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液态肥皂需要加什么物质液体硅胶固化原理?

凝胶和凝聚分别指什么?
并判断下列过程是凝胶还是凝聚:
②制造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肥皂;
③鸡蛋白溶液中加食盐变浑浊;
④热的肥皂水使之冷却并完全固化;
⑤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铵,产生红褐色沉淀.

  • 2011年10月15日,第十四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 2011)在北京展览馆圆满落下帷幕。Sigma-Aldrich公司携旗下著名分析品牌Supelco、Fluka参展此次分析行业的盛会。展会期间,Sigma-Aldrich公司重点展出了Supelco、Fluka品牌的高品质分析产品,如SPE,SPME,色谱柱,气相柱、GC配件、HPLC配件、溶剂和标准品等。 更有来自美国Supelco总部的品牌研发经理Michael Ye博士做了题为“Supelco最新样品前处理技术在营养与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的技术应用报告会。报告会上Ye博士介绍了Supleco最新研发的三款新产品以及这些新产品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新颖的报告内容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热烈欢迎。应用报告会上Ye博士隆重介绍了Supelco推出的三款最新前处理产品,其中一款新产品:QuEChERS (快赢 )方法最新脂肪去除材料SupelTMQue Z-Sep+ QuEChERS方法使用散装固相萃取吸附剂提取和清洗水果和蔬菜样品用于农药残留分析。虽然该方法建议使用C18去除样品中的脂质成分,对于真正的含脂肪样品,如动物组织和器官,使用C18是不足以去除样品中脂质成分。 Supelco,Sigma-Aldrich公司旗下著名分析品牌,已开发出一种新产品, 产品名 Supel Que Z-Sep+。 它对脂类化合物如甘油酯和磷脂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像C18一样,该产品是以胶硅为基质而通过表面改性而成, 所以完全可用于QuEChERS方法中。在用GC-MS分析鳄梨中农残,和用LC-MS-MS分析肾脏和牛奶中兽药残留物时, 我们已经发现,样品通过 Z-Sep+ 处理后比通过C18处理更干净和具有更低的背景峰。 在下面的图表中,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材料中,Z-Sep+去除甘油亚麻仁酸脂

  •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

  • 2011年第七届亚太气溶胶年会将在中国西安举行,亚太气溶胶年会是整个亚洲地区气溶胶学界的盛会,在中国气溶胶学会的努力下,首次在中国举行. 2011年度亚洲气溶胶年会将于明年8月在中国西安召开,主办方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亚洲气溶胶年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旨在进行高端交流,为促进研究和交流提供更广泛、更专业的平台。 北京赛克玛环保仪器有限公司届时将参加亚洲气溶胶年会,并协助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进行先期准备事宜。如需更多信息请浏览官方网站: 会议小册子和注册表格: /17img/old/NewsImags/File/2010/9/江苏省维护站地址:江苏省江阴市芙蓉新村9栋305室邮编:214431联系人:何京伟电话:0手机:E-mail:bmetjw@广东省维护站地址:广州市环

  • 评价食品中的营养和健康,不能仅仅检测总脂肪含量。更要判断出哪些是“好”脂肪,哪些是可能引起病变的“坏”脂肪(如反式脂肪酸)。而对于食品检测工作者,检测食品中脂肪酸含量,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食品中不仅含有各种各样碳链长度的脂肪酸,还含有饱和、不饱和、多重不饱和等不同饱和程度的脂肪酸。 Sigma-Aldrich/Supelco可为脂肪酸检测提供一站式服务,如脂肪酸/脂肪酸甲酯分析专用GC色谱柱(如:SP-2560,货号:24056),SPE前处理小柱(银离子交换SPE小柱,货号:54225-U)及相关的标准品和衍生化试剂。希望对广大食品检测工作者有所帮助。 如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随时和Sigma-Aldrich中国沟通! 电话:021- -8105 email: Sigma-Aldrich/SUPELCO提供全面的脂肪酸分析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满足您的各种需求。 *SP-2560柱(强极性氰丙基硅氧烷类毛细管柱), 可最大程度地分离顺反异构脂肪酸甲酯,完全符合.cn。

