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伴侣可以为我们找到合适的伴侣吗?

“这人到底喜不喜欢我啊?”“出轨的蛛丝马迹,到底是我想多了还是确有其事?”“他/她当时说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遇到感情问题,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求他人帮助,父母、好友、心理咨询师,甚至可能会找上算命先生和塔罗大师。比起玄学,有没有科学一点的手段能帮到我们?比如现在已然能够辅助人们完成工作的人工智能?坏消息是,就目前的发展进度来看,能够对情感问题进行准确分析、详尽解答的人工智能还没出现;好消息是,用人工智能下属的机器学习的方法,研究者们迈出了科学预测关系的踏实一步。机器学习算法比传统的统计模型更灵活,可以同时处理尽可能多的预测变量数据,预测非线性的变量关系,并估计预测变量间复杂的关系,正好用于谈恋爱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繁复场景。而这些研究发现的一些结论,也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拨开迷雾,看清亲密关系中,哪些东西尤为重要。视觉中国供图1、人工智能可否告诉我:这个相亲对象想不想和我发展?答:很可惜,AI不知道哦。在两项快速约会研究中,每位参与者参加4分钟的异性速配活动,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发现,参与者所报告的100多个特征和偏好组合,只能预测4%-18%参与者想与速配对象谈恋爱的总体趋势,7%-27%速配对象想与参与者谈恋爱的总体趋势,但无法预测每一位参与者自己的恋爱欲望。尽管一些婚介公司和关于亲密关系的理论认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初的吸引力程度,是两个人自我报告的特征和偏好的产物。然而,在每一次浪漫的邂逅中,双方每一个微小却真实的互动,将共同预测你与对方是否想继续发展的恋爱欲望。就像你与男朋友第一次见面时的心动时刻,是他让你走在远离马路那侧、帮你推开门,这些瞬间人工智能恐怕猜不到吧!2、人工智能可以预测我和伴侣以后的关系变化吗?答: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预测亲密关系的变化。一项2020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29个实验室43个纵向数据集的11196对情侣发现,关系质量的主要关系特质预测因子为感知到的伴侣承诺(如“我的伴侣希望我们永远在一起”)、欣赏(如“我觉得我的伴侣能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我很幸运”)、性满意度(如“我对我们的性生活很满意”)、感知到的伴侣满意度(如“我们的关系使我的伴侣非常开心”)和冲突(如“我和伴侣吵架的频率”);主要个人特质因子是生活满意度(如“我的生活条件很好”)、消极情绪(如“痛苦”“易怒”)、抑郁(如“我感到绝望”)、依恋焦虑(如“我很担心我与他人的关系”)和回避(如“我不喜欢与伴侣太接近”),每项研究开始时预测了45%的关系质量差异,结束时预测18%,但关系质量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亲密关系好不好其实是一种主观感受,已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和伴侣的关系差会给个人健康、工作、孩子发展等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如不快乐的婚姻可以预测更糟糕的身体状况、高血压、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死亡率和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失业率、孩子更低的幸福感等。因此,拥有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是在为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谋福祉呢!可惜的是,目前发现的因素还不能精确地预测关系的走向。但这项研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你对关系的认识,比你的个人特质更能预测关系的质量;在关系早期,你对关系的看法很重要,所以你有任何不舒服之处要尽早沟通哦!3、人工智能可以帮我理解伴侣的“言外之意”吗?答:这个可以有!机器学习甚至比资深心理治疗师更懂哦!