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听到有人归真对亡者家属说什么?

从西安城最繁华的钟楼盘道向西大约百米,便进入了闻名海内外的回民街。随处都可以看到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女人,深陷的眼窝与高耸的鼻梁风情万种。蓄着胡须的伊斯兰男子头戴白色小帽,他们忙碌于各自的门店之间,炊烟、美味与他们的叫卖声混和在一起,形成了独具异域风情的回民美食文化街。

多数人对于回民街的了解是由吃开始的,从北院门,吃到广济街,再从广济街吃到大皮院。这里汇集了大约三百多种清真小吃,每天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寻找着舌尖上的美味。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掩藏在这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背后,回民街丰富悠久的历史与伊斯兰文化远比舌尖上的美味更值得人们细细地品味,那不仅是穆斯林民族的一段迁移史,更是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一段历史见证。

“回民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但这个叫法其实并不准确,准确的叫法是“回坊”。

“回坊”,从定义上讲,特指那些具有伊斯兰宗教信仰的回族成员共同居住的区域。追溯其形成的历史,大约要从公元七世纪讲起。

随着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发展,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逐渐崛起,并曾经一度与大唐帝国并肩称雄世界。

阿拉伯帝国与大唐关系的建立,有历史记载的,是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即公元651年,第一批阿拉伯贡使来到中国,一行二十三人,这是第一批踏上中国土地的穆斯林(穆斯林是一个音译词,信奉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

随着两国贸易交往的频繁,来到中国的穆斯林商人逐渐增多,他们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牛角等商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它商品。在一部记录中国政治历史的百科全书《册府元龟》里,分别可见唐开元四年、十三年、十六年、二十九年、天宝十一年、十二年以及贞元十四年间,穆斯林不绝于途的记载,这些穆斯林起初的身份都是频繁流动的外商,但在《资治通鉴》中却有玄宗天宝年间来自阿拉伯帝国的商人“留长安久者或四十年”的记载,有的甚至“安居不欲归”,成为居住在中国的阿拉伯侨民。

《旧唐书·肃宗本记》中还有一段记载,讲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在安史之乱的平叛中,当时的广平王,即后来的唐代宗李豫与副元帅郭子仪曾“率领朔方、安西、回鹘、南蛮、大食(yi)之人约有二十万东向讨贼”。其中的“大食人”,指的便是“阿拉伯人”。

有很多史料中都有过与此相同的记载,回坊上也流传着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大食人曾派三千兵士援助唐王朝平息战乱的说法。这支援助军在叛乱结束以后,有一部分人留在了长安,他们与穆斯林商人一样得到了唐王朝的允许与当地人通婚,安居乐业,繁衍子孙,成为如今生活在西安城里回族最早的祖先。

那么穆斯林到了中国以后,为什么被称为“回回”呢?

有传说,当初穆斯林来到中国,以阿拉伯文与中文相结合的方式和当地人进行语言交流,“穆斯林”是音译,他们为当地人意译为“回回”,是有“希望有一天再回故土的意思。”

也有一种说法,是说穆斯林当初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之间,走的时候有人问:“还回来不?”

回来的时候又有人问:“还回去不?”

久而久之,这些穆斯林便被当地人称作“回回”,以后便形成了“回回族。”

清真大寺,曾经的皇家寺院

穆斯林是一个有着严格宗教信仰的民族,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古兰经》是他们的根本经典,清真寺则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随着穆斯林的迁入,伊斯兰教便跟着他们一同进入了中国。他们在清真寺礼拜他们的真主,接受宗教教育,学习传播伊斯兰文化。在阿拉伯语中,清真大寺与清真大学堂是同一个词,接受寺院里的宗教教育,与学习文化同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多少年以来,穆斯林一直习惯于“依寺而居”,围绕着每一座清真寺形成一个“回坊”,成为穆斯林的集中生活区。

西安的清真寺共有十四座,分布在各个回坊间。这些清真寺兴建的时代各有不同,最早的一座在大学习巷,兴建于公元705年唐中宗时期。但是若论规模之大,却要数位于化觉巷内的清真大寺了。

化觉巷里的清真大寺建于公元742年,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比大学习巷的清真寺晚了三十多年,但是,只要提起西安的清真寺,最有名的却是化觉巷的这一座。究其原因,不仅仅因为这座清真寺的规模是最大的,还因为它的规格也是最高的——在明代的时候,这座寺院曾一度被作为过大明王朝的皇家寺院。

明朝是一个非常推崇伊斯兰教的时代。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大抵是由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大脚是个穆斯林。而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数十年的征战中,拥护在他身边的功臣名将,也以穆斯林居多。民间流传的“十回护一朱”“十大回回保大明”的传说,讲的就是李善达、刘伯温、徐达、常遇春、冯国用、冯胜、胡大海这些朱元璋身边的文臣武将,他们都是穆斯林,在推翻元朝的统治中,为大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大明英烈传》中称他们为“刚烈之回民。”

所以,朱元璋登基以后,分别在南京、西安及山东、辽宁等很多地区敕建清真寺,作为大明王朝的皇家寺院,西安化觉巷中的这座清真大寺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而寺院的建筑格调依然未失皇家气派,让这座清真大寺成为西安所有清真寺中最与众不同的一座。