  • 最近,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美国环境保护署正在评估三氯生的安全性。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广泛被添加在牙膏、肥皂、除臭剂、漱口水、剃须膏等日化用品中。致癌性、影响体内激素分泌、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被列为三氯生的三大“原罪”。作为三氯生的添加“大户”,牙膏首当其冲受到波及,高露洁全效和佳洁士部分牙膏均被指含有三氯生。继荧光增白剂事件之后,三氯生再次将日化产品引入争议的漩涡。   缘起  FDA公布最新进展  三氯生安全性再遭质疑  “三氯生”这个化学名称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还非常陌生,事实上,国外关于三氯生的争论之声早已出现。查阅有关三氯生的资料时,记者甚至发现2005年发布的关于三氯生牙膏安全性存疑的新闻,时至今日,旧事重提,原因在于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三氯生的安全性又给出了最新评估进展。  美国ABC新闻网对三氯生的“前世今生”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说,文中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早在2010年4月就宣布启动对三氯生安全性的评估。经过一系列动物试验,研究人员发现,这一杀菌成分有可能干扰甲状腺荷尔蒙功能,甚至会使部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性。而添加了三氯生的肥皂和洗手液也不像商家所宣传的那样,会对细菌产生更强的杀伤力。实际上,它的杀菌功效并不比普通的肥皂加清水的清洁方式更好。美国塔夫斯医学院教授斯图尔特利维对三氯生素有研究,对于这种40多年前仅仅被医院用来做术前洗消液使用的杀菌剂,如今被广泛用于成千上万种日化产品当中的现象,利维表示“这是被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早在2001年,利维和同事就在5岁及5岁以上的儿童研究对象的尿液中发现了三氯生,而且这一比例占到了75%。“尽管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三氯生对细菌的灭杀更为有效,人们还是将它大规模添加到个人洗护产品中。”  美国清洗协会则完全站到为三氯生辩护的立场,该协会认为,三氯生无论在美国还是全球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清洁,不管是在医疗场所、工作空间还是普通家庭中,三氯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利维教授看来,人们对三氯生的存废至少应该遵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比起它的好处,三氯生的危害性显然更大。”  焦点  刷牙是否会合成致癌氯仿?  那么,具体到我们都要使用的牙膏中,三氯生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网上的一种说法认为,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一旦与含氯的自来水发生反应,可形成一种被称为“哥罗芳”的物质,也就是氯仿。据相关资料,氯仿化学名为三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特殊甜味的液体,遇光会氧化生成氯化氢和光气。  氯仿曾被用作麻醉剂,但动物试验发现,这种物质会对心脏和肝脏造成损伤,具有轻度致畸性,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但尚无人体致癌的研究资料。为保险起见,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美国都将氯仿列为对人体有潜在威胁的可疑致癌物。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师彼得威克斯兰就是“三氯生可形成氯仿”的发现者,并将这一发现发表。当媒体广泛引用他的这一研究结论大肆宣扬三氯生的致癌性时,威克斯兰发表声明称,关于三氯生的潜在健康风险不过是一些媒体的断章取义,他们跳过了威克斯兰的结论,引发了读者的过多担心与过激行为。而这一风波在2005年时也引发了国内对牙膏中含有三氯生的质疑声浪。  时隔5年之后,在2010年12月的《环境与健康展望》中文版中,氯仿试验再次被提及,文中称,在某些情况下,三氯生引发了氯仿的产生,总量最高可高出氯化自来水本底水准的40%。但是另一项发表于2007年的研究则显示,研究对象使用含三氯生的牙膏及普通氯化自来水,且刷牙时间超过预期的长度,未形成可测的氯仿水平。关于三氯生致癌的质疑至此依然悬而未决。  争议  三氯生安全性  结论两重天  然而,对三氯生的存废之争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2011年11月,美国国会议员路易斯斯拉夫特及其同事敦促美国FDA将三氯生列入禁用名单。斯拉夫特称三氯生为“一种对健康的威胁”,对于禁用三氯生,她给出的理由包括:三氯生会导致部分细菌对医疗抗生素和抗菌清洁剂产生抵抗力 三氯生在体内的生物累积有干扰内分泌的潜在风险 有可能改变甲状腺功能 在杀菌方面,三氯生并无明显优势 三氯生及其代谢产物会造成废水污染,并渗透到鱼类体内。日常生活中大规模使用含三氯生的产品,尤其是女性这一人群,在脐带血和人乳中都可能携带有三氯生。  欧洲科学家对三氯生的安全性也不乐观。据《环境与健康展望》杂志报道,2009年,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报告称,毒理数据建议“由于总暴露量的规模,目前三氯生继续作为防腐剂在所有化妆品中使用的最高浓度限值(0.3%)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安全”。然而,委员会同时指出,三氯生在包括牙膏、肥皂、除臭剂、扑面粉及遮瑕膏中应用被认为安全的。  关于三氯生的环境安全,许多研究均显示,污水处理厂通常可将三氯生去除90%至98%。然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可持续性工程和建成环境学院副教授罗尔夫哈登表示,虽然三氯生可以有效地从污水中去除,但只有约50%在处理时被分解。  作为一种并没有证据证明有更强杀菌效果,对健康、环境均存在风险,却被日化产品生产企业广泛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各方论点始终争论不休,这样的结果,无疑让消费者更加纠结和担心。对此,波士顿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流行病学和环境健康专家戴维奥佐诺夫的建议相当具有参考性:“对于一种不能确定能给你带来益处,并可能存在一定风险的物质,最好的方法是远离。”

