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发展了哪些有趣的特色文化?

开展《稷下论丛》《稷下茶座》、稷下论坛、稷下学术沙龙、稷下故事汇、稷下课堂、稷下学社等七个以“稷”字开头的文化项目、建设一座齐文化体验馆,实施“七稷一馆”文化育人工程;

构建齐文化“1+N”课程体系、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库和教学资源库、搭建齐文化“文化育人”“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平台,创设齐文化“一课两库三平台”育人模式;

近年来,淄博职业学院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匠”字发力,在“心”上用功,逐渐走出了一条以齐文化精髓打造“齐地匠心”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的实践创新之路。

一、传承发展,凝练“齐地匠心”文化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中国特色的四个‘讲清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两创’方针,犹如一盏明灯,又好似指南针,为我们指明了结合地域优势和文化传统打造‘齐地匠心’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的实践方向。”淄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爱民在接受淄博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淄博职业学院一直将齐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齐文化中厚蕴的国工、巧工人文思想,耦合融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涌现出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构建“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深具“优秀匠德、优润匠治、优质匠境、优远匠行”意蕴的校园文化核心理念。

为凝聚“双高”建设共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淄博职业学院将“齐地匠心”因子融入“崇尚实践精神,铸就技术品质;立足区域经济,培养职业人才;面向世界办学,打造教育品牌”的办学理念,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的办学指导思想中汇入“齐地匠心”元素,将“求真务实,拼搏创新,团队合作,争创一流”的学院精神磨砺出“齐地匠心”色彩,全方位升级包括校训、“三风”、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等在内的“齐地匠心”文化体系,打造“齐地匠心”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并与地域文化资源形成良性互动,春风化雨、泽润校园、引领风尚。

“院长教学质量奖”获得者、化学工程系教师张含平对记者说:“在讲课过程中,我注意把“绿色化工”“清洁生产”“安全环保”等专业知识与“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职业素养”等文化内涵结合起来,不仅让原本枯燥单调的专业教学变得鲜活、立体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曾照香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淄博市文化赋能行动到处可见淄职人的身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也少不了淄职人的参与,我们正蓄力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淄职力量。”

二、革故鼎新,诠释“优秀匠德”核心内涵

改革时代孕育创新精神。在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现代企业文化为标识的传承创新体系过程中,淄博职业学院坚持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新实践,不断从“齐国故都”“当代国窑”的深厚文化底蕴中汲取精神营养,诠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本校特色的“优秀匠德”核心内涵,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基本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

引导学生追求精思善为、精工细作,以德为本、德技并修;激励教师崇尚精心施教、精致育人,以德立教、德技双馨;倡导行政教辅人员注重精细管理、精诚服务,敬业为旨、专注为要。对应工、商、医三个专业类别,分别树立了“工者崇精”“商者重信”“医者仁心”的育人理念与价值追求。工科专业推崇“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商科专业践行“诚信为本、以法为基”的经营品质,医护专业传承“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高尚操守。

动漫艺术系学生姜雨涛说:“我入学时,上的第一课就是齐文化‘礼义廉耻’四维教育,所以印象非常深刻。后来,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优秀匠德’已经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的价值自觉与价值追求了。”

深耕内涵发展,蓄力特色品牌。淄博职业学院寓“优秀匠德”于“润物无声”中,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实现校园和谐幸福,正锻造出越来越多拥有专注敬业、严谨坚持、敬畏岗位、创新创造等职业气质的“淄职人”。

三、精益求精,打造“优润匠治”规范体系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淄博职业学院始终秉持质量强校理念,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行动计划,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形成了较为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持续行走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第一方阵。

质量图强需要制度支撑。学校确立了“内涵发展 工匠精神 持续提升 争创一流”的质量方针以及“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质量目标,并形成了“质量第一,从我做起”等系列质量口号,将内涵、特色、高质量内化为全体师生的群体意识,外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