传统的东方格局中隐藏的伊斯兰文化

虽然这座清真大寺历史久远且声名远扬,但在西安,除了坊上人以外,知道这座寺院的人其实并不多。它掩藏在熙熙攘攘的美食街背后,往来其间的人多被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所吸引,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座宁静深远的古寺。人们沿着热闹的街巷走过它嵌在墙体上的照壁,或者可以看得出它的肃穆,但却很少有人想到过这里面会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大寺,因为它没有伊斯兰特有的圆顶建筑风格,有的却是四进三院的中国传统中轴式建筑。

寺院门口的中式牌楼(建于明代)

但是,这并不说明,这是一座纯粹的中国传统建筑寺院。因为在雕梁画栋间,在楼台亭殿里,伊斯兰文化总是巧妙地蕴含其间,与中国文化结合得那样天衣无缝,仿佛天然而成,若非有心之人,还真是未必能够琢磨出其间的那一份妙不可言。

我们知道,在中国,所有的寺院和宫殿都是朝向正南的,面南背北,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观。但是这座清真大寺,乍一看是一座中规中矩的传统中式建筑群,但却东西走向,与中国所有的寺庙建筑完全不同。

这就不得不说到伊斯兰最神圣的城市——麦加了。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的赛拉特山区,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并把圣殿改为伊斯兰的清真寺,麦加也因此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

根据伊斯兰教的教规,信徒无论身在何处,每天都必须朝向麦加的方向祈祷五次。对于清真寺的建造也有严格规定,其中的米哈拉布(壁龛)一定要正对着麦加。所以以西安的地理位置,这座清真大寺东西走向的方位,正是伊斯兰教最深刻的教义,也是穆斯林对于圣地麦加忠诚的朝圣之心。

这是清真大寺正门口的一座照壁。

照壁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一部分,产生于风水意识的影响之下。在宫殿、寺院,乃至民宅中司空见惯,用在这座寺院之中本无话可讲。然而,仔细看这照壁上雕刻的图案,便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

我们说过这是一座皇帝敕造的寺院,在皇家建筑中,“龙”作为一种图腾会无处不见,即使是普通百姓家,建筑雕刻中也常会出现麒麟、狮子、喜鹊、燕子等各种鸟兽。

但是,在清真大寺的照壁中,我们看不到一只图腾或动物的图案。这是因为,在伊斯兰教中不会出现人或者动物,他们的也不崇拜图腾,穆斯林只信奉真主安拉,安拉是《古兰经》中宇宙最高的唯一真实存在的主宰。

所以,清真大寺的照壁上,中间雕着一只盛开的菊花。这朵菊花出现在这里,是有深刻意义的,它象征着穆斯林与清真寺间“大分散小集中”的形态关系。花瓣中心的花蕊象征穆斯林的精神家园清真寺,那些散开的花瓣便是绕寺而居的穆斯林。当他们长到四岁四个月大的时候,便由大人领入清真寺,在这里接受阿訇的启蒙教育,从此之后的穆斯林终其一生的精神信仰都围绕着清真寺,在这里学习古兰经和圣训,在这里礼拜他们的真主,直到最终在这里完成他们的葬礼。

菊花的两旁,雕刻的是两朵莲花。在中国,莲花是圣洁之物,将莲花雕刻在这里,是借莲花之意,象征着伊斯兰一尘不染的真主。 伊斯兰教是一个提倡洁净自爱的宗教,犹如圣洁的莲花。他们有很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礼拜的时候,每一座清真寺中都有沐浴房,当地人叫作“水房子”,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洗澡的地方,而是用来作宗教洗礼的地方。穆斯林称作“大小净”,在《古兰经》中说,真主的确真主喜爱清洁的人,穆圣穆罕默德也说,洁净占信仰的一半。因此,穆斯林的“大小净”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漱口要到喉部,吸水要到鼻子发酸,全身每个汗毛都要洗净,这些严格的规定都是为了每一个穆斯林能够做到内清外净,既是对真主的敬畏,也是对自身的爱护。

穆斯林是一个非常自爱的民族,尤其体现在他们的服饰方面。《古兰经》要求每一个穆斯林必须穿好服饰。尤其对于女性,除了双手和脸部以外,身体的其他部分不允许暴露在除丈夫以外的男子面前,不穿紧身的、可以显现身体曲线和轻薄的衣服。这些都是对女性的尊重,更是对女性的保护,也是要求她们洁身自爱的一种体现。

中国楹联中的伊斯兰文化

这是建于明代的清真大寺正门,在西安话里叫作“五间楼”,五间三开,标准的中式建筑,盘卧在楼顶的几只巨龙,显示着这里曾是皇家寺院的威严,正中间赫然悬挂着清真寺的牌子古朴庄重。

在伊斯兰语中,清真寺念作“masjid”。随着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的逐渐融合,在元代的时候,穆斯林的前辈们借鉴中国文化为它取了一个中国名字“清真寺”,有“清静无染,真乃独一”的意思,非常准确地体现了伊斯兰教的洁净自爱以及真主安拉对世界唯一的主宰。