  • “鱼、海洋或水产ω-3脂肪酸的摄入能显著降低亚洲人群Ⅱ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在于日前举行的2012年膳食脂肪酸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浙江大学食品营养系教授李铎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人体摄入的脂肪酸包括饱和与不饱和两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摄入过量造成疾病;而不饱和脂肪酸比如ω-6、ω-3等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长期缺乏可能会增加一些疾病的发病风险,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鉴于此,国际营养学会提出了每日膳食脂肪的比例,即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等于1∶1∶1。  然而,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酸意识薄弱,摄取严重失衡,摄取量平均值均未达到上述标准。  深海鱼油购买力不足  近日,卫生部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共有近3亿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导致死亡已占我国总死亡人口的85%。  通常认为,吃鱼油补充的DHA、EPA就是ω-3脂肪酸,植物性的ω-3脂肪酸来源主要包括亚麻油、紫苏及海藻油。  据介绍,深海鱼中ω-3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内陆的淡水鱼,因此可以通过吃深海鱼或是服用深海鱼油胶囊来摄取。帝斯曼公司营养产品部的张卫国博士介绍,鱼油有四大方面功能:降甘油三酯、降血压、抗凝血和降低心率。  但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产深海鱼油价格在100粒100~200多元左右。深海鱼油的原料多从国外进口,而后在国内生产包装;也有的在国内生产但是打着进口的旗号;纯进口的价格很贵,并不是很好销售。  “在北京三环以内的药店销售量还可以,一个月能销售出10~20瓶,而在郊区购买力就不行了。深海鱼油多是消费者自己服用或者送给老人,一般不作为礼品。”该业内人士表示。  但也有人吃深海鱼油后效果不明显。专家建议应该长期服用,在吃饭时服用鱼油效果比饭前或饭后都好,而且在连续服用2年后,才会出现心脏病死亡率降低的显著差异。  据专家介绍,不饱和脂肪酸的补充是有比例的,ω-6∶ω-3为4∶1较好,但也要取决于不同生理状况的人群,小孩、成年人与老人的补充是有差别的。  生物发酵可高效获取不饱和脂肪酸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邓泽元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的一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胶囊研发项目,目前已申报了专利。  “虽然做药物胶囊的厂家很多,但真正科学合理、按照人体健康需要的营养配比,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胶囊剂的厂家并不多。”他说,“现在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发酵来生产不饱和脂肪酸,一般工厂和科研院所合作来开发,在工艺上主要看厂家,基本都能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谈到国内不饱和脂肪酸的生产,邓泽元表示,嘉吉烯王生物工程公司是全亚洲最大的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厂家,沿海还有很多类似的厂家,有的生产质量会好一点。  “ω-3脂肪酸比较容易获得,除了深海鱼,目前也可从海藻中提取或是利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使用真菌发酵提取。”邓泽元说,“ω-3脂肪酸易氧化,生产时为了防止氧化,会添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或冲入氮气、低温环境生产。深海鱼油多是国外生产,而国内沿海企业也在生产。”  据相关文献介绍,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克服了传统的从动植物体内获取过程中气候、产地和生产周期的限制,并具有生产周期短、培养简单和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  另外,美籍华人、哈佛大学脂肪酸研究中心主任康景轩博士以深入研究ω-3脂肪酸曾两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成功地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头能够自身合成鱼油脂肪的猪。  李铎解释,如果转基因食品解禁的话,人们未来就可以吃上与深海鱼肉成分相似的鸡牛羊肉了。  食用油科学摄取讲究多  中国居民每天都会摄入一定量的食用油,因此在食用油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记者从中粮集团获悉,他们推出了福临门DHA藻油食用调和油等产品,其中DHA是ω-3脂肪酸的一种,对人的大脑发育、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高端、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产品逐步受到老百姓的认可,销量正稳步提升。”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和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相关团队,都在从事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不过,有人质疑在炒菜时高温会破坏ω-3脂肪酸的营养。对此,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相关研究显示,DHA含量相对较低时,在加热及烹调环境中DHA损失率会大大降低,在一般家庭烹调炒菜条件下,其损失率在5%以内,保留率超过95%,完全满足家庭营养需求,但不适宜反复煎炸。  邓泽元表示,这些添加成分的含量可以从产品的营养标签上获知,如果价格低,其含量应该很少。深海鱼油比较贵,如果添加到大众食用的油中,一般量都不高。  “当然有些特殊要求的产品,量可能更合理,添加深海鱼油到食用油中应该是好办法,也是企业宣传的卖点。”邓泽元说,“当温度达到150度以上,ω-3脂肪酸容易被破坏,一般在油中可添加抗氧化剂来减缓其氧化,当然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应该符合国家GB2760的要求。”  专家还指出,多种植物油交替食用可以避免长期单一食用某种油脂带来的营养失衡。比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和亚麻籽油、耐高温能力更强的花生油等。