优化流程必先规范体系。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由专家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共同构成的“1+5”治理体系,推进科学治理、民主治理、依法治理。突出抓好以学校章程为根基的制度体系建设,出台重要制度257项,建立了学院、部门、科室、岗位四级主体责任体系,明确了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创新实施学生管理“全时段覆盖工作法”,做到24小时“无缝隙”覆盖管理,确保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寓管理于服务中,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构建起包括部门绩效考核、教育教学部绩效考核、岗位绩效考核、高层次人才绩效考核在内的绩效管理体系,引进目标管理(MOB)、360度、平衡记分卡(BSC)、Smart原则、KPI原则等国际先进绩效理念,科学组织考核并实施奖惩,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创新机制促进循环提升。学校以入选全国诊改试点校并通过复核为契机,不断修订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事前目标标准明确、事中监测预警及时、事后诊断改进有效,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质量循环提升,并以“优润匠治”规范体系的高质量创新全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追求卓越,营造“优质匠境”育人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淄博职业学院坚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布局规划采用组团式、森林式、数字化理念,建筑群设计彰显专业定位,突出齐文化、职业化、国际化特色。选取蕴含了德技并修、德技双馨职教理念的大型雕塑、高端原创艺术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阵地、齐文化特色校园导视系统等作为校园标识,并以“德”“匠”为主题进行命名,孕育特色校园文化,展现学校独特魅力。

学校不仅将齐文化的创造精神融入到专业文化建设中,注重营造工科学生求“精”、商科学生守“信”、医科学生讲“仁”、全院学生明“礼”的文化氛围,以齐文化的精髓要义打造“匠心淄职”。还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到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中,不仅有力助推了专业群的文化建设,也让职业精神通过职业素养教育很好地融入校园文明,提升了学生对学校、专业、职业、企业的认同感。

在听完“《考工记》与汽车文化”专题报告后,汽车工程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任衍利兴奋地说:“原来车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人的制车技术那时候就能做到那么精妙。中华传统文化真是太博大精深了!”

正是在与专业文化深度结合的情境下,淄博职业学院齐文化育人工作才开展得足够扎实、深入。此外,学校还通过实施全媒体传播行动计划,做强新型校园主流媒体,做优“两微一端一抖”,大力推进网络思政教育。

“优质匠境”的育人氛围,让校园到处弥漫着传统文化的芬芳,让课堂始终充满了地域文化的魅力,不仅滋养了师生心灵,也提升了人文素养,为扎根齐鲁大地集聚起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贡献出更多智慧和力量。

五、拼搏奉献,探索“优远匠行”培养路径

“务本、求真、致远”的校风、“修身、知新、敬业”的教风、“善思、精技、铭志”的学风,既是淄博职业学院对自身发展和师生成长的美好期许,也是淄博职业学院对师生德行修养的高度概括,更凸显了淄博职业学院要把“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精神事业做得更扎实的决心。

学校充分发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抗日英雄马耀南故乡驻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在开展“四史”教育的同时,大力强化革命奉献精神培育。学校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身边好人”,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建设了50余个实践育人基地,组建了83支志愿服务队和260支实践团队,狠抓师德师风、理想信念、廉洁自律等各类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服务校城融合发展,聚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当好地方企业“人才蓄水池”,为行业发展储备力量。教师积极承担行业企业委托技术开发等各类横向项目,服务驻地及周边地区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大学生以“三下乡”社会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投身乡村建设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师生全面参与驻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一系列举措不仅使“优远匠行”的核心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使“只有拼搏,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验”这条最“鸡血”的校训得以充分彰显。

淄博职业学院以齐文化精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学校一路拼搏创新,从由四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的地方高职学校,发展成为今天的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近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被评为国家示范校优秀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全国诊改试点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成员单位,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并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50强”。“齐地匠心”文化品牌也入选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中华传统美德品牌项目,先后被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教育网、齐鲁网等转载报道,并予以高度认可。

在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下,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持续提升,不仅各届毕业生成为招聘单位争抢的对象,学校也以文化为契合点与合作企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对接。学生国际大赛获奖3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39项,省级大赛获奖600余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82%,企业满意度达95%。正如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李宝杰所言,“淄博职业学院的校训与鲁南制药集团的企业精神如出一辙,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也正是企业所需要的。”(通讯员:张森、张成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乡村民宿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乡村民宿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也让乡村振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淄博博山区池上镇泉子村在吴圣霞吴书记的带领下,成立了特色民宿,如今民宿已经成为振兴泉子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为了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闲置资源充分利用 本土文化重新发展

