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和现在是牛市吗熊市(为什么叫现在是牛市吗,熊市)

2019-01-18 11:35
来源:
将军财经营
股票市场为什么会有牛市和熊市?
就和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样。不过股市里面,只有三个季节,分别是熊市、牛市、不熊不牛的市场,都是交替进行!
牛市(Bull Market)指的是大量金融资产出现价格上涨或者有迹象上涨的市场。牛市特指股票市场,但是实际也可应用于其它金融产品市场比如债券、货币以及现货等。这个阶段的投资人们往往充满热情、乐观、对市场的发展信心十足。通常来说,当一个市场充满着乐观、投资者信心以及市场还会持续走强的预期时,我们就将该市场定义为牛市。
与牛市相反的我们称之为熊市(Bear Market),即大量金融资产出现价格下跌或者有迹象下跌的市场,这个阶段人们往往是压抑的、充满了悲观和恐惧。而定义熊市的标准就是市场将持续走弱的预期。
事实上,利用牛和熊来定义股票市场来源于这两种动物的攻击方式。公牛在攻击时通常会把犄角向上扬起,而熊在攻击时通常会把爪子向下甩,这种方向正好与它们所代表的市场趋势相对应。
如果趋势向上,那么就是牛市,如果趋势向下,那么就是熊市。
中国股市牛市熊市时间一览表:
第1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96-1429点1992年5月26日(一年半后+1380%);
第1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429-386点1992年11月17日(半年时间-73%);
第2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386-1558点1993年2月16日(三个月后+303%);
第2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558-325点1994年7月29日(17个月,-79%);
第3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325-1052点1994年9月13日 (一个半月,223%);
第3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052-577点1995年5月17日 (八个月,-45%);
第4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582-926点 1995年5月22日 (三天 +59%);
第4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926-512点 1996年1月19日 (八个月,-45%);
第5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512-1510点 1997年5月12日 (17个月,194%);
第5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510-1025点1999年5月18日 (两年,-33%);
第6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1047-2245点2001年6月14日 (两年多,114%);
第6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 2245-998点 2005年6月6日 (四年多,-55.5%);
第7次牛市:2005年6月6日 998-6124点 2007年10月16日(两年半,513%);
第7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6124-1664点2008年10月28日(一年,-73%);
第8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1664-3478点 2009年8月4日(九个多月+109%);
第8次熊市:2009年8月4日 3478-1949点 2012年12月4日(三年多,-39%);
第9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1949-2444点 2013年2月18日(14个月14天+23.56%)
第9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444-1849点 2013年6月25日(四个多月,-19%);
第10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1849-2270点 2013年9月12日(两个多月,15%);
第10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270-1974点 2014年3月12日(六个月,-11%);
第11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1974-5166点2015年6月12日(一年三个月+162%);
第11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5178-2638点2016年1月27日《7个月15天-49%》;
第12次维稳慢牛:2016年1月27日2638-3587点2018年1月29日(24个月整-26%);
第12次熊市:2018年1月29日3587至今
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股市一共经历了12次牛熊市,超过50%跌幅的熊市有4次,分别是-73%,-79%,-73%,-55.5%!去除最高和最低数后,10次熊市的平均跌幅达到47.81%!
和四季交替不一样,股市的特点是牛短熊长:
牛市行情最长持续时间为两年半,最短时间为三天,去除最高和最低数后,平均持续时间为7个月!
熊市调整行情最长持续时间为四年多,最短时间为四个月,去除最高和最低数后,平均持续时间为15个月!