一项研究通过视频观察134对婚姻出现问题的夫妻,录制夫妻讨论的视频,通过行为信号处理技术,进行语素与肢体语言分析。结果发现,机器学习提取的声学特征对夫妻“言外之意”的预测准确率高于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的手动编码。除了所说的内容本身,语音语调、口语、肢体动作等都是帮助理解伴侣心意的重要线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采集和分析这些线索,推测人类语言的弦外之音。其实我们也可以细心且耐心地去捕捉和理解伴侣的心思。一时不理解的含义,也可以通过沟通去确认。人工智能发挥的是辅助作用,其实沟通是最好的方法啦!4、人工智能能否预测我的伴侣会不会劈腿/出轨?答:一定程度上可以,未来可期。一项2021年的研究询问了1000多名成年人的不忠经历,并收集了大量关于他们性生活、人际关系及其他人口统计学信息,结果发现人口统计学和人格因素是较弱且不一致的预测因子,而关系因素预测性更强;性和关系满意度低、性欲高和缺乏爱是不忠最有力的预测因素。男性模型效应量0.28-0.33,女性模型效应量0.18-0.49。研究还发现,解决双方关系中的问题,可以减少伴侣离开关系寻求其他满足的可能性,对关系满意的人通常不太可能出轨。然而,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的发展,不忠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的性态度、在一起时间更长、更强的性欲预测更多的网络不忠行为。前人研究发现,男性更容易在关系之外进行性行为,但该研究发现不忠的性别差距似乎正在缩小,性别仅可以预测网络不忠,男性会出现更多的网络不忠。小
结无论机器学习还是其他心理学研究,基于数据统计的结论仅供参考,每个人都可能是特例。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研究结果,帮助我们解决恋爱中的一些问题。相关结论可以推广到亲密关系的质量提升与问题解决方面。机器学习的结果使研究人员能够将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最先进的工具结合使用来进行模型解释,可以提供精确的预测,并加深我们对预测结果的最重要因素的理解。后者尤为重要,因为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加深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关系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于AlphaGo可以通过反复训练与参数调节,使下一次落子更合适,研究爱情的人工智能面对的局势更为复杂。关系双方各自的特质、双方的互动、偶然生活事件的发生,都可能使关系发生变化,而且情感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我们也可以带着信心与耐心,期待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会让人工智能在为人类服务的过程中,带来更多的惊喜。责任编辑:郭韶明
《黑镜》系列大多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对AI的悲观态度,但其中也带给我们很多关于AI影响的思考与想象。《黑镜》第四季中有个故事:在AI技术非常成熟的未来,人们谈恋爱结婚只能依靠AI,约会对象、相处时间都由机器匹配决定,系统会通过算法分析个人数据找到匹配率99.8%的完美对象。你的真命天子/天女可以通过机器来解决,听起来的确很美好,但是这种AI技术是一种概率的计算,对于难以言说的人互相吸引的微妙情愫难以把控。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与没有互联网的那个时代截然不同。对于婚姻、爱情的关系来说,可以借鉴或者是可以模仿的方式,需要重新讨论和探索。吸引人精力的东西太多,影视、书籍、游戏等,时间与效率越来越被看重。开展一段关系、探索爱情这些都变得奢侈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长时间的空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很难遇到合适的人建立关系。有没有像黑镜那样比较智能的系统,帮我们去筛选一些潜在的伴侣呢?人工智能对于爱情、婚姻中的关系能不能起到促进的作用?AI月老已成现实在大数据最火的时候,也有一些应运而生的相亲匹配应用,比如世纪佳缘、百合网等都推出自己的智能匹配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年龄、住址、年薪、兴趣、消费习惯等数据来进行速配。