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台湾瑞普公司创始人叫什么名字?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芳︱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7、8期)

杭州瑞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楼胜琼《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杭州瑞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普基因”)总经理楼胜琼向别人讲解基因检测的时候通常是从下面的案例开始的:

2003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被确诊患有胰腺癌。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一般人从发现到死亡往往只有短短几个月。当时,乔布斯花费10万美元做了个最全面的基因检测,从而精准选择肿瘤用药,让他带癌生存了长达8年,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

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母亲因患乳腺癌去世,出于对健康的担忧,朱莉去做了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她确实携带了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易感基因BRCA1,携带这种突变基因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为了彻底预防癌症的风险,她先后切除了乳腺和卵巢。

这两个例子在当时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基因检测技术也由此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

数年过去,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基因检测行业已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风口行业。楼胜琼说:“国际上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基因检测的发展,如美国要求患者在癌症治疗用药前必须进行基因检测,英国将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日本针对新生儿的基因筛查覆盖率已超过90%。”

全球基因检测市场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有机构预测,2018年,全球基因市场规模将达到117亿美元,而中国则是全球基因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近年来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肿瘤基因检测:下一个蓝海?

站在风口上,占据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绝对优势的、贝瑞和康也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基因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颇受青睐。

但如果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目前中国基因行业发展最成熟的一环,那么肿瘤诊断及治疗则被认为是基因行业的下一个蓝海,基因企业争相布局。瑞普基因是其中较早布局该领域的企业,并成为国家首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据楼胜琼介绍,瑞普基因目前正在开展的基因检测项目主要针对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筛查以及健康人群的肿瘤易感基因筛查,尤其是以下这三类易患癌的健康人群最需要进行检测:(1)具有癌症或多基因遗传病家族史的人;(2)长期患有疾病的人,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3)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或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可通过基因检测了解个人在不同疾病上的发生倾向。

关于肿瘤,国际上有个很著名的“1/3理论”,即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及时发现可以治愈,1/3的患者可以带癌生存。提早预防和早期筛查可以大大降低患癌的风险。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500万人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先进的基因诊断技术,美国癌症死亡人数下降了22%。相比之下,中国每年不足10万人进行基因检测,2015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近430万,死亡人数超过200万,平均每天就有7500人死于癌症,治愈率仅为10%~30%。癌症的5年生存率目前中国的指标为30.9%,死亡率高于全球将近20%。

在楼胜琼看来,中国癌症死亡率远高于世界水平,差的不只是技术,更是由于发现癌症的阶段不同,也就是诊断不及时和缺乏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造成的。

“国外通过先进的基因检测水平发现的癌症大部分是早期的,而中国发现癌症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中晚期的,中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明显要比早期癌症低。在美国,通过基因检测和预防性手术,家族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了90%,死亡率下降了70%,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下降了70%,其他重大疾病发生率也显著下降。” 楼胜琼说。

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甚至有研究认为,未来的基因测序全球总市场容量或达200亿美元,而其中,肿瘤诊断与治疗应用方向为120亿美元,占比60%,是基因测序最大的应用市场。

据国内机构的调查显示,由于近年来罹患肿瘤的比例逐渐增加,肿瘤早期筛查受到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青睐,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大多数消费者愿意每年进行早期肿瘤筛查,以便治愈。事实上,即使低收入群体,也十分愿意在感觉不良时筛查是否罹患肿瘤。但由于技术难度大,早期肿瘤筛查检测精确度一直备受关注。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渠道能力十分关键。

据楼胜琼介绍,瑞普基因以海归博士技术团队为主体,通过世界领先的二代基因测序法与生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癌症患者早期筛查、靶向药用药指导、耐药跟踪等全周期诊疗各个环节的临床基因检测。“区别于市场上一代基因检测技术,二代测序有通量高、准确性高、一次性检测多个用药靶点的优势,能有效避免出现假阴性的结果从而耽误病人的治疗。” 

瑞普基因是扎根于杭州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也是同城的国产创新药领域的明星药企在精准医疗行业内的战略布局。据悉,瑞普基因与贝达药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利用其基因检测分析技术,为贝达的靶向用药以及后续药物研发提供检测服务,同时通过贝达链接全国300多家三甲医院的患者资源和全国顶尖的临床专家建立科研合作。