而第12次熊市什么时候结束,谁也猜不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作者:理财规划师大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何为牛市?何为熊市?在我入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不知道,后来我才弄明白,原来这是以两种动物不同的进攻方式演变而来。牛攻击的时候是把头放低,然后向上挑,而熊正好相反,它会直起身子,然后用掌把其他动物拍死(见图1—1)。所以,当一段行情持续上涨的时候,我们叫它牛市,反之叫它熊市,这是很有意思的术语。图1—1图1—1为上证指数从1990年到2012年间的历史走势,最低点为95.79点,最高点为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最大扬升幅度差不多达64倍。在2004年之前,我对股票一无所知,只是隐约听大人们交谈,从中大概知道其意思是股票可以使人倾家荡产,这是一个大赌场,没怎么听说有人从里面发了财。股票在那个时候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种可以使人跳楼的商品,玩它不只是要钱,可能还会要命!我所经历的时间大概是中国股市历史的1/3多点,入市的时候是A股历史最惨烈的一轮熊市的下半场。之前我没有亲身体验过,也不知道惨烈到什么程度,当我挨到第一个跌停板,看到一天损失了多少餐饭的钱之后,我算是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那时候我拿赚来的微薄工资作为启动资金,生活费只留两三百块,所以,你们可知道我曾经在这个市场中是多么的卑微!账面数字的浮动你不会有太大的感触,当你因为亏了钱饿肚子的时候,那感觉真是深刻。多年后的今天,我想起来仍然觉得不寒而栗,饥饿的感觉真的可以使人奋发,所以我决心跟它干到底!我听前辈们说,股票炒得好的人历史都学得不错,所以我从中得到启发,完全相信了以史为鉴的说法,所以我花许多时间去了解在我入市之前的股市历史。看着上面的K线,跌宕起伏,似乎无章可循,牛市与熊市交替演绎着,但总体的趋势是在震荡中上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低点都在抬升,每一次高点也在抬升。最先是95点起步价,然后是1559点的高度,一下子就翻了16倍,这一轮是起步牛市。市场太幼稚,许多规则还没有经历验证,所以显得混乱,大起大落,而且没有涨跌幅限制,可以疯狂拉升,也可以疯狂跳水,财富在剧烈地交换,所以有的人哭,有的人笑,有的人香车华厦,有的人惨淡跳楼。325点之后快速反弹,短时间内达到1053点,又翻了几倍,然后回落到513点,这一次的底点比325点高了许多。接下来是一年半时间的牛市,一直持续到1997年金融风暴,高点是1510点,逼近第一轮牛市的高点。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2月,邓公去世直接引发了一轮大行情,到5月中旬这3个月的时间里,大盘指数几乎翻倍。接下来是一轮长达2年的熊市,这一次最低点是1025点,比起前面已经进步了许多。当时整个实体经济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股市自然是无法避免的。与熊市周期对应的是1999年中到2001年中整整2年的牛市,这一轮牛市指数翻了一倍,但是影响面比之前要大很多,因为参与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大盘也创造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其实我们把目光放远点,从325点开始到2245点,整个过程就是一轮漫长的慢牛行情。2001年到2005年整整4年的时间属于熊市,而且是凶猛的大熊,2001年直接从高点崩盘,许多人来不及逃生便被套牢,中间的2003年全年虽然上涨,但是市场人气提不起来,后面更是每况愈下。到我入市的时候已经非常低迷,我的印象中大盘曾经有过一天30几亿元的成交额,现在的大蓝筹股某一天的上涨单只股票成交额就超过这个数,可谓天壤之别。2005年中跌破1000点的时候,有人慌不择路地逃窜,也有人踌躇满志地坚守,后来有一个笑话大概可以说明当中的差别:当股票狂跌了一段时间后,割肉大军和抄底大军狭路相逢,大家互相给对方投以鄙夷的目光,互道一声“傻B”,然后飘然而过……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只是听从前辈的教导,坚守到底,事实上我也别无选择了,股票已经被套牢,不想亏损也亏损了,总得想办法捞回本,那时候的我正当穷困潦倒,这是我唯一的希望。