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疫情衰落超85%以上,那么全球经济会怎么样?

新秩序 新未来 2020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 致中国读者 2020 于中国乃至全球而言,都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而对于城市发展也是如此。 在第十期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发布之际,恰逢全球多个城市再次进入封城状态、欧洲多个城市面临恐袭阴影, 美国城市则对大选后可能的撕裂严阵以待。与 2008 年第一次发布《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时相比,今天我们可能对城市的未来、城市的国际协作、城市的吸引力有了更多的疑惑。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我们决定对城市国际竞争力研究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升级——我们大幅增加了新兴城市数量,从 2019 年的 130 个到 2020 年的 151 个;同时我们优化和引入了部分新的指标,包括对城市企业家精神以及城市公共卫生水平的衡量维度。 在结果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城市的排名进一步提高: 北京超越香港,历史性地进入全球第五名。这也是自 2008 年第一期报告发布以来,前五位城市首次排名更迭。 受益于新引进的创业和创新维度指标,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杭州、青岛、成都、重庆等领先“新一线”城市也有显著的排名提升——考虑到今年有超过 20 个新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引入,这一排名提升更为难能可贵。 对于其它城市,尽管城市得分有一定提高,但由于城市样本的扩大,其相对排名反而有所下降,包括郑州、宁波、烟台、东莞等城市,今年城市得分都有明显增长,如依据 2019 年 130 个城市样本评价,其排名都有至少 5 名的上升。但在今年的城市排名中却都出现一定程度位次下移,其原因并不难理解,国内城市尽管在经济发展与商业活动等维度有明显优势,但是相比于新的区域中心城市,在国际政治交往与文化交往等全球软实力维度,得分偏低。 尽管今年的报告是基于 2019 年的城市表现,报告中的城市排名尚未考虑疫情或疫情应对措施的影响,但不妨为城市领导者审视过去,筹划未来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在本次全球疫情应对中,中国城市很快交出了一个基于国情、体制和数字化优势的优秀答卷。可以预料到由于良好的疫情控制与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明年中国城市表现应该有进一步的提升。我们也希望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国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到全球其他城市的借鉴。 在今年的发展专题中,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城市价值创造、城市互联互通、城市空间转型应当成为各个城市决策者与公民思考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也是科尔尼中国在区域与城市发展领域持续探索的领域: 近年来,我们利用 GCI 长期的数据积累与方法论,帮助多个国内城市提升国际竞争力,与智库机构发起了基于“一带一路”城市的城市互联互通水平研究,甚至帮助海外城市了解借鉴中国城市的独到发展经验。 此外,今年科尔尼中国办公室与科尔尼日本办公室联合发起编纂了一本关于东京城市发展的新书。基于日本同事们在东京发展过程中所作的一系列工作,并结合东京城市发展规律与特点,对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国际比较视角的研究。希望很快与各位读者见面。希望各位中国读者在 2020 年《全球城市报告》中,有所收获! 科尔尼咨询公司 感谢周坤仪、陈沛祎、徐子正三位同事在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包括数据搜集、数据校对、中国城市案例研究以及城市排名解读等。 当下,世界各地重振旗鼓、各大城市正建立新冠疫情后的新秩序。本报告旨在分析此次疫情是如何打破原有的生产生活状态,又为城市领导者带来哪些新的挑战和发展要求。 执行摘要 2020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将简述城市在新冠疫情危机 下所处的状态。报告仍由《全球城市综合排名》(GCI)和 《全球城市潜力排名》(GCO) 两部分构成,揭示了在日益分裂和动荡的环境下,城市全球地位和未来前景的激烈竞争。 创业型城市排名跃升 今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北京与香港城市排名对调——北京取代香港跻身全球综合实力前五强城市。北京排名的上升是社会稳定性和人力资本投入大幅提高的共同作用(图1)。 上海和旧金山的排名也有大幅提升,部分原因是两者在创业和创新维度上取得更高得分。今年我们在创新维度的评价中增加了独角兽企业数量这一指标。 不过,今年排名前四位的城市没有变化——仍然由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领衔。这些城市长期优异的表现充分说明它们具备《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榜首的大量必备优势以及全球城市地位的自我提升能力。 全球秩序重建信号初显 今年《全球城市潜力排名》变化更加明显(图2)。虽然伦敦仍居榜首,但其他大多数城市的排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多伦多排名上升九位,跃居第2名。很多城市排 名的上升都得益于在治理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长期投入, 特别是中国和中东城市,它们正在快速追赶欧洲和北美城市。 2020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 1 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 PAGE 3 后疫情时代新局面初探 新冠疫情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基于这一认识,我们