  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的泉子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村落,背靠崇山峻岭,有几十年前留下的古老村落遗址,又有雁门寨这样出名的特色景点,但却一直没有合理利用。

  如今的泉子村将村中留守的中老年人的力量集合起来,积极参与村内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一来,闲置劳动力得以集中运用,“杏”作为泉子村特色农产品,已经被开发为 “杏林人家”等特色主题旅游项目,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每年举办的“杏花节”和“山杏采摘节”吸引了上万人进村游览,通过吸引村里的老人参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本村特色农家乐乡村旅游,带动本村近百人就业,助力本村脱贫致富,泉子村建立的高端民宿,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民收入不断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创意主题民宿设计 还原古朴自然风格

  泉子村依山而建,近来在山腰上创办了“杏林人家”这一主题的民宿,打造出了“木屋”与“石板房”两种天然精致的民宿。木屋建在山谷之上,双层“loft”式设计让年轻人更加喜爱,紧邻山谷面对悬崖,壮丽的山间景色令人流连忘返。石板房则是建在了数亿年前的海底岩石之上,悠久的历史痕迹与古朴石材的结合仿佛回到了原始时光。

  材料采用木板与石板两种,从大自然中采取的材料,将木屋与石板房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建筑定下了自然古朴的风格。木屋与石板房是两种不同样式的民宿,但两者天马行空的创意都令人钦佩,“小庄园”、“小村落”在时尚与古朴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此外,泉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做的十分出色。平坦的上山路、自来水与电力的24小时供应、随处可见的商店与饭馆,全村上下的WiFi互通,处处都能体现出用心。泉子村将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做的如此出色,不仅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舒适的游玩便利,同时也为在村中的老人孩童提供了生活上的舒适与优越,做到了保持自然却又与时俱进。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乡村建设共生共荣

  泉子村如今仍保持着原始天然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村里的老人无论年龄,只要还能活动,在天微微亮时,就进山忙农活,炊烟从家家户户升起,村中有许多诸如“做根雕”、“采蜂人”等传统技艺的老人。已经70岁高龄的李大爷,在集市上摆摊做根雕已经30余载,我们见到他时,他依然透着一股不服来战的奋斗劲,身体硬朗,谈吐清晰,还向我们一一展示着根雕的原材料,新样式,甚至向全国范围内的根雕爱好者发出了挑战;采蜂人王叔,兴奋地向我们展示今年刚酿的新蜂蜜,一种香甜的馨香扑鼻而来,纯蜂蜜香甜粘稠,是很多游客旅游时必买的产品,蜂蜜也为王叔一家人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蜂蜜专业户。

  泉子村改建成民宿后,充分调动了本村劳动力,让老人们老有所得,老有所养,泉子村的基础设施、特色景点、民宿建设逐步完备完善,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位成员都会获得相应报酬,使得经济达到良好内循环,从而达到“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的目的。

  如今的泉子村成为了许多乡村学习的样板,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灵活结合,将原本廉价或者不便运输贩卖的农特产品与旅游结合,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当地特色产品,更多人能享受到当地特有的“慢生活”节奏。同时,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也为当地经济引发“鲶鱼效应”,激发出乡村经济发展新活力。

  博山区泉子村打造的特色民宿,产生了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情趣,对广大游客来说吸引力十足,踏着青石板路,走街串巷,呼吸着山野间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泡一壶用山泉水煮好的香茶,再摘几颗杏子,这样诱人的生活方式是净化心灵的绝佳场所。这样的环境,使人们更加愿意回到乡村,更加喜爱去帮扶乡村,也更加希望看见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文化赋能”,正在淄博被反复提起。

这座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源地,真真切切是一座一直被低估的“文化高地”。

而近年来,淄博以齐文化节等文旅节庆活动为载体,渴望讲好这篇“齐文化故事”。

2021,淄博文旅的新机遇到来。2月28日,淄博市与无锡灵山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以打造文化IP见长的灵山集团,或将为淄博市的“文化赋能”行动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自揭短板”背后,淄博文旅“蓄势待发”?

