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好的灯光秀服务商可以推荐一下,我这边有个项目需要洽谈?

论坛有奖励、免费线上展 2020年服贸会吸引2000余展商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何倩 网编:陶凤

何倩)北京即将迎来一场重大的国际贸易盛会。8月4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举办的境外商协会及外资企业交流会上,北京商报记者得知,服贸会将于9月上旬举行,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开展高峰论坛等7大类活动。此外,参展参会展商还能获得线上免费参展的服务,而线下优秀论坛会议活动以及办会主体也能获得奖励政策。

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介绍道,这7类活动包括全球服务贸易峰会、高峰论坛、行业大会、展览展示、洽谈边会活动、成果发布和配套活动。

据了解,其中4场高峰论坛的主题为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跨国公司视角下的服务贸易便利化高峰论坛、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4场论坛规模均为200人左右。

其次,服贸会还将在国家会议中心和奥林匹克园区景观大道及周边搭建展馆举办展览展示,展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设置1个综合展区、8个专题展区和若干功能服务区。以专题展区为例,便涵盖了文化服务、金融服务、冬季运动、旅游服务、教育服务、体育服务、服务机器人和5G通信服务。

为了满足境外参展商的需求,此次服贸会还提供了免费的线上参展服务,免费时间将持续至下届服贸会举办前3个月。此外,参展企业可在服贸会官网栏目、运营平台中发布项目需求,平台将提供智能匹配和在线洽谈功能。有线上办会需求的企业可在服贸会官网免费预约申请云会议。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从海外组织企业参展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很期待服贸会融合线上和线下的新型展览模式,”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荒木正明向记者介绍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作为日本展区的组织方,今年已经是第8次参加服贸会。

“每届服贸会我们都根据中日贸易情况,选择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参展。比如2018年我们以日本旅游服务,日本特产等为主题参展之后,次年从中国访日人数达到以往最高的960万人。”在荒木正明看来,参展服贸会的企业来自服务业各领域,因此能获得很多跨界商业洽谈的机会,这在专业领域展会中是很难实现的。

瑞士·欧中企业联合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张新宜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讲述道,2019年参加服贸会,签订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瑞合作项目,即北京天竺综保区与瑞士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将合作打造瑞士(北京)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园。“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落实双方共建园区的合作目标,扩大两国在服务贸易、文化贸易、商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成果,”张新宜说道。

除了为参会企业谋福利、搭桥梁,记者了解到,此次服贸会还将为线下优秀论坛会议活动提供相应奖励政策。按照参会重要嘉宾层级、国际化水平、标志性成果、会议上座率等因素对线下论坛会议活动进行评估,对评选出的线下优秀论坛会议活动以及办会主体给予一定的奖励。

据数据统计,截至8月3日,141家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商协会及机构初步确认参展参会,包括17家国际组织、65家驻华使馆、59家境外商协会及机构,涉及98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家次境内外企业机构参展参会,其中,线下参展参会企业机构1200余家次,线上参展参会企业机构700余家次,线上国际化率44%。初步确定了100余场论坛洽谈活动。

同时,据了解,国家有关部委正牵头组建中央非金融企业交易团和中央金融企业交易团,北京市16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组建交易团,将组织本辖区企业参展参会。

值得一提的是,服贸会还设计了两类配套活动。包括晚间活动如主题夜、商务沙龙等。其次是场外活动,向展客商推荐北京特色科技文化旅游消费资源和线路,为展客商深度体验首都新形象、新科技、新服务提供多样化选择。

当前,这句“9月,我在服贸会等你”的邀请已经在北京开启“刷屏”模式,北京公交、地铁、楼宇、户外商圈的近五万块大小屏幕将滚动播放服贸会的预热宣传片。8月4日,在王府井步行街、中关村中钢大厦等醒目位置,以表演、灯光秀等形式,为北京国际贸易和商业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与期待。

4月的天心校场里国色绽放,漫步其间,文化创意处处可见,“腾笼换鸟”让老厂房、老公馆重新焕发活力;走进洛阳青创大厦,青年创业者正在这里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提速升级的古都科技智慧岛创新社区、加快建设的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六大片区”……凝望之间,老城区正不断凸显着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独特魅力。

自2021年以来,老城区聚焦高质量建设环境优美、文化繁荣、产业兴盛、和谐文明的现代化老城,依托“4+3”产业平台,即高新技术、文旅文创、牡丹、商贸物流四大产业社区和青创、文旅文创、建筑业三大总部大厦,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奋力闯出一片新天地,谱写项目为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老城新篇章。

“梦里隋唐,尽在洛邑。”在洛邑古城实地取景拍摄的《中秋奇妙游》节目一经播出,就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新的科技亮点,是节目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借助《中秋奇妙游》风口,洛邑古城适时推出了唐风市集夜游,以及文峰塔灯光秀、全息投影秀、灯服夜游、夜间手彩杂耍等丰富多样的夜间观赏和游览项目,通过多媒体多维度展示传统文化。唐风市集夜游用场景讲述盛唐故事,刻画“唐朝穿越之旅”,梦回盛唐时期繁华的洛阳城,打造古风市集盛宴和“网红打卡地”,用“文化+科技”重新定义传统文化,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老城区秉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理念,推动文旅与文创、科技、教育、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创新,促进非遗研学游、红色文化游、古城游、牡丹游,推进“互联网+旅游”,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文化旅游领域有效赋能应用,催生文化旅游“云”展览、“云”娱乐、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发展。洛邑古城非遗文化产业园以沉浸式的分享、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加快开发大型唐风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明堂韶乐”“唐宫乐宴”和洛邑古城唐风市集夜游等项目深受好评。加快建设的梦唐阁沉浸式文旅综合体验馆,以“仿真式布景+沉浸式剧情+游戏式互动”,给游客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沉浸感”“代入感”,实现“一戏入一城”。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举办“国风大秀”演艺活动,天堂明堂景点推出“剧本杀”《唐探·通天塔》,以NPC互动、寻宝解密为载体,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体验。贴廓巷红色文化步行街以“弘扬红色文化带你体验不一样的贴廓巷”为主题,开展研学旅游,传承红色基因。老城区不断优化提升历史街区、洛邑古城、天心校场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业态布局,为游客提供更多可感知、可参与、可互动的情景式、沉浸式体验,通过沉浸式项目、场景式营造,不断增加文旅产品供给。