肿瘤发现太晚、治愈率低等情况长期存在。目前,通过基因测试可实现早发现和预防性手术,降低癌症发病率,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内健康产业的增长潜力被业界高度看好。据了解,美国大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是17.8%,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也超过了10%,而我国目前健康产业的规模仅占国民经济的4%~5%,不到日本的1/2,相当于美国的1/4。

面对国内健康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各地也作了战略性规划。如浙江省早于2014年将健康产业列为浙江发展7个万亿产业之一。发展至今,浙江健康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全省GDP的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楼胜琼介绍说,除了肿瘤问题,精神治疗也越来越重视基因检测手段。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大城市或身居要职的群体,过大的压力容易引发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中国现在已有1亿多精神疾病患者,其中大部分都是抑郁症,而研究发现不少的精神疾病和人携带的基因有关,及早进行检测进行干预和治疗,能大大避免和减少此类精神疾病的发生。

————————————————————————————————————————

《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7、8期封面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是老渔的老情人,2019年4月因为在股群中多看了她一眼,就这样沦陷了,当然最后也获得了一定的回报。过程是怎样的呢?且听老渔慢慢道来。文章有点长,请耐心,不会让您后悔!

2019年4月,大盘因为科创板的发行走出的一波段小牛市,势头正盛,我正在翻看医药股2018年年报。那些中成药公司的年报不断的恶心我,研发投入大都在3%-5%,大都是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些配方、做了下剂型(粉剂、丸剂、滴剂、注射剂等),再营销下医院渠道就大卖特卖,躺赢好几年。

老渔这里不是诟病中药中成药,其实中药中成药很有用有大用。中药中成药本质上是农业时代的药物,西方欧洲农业时代也各种中草药和动物提取物,都属于农业时代的经验偶然发现药物,要不然神农尝什么百草(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国并不是特例。只不过后来西方进入了工业时代,有了现代检验分析技术和化学分子合成,将偶然发现推进到定向发现阶段,并采取现代制造工艺,成为大规模生产的合成化学药。我们的中药只是停留在农业时代的产物,嫁接了工业制造技术而已,所以研发费用基本不需要,不需要创新,不需要太多临床。中药在我们缺医少药的时代,确实也解决了一部分用药的问题。(说实话,除了中药,我们的很多体制、法制、教育、思维,都停留在农业时代,是改革开放让这个农业大国慢慢开花)

老渔对中药中成药的几点说明:(1)中药不是没用而是用于基础系统用于改变人的原始基础身体基本面的,是有大用,也就是治本。(2)但是中药的关键不在药而在医生,需要老医生系统性把握人体循环机能,准确搭配配方,对医生要求特别高。(3)中药是农业时代的产物,并不是中国特有,准确讲叫农业时代的经验发现药,凡是农业时代的国家都有过。

扯多了,回到刚才说的翻阅医药公司的年报过程中,当翻到的时候,研发费用投入让我震惊了。贝达药业年研发投入:

2016、2017、2018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均高于15%,逐年增长,2018年高达48%,虽然有近一半作了资产化处理,但绝对费用比例也高达25%。这让我眼前一亮,老渔怀疑这是中国的医药公司吗?研发投入比例比还要高。

就这样,如一股清流,吸引了我的关注,后来又研究了它的产品管线、创始人创业的发展经历、团队情况、连续业绩情况,觉得真的很不错,就在4月份进场了:

后来大盘回落、4月-9月共5个月机构吸筹建仓洗盘,终于在10月份拉升突破整理平台。开启了价值成长牛股的主升浪,一骑绝尘。老渔也在今年4月份110元左右离场,获得了1倍以上的收益。4月份后因为疫情期间医疗板块业绩整体爆发的板块行情,贝达也因业绩超预期顺势实现了溢价及最后冲刺到160元。老渔的观点是掐头去尾,估值修复、业绩增长主升、估值疯狂拔高,只做中间的业绩增长主升浪。具体方法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深湖老渔,里面的《短线、波段与长线》文章有详细介绍。

老渔的买卖点和当时的大盘走势如下:

