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区别与隐性基因相对怎么说?

关于质量性状、数量性状以及伴性遗传等等各种遗传学知识在其他楼层多多少少都讲到了,这里不重复,这里简单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基因的显隐性是在一对等位基因中比较产生的,当一对基因必须相同时才产生某种性状,就称之为隐性性状,当一对基因中存在一个或两个时表现为相同性状时,是显性性状,当一对基因中两个基因不同和两个基因相同时分别表现不同的性状,叫做不完全显性。所谓的显隐性是通过对这种规律的观察总结出来的(因为遗传学发展的前期,这种质量性状比较容易观察,所以在早期就树立了这样的观点),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很复杂的,笼统的说是转录翻译成蛋白,然后蛋白再参与到各种调控通路去,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才表现为表型。关于显隐性,通常的理解是显性基因具有某种功能性,而隐性基因产生的蛋白因为突变失去了某种功能。因此,当两种基因都存在时(即一对等位基因为一显一隐),显性基因产生的蛋白仍旧在产生作用,因此表现出和一对显性基因相同的性状。而当两个等位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产生的蛋白都是无法产生这种作用的蛋白,因此会表现出一种不同的表型。例如:某些花中的红色色素基因为显性,突变后无法正常产生色素的基因为隐性,我们记为A和a,那么,AA和Aa基因型中,都有色素产生,花为红色,而aa基因型的两个基因都无法产生正常的色素,花就为白色。正是因为大多数的突变基因都会产生不具备原本功能的蛋白,所以在遗传研究中发现的质量性状突变体通常都是隐性突变。(也有少量显性突变)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影响显隐性的原因,我们上面所说只是最常见的一种可能。例如显性负性作用,突变的基因产生的蛋白不仅自己没有作用,还会影响正常的蛋白。等等,还有待进一步的发现和报道。我猜测题主的困惑是因为对所谓的显性(dominant),隐性(recessive)基因没有理解。理解这个概念并不难,首先分清楚基因型(genotype)和表型(phenotype)的区别。简化来讲基因型就是你的DNA,你的基因密码。表型呢,就是把这些密码转录翻译以及修饰之后表现出来的样子或者功能。另外一个必要的知识点就是人类是二倍体生物,23对的染色体(46个),一半来自于妈妈,一半来自于爸爸。染色体就是DNA,只不过是高度“浓缩”的。除了最后一对性染色体外(XX女生,XY男生)其他的22对基本都是一样的,他们上面记载的信息就好像是同一套信息的两个拷贝,但是毕竟一半来自妈妈一半来自爸爸,除了核心部分一样外,还有很多细小的差别。就拿你说的单眼皮双眼皮来举例,假设a基因是眼皮的基因,A(注意大写)就是显性的版本-双眼皮,a(小写)就是隐性的版本-单眼皮。显性版本在个体中无论出现两个还是只一个,都能在表型中表现出来,也就是为什么叫他显性基因,或者显性版本。所以爸妈本身可能是AA,Aa,或者aa。爸妈各提供一半,结果的孩子就可能是AA,Aa,aA,或者aa。AA,Aa,aA都包含了A,显性基因,所以孩子的表型就会显示为双眼皮(75%概率),反之aa单眼皮(25%概率)。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ABO血型血型的基因假设是x,核心功能一样,但是由于血红蛋白上会表现出不止两个状态的抗源。所以不能简单的用显性隐性来区分。但是A和B都是显性的版本,O是隐性的版本A型血有可能是x(A)x(A),x(A)x(O)B型血有可能是x(B)x(B),x(B)x(O)AB型血只可能是x(A)x(B)O型血只可能是x(O)x(O)所以父母任何一方是AB血型的,绝对不会有O型血的孩子,反之同样成立父母是A+B的孩子有可能是A,B,AB,O父母A+A孩子A,O父母B+B孩子B,OABO血型分类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血型是个复杂的问题,还有rhesus blood type。电视剧里新闻里的熊猫血,一般都是Rh阴性的血型,Rh分类和ABO不冲突。平时我们说的都是Rh阳性的ABO血型。希望能解决你的疑问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是什么,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关系是什么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选用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如植株是高的和矮的(图1—24—5)、种子是黄的和绿的、种皮是光滑的和皱缩的等,进行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研究相对性状的遗传。孟德尔将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分别种植下去,得到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然后孟德尔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茎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将杂交后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都是高茎的。孟德尔又把杂种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他还做了黄皮豌豆和绿皮豌豆、光滑种子和皱缩种子等的杂交实验,都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解释: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②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 DD、Dd两种。 ③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F2就可出现纯隐性个体)(如图)。特别提醒:纯种即纯合体,是由两个相同的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杂种即杂合体,是由两个不同的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判断相对性状:不同个体在同一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相对性状必须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强调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易错点:误认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会表现出来通过科学研究确定,由于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所以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被掩盖,并不表现,但是这个隐性基因并没有受到影响,仍然能够遗传下去。当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的时候,它所控制的性状就表现出来。因此,不能说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不能表达。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基因控制性状。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