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同时受银监会会保监会监管吗?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形成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提出,整合银监会和保监会职责,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合并原因主要是防风险和严监管两大思路所致。首先,高层已经把防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此外,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有外汇市场、银行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等。经过2015年股市波动、2016年外汇市场波动,总的来说这两大市场基于稳定,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建立了。而银行市场从去年开始严格整顿、比如三三四自查,保险乱象也比较多,近期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这和我们体制有关,银行是重要资金来源,一些资金由于监管套利空白等原因流入保险市场。所以,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从长期来看能更加规范资金的去向,让资金回归实体,保险行业也能回到到保险保障功能,”中国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对此进行解析道。

而自成立以来便受到极大关注的国务院金融发展稳定委员(简称“金稳会”)和未来“一行两会”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协调?何海峰表示,金稳委是国务院的协调议事机构,尽管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分,但是金稳委是更高的顶层架构。“金稳会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但将来参加议事协调的部门和机构还是比较多的,可能会有8到10个,除了一行两会,还有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很多相关的部委。央行的主要职责还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包括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机构改革方案还提到,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这说明央行的权利变大了,”何海峰分析称,“从工作便利高效的角度来看,金稳会一把手和央行一把手可以由一人兼任,因为此前曾经有过朱镕基副总理兼任人民银行行长的先例。”

1997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这给当时的中国金融系统敲了警钟。当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成立保险业的专职监管机构提上日程。1998年11月,保监会成立,负责监管我国的保险业,此后人民银行不再承担保险业的监管职责,至此开启了保险分业监管20年。

从混业到分业初具雏形到分业体制成型再到合并银监会和保监会,此次金融监管体制的背景是什么?“自十八大以来,中国一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机构改革。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国家推进大部制改革,目的是精简高效,和国务院推进的放管服改革是相承的,”何海峰认为。

此外,何海峰认为,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背景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多乱象,比如监管漏洞、空白、套利等,尤其是新兴技术的出现,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要从风险监管、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但是又不能搞急转弯式的监管机制改革,所以先推出了金稳会,在金稳会顶层设计的下再逐步改变现在风险监管的体制。”

何海峰认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在顶层设计上有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但还有一个缺陷,“‘十三五’国家层面的金融规划一直没有出来,各界猜测也很多,现在正好解释了为何不出台,因为金融机构有很大变革。”

那么,银监会和保监会为何合并?何海峰认为,原因之一是要防范金融风险。自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此后,“防风险”在高层会议频繁提及,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

此外,何海峰从资本市场进行解读,“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有外汇市场、银行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等。经过2015年股市波动、2016年外汇市场波动,总的来说这两大市场基于稳定,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建立了。而银行市场从去年开始严格整顿、比如三三四自查,保险乱象也比较多,近期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这和我们体制有关,银行是重要资金来源,一些资金由于监管套利空白等原因流入保险市场。所以,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从长期来看能更加规范资金的去向,让资金回归实体,保险行业也能回到到保险保障功能。”

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证监会并未有任何变动,何海峰解释道:“实际上在十九大,也包括全国金融工作会也强调了整个金融体系要转向直接金融,直接金融特别强调了资本市场,因此从发展角度来看,下一步证监会或者资本市场是一个重点,金稳会是稳定,央行是防风险,银行保险是治理乱象,证监会是发展。”

对于未来金融监管改革需要关注的问题,何海峰认为,“机构改革方案还提到,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这说明央行的权利变大了。但是央行现在的机构部门设置是不是就符合现在金融体制要求?同时如何把地方金融监管实权结合起来?”

“合并银监会和保监会是否跟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有冲突,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银监会管主要是存款储蓄,也包括相关其他的中间业务,过去保监会主要管理保险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两者中间有一定的交叉,但是专业性也比较显著。大的原则是确定了,要体现监管协调在防风险上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体现出强监管的统一性、穿透性,特别是专业性。所以,银保监会下的部门设置,以及和证监会、央行、财政部和发改委等如何协调,这是一个问题。”

自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宣布设立金稳会,业界便一直追踪金稳会动向。去年11月金稳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了金稳会的职责,作为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金稳委是国务院的协调议事机构,尽管央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分,但是金稳会是更高的顶层架构。金稳会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但将来参加议事协调的部门和机构还是比较多的,可能会有8到10个,除了一行两会,还有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很多相关的部委。央行的主要职责还是‘双支柱’调控框架,包括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何海峰说。

