖,类似的,既然手指和数字在大脑中对应同样的神经细胞,那么手指灵活很可能让我们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也更加敏锐。第二个原因是,小时候使用手指的方式会对我们成人之后大脑处理数字的方式造成影响。回想一下,小时候学习数数,是不是掰过小指头呢?当别人问小时候的我们几岁时,我们也通常举起手指头回答,“四岁了”,还有我们在清点物品数量的时候,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指头点来点去。有一个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手指动作与数字理解之间的密切关系。想象一下,现在要你用右手的一根手指头,在键盘上按下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数字,如果小时候你是习惯用右手学习从1到5数数的话,那么可以预测,你在认出小于5的数字时,比使用左手手指按键盘,用的时间更短。这说明手指动作增进了我们对数字的理解。手指灵活度与数学能力密切相关,原因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身体又是如何影响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呢?我们来看两个现象。首先,当我们在理解“小明把电视机的音量调高了”这句话的时候,如果,同时顺时针转动手腕儿的话,那么,我们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会更快;第二个现象,在理解“李雷打电话给我”和“我给韩梅梅讲故事”这两个句子的时候,如果同时伴有一个类似把东西拉向胸前的动作,那么在理解“李雷打电话给我”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时间就会更短;反过来,如果同时伴有一个类似把东西推出去的动作,那么在理解“我给韩梅梅讲故事”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时间就会更短。这两个现象分别说明了,无论我们是在理解具体的概念,比如把音量调高,还是在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接收和传送信息,身体动作都会影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当身体动作与概念表达的意思一致的时候,我们的理解能力就会提高。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用生物学家唐纳德·赫布在1949年的重大发现来解释。唐纳德发现,多次在同一时间活跃的脑细胞更容易连接在一起,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神经元的动活动激起另一个神经元的活动,由于它们彼此多次刺激,于是就产生了一些生长或代谢的变化。这些变化贯穿细胞间的连接,让细胞能更高效地激活彼此,这种现象被称为“赫布型学习”。而在词语理解这个具体问题上,科学家发现,当人做出一些微小的动作时,比如挪动腿脚,手指头或者舌头的时候,大脑负责移动身体的运动皮质就会被激活,重点是后面,当人们读到与腿,手臂,嘴有关的动作词汇,比如踢、捡起、舔的时候,前面那片负责运动的区域也会被激活。换句话说,控制“腿”的脑区,同时参与了对“踢”这个词的理解。身体与词语理解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实际上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多启示,现代教育无论东方西方,都是静止的教育。什么意思呢,孩子要安静地坐在凳子上,学习的时候也只是通过头脑去理解,但是,当我们了解到身体在理解数学和词语概念上的重要作用之后,或许应该改善教学方式。心理学家阿特·格伦伯格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是怎样学习的,他通过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他让孩子们阅读一些句子,其中一些孩子在大声阅读句子的时候,同时被要求用道具把句子所说的内容表演出来。比如“山羊吃干草”这样的句子,另一些孩子只大声重复阅读句子就好了,结果表演句子内容的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提高了50%,这说明身体参与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再来说身体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遇到了难题,坐在桌子前面抓耳挠腮一直想不出来的话,本书作者会建议我们站起来活动活动,哪怕在屋子里走几步,都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运动的身体更容易产生灵感。当然了,没有实验就没有说服力,我们来看一个与此有关的实验。假设你是一个医生,现在你有一个胃肿瘤不能开刀手术,而不消除肿瘤就会死去的病人。好消息是高强度的激光照射可以消除肿瘤,坏消息是高强度的激光照射会破坏包裹在肿瘤外边的健康组织,怎样做才能既消除肿瘤,又不破坏健康组织呢?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必须要有创新思维。