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适合老龄化的人群吗?

【一些零碎思考1005】
少子化与老龄化的影响是我近期思考很多行业中长期前景的主要立足点。这个趋势基本不可逆,而且未来几十年会演变得非常严重。在这个趋势中受损的行业,基本就没有太大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了。具体行业不说了,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拥趸以及长线套牢的朋友,能明白早明白了,现在你再提醒他,除了添堵也没啥其他作用。

医药本应是老龄化受益的行业,无奈大金主医.保愈发捉襟见肘的余额,只能不断扩大和升级集采,别无他法。所以医药整体增速不能乐观,龙头的行业集中度提升逻辑还有一点,剩下的就是自费为主的消费类医疗美容之类,受消费人口总量下降影响,估值一直高到天上也不合理。当然,如果药企能打入和抢占更多海外市场,那逻辑和估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之前也一直认为房价和教育成本高企是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后来想明白了,这是步入中高收入国家后的必然。西欧发达国家,生存压力比我们小多了,出生率也是一路下跌。德国人如果老婆答应生孩子,高兴的跟中彩票似的。原因越是发达社会,女性地位越高,越重视自身发展与生活品质,生育对女性是更大的和男性无法分担的成本,当然更多人选择不育了。

中国情况更特殊,文化上更偏集体主义,特别是90年代以前,多少人是在父母、家族、邻里、宗亲这些社会压力下结婚生子的。现在伴随农村年轻人进城以及大学扩招后毕业生离开家乡工作,传统的宗亲社会实际已经瓦解,个人主义发端盛行,年轻人不愿婚育除了成本考虑,也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在里面,如果没有把握把孩子养育好,至少先把自己活得舒坦一点吧。所以出生率进一步走低是很好理解的(即便房价控住),虽然对国家发展不利,但是个体自然和应该得到尊重的选择。

所以基于人口增长走量的行业,中长期逻辑就没有了,基于消费升级的还有一些,特别是用户非年轻人主体的高端消费行业。举例说白酒,整体的增长是无法乐观的,但高端白酒日子还是可以不错的,因为社会财富继续累积,货币发行易增难减,而高端物品的价格本质上就是货币现象。高端白酒只要供给增长有限,就不会发愁需求端的问题。这一点和地产类似,房子再卖不动了,最高端最稀缺地段的别墅一样年年涨,本质上反映的依然是顶端收入人群的财富累积情况。

国庆头几天除了锻炼会友,就是在家里翻书,多少有一点思考沉淀下来,也记录几句:

1、传统上的价值投资者多认为趋势投资者是赌徒,可买入后股价一路下跌,不但不止损,反而越跌越补的“价投”,岂不是更大的赌徒?你真的确信自己看懂了?如果你是对的,那就是市场一直在错?

2、个人投资者不要高估自己的研究能力,首先资讯信息完全不对等不及时,而且基本又没有所投行业的经历,如果身处行业中的老板和企业家都会看错做错甚至经营失败,为什么你能看准?

3、投资(我其实更愿意用交易一词)本质上就是一个概率游戏,必须直面结果的不确定性。就像抛硬币,如果你猜落下来时正面朝上,结果却是反面,你会生自己的气吗?那如果股价的走势无法确定,我们何需意外?想清楚我们到底是靠什么赚钱,是靠预测能力,还是靠投资(交易)体系?想明白这点很重要,不仅关乎能不能赚钱,也关系到能不能睡好觉。

4、虽然多数投资上的技术是可以学习的,但投资的确还有很多“艺术”的成分,否则的话投资大师都应该是数学家和科学家了。既然有艺术的成分,大量的实践、快速试错以及从错误中学习,才是投资得道的不二法门。只看书不是,只空想不是,只会背语录肯定更不是。

5、在投资这个领域,不要看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要瞧不起用不同方法赚钱的人。如果你在身边或者雪球上发现了这样的人,那是你的幸事,而不是你进一步自我感觉良好的理由。

最后一句。知道写长文没人看,但写作本身就是引发深度、系统思考的最佳方式,自己受益无人受损的事情,只管去做就好。

今天的话题是:三孩放开,人口老龄化应对政策落地,利好哪些产业?

放开三孩政策将直接促进国内生育率提升,参考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2016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人(近年来峰值),预计三孩政策落地后,同样有望积极改善出生人口数量规模。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不仅强调了三孩政策,同时,也指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这主要系单纯仅放开生育政策对出生率的增加效果仍然有限,因而在放开生育的同时,需要通过减轻家庭负担、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教育和抚养环境来提升生育意愿,从而提高出生率。

三孩政策受益方向一:母婴产业(包括婴幼儿食品/奶粉、婴幼儿纸尿裤等护理用品、母婴服饰、儿童玩具、儿童药品、儿童教育、游乐设施等)。

婴幼儿食品方面,近年虽然我国出生人口处于下滑趋势,但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规模不降反升,原因在于配方奶粉产品的销售均价以及渗透率的持续提升,预计 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6.9%,当前生育政策边际放开,行业增速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同样的,玩具市场方面,近年也逆势呈现增长,2019年我国0-14岁儿童人均玩具消费323.4元,同比增长8%。主要由于近年父母更加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且玩具越来越多融入科技属性,推动了消费的意愿及金额。而在婴儿护理用品赛道上,行业原本就增长较快,2018年国内婴幼儿护理用品市场规模为96.17亿元,有望在2023年达到188.88亿元,复合增速高达14.5%,生育放开有望为行业进一步提速。

三孩政策受益方向二:辅助生殖产业(包括上游药械、下游医疗机构)。

辅助生殖行业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252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5.8%,在不孕症患病率提高、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提高趋势下,预计未来3-5年行业仍能保持10%以上增速增长。

目前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可分为人工授精、配子移植和试管婴儿三大类。其中,试管婴儿(IVF)综合妊娠成功率约40-60%,远高于其它两类,因而成为了当下辅助生殖的主流选择?

根据海外经验,辅助生殖技术对提升人口出生率有较强助力。根据日本妇产科学会2018年公布的数据,大约平均18名新生儿中就有一名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当下我国女性人口结构向日本靠近。如果按照15-44岁为适合生育的女性来统计,中国该比例女性占比从2003年的50%降至2018年的41%,与日本女性比例结构趋同,辅助生殖产业或将获得政策支持。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另外,会议也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养老政策受益方向一:养老机构,养老床位供给严重短缺,民办养老机构有望迎政策扶持。

截至2017年底,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30.9张,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 张/千人的水平,我国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明显短缺。

根据“十四五”规划,将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

养老政策受益方向二:康复医疗,康复需求存在明显刚性,潜在市场需求庞大。

康复医疗行业主要是运用多种医疗手段促进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功能障碍的患者获得改善,国内康复医疗随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重视程度加深,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年,全国康复专科医院由301家增至637家(年复合增速11.3%),门诊诊疗人次由2469人次增至4863人次(年复合增速10.2%)。

康复医疗器械是为达成康复医疗效果的医疗器具。年,国内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15亿元增至343亿元,年复合增速约25%。未来3-5年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增速有望进一步加速,预计到2022年相应市场规模将达到580亿元,年复合增速约30%,远高于一般医疗器械的增速(年复合增速10%左右)。

推动康复医疗行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大力支持康复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上级医院方面,2011年原卫生部明确规定二级及以上医院必须配备康复科,尽管如今总体仍未完成达到要求,但已有所改善。基层医院方面,2017年国家卫计委明确提出要加速基层康复医疗服务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机构、护理机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老龄化哪些行业受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