拥抱夜生活——我省夜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之一

从夜间市场商机的曙光初现,到各级政府促进夜间消费举措的出台,再到人们相继投入夜间经济的浪潮。夜经济,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这边,落日的余晖刚刚散尽,来自都昌的曹智伟就开始在南昌市经开区紫荆夜市摆放家什准备出摊;与此同时,赣州市章贡区渔湾里美食街“嗖粉”店店主林小军也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那边,工作的疲惫尚未卸去,人们纷纷钻进夜市摊、美食街,结伴走向电影院、健身房,相约来到书店、酒吧。在闪亮的霓虹灯下,在嘈杂的喧嚣声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享受夜晚的精彩。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各地夜经济形态更加丰富,夜经济蛋糕越做越大,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夜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五彩斑斓的夜生活将城市的夜空点缀得更加灿烂。

深夜食堂“跑火”的背后,是夜经济活力的迸发

南昌市经开区紫荆夜市成了网红夜市

从夜宵摊,到美食街,不断改头换面、升级换代的餐饮实体店,即使是在夜生活形态趋于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也始终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

八一桥附近的蛤蟆街,是南昌市老城区久负盛名的地标性美食街。近年来,随着市区各区域商圈的横空出世,这条街的“历史地位”受到冲击,经营状况一直不温不火。在外地游客眼中,这条街非常普通,道路指示牌上“豫章后街”的名字甚至让他们过目即忘。

乘着发展夜经济的强劲东风,把妇孺皆知的品牌重新立起来。今年夏天,在南昌市东湖区政府的主导下,在运营企业的精心设计下,这条老街焕发出了新姿:夜色下的路口,一块缀满灯管的引导牌闪闪发亮,“夜东湖 蛤蟆街”几个大字,配上烤肠、酒杯、龙虾等图形,提醒着人们这条街鲜明的“夜市”定位。街道的商业布局被重新规划,40余家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店新近入驻。

耳目一新的改造效果,声名在外的招牌效应,让这条美食老街的人气迅速攀升。如今,每天17时过后,这条街就变得热闹起来。晚饭时段过后,人流变得更加熙攘,一些热门摊位前顾客排起了长龙。

“很多年没来这条老街,趁着夜市开街故地重游,感觉还是熟悉的味道。”南昌市民张女士搬入新城区后,很少再逛蛤蟆街,此次前来,让她颇为感慨。

与蛤蟆街承载几代南昌人的记忆不同,位于南昌市经开区的紫荆夜市成名较晚。

2007年,作为南昌市经开区第一条步行街,紫荆路商业步行街正式开街。因该街靠近江西财经大学枫林校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高校,光临者众,人气较旺,不少流动商贩每到傍晚就会定点来此摆摊。

自发形成的紫荆夜市规模逐年增大,特别是2014年南昌市出台《关于鼓励培育城区夜市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紫荆夜市顺利“转正”,越来越多的商户入驻,慕名而来的“吃货”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每当万家灯火亮起,在热气腾腾的烟火味中,食客们穿插于各个摊位之间,大快朵颐,纵情沉浸于美食的诱惑。