在“清真寺”牌匾的两旁,挂着两副楹联,这座寺院里,有好几处这样的楹联,他们将伊斯兰文字以中国篆字的百兽图形体展现出来,书写了真主的九十九个美德,这种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最高度结合,真正体现了文化的相通与暗合。

这是第二进四柱三门石牌坊,建于明代,是一座非常典型的中国石雕建筑,但是里面隐含着的伊斯兰文化却不点不破。从前面的五间楼,到这座牌坊的三间房,再到后面大殿的七间房,是穆斯林特有的一种计数方式。伊斯兰是一神论,他们相信他们的真主是世界唯一的主宰,所以穆斯林崇尚单数,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偶数。西安的清真羊肉泡馆,有一间楼、三间楼,但是从未听说过两间楼、六间楼,也许便是这样的道理。

走近牌坊,看见中楣上镌刻着的四个大字“天监在兹”似曾相识,仔细地回味,才发现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天监在此,有命既成”与“涉降撅士,日监在兹”两句合而为一,便有了“天监在兹”四个字。从汉字的字面解释为“上天正在看着我们呢”。但是清真寺里的伊斯兰文化赋予了这四个字另外一层意思,便是“真主无所有不在,真主无所不晓,真主监管着全世界。”这与我们中国文化里的“举头三尺有神灵”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在告诫人们,要正直、善良、诚信,这是人类共同的信仰,虽然体现在不同的文化当中,但为人处世的根本却别无二致。

这是一座建于元末明初的八角楼,叫作“省心楼”。这座小楼矗立于整座寺院的最中心,几百年以来,对于穆斯林每日的宗教功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每到礼拜的时刻,神职人员就会登上这座小楼的至高点,用西安的秦腔,召唤附近的穆斯林来寺中做礼拜,所以这座楼也被称作“唤礼楼”。如今这座小楼宣告的功能依然存在,只是因为麦克风的出现,让唤礼的神职人员不再那么费力地爬到楼顶,扯着嗓子喊秦腔了。

“省心楼”这三个字原为明代的严嵩所书,众所周知,严嵩擅于书法,且位高权重,但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明史》中能将他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可知其人品与官品。所以寺中虽然挂了他的字,但却抹去了他的名字。

穆斯林是一个重诚信的民族,伊斯兰教导所有的穆斯林要真诚待人,他们解释他们的“回”字两个口,是言心一致的意思。因此对于严嵩这样一个被历史上记载为“一意媚上,窃权罔利”的不义之人,他的名字自然是会被重信守义的穆斯林抹去了。

这是寺院的第三进院门,是一座雕刻得非常精美的石雕艺术品。但是在这座石雕门上,重点看的不是它的石雕艺术,而是刻在它中楣上的那一段《古兰经》经文。

这是《古兰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经文,翻译为中文便是:“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这句经文对于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被称作“清真言”,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

诵读它是每一个加入伊斯兰教的人必须要完成的一项神圣的仪式。

阿訇会给入教人进行一系列的宗教洗礼与信仰告白,教授给他教义教法以及穆斯林的生活方式。最后,他必须要口中念诵这一句清真言,在所有在场人的见证之下皈依伊斯兰。至于社会上流传说,加入伊斯兰教必须要洗肠洗胃的说法,并没有任何教法依据,纯属误传。 念诵这一句清真言对于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无论吃饭、喝水、颂经、屠宰,总之做一切美好的事情之前,必须要先诵读的一段经文。

在《古兰经》中关于穆斯林的饮食禁忌中有一条规定,不能吃任何没有念诵清真言而被屠宰的动物,没有被诵过经而屠宰的动物,在穆斯林的眼中都是不洁净的动物。

同时《古兰经》也禁忌他们吃自死的动物,因为自死的动物,不是病死就是中毒而死的,在穆斯林的眼中也是不洁净的。

《古兰经》中也禁忌他们吃血液,因为血液是一切病毒的源头。

《古兰经》同时禁忌穆斯林吃猪肉。关于穆斯林不吃猪肉的原因,社会上有许多的传说,最为流传的莫过于说猪曾经救过穆斯林,出于感恩的心穆斯林不吃猪肉,但是这种说法是没有教法依据的。穆斯林不吃猪肉,唯一的原因是真主禁忌他们吃,这或者是与真主要求他们只能吃真主创造的佳美食物,而不允许他们吃那些獠牙凶残,长相奇形怪状的动物有关吧。

这里是整座寺院的最神圣的地方——礼拜大殿,是在明代增建的一座建筑。作为穆斯林宗教功课的主要场所,他们在这里祈祷、宣讲教义、举办各种宗教活动。

悬挂在大殿门外的五只时钟表,显示着穆斯林每天在这里做礼拜的五个时间点,分别是早上的六点一刻,中午的一点十分,下午的四点、五点四十五和傍晚的六点三十。这五次的礼拜时间根据太阳的日出日落,由当地的阿訇制定。第一次礼拜的时间叫作晨礼拜,是从黎明开始至太阳出升的这一段时间。第二次礼拜的时间叫作晌礼拜,是从太阳偏西至物体的影子类似它的本身又并非相等的这个时间。第三次礼拜叫作晡礼拜,是从晌礼拜的时间结束至太阳发黄,在特殊的情况下,允许延长至日落。第四次的礼拜叫作昏礼拜,是从太阳没落至红霞消失的时候。第五次礼拜叫作宵礼拜,是在红霞消失的时间。