这种速配的方式非常粗糙,对于大多数来说,情感最终的诉求是思想层面匹配后的爱意,不是源于对物质的吸引。大数据推荐匹配的结果就是获得了一众的吐槽。日本这两年研发了个AI婚配系统,目前展示出来的成果值得让人一试。这个AI婚配系统是由政府牵头解决日本少子化的问题而开展的项目。目前日本全国共有15个县市导入了AI婚配系统。其中一处试点埼玉县,自2018年引入“邂逅支援中心”后共促成了69对婚姻,其中的33对都是通过AI婚配系统找到另一半的。因为项目的进展良好,日本政府打算在2021年向全国主推这个婚配系统。该AI婚配系统没有黑镜中的那么暗黑,只需要采集个人信息、求偶条件信息,价值观测试等,AI就可以根据你的个人情况进行推荐。与其他婚恋推荐系统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价值观测试的部分,精心设计的题目达上百条,据悉测试价值观部分就得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该AI婚配算法的优势之处在于以价值观测试报告作为基础,挑选出三观一致的有缘人,不完全重视配对者的外在条件(比如收入、学历、身高),而是将两个人在长期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的兴趣、价值观纳入算法模型当中,优先进行考虑。不过,这套AI系统也是有bug的,因为系统只是根据用户的价值观答案进行婚恋对象的匹配,如果遇到一些精心伪装过的骗子或者是会营造人设类似吴签的鸡贼渣,就无法辩别了。放到国内这个鱼龙混杂的环境内,可能会“套路”算法被玩坏。AI婚配系统契合度会以星级打分进行评价,让你找到觉得相处更融洽、性格更合适的人,节约磨合价值观兴趣的沟通成本,加速了价值观筛选的过程。所以有这样的系统还是一件好事,匹配合适的备选对象,自己再去实际相处甄别,比盲目去刷量相亲好得多。脱单在一段感情中是最基本也是最耗费心力的阶段,需要观察、磨合等, AI技术加持对于脱单来说,还是神助攻般的存在。算法匹配可以帮助用户筛选出更有好感度的人,技术可以更有效率的创造遇到爱情的机会,且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持续提高这种概率。正是有了潜在的结婚对象后,后面感情的深入进展才会有发生的机会。情感触礁,有AI帮忙人类的悲欢在爱情里面还是比较相似的,无论是多契合的灵魂,伴侣之间还是会在关系深入的阶段因为一些事情产生摩擦,谁的情感、婚姻里面没有发生过冲突呢?处理得好的话,冲突反而是成就关系的粘合剂,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冲突是关系的裂痕。如果利用AI 算法来减少或者处理伴侣吵架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呢?AI为人类的鸡毛蒜皮也是操碎了心。一个由四名工程师和心理学家组成的小组,联手打造了个AI 系统,该系统能够预测夫妻之间即将爆发的冲突,预测准确率高达 79.6%,不仅如此,它还会及时劝架。这几位研究人员所开发的 AI 系统,能够使用语音模式以及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中的生理、声学和语言数据,来检测夫妻之间的冲突。测试者需要佩戴追踪诸如心率、排汗、体温、嗓音、和语言强度等变量的检测器。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并且分析比如音调和频率等声学特征,以及如动词和代词的数量等语言特征,来预测伴侣之间的关系状态是否有所变化或者恶化。通过AI技术的辅助,可以识别追踪心率、音调、语言的变化,及时预测并且提供干预,比如,因为争议身体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的一方,特征会被AI捕捉到,在手机上可能会收到提示短信,告诉他/她冲突迫在眉睫,应该暂停对话并花 10 分钟进行冥想等。因为AI技术的中立性,所以劝架的话,也会比伴侣一方的提示有用的多,想想看,发生冲突的时候,伴侣告诉你要冷静,这不是欠的慌吗?非常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以及防御性的反应,但是如果是中立的第三方提示、劝解,效果会好得多。尽管该系统目前还未大范围推广使用,但是也提供了很好的探索方向。对于关系这种比较高级的情感检测领域,使用AI来检测伴侣之间的冲突,提供反馈和干预, AI能够做的事情大体也止步于此。至于冲突到底要不要发生,决定权还是在夫妻双方的手中。技术衡量的是现成的相处模式,至于有问题的模式,比如,习惯表达否定和轻蔑的言论,习惯批评等,不改变这样的交流方式,长久以往,关系的温度就会降至冰点,利用什么样的AI技术都没有办法挽救关系。AI技术在关系中的地位是辅助方,关系中的双方是关键,技术在关系中亮出红灯,需要的是认识问题做出改变,这也是AI技术在关系中的意义所在。