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前,客户知不知道这笔钱将被用作什么投资?

不仅个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被“飞单”,连银行机构也会。

据广州日报客户端5月18日消息,日前重庆渝北区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刑事判决书显示,浙商银行购买到了价值共8亿元的假理财产品。有意思的是,浙商银行一直未发觉这份理财产品有问题,直到银监会来总行检查,才发现购买的理财是“三无”产品,无备案、无编号、无真实投向。

2015年4月,浙商银行西安分行金融同业部客户经理孟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中信证券公司的张经理,称建行重庆市分行有一个保本理财产品,金额4亿元,问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能不能做这笔业务。

对突如其来的业务,孟某要求进一步核实具体信息,张经理将建行重庆XX支行行长张某的联系方式给了孟某。孟某与行长张某联系后,核实确实存在这笔业务。

经浙商银行总行批准,2015年6月,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的客户经理骆某和核保经理去建行重庆XX支行现场进行了核保和合同签订,合同总额4亿元。

骆某表示,其一行人到建行重庆XX支行行长办公室见到了张某,张某在相关协议上签了字,核保经理对签协议的过程拍了照片,然后张某安排了一个办公室的女性工作人员盖章。

据浙商银行西安分行总经理助理李某证实,2015年,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在建行重庆XX支行购买了一款4亿元的保本理财产品,期限2年,预期年化收益率6.8%,产品名称为“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乾元保本型理财产品2015年第16期”。

同年7月,孟某又联系到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资产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吴某,其告诉吴某,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要购买一单重庆建设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但是由于西安分行表内(资产负债表)资产余额不足,问吴某愿不愿意接这单业务。

吴某考虑到表内还有余额,该业务又是风险比较低的同业业务,于是答应了。按照浙商银行内部购买资产业务流程进行了审批,经部门总经理吴某及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分行行长签批后,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授信评审部前去建行重庆XX支行办理了面签手续。

2015年7月,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购买了建行重庆市分行发售的乾元保本型理财产品17期,金额4亿元,期限2年,预期收益6.8%,因为双方签订的是建行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建行重庆XX支行的责任是要承担按季支付理财投资收益以及理财到期后支付本金及收益的责任。

考虑到理财说明书说明是用于同业存款,该业务风险较低,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未对后续投向跟进,而且对转出账户“中信-XX-建设银行资产管理专户”也未提出质疑。

银监会现场检查发现异常

一直到2016年,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和上海分行都未发觉购买了一个假理财产品。直至银监会在检查浙商银行总行时,发现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购买的前述建行4亿元理财产品没有备案编号,便进行核实和处理,建行重庆XX支行的时任行长曹某回复,“这笔理财产品在建行重庆市分行系统内查不到。”

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瞬间懵了,这个回复意味着建行重庆市分行没有发行过这笔理财产品。所幸的是,这笔理财产品目前是按季付息,结息正常,没有出现拖欠的情况,本金是2017年6月到期。

既然建行否认发过上述产品,那么浙商银行购买的这笔假理财是怎么回事,所谓的理财资金又流向了何处?

后经建行重庆市分行投资银行业务部总经理刘某证实,建行在重庆市范围的理财产品都是由刘某所在的部门负责发行,由下属支行及各网点对个人和机构销售。经核实,建行重庆市分行未发行过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乾元”保本型人民币2015年第16期、第17期理财产品。

这笔假的理财产品系支行长张某为帮助朋友虚构出来的,虚构的原因是某地产公司总经理找到张某贷款,但该笔贷款未能在建行审批通过,张某碍于多年的朋友情份,才想到了虚构理财产品帮助融资,从浙商银行出来的资金,最终经过中信证券转给了该地产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该地产公司付出总的融资成本是每年16%。

2017年12月26日,张某因犯受贿罪,被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罚金300万元。案发后,浙商银行西安分行、上海分行均已收回全部出资本金。

敲黑板:购买理财如何避免被“飞单”

实际上,不仅银行机构理财投资会被”飞单“,个人投资者也需提防银行的“假理财”。

某大行理财经理介绍道,银行在售的自营理财产品,风险一般较小。

“在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可不都是银行自己发行的,银行也会帮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卖产品。所以,有些银行员工会铤而走险,私自与第三方理财公司达成协议,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私自销售非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银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这在业内称为飞单。”前述理财经理介绍说,与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飞单”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承诺收益率基本上会比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理财产品收益高。但是,由于出售“飞单”产品一般是是理财经理个人行为,银行一般不承担相关责任,一旦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投资者维权可谓难上加难。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呢?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如果你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买,里面的产品就是属于银行自己的产品,而不是代销。如果再不放心,也可以在中国理财网查询,每个正规发行的理财产品都有一个编号,输入编号就能查到是否是正规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是哪家等等。”上述理财经理说。