悬挂在大殿门外的礼拜时钟表

每一个临近礼拜的时刻,省心楼上,便传来神职人员呼唤穆斯林礼拜的声音。周围的穆斯林此时无论在做什么,听到召唤便会来到大殿前,等候神圣时刻的到来。

等候在殿外广场的穆斯林

当穿戴穆斯林服装的阿訇出现在大殿门外的时候,每一个头戴小白帽的穆斯林便会跟随着他,静默地走向礼拜大殿,面向西方他们的心中的圣地麦加的方向朝拜。

真主说,参加礼拜是每一个穆斯林的义务,唯有礼拜可以防止一切丑恶事件的发生。

当太阳渐渐地西落,礼拜大殿里传来了穆斯林虔诚的颂祷,“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阿米乃!

地址:西安市西大街鼓楼西北隅的化觉巷内(与北院门回民美食街向西) 门票:25元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作者霍达,本身就是一位居于北京的回族女作家。关于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800字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800字优秀范文1

冰心曾这样评价过《穆斯林的葬礼》:看了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

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命运的沉浮,六十年间的兴衰变化,以及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作容量丰厚,内涵深刻。当我1991年第一次捧读这部小说,就被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和所展现的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深深吸引,不忍释卷。

故事写的其实就是“玉器梁”一家的悲剧。主线是韩子奇和梁冰玉的爱情悲剧与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悲剧。小说的悲剧既是人物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更是命运的悲剧。人物曲折的命运和多变的情节对年少的我而言是充满吸引的。然而,年过40,再捧起这本书,我却有了另一番感悟。

《穆斯林的葬礼》用不小的篇幅描写了回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梁亦清的葬礼标志着小说情节的开端。薄葬、速葬,最简朴不过,一心归主的穆斯林,不需要任何身外之物来粉饰自己。而在新月的葬礼上,穆斯林们肃然跪在墓穴前,神圣的经声在墓地回荡: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不得不说,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对穆斯林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体现,对于帮助人们理解穆斯林信仰风俗有所帮助。现在看来,纵然儿女情长与民族风情相结合,但情节与人物不免显得单薄和幼稚。 或许是我已在长大,而那小说中的风月与人情却永远留在了那个年代……

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800字优秀范文2

“一个是月,一个是玉。”我看着目录,喃喃地说,“首先是‘月梦’,接着是‘玉魔’,往后都是有关于‘月’和‘玉’的词语,”我顿了顿说,“这是一本奇书呀!霍达是个厉害的作家,就连每一章的名字都起的耐人寻味。”我无法抗拒自己的好奇心,慢慢地翻开一页,两页,慢慢地读着。不掺乎半点儿假,说实话,这真是一本好书,我入了迷。

三代的回族人,三代穆斯林。一个穆斯林家族,经历的六十年兴衰,都展示在这本书上。霍达用细腻的文字描绘了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内涵,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眼都催人泪下!看了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完全焕然一新的世界,我并不了解回族,也不了解伊斯兰教,就连‘穆斯林’这个词也没听说过。虽然不知道‘穆斯林’这词,《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的名号却是响当当。从前,我也不把它当回事,但最终还是“百闻不如一见”,不愧是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奇书呀!看得我真是如醉如痴。

从最初的梁亦清到英年早逝的韩新月,作者写了一个多么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虽然悲伤而且催泪,但是,一字一句中都透露着真情实感。月,是韩新月,玉,是韩子奇,父亲和女儿都有不同的经历,但是同样都那样凄惨。韩子奇从一个流浪的回族孤儿变成了梁亦清的徒弟,几乎成了梁亦清的儿子,从此,韩子奇在不显赫的“奇珍斋”里摆弄玉器。因为蒲老板让梁亦清在三年时间里作出郑和下西洋的玉器,玉器倒是做好了,人却没了,玉器也毁了。一场生死离别,从这里开始。韩子奇忍痛离别,随了蒲老板。我无法诉说自己心中的心情,也不知该怎么形容。

主人公之间的事情,不论大小,都让我感动肺腑。新月的母亲并不是梁君璧,看到这里时,我也不由得大吃一惊,梁君璧的妹妹将新月托付给梁君璧和韩子奇,又是一场离别,我的心波荡起伏。新月的死讯,更是让我心灰意冷,再一次催人泪下。霍达仅用四个半月将整本书写毕,却把回回民族一大家子的生死离别描绘得栩栩如生,触动了我的心灵,塑造了一位位坚强的人们。我怎能不爱不释手呢?一本令人赞叹的书,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一种不败的信念。六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主人公,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楚雁潮,以及韩新月,霍达完完整整地描绘了出来。