顺便提一句,2019年4月当时市场没多少人关注,机构研报也很少,远不如现在耀眼,机构大量发出研报和推票。当时市场更多的是讨论创始团队丁列明、王印祥、张晓三剑客的分分合合和部分高管出走的故事。而且持有一路期间对比下市场,大盘一直横盘震荡,经历了2月-3月份疫情和美股拖累的暴跌。老渔坚定持股实现1倍以上的收益,着实不易。

下面正式分析下,过去怎么样,现在是什么阶段,未来是否还有价值。

所在的行业和赛道是几个关键词:老龄化;医疗、医药、化学小分子药、生物大分子药;肿瘤、肺癌。

医疗主要大机会就在老龄化,国内人口结构的刘易斯拐点其实从2013年就开始了,社会年轻劳动力增速下降,老年人口增速上升。

老人的最大病症就是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免疫性下降和缺陷、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骨科和眼科疾病等。这些病症同时也可能会呈现相互关联、多病共现的特点,比如糖尿病会引起老年性湿性眼底黄斑性变(AMD)导致不可逆的失明,比如免疫性下降会导致肿瘤的大规模爆发,一位老人完全可能有冠心病和肿瘤的叠加。想想都觉得我们国家的保障太差了,40年改革开放人民群众创造的GDP都去哪儿了。

2018年国家成立医保局集中采购,砍完药价砍心脏支架(相关文章可搜索关注老渔微信公众号“深湖老渔”,《心脏支架集采的恐慌、熟悉的味道》),降低百姓用药成本,算是起到了一点降低医保支出控制医院费用的作用。

医疗行业大方向分为:医药、器械、服务。

→医药包括原料药、中草药、中成药、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制药;

→器械的细分比较多,包括基因测序仪和肿瘤检测仪、IVD体外诊断检测类、内窥镜、超声、外科手术类、眼科(晶状体等)、牙科(特殊材料)、骨科(各关节等)、再生材料(生物修复膜等)等等;

→服务包括CRO、CMO、CDMO研发临床和生产外包、体检服务、医学和实验室检测服务、眼科牙科骨科服务等。

感兴趣的每一个点,各位股友都可以深入挖掘,未来10年必将牛股倍出。

肿瘤(部分恶性肿瘤被称为癌症)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后就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它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即使后来致瘤因素已不存在时,仍能持续性生长,不仅与机体不协调,而且有害无益。根据肿瘤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危害性的不同,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恶性肿瘤多带来生命危险,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研究,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比例如下:

这里老渔提示下,不要谈癌色变,癌症的治疗方式现在已经有很多种,包括手术切除和溶瘤技术、放疗和化疗、靶向化学药和生物制药、广谱靶向生物药、细胞免疫疗法等。做好针对性方案,大部分肿瘤都是可以延缓几年生存期甚至是治愈的。

就选择了专注肺癌这个最大的细分赛道,研发了具有所谓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的肺癌创新小分子化学药,盐酸埃克替尼,适用于晚期二线治疗。

的重磅产品也是目前唯一在售的产品,盐酸埃克替尼,属于国家1类新药,是我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治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埃克替尼每盒用量是一周,每年按照每盒3000元价格,年度花费达14万多。同期国外进口药吉非替尼,年度花费在20万左右。(重磅药就是印钞机啊)埃克替尼疗效并不比吉非替尼差,定价真正是贝达倡导的理念“做更多吃得起的好药,让老百姓活得更好。”

这就是老百姓吃的起的好药,毛利高达94%,比茅台还高。

2016年-2017年,埃克替尼陆续纳入各省市医保支付范围。

2016年5月,埃克替尼参加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降价幅度超50%,由原来的每盒3000元左右降低到1399元,2018年又再次降低至1345元。

2019年8月,埃克替尼已作为常规纳入品种进入《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不再需要参加价格谈判。

2020年10月,埃克替尼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上市许可申请正式进入优先审评程序。

埃克替尼作为唯一收入产品,9年营收一直在不断增长,目前仍未达到峰值。

这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工业科技金奖的产品,有必要看下其发展历程。

——主要竞品、竞争格局

埃克替尼的国内主要竞品,2017年之前主要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2018年10月新一轮医保谈判,新增了5个非小细胞肺癌产品新增医保,分别为克唑替尼胶囊、甲磺酸奥希替尼片、马来酸阿法替尼、塞瑞替尼胶囊和盐酸安罗替尼胶囊。从医保限制的适应症来看,新进入医保的产品的靶点越来越清晰,并且细分患者也非常明确。