  • 最近,有关“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会致癌”的说法,引发了消费者忧虑:据说牙膏中添加三氯生是行业潜规则,佳洁士、高露洁等大品牌也不例外。  牙膏中真的普遍含有三氯生吗?含有三氯生的牙膏会危害人体健康吗?我国对牙膏中的三氯生含量有明确规定吗?和国际标准有差距吗?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监管部门、牙膏生产企业、卫生领域专家。  疑问:我国标准和国际有差距吗?  【回应】标准一致,经检测未发现超标产品  我国2008年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2115—2008)牙膏用原料规范规定,牙膏中允许添加三氯生,但含量不得超过0.3%。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轻工业牙膏蜡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孙东方介绍,标准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实验,翻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资料,与世界多数国家标准是一致的。  目前,欧盟26个成员国、东盟10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墨西哥、土耳其等国以及多数非洲国家都允许在牙膏中添加三氯生,限量值也都是0.3%。美国和加拿大对此没有明确的限量要求,规定只要经过安全评估就可以。香港则是承认生产国的法规。只有日本的要求比较高,限量值是0.1%。  今年3月22日,欧洲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再次对三氯生进行了安全性评估,并发表了厚厚的《三氯生意见书》,详细记录了医学、毒理等多方面安全实验结果。意见书最后得出结论:在牙膏、洗手液、沐浴露、除臭膏中,以0.3%最大浓度使用三氯生,被认为是安全的。  “从我们近几年的检测情况看,没有发现三氯生超标的牙膏产品,大部分产品的含量在0.1%或以下,少数品种在0.2%—0.3%。毕竟,三氯生是一种比较贵的原料,企业并没有超量添加的动力。”孙东方说。目前,一吨进口三氯生的价格是38万元左右,国产三氯生每吨也要卖到约30万元。不少企业都转而使用一吨只要几万元的食品级防腐剂。  据一些专家介绍,三氯生主要的作用是抗菌,但其功效在牙膏中并非不可替代,有多种其他物质可以代替三氯生,比如我国一些中药品牌的牙膏就用中药来抗菌。牙膏最主要的成分是摩擦剂、发泡剂、润滑剂等,其次才是维生素、矿物质、药物等其他添加物。  疑问:牙膏中的三氯生会致癌?  【回应】只要执行国家标准,不会危害健康  孙东方告诉记者,牙膏中三氯生可能致癌的疑虑,被认为是来自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师比德的一项实验。媒体援引实验结果称,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与含氯的自来水发生反应后,可形成一种被称为“哥罗芳”的物质,也就是氯仿。而氯仿曾被用作麻醉剂。动物试验发现,这种物质会对心脏和肝脏造成损伤,具有轻度致畸性,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但至今尚无使人体致癌的研究资料。  其实,在2005年4月比德还专门对这个实验发表过一个声明,主要有三点内容:一是含三氯生的产品不会直接造成健康隐患;二是这个实验使用的是含有三氯生的洗涤剂,并不包括牙膏;三是牙膏中使用三氯生,已经过全球多家监督管理机构,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  孙东方介绍,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可以证明牙膏中的三氯生会致癌。牙膏中添加三氯生在我国和世界很多国家都是允许的。“三氯生40多年前开始被应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作为防腐剂添加到牙膏中也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我们目前认为,只要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牙膏中的三氯生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疑问:多少牙膏中含有三氯生?  【回应】不到10%企业的个别品种有添加,且呈递减趋势  记者采访了在中国牙膏市场占据较大份额的高露洁公司,该公司对外事务部媒体负责人曾广斌称,早前,高露洁生产的一些全效抗菌牙膏含三氯生成分,但在中国只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而且,“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已确认高露洁全效抗菌牙膏中所含三氯生成分的安全性,高露洁全效抗菌牙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由超过一万人参与的70多项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今年初,出于公司商业运作的考虑,高露洁已在中国停止生产全效抗菌牙膏。“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高露洁牙膏,已不再含三氯生成分。”曾广斌说。  此种说法,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确认,广州市质监局食品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9月,曾经对高露洁四个批次的牙膏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测,检验结果是合格的,并未发现含有三氯生,更不存在超标问题。记者近日也走访了部分超市,查看市面上的牙膏产品的成分说明,未发现任何一款产品在包装上标注添加三氯生。  孙东方告诉记者,从行业协会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牙膏产品添加三氯生的情况并不算普遍:“目前只有不到10%的牙膏生产企业的个别品种添加了三氯生作为防腐剂,且呈递减趋势。”呈递减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三氯生成本太高。