6月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一轮疯狂上涨,昨日记者走访发现,7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普遍回落至5%以下。

6月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一轮疯狂上涨,昨日记者走访发现,7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普遍回落至5%以下。

连日来,记者选取多款银行的相关理财产品,在对这些说明书进行了比对和分析的时候,记者发现,理财产品说明书内暗藏了投向不明确、信息披露不透明、自评风险评级、声称“不对准确性做保证”等多个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不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还是低,对于银行来说,其研发和发售理财产品都是有着满足业绩需要、稳定客户群、获得丰厚的中间利差等考虑。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还是要多留意说明书内的相关条款,不要盲目为了高收益率去追捧理财产品。

问题一:投向“一锅粥” 信息披露不透明

记者翻阅了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相关产品不论是成立方式、资金投向,都说明得十分笼统和模糊。

例如,一款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在其“投资范围及投资资产种类”方面是这样描述的:“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A级以上级的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拆借、信托计划、信托受益权以及符合监管要求的其他资产。”

“大部分产品说明书都是这样写的,并没有明确的标识。但是在银监会8号文之后,对非标资产监管严格之后,这方面是出现了一些好转,但还是存在投向不明确、信息披露不透明的问题。”一位银行业资深业内人士陈先生(化名)表示。

记者发现,另一份平安银行组合类(和盈计划)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也表示,“产品投资于市场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同业资产、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信托计划和资产受益权(非股权类、房地产、PE类、信托受益权类)以及其他资产。”而且并没有对相关投资状况有细化的表达。

该行还规定,“银行有权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在不对客户实质性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且按约披露的前提下,对本理财产品的投资种类和投资比例进行调整。”

问题二:产品评级不靠谱 客户测评走过场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还能看到相关风险评级,如中信银行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黄色级别),优选财富高级理财经理周琳告诉记者,“这都是银行自己给自己评定的,并非是第三方机构评的,意义不大。”

事实上,该款产品确实在说明书中继续阐述了风险分级:“风险分级为中信银行自行评定,仅供参考,中信银行并不对前述风险分级结果的准确性做出任何形式的保证。”

记者发现,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不少银行也在走过场。银监会明确要求,各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全面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提供投资产品时向投资者警告潜在投资风险。

不过记者近日在滨江东路一股份制银行的网点购买理财产品时却发现,理财经理并未为客户的风险进行认真测评,而是拿出一份空白的风险测评表对记者说,只需签字就行,具体的项目她会帮记者填写。然后,问都不问便在风险测评表上划起钩来,然后自作主张地给记者定了一个稳健型的风格。

问题三:清算期不享收益拉低实际收益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还会声称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通常情况下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周琳表示,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实际收益率会被拉低。

“当产品到期时遇上法定长假,清算日则会继续顺延,银行兑付期进一步拉长。而产品标榜的高收益率,也因银行占用资金的时间过长大打折扣。”周琳说。

事实上,银行的理财产品确实不是款款达标。据普益财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6月公布的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7款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

问题四:霸王条款堂而皇之被列出

理财产品说明书里的霸王条款不仅会出现,且会出现很多次。在一款理财产品说明书中,记者看到:“在各投资周期内,客户无权以任何理由于该投资周期到期前要求提前终止该款该期理财产品;当相关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等不利情形时,银行有权但无义务提前终止该款该期理财产品。银行将理财产品的投资资产在提前终止日后2个工作日内进行变现和收益分配,如遇市场发生重大波动或其他非因银行的原因导致本理财产品的投资资产未能在前述期限内变现,银行可延长变现和收益分配期限,但应进行公告。”

周琳表示,事实上,这些设计条款只有利于银行。

问题五:推卸责任 自发产品变“委托”

记者在中信理财之惠益计划稳健系列6号26期风险揭示书上看到,中信银行明确表示“本产品是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海信托)组成的联合金融服务团队推出的理财产品。”但在产品说明书中却看到了另一句话:“中信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

可见,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但事实上作为理财产品的发行方,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是信托关系。

银行业资深业内人士陈先生表示,信托关系中受托人要承担后果责任,但委托关系只要受托人在委托范围内行事,不用承担后果,“比如你让中介帮你出租房子,就是委托关系,出租不出去,中介不用承担责任。”陈先生表示。

管理费托管费外银行还大赚利差

调查中,记者发现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具体投向并不了解。那么,银行设计理财产品出于什么考虑?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间竞争压力加大,部分银行对流动性管理不严格,贷款过多,受监管机构年中存贷比考核等因素的影响,银行在短期内资金面紧张,迫切需要通过发行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解决资金问题。

对银行来说,发行理财产品是稳定客户群的行为。“如果不发行,客户就不满足于存款的收益,可能会流失到其他银行或将资金投向其他的理财项目。”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张先生表示。