所以我没有放弃,不管别人如何笑话我们这种傻B,我们始终认为自己是智者;尽管那时候我们谁也不敢告诉别人我们在炒股,但是我们会暗暗咬牙坚守着,并且算计着下个月还有多少工资可以投入进来。很多时候我们的脸和大盘是一样的颜色——都绿了,也有因为上涨而兴奋得通红的时候,我们的脸色直接反映了市场的行情,那时候我作为新手是很不淡定的,不像现在无论涨停还是跌停都雷打不动。在形成只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之前,多方向尝试大家都在做交易,都在说交易模式交易系统,对于新手,请暂时忽略这些话。大家都在做交易,都在说交易模式交易系统,对于新手,请暂时忽略这些话。因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初入股市的时候,都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交易模式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偶然的原因接触股市,而不是科班出身。那么其实在我们一开始接触股市的时候,我们是啥也不懂的,身边的朋友怎么买卖股票,我们也就模仿学习而已,并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从模式来说,低吸,追涨,打板各有各的好。从时间周期来说,超短线,短线,中长线,也各有优劣。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这就需要多方向尝试。对于我自身来说,低吸我是不喜欢的,因为我怕下面是万丈深渊;而我的同事则说,打板是他最厌恶的,一不小心就是站在历史最高位,俯瞰下面一片绿油油。当你多个模式和时间周期都尝试过后,自己心里就会有对比了。到底哪个好,和个人的性格有着紧密的关系。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这方面我吃的亏很多,也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过,也正因为这些学费,才让我现在更加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总结一些自身在多年的操作中总结出的新手容易犯的毛病,各位读者可以自行对照:1、大部分投资者不懂选择好股票的标准,所以入不了门。他们往往盲目地去买股票。2、在股票跌的时候买进最容易赔钱,有人专爱拣便宜货,却往往是便宜没好货。3、另一个坏习惯是,往下而不是往上加买。你在40元买进,30元时再买,平均价位是35元。这一外行投资策略会造成巨大亏损,几次大赔就可能全部输光。4、爱拣便宜的人往往会买一大堆便宜货。两三块钱的股票惹人爱,但如果买一大堆,赔起来也很快。买廉价股票佣金多付,跌起来比其他股票要快得多。专业投资者和大基金都不大买5-10元的股票。没有大买主,股票很难升值。5、初学者往往想一蹴而就,他们不经过充分的研究和准备,不学习基本技巧,就想大赚特赚。6、许多投资者主流都喜欢根据内幕,小道消息和某些顾问公司的建议来买股票。他们宁愿听虽人的话,拿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冒险,而不是想办法自己搞个明白。大部分小道消息是假的,即使是真的,股价也往往会反着走。7、人们喜欢买名字熟悉的公司的股票。你在通用汽车公司上班并不意味着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要涨。许多好股票公司的名字你可能从未听说,但通过研究却可以发现。8、大部分投资者找不到好的信息咨询,有的得到好的建议也分辨不出,或不能照办。一般的朋友,经纪人或咨询公司都提不出好建议。只有少数已经在股市有所收获的朋友、经纪人或咨询公司的意见才值得参考。出色的经纪人和出色的大夫、律师一样难得。9、98%的人都不敢买价格刚创新高的股票,他们总觉得价格太高。但个人的感觉和想法往往与市场不符。10、大部分蹩脚的投资者都死守亏损,不愿割肉。在损失还小,还合理时他们不愿了断,却一厢情愿地死守,直到亏损不断扩大,这是人性的弱点。11、出于同样的原因,投资者总是很快兑现利润。赚钱的股票总是很快就卖掉,亏钱的总是死守着,这与正确的投资程序正好背道而驰。12、新手往往过多使用限价报单,而不用市价报单,他们过分计较价格,而忽略了大的走势。限价报单会导致脱离市场,该撤单出场时不果断的局面出现。常常听到有人说:止损要坚决!新手期的我也做不到尽管对于投资者而言,警惕风险是一个很必然的、需常备的意识,但是很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这仍然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很少有投资者能成功实践。根据交易成功与否、赚钱与否,可以把交易分为四类:成功的交易、失败的交易、赚钱的交易和亏钱的交易。