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下面那两个呼吸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之间的过程是什么 怎么由第一个呼吸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得到第二个呼吸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的?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④(-2)×(-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2)×(-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同号得

  (-)×(+)=()异号得

  (+)×(-)=()异号得

  (-)×(-)=()同号得

  ②积的绝对值等于。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子中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3)学生做练习,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2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一)重点、难点分析

  是否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的乘法意义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通过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重点: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①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下降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②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①,②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需要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a度,现在温度是0度。

  (1)t小时后温度是多少?

  (2)当a,t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

  (1)6×(―9);(2)(―6)×(―9);(3)(―6)×9;

  (4)(―6)×1;(5)(―6)×(―1);(6)6×(―1);

  (7)(―6)×0;(8)0×(―6);

  (1)1×(―5);(2)(―1)×(―5);(3)+(―5);

  (4)―(―5);(5)1×a;(6)(―1)×a。

  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的相反数。+(―5)可以看成是1×(―5),―(―5)可以看成是(―1)×(―5)。同时教师强调指出,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a未必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

  4、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

  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1)(―16)×15;(2)(―9)×(―14);(3)(―36)×(―1);

  2、填空(用“>”或“<”号连接):

  问题:桌上放7只茶杯,杯口全部朝上,每次翻转其中的4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把它们翻成杯口全部朝下?

  答案:“±1”将告诉你:不管你翻转多少次,总是无法使这7只杯口全部朝下。道理很简单,用“+1”表示杯口朝上,“―1”表示杯口朝下,问题就变成:“把7个+1每次改变其中4个的符号,若干次后能否都变成―1?”考虑这7个数的乘积,由于每次都改变4个数的符号,所以它们的乘积永远不变(为+1)。而7个杯口全部朝下时,7个数的乘积等于―1,这是不可能的。

  道理竟是如此简单,证明竟是如此巧妙,这要归功于“±1”语言。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3

  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非负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运算律。在本章的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有关概念,并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及其混和运算的方法,学会了由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备了学习有理数乘法的知识技能基础。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探索加法运算法则的活动,并且通过观察"水位的变化",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曾经历了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过程,具有了合作和探索的意识。

  教科书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发现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了解倒数的概念,会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本节课的数学目标是: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2、学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掌握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方法以及有一个数为零积是零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索猜想,发现结论;第三环节:验证明确结论;第四环节:运用巩固,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教科书给出的图片,分析教科书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是什么,所求是什么,让学生讨论思考如何解答。

  (2)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讨论四天后,甲水库水位的变化量的表示法和乙水库水位变化量的表示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从第二种算法中得到算式3+3+3+3=3×4=12(厘米);(-3)+(-3)+(-3)+(-3)=(-3)×4=-12(厘米)从而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环节:探索猜想,发现结论

  问题:(1)由课题引入中知道:4个-3相加等于-12,可以写成算式

  (-3×4)=-12,那么下列一组算式的结果应该如何计算?请同学们思考:

  (-3)×3=_____;

  (-3)×2=_____;

  (-3)×1=_____;

  (-3)×0=_____。

  (2)当同学们写出结果并说明道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这组算式等号两边的特点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然后再出示一组算式猜想其积的结果:

  (-3)×(-1)=_____;

  (-3)×(-2)=_____;

  (-3)×(-3)=_____;

  (-3)×(-4)=_____。

  教前设计意图:以算式求解和探究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观察思考,从负数与非负数相乘的一组算式中发现规律后,猜想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积是多少,通过对两组算式的观察,归纳,概括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用语言表述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抽象能力和表述能力。

  (1)本环节的设计理念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亲身经历感受乘法法则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交流中互相补充,完善结论。但在实际过程中,学生对结论的表述有困难,或者表达不准确,不全面,对于这些问题,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循循善诱,顺势引导,帮助学生尽可能简练准确的表述,也不要担心时间不足而代替学生直接表述法则。

  (2)展示两组算式时,注意板书艺术,把算式竖排,并对齐书写,这样易于学生观察特点,发现规律。

  第三环节:验证明确结论

  问题:针对上一环节探究发现的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零。进行验证活动,出示一组算式由学生完成。

  4×(-4)=_____;

  4×(-3)=_____;

  4×(-2)=_____;

  4×(-1)=_____;

  (―4)×0=_____;

  (―4)×1=_____;

  (―4)×2=_____;

  (―4)×(-1)=_____;