因为肺癌的巨大市场,加上靶点和变异的细分化,埃克替尼的竞争格局和优势,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以上产品管线可以看出,贝达专注肺癌,布局其它大癌种,依托小分子创新药,布局大分子生物药。都是未来老龄化市场高速增长的需求,产品与市场的匹配没有问题。

(红框内进入临床3期和NDA申请的,在未来3年内将会陆续上市贡献业绩,股友们最关心的第二个重磅产品盐酸恩沙替尼,2018年12月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2019年2月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目前已现场检查完毕,预计今年底将获批上市,好事多磨。)

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由海归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的、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研究和开发为核心,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的高新制药企业。2016年11月,贝达药业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公司现有员工1400余人,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创新药开发和产业化人才团队,包括数十位海归博士,其中7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7位入选浙江省高层次人才计划,在北京、杭州分别设有新药研发中心。

这是公司的官网简单介绍,背后的情况是这样的:

董事长及实控人丁列明,出生在1963年,1979年考取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的卫生防疫站工作,1988年考回了母校浙医大攻读传染病学硕士学位,三年后毕业留校任教。

1992年6月,在浙医大教学的丁列明获得了一次公派出国的机会,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4年后,他通过美国医学博士考试。2000年,定居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成为一名病理科执业医师。

后来市场传说的“贝达三剑客”,即三个创始合伙人丁列明、王印祥、张晓东,丁列明与王印祥是大学同学,张晓东是美籍华人,马里兰州大学医用化学博士,当年他手上有个项目,即后来上市“拳头”药品——“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已有较好的实验结果,可要往前推进却步步艰难,资金和人员都是瓶颈。于是,当时耶鲁大学博士后的王印祥,拉上张晓东一起找上丁列明商讨此事。后来就是三人合伙拿着项目回国找资金,孵化了埃克替尼,并找到了当时的卫生部长陈竺,给了埃克替尼极大的荣誉并在2011年8月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宣布上市。

从埃克替尼2011年开卖到2020年,连续9年一直是重磅唯一产品,一直没有新药出来。这首先是医药原创研发难度的问题,一款新药研发素有10年时间、10亿美金的说法;其次是资金配置方向的原因。贝达的发展路径来看,资金都用来建设团队、投入研发、收购重磅药和建设贝达医药科技孵化园了。如果埃克替尼的营收在贝达上市融资前都用来研发新药,那效率太慢了,好不容易回国创业,当然要大干快上:

→2013年9月,与美国安进公司合资成立贝达制药有限公司,旨在推进和实现安进公司的抗癌药物帕妥木单抗在国内的市场化。

也即上文产品管线中第2款,已提交上市申请NDA的帕妥木单抗,适应症为结直肠癌。

2017年开始建设的贝达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园所有房地产资产,放在该公司旗下开发运行。

→2014年10月,成立贝达投资(香港)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后面将有大用。

→2014年10月,与美国Xcovery公司在杭州正式签约合作。Xcovery公司获得贝达药业2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贝达药业将获得Xcovery公司恩沙替尼(X-396)项目在中国的开发权。

恩沙替尼(X-396)也即上文研发管线的1、4个。国内的适应症也是目前股友们最关心的,马上11月-12月将要获批上市的。2021年披露国际多中心III期实验结果后申请上市,将是第一个全球新药。目前国内自主创新药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较多,但是处于临床III期的品种仅有4个,分别为:健能隆的贝格司亭、贝达药业的恩沙替尼、的BGB-3111以及的康柏西普。

恩沙替尼是第3个ALK抑制剂,有望分享10%的市场份额。同时,恩沙替尼针对色瑞替尼、阿来替尼以及布格替尼单药以及多药耐药患者,也即3/4线用药,仍然有30%左右的有效率(ORR),也就是说,在欧美市场,除了10-15%的一线用药市场份额外,对于未来阿来替尼等ALK一直耐药的患者,恩沙替尼仍然有增量市场空间,预计海外合计市场销售额有望达到3亿美元。