“每天从18时到次日凌晨3时,忙起来就停不下来。”曹智伟是最早入驻紫荆夜市的商户之一,亲眼看着夜市档口从原来的几十个增至现在的上百个。“特别是去年陆续有人把这条美食街上的热闹场景发到抖音后,这里一下子成了‘网红夜市’。”

新媒体的加持,让紫荆夜市知名度更盛。除了附近在校大学生和居民,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纷纷来此“打卡”,如今每天客流量可达四五千人。

从自发聚集到有序而治,现在的紫荆夜市,已经交由南昌市昌北开放开发区开发建设总公司统一管理。该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陶凯表示,夜市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00后”,倾向于选择不同于父辈的生活方式。张开怀抱迎接夜生活,在品尝美食间享受夜时光。

伴随着夜经济的升温,夜间餐饮人气火爆,深夜食堂已然成为全省各地普遍可见的一道风景线:

——声名鹊起的渔湾里美食街,已经成为赣州市年轻人聚餐夜宵的首选地。这条街以前是章贡区城中村内一条背街小巷,曾因脏乱差问题吓退部分租户。经过改造提升后,渔湾里美食街于去年10月开业,每天营业到次日凌晨,飙升的“颜值”、地道的风味和实惠的价格,吸引了大批美食爱好者,节假日每天的客流量可超上万人次。

——经过引导烧烤摊、夜宵摊“退城入园”,“藏匿”于虎形岭山体游园内的半山夜市,已经成为广受宜春市民热捧的美食“不夜城”。宜春市宜阳新区经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打造夜宵“圣地”,半山夜市免除三年店租,油烟免费处理。如今,这里的夜宵店通常是营业到次日凌晨还顾客爆满。

“规划图”上的夜生活,正在夜空下绚丽呈现

万达商城特色餐饮吸引游客

拥抱夜生活,对拉动经济有多重要?来自商务部的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并逐步上升。

除餐饮、购物等传统形态以外,夜生活的面目正变得越来越绚丽多彩。

10月4日22时许,南昌市民邵女士和朋友在红谷滩新区铜锣湾广场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走出影院时,发现位于该商场一楼的夜市街区依然十分热闹,创意餐车市集、文创市集、街头篮球区和购物中心内的网红餐饮吸引了众人驻足。

同一时间,在距离铜锣湾广场不到3公里的万达广场,一楼万达金街人头攒动,美发店、餐饮店、服装店内均有顾客流连;在位于红谷中大道的绿地缤纷城内,24小时不打烊的火锅店、咖啡店、便利店正对外营业。

专家表示,夜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夜生活的兴起成潮,是市民休闲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进而寻求新的消费亮点、延展消费时空的结果,更是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市场主体从供给侧进行改革,并积极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的结果。

“听说地铁延时了,我们现在还可以坐地铁回家。”22时10分,邵女士走进了铜锣湾广场附近的庐山南大道地铁站。

为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夜间消费,今年9月1日起,南昌地铁1号线、2号线正式启用新版列车运行图,统一调整为6时至22时30分,晚间运营时间延长30分钟。

南昌市大力服务夜经济发展的背后,是我省推动商贸消费升级的坚定决心和清晰规划。今年初,《江西省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印发,其中就包括“繁荣夜间消费市场”的内容。

我省提出,促进美食名吃、演艺、体验娱乐、文化休闲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业态发展,引导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等服务类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和营业时间,推出一批富有本地特色的夜间消费活动项目,建设便利服务型夜经济集聚区。

“到2021年,各设区市打造1个以上市级高品质夜消费街区,各县(市、区)打造1个以上县级高品质夜消费街区。”朝着这个目标,今年以来,各地已经行动起来。

4月份出台的《南昌市进一步促进夜间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就提出,2019年,以东湖区、西湖区、红谷滩新区三个主城区为重点,精心打造三个地标性的市级夜经济消费街区;其他九个县(区)、开发区(新区)全面启动夜经济消费街区的建设改造工作,每个县(区)、开发区(新区)至少启动一条区级夜经济消费街区的提升或打造工作,确保当年全市每个城区都有市民满意的夜间消费场所。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南昌市已有青山湖区699夜市、东湖区蓝海特色夜市街、青云谱区青云小镇夜市相继开街,主要依托文化创意园或购物广场,丰富市民夜生活。其中,今年夏天开街的青山湖区699夜市,分为文化创意园夜市和生活空间美食夜市两个片区。针对老年人、年轻人、儿童等不同年龄消费群体需求,该夜市分别打造了广场舞区、音乐区、娱乐区,全面提升夜间消费质量。