而韩子奇的逝世,又是一种令人完全不能说出口的悲痛;新月考进大学,我也不禁欣喜。主人公高兴时,我也会高兴;主人公悲痛欲绝时,我自然会伤心。我仿佛已经融进了这个凄美的故事里。月和玉,霍达运用穿插的写法,一边儿描述韩子奇年少的年代,一边儿描述新月年少的年代,给我强烈的震撼。

在这本奇书里,不仅看见了两代人凄美的爱情,我还看见了那时人们对爱情的无奈与悲哀,更多的是离别。失去的韩新月、梁亦清、韩子奇,作者塑造的那么几个人,淳朴的爱情,让我为之一震。如果没有这些锦上添花的悲伤离别,这本书又怎能堪称荣获茅盾文学奖……这是一本好作,更是回回民族伟大的爱!

慢悠悠的合上这本充满诗意的书,眼泪顺着脸颊缓缓流下。书中的一言一词印在我的脑子里。《穆斯林的葬礼》的那股幽香久久没有散去。

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800字优秀范文3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纠心和欣喜不断交错。时空前段不断地转换,挺喜欢这种叙述方式。

第一次看关于少数民族在京的生活,那么得真切。在京回族,生活地界融入汉族,可是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习俗。每天都要向阿拉伯麦加的方向朝拜三次,不食猪肉,流泪,生活简朴,淡薄。伊斯兰教文化在东方文化的显现,可以让我们了解那种特有的文化,以及他们的某些简单的语言。神圣的宗教文化总是那么得纯净,即使是非伊斯兰教教徒,也很容易被那种文化感染,在节日,迎亲,葬礼中。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

这是一个玉的世界,小说中的篇章题目要么是玉,要么是月。玉的制作,玉的销售,玉的鉴赏。塑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他们的品格,也如玉一般,传统的质朴,找不到丝毫瑕疵。可是,注定要承受命运的不公,生活的痛苦。坚守着未来的一样。

我很喜欢新月在考上北大后的生活,纯如雪,洁似玉。有理想,有动力,有青春,有活力。这里一个无死亡,与颓废无关的世界。是一个未被扭曲的,健康的世界。拥有最宝贵的人性和善良。她检验者心脏病后,和刚毕业不久留校英语老师楚雁潮的爱情。我想看了这书的人,对楚雁潮的人格,才华,以及思想会佩服万分。我相信这种人,在那个年代,还是存在的。他爱新月,并非怜悯。而特别是在受到新月母亲阻挠后的那翻话。开始以为他会放弃,但是没有。他说“你们爱新月,我也爱她,我们都希望她好,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的”。后来新月离开人间,二十多年后,中年了的楚雁潮在新月的坟墓前拉曾经新月很喜欢的《梁祝》,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给人一种心痛的情感体验,虽然心痛,然而是一种净化。新月知道生母后,百般留恋,看着相片,这就是她的妈妈。可是到最后也没有见到妈妈一面便离开了人间。等二十多年,妈妈回来后。韩子奇,梁壁玉,姑妈都已经不在人世。就像天星说的,“想见的,不想见的,都见不到了”。天星和新月的兄妹情,懂事的天星对同父异母的妹妹百般疼爱,因为他知道,妹妹的亲妈妈不在身边。

就如新月说的,“人在艰难的是否,促使人活下去的往往不是水,不是食物,这不是药物。而是一片的真情,一线希望,当这些全部归于毁灭,人就没有活着的动力和希望。”

霍达说过,一个真善的作家才能写出真正真心情的作品。小说里的很多言语,平淡中感人至极。里面所面临的人生问题,或者心理历程,也都是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要面临的。

如同《平凡的世界》一样,《穆斯林的葬礼》成了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800字优秀范文4

读罢此书,掩卷,久思。对于韩子奇,怒其不争;对于梁君璧,哀其不幸;对于梁冰玉,叹其纯粹;长姐如母,却亲自赶走了自己的妹妹;面对一起创业的丈夫,却和妹妹携手;父母之间的爱恨纠缠又给自己的子女们带来了不幸。只能说一句,红尘若犯错,你能奈他怎样?

穆斯林是一个拥有神圣信仰的民族,此文更是塑造了一批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人物,也许这是他们信仰的一种代表吧。

韩子奇作为一个在行路中留下的弟子,面对残败不堪的梁家,自己带着梁家人的误解来到了对头家学商,学成归日独自撑起了梁家的重担,其重情重义之情,可见一斑。这许就是一种信仰吧。

同时,韩子奇不舍其玉,未保其爱好,远走伦敦,这大概是他们对自己另一种信仰的坚持吧。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伟大动力。

梁君璧是作为一个旧思想的女性出现的,她如母,给了妹妹一份温情的保护,让他可以去毫无顾忌的接受新的教育,让她可以保持一份纯粹去看世界;她坚定,给了师哥(丈夫)一份坚实的后盾,让他可以放手去追梦;她固执,她执拗也分开了妹妹和丈夫,却也是无奈,在这一场爱恨纠缠中,早已分不清谁对谁错。不知道在古兰经中,如何来解释这样的事情。