冲突的处理也是处好关系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也有处理不好散场了的结局,在关系中,为什么有些人守护住了爱情?有些人磕磕绊绊伤痕累累呢?经营好的关系、婚姻还有什么别的秘诀呢?AI担任婚姻分析师爱情也好,婚姻也罢,相处的开始都是充满了激情、喜悦,契合的灵魂终于相遇了,每一天都甜蜜蜜,相识得久了,有些人的关系归于平淡,虽有磕绊,但也能够和谐相处;有些人在摩擦中耗尽了爱意,走着走着就散了,什么海誓山盟的都见鬼了。好的关系、好的婚姻样貌,情感专家给了我们很多答案。首先好的伴侣是关键,拥有一个人品良好,善良正直,负责顾家,情绪稳定的人很重要;其次是价值观念的合拍、价值观念相似的话,生活的决策,判断比较一致,摩擦较少;再者就是相处模式的融洽,会积极创造美好的体验,解决摩擦、问题,而不是制造冲突,会尊重支持对方。此外,基础的物质保障得有,不求大富大贵,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老经验不是没有道理的,贫穷能够限制的东西太多了,而限制就会让人眼界、思维狭隘,冲突不断。虽然我们知道了好的婚姻、好的感情的标准,但在生活中,还是免不了情感的变质。有种道理都懂,但是还是过不好的无力感。看似简单却又摸不着头脑的关系,让人又爱又恨。有一项AI的研究,倒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AI通过分析超过1万对夫妻的数据,找出婚姻经营良好的关键,认为一段关系能维持下去的原因是关系本身的价值,什么意思呢?一段关系的好坏,关乎的是夫妻双方对关系本身创造的生命力。研究表示人对一段关系的满意度45%,这是由这段关系本身的特性决定,而自身的性格在决定因素中占到21%,伴侣的性格只占到5%左右,关系本身的特性比个人特性起到的作用更重要。这个结论跟我们强调伴侣作用的观念不太一样,理想伴侣在一段良好的恋爱关系中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最重要的还是这段关系本身。两个人在关系的蓄水池中,创造的价值越多,比如共同难忘的经历,彼此才懂的笑话,比关系中的个体性格什么的更重要。AI关于好婚姻的关键论点很有意思,在生活中似乎也能找到佐证。有些鸡飞狗跳的婚姻生活,看着很累,但当事人吧,冲突外跟没事人似的,两个人就是舍不得散掉,似乎就是关系本身的价值比双方毛躁性格的冲突权重更大。散不掉的爱情、婚姻归根结底都是爱还存在。要么就是今天你爱我多一些,要么就是明天我包容你多一点,你来我往的正向循环,连接的情感比较深厚。诗人奥登有首诗,很能表达出这种感觉,叫《爱得更多的那人》:当星辰以一种我们无以回报的激情燃烧着,我们怎能心安理得?倘若爱不可能有对等,愿我是爱得更多的那人。好的感情里面,双方都是爱的更多的那个人。AI在情感关系中牵线搭桥,处理冲突,改善关系,甚至是分析情感提出新的论点,扮演的角色无论是靠谱的媒婆、婚姻治疗师,还是情感专家,都做的有模有样,不过AI在这些角色中只是作为工具的存在,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的把控还是在人的层面,所以想当甩手掌柜,拜托还是清醒一点哈,好的伴侣还得靠人为主动,请各位好生努力努力再努力。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美好的感情还是很滋养人的,大家伙不要躺平放弃。单身的人,也不必太给自己压力,毕竟世俗给的已经溢出来了,珍贵的人需要同等的珍贵相待,慢慢来有时候就是一种诚意。有伴侣的人,祝福你遇到的都是如彩虹般绚烂的人,未来的漫长光阴有人相爱,与你立黄昏,深情共白头。结婚的朋友,祝你朝暮不依长相思,白首不离长相守。
Rad然后说:“Tinder可能会这样回应你,‘这条街上有个人我们认为你会被吸引,她也会被你吸引,你猜怎么着,她明晚有空!’我们知道你们两都喜欢这个独立乐队,而且它正在演出,所以你想让我们帮你订票吗?”时间来到2019年,也就是两年多之后,通过收集海量数据——从年龄、性别、地点和性偏好,到在线购买历史,甚至Spotify播放列表——算法帮你找到完美的另一半的前景变得非常现实。人工智能(AI)正在逐步重新定义爱情,并以不止一种方式让它变得极其有效。今天,找到真爱不再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也不再取决于我们的人际网络。随着网上约会的兴起,人们不再那么依赖邂逅和直觉。人们依靠机器算法的速度、庞大的候选库和便捷性来寻找伴侣。斯坦福大学商学院(Stanford University ’s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计算心理学家、助理教授Michal Kosinski表示:“算法最终可能会比朋友、家人甚至自己更了解一个人,这将是一场革命性的配对。