提挡加速建设的夜经济消费街区,正是各地市民拥抱夜生活、畅享夜经济的重要阵地。从我省总体情况来看,在有力的引导和服务下,夜经济已经从早期夜市地摊发展为多元夜间消费市场,消费主力、消费类型、消费期待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

另一方面,从吃喝玩乐购,到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日趋丰富的消费需求也在倒逼政府和市场主体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

补短板重培育,让夜间消费动力强起来

南昌市青山湖区699文创园音乐餐厅

夜经济之所以受到各地高度关注,是因为它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全国各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相继出台促进夜经济发展的举措,从餐饮、旅游、交通等多维度培育发展夜经济。

当前,江西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夜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指标,也是人们生活日益丰富的一个缩影。从我省推动夜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人头涌动、车流不息的场景在各地夜市随处可见,充分印证人们对夜生活有着真真切切的需求。

能不能搭建起有效平台与巨大的消费力对接起来,怎样把平台做实做大,是考验夜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附近公交或地铁最晚营运到几点?”“停车方便么?”“除了吃,还有没有别的特色?”……在我省,提及夜间消费,交通配套、消费特色等成为市民讨论的焦点。

停车难,是南昌市不少夜市面临的共同烦恼。以紫荆夜市为例,该夜市附近停车场车位不足,导致乱停乱放现象经常出现。为腾出空间增加停车位,有关部门建议将紫荆夜市整体往步行街南面移动。“目前迁移方案还处于讨论阶段,我们主要担心搬移后夜市不再沿街,人气受到影响。”陶凯说。

与紫荆夜市在成长中暴露出停车位不足的问题不同,宜春市在打造半山夜市时提前布局,规划了120个停车位分布于夜市商铺周边,为前来消费和游玩的市民提供便利。这个依山而建的夜市,在对污水、油烟进行集中处理的同时,还配备了消防通道、人行道、广场、公厕、体育设施等,为体量的进一步扩充和人气的进一步集聚奠定了硬件基础。

同质化,是我省许多夜市难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不少夜市的业态停留在吃饭、购物和其他一些传统娱乐活动方式上,夜间消费项目和产品内容趋同,特色不明显,文化、旅游、学习类产品匮乏,对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均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南昌市中山路、胜利路步行街等传统夜经济集聚区曾经红极一时,但由于消费产品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近年客流量逐渐减少,如今已难以再现往日辉煌。

此外,营业时间短、场所选择有限、载体不够丰富等时间性和空间性问题也是制约我省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除硬件保障、配套设施,作为夜经济的“硬核”,消费业态、消费模式能否紧跟时代潮流、紧贴市场需求,显得更为重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四周,为发展夜经济,许多城市正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升级城市治理体系。上海由各区分管区长担任“夜间区长”,鼓励各区公开招聘具有夜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夜间区长”工作;长沙出台方案,提出从时间、空间、质量、创新等方面深挖市场需求;更多的城市正在研究增加深夜公交车运营班次。

立足本土优势,彰显江西特色,这是我省培育夜经济市场、擦亮夜经济品牌的有效途径。对于打造特色夜经济,有专家建议,要发挥省会优势,善于利用全省各地优势资源,吸引全省各地本土特色餐饮、文化优势品牌商品入驻南昌夜市,让外地游客充分品赣味、观赣景、购赣货,丰富南昌夜市特色。