面对这个难题的还有两组大学生,他们的电脑屏幕上都显示了相同的肿瘤图片,不过其中一组学生还被要求跟踪电脑屏幕上的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在胃肿瘤健康组织边缘不规则地运动。结果,被要求跟踪小圆点的这组学生想到解决方法的概率更大。这个解决方法就是,在病人周围放置一些单独的激光,每个都瞄准胃肿瘤,如果每个激光都传递少量辐射,最后就能积累足够的辐射破坏肿瘤,又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伤害。这样听起来,我们可能会觉得是小圆点提醒了那些学生。但实际上,那些跟踪小圆点的学生认为,小圆点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干扰了思考。那么怎么解释这组学生更高的创新能力呢?那就是通过移动身体模拟解决方案,人们就容易想出别出心裁的方法,在这个例子中,转动的眼球就模拟了周围放置的激光。所以,这个实验说明,活动活动身体比坐在桌子前面冥思苦想更容易得到灵感的眷顾,因为动起来的身体说不定正好捕捉到了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像谷歌和苹果这样的创新公司,会为他们的员工专门准备运动区,就是要让他们动起来。好了,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我们通过数学能力,词语理解能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解释了身体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第三部分现在我们把关注点从自身转移开,看看周围的人,有时候我们会抱怨说我讲了这么久他怎么还是不明白呢,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有时候我们又欣喜若狂,我什么都还没说呢,他就什么都知道了,简直就是“知音”。对于理解他人这件事,我们的身体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身体如何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理解。我们能理解别人的动作、意图甚至情绪,仔细想想,这实际上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李雷打开书,我们就知道是英语书,当李雷张开嘴,我们就知道他要说“how are you”,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当然,很可能你已经忍不住要说,这是经验呀!且慢,本书作者要从科学新发现的角度来重新解释这个现象。让我们退回到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贾科莫·里佐拉蒂和他的研究团队,马上就要在观察猴子吃花生米的行为中有一个重大发现了。研究者们监测到猴子伸手抓住花生米并放入口中的时候,猴子大脑运动前区皮质的神经元被激活,这没什么好意外的,因为这个区域一直都被认为是负责编排动作的。再次通过观察验证了理论,研究者们就心满意足地去吃午饭了,留下身上缠满铁丝无法动弹的猴子在实验室。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但谁知道呢,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有个研究者提早回来,当着猴子的面吃冰淇淋。这个研究者惊讶地发现猴子前运动神经元很活跃。也就是说猴子虽然没有吃的动作,但是看到别人吃,于是在大脑深处就有了吃的反应。这个了不起的发现被称为“镜像神经元”,镜子的镜,图像的像,顾名思义,这类神经元会像照镜子一样把我们看到的动作反映过来,就跟自己在做动作一样。看别人打哈欠,自己也跟着打哈欠就是这个道理。目前,科学家在人类大脑若干区域都发现了这类神经元。它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神经科学发现,有人甚至认为这个可以媲美科学史上 DNA 的发现。那么这个发现重要在哪里,又跟我们理解他人有什么关系呢?在镜像神经元没有被发现之前,科学家倾向于用经验逻辑来解释我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比如为什么我们知道李雷张嘴就会来一句“how are you”呢,是因为以往我们多次见过,根据经验进行推理,这次很可能也会一样。在镜像神经元被发现之后,科学家们倾向于认为,我们之所以能理解李雷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曾经以相似的动作读过“how are you”,现在看到李雷的动作,大脑镜像神经元立马就重放了当初的相关体验,无需逻辑推理,我们瞬间就懂了。这里有个关键是,要理解别人,最好之前我们有过类似的身体体验。比如,科学家发现同样是看球赛,那些曾经是运动员或者有过类似运动经验的人,与那些键盘球迷相比,大脑反应是不同的。与其说他们在用眼睛看球赛,不如说他们在大脑中重演了一遍。镜像理论不仅用来解释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动作,而且被用来解释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为了更清晰的看到身体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离开镜像概念,用一个实验来说一下身体对理解他人情绪的影响。实验是这样的,AB 两组大学生被要求观看视频中人脸的表情,当发现表情变化的时候,就按下按钮。