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2岁失业一年放不下面子跑送外卖越来越不好做了怎么办?

心理词条有一个词语,叫作“中年危机”,特称“灰色中年”,指代39岁-50岁的女性、40岁-65岁的男性,在这个年龄段所发生的一系列危机。其中,失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失业人数达到了约2.05亿人。在全球劳动力行业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市场形势也十分严峻。通过2022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趋势图可知,今年年初,我国城镇失业率约为5.3%。与往年相比,这一数据在波动方面有明显提高。同样,近年来,职场年龄歧视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在当前的社会下,年龄歧视一直存在,要知道从2016年的时候,国家的平均劳动力已经达到了35.9岁,中年人应该是劳动人群的主力军。但是社会上对中年人似乎都不太友好,在求职的过程中,总是被嫌弃。而中年人此时正是劳动需求最高涨的时间段,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一份工作对于一个家庭何其重要。无处不在的年龄歧视关于在求职时遇到年龄限制的问题,很多人都抱怨道,20多岁的时候找工作,企业嫌弃没有经验;30多岁找工作的时候,企业嫌弃年龄大了;45岁想要卖菜,结果还被限制年龄了;之后年龄越大,可以选择的工作也就越少,60岁想要退休的时候,还遇到了延迟退休!对于普通人来说,走到哪里都有年龄歧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现在年轻一代“工作没了再换”的前卫思想,根据猎聘发布的《当代年轻职场人现状洞察报告》显示,95年以前出生的、属于中高端人才的跳槽平均周期为2.61年;而95年以后出生的、平均跳槽周期为1.69年。虽然从时间上看,好像没有很短,但是另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中高端人才的平均跳槽周期3.25年。不过,如果做到了资深领域,相信很多人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工作,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中,2021年上半年,工龄10年-15年的占比为24.6%;工龄15年-20年的占比为10.67%。假设一个人毕业后,也就是从22岁开始工作,15年以后,到了37岁,忽然失业,应该怎么办?跑滴滴、送外卖,还是考公务员?一般来说,如果在这个时段丢了工作,上要面对赡养父母的压力,下要面对养育子女的重担,他们失业后会过得多么辛苦。而且,根据国家大多数的招聘要求,用人单位多是要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也就是说,如果35岁以后失业,在事业上的竞争能力非常小,起码对于年龄有硬性规定的单位来说,就无法投递简历应聘。为了养家糊口,不少35岁以后失业的中年人选择送外卖和跑滴滴,毕竟灵活用工对年龄没有太大的苛刻。但是,送外卖和跑滴滴都是很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中年人来说。而且,这两个行业已经逐渐饱和,能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可能有些高学历人员会选择报考公务员。但在公务员报考的条件中,有一项是关于年龄限制的条件,报考的年龄必须在35周岁以下,而应届硕士博士可以放宽到40周岁以下。总之,过了年龄就没有办法参加公务员的考试。在2005年的时候,有一位硕士生杨世建准备了7个月的国考,结果却因为年龄超过规定35周岁97天而没有办法参加公考。杨世建实在不服气,就直接把国家人事部告上法庭,认为他们这样是剥夺35岁公民的就业权利。可以说是反抗年龄歧视的第一个案件,但结果因为公务员考试报名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而失败。但是在当年的1月,在新颁布的《公务员法》中改变了关于年龄限制的政策,那就是取消35周岁的限制。无独有偶,在2020年的10月份,武汉某菜市场贴出了一条告示,上面的内容是关于菜场商贩年龄的要求,要求在菜场经商的女商贩不能超过45周岁,男商贩不能超过50周岁。堂而皇之的限制商贩的年龄,菜场的商贩一时间难以相信。因为有很多从年轻时就开始卖菜的五六十岁的大叔大妈,这些普通老百姓面对这样的无理要求,根本没有办法反抗。这件事情一时间引起网络热议,武汉相关的负责人也出来回应,表示这是企业自身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劳动者自身的权利,相关部门也要求企业方整改。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即使企业违法,也没有能力拿起法律武器去和他们对抗,好在社会网络的发酵,让大众都关注到这件事情,也让相关部门予以重视。中年人缺乏创造力?其实,中年人会受到年龄歧视,有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企业总是会怀疑年纪大的没有年轻人有足够的创造力。