对于金稳会和央行的关系,何海峰认为最高监管的调整改革由金稳会通盘考虑,包括部级协调,也涉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央行作为办公室来来行使这个功能。此外,央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包括货币政策和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框架。

“从工作便利高效的角度来看,金稳会一把手和央行一把手可以由一人兼任,因为此前曾经有过朱镕基副总理兼任人民银行行长的先例。按照惯例,应该是分管金融相关工作的副总理兼任金稳会一把手,但现在国家领导还没有选举出来,所以我们还得等待和期待之中。如果确定了,相关的改革协调政策落地也会比较快了,”何海峰说,“下一步金稳会、央行、银保监会以及证监会、金稳会办公室以及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相关的金融部门如何进行改革,设置部门和功能来协调金融事务,这要等下一步各部委内部的‘三定’方案及新一届领导上任之后再定方案。”

此外,一直处于监管交叉或者空白地带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未来将如何规范?何海峰认为,金融科技对于金融冲击非常大,比如大数据、区块链和AI带来的改变甚至是颠覆的。对于它的监管,“我个人考虑还是应该放到更高层次或者更有协调性统一性的机构来进行,如从金稳会或者央行进行统筹,同时金融科技市场变化太多,还应该配合行业协会进行补充规范市场。

20日中午的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相信岛友们都已经看过了,毕竟上条推送中,留言那么踊跃。

眼尖的你可能已经发现,这次答记者问里,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提到了金融监管。(具体内容见下面[经济Ke]专门制作的长图)不过,既然提到金融监管,就不得不提这次机构改革中的热门话题——银、保监会合并。

今天李克强总理在提到银、保监会合并的内容时,是这样表述的:这次机构改革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也是要防止规避监管的行为发生……

《史记》:“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大禹改其父鲧堵水之法为疏浚之道,“绝九川之四海,浚畎浍之川”,于是,万民安定,“告成功于天下”。

当今之时,流动性充斥市场,各类资金如决堤的洪水,纵横恣肆,“一发不收,转千湾、转千滩也未平复。”

3月13日,整合银监会、保监会职责,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会)的改革方案落地。同时明确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至此,在银行与保险业,央行负责宏观审慎监管、银保会负责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机构监管,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式双峰监管模式雏形初显。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未来三年主要任务是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排第一,而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防洪攻坚,自然要有联合部队。

2003年,银监会成立,“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格局正式成型。然而,在随后的金融市场化之路上,我国却逐渐形成混业经营的现实,银行同业业务快速膨胀,影子银行鬼魅般飘忽不定,信托资金大走通道,保险公司也玩起了变相高息揽储的把戏。

据说,光是银行理财资金就有30万亿元,各类躲猫猫的资金可高达百万亿元。在此前监管架构下,这些资金腾挪躲闪,左冲右突,无从穿透,不知道钱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流往股市,杠杆高企,其后果是2015年股灾;奔向债市,则有2016年末债灾;至于脱实入虚,在金融业内空转,或是通过各种渠道注入房地产,白居易也说“长安居、大不易。”

原财政部部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楼继伟抨击道,过度的混业造成一系列金融乱象,名目繁多的中国特色衍生品另人眼花缭乱,同业、通道、嵌套、资金池、庞氏融资性的万能险、P2P、非标、现金贷等等层出不穷、相互叠加,结果是不断抬高资金成本,加剧实体经济困难。同时,风险传染的渠道极不透明。

有不透明的洪水,就有猛兽。大鳄、妖精、害人精、灰犀牛各种出没,小孩夜哭不止。安邦、海航、华信、中植、宝能等金融控股集团蜂拥而起,速度之快已让人为之目眩神迷,而资产规模动辄以万亿元计,已超乎[经济ke]码农的想象空间。

专业术语太多,还是看故事更精彩。两年多前,“宝万之争”大戏开场,姚振华的宝能系拿出20亿元资金撬动浙商银行132亿元,最终以450亿元成为万科的第二大股东,如果按万科一度42元/股的价格计算,宝能系浮盈600亿元。

数字很惊人,操作也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莫辨雌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还是借钱,变着法借钱,循环借钱,层层加杠杆。

“宝万之争”白热化时,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都曾出手调查,然而,三方最终都未能穿透资金底层。今年1月30日,万科独立董事刘姝威还连发两封公开信,直指宝能系与配资的浙商银行存在的资金合规问题。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告诉[经济ke],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分业监管框架中,不论哪个部门都无法独立解决“宝万之争”及其他类似问题,“资金链横跨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市场,从各自的角度来看,似乎都是合规的、可控的,但全局来看却又风险重重。在资本市场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分业监管的割裂与失效在这里暴露无遗,利用监管漏洞大搞监管套利也就成为各路玩家这些年最为热衷的危险游戏。