梁冰玉似乎要幸运的多,她早早躲在了姐姐姐夫的庇佑之下,家庭的重担在她生涯里似乎并没有留下多少阴影,所以她才会在面对姐姐时后,大喊出,她要自由的爱这样的话,同时也为保持这份纯粹而决然离去。

韩新月有着父亲温情的庇护,但是敏感如她早早感受到了大姨对她的冷情,于是她努力成为姣姣者,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想要挣脱束缚,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但是不幸一如她,在人生还没起航时就被病魔折断了双翼,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家,一段短暂却又刻骨铭心的爱情给了她生命晚年的光彩。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方话片时。曾经的拥有早已让心不再孤单。

韩楚潮面对命运的不公,努力如旧。面对爱情的短暂,他一生相守。

刘妈作为一个苦命人,面对韩家的收留,为韩家操劳一生。

哥哥韩天星面对小姨的女儿,尽心维护,给了新月为哥哥全部的爱。

文章闪烁着的是质朴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错综纠缠,却让我的心是浓浓的暖意,事不由人,却在适当的时间里,互相都曾倾其所有的相与。

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800字优秀范文5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我就深知这不是本普通的小说,读完后,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

这本书讲述了回族玉器家族两代人坎坷的命运。事业的兴衰荣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就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命运。

小说开头韩子奇在北京相识了梁家四口,并因摔坏玉器无力偿还,跟梁玉清做学徒。古时有“手艺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但梁家只有两女:长女君璧、次女冰玉,所以,梁家不得不把独活传给了韩子奇,师徒俩为了奇珍斋的名誉接手了琢郑和宝船的活,梁玉清由于琢坏宝船,急火攻心,死了。后来韩子奇接手奇珍斋并娶了长女君璧,生下儿子天星。为了逃避战乱,韩子奇决定带着心爱的玉器逃往英国,但其妻君璧思想保守,不愿随行。冰玉在大学期间受感情创伤,不愿留在国内,便随韩子奇一同去了英国。在英国期间,他们相爱了,生下了新月。几年后,他们回到家,冰玉遭到君璧排挤,不得不留下女儿走了。后来,新月因心脏病而离世。当冰玉再回来时,这个家早已物是人非。

起初,我不理解为什么冰玉抢了姐姐的丈夫还带着女儿理直气壮地回来。后来我明白那是有文化的新青年对爱情的“独到见解”。冰玉为了自己的爱情做出了大胆的决定,那是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中国旧时期有太多的人因为门户之见,父母之命而错过了自己的爱情。冰玉虽不甘如此,曾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的付出却也没有得到回报。新月也是一样,她是一个多么优秀、多么纯洁善良的新时期有思想、有抱负的人。她为了考北大,只报一个志愿,不给自己留退路!她,也是一个为了梦想而坚持不懈努力的人。她和她的老师楚雁潮也有过似懂非懂的爱情。但命运没有给她爱的机会:新月因为心脏病过早的离开人世。最终,这两位有知识有见解的人也没有得到应属于她们的幸福。

玉象征着财富、地位、华贵;

月象征着纯洁、美丽、婉约。

月忘不了玉的传奇,玉忘不了月的凄清。

这是穆斯林华美圣洁的诗篇,这也是穆斯林美的灵魂。玉碎月冷,这凄美的故事有着诗一样的结局:暮色悄悄降临了,这墓地,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园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诉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这是否是在向人们诉说:新月象征着一个新的未来、新的希望?

读后感穆斯林的葬礼800字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人生中很多事都可以变通,惟有死亡不可更改,“死”是人生最严肃也最重大的问题,生与死俱来,任何人都不能避免面对死亡的时刻,现代人明显地重视“生”,而忽略于“死”,对“死”的不解、担心、焦虑、恐惧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而回族穆斯林由于自己的宗教信仰所奠定的“生死观”,大大缓解了这种恐惧和焦虑,一般都能坦然地对待死亡。回族穆斯林的“死亡关怀”渗透了自然、朴素的品质,便于操作,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篇拙文的题目使用“死亡关怀”一词,是为了表达回族穆斯林“死亡关怀”所包含的限于哲学和宗教范围的“终极关怀”和限于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临终关怀”的内容。

一、回族穆斯林“死亡关怀”的内涵

回族穆斯林“死亡关怀”的内涵主要是由宗教信仰所决定的,伊斯兰教的前定观、平等观和“两世吉庆”的思想直接决定着回族穆斯林“死亡关怀”的形式和内容。回族穆斯林都较早地接受了死亡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努力生活,同时也能宁静坦然地对待死亡,接受死亡,表现了较为完善的“生死观”。

(一)回族穆斯林的“死亡观”

