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考高数仅得81分,高数曾让你有多绝望?

实际情况可能会让你挺失望:不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金融,这一年来都是转入者众多,门槛越来越高但工作实际上越来越难找。金融尤甚,各大机构的校招几乎停摆。

不过,考虑到你开始工作时,至少是四年后或六年后,估计那个时候的情况会好一些,如果你本科能上复交(本科学校非常重要),那就报金融吧,毕业后靠学校光环和前辈的关照(学长学姐一般很乐意关照后辈)进一个大机构比较好(面试时注意下仪容,这年头文科班的小姑娘保养打扮下还没有不好看的,男生也一样,外表挺重要的)。

至于人工智能,除非你有特别厉害的数理计算机基本功或者对某个应用场景比较痴迷(推荐系统,量化交易啥的),否则不建议文科女孩子走这条路。

两年前随手写的回答,工作后没怎么看了,看到好多人私信我现在怎么样了 ,我就来给大家答疑一下吧

谈了两段恋爱,都因为工作缘故分手了

两年在华为经历了美国严苛制裁令,终端系统濒临崩溃,公司断臂求生,售卖荣耀,我跟随荣耀出来,算是,离职吧…

网上乱七八糟的谣言都不可信,公司虽然售卖了荣耀,但是给的补偿是公正的,远超同行,我不便透露细节,但是以我一年半的工作资历,我就拿到了10W多

新公司待遇也没降低,离职后老东家的年终奖也照样发了,看图

离职前,西安买了房子和车位,一共240W买的,现在涨到了300W,其实涨跌无所谓,我自住,但我还是喜欢他涨,以后我要是想去其他城市了,可以卖了。

离职后,在荣耀,经受的是更严苛的挑战,上半年给我升了一级,累是真的累,很多业务都是从头开始,但是事业的好强心驱使着不断攀爬

你要问我过得开心不开心

每个人对生活的定义不同,我自己选的,自己走

所以不需要问我进来华为好不好,进来荣耀好不好

路都是自己选的,即使我不开心,我也会笑着说,挣钱嘛,都这样。我只是深夜回家后会想念以前的她,以前的自己

现在我对大家的建议就是珍视学校的那个她,无所图,出了社会,什么牛马都出来了,是人是鬼都分不清

而你也被社会洗涤的不那么纯粹了,好像这就是成熟的代价?

第一次这么认真写回答,写在我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最后三个月里。

我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跨校考取了211,还是本专业升级为机械电子工程,我要感慨命运好,学校是211里的通信大牛,与两所985并驾齐驱,计算机,软件专业评选全球专业排名靠前。

先说下我签到了哪里,没错,因为穷,去了华为。但是我是第一批第一次面试就拿到了offer,没面经,摆上简历,录取。

我读研期间发表了四篇paper,两篇SCI和机械半毛钱关系没有,我导师是做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我同期的同窗还在学传统机械的,在我拿到四五份大厂offer的时候,还没工作着落,你说机械找工作优势在哪里?

谈薪资,我拿的算是小SP吧,入职14,西安地区月薪17K不包括年终分红。我觉得还算可以,机械的呢,能给我一万我都劝人学机。我不否认大的车企有这个待遇,但是我们谈的是普遍情况,同等条件下的情况。

时代已经变迁,互联网都寒冬了,没有什么专业能一直大红大紫,但紧跟时代潮流的人必定脱颖而出,我现在也只是大厂的一个螺丝钉,唯一的期望是升职加薪,我也想谈情怀,可当你事业起飞,经济自由你才有资格谈情怀,现在谈的只有衣食住行,房子车子和家庭,我当初学机械不是自己成绩差,还真是觉得造车造火箭造航母保家卫国有情怀,可是现实告诉你,除非你极其优秀有这方面天赋,有背景有路子,耐得住寂寞,吃得住苦头,你真的可以为国家做出大贡献。无奈,大部分人没这些条件,他们只想更好的找份工作而已。家人供我们读书实属不易,我们早日挣钱养家分内之事,我们华为大概就靠一句话能够赢得18W人玩命干活了,那就是给钱给钱给钱。我们也有梦想,希望做到国内第一,世界第一,但我们希望在我们拼搏的时候我们的物质和后勤得到保障的,不会因为一套操蛋的房子和爱人失之交臂。知道华为研究所门口什么最多吗?房销,贷款。因为无需质押流水,单凭华为的入职证明就可以贷款到你买房的钱,社会现实吗?

当然华为离职的也不少,大多请辞,还背个指标,为什么?那些人绝大部分并不缺钱,只想工作之余有生活,受不了的是巨大的工作量。所以家庭不错的我一般不建议来华为,因为来华为的学校学历都没问题了,如果不缺钱,家庭也不错,追求自己的理想职业更好。比如你真的追求机械,可以。

机械、土木这些传统行业不可或缺,但希望改变培养模式,顺应时代发展,适当升级。我学了四年的手工绘制机械图纸,我敢说这门手艺我大概到死没机会用了,因为研究生参加的几个项目全是电子绘图,三维建模。所以机械本科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软件制图的时间,而不是手绘手绘,我们不是学国画的,在我看来实在不合理,浪费时间。

机械不需要那么多人,你家很需要你这么个人。

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一点,任何时候正确的方向才是你成功的开始。

就说这么多吧,术业有专攻,人活着总看钱是很俗,但总谈情怀就是傻了。我们要做狼,有地盘,还有肉,可以吃苦,不吃土。

—————————2.19 补充

我从未说过手绘无用,只是说它的生产力与学习他的时间应该更合理对应,比如一节手绘课至少两节电绘课。可现实是10:1。

另外现在大学高级一些的课程老师绝大部分都是PPT了,因为很多东西手写实在无法更好表达更浪费时间。网上一些讽刺嘴上功夫的也说PPT产品,所以我不和你杠,因为我们也把这叫胶片文化。

很多传统需要延续,但不代表他是完全需要每个人都具备的,在机械制图里手绘的线条和机绘的毫无区别,硬要说区别那只能说机绘的更直,粗细更标准。另外节省精力也是节省资源,大学课业已经很重了,学一些实在的技能我觉得更符合大部分人需求。我机绘十副就可以淘汰你的手绘一副,而且经过软件和本人二次校对打印出来,准确率更高。

机械之所以混成现在这样难道不该对自己为什么十年都没咋改动的课本反思吗?我拿着08版的机械设计手册就感觉够用了,学校的老教授很权威,但他一成不变的思想,还以为我们在那个跟苏联学习的重工业时代吗?

机械是个伟大的学科,不然我当初不会选择,他也在改变自己了,只是和国外比还是进步太慢,我们专业人人都会开老式人工机床,但是我想问你去找工作告诉别人你会先进的五轴数控机床操作牛逼还是开传统机床经验重要呢?以后大家用的是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准的五轴全自动数控机床,你要学习的是如何编程加工,而不是,冒着眼睛被扎瞎的风险去对刀。那么学校倾尽更多的资源给大家学习数控机床就显得更实际,不是吗?

旧的技术很伟大,为人类工业做过巨大贡献,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但那是学者做的事,我们是工作养家的工程师,什么最新学什么,什么创造的价值更大学什么,就是我们的宗旨。

传统课程学习那只是一种对过去技术的了解和怀念,但我觉得还包含着教育业的某些不思进取和固步自封。说这么多是为了告诉大家,没有垃圾的专业,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是理想和职业是两回事,专业和工作是两回事。

只需要记住强大的学习能力、刻苦勤奋的努力和待人接物的智慧才是你以后的立身之本,也是大学教给你的最珍贵的东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数59分老师能让过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