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福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政治地位比省内其他城市低的省会?

省会城市,是指一省政府驻地所在城市(包括自治区首府),在全省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省会城市,在经过长期的政策、资源的汇聚下,逐渐发展成为全省(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它们的经济总量往往也大幅度高于省内其他城市。而我们一般把省会城市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占比称之为省会城市首位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20年我国27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排名,看看强省会战略到底是在加强还是减弱?

一、2个省会城市首位度超50%,济南、南京依旧全国最低

2020年,我国省会城市首位度最高的是东北吉林省省会城市长春,经济首位度高达53.90%,也就是说长春2020年我国的GDP超过了吉林省的一半还多,首位度高居全国27个省会城市之首。而省会城市首位度超过50%的,除了长春以外,还有宁夏的银川首位度为50.10%;而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以45.70%的首位度排名第三。

而首位度在30.00%至40.00%之间的强省会城市则比较多,共有7个城市,它们就是西安、哈尔滨、成都、武汉、拉萨、海口和兰州等7市,其中西安、哈尔滨、成都、武汉和拉萨的首位度超过了35.00%。这7个省会城市和前面的长春、银川、西宁,为全国首位度最高的10大强省会城市。

然而,首位度扎堆的城市主要集中在20%至30.00%之间,共有长沙、昆明、沈阳、合肥、杭州、乌鲁木齐、贵阳、太原、福州、广州、南昌、郑州和南宁等13个省会城市。其中杭州、乌鲁木齐、贵阳、太原、福州、广州、南昌、郑州和南宁等9个城市,首位度在20.00%至25.00%,相对来说,这9个的首位度在全国来说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间。而省会城市首位度最低的4个城市是石家庄、呼和浩特、南京和济南,它们的经济首位度都不到20.00%,可以称之为弱省会城市;其中的南京和济南,依旧是全国首位度最低的2个省会城市。

二、长春超银川位居首位度第一,西安连超三城进入前四

接下来看看27个省会城市2020年首位度排名有哪些变化?首先是长春超银川位居首位度排名第一,其中原因和长春代管公主岭市有着直接关系。而西安自从18年获批国家中心城市以后,不仅经济、人口获得了快速增长,而首位度也快速提升;2020年西安经济首位度连超哈尔滨、成都和武汉等3个城市,排名全国第四。而武汉则超过拉萨,首位度由全国第八上升至第七;海口同样超过了兰州,排名上升1位。

上面是2020年我国省会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可以看出排名变化非常激烈,然而首位度排名15至21之间的7个城市排名变化同样非常大。首先是杭州首位度超过乌鲁木齐,排名全国首位度第15名;另外福州和广州超过中部地区的南昌,排名各上升1名,其他省会城市首位度排名则保持不变。

三、强省会战略依旧,11城首位度占比上升

去年不少人都在说强省会战略已经过时,许多省份开始推进均衡发展,事实上并非如此!2020年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有14个城市的首位度占比出现了上升,其中长春的首位度占比上升了3.60%,其次首位度占比上升较多的还有西安,上升了2.10%。其次首位度占比上升较多的还有海口、福州、合肥、济南、和武汉,可见长春、西安、福州、合肥、济南和武汉等城市的强省会战略依旧在快速推进中。

但是,却有11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占比出现了下降。这11个城市分别是西宁、乌鲁木齐、拉萨、哈尔滨、兰州、银川、昆明、南昌、石家庄和呼和浩特等11个省会城市,这其中首位度占比下降较多的省会城市有西宁、乌鲁木齐、拉萨、哈尔滨和兰州等5个城市。而成都和长沙两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占比则维持不变。

四、首位度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而首位度低的在东、中部地区

27个省会城市中,首位度高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比如首位度排名前十的城市中,西部有银川、西宁、西安、成都、拉萨和兰州等6个城市,尤其是西北,竟有4个省会城市进入前十。除了西部地区以外,东北三省的长春和哈尔滨2个省会城市也进入首位度排名十强行列。

而首位度排名最低的10个省会城市则主要位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进入首位度排名倒数前十的有福州、广州、石家庄、南京和济南等5个城市,占据了其中的1/2。而中部地区的太原、郑州和南昌也进入了倒数前十之中。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发展最均衡的是东部地区,其次则是中部地区。

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这类城市地位高于一般地市级市,市委书记和省委平级远高于地市级市委书记。

1.省会是副省级,省内没有其他副省级城市。

这些城市是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长春。

这类城市特点就是省会是超级巨无霸!省会资源无可争议的最多。省会GDP占全省GDP特别高!

如图:两千万人口以上正常省份!省会GDP占全省GDP比值除南京外全部超过30%,比值相当高,远远拉开其他省份。毫无争议一省捧一城!省会扩张速度远高其他省份。

其中武汉、成都、南京、西安,每年稳居新一线名单(哈尔滨和长春不在列,跟近年东北整体经济滑坡有关)。

特别提一下,南京GDP全省比值非常少,远低于苏州占比。

苏州在16年开始连续入选新一线,13年第一次评比没有在列!看来新一线排名政治地位比经济地位更重要。苏州经济这么牛,居然没有机场!

因为苏州经济真的太牛了,为了给苏州正名,苏州市委书记同时是江苏省常委。从而达到省内发展相对平衡,但相对苏州政治地位还是比较低。

另外,江苏真的太牛了!省内无锡也常常在新一线名录。

省会是副省级的省份,看趋势总体会占省份40%以上,暂时没有到的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一市抵一省大概如此。

2.省会是副省级,省内还有副省级城市。

这些城市是广州—深圳(广东)、杭州—宁波(浙江)、沈阳—大连(辽宁)、济南—青岛(山东)。

特点是双中心,一省两个高点!

看上去没有大的区别,因为一个省捧两个地方已经是最大极限!但两个副省级累加大部分占了全省GDP40%!!!请问其他地市的存在感。。。

广州+深圳占了广东总GDP的48.4%。

大连+沈阳占了辽宁总GDP的55%。

青岛+济南的GDP占全省GDP的26%。相对而言青岛济南配还是比较弱势。不过双寡模型不变。

杭州+宁波合计GDP占浙江省43%。

双核中心占省份GDP总和占比会达到60%,没有达到的会往这个方向发展。当然从数据看浙江 山东可能是个例外。

3.省会不是副省级,省内还有其他副省级城市。

但厦门太小了,发展限制实在太大!在px事件后,厦门发展失去了动力。

因而福建省政府有意捧大省会福州,为了政治上的平衡,由省委副书记兼任福州市省委书记。

不过不管福州市政府还是福建省政府怎么努力,厦门依然是福建最有吸引力的城市,福州基本被碾压。

福建是中国一个特例,种种原因下福建反而会走全体平衡的情况,不得不说福建人民有福气。

副省级城市地位高,优先发展。基本上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是轮流上一线新一线。政治地位对城市发展,显而易见。

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华东区域(六省一市,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上海)普遍各区域均衡发展,可以说中国最均衡的地方几乎全在华东。除此之外的所有省份只要有副省级城市都是集全省之力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存在感为什么那么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