“建议江西借鉴‘游云南’App以及石家庄开设夜经济微信公众号的经验,让‘智慧夜经济’点亮城市夜空。”专家表示,江西VR及物联网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可充分借助这一优势,打通夜经济“任督二脉”,让更多的夜经济目的地从线下走到线上,从而丰富夜经济载体,扩大夜间消费半径。

同时,在优化夜经济街区及周边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方面,加强“智慧公安”建设、合理划分夜间停车位,也成为建议之一。“可以考虑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等,鼓励夜经济街区周边单位的自用停车场夜间向社会公众开放。”

拥抱夜生活,越夜越美丽。我们期待,红色、古色、绿色文化交相辉映的江西,书院文化、陶瓷文化、戏曲文化、革命文化等璀璨争辉的江西,能够亮出文化底色,为日趋火热的夜经济增添“火把”,为居民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夜经济又称夜间经济、夜晚经济或月光经济,以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其业态包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和休闲等,时间范围从18时到次日6时。目前,国内夜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有四川成都、浙江杭州,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等。

南昌市东湖区蛤蟆街夜市

夜经济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既可以让本地居民在安居乐业的同时,更好地分享城市创造的成果,也可以为外地游客提供更加完美的异地体验。近年来,南昌在加快推进夜经济发展、促进夜间市场繁荣、推进消费升级、激发英雄城活力等方面,频频发力。

尽管南昌目前的夜经济赢得了不少的点赞,但不可否认的是,南昌夜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到”的特色夜市不多,综合型和专业型夜市相对较少。

建议进一步统筹规划南昌城区夜市街区,重点引导夜经济向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文体娱乐功能区和有消费传统的小街小巷等区域集中;在商业中心区、高等学校相对集中区域,规划建设一批综艺演出、VR体验馆、影剧观赏、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场所。

此外,还要结合南昌历史人文特色,以及“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等特点,策划组织一些读书、品史、听歌等活动,提升英雄城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优化夜经济街区附近公共交通线路设置,加密夜间运行班次,延长夜间运营时间;通过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鼓励扶持一批全天候营业的特色商业项目发展,以及规划建设一批地域化、个性化、市井化、草根化的特色夜市。

——省政协委员、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庞 川

要盘活现有市场,更要布局长远未来

站在决胜同步全面小康的历史关口,透过夜经济这扇窗,我们看到的,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及对夜生活的更多美好期待,是各地挖掘夜经济商机、繁荣夜经济市场、满足人们对夜生活需求的火热实践。

对我们而言,夜生活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这些年来,摆地摊,逛超市,约好友进KTV一展歌喉,进酒吧释放白天工作的压力,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常规操作”。所以,当发展夜经济的思路被推出,我们在“吃吃喝喝”方面能够迅速与夜经济实现无缝对接,这是惯性使然,更是需求所致。基于现实的态度,应当是在熟悉的领域持续发力,摸清消费动态,瞄准市场走向,盘活现有市场,把夜经济中的餐饮、购物等领域做实做强。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进步和人们对夜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夜经济的内涵正在升级,已远不是深夜食堂等所能涵盖。我们需要用改革的思路、超前的眼光,认真审视发展夜经济这个大课题。首先,针对夜经济新变化新业态,认清市场形势、优化产品供给、精准谋篇布局,把各方面优势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为夜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路径和参考;其次,要向市场释放一定的政策红利,该给的优惠不要吝啬,该管的地方不要偷懒,该放的权力不要贪恋,形成政府和市场互动的良好局面,为夜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再次,补齐短板不容忽视,要完善配套服务,针对公共交通、硬件设施、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各类问题,拿出“绣花”的精细劲,为夜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我省夜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之二

“注意看,喷泉马上就要开始了!”无论四季变换,每到夜幕降临,在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的秋水广场,总能见到摩肩接踵的人群。大家带着期待和欣喜,观看精彩的激光水幕表演,用手机拍下水柱直冲云霄的震撼场景。欣赏完喷泉表演,游客与市民可以留在秋水广场饱览气势壮观的一江两岸灯光秀,也可步行至附近的绿地中心双子塔,开启下一轮夜生活。