算法可以从数十亿人的经验中进行学习,而我们个体通常只能从自己的经验和相对较少的朋友的经验中吸取经验。”让我们来看看先进的人工智能是如何将自主约会发展到一个新的、无需干预的水平的。通过算法匹配约会对象当然,人工智能在约会app中最明显的用途是帮助人们找到潜在的约会对象据Venture Beat称,“如今的约会网站只有提供的数据才有价值。”考虑到这一点,最好的约会网站正在使用技术和数据为用户淘汰匹配对象。人类可能错过但人工智能可以捕捉到的信号包括交流中的情绪、响应时间和内容的长短。如今,约会公司分为两大阵营:像eHarmony、Match和OkCupid这样的网站要求用户填写冗长的个人资料,并回答个性问卷,这些问卷是他们通过相容性来为会员配对的(尽管当涉及到预测吸引力时,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调查存在漏洞)。像这样的简介包含的信息丰富,但是用户需要时间来填写,并且给了用户极强的暗示信号来美化自己的信息。另一方面,像Tinder、Bumble和Hinge skip这样的公司不要求填写调查表以及长篇的个人资料,但会要求用户链接他们的社交媒体账户。Tinder用Spotify的艺术家、Facebook上的好友和点赞情况以及Instagram上的照片来填充用户个人资料。所有这些网站都在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来剔除不匹配对象,为用户节省了通过个人资料搜索和面对面约会的时间。人们很容易忽略的兼容性信号——比如交流中的情绪、响应时间和个人资料的长度——被认为对配对算法很重要。有很多迹象表明这些方式适用于很多人。66%的在线约会者都是通过约会网站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约会。每天都有400多名eHarmony用户步入婚姻的殿堂,Match.com婚恋网站上已经有100多万名婴儿出生。不过,如今的婚恋网站的好坏取决于它们所提供的数据。这个系统可以被篡改。Amy Webb是一名研究人员,她巧妙地利用了在线约会网站的算法,故意让自己的个人资料符合自己想邂逅的男性类型。结果完全奏效!从中获得的教训是,如果有更多个性化的数据,在线约会可能会更成功,公司应该调整/添加技术,超越当今大多数约会网站普遍采用的一刀切的方法。千禧一代“可预见的”包办婚姻印度的千禧一代正在借助人工智能配对应用程序来寻找社交和智力上合适的伴侣。像Betterhalf.ai这样的公司正在瞄准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无组织的大型婚姻行业。 这与印度人几个世纪以来传统的婚姻方式截然不同。媒人或家人在他们的圈子中找到与他们匹配的未来配偶,然后由占星家审查二人的星座,以确保星座与婚姻之间的一致性。Betterhalf.ai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表示:“Betterhalf.ai的目标不是为了约会而设立的,而是一个严肃的伴侣搜索产品,它不会通过身高、体重、肤色、种姓、宗教信仰和爱好等常规参数来寻找匹配对象。我们的高级人工智能算法给出的兼容性评分基于关系维度,来帮助工作人员找到相关匹配。随着用户不断使用该产品,会收集更多相关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匹配会变得更加兼容。”这项服务正在发挥着它的作用。32岁的Manoj Kumar Singh在多年通过传统婚介和约会网站仍未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后,转向Betterhalf。与他匹配伴侣的是汇丰银行(HSBC)的一名高管。他们几个月内就结婚了。Singh回忆起他第一次听说Betterhalf时对朋友说:“四年多来,我觉得自己什么都试过了。经过这么多次令人沮丧的尝试,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却帮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当然,最大的挑战是多样性和文化。在像印度这样的多元化国家,许多用户会提出非常具体、不灵活的伴侣偏好。人工智能能迎合所有人的偏好并为用户匹配正确的伴侣吗?只有时间能告诉你答案。自动检测虚假档案,及时发现骗婚行为人工智能能力也有助于发现婚姻欺诈,这是印度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最近的一个案例中,一名连环画家在海得拉巴因制造了数十个虚假档案后被捕。他娶了一个女人,然后却和另一个女人同居,骗取了数百万卢比。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来限制旨在在约会应用程序和网站上欺骗人们的虚假个人资料。