在这个过程中,A 组学生要模仿他们看到的表情,B 组学生嘴里衔着一支铅笔,无法模仿表情。结果发现,能模仿表情的 A 组学生识别表情的时间比 B 组短得多。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当我们通过一些身体动作来模仿别人时,我们会更加了解别人的情绪。这个可以用来解释共同生活多年的夫妻,为什么外表会越来越像,因为他们为了了解对方的情绪,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像了。而且据调查,越像的夫妻,对自己的婚姻也越满意。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相反的情况,既然镜像他人的动作,对于理解他人是如此重要,那么,要是这面镜子模糊不清会怎样?也就是说身体无法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表情会怎样?后果可能很严重。一些科学家认为镜像反映缺失正是自闭症的元凶。与正常发育的孩子不同,自闭症患儿在模仿他人动作和表情时比较困难,相应的他们也更可能无法准确理解他人的动作和表情。当然,必须说明的是,还有一些科学家并不认可镜像缺失是自闭症的根源,因为并非所有的自闭症患者都无法模仿他人的动作和表情。和镜像神经元理论一样,这些争议都有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但是,无论是否采用镜像神经元理论来解释对他人的理解,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身体是我们理解他人的基础,就像无论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地球和太阳都在照样运动一样。总结说到这儿,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为你简单总结一下本书的三个重要内容。第一,身体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比如面部如果长时间无法做出皱眉头的动作,会有利于减少负面情绪。扩张性身体姿势会让我们更自信和更愿意冒险,而温暖的身体感觉会让我们产生安慰的的心理感觉,反之则会“空虚寂寞冷”。第二,身体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比如灵活的手指和敏捷的数学能力相关,配合身体动作会提高我们的词语理解能力,自由活动的身体更可能获得创新思维。第三,身体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理解,比如看别人打哈欠,我们也打哈欠的动作同步,会让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情绪更加感同身受。以上就是《具身认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具身认知被称为认知科学的第二浪潮,与之相对的,第一波浪潮可以被恰当地称为“离身认知”,就是说我们的认知活动跟身体没什么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才会一会儿把心智活动比喻为计算机软件,一会儿又比喻为神经网络的连结方式,无论是软件还是连结方式,都在说明心智活动与身体硬件没什么关联,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只要软件或者连结方式还在,即使我们的肉体损毁了,我们的心智还可以复制上传到新的肉体上,这实际上就是科学版的灵魂不灭,套用笛卡尔的话来说就是“我思,故我在”。但是,随着具身认知的兴起,科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在心智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我思,故我在”正渐渐转向为“我做,故我在”。这个转向,可能会对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等学科造成全面影响。不过,具身认知的研究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身体和心智之间到底如何相互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本书对具身认知的介绍也偏重于现象描述,没有进行系统分析,所以,如果你想要进一步了解具身相关理论,则需要更系统的书籍,推荐阅读达马西奥的三部曲《笛卡尔的错误》《感受发生的一切》和《寻找斯宾诺莎》。对于我们来说,具身认知这个话题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既然身体对情绪、思维以及对他人的理解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是不是应该让身体立即动起来呢?