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成功的交易不一定是赚钱的交易,失败的交易不一定是亏钱的交易。交易成功与否,其判断的依据是交易者是否执行了事先设定的交易策略。这里的交易策略就是买卖的依据。因为对于交易而言,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假设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假设某种技术条件出现后,走势必然会出现上涨,或者必然会出现下跌,那么实行买入和卖出的策略;第二种是假设某种技术条件出现后,走势没有按照事先的预测发展,那么实行相应的应对策略。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一次交易即使完全执行事先设定的交易策略也有可能是亏钱的交易;而与之相对的,一次失败的交易也有可能是赚钱的。但这两种交易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建立在警惕风险的基础上的,沿着这种模式下去,即便暂时出现亏损,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交易必然走向成功。而后者则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赚钱是不可持续的。由此可见,只有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并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中生存下来。《中国证券报》在对被称为最牛私募经理的上海泽熙投资公司总经理徐翔采访时提问:“从泽熙的五期产品来看,净值管理一直做得不错,很少有业绩回撤,这是怎么做到的?”徐翔的回答是:“一句话,止损要坚决。投资一定要设定止损线,一旦股票走势触及止损线,要坚决止损。”在资本市场中,其实无所谓资金的大与小,市场的趋势是不可对抗的。不管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在巨大的市值面前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最新排名显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股票市值截至2012年11月份,总量已经达到了21.8万亿元,在全球排名第三,亚洲排名第一。在这样的二级交易市场中,客观事实决定了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驾驭大的趋势。即便是几百亿的基金,在市场面前也犹如蚍蜉撼树。风险的绝对性和不可抗拒性,决定了任何势力都只能在不同程度上迎合趋势。迎合趋势所需要做的决定就是当走势与交易预期相反时果断地进行止损,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为下一阶段的交易奠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交易者一定要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理念彻底地贯彻到交易的实践中。交易之道,刚者易折,唯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天下柔弱者似水,然上善若水。顺流而下,回避风险是成功交易的开始。看透阴阳!这是技术分析的起点K线理论发源于日本,是最古老的技术分析方法。1750年,日本人就开始利用阴阳烛来分析大米期货。K线具有东方人所擅长的形象思维特点,不像西方人用演绎法得出的技术指标那样定量,因此运用上还是主观意识占上风。面对形形色色的K线组合,初学者不禁有些为难,其实浓缩就是精华,就如李小龙的功夫把招式从复杂化为简单反而能一招制敌。笔者把众多K线的用法归纳为简单的三招:一看阴阳,二看实体大小,三看影线长短。一看阴阳,阴阳代表趋势方向:阳线表示将继续上涨,阴线表示将继续下跌。以阳线为例,经过一段时间的多空拼搏,收盘高于开盘表明多头占据上风。根据牛顿力学定理,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价格仍将按原有方向与速度运行,因此阳线预示下一阶段股价仍将继续上涨,最起码能保证下一阶段初期惯性上冲。阳线往往预示着继续上涨这一点,极为符合技术分析中的三大假设之一即股价沿趋势波动,而这种顺势而为也是技术分析最核心的思想。同理,可知阴线将会继续下跌。二看实体大小,实体大小代表内在动力:实体越大,上涨或下跌的趋势越明显;反之,趋势则越不明显。以阳线为例,其实体就是收盘高于开盘的那部分,阳线实体越大说明了上涨的动力越足。