  (―4)×(-2)=_____。

  教前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合情推理的必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特例归纳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适合

  一般情况,所以要加以验证和证明它的正确性。同时,验证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练习和熟悉过程。

  (1)教科书中没有这个环节的要求,但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这个环节,确实让学生体验经历验证过程。

  (2)本环节的重点是验证乘法法则的正确性而不是运用乘法法则计算。所以在验证过程中,既要用乘法法则计算,又要加法法则计算,真正体现验证的作用和过程。

  (3)在用乘法法则计算时,要注意其运算步骤与加法运算一样,都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运算。另外还应注意: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是专指“两数相乘而言的,”不可以运用到加法运算中去。

  第四环节:运用巩固,练习提高

  ⑴(-4)×5;⑵(5-)×(-7);

  ⑶(-3÷8)×(-8÷3);⑷(-3)×(-1÷3);

  ⑴(-4)×5×(-0.25);⑵(-3÷5)×(-5÷6)×(-2);

  3、“议一议”: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零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是多少?

  ⑴(-8)×21÷4;⑵4÷5×(-25÷6)×(-7÷10);

  ⑶2÷3×(-5÷4);⑷(-24÷13)×(-16÷7)×0×4÷3;

  ⑸5÷4×(-1.2)×(-1÷9);⑹(-3÷7)×(-1÷2)×(-8÷15)。

  教前设计意图: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巩固和运用,练习和提高.

  (1)学生先自主尝试解决,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要注意格式规范,一开始对每一步运算应注明理由,运算熟练后,可不要求书写每一步的理由;

  (2)例2讲解之后,要启发学生完成"议一议"的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对例2的运算结果观察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设置如下一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后观察发现规律,而不应代替学生完成这个任务。

  (-1)×2×3×4=_____;

  (-1)×(-2)×3×4=_____;

  (-1)×(-2)×(-3)×4=_____;

  (-1)×(-2)×(-3)×(-4)=_____;

  (-1)×(-2)×(-3)×(-4)×0=_____。

  通过对以上算式的计算和观察,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数为零,积就为零。当然这段语言,不需要让学习背诵,只要理解会用即可。

  第五环节:感悟反思课堂

  1.本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

  2.有理数乘法法则如何叙述?”

  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采用了什么方法?

  4.你的困惑是什么

  教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学生展示自我。

  教后反思事项:学生时,可能会有语言表达障碍或表达不流畅,但只要不影响运算的正确性,则不必强调准确记忆,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教师可用准确的语言适时的加以点拨。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巩固作业:教科书知识技能1、2;问题解决1;联系扩广1

  1、设计条理的问题串,使观察、猜想、验证水到渠成

  2、相信学生的探索能力。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学生探索,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具有能力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不需要教师代替,也不能代替。

  3、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但绝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4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的另一种运算形式,它也是今后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增加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

  2.通过观察、归纳,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

  3.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的良好品质。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过程,归纳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等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逆向思维及化归思想。

  4.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发言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体会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探究出确定两个负数相乘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符号规律。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5

  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在学习中应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其一:小学所学过的乘法运算方法;

  其二:有关在加法运算中结果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

  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方6米处

  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

  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方6米处

  发现:当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同理,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

  概括: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

  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

  当然,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

  综合: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本节课从实际情形入手,对多种情形进行分析,从一般中找到规律,从而得到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在运算中应强调注意如何正确得到积的结果。

  1、小学多学过哪些乘法的运算律?

  2、在对有理数的简便运算中,一般应考虑到哪些可能的情况?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6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②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索,培养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重点: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难点:含有负因数的乘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做一做出示一组算式,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并找出它们的规律。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想一想你们发现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计算、讨论

  总结一正一负的两个数的乘积为负;两正或两负的乘积是正数。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想一想两数相乘,积的绝对值是怎么得到的呢?

  学生:是两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7

  1.熟练有理数乘法法则;

  2.探索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你知道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你会用字母表示它们吗?在有理数范围内,它们仍然成立吗?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见P40)

  下列计算若按顺序依次相乘怎样算?用运算律为什么能简化运算?

  运用运算律真的能节省时间吗?分两个大组,比一比: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1.每千克大米1.60元,第一天购进3590千克,第二天又购进6410千克,两天一共要付多少钱?你知道这道题有哪两种算法吗?哪一种简便?

  2.如右图,你会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吗?

