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行者之路应该怎么走?

徐州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的节点城市,作为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的首席专家,沈正平教授似乎与“一带一路”有着说不清的情愫。

“从区域经济到‘一带一路’,这条路一走就是40年。”沈正平介绍,目前他所主持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均与该领域相关。长期的学术积累,使他在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等理论探索以及淮海经济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实证研究上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们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那就是要立足于徐州,立足于江苏,立足于淮海经济区,从区域层面来研究‘一带一路’如何推进。”在近五年的研究中,沈正平将这种想法逐渐变为决策咨询建议,对于所立足的区域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实现互联互通,如何通过“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化等方面提交了多份高质量的资政报告。

2015年,江苏师范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沈正平担任常务副院长,身份的转变使他觉得任重道远,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地方发展中落地生根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了使研究视野更加广阔,沈正平把目光逐渐对准“国际化”。“从学科角度来看,我们的学术研究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沈正平说。

常人眼里的沈正平是个“拼命三郎”。作为负责学校承建的近10个省级学科、科研和智库等平台建设的带头人或首席专家,密密麻麻的课程表、工作日程表、调研计划表见证了他异于常人的忙碌。

2018年,为了做好江苏省发改委的委托课题,他带领团队前往江苏13个地级市及山东、河南、安徽、浙江、广东、云南、贵州、新疆等近1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研。他们采取地毯式调研方法,逐村逐企、挨家挨户走访考察,有时驻镇调研一待就是一个星期。去年,他又带领团队在连云港开展蹲点式的联合大调研,对连云港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总结。

在沈正平看来,调研是强有力的基础。调研不实,就拿不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调研之路并非容易,偶尔也会荆棘丛生,对于其间辛苦劳累,他却总选择只字不提。

从教以来,沈正平培养出了一大批“一带一路”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他总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传授学习实践方法,并且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恩师是一名实干家,从追随恩师学习到毕业,恩师知行合一、砥砺奋进的精神至今仍影响着我。”学生翟仁祥说。

步履不停间,沈正平朴素有力地诠释了“爱岗敬业”的含义。在去年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沈正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消息传来,无数同事、学生为他而感到动容。

作为学科带头人、躬身实践者、教育追梦人,沈正平就像一座矗立的灯塔,为学生成长成才照亮前行之路,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潜在动能。

  教育科研,教师成长的载体

  近几年来,在市教科所的科研引领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坚持走科研兴教之路,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视为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的主要手段,以科研促进自己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于xx年被推荐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自xx年以来,一直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回望所走过的科研之路,我觉得可借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来描述我的科研之路。

  “昨夜西风碧凋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从师范学校走出,我怀揣着无限的憧憬和清亮亮的梦想,踏上了为人师之路。可一上讲台,才发觉自己的那点学校得来的知识和功底太过于贫乏,不能游刃有余的开展课堂教学,第一次外出听课,是市语文优质课评选,我惊叹于参赛老师的那行云流水般的引导和激情四溢的语言艺术,为他们的精湛的讲课艺术深深折服,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这才是优秀的语文教师!我那时起便立志一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经过一段实践深知,单纯的模仿、追求教学技能只是“术”的层面,探究语文教学规律,探求语文教学之真谛,为寻到“法”,我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首先,给自己“充电”。一个优秀的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知识的浅薄。xx老师曾在很多次教研会上强调读书对一位语文老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我重拾尘封了多年的《中国历代文选》,读于丹老师系列经典心得,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时,我就借来《史记》对照着读,发现有很多地方不相符。作家刘心武《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时,我便连夜读《红楼梦》原著,惊叹于刘心武老师的精读探究之能力,使我觉得一位好的语文老师也应该具备这种研读讲析的能力。也读现代书籍,如反复读了几遍的《鲁迅全集》,其思想之冷峻,言辞之犀利时时让我去掉焦躁之气,对余秋雨大师的文集,逢出必买,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再到最近的自传《借我一生》,我都放在床头上,有空就翻阅几页,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使自己也沾上了一些书卷气息。教育书籍等专业书更是我重点研读的,如《叶圣陶文集》、《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李吉林语文教学艺术》等等教育名家作品。自xx年以来,我一直个人订阅《人民教育》,现在,积攒三年半的《人民教育》杂志摞起来已达半米之高。所作的、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札记不计其数。