伊斯兰教是以信奉“安拉独一”为基本特征的宗教,它的基本信仰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后世、信前定六大信仰。前定是安拉的安排,《古兰经》上说:“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每个人的寿限了”(3:145),回族穆斯林的死亡观就是由“前定”的信仰支持的,他们认为生命的长短是由安拉定夺的,任何人都无法更改,安拉给予生命,也是生命的惟一主宰者,任何人都不能给予自己或他人以生命。回族穆斯林把死亡看成是生物的必然现象、人的必然归宿,《古兰经》上说:“每一个有生命之物都要尝到死的滋味”(3;185)。死亡是连接今世和后世的桥梁,安拉“使人生,使人死”(50:43)。回族穆斯林把死亡称作“归真”,意为人生的复命归真,如《古兰经》所说;“我们是真主的,我们统将归至于他”门:156)。无论富贵贫贱,归信安拉的行善者将获得永居天堂的人场券。回族穆斯林对待死亡的态度是欣然的、无怨的、有如视“死”如归,相当坦然。这就是回族穆斯林在信仰驱动下的积极“死亡观”。

(二)回族穆斯林“死亡关怀”的内容

回族穆斯林的死亡关怀,包括了属于哲学和宗教领域的灵魂归宿的终极关怀和属于医学心理学等实用科学解决的肉体死亡现象的临终关怀,还包含了回族穆斯林的特有的民俗学内容。

回族穆斯林非常重视关于灵魂归宿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主要是指信仰的关怀,它包括明醒“伊玛尼”、请阿洪念“讨白”和要“口唤”。

(1)明醒“伊玛尼”(信仰)

回族穆斯林在身患重病或垂危时,一般都比较平静,穆斯林对安拉的前定信仰坚定,无论正常死亡或是意外身亡,他们均表现的无怨无悔,人们只能祷求在有信仰的前提下离开这个世界,而无权选择在他看来较为舒适的死亡方式。在回族穆斯林的终极关怀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信仰的关怀。不论当事人生活中履行了多少宗教义务,行为活动是否符合伊斯兰教的道德规范,只要他信仰安拉,并且心里诚信,口舌招认,就具备了最基本的信仰。《古兰经》规定“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使者,以及他所降示给使者的经典。谁不信真主、天神、经典、使者、末日,谁确已深人迷误了”(4:136),六大信仰中信仰安拉是核心和基础,是对穆斯林的基本要求。当弥留者神志清醒时,家人要提醒他一心归主,提念作证词,“我作证:除安拉外,别无神灵,我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不能亲自念诵的,可由亲人或别人代念。亲人或阿洪会轻柔地提醒他心念“作证词”,意在使弥留者明醒“伊玛尼”(信仰)的情况下离开这个世界,实现“魂有所归”。因此,回族穆斯林对信仰的关怀贯穿在整个生命结束的过程中,它是终极关怀中最重要的内容。

(2)请阿洪念“讨白”

“讨白”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悔过”、“悔罪”、“忏悔”,《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向真主诚意悔罪,你们的主或许免除你们的罪恶,并且使你们人下临清河的乐园”(66:8)。伊斯兰教非常重视作“讨白”,旨在使人认识自己的迷误,改邪归正,绝恶向善,崇拜独一安拉。临终讨白是回族穆斯林最后必行的一种悔罪仪式。这时阿洪和亲人都在祈祷安拉饶恕病人的罪过,要求病人忏悔和反省自己,人们会劝慰病人,放下思想包袱,一切功过都带到后世,一心归主,坚定他的信仰。

“口唤”是阿拉伯语音译,有许可和命令的意思。回族穆斯林在病重时,都要与自己的亲朋互要“口唤”,平时双方如有口角、矛盾,甚至仇恨,此时要尽量谈明原由,消除误会和隔阂,和解纷争本身就是信仰的义务,互道“色俩目”,互相原谅、宽恕能柔和心灵化解痛苦,还能抚平彼此的歉疚感。愉快地了断往事,对生者和亡者都有极大的益处。双方如有债务问题,要严肃对待,妥善解决。如病人欠人债务,未能免除的,亲人要迅速还清债务。

回族穆斯林临终关怀的内容主要是指肉体死亡过程中的情感关怀,它主要是靠宗教与医学、心理学。医学技术、社会学等实用科学相结合而实现的。主要有平静话别、情感支持和反对延命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问候及护理病者是信仰的义务,因此回族穆斯林在病重期间,家人要想方设法通知他的亲朋好友,使他们尽力赶回与病人话别,要口唤,这充分表现了回族穆斯林之间相互尊重和友好相处的品质。一旦病人亡故,不能赶回的亲人,在异地仍可为亡者祈祷,不受任何责备。

回族穆斯林由于宗教信仰,面对痛苦的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在理性上都是较容易接受的,认为无论何种生命的结束方式都是安拉的安排,人是无权怨恨的。圣训也提到过病人可以说病痛之类的话,只要不是忿怒,否则均属违禁。但人又是有情感的,死亡不仅是肉体的全面崩溃,也是情感的生离死别,“生离”意味着亲人或朋友今生今世可能永无再见之日;“死别”则意味着生者与死者永远隔绝不复再见,这的确是种痛彻心肺、悲怆绝望的感觉。此时,亲人和阿洪要努力使病人放下人伦责任,帮助他处理财产和遗嘱,一切托靠安拉的安排,让他一心一意回归到真主那里。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援网络,虽然无法改变临床诊断的结果,但能够控制进一步恶化身心健康的、毁灭性的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从而安详地迎接最后的时刻。

