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是属于当期的费用;尽管尚未支付,但应计入当期损益,如企业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

  预提费用也指“预提费用”会计科目。新会计准则取消了“预提费用”科目的使用。原计入“预提费用”科目的可以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该科目核算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当企业发生预提费用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根据费用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

    贷: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是什么科目?预提费用的最新会计规定已经预提费用在实际支付时,不应再计入当月费用,而应冲减预提费用;否则会使费用计算重复。在实际支付费用时,也许实际支付额会大于已预提费用额,在这种情况下,预提费用并不考虑已提取的费用是否能足以支付,而是正常冲减其他应付款,此时,其他应付款账户会出现借方余额,然后在规定的期间继续提取费用(实际是摊销已支付的费用)。

由此可见,“其他应付款”作为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项目,预提费用它是应付未付费用,是负债项目;但作为一个会计科目,它既可能有贷方余额,也可能有借方余额,因而是负债和资产双重性质的会计科目。其贷方余额为预提费用,属于负债;其借方余额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属于资产。

  • 预提费用它是应付未付费用,是负债项目;但作为一个会计科目,它既可能有贷方余额,也可能有借方余额,因而是负债和资产双重性质的会计科目。其贷方余额为预提费用,属于负债;其借方余额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属于资产。......

  • 预提费用记入“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的贷方;实际支付时,记入“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的借方,同时记入“银行存款”或“原材料”等科目的贷方。“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的贷方余额,预提费用为已经预提尚未支付的费用,属于流动负债。......

  • 企业根据估计的数额在受益对象和受益期限内预提各项费用时,应计入本期成本、费用,按费用的用途记入“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账户的借方和“预提费用”账户的贷方;实际支出时,记入“预提费用”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预提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核算。......

  • 预提费用本项目一般根据“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和“营业外收入”的贷方发生额中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分析计算填列。如收益大于损失,则用“-”填列。......

  • 预提费用如何做账?预提费用怎么冲回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需记入负债。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企业的经济活动很复杂,每种情况各不相同,需要按照具体事项仔细来分析。如果企业发生了需要预提的费用,应该怎么核算呢?怎样进行预提费用呢?那么预提费用需要注意什么呢?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为了未来肯定会发生的,但目前还没发生的各项费用,所预先提取的费用。但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均取消了预提费用的会计科目,这并不是说以后企业不能预提费用了。如果企业目前出现了确实需要预提的费用,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预计负债等科目来预提。

其实预提费用这个情况也不属于企业经常发生的事项,一般是以企业的偶发性业务为主,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费用支付在后,收益和预提先同期发生,支付期一般较明确且期限不长,并且一事一提,不可以针对很多事项做一次性预提。

企业当年度已经实际发生了相关的成本、费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呢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原始凭证,因此在企业预缴所得税时,可以暂时按照账面发生金额来进行核算,当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企业就应该及时补全各类有效凭证.也就是说只要在汇缴之前提供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就不用再进行调整了。

对于未来发生的事项,我们只能做个大概估计,不能准确的估计数额,如果我们预提费用超出了实际发生的金额时,把多出来的钱数用红字冲回即可,如果在事项实际发生时,预提费用不够,不足的部分可以进行补提。

在这里还是需要提醒大家,在进行费用预提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发生事项的具体情况,对预提的金额做一个合理的估计,虽然多提或少提是有补救办法的,但也不应该与实际发生的金额差距过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提费用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