  其次,依托课题研究,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xx年,我参与了山东省“十五”课题规划实验并结题。通过实验,我意识到: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捷径”。说来惭愧,真正深刻理解到这一点,其实是在今年暑假“市课题培训”上,聆听了市教科所所长和副所长xx老师的报告才深刻感受到的。xx老师原是一名普通教师,借助“创新教育课题研究”,现在成为山东省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她的现身说法,极大震撼了我,使我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有质的飞跃。培训归来,我就迫不及待的向全校老师汇报学习心得,并积极申请参与课题研究,经数月艰苦的选题、立题,完成申请流程,今年我校所报的“以学为主,焕发课堂活力”的课题实验被市教科所立项。我组织课题组实验老师,严格执行课题实施方案,完成每一实验阶段的实验任务,其教学效果已初见成效。在我没到教研室之前,我校没有申报的课题。我看到一些教科研先进校,因为科研课题搞的好,名声很大。我时刻督促、鼓励各学科申报实验课题。今年,我校承担的历史课题“转化学困生”实验、劳技课课题实验都已顺利结题。

  再次,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听评课活动,组织本校教师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在校本教研中成长。学校分工中我主要负责教研、科研、教师培训、教学常规检查等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我始终全力以赴,认真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在当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趋势下,我深感担子很重。每学期伊始,我都要首先确定了本学期教学研究主题,定出本学期教学研究及具体活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障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各教研组每周要进行一次教研,内容可为集体学习,集体备课,要求每次有组织、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我努力踏踏实实地把教研落到实处,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时间充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使老师们的业务理论及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通过教学研究,老师们都深感自己的理论得到充实,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有力的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我特别重视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把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优质课评比、“四课竞赛”等活动,我都组织老师集中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使老师们都能够有所收获。一个学期下来,我听课达100多节,包括优质课及随堂课等,并且都直接参与评课。虽然很累,但是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自己得到锻炼,而且对于我校老师有极大的促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教学研究的平台。

  • 科研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相关内容:
  • 陈宝常,男,1990年参加工作,1994年7月入党,现任台安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党委组织委员。做为一名领导干部,多年来,陈宝常同志在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感染并带领规划建设局全体同志勤奋工作,开拓创...

    本人生于1982年9月,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毕业,xx年9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曾担任过小学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等科目的教学。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时常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

    从教以来,曾担任班主任工作XX年,我热爱自己的岗位,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平时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教育工作精益求精。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求索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成绩比较好,学生、家长对我也非常满意,...

    我叫,系x学院信息管理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班学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担任院学生会主席,院书画协会主席,三年来,在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培养下,本人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将我在校三年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作...

    我叫杨维成,今上48岁,原来是辽阳市良种厂职工,XX年在经济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由一个衣食无忧,捧着铁饭碗的在职职工变成了一名失业人员。身份的转变,仅是表面现象,它给我带来的是思想观念和生存能力的一次挑战。...

    ,男,现年51岁,系x村镇后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该同志任职以来,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体村民,积极发展村级经济,大力兴办公益事业,带头落实党风廉政目标责任制,始终如一地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全村村民拼...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迹材料,仅供参考!这已经是他的口头禅了。因为他是一个村民组长,他曾经说过: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责任。他就是我们村的村民组长。...

    本文目录2018部门事迹材料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小部门寻求大作为林业部门党委书记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事迹材料组织人事部门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他是铜业公司第三党支部书记,又是一位部门的经理,也是一名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普通员工,多重角色的担...

    常慧,民革党员,化学生物工程系副教授。常慧老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开出版《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环境保护基础》等教材以及《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高素质人才培育》等教学及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放之路驱刑者连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