▲秋水广场激光水幕表演吸引众多游客

距离南昌市秋水广场百余公里的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夜晚的大型游园实景剧《寻梦牡丹亭》同样是场场爆满。观众驻足观看,感受“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缠绵哀婉,沉浸于“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惆怅。与流传深远的戏曲文化并存于街区的,还有绚丽多彩的霓裳灯光、人头攒动的烟火气息。美食、美景,复古小店铺、特色体验馆,在文昌里,游客可以随意选择搭配自己的夜生活。

正如秋水广场、文昌里成为外地游客打卡必到之地,在我省打造夜经济、繁荣夜生活的实践中,夜地标在美化城市形象、提升游客人气、促进夜间消费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夜经济成为城市消费新蓝海的背景下,不少先行一步的城市围绕自身禀赋和特色精心布局,提出打造夜经济地标和集聚区。夜地标的魅力可见一斑,潜力不容小觑。日前,就省内各地夜地标特色是否鲜明、如何擦亮夜地标等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让城市文化“可消费、可体验”

高耸的烟囱和锯齿形厂房屋顶,构成了景德镇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街区的独特标志。夜晚,灯光将烟囱和屋顶勾勒出优美的金色线条,从四面八方会聚于此的人们,开启了以陶瓷文化为主基调而又形态各异的多元夜生活。

如今,在接待从外地过来的朋友时,很多景德镇市民都会推荐他们去陶溪川转一转。特别到了晚上,那里已经成为游人非逛不可的地方。

夜色下的陶溪川浓淡相宜,街道两边的店铺里,大多陈列着风格各异的陶瓷制品。站在街区中央的水景广场,脚下踩的是废弃窑炉里拆下的耐火窑砖,烟囱上带有时代印记的标语相当醒目。徘徊在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隧道中,人们可以纵情于陶瓷世界,呼吸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这里的夜生活,充满了文艺调和现代感:酒吧、书屋、咖啡馆,任君选择;陶瓷3D打印体验中心、裸眼3D视觉秀、VR电子竞技室,应有尽有。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占地197亩的城市新地标,6年前还是一个破败不堪、杂草丛生的废弃瓷厂。如今,老厂房“生长出”透明屋顶,变身成一间间书屋、美术馆、创意工作室,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尤其是弥补了景德镇晚上无集市的缺憾。

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街区由景德镇市陶瓷文化旅游集团于2013年开始打造、2016年正式开业,聚集了数千名“景漂”青年。只要通过考核,“景漂”青年就能把自己的文创作品摆上铺位,供人欣赏,参与交易。年轻的人们相聚在这个自由交易市场与交流平台,将夜生活映衬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听朋友介绍陶溪川夜市后,近日,在武汉工作的宋女士特意找了个周末,前往景德镇一探真面目,几天的体验游玩令她赞不绝口。“夜市很热闹,也很有特色。既有专卖店,也有地摊货,我‘淘’了不少陶艺品满载而归。”

3年多的实践证明,陶溪川文创街区在留住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的同时,又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价值,既聚了人气,又增了财气,已经成为景德镇公认的夜地标。

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开业两年后,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开街。该街区位于抚州市中心城区东北部,与主城区仅一河之隔,自古便是进出抚州、连接城乡的重要通道。改造后,这里保留了大量赣派建筑,呈现出古风古韵,成为抚州旅游新地标。

入夜后,迎着灯光走进文昌里,踏着脚下的石板路,看着一排排彩色油纸伞随风飘摇,感觉非常惬意。两旁整齐的店铺内,麻姑米粉、临川牛杂、藕丝糖等各种当地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每一口都是地道的“抚州味道”。