  1.计算(注意运用分配律简化运算):

  4.下列各式的积(幂)是正的还是负的?为什么?

  5.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1.某地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气温就降低大约.现在地面气温是,则在的高空的气温是多少?

  2.运用分配律化简下列的式子: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 篇8

  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探究、合情推理等能力,会进行有理数和乘法运算。

  1、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确定有理数乘法积的符号。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

  1、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数的加减法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乘法是可也可以扩充呢?

  乘法是加法的特殊运算,例如5+5+5=5×3,那么请思考:

  (-5)+(-5)+(-5)与(-5)×3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本节我们就探究这个问题。

  3、在一条由西向东的笔直的马路上,取一点O,以向东的路程为正,则向西的路程为负,如果小玫从点O出发,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么经过3小时,她走了多远?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小学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由前面的问题3,根据小学学过的乘法意义,小玫向西一共走了(5×3)千米,即(-5)×3=-(5×3)

  3、学生活动:计算3×(-5)+3×5,注意运用简便运算

  通过计算表明3×(-5)与3×5互为相反数,从而有

  3×(-5)=-(3×5),由此看出,3×(-5)得负数,并且把绝对值3与5相乘。

  类似的,(-5)×(-3)+(-5)×3=(-5)×[(-3)+3]=0

  由此看出(-5)×(-3)得正数,并且把绝对值5与3相乘。

  4、提出:从以上的运算中,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

  鼓励学生自己归纳,并用自己的语舞衫歌扇,并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猜测、归纳、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引导、肯定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板书)有理数乘法法则: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5)×(-4)2×(-3.5)×(-0.75)×0

  (1)学生根据乘法法则,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定四位同学到黑板演习。

  (2)教师:要求学生明确算理,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巡视,及时引导。

  ①(-4)×5×(-0.25)②×()×(-2)

  ③×()×0×()

  指定三名同学在黑板上做,使学生明确,做有理数的乘法时,要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出积的绝对值。

  教师提出问题:几个有理数相乘时,因数都不为0时,积是多少?

  学生小结后,教师归纳:

  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符号决定,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练习:本P31练习

  四、总结反思(学生先小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有理数乘法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积的符号;

  (2)把绝对值相乘。

  五、作业:P39习题1.5A组1、2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很少,接触这些质量单位的机会更少。针对这种情况,光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信息,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2.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学生认识了吨,掌握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8,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同学或老师的体重。

  张伯伯的农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好多的大米,张伯伯要把这些大米装在袋子里,准备运到城里出售,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车呢?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生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张伯伯要运送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送,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学生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载质量)

  (2)1吨到底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诉我们答案吧!

  课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课题:这10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板书:1吨=1000千克)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在班级里找到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问:1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然后让班级的40名同学到前面站成密集队形,体会1吨的视觉效果)

  (2)让学生完成课堂活动卡,丰富对吨的感性认识。

  (3)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质量是1吨的物体。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计量鲸、大象的体重,计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质量等)

  1.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进一步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熟练掌握解答方法.

  3.学会分析统计表中包括的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编制和检查一个统计表的方法.

  本节课整理和复习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三项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关键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统计表包括的内容及数量关系,掌握编制、填充、检查统计表的方法.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解答有关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编制和检查统计表.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简单的统计】

  1、教师提问导入.

  同学们,记忆是智慧之母,你们谁的记忆最好呢?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在小学阶段都学了哪些统计知识?都是在哪册书上学的?

  在第十册的第一单元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求平均数;

  在第十二册的第四单元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加深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说明:统计知识在生产、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认真学好统计知识,提高统计能力.

  (二)整理复习求平均数.【继续演示课件简单的统计】

  例1.某初级中学七个班的学生人数如下:

  初中一年级:一班40人,二班38人;

  初中二年级:一班40人,二班40人;

  初中三年级:一班41人,二班38人,三班36人.

  1、学生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3、教师提问: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必须先求出什么?

  例1的平均数是按什么平均?

  如果已知七个班的平均人数,求这七个班的总人数该怎样计算?

  4、启发思考:求平均数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先求出一组数的总数量,再知道平均分成几份.用总数量除以要分的总份数就等于平均数.

  在一堆小麦中取样五次,每次测得小麦的千粒重是:32克、34克、36克、35克、38克.这五次测得的小麦千粒重平均数是多少?

  6、学生独立解答例2.