当下认知科学、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已成为极为活跃、主题丰富的前沿领域。在认知科学发展中,哲学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奠基、反思和批判作用,使认知科学发生几次重大变迁,推进了从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具身认知、延展认知到生成认知的经验研究。今天的认知科学更加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身体的物理条件在认知中占据首要地位;(2)认知是具体的、局域性的、情境依赖的;(3)认知是嵌入社会的,是在富含人类文化和知识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认知主体是在各种人类共同体中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对于心灵与世界的关系,20世纪以来对笛卡尔的批判运动已经使许多哲学家放弃了实体二元论的身—心观,并发展出了各种关于心灵理论的外部论,对内部论者主张的心理内容完全由大脑或身体的物理构成所决定的观点提出批评。最有影响的是克里普克(Saul Kripke)、普特南(Hilary Putnam)和伯吉(Tyler Burge)的语义外部论和心理内容外部论,他们主张语义内容和心理内容不仅仅由个体的大脑和身体的物理构成所决定,而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心灵、语言和世界是相互关联的。也就是宇宙生命体的一体理论。克里普克提出,自然种类和专名的指称部分取决于历史的和外在的因果条件;普特南通过“孪生地球”的思想实验指出“意义不局限在头脑中”,心理状态的语义内容是与外部世界历史地关联的;伯吉通过“关节炎”的思想实验论证,信念者的信念内容是与人的语言交流共同体密切关联的。延展认知论题TEC(the thesis of extended cognition)和延展心灵论题TEM(the thesis of extended mind)。TEC可表述为,在当下的认知情境中,人类有机体与外部物理的和社会环境共同构建了一个动态的耦合系统(coupledsystem),“认知不局限在头脑中,而在这个耦合系统中”。TEM则可表述为,头脑中的心灵和可利用的外部环境在认知过程中共同起着积极的作用,“心灵不局限在头脑中,心灵可以延展到世界”,。延展认知和延展心灵中的“延展”既包括身体的延展、使用语言对思想的延展,也包括对自我的延展,对共同体和社会的延展。认知科学提出认知的“生成”概念,主张身体和环境共同构成人的认知系统,认知来源于“活生生”的人类经验,因而对人类认知的考察应当将科学反思和观照经验相结合,借鉴佛教静心、正念的方法。佛学认知观视身体为“心”、“色”的蕴积,认为心智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以身体为基础,蕴积身体观与具身性观念对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具有相同的诉求。生成认知对认知的根基进行反思,批判了认知科学中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立场,论证了佛学中道认识论的合理性,以“动态耦合”诠释“缘起法”唯识论,从身体观、方法论、认识论等方面体现了具身认知与佛学认知观的一致性。认知就是佛性的心法与心所法。人的认知之思想概念、物体描述都是感觉的复合,把这种感觉的所有组合到一起,将其取名为某个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人的认知只是宇宙本体世界存在的映射,是宇宙本体世界由于人的具体生物个体作用,引发宇宙本体量子场的量子坍塌以后,宇宙本体世界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后,人的感觉系统的获得的信息的复照、组合。宇宙存在本体的东西。人的认识是整个世界被我的感觉的反映,你反映的感觉总和,就是你的世界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感觉系统得到的感觉总和,就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只是宇宙本体世界的映射与镜像。黑猩猩的感觉系统得到的感觉总和,就是黑猩猩的世界,黑猩猩的世界只是宇宙本体世界的映射与镜像。人的世界与黑猩猩的世界有交集,共同的部分,但是更多的是不同的地方。这就是生成认知的简单表达。认知科学的前沿发展,认知科学本身产生的哲学问题,引起了哲学家的激烈争论,对哲学本身提出了新的挑战。挑战催生了哲学中的物理主义、新二元论、各类自然主义哲学,还包括自然化现象学、神经伦理学、实验哲学等方向,对当代哲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的问题域和研究方法都造成了深刻影响。可分为五大类研究问题:心智的本质等传统哲学问题;认知科学实践及其理论的基本假说等元理论问题;涉及认知科学核心概念的解释及分类的概念问题;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和其他交叉学科所关注的认知现象和行为的经验研究问题;心智的伦理学、美学、形而上学、认识论、宗教哲学等深层哲学问题。哲学家萨伽德(P. Thagard)在反思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认知科学的计算主义纲领时指出,作为计算主义核心假设的“心智的计算—表征理解”正遭遇来自情感的、意识的、外部世界的、身体的、社会的、动力系统的和量子计算的七大挑战,这些挑战同时也是对哲学的挑战。当代认知科学和哲学,同样面对究竟应当如何说明认知和心智的本质问题。意识难题与解释鸿沟,说到底是为了说明解决心智本质问题的困难所在:具有精神属性的意识现象能否用处理物理现象的自然科学去解决?