我国每年ALK阳性的NSCLC在肺癌新发病例数接近35000例,由此可见治疗率是非常低的。我们假设未来随着收入提高,靶向治疗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治疗率提升至60%,恩沙替尼能够到达40%的市场份额,按目前靶向药物的年平均治疗费用7万元估算。恩沙替尼未来国内销售峰值在6亿元左右。

恩沙替尼(X-396)以上海外销售峰值3亿美金+国内6亿元=26亿元人民币。

→2016年11月7日,在深交所上市。

这里开始重点介绍下CM082(美国代号X-82)就是上文研发管线中的第5、6、8项“伏罗尼布CM082”。

管线中这个药的II期适应症-眼球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非常重磅,因为CM082是全球首款口服小分子化合物。目前治疗AMD的国内如康柏西普,即董事长余德超当年在任职时发明和主导研发的,一出世就亮眼全球,成为联合国用药清单品,是中国首批创新药的明星,不亚于埃克替尼。可惜是眼部注射用药,在眼部的玻璃体前3个月每月注射0.5mg/眼/次,后面每3个月注射1次,直到改善或治愈。眼部注射对很多患者是体验特别差,因为确实很恐怖。想想这个CM082一旦上市,会有多大的销量?专业机构预测国内销售峰值可达到每年50亿元,而且是全球权益,如果国外市场推广的好的话,20亿美金每年营收也是很有可能的。

【长线投资贝达的股友,一定要重点关注CM082的眼科适应症进展】

CMO82在产品管线中占了3个适应症:临床III期肾癌、II期与的特瑞普利JS001联合用药治疗黑色素瘤、II期治疗眼球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2011年初,Xcovery公司和卡南吉公司分别在美国和中国顺利完成了CM082新药(美国代号X-82)的临床前研究。Xcovery公司是通过美国Tyrogenex公司持有X-82全球权益。

2013年初,卡南吉从Xcovery拿到了CM082在中国的眼科适应症授权,并提交了眼科临床申报。2014年底收到中国临床批件,随后启动AMD眼科临床试验。

2013年上半年,美国的X-82眼科临床试验进展迅速,且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初步验证。大多数受试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有的视力有了明显改善。

双靶向激酶抑制剂 CM118(晚期恶性肿瘤),这两个新药均是由新药研发科学家梁从新博士设计开发,从艾科睿研发引进国内。CM082 在中国的研发放在卡南吉医药研发,CM118 项目的落地则依托上海再新医药,而卡南吉和上海再新均为唐明博士控股(收购前)。)

→2017年5月,贝达投资和美国Tyrogenex公司合资成立美国Equinox公司,贝达投资出资1500万美金,占股50%;美国Tyrogenex公司以X-82化合物技术出资,占50%。

→2017年9月,收购美国Equinox公司剩下50%股权,出资2000万美金。

(结合上一条,简单说就是:美国Tyrogenex公司将X-82化合物以技术出资的形式、贝达的香港投资子公司贝达投资以资本形式共同合伙成立Equinox,各占50%股份;然后又收购了Equinox另外50%股份,贝达药业及贝达投资共花了3500美金拥有了X-82化合物的除中国外的全球所有权益。)

至此,2017年通过以上2月、5月、9月的3步走,获得了CM082的全球所有权益。(牛不牛,这就是丁列明为了获得一款重磅药的资本手段)

→2017年1月,贝达和医药产业孵化园正式启动0期建设,目前2020年0期、I期已投入使用,II期在建。0期和I期已引进了“浙江扁鹊健康科技、杭州云嘉云计算、杭州云嘉健康管理、杭州瑞普基因科技、杭州瑞普晨、浙江迪谱诊断技术、云呼科技集团”等一批明星项目公司。(其中,杭州瑞普基因科技也是丁列明与其妻子楼胜琼女士共同创办。)

→2017年3月,与天广实双方签订协议,贝达药业向天广实支付产品技术许可费和里程碑付款合计5000万元,取得永久性的、独家的、可再许可的MIL60贝伐单抗生物仿制药产品权益。与此同时,贝达药业负责该产品的临床Ⅲ期试验、临床Ⅲ期后的产品研究试验工作、申报注册和产品商业化。