就如质量越大与速度越快的物体,其惯性冲力也越大这一物理学原理,阳线实体越大,代表其内在上涨动力也越大,其上涨的动力将大于实体较小的阳线。同理,可知阴线实体越大,下跌动力也越足。三看影线长短,影线代表转折信号:向一个方向的影线越长,越不利于股价向这个方向变动:上影线越长,越不利于股价上涨,而下影线越长,则越不利于股价下跌。以上影线为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多空斗争之后,多头终于晚节不保败下阵来。不论K线是阴还是阳,上影线部分已构成下一阶段的上档阻力,股价向下调整的概率较大。同理,可知下影线预示着股价向上攻击的概率较大。使用K线用法的简单三招,就可对日K线进行分析,也可对周K线、月K线甚至分时K 线进行研判。另外,请大家注意, K线是价格运行轨迹的综合体现,无论是开盘价还是收盘价,甚至是上、下影线,都有着深刻的含义,但是运用K线绝对不能机械,趋势运行的不同阶段出现的K线,以及K线组合代表的含义不尽相同。笔者认为,研究K线首先要明白如下几个要素:第一,同样的K线,月线的可信度最大,周线次之,最后才是日线和分时K线。月线看涨的K线的上涨概率最大,周线上涨的可信度也很高,而日线骗线的概率较大,但日线却是最常用的。因此,在运用K线预测后市行情时,日线必须配合周线和月线使用,效果才更佳。第二,股价运行的不同阶段出现同样的K线所代表的含义也不相同。比如,同样是吊颈线,在下跌段尾声出现很可能就是见底信号。所以,我们不能一见到吊颈线或者“T”字形线就认为是顶部到来,必须结合整个趋势综合来看。第三,K线必须配合成交量来看。成交量代表的是力量的消耗,显示了多空双方博弈的激烈程度,而K线是博弈的结果。只看K线组合,不看成交量,其效果要减半。所以成交量是动因,K线形态是结果。以上这三个要素是研究阴阳K线的前提,只有重视这三点才能看透阴阳线!通过K线图,我们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形态的变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出来。今天要介绍三种常用K线形态,也是实战性比较强的K线形态,供投资者参考。第一种K线形态:底部诱空后向上反攻大阳线底部诱空后向上反攻大阳线这种K线的基本特征一、股价在其走势的底部区域出现一根大阳线后,主力机构放任其接下来的发展态势,任凭股价持续小幅跌落,由于主力机构没有积极投入资金量,才导致了这一态势的出现。他的主要意图在于看看盘面上随着股价的小幅下跌而卖出的量的变化。在未来的某一天里股价的走势在开盘后一路攀升,股价迅速上涨,甚至一波拉至涨停的阶段,成交量也是随之不断放大。二、当主力机构想要操控股价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大阳K线的出现,预示着主力机构可能提前获知一些对自己比较有利的信息之后,开始借着自身资金量比较充足的优势迅速将股价抬起来建仓。在图上表现为巨量长阳,来势凶猛。三、在股价的底部区域里出现这种大阳线是非常明显的买入标志,股价的上涨速度非常快。这种情况比较合激进投资者的口味,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在竞价买进第一仓,如此获取暴利的良机千万不能错过。第二种K线形态:底部连续阴线底部连续阴线这种K线的特征一、股价处于底部阶段的时候,K线的走势当中呈现几日连续的高开低走,连着出现5条不断下跌的阴线,甚至更多,从表面上看起来行情很不好的样子,实际上它们的下跌趋势并不是很大,股价也没有跌多少,甚至还会有所回升。二、当股价处于底部区域的时候,出现这样高空低开向下走的连续阴线预示着此阶段的底部出现了,股价即将要结束下跌的的走势转而上涨,提醒股民要准备买入了。三、从盘面来看,股价连续出现几日不断向下跌的K线,但是它们每天都是高开,预示着主力机构想要抬高股价的意图很明显,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向上方展开攻势。这种走势代表着股价的跌势将近,主力机构将要张开拉升的局面,此时的短期投资者们就需要在未开 始之前保持观望的态度,耐心等待突破信号的出现后再选择买入,中长期投资者可以选择分批逢低买入。第三种K线形态:底部向上跳空高开大阴线底部向上跳空高开大阴线这种K线形态的特点一、当股价处于横盘震荡的底部阶段,我们会发现常常会有高开低走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形成这种K线走势的原因。当主力想要操纵股价前对一些中小型投资者的打压和试探,在股价处于横盘整理的阶段,突然大量卖出,在图上表现为突然出现一个向上跳空高开的阴线,高开的幅度大于5%,之后股价便出现短期的下滑趋势,或者会出现连续不断的上下波动形势,在快要收盘的时候股价快速下跌,画出一根高开低走的大阴线来。