  振华小学六年级学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67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每人做6个.六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做多少个?

  7、思考:结合两道例题的解答过程,能试着概括出一个关系式吗?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教学内容:苏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0~31页。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

  2、在具体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考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看,它是谁?

  小叮当有着一个充溢智慧的大脑袋,和它一起上课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思维热身操共有8节: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高了,很多小朋友家都订了牛奶。老师这也有一张订单,瞧,小叮当正盯着它在研究呢!

  一份牛奶(每天一瓶)每月28元

  订一个月 送文具盒一个

  订一个季度 送文具一套

  订半年 送书包一个

  订一年 送四驱车一辆

  你猜小叮当会选择哪种定奶的方式呢?

  四驱车的诱惑太大了,小叮当决定订一年。不过订之前,得先摸摸口袋里有多少钱。

  要求需要多少钱,得先来列一个算式?(板书:28×12)为什么乘12呢?那大概要多少钱?

  你是怎样估算的?(28×10=280,28×12比280多一点,可能是300元。)

  那究竟需要几元呢?你们能帮小叮当来算算吗?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看看你们有哪些好方法?

  (4)用竖式计算。

  好,那我们先把竖式列好,注意数位要对齐。这和我们以前学得乘法竖式有什么不同?以前是一个数乘一位数,现在是乘一个两位数。第一步算什么?用个位上的2去乘28,2乘8得16,对齐个位写6,向十位进1,2乘2得4,加上进上来的1得5,对齐十位写5。好,2乘28得56,表示的是56个1,所以6要对齐个位写。做到这结束了吗?第二步再算什么?用十位上的1乘28,得28个十,也就是280,对齐个位写0,对齐十位写8,对齐百位写2。然后怎样做?相加,为什么加呢?第一步2乘28求出的是2个月需要多少钱,第二步1乘28求出的是10个月需要多少钱,那么把两次的结果加在一起就是12个月也就是1年需要多少钱,所以我们用加法。

  那么,在书写时呢,这里280的0可以省略不写,下面仔细看老师完整的再算一遍。第一步用个位上的2去乘28,2乘8得16,对齐个位写6,向十位进1,2乘2得4,加上进上来的1得5,对齐十位写5。第二步用十位上的1乘28,1乘8得8,对齐十位写8,1乘2得2,对齐百位写2。然后56加280,6加0得6,5加8得13,写3进1,2加1得3,所以是336。

  谁也会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计算过程呢?都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们知道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吗?

  好,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练习,你能说出下面各道题目的下一步该怎样计算吗?

  假如调换28和12的位置相乘,结果会怎样呢?打开书31页,试一试,在书上完成!(一人板演)

  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后,计算的'过程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那么乘法可以怎样来验算呢?(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那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大家说的都很好,那能不能根据刚才说的来完成这几道题目呢?

  (打开书P31页第1题)(3人小黑板,逐一讲解,反馈并纠错)

  我同桌也做了两题,她做的对吗?(P31页第2题)

  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你会把它改正过来吗?

  所以说,我们做题一定要细心啊!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竞赛,请组长拿出作业纸,上面一共有四道题,一人做一题,不允许一个人全做完,假如出现取消竞赛资格,不过当一个人在做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可以在旁边监督,发现错误可以提醒,但是不能报答案给他听,比比哪组做的又对又快!(P31页第4题,实物投影校对)

  经过这么激烈的竞赛,我们放松一下,春天已经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我们身边,看,公园里景色多美呀!(P31页第5题)你从这幅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成人票24元,儿童票12元)我买32张儿童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一共需要多少钱?)可以怎样列式?(32×12)打开书31页,独立完成。(一人口答)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作业:31页想想做做2。

  教学目标:发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具体做到,发现被除数不变,商随着除数的扩大(缩小)而缩小(扩大);除数不变,商随着被除数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商不变。并会根据这些规律计算除法算式。

  教学重点: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在观察时,对于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了商反而缩小的规律是比较难理解的。

  一、计算下面两组题,我能发现规律。

  比较一下这些式子之间,我发现了被除数、除数和商有这样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填怎么变) ,商(填怎么变) 。

  比较一下这些式子之间,我发现了被除数、除数和商有这样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填怎么变) ,除数不变,商(填怎么变) 。

  我又发现了被除数、除数和商有这样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填怎么变) ,除数(填怎么变),商(填怎么变) 。

  1、交流汇报,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板书:变、不变……

  转折:刚才我们发现,当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而除数不变时,商和被除数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解释一下吗?可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讨论)

  (1)为什么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了,商会变小?