但殊不知想要有创造力的前提是知识的积累,只有有足够多的知识积累,才能实现各种创造。也就是说,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研究发现,人们到60岁甚至80岁都会有高水平的创造力。所以中年人不必妄自菲薄,不要在解决问题和创造力不断怀疑自己。说到年龄大工作能力强的现实案例,比如大学的老教授、医院里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等,这些都能够说明年龄大并不是原因。既然人们的各种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为什么社会上还是会出现那么多的年龄歧视的现象,不仅有企业的原因,还有人们自身的原因。对于企业方面来说,首先是对劳动者的偏见,都偏向于年轻化队伍,其次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工作量确实很大,只有年轻人的身体才能承受996这些模式,所以他们需要年轻人来干。再从年纪大的人自身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学习,对新鲜事物也保持好奇心,慢慢也就跟不上队伍了。以年龄衡量能力真的合理吗?但用人单位以年龄作为衡量个人能力,真的合理、合情吗?显然,当前的年龄门槛,不合理、也不合情。那么,打工人有没有办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某律师表示:“根据宪法及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落实公平就业制度,消除就业歧视,招用劳动者不得设置性别、民族、户籍、年龄等歧视性条件。”可即使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用人单位还是会通过各种方法规避相关规定。一般来说,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个人,被无故解雇,通过法律途径或能得到帮助,毕竟有劳务关系、劳动合同在。但是一些未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求职者,即使受到就业歧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难以获得法律救济的。这也是当前难以克服和规避的难题,毕竟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需向求职者公布结果,理由无需解释。在此背景下,以用工年龄为求职标准,对劳动者个人存在歧视,也进一步造成了全社会的人力资源错配以及浪费。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对于个人来说要想尽可能有一个稳定的未来,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才不至于让自己遭到社会的淘汰。对此,你怎么看?
专科生“逆袭”读研、毕业3年后送外卖,何成的经历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认为他至少自食其力,没有躺平,也有网友质疑他浪费资源。何成认为高学历人群并不是所有人都光鲜的,只是有些人碍于面子不说,外人就无从知晓。而他送外卖的选择,也与学历无关。选择去送外卖,是何成在失业4个月后的一个尝试。“我只是一个个例,我对外卖员并不歧视,但也没觉得多光荣。”何成对“炒作”一说进行了反驳,他并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种“躺平”,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需要养活自己。“如果说现在有个修车的,他愿意带着我,让我干上十天半个月的,我也愿意。”在送外卖之前,他曾经当过培训机构的老师,后来去长沙做过工人。谈到自己步行送外卖,为什么没有骑车,何成称是最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好,后来就觉得步行也还行,就没有改变。那段时间,他已经失业4个月了,有几次面试经历,但都觉得不合适,他觉得没办法了。8月4日注册,7日正式接单到现在,第一天送了20多单,接近3万步。最多的一天,何成送了40多单,是重庆最热的那几天。第一次接单,他曾一度有点想放弃,“我是有点蒙的,但平台显示不允许退单,退的话要扣钱。”他说,第一单开始就没停下,那天送了20多单,走了接近3万步。以后如果遇上比较远的订单,他也会尝试公交或者地铁。何成觉得,外卖员的职业对他来说只是个过渡,他一直在思考赚钱的方式。这次引发关注,他想让大家看到这个社会的多元。他之前的女朋友是做人力资源的,两人分开的原因是对方认为他赚钱少,虽然硕士毕业,但没有核心竞争力。未来,何成想尝试做生意。“如果几年后实在不行,只能找地方上班了。”他觉得自己是个愿意尝试的人。何成表示,“希望大家越来越好,我的未来不是梦,你们也一样。”编辑|何小桃 杜波校对|卢祥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外卖越来越不好做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