(3)反对“延命治疗”

回族穆期林是反对“延命治疗”的,一来延长生命在回族穆斯林看来是不可能的,违背“前定”的信仰。二来临终前的治疗,只能使患者在苟延残喘、白受痛苦中死去。医院是治疗的地方,不是等待死亡的地方,一旦无法实现治疗目的就应该离开。在科威特,有许多集中现代医学精粹的国立医院,昔日的游牧民们充分地享受着一切现代化的医疗手段,但是,“患者在临死前都离开医院,回到沙漠中的部落,在众多亲属的挑灯祈祷声中平静地死去”。回族穆斯林在住院治疗期间,病人或家属也总是询问大夫病情是否到了医学上的濒死时期,愿意了解真实情况,很少见托住医生要求尽力抢救的场面。一旦濒临死亡,他们都要求回到家中,在亲人和阿洪的守候下,共同迎接最后的时刻,直到自然谢世,保持了死亡的尊严,使家人和亡人都感到安心。这与那些临终时家属被哄出病房,亲人们失去了最后的告别机会,而患者全身插满了管子在医疗器械及医生和护士面前毫无尊严的死去相比,是何等自然而幸福。

二、“死亡关怀”的积极意义

伊斯兰教不只是一种宗教,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伊斯兰精神渗透到穆斯林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出生到死亡,从摇篮到坟墓”。因此,回族穆斯林的死亡关怀,即有回回民族的习俗特点,又有伊斯兰教关怀临危者的信仰性质,它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沟通生死,积极协助治疗,珍视生命,反对轻生和自杀,无怨地承受各种病痛的折磨,接受人生的挑战。以死观生,劝戒生者,尊奉天命,努力生活。

1.珍惜生命,反对轻生和自杀

伊斯兰教是一种出世与人世的宗教,并且视今世为后世的栽种之所,今世是后世之因,后世乃今世之果。它注重现世,对人生和社会是积极向上乐观有为的。治病是主命,“真主降下一病,必预一药,你们应当医治”。回族穆斯林在患病时一般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研究表明,积极配合治疗的病人往往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穆圣曾说过,你们当中最优秀的是两世并重者,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伊斯兰教特别珍惜人的生命,鼓励人们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勇敢地活着,追求今世的幸福。回族穆斯林在病痛中,总是以巨大的信仰毅力克服病魔的折磨,一切都托靠安拉的安排。穆圣说过“你们切勿因身遭祸难而企盼死亡”,因此,既使在病危之中,人们也不可企盼死亡,而是无怨无悔接受各种考验,平静地等待“大限”的到来。伊斯兰教反对轻生和自杀,回族中一般很少自杀,即使身患绝症或濒死的病人,如果是虔诚的穆斯林也不会自杀,自杀的确是一种无济于事,只能制造悲痛的犯罪行为。《古兰经》上说:“你们不要自杀,真主确是怜恤你们”(4:9),回族穆斯林严格遵守这一点,他们在人生最后一站上,表现了无畏的精神,进人了极好的临终状态。他们带着信仰滞着善功滞着人世间真。善、美的感受离我们而去。回族穆斯林死亡关怀的意义,就在于它坚定了信仰,驱逐了恐惧,呵护了心灵的宁静,从而使人走进了永恒的甜蜜之乡。

2.节哀忍耐、参悟人生

回族穆斯林的信仰,使他们对死亡采取了客观积极的态度,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新陈代谢”的规律,一个人的今生是短暂的,而死亡才是永恒的。回族穆斯林视死为“正命”,即归于安拉,故坦然、达观、从容不迫,使死具有了崇高的意义。回族穆斯林允许哭泣亡者,但禁止嚎哭亡人的过份行为如打脸腮、撕领、拨头发等。亲人们要节哀顺变,为亡者向安拉祈祷,求安拉的饶恕。正是死亡无时不在的威胁,才真正凸显出了人生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死亡的阴影中展开的,生一日,即为死一日。回族穆斯林的死亡关怀,使生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憾,生与死之间不过一线之隔,另一个世界并非遥不可及的异乡,生与死之间只有一小段时间,死亡会在某个时刻突然降临在我们身上,穆圣说过“有生就有死,有今生就有来世”,无论你顺从或拒绝死亡都不会有丝毫让步,死亡对于生者永远是有力的劝谏和永不庸俗的警惕。伊斯兰教希望人们“在今世和后世,他们都将得到佳音”(l:64),鼓励人们为之奋斗。在回族穆斯林死亡关怀中,使生者看到有的亡者带着丰厚的“盘缠”,有的亡者两手空空,从而教育生者,今世的幸福可以享受,而后世的幸福也是可望而可及的。人们活着的时候要为大众谋利益,积善积德,止恶戒恶,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为后世谋取幸福,从而提高人生的品质。

“一个人只有坦然洞察生死的奥秘,获得生死的大智慧,才能提升生的质量,消解死的恐惧,平抑死的悲伤,最终超越死亡”。无论一个人的信仰如何,都最终要在死亡之时寻找一种支持,以自己的方式踏上自己的永恒之路,这将是每个人的最后归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穆斯林都下火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