通过持续提升文旅融合水平,2021年老城区全年接待游客1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洛阳古城特色文化街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近年来,老城区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洛就业创业,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要求,围绕“让更多年轻人青睐”工作思路,科学配置要素,制定优惠政策,做强城市功能,发挥文化优势,通过不断提升城市与青年的契合度,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更好服务和支撑创新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老城创业创新。已启动的青年创业大厦项目,总投资

原标题:《【招商引资】老城区:打造“4+3”产业平台 项目为王支撑高质量发展》

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20年,《中国日报》就对浙江董事长林祈倡进行了专题采访与报道,林祈倡董事长清晰地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在县域,聚焦县域经济,助力中小城市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心。”

5月6日中央印发的文件,从侧面印证了澳林选择的这条发展道路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今天,谨重发当时《中国日报》的采访原文,来回顾澳林的企业发展观,重温林祈倡董事长关于县域经济建设的论述: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体现在哪里呢?林祈倡董事长认为就体现在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正在悄悄地改变县城不利的局面。大城市拥堵的交通、过大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缺少人情味的社交环境逐渐使得一些年轻人决定“逃离北上广”,返回家乡的县城创业。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互联的网络和快速便捷的物流,使得办公完全可以实现远程化和互联网化。在这种情况下,在什么城市工作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大城市的吸引力正在衰减。

十几年来,林祈倡董事长80%的时间都在不同的县城度过,要么是考察、洽谈项目,要么是落实项目进度。他说:“消除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使命,对企业来说,恰恰也是商机。进城的农民、县城老百姓以及回流县城养老、创业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加,但因为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服务配套、城市建设水平等方面与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所以县城留不住人,县域经济也一直发展不起来。”

在林祈倡董事长看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是历史认识问题。长久以来,主流学者、主流观点、主流舆论,过于偏重对大城市、城市带和产业集群的关注,由此导致为数不多的大城市吸取、消耗了绝大多数资源,县城不但缺乏资源,而且资源外流,发展趋势可想而知。二是基础设施问题。中国有两千多个县城,很多县城本质上还是农村,缺乏与时俱进的服务能力,比如医院、学校、体育场馆、时尚商业、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等配套都相当不足。以上两个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是县城资源配置匮乏,投资进不来的同时,年轻的精英人才外流也很严重。

全国的县城从各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必将拉动巨量内需,那么经济的普遍增长就必然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林祈倡董事长决定,将定位为“美好生活供应商”。林祈倡说,“只有留住年轻人,才能留住城市的未来。如何留住年轻人,又是摆在中小城市主政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很多县城的住宅小区只能满足遮风挡雨的需要,所谓商业区域是自然形成的商业街道,相当陈旧与原始,与现在老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所要求的环境差距很大,更与年轻人所追求的时尚一点边都不沾。”

澳林地产板块的主打产品是“城市会客厅”。林祈倡董事长说,如果我们把县城看成是一套房子的话,县城的住宅小区就是卧室,一个舒适的家庭不能只有卧室,而没有聚会交流、接待宾客和享受休闲的客厅。中国大多数县城不是没有“客厅”,但问题是县城的“客厅”不外乎公园、广场两类,这两类客厅吸引的都是中老年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十分有限。换言之,中国大多数县城缺少一个受年轻人青睐的,集休闲、购物、交友、娱乐为一体的公共空间——时尚的“城市会客厅”。县城要成为返乡年轻人的创业高地,就必须大力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澳林所想打造的“城市会客厅”就属于县城必不可少的大力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的解决方案。

表面上看,澳林“城市会客厅”是连片的各种风情小镇和购物广场,但实际上提供的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换言之,澳林是把一线大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搬到了中小城市。为此,从硬件方面,澳林力图让建筑自己说话,通过精致的建筑,满足消费者移步换景、赏心悦目的逛街感受,从而实现休闲的目的;软件方面,澳林通过引进高品质的、时尚的服务商家,打造大型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灯光秀,举办各种网红活动,为“会客厅”注入活力。

事实上,澳林推出的“城市会客厅”如今都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地和年轻人拍照的首选地。与此同时,澳林“城市会客厅”也解决了当地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这几年,林祈倡董事长频繁地与县市领导交流自己对县城如何承接经济转移、县城经济如何发展、县城基础设施如何改善的思考以及“城市会客厅”作为抓手对县城经济转型升级的意义。他的观点赢得了相当多县城领导的高度认可;不少县市也主动邀请澳林“城市会客厅”到当地落地。

与此同时,林祈倡董事长建议企业家朋友们要高度重视、参与县城发展,把握新的商机。他也期待更多大城市的年轻人回到县城创业。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国经济的未来应该“繁星满天”,而这些“繁星”,就是县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灯光秀是怎么做出来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