即上文研发管线中的第3款,MIL60贝伐珠单抗,适应症为肺癌、结直肠癌。

增发的 4,962,779 股,贝达药业取得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区域内单用或联用治疗除膀胱内给药外的所有肿瘤学和非肿瘤学适应症的独家开发并商业化 Balstilimab(PD-1 抗体)和 Zalifrelimab(CTLA-4 抗体)的权利。

PD-1 抗体、CTLA-4 抗体因今年新项目、且处于早期,尚未出现在上文产品管线中

→2020年6月,将持有所有贝达孵化园区资产的“浙江贝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以2.5亿元价格,全部转让给“宁波凯铭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凯铭即丁列明99%控股的,2020年6月注册成立的一家新公司。

(也就是说丁列明用2016年上市募集的资金,用来建设,然后又2.5亿全部转让至自己名下,老渔我不知道0-III期贝达梦工厂的实际价值是多少,这个情况该怎么去判断。不过目前结果就是贝达药业剥离了孵化园房地产资产和业务,专注于医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了。)

再回头统一看下贝达的关联企业,每一个股东、子公司、孙公司,都是为了一个又一个现实利益的项目而设立。

就说贝达牛不牛,从2011埃克替尼开卖以来,短短9年时间,将4款重磅药收入囊中,同时还建成了占地39万平方米的3期医药科技孵化园,真是玩得一手好资本。

一个公司发展,既要有英雄也要有团队,扩张、团结、进击的团队,才是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那么贝达自上市以来,团队扩张的速度怎样的呢?

2013年→2019年,员工数量分别为:531、617、712、859、984、1160、1328(研发人员占比保持在25%以上、销售人员占比保持在40%以上,博士自2016年开始分别为17、22、33、39),这招人速度,每年扩张100多,研发和销售占比合理,博士人才数量高配。核心技术和高级管理人员都是顶配,个个都是人才。

2016年→2020年6月,研发投入分别为(亿元):1.6、3.8、5.9、6.7、3.7,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5.6%、37%、48.2%、43.4%、39.1%。其中有些年度进行了资产化,资产化比例均在50%以内,即便如此,贝达的研发投入也是中国医药行业甚至是创新药企业里投入比例很高的。研发投入一般为研发人员的薪酬、研发设备购置费用等等,其中研发设备的购置费用是长期可以创造价值的。

有了这么强悍的团队和研发投入,那么业绩产出是怎么样的?

上市前埃克替尼的销售:

可以看出,营业收入基本持续增长,净利润却上市后连续3年单边下跌,股价也走出了一波可以“滚雪球”的大长坡。

为什么增收不增利?很简单,再次看上文的团队扩张和研发支出就明白了,企业的经营收入都去做内涵扩张经营了,包括研发、销售团队的建设、医院渠道和各类营销学术会议。

从各年财务报表中的成本和费用支出的大项可以看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

花钱的地方2016年到2018年3年间均持续高增长,一直比收入增长要快很多。这就是单一产品埃克替尼的弊端,可见增长已略显乏力。年收入15亿预计就是接近销售峰值了。好在从2021年开始恩沙替尼、贝伐珠单抗、帕妥木单抗,陆续上市将衔接上营收和利润贡献。

从上文费用数据看,2018年开始逐渐削减管理费用、2020年研发费用增长也略有放缓。可以说,管理层从2018年开始主动释放利润,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贝达又要融资了,如果业绩很差一直释放不出来,市场不认可,那么股价将很低,一是市场吸引力很差,二是募集不了太多资金,三是稀释实控人和大股东的股份也会很多。所以从2019年公司利润就开始转正了,贝达变了吗?没有,还是那一款药埃克替尼而已。

2020年3月4日,贝达发布了再次融资的非公开增发公告。

人算加上天算,2020年正好赶上疫情,很多原来在医院做肿瘤癌症化疗的肺癌患者,因为疫情管控,医生都建议使用口服药了、而且提前开了2个月的量,所以贝达2020年1季度业绩也大增。来看贝达1季报是怎么解释的:

真是不光有实力,还要靠运气。

没错,老渔看懂了丁列明、看懂了公司、看懂了当时去调研的机构如高毅资管等,坐上了下半场激情满满的单边主升浪。即便在大盘非常差的阶段,也实现了翻倍。贝达从此成了老渔的一个激情满满老情人。

是的,股市就这么简单,上市融资——业绩——再融资扩张——业绩,机构看着业绩去配合进场——拉升——业绩下降或难增长或不及预期——出货,如此循环而已,直到公司董事长和管理层不想干了。有钱人的世界就是这么乏味!!!