理财产品除了带来佣金(管理费、托管费)收入外,还会带来利差收入。如将客户资金投资较长期的债券,收益率通常会比承诺投资人的收益率高,理财产品如能滚动发行,则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托管费年化利率是0.08%~0.05%,管理费是0.5%~2%。此外,银行还会赚取2%~4%的利差收入。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价全线回落。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平均收益率4.49%,与6月底最后一周的5.11%相比降幅为12%;发行量亦下降近20%。但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或将增加,会在当前的高收益率水平小幅波动。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在近期股债双熊的形势下,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的流动性选择高收益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M金融 (ID:gh_5dab6f96ff8b),作者:冯赛琪,原文标题:《【深度】上市公司理财引众声喧哗,超5000亿“闲钱”都投向哪儿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米哈游、莉莉丝两家游戏大厂“踩雷”理财产品并起诉五矿信托;宁德时代将定增募资中的230亿购买投资理财,引得股民“炸锅”;中小股东在刚刚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激烈反对公司理财议案无果……

大公司用闲置资金买理财无可厚非,但近期却遭遇风波争议不断,并让聚光灯投向信息更加透明的A股上市公司理财情况。

2022年已过半,A股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已显,根据已公布数据,截至目前共有超过900家公司认购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超5000亿元。

这些理财产品具体投向哪里?银行、券商、信托等赛道谁最受青睐?有哪些新的趋势?备受争议的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买理财真是不务正业吗?

上市公司超5000亿理财产品投向哪?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梳理,今年以来截至7月7日,共有913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理财投资,合计持有7845个理财产品,认购金额为5475.72亿元。

其中,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占比超66%,以总计3620.5亿元的认购金额居全部理财产品类型之首。另有银行理财产品认购 633.82亿元,证券公司理财认购318.98亿元,投资公司理财认购78.84亿元,信托认购89.19亿元。

具体来看,持有理财产品数量最多的前十家上市公司依次为,唯科科技(200个),江苏国泰(148个),爱婴室(107个),顺博合金(96个),实益达(81个),楚江新材(57)个,正海磁材(50个),鸿合科技(50个)(49个),中兰环保(49个)

界面新闻记者统计了今年购入理财产品最多的前十家公司所选择的相关产品和发行机构发现,上市公司仍然青睐银行理财产品,尤以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居多。

购买最多的是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共购入193个,兴业银行(162个)和交通银行(103个)紧随其后。农行、、招行、浦发、工行、中行、光大银行等也都排名靠前。此外还有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商行在列。

另外,仅有爱婴室、顺博合金两家公司选择证券公司理财。值得注意的是,购入理财产品107个的爱婴室,对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热情不减,共购买了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安证券、财通证券、安信证券等5家证券公司的28个理财产品。

理财投入最多的前十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江苏国泰投入179.98亿,中国电信投入101.7亿,中信证券投入90亿,潍柴动力投入72.98亿,迪阿股份投入63.94亿,航发动力投入60亿,青岛啤酒投入42亿,康弘药业投入37.68亿,投入36.09亿,金龙汽车投入35.61亿。多数上市公司表示,购买理财产品的原因为充分利用公司闲置自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股东收益最大化。

中信证券豪掷90亿买银行定期,收益率仅2%多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前十的公司只有一家金融类公司,即“券商一哥”中信证券。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信证券已购买理财产品达90亿,在所有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三。中信证券将90亿资金全部用于购买银行定期存款。

今年2月,中信证券在华夏银行存入三笔定期存款,金额共计80亿,预计最低收益率均为2.28%。5月12日,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已收回本金80亿,实现总收益3660.67万;同时又将10亿自筹资金存入中信银行,预计最低收益率2%。也就是说,等到最后一笔10亿资金到期后,中信证券的闲置资金理财收益预计超过4000万元。

银行理财产品认购方面,海信家电认购金额最多,为27.5亿,共有186家公司认购了这一类型的产品。

券商理财产品方面,共有174家公司投入资金,其中有94家公司投入过亿。

超过10亿的只有仙坛股份一家。据悉,仙坛股份共持有25个理财产品,光券商理财产品就占到24个。仙坛股份认购的理财产品资金合计12.62亿,其中,在券商理财产品中投入12.45亿。也就是说,除去在中信银行投入的1700万结构性存款,仙坛股份剩余资金全部用于证券理财。

另外,有36家公司将资金用于认购投资公司理财产品,共计金额62.23亿。其中海天味业以29.89亿的认购总额排名第一,约占此类理财总资金的48.03%。

有48家公司将资金用于认购信托产品,共计投入81.85亿。投资信托过亿的公司有21家,超过5亿的公司有5家,分别为兆驰股份(8.3亿),新钢股份(8亿),微光股份(5.5亿),海信家电(5.19亿),海兴电力(5亿)

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买理财,真是不务正业吗?