  • 聚酰亚胺是一种高性能塑料,通常是热塑性的,有时也可以发生固化。聚酰亚胺具有非常高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常用在复杂的应用场合,比如替代金属和玻璃,作为耐高温材料、耐润滑油、汽油、耐化学腐蚀材料等。有些应用场合需要对聚酰亚胺树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有着充分的了解。测试条件:温度范围:30...300°C传感器:IDEX,梳妆结构,电极间距115μm升降温速率:2、10、20K/min测试气氛:空气频率:10KHz"margin:

  • 关于公布2010年第3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2010年第3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现将抽查结果予以公布。  本次对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资料等28类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其中,食品共抽查了5类,包括白酒、黄酒、葡萄酒、茶饮料、食品添加剂(柠檬酸及其盐、磷酸) 日用消费品共抽查了8类,包括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化妆品、车用汽油、旅游鞋、锁具、啤酒瓶、木家具(木制柜)、亚麻制品 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共抽查了6类,包括建筑用夹层玻璃、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铝合金建筑型材、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新型墙体材料、陶瓷砖 农业生产资料共抽查了2类,包括低速汽车、辗米机 工业生产资料共抽查了7类,包括电动工具(电钻、电锤、角向磨光机)、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漏电保护装置(漏电断路器)、数控车床、电力变压器、热能表、血压计。  国家质检总局已将本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并已责成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特此公告。  附件:1. 白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 黄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3. 葡萄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4. 茶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5.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及其盐、磷酸)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6.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7. 化妆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8. 车用汽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9. 旅游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0. 锁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1. 啤酒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2. 木家具(木制柜)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3. 亚麻制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4. 建筑用夹层玻璃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5.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6. 铝合金建筑型材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7.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8.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19. 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0. 低速汽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1. 辗米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2. 电动工具(电钻、电锤、角向磨光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3.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4. 漏电保护装置(漏电断路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5. 数控车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6. 电力变压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7. 热能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8. 血压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附件汇总.rar