对意识现象的解释与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之间是否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解释鸿沟(explanatory gap),用以描述意识状态的感受性的质性与大脑物理状态的质性之间的鸿沟。面对萨伽德所述的挑战,认知科学研究当下做出了三种选择:一不放弃计算主义纲领同时加入新的内涵,将心智的计算—表征理解拓展为包含生物学—社会学的对心智的计算—表征理解;二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寻找意识的神经相关物,通过具体的神经科学研究来展示和表明意识难题是可以解决的;三是在批判计算主义的基础上,发展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这其中最为活跃的是从具身认知—嵌入式认知—延展认知到生成认知(Embodied-Embedded-Extended-EnactiveCognition)的4EC研究进路,以及强调自组织演化的认知的动力系统研究进路。“意识的难问题”和“解释鸿沟”是哲学对认知科学提出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人生活在宇宙世界中有心智,有信念、愿望、欲求;会思考、推理、决策;有喜怒哀乐等等意识和意识体验。人的心智、意识和意识体验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主观性,不受物理世界因果规律的支配。人的身体的物质结构,如何产生或涌现出人的心理现象,产生意识和意识体验?采用以物理科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方法,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意识难题”,跨越“解释鸿沟”?我们对意识本质的无知,是我们理解宇宙的最大障碍。在意识经验与物理的神经生物学的还原之间存在着解释的鸿沟。哲学上对于意识—物质之间鸿沟的描述,一般可划分为本体论和认识论鸿沟两类:本体论鸿沟是指,意识对象、状态和过程不同于物理对象、状态和过程。认识论鸿沟是指,对意识现象的认知不同于对物理现象的认知。对意识现象不能用物理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从还原论的眼光看,这两类鸿沟相应地体现为本体论的不可还原性和理论的不可还原性:意识对象、状态、过程和事件不能还原为物理对象、状态、过程和事件;对意识现象的理论说明不能还原为物理现象的理论说明。本体论鸿沟的经典阐释当属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笛卡尔认为,存在两种独立的实体:身体是具有空间广延性的物质实体;心灵是不具有广延性的非物质实体,心灵与身体虽有交互作用,但心灵实体不能还原为物质实体。新的身心二元论最集中地体现在反物理主义者的三大论证中。反物理主义者论证都默认了称为“感受性”的意识现象的物理的不可还原性。人的经验的感受性质既不是经验本身也不是对经验本身的感受,不是对引起经验的外部对象的感知,而是对经验呈现出来的感受的不同质性。感受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系统只是对刺激连续体中的一段发生反应,产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性存在巨大差异性。这个世界可能都不真实,一切都是你大脑里的东西。我们通过感觉认识这个世界,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不同的世界。可是让人郁闷的是,感觉这个东西很难形容,没有一个人能确切的告诉你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人能告诉你他的世界和你的世界有什么不同。从这一点上,我们永远都活在属于自己一个人创造的世界里,很孤单。可是朋友和爱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你无意中发觉自己的世界和别人世界有一样的部分,你们的感受是相似的,所以建立起来的世界也是相似的。这种动人的发现,需要通过感受性来得到证明,而人和人之间的感受性又是千差万别的。绝对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它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差别感受性是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它表示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差别感受性的大小可用差别阈限的大小来度量。差别感受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差别感受阈限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反之亦然。例如,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品尝咖啡是两种不同的经验,对听交响曲和品尝咖啡的经验获得的感受具有不同的质性。由于它们只能为经验的主体主观地感受体验到,因此它们是经验的主观特性或质的特性。意识的难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划分出了不能用物理科学解决的包含了“感受性”的意识领域,查尔莫斯称之为“现象意识”的领域。“感受性”体现了某种新笛卡尔主义的二元论倾向。