“许多‘散落的珍珠’尚未成串、许多‘金字招牌’尚未闪光、许多文旅产业尚未成势。”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的一席话,透露出对淄博文旅产业现状的惋惜,更寄托着淄博文旅产业“未来可期”的强烈信心。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星空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齐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在几千年历史中不断滋养着这片土地。齐文化不仅是淄博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同时也是祖先留给淄博和世界的宝贵文化思想资源。

江敦涛也曾表示,“淄博是齐国故都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传承着厚重悠长的历史文脉,拥有齐国故城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等浩繁的文化遗存,涌现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齐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和文旅项目打造的空间非常大、可塑性非常强,具备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的基础。”

对于淄博文旅产业来说,齐文化无疑是最具影响力与时代内涵的“IP”,但在当下的文旅产业格局中,仅有文化IP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文化高地并不意味着文旅产业高地。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人们对文旅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到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度体验,再辅以5G、VR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文旅产品,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即便是成熟的景区也在谋求转型突破,更遑论还不够成熟的齐文化旅游市场。

但压力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对于亟待实现老工业城市“涅槃”的淄博来说,挖掘文旅产业中蕴含的新动能更是一场必赢的“攻坚战”。

“一把手”顶格推进,文旅能为淄博带来什么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积淀中,淄博如今已经形成了以齐文化为内核,以改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和重工厚商、尊贤尚功为特质的独特城市文化,而这些特质,都成为了淄博文旅崛起的沃土。

文化旅游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发展文旅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需要,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或许更能理解淄博对文旅产业崛起的渴望。

去年以来,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以淄博文旅“推介人”的身份,在5月、6月分别会见了寒舍文旅集团董事长殷文欢、中建文旅公司总经理吴宜夏一行和景域驴妈妈集团董事长洪清华。在6月11日至12日,江敦涛更是率队亲自先后赴无锡、南京对接考察重点文旅项目。

其中,与灵山集团的两次互动,为今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吴国平表示,淄博历史悠久,是一片文化的热土,灵山集团将以此次合作为切入点,深耕淄博文旅、讲好淄博故事,打造一批史诗再现工程、文旅精品工程、文化遗产工程,积极塑造淄博“齐文化IP”,为淄博高质量发展赋能。

而根据签约情况,“齐故城遗址公园项目”和“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文昌湖项目”两个子项目分别位于临淄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或将为淄博打造“齐文化IP”重塑新格局。

讲好“齐文化”故事,淄博还需要什么?

在2020年淄博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现场,淄博曾向外界展示了文旅崛起的新蓝图。

“五城三区”,将成为淄博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推动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打造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的新载体。

其中,“五城”,就是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标杆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区”,就是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此为牵引,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攀升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建成一批具有淄博特质、引领全省、国内知名的文旅精品,构建起特色鲜明、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旅融合现代产业体系。

为了聚焦塑造好“齐文化”这个超级IP,淄博还谋划了“一核五带”的文旅融合发展新布局。

“一核”,就是建设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新核,发挥对全市的引领辐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皓月当空、众星捧月”的格局;“五带”,就是建设以现代、年轻、时尚、品质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商务休闲旅游经济带,以鲁商文化、历史民俗为主要特征的特色古商街观赏游憩带,以聊斋文化、上古神话为主要特征的东方魔幻城创意娱乐带,以山地田园、乡村度假为主要特征的“世外桃源”生态景观带,以湿地休闲、温泉养生为主要特征的“北国江南”特质风貌带,打造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引擎板块,形成“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局面。

2021年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持续深化文化赋能,打造区域性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高地再次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淄博文旅的发展定下基调。

塑造齐文化这个超级IP,开展文化惠民“双十”行动,举办“齐舞·悦动”淄博文化艺术季、淄博城市戏剧节、淄博乐队音乐节,推进华侨城、颜神古镇等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开展“齐彩夜生活·淄博八点半”等夜间品牌文娱消费活动……

规划之外,我们更看到淄博讲好“齐文化故事”、推动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决心与信心。

回顾三千多年的淄博城市发展历史,齐文化在此诞生,更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如今,淄博正在迈向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关键时期,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淄博寻求新旧动能转换新结合点的必然选择。

面向“十四五”,淄博,正在尽全力讲好“齐文化故事”,而以“齐文化IP”为核重新出发的淄博文旅,或将承载起山东文旅格局中的新核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介绍山东淄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