  (2)为什么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了,商会变大?

  (可举生活中的例子:一包糖果100颗,平均分给一个班上的50个同学,每人多少颗?现在糖果不变,但分给两个班的同学,每人的糖果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如果还是分给一个班的50人,现在拿来3包糖果,每个人得到多了还是

  如果糖果拿来2包,分的班也变成2个班,每人得到的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小结:被除数也就是要分的总数,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上几,商反而要除以几;当除数不变,被除数乘上几,商也会乘上几。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时,商不变。

  1、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2、根据第三个规律,把下面的除法算式改写成比较简单的算式:

  3、根据你能写出多少个商相同的除法算式?(小组完成)

  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谁愿意分享你的收获。

  ①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两步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②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P24的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寻找数学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你们看,这些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在这个游乐园里,小朋友们参加了哪些活动?

  2、引导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交流数学问题:学生四人小组活动,交流各自发现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质疑:刚刚在小组活动时,老师发现根据两个信息提出的问题,小朋友很快就解决了,可是有一些小朋友根据看木偶戏这一情境提出的问题却难倒了很多小朋友,那到底是什么数学问题呢?一起来看看。

  二、探究加、减法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看木偶戏的情境图。

  谈话:从图上,你找到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三个信息板书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1)应该怎样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教师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出来。

  学生说每一种方法的想法。

  (4)观察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了解前三种是分步列式而后两种是综合式。①和④想法一样,②和⑤想法一样。前三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但想法是不同的。

  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解决方法,这种方法是什么?(同桌互相交流)

  3、小结:你发现今天所解决的问题和以前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三、练一练,进一步巩固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信息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集体订正(学生说想法)

  (出示表格)了解表格每一栏表示的意思。

  求中国队的总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要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下面几题,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能在生活中寻找到这样的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来考同学吗?请把这星期寻找到的问题整理到数学银行里。

  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采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课堂上老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7题,“拓展与实践”,“反思”等。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理解这些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1、提问,引导学生讨论: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各是什么?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板书关系.

  将一个正方体木料加工成最大的圆柱体木料、圆柱体与正方体有那些相等的关系?如果将一个正方体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木料、正方体木料和圆锥体木料又有那些相等的关系?

  通过上述两题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底面积相等、高相等与底面直径相等高相等之间的区别。

  3、公式推导的深化理解。

  (1)提问:在圆柱体的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相比是如何变化的?如果圆柱体的高为4分米、拼成长方体以后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回忆推导过程,有什么收获?

  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的合理搭配。

  (1)一个圆柱体的罐头盒外面贴商标纸,求商标纸的面积是求什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地方是求物体的侧面积的?

  (2)要做一个圆柱底面油桶现在已经有了一块长25.12分米,宽5分米的铁皮,现在要给它配上合适的底和盖,需要边长几分米的正方形几块?做成的圆柱体的容积是多少?

  2、先实际测量,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

  分小组测量并计算。

  (1)每组先出示一个茶杯,量出有关的数据,算出茶杯的容积。

  (2)给每组一个土豆,利用刚才的茶杯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出土豆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质疑:

  除了题目中画图的摆的方法外有没有其它方法?你能算一算其他方法摆时纸箱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题目中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纸板最少?

  4、完成探索与实践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部分习题。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1、师生谈话导入。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设疑:老师知道这组学生中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绩是25.8米,你们猜猜他在这组中可能排在第几?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朋张炎赵丽

  从他们的成绩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刘云同学排在第几?为什么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 、按大小顺序排列 b、最中间的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姓名李志强陈文王文贤赵军张鹏刘卫华于国庆

  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 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 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四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学具:把第5页例3的图,制成“人物”可以灵活摆放的教具。

  1.出示第5页例3的图(删去图中的人物及话语)

  (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体育场、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什么方向?

  (3)说一说,医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1.感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为妈妈买些东西。从医院出来后,向北走到第1个十字路口时(教师边用人物图片演示边讲述,最后把小明的人物图片放在医院旁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你们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2)请一名学生描述行走路线,教师在图上根据他的描述移动小明的人物图片,当学生的描述不明确时,教师就故意走错,迫使学生调整描述的方法和语言,逐步让学生感悟到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最后把小明放在商店的位置。

  (3)谁能再说一说小明从医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线?