二、一般在主力机构试盘的时候会出现底部阶段高开低走的大阴线,主力通过高开低走的方法赶走一些散户为自己购买股票进行洗盘。虽然当天的股价高开低走,但是此后的股价即将进入一个上涨阶段。三、当主力机构在股价走势的底部区域进行打压试盘的时候,被套牢的投资者可以反复的多抛出再少量买入,想要买入的投资者也不要急着介入,可以静观其变,等到主力机构放量的时候再选择买入。散户要想有稳健的赢利模式,一定要有正确的操作思路。最后我就散户们常见的思维误区谈一下。1,喜欢抄底,尤其是处于历史低位的股票。看到自己的成本比别人都低,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却没有想到,一个股票既然已创出了历史新低,那么很可能还会有很多新低出现,甚至用不了几个月你的股票就被腰斩了。抄底抄底,最后抄死自己。2,不愿止损。这个问题相关的文章很多,有的散户见一次止损后没几天股价又涨了回来,下次就抱有侥幸心理不再止损,这是不行的。就我而言,决不容许出现超过5%的亏损。“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确是至理名言啊。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赢利模式,你的结局也就是买入,止损,再买入再止损。3,不敢追高,许多散户都有恐高症,认为股价已经涨上去了,再去追涨被套住了怎么办?其实股价的涨跌与价位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势”,在上涨趋势形成后介入安全性是很高的,而且短期内获利很大,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判断上升趋势是否已经形成,这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在大牛市中,放量创出新高的股票是好股票,而在弱市中,这往往是多头陷阱。对趋势的判断能力是衡量炒手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4,不敢追龙头股,一个股票开始上涨时,我们不知道它是不是龙头,等大家知道它是龙头时,已经有一定的涨幅了。这时散户往往不敢再跟进,而是买一个涨幅很小的跟风股,以为可以稳健获利,没想到这跟风股涨时慢涨,跌时却领跌,结果弄了半天,什么也没捞到。其实在强势时,涨逝越强的股票,跟风越多,上涨越是轻松,见顶后也会有相当时间的横盘,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出局。当然,如果涨幅太大,自然不可贸然进场。5,喜欢预测大盘,除了极少数情况下次日大盘必涨外,短线大盘的走势其实是不可预测的。这也就说,平日里我们散户关注的机构测市等节目并没有多大意义。对于看大盘做个股的朋友来说,我以为可以把大盘分为可操作段与不可操作段更有意义,至于具体区分方法有很多,比如说30日均线,MACD,或者是一些更敏感的指标。6、持股数目太多,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自己选股的方法,炒股看别人推荐。今天听朋友说这个股票好,明天看电视说那个股也好,结果一下就拿了十多只股票,搞得自己手忙脚乱。也有人说,江恩不是说要把资金十等份吗?哎,那是对大资金说的,你一个小散户区区几万元资金也要十等份吗?我认为,散户持股三只左右是比较合适的。7、对主力的操盘方法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炒股就像盲人摸象,毫无章法,运气好时也能赢两把,运气不好了就一败涂地。所以散户总是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那个人。8、不愿放过每一个机会,看见大盘涨了一点就急忙杀入,根本不清楚自己能有几成胜算,结果一下又被套住了,其实这是由于水平低下,缺乏自信所致,如果你能有几套适用于不同环境市场的赢利模式,那么不管大盘涨,跌还是盘整,你都有稳健的获利办法,你就能从容不迫的等待上升趋势形成后再介入,把风险降到最低。9、不能区分牛市和熊市的操作方法,散户们总是抱有多头思维,总是想着第二天要涨,这种思维让大家在01年后的大熊中吃够了苦头。其实在沪深股市,牛短熊长是不变的主旋律,机构喜欢唱多,那是因为只有散户做多,他们才有饭吃。对于我们散户来说,看紧你的钱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像猎豹一样,时机不成熟决不动手,一旦出手,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胜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是牛市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