别说庄股怎么怎么滴,绩优股又怎么样?除了茅台,谁敢保证天长地久呢?

说到这里,就已经到尾声了,那贝达走势是不是应该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投资价值了?

老渔说了,贝达既然是老情人,怎么可能就永别呢?

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贝达未来将更加酷炫更加让人澎湃的业绩和估值吧。

首先贝达的商业化团队,经过埃克替尼的锻造,再出来新药国内市场肯定是销售的很快的,营收和利润都会很快出来,这个不用担心,主要就是看未来3-5年内的几款药:

1.埃克替尼(销售峰值20亿差不多了,除非再开发新的适应症,因为是卖了近10年的一代肺癌抗癌药,耐药性肯定是差不多都有了,已经再难以从根本上设计和改造了,分子结构和晶型就这样,再改那就是另一款创新药了)

2.恩沙替尼(2020年底上市,上文也说了,预计国内和国际销售峰值共26亿)

3.贝伐珠单抗(2020年6月提交上市申请了,预计2021年获批,因为贝发珠单抗目前市面已经至少有6款了,给予10%的市场份额,销售峰值能到10亿就行)

4.帕妥木单抗(中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患者人数高达37.63万人,未来有望成为帕妥木单抗的世界第一大市场,类比日本和美国销售额,国内潜在市场空间超过40亿元。当然考虑到德国默克里昂生产的西妥昔单抗的竞争,给予销售峰值15亿估算)

5.伏罗尼布CM082(这个是最重点的,上文已分析,预计销售峰值全球可达20亿美金、国内50亿,一共185亿)

以上加起来,一共256亿元销售峰值营收,按照20%的净利率来算,利润可达到50亿,按照创新药成熟企业增速给予PE=50倍的估值,贝达未来也将值2500亿市值。(恒瑞现在是4500多亿市值)贝达只要保持进击,当然可以做得到。当然峰值不是同时到来,利润也不是同时释放,这个估值会是一个震荡提升的过程。

1.老龄化大势未来10年将持续严峻,肿瘤抗癌药的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

2.的管线布局合理,恩沙替尼、贝伐珠单抗、帕妥木单抗、伏罗尼布CM082将从今年12月开始在未来1-5年陆续获批上市,贡献业绩增长。

3.贝达研发销售管理的团队建设、药品商业化很成功,高管和核心技术团队都是高配,都持续做股权激励,管理经营稳定且高速扩张中。

4.技术上目前的位置是这样:

机构在100-120之间又开始进场,目前市值429亿元,2-5年长线投资者无需任何担忧。

风险方面:目前估值相对偏高,就埃克替尼一款药难以支撑,今年因为疫情高增长、收到的股权收益,导致的利润暴增,在2021年可能会成为增长的压力。

再等等,老渔还会进场的!!!

一路分析下来,贝达丁列明不愧是优秀的企业家,IPO上市、建设和资产置换、重磅药收购、利润调节、市值管理、定向增发,玩得一手好牌,比那些只会坐庄的董事长,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贝达三剑客的分道扬镳,不知道是谁的损失,不管怎么样,会经营懂管理、长袖善舞玩转政商资本三界的丁列明,正处在人生辉煌期。

贝达这个情人,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每一个上市公司是否都要经历3重门:

IPO上市时是否高估、是否需要1-3年的估值回归?

上市后1年-3年,风投机构和大股东相继接近,是好好经营业绩增长、是释放利润管理市值、是操纵股价联合坐庄?

一轮到顶了,企业价值是否值得未来是否还有价值?是依然不忘本心稳健积极经营扩张?还是清仓式减持套现、抵押跑路?

更多精彩内容和牛股分析,请搜索和关注  “深湖老渔”  微信公众号,老渔我的主阵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马创始人叫什么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