这些计算算法是专门为了解虚假约会资料可能会是什么样而设计的,然后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扫描提交档案的在线约会服务。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教授Tom Sorell表示:“利用帮助揭露可疑行为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检测及预防骗婚行为,从而确保人们能够更有信心地使用约会网站。”研究人员称,现在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这项技术,使其在未来几年内开始被约会服务机构采用,帮助他们防止个人资料被骗子发布。研究人员称,这一消息将受到英国乃至全世界数百万在线约会用户的欢迎。对于任何约会应用程序用户来说,安全性都是一个关键问题,一次糟糕的体验可能会约会网站永远失去某些用户。至关重要的是,应用程序必须认真对待这一点,并投资于使其平台尽可能安全的方式。企业将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来解决这个问题。DNA约会和虚拟现实约会到2020年,DNA约会和虚拟现实约会将消除爱情中最后的不可预测性。在DNA约会中,人们将利用自己的DNA、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造出最和谐的完美约会。他们的个人约会化身首先会进行发现,诊断和处理,来确保你的约会对象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接下来是情绪和行为分析,以及对生活方式、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的兼容性检查。然后,将对上述所有参数创建的亲密度诊断进行评估。如果诊断结果发现你们很合适,你们就可以会面,并把关系向前推进。如果诊断结果发现你们不合适就会终止,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另一方面,VR或虚拟现实约会更注重在现实生活中与人见面的体验。Future Exploration Network董事长Ross Dawson表示。“基于约会创造形象或个人资料与这个人在真实生活中的形象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填补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尽管在看了很多照片、阅读了彼此的简介等之后,当你们在现实生活中相遇时,还是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这就把我们带到了虚拟现实约会中——一种能够联系的方式,一种能够亲眼看到和某人在一起聊天、互动的方式,但不需要实际在场。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决定是否要来一次真正的约会,因为通过这种虚拟互动你可以确定是否值得花费时间并能足够安全的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约会。该技术和头戴式设备已经存在,可以捕捉我们的脸部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差别。人工智能很快就能构建出整张脸的样子,以及人们真实的表情。然后是更好的分辨率和更好的手势跟踪,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表现出来。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一想到我们的智能设备能创造出我们的生物特征,可能会让人相当震惊,但随着所有新技术的出现,总会有一种潜在的恐惧。这主要是因为人是一种具有习惯的生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按照老规矩办事,而新技术颠覆了这一点。但是因为你和你的伴侣的智能设备数据的匹配将广泛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就了解什么样的伴侣更适合我们。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我们寻找另一半的方式,最终帮助我们找到我们的真命天子/女神。从我们的睡眠和锻炼模式到理财习惯,一切都可以被控制、监控,并以惊人的准确性进行预测。【来源:前瞻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伴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