更可怕的是,监管层个别人士也成为被围猎的对象。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是典型之一,正是在其治下,监管大开绿灯,各种伪创新层出不穷,乱象四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今后金融监管改革的顶层思路。

如今,庞大、复杂的混业经营的局面已成,重回分业经营时代几无可能。现实倒逼下,防控金融风险,消除监管盲点,防止监管套利,避免风险的交叉感染,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是金融监管改革的现实逻辑。

去年,全国金融稳定委员会成立,如今,银保会亮相。这是监管体制的顶层结构。

监管姓监是共同的定位,实质重于形式、穿透式监管是统一要求,让各种套路在火眼金睛下烛照,是共同的方向。

强监管是必然。保监会告别父爱主义,2017年发出的监管函同比多了一倍,新构建“1+4”监管框架被称空前严厉。

郭树清去年上任银监会主席之后,在银行同业、理财、表外三个重点领域严控影子银行、交叉金融、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等风险点。

颇有意思的是,2017年,银监会和保监会推出一模一样的“防风险、治乱象、强监管、补短板、服务实体经济”的主题行动,堪称同频共振。

最近发生的不少事串起来看,已预示着未来的走向。安邦已被接管,宝能系的姚振华去年就已被禁入保险市场十年,还有各路传奇大豪也在风口浪尖。

监管层的表态高度一致。

周小川3月9日表示,实质上的一些金融控股集团,存在虚假注资、循环注资,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不够透明等问题,也酝酿了一定的风险。

郭树清今年公开表态,要清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在回应安邦被保监会监管的问题时明确表示,有一些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形成了巨大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拆弹”,就是不让“黑天鹅”飞起来,也不让“灰犀牛”冲出来。

乘乱而起的群雄时代结束了。

去年底,金融稳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后,央行牵头一行三会出台)》凸显出今后监管思路。

五大基本原则,值得读上十遍。

(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既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的功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又严格规范引导,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防止产品过于复杂,加剧风险的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递。

(三)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实现对各类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面、统一覆盖,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四)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重点针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问题,设定统一的标准规制,同时对金融创新坚持趋利避害、一分为二,留出发展空间。

(五)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在下决心处置风险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过渡期,把握好工作的次序、节奏、力度,加强市场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面对混业金融现实,既要堵乱源,也要给出口,各路资金从无序横流变为“九河既道”,百川归海,流向实体经济,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 泼墨山人)

据报道,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了,消息一出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最主要是为了强化金融监督的统一性。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方案,将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银监会和保监会。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银行分析师许文兵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是继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设立之后的又一重大监管框架调整举措,对防范系统性风险,支持我国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均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改革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值得关注。第一,增强了央行在金融法律法规拟定和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作用,意味着金融领域实现了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和金融监管的协调性显著加强。

第二,在剥离行业发展规划、拟定监管法律法规和宏观审慎职能后,新成立的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聚焦于履行监管职责,有利于进一步贯彻监管姓监的精神,从功能和行为监管角度持续强化从严监管力度,确保金融领域监管法律法规有效执行。

第三,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合并为一个监督机构,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合力,从微观监管着手实施行为监管,统筹处置银行业和保险业一批风险点,去除多头监管提升监管效率,消除监管空白,提升银行业和保险业体系运行的合规性和稳健性。

许文兵认为,推进银行与保险监管的跨行业整合,符合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实际的要求。现阶段,银行与保险监管的整合难度相对较小,也更有利于市场的平稳过渡。与资本市场业务相比,保险的业务功能相对单一,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要求与银行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长期以来,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合作密切,在监管合作上也有较好的基础,因此银监会和保监会的合并相对而言较为便利,对市场的直接影响也相对有限。

从机构管理的角度看,许文兵认为,银监会与保监会合并,将促进金融机构管理有效性的提升,有助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大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主要集中于银行和保险领域,且银行已经成为保险资金的重要投资标的。因此,在制定相关机构的监管标准时,由统一的监管部门加以推进,可以将风险控制要求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这对加强骨干金融机构的管理,进而对保证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承远预计,新的监管架构将围绕统一宏观审慎监管和强化行为监管持续优化,将主要金融业务纳入统一监管体系,进一步增强金融监管的统一性,提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保监会接管意味着什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