用闲置资金买理财已然成为上市公司盘活资金的常规操作,但近段时间,上市公司在理财投资方面风波争议不断。

6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将使用不超过230亿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投资品种包括但不限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等。

但这一计划引发市场热议,有股民表示宁德时代属于“一边圈钱,一边理财”。在此公告5天前,宁德时代刚刚有450亿的巨额定增落袋,按照宁德时代披露的资金使用计划,募得的450亿将用于扩建产能及技术研发等,而现金管理一项并未出现在公司的定增计划中,这也是为何会引发股民热议的重要原因。

另外,近日东阿阿胶在股东大会上一项关于投资金融理财产品的议案,遭到了近半数中小股东的反对。

今年3月份,东阿阿胶发布了公司的理财计划《关于投资金融理财产品的议案》,表示为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部分闲置资金,将使用不超过25亿元的自有资金购买产品,为主要合作银行及其子公司的保本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或低风险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

6月30日,东阿阿胶公告了2021年度股东大会的决议情况。针对一项关于投资金融理财产品的议案,中小股东总表决情况显示,反对2285.45万股,占出席会议的中小股东所持股份的49.74%;同意2072.04万股,占出席会议的中小股东所持股份的45.09%;剩下的弃权。但从实际结果来看,中小股东的反对并没有影响议案的通过,最终同意2.3亿股,占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所持股份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引发股民争议的公告和议案外,也有上市公司的理财情况受到监管部门的问询和关注。

7月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公告,公司收到天津证监局警示函。公司在《2020年年度报告》《关于委托理财的进展公告》等公告文件中,未披露购买的总计1.2亿理财产品合同的补充协议等情况。据天津证监局,泽达易盛在披露的有关鑫通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鑫福3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类别、产品投向、存续期限、风险等级、退出安排等关键内容,与产品实际投资情况不一致。例如,其在2020年12月签订的有关补充协议中,将资产管理计划的类别由固定收益类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修改为权益类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主要投资方向增加 了有限合伙份额、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等,产品风险等级由R2修改为R5,存续期限由5年修改为10年。

不过就一般情况而言,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是在本金安全前提下,提升资金收益率的一种手段。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向界面新闻表示,这其实是“合理而科学的理财,并非不务正业”。因为投资业务并非多数上市公司的主业,出现资金闲置时,购买理财产品时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还是第一位的。上市公司通过增发等募集资金之后,募集资金一般不会立即都投入到相关项目中,在遇到大额募集资金闲置时,购买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是合适的。

“理财热”持续降温,结构性存款为何高歌猛进?

在2018年创出峰值后,近两年来上市公司“理财热”持续降温。

界面新闻记者统计了过去5年,A股上市公司在购买理财产品方面的表现。

2017年到2021年间,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始终在1200家上下波动,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总量在2018年达到高峰,即25188个理财产品,后逐年下降。理财产品的认购总金额与理财产品总量的变动趋势有相似之处,同样在2018年时达到高峰后下降。

对此变动,于百程表示,上市公司理财积极与否,一般跟几个方面有关:一是跟经济周期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觉得阶段性的业务扩张具有风险或者缺少看好的项目,为避免资金闲置则会加大理财投入;二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每年有波动,如果遇到收益率较高的年景,上市公司也会更加积极;三是理财产品的风险,比如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选择难度加大,另外理财产品出现暴雷,也会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更加谨慎。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从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四个赛道,梳理了上市公司在细分领域的投资情况。总体来看,就上述四个赛道,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将资金放入银行,但这种趋势正在逐年下滑,2017年至2021年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54%。

另外,券商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认购的高点均在2018年,上市公司认购券商理财产品逼近900亿,认购信托产品达380亿。投资公司理财产品认购金额总数虽小,但在2021年增长突飞猛进,认购金额突破300亿大关,同比增长了116.55%。

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性存款一路高歌猛进。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不断下降,2019年结构性存款金额彻底超过银行理财产品,至2021年,结构性存款金额达8644.9亿,为同年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的3.77倍。

“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产品实现净值化转型,打破刚兑,银行面临着理财客户流失的风险,一般的存款产品竞争力较弱,高收益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成为揽储利器,各银行纷纷加大结构性产品的发行力度。”

于百程认为,之所以结构性存款在2018年之后出现快速增长,因其具有低风险同时收益较高的特点,上市公司对这类产品比较热衷。他强调,在实际业务中,不少结构性存款实质变为固定收益产品的“假结构”。这既不符合这一产品的设计初衷,也违背了监管“打破刚兑”的理念。

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意在规范结构性存款业务的发展,《通知》表示要切实解决结构性存款业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保持现行监管政策的延续性,对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业务进行明确区分。分析人士指出,这使得结构性存款产品不断降压,上市公司投资此类产品也将下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M金融 (ID:gh_5dab6f96ff8b),作者:冯赛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销理财产品的上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