“这里晚上比白天人多。来抚州玩的游客如果不到这条街来,就算不上真正了解抚州。” 徐建元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临川篾编工艺传承人,他在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开了一家竹艺店,每天营业到23时左右,所售的手工竹编包深受游客喜爱。“可以说,这条街让老手艺焕发了新活力。”

据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副主任熊小亮介绍,目前,文昌里已入驻商户近百家,形成了传统手工艺、酒店民宿、文化创意、美食餐饮、休闲娱乐等五大类业态。“围绕汤翁故里这一核心要素,我们打造了戏曲主题餐厅和文化小镇,可以满足大家夜游、夜品、夜购、夜赏的多重需要。”

文昌里成为抚州夜地标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通过《寻梦牡丹亭》的现场演出,将不少游客从“过路客”变成“过夜客”。据抽样调查,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抚州的过夜游客占比达58.3%。

见证打造夜地标的任重道远

一个城市的夜地标,往往与其声名在外的景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省外,福州有三坊七巷,成都有宽窄巷子,武汉有户部巷;看省内,景德镇有陶溪川,抚州有文昌里,南昌什么时候可以有叫得响的‘夜地标’?”随着省内外夜地标的兴起和走红,不少南昌人对自己城市的夜地标有着急切期待。

实际上,在以往的实践中,南昌并不乏有历史传统且极具人气的地标性街区。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西湖区都会举办绳金塔庙会。丰富多彩的戏曲展演、民俗表演,及各具风味的全国各地名小吃,让绳金塔庙会成为南昌市的文化和经济品牌。借助绳金塔庙会的影响力,2014年9月,绳金塔美食街开街,一时引起广泛关注与热捧。

然而,在随后几年时间里,绳金塔美食街却陷入“节假日人气爆棚、平常日人流稀少”的尴尬。很多人反映,这条街长度比较短,虽然在绳金塔及周边场馆能够感受一些传统文化,但一圈逛下来用不了半个小时。此外,除了餐饮店,这里很少有其他特色店铺,很难留住客人。

乘着打造夜经济的东风,今年4月30日,绳金塔美食街夜市正式开街,营业时间为上午11时至次日凌晨2时。西湖区相关负责人称,要把绳金塔美食街夜市打造成为地方特色鲜明、游购娱功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工作一流的特色品牌夜市。

10月5日22时,记者来到夜市,只见在千年名塔的炫目霓虹下,绳金塔美食街的游人摩肩接踵。在满眼红灯笼、彩旗映衬的喜庆氛围中,伴着店家热情的吆喝,排队购物的游客兴致勃勃。

来自北京的游客张伟一边嚼着“网红”芝士棒,一边通过抖音将他眼前的休闲夜生活直播到互联网上,引来许多“粉丝”点赞。“没想到南昌的夜生活这么热闹,尤其是那个3D裸眼灯光秀‘金塔传奇’,让人印象深刻。”张伟笑着说。

“保守估计,国庆黄金周期间,这里每天有12万至15万的人流量。火爆的几家店一天营业额可达三四万元。”绳金塔美食街运营方江西唯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闵捷介绍说。

然而,熟悉的尴尬场景再次出现,在非节假日,绳金塔美食街夜市人气依旧不够旺。10月23日22时,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整条街冷冷清清。一名租用餐车的摊主说,“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每天的营业额有上万元,但平时不到千元。

“虽然绳金塔美食街夜市经过了两次改造,但目前业态仍然比较单一,对市民和游客缺少足够吸引力。”在绳金塔商业特色街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奚文勤看来,目前该街区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业态不优,九成以上商铺经营餐饮美食,提供购物、游乐服务的场所少;景点配套设施不全,经济带动力不足;夜经济商圈尚未形成,未能与步行15分钟可达的王府井购物中心形成有效联动。

与前几年相比,虽然相似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但一些改变还是在悄然发生:周边大型停车场建起来了,600个停车位让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水塘塔影”历史风貌的还原、“九佬十八匠”等民俗文化的展示、“裸眼3D灯光秀”视频影像技术的运用,让游客能够充分体验南昌本土文化;由区领导轮值任“夜市长”的制度建立起来了,业态布局与经营管理正在逐步改善。