  •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了2014年度化妆品质量公告,在抽检的1559件样品中,10个批次品牌化妆品存在质量问题。  其中,知名品牌温碧泉八杯水洁面乳菌落超标。同时,美白类、面膜类产品仍然是化妆品质量问题的重灾区。在这些被检出的化妆品当中,比较有知名度的产品是温碧泉八杯水的洁面乳。  温碧泉应该说是在国内化妆品当中比较有知名度的,而这款产品的问题就是检出的菌落总数超标,同时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的还有其他两种产品,分别是狄诗美隔离修颜双重粉底液和沁花木子痘印修复精华液,2007年国家化妆品卫生规范当中要求,化妆品的菌落总数不能大于1000个菌落单位每毫升,或者1000个菌落单位每克,而菌落总数超标也标志着微生物含量已经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产品本身容易变质,而使用后容易导致人体引起皮肤感染。  另外,汞和甲醛超标,也是美白产品当中比较常见的治疗问题之一。在化妆品卫生规范当中,对汞和甲醛含量有明确的限用标准,汞的限量是1毫克每千克,甲醛的限量是2千毫克每千克,在本次抽检当中,超飞斯美白祛斑霜和纤晶强效美白祛斑王都被检出了汞超标。而璞瑞亚麻籽柔顺液被检出了甲醛超标,此外,还有上海惠嘉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瞬间修复面膜是被检出含有禁用物质,叫做氯倍他索丙酸酯,这种物质是常用在医学上的临床消毒消炎来使用,但不适合作为化妆品的使用成分,属于化妆品当中禁止添加的物质。  应该说对于化妆品添加剂的检测主要是涉及到限用物质和禁用物质这两种,在限用物质的检测当中,包括像上述所说菌落总数和汞和甲醛,检测到的限用物质超标,很可能是原料变质,或者在加工过程中污染所导致的。在禁用物品当中,也是明确不能够使用到化妆品当中的添加剂。而检测出禁用物品,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是在生产或者加工环节中被人为添加到其中的。

  •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1963年创建的“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7日至22日在日内瓦举行第四十届会议,与会成员考虑通过一系列新的国际食品标准,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并促进开展公平的食品贸易。  粮农组织与世卫组织发表媒体通报称,来自12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代表此次齐聚日内瓦,参加“食品法典委员会”第四十届会议,将对50项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以及30多项新的工作建议进行讨论,并对现行法典的文本进行更新。  据介绍,大会当天首先通过了有关“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最新标准,分别对牛肉中的伊维菌素、鸡肉等禽类食品中的拉沙洛西钠以及三文鱼中的氟苯脲的残留量进行了明确设定。同时,各国代表同意对《新鲜水果和蔬菜卫生操作规范》进行修订,强调所有食品的生产、处理和准备过程都涉及各种风险,但可以通过遵循良好的农业和卫生措施来减少,以帮助控制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影响消费者或对公共卫生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食品法典委员会”还通过了有关《营养标签准则》的编辑修改,其中包括维生素D和E的营养参考值修订,并批准了有关“预防和减少大米砷污染操作规范”的拟议草案。此外,依据《2014—2019年战略计划》,食典委将对一系列新工作提案进行审议,其中包括鱼类中甲基汞最高含量、修订《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抗菌素耐药性操作规范》、食品中不经意出现的低水平化学物风险分析准则、减少精炼油及相关产品中化学污染物的操作规范,并修订《特定植物油标准》,其中将涉及核桃油、杏仁油、榛子油、阿月浑子油、亚麻籽油和鳄梨油等。  自1963年以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推动下,《食品法典》已经成为消费者、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各国食品管理机构和国际食品贸易的全球参照标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体硅胶固化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