承诺感受性具有独特地位的人实际上默认了如下四个前提:(1)与公开的行为和物理现象相比较,感受性是属于私人领域的东西,这种意识状态具有第一人称本体论地位。主体的每一种主观意识体验都需要一个所有者且只有一个所有者;(2)意识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随时可以通过内省得以把握;(3)意识体验领域只能为主体所直接通达,其他人只有间接通道;(4)心理谓词只是表达内部实体(心理对象、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名称,把握其意义不依赖于描述外部行为的概念。这些前提都是笛卡尔在论证他的实体二元论时所承诺的前提的变种。感受性,如对外界的感官觉知、思想、对美的感受、灵感、同情共感和自我觉知(awareness)都是意识的主观体验。属性二元论与还原的物理主义的立场不同,主张心理的事物具有独特的不同于物理的心理属性。对于“解释鸿沟”问题的说明,属性二元论认为,心智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不能(在逻辑上或形上学意义上先验地)还原为物理性质也不能以物理学理论得到解释,特别是主观经验的感受性对于物理规律具有不可还原性。查默斯在其力作《面对意识问题》开宗明义地指出“在关于心灵的科学中,意识提出了最令人困惑的问题。没有什么比意识经验(consciousexperience)让我们更为直截了当地知道些什么,但是也没有什么比意识经验让我们更难以解释。近年来,所有种类的心理现象都已纳入科学研究,而只有意识顽固地抗拒着。”查默斯的“意识问题”相当于“感受性问题”。他的意识理论主要是为解决这种意识问题而提出的。查默斯把意识问题分为两类,即“容易问题”和“困难问题”。所谓容易问题就是“易于直接根据计算的或神经的机制而加以解释”的问题,这也就是物理可还原的意识问题。所谓困难问题就是不可还原的感受性问题,查默斯所谓的“经验问题”。查默斯说:“意识的真正困难的问题就是关于经验的问题。当我们思考和感觉时,有一急速的信息处理过程,但也有一主观的方面。……这个主观的方面就是经验。例如当我们看时,我们就经验到一种视觉:红色的被感受的质;……内在地呈现出来的心像,情感的被感受的质,对意识的思想之流的经验。把所有这些状态统一起来的东西就像是存在于它们之中的某种东西。所有这些都是经验状态。”作为感受性的经验有简单的如对红色的感受,有复杂的如对意识流的感受。感受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因为任何心理状态都有“主观的方面”。查默斯的问题是:容易的问题为什么是容易的,困难的问题为什么是困难的?查默斯回答说:“容易的问题之所以容易,正是因为它们所涉及的是对认知的能力和功能的解释。而要解释认知功能,我们只需具体说明能够实现功能的机制就够了。认知科学的方法很适合于这类解释,因此也适合于意识的容易问题。困难问题之所以困难,正是因为它不是关于功能执行的问题。即使所有有关功能的执行都得到了解释,该问题依然如故。”查默斯回答说:“在功能和经验之间存在着一条解释的鸿沟,我们需要解释的桥梁来勾通它。单纯的功能说明停留在鸿沟的那一边,因此建构那座桥梁的材料必须在别的地方去寻找。”查默斯对意识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要跨越“经验-功能的鸿沟”,即通常所说的心理-物理的鸿沟。查默斯试图构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是连通心理和物理的一组规则,也被查默斯称之为关于经验的“非还原解释”。查默斯的“经验-功能的鸿沟”,就是通常的主观感受与人的大脑功能机制的鸿沟。查默斯的容易的问题,主要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问题,就是佛学的眼耳鼻舌身的五识,眼耳鼻舌身基本是有形的人的外在器官,作为基础意识的功能的发生器源头,是可以用大脑的神经系统机制解释的。查默斯的困难的问题,就是佛学的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的问题。西方的现代哲学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还远远没有搞清楚人的高级意识境界,并加以区分,认识和解答。西方社会与现代脑科学,过早地走上了物理主义的道路,把对于人的高级意识境界根本不予承认,这主要是西方的学者主要是无神论者,他们的信仰阻止他们对于人的高级意识境界不能承认,否则他们就被成为【迷信的非科学的研究人士】。由于无神论已经是西方社会脑科学研究者的主流,他们以信仰的信条,直接就否定的有【灵魂嫌疑理论】--人的高级意识境界的存在,坚持顽固的意识经验--意识感受性统统可以而且必须还原于物理化学反应。所以,查默斯的困难的问题之理论,是抓住了西方脑科学的主要漏洞提出的。在东方社会,佛学的唯识学,佛教印度教的理论与修行,已经在2500年前就已经认知到,人的心识才是世界的基础与源头。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脑科学,只是回答了查默斯的容易的问题。对于查默斯的困难的问题,在西方现代脑科学范畴之内,是无法解答的。查默斯试图构建一座桥梁,连通心--物两个世界,也就是关于经验的感受性的“非还原解释”,是无法达到的。现在AI技术的脑科学基础,统统属于查默斯的容易的问题的范畴。AI行业的主流科学家根本没有认知到脑科学的【查默斯的困难的问题】的存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知主义认为,人把从外面进来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