  2.体会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可以怎样走呢?……还有别的路线吗?

  (2)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路线在图上演示一下?仍然可以采用“根据描述演示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3)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为什么?

  3.学生自己提出路线问题自己解决路线问题

  (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问路(教师边用人物图片演示边讲述,最后把小明和叔叔的人物图片放在例3的图中的位置),你们猜猜这位叔叔会怎么问?学生可能会猜:

  请问去电影院怎么走?

  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

  请问去体育场怎么走?

  (2)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问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扮演叔叔的同学根据扮演小明的同学的回答,在图上演示行走路线。

  1.第5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然后在图中画出小红从家到游泳馆的路线。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放学的路线。

  (4)先男生提出问题女生解决问题,再女生提出问题男生解决问题。

  2.练习一第3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同桌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

  今天学会了什么?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抽屉原理,学会简单的原理分析方法。

  2.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理解抽屉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方法。

  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

  一、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完成

  二、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1.木箱里装有红色球3个、黄色球5个、蓝色球7个,若蒙眼去摸,为保证取出的球中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则最少要取出多少个球?

  2.一幅扑克牌有54张,最少要抽取几张牌,方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张牌有相同的点数?

  3.有11名学生到老师家借书,老师的书房中有A、B、C、D四类书,每名学生最多可借两本不同类的书,最少借一本。试证明:必有两个学生所借的书的类型相同

  4.有50名运动员进行某个项目的单循环赛,如果没有平局,也没有全胜。试证明:一定有两个运动员积分相同。

  5.体育用品仓库里有许多足球、排球和篮球,某班50名同学来仓库拿球,规定每个人至少拿1个球,至多拿2个球,问至少有几名同学所拿的球种类是一致的?

  6.某校有55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已知将参赛人任意分成四组,则必有一组的女生多于2人,又知参赛者中任何10人中必有男生,则参赛男生的人数为多少人?

  7.有黑色、白色、蓝色手套各5只(不分左右手),至少要拿出多少只(拿的时候不许看颜色),才能使拿出的手套中一定有两双是同颜色的。

  8.一些苹果和梨混放在一个筐里,小明把这筐水果分成了若干堆,后来发现无论怎么分,总能从这若干堆里找到两堆,把这两堆水果合并在一起后,苹果和梨的个数是偶数,那么小明至少把这些水果分成了多少堆?

  9.从1,3,5,,99中,至少选出多少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是100。

  10.某旅游车上有47名乘客,每位乘客都只带有一种水果。如果乘客中有人带梨,并且其中任何两位乘客中至少有一个人带苹果,那么乘客中有多少人带苹果。

  11.某个年级有202人参加考试,满分为100分,且得分都为整数,总得分为10101分,则至少有多少人得分相同?

  12.20xx名营员去游览长城,颐和园,天坛。规定每人最少去一处,最多去两处游览,至少有几个人游览的地方完全相同?

  13.某校派出学生204人上山植树15301株,其中最少一人植树50株,最多一人植树100株,则至少有多少人植树的株数相同?

  本课时学习的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用“凑十法”进行口算的开始,为了学好本课时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在教案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

  1.重视新课前的铺垫孕伏。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复习数的组成和10加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使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更加顺畅。

  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从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若干根

  2.在( )里填入适当的数。

  3.9和几能凑成10呢?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复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胜利小学在开运动会,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的同学每人发一盒饮料。

  (1)提问:箱子里面有几盒饮料?箱子外面有几盒饮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3)你会计算这道题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很快算出答案。(板书:9加几)

  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4,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摆出来。

  2.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预设 生1: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数,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

  生2:我先摆9根小棒,然后接着往后数,数一个数摆1根小棒,数到13时正好摆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

  生3: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从4根小棒里拿出1根,与前面的9根小棒凑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

  生4:从9数到13。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简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凑十法”。

  4.课件演示“凑十法”,学生仔细观看。

  5.动手摆小棒,亲身体会“凑十”的过程,然后填写下面的思维图。

  6.总结“凑十法”。

  (1)计算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较小的加数分成两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凑成“十”,再与另一部分相加,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2)顺口溜总结: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7.反馈练习:完成教材89页“做一做”1题。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直观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完成教材90页2、5题。

  在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可使计算变得简便、快捷,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把“凑十法”熟练地运用到计算当中。

  教材90页1、3、4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吸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