奚文勤表示,为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推动夜市做大做强,西湖区正在稳步推进绳金塔街区二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核心,集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居住为一体。2020年10月,南昌地铁三号线开通后,交通进一步便利,绳金塔街区有望真正成为南昌乃至江西的夜地标。

本土夜地标期待串点连线叫响名号

▲景德镇陶溪川夜色一景

随着夜经济逐渐成为各地深挖消费潜力的重要战场之一,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相继出台政策举措,尤其是在打造夜地标上发力,持续发展“灯火不熄”的都市夜经济。

“围绕古都风貌、活力时尚、高端引领、跨界融合等主题,在前门和大栅栏、三里屯、国贸、五棵松打造首批4个‘夜京城’地标。”今年7月,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明确到2021年底,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

今年4月,上海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推动上海夜经济繁荣发展。9月,2019上海购物节启动,现场发布了包括黄浦滨江外滩地区、吴中路商圈等在内的首批9个上海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

在主打“闲生活”和“慢生活”的成都宽窄巷子,以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和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成了“网红”打卡地。去年8月,《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印发,提出要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加强夜经济的环境营造,加快培育锦江夜消费商圈,引入现代新兴消费业态,打造成都夜消费地标。

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市的夜地标该怎么打造、夜经济该如何推动?针对这些问题,南昌市政协教卫文体文史委组织调研组,从今年3月开始,先后到东湖区、西湖区、红谷滩新区等南昌市各区,以及重庆、成都、昆明、长沙等省外城市调研考察,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调研组认为,南昌市在发展夜经济的过程中,存在氛围不够浓厚、业态相对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城市管理存在冲突、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在谈到夜经济氛围不够浓厚的问题时,调研组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夜经济样板带动辐射作用不强。中山路、胜利路步行街、万寿宫商城等传统夜经济集聚区曾经辉煌一时,但由于周边缺少大型的停车场以及交通不畅等城市建设因素导致日渐衰落,客流量大幅度降低,难以再现往日辉煌,缺乏样板带动作用,没有很好带动南昌夜经济的发展。

着力于支持传统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夜经济的发展,打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夜地标,调研组建议,重点抓好西湖区绳金塔美食街夜市、东湖区蓝海夜市、红谷滩新区万达金街、绿地缤纷城的夜市及节庆活动平台,大力发展夜游洪城、夜品佳肴、夜购潮货、夜赏文创、夜健体魄、夜间读书、夜习科普等形式多样的夜经济形态。

南昌市政协教卫文体文史委员会主任、调研组副组长张恒立认为,在打造示范品牌夜市的同时,可将零散的景区、夜市整合,串点连线,丰富服务形态,促进夜间消费,引领南昌夜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建设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我省依托特色旅游与美食文化,积极培育打造了一批夜经济集聚区。但是目前真正在全国叫得响的夜地标并不多,打造特色鲜明、省内外知名度高的夜地标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统筹规划。不能国家有关部委刚提出要重视发展夜经济,各地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就急匆匆上马一些项目,有的甚至出现单辟一条街搞夜市以体现“贯彻上级政策”的情况。

其次,要了解市场需求。对于游客和本地居民等不同人群,对发展夜经济的考量应该不同。比如绳金塔美食街,目前在外地游客中的知名度并不高、影响力并不大,所以需要面向本地居民做好市场细分。

再次,要做优业态融合。目前,省内大部分夜市主要以大排档为主,有创意的文化娱乐休闲等大型夜间消费项目相对匮乏。一个城市可以做一两个大而全的夜市综合体,但更要突出主导业态的特色,可以有重点地打造“美食+”“文化+”“健身+”等特色街区。

最后,要完善软硬件配套。现在很多夜市周边停车位有限,周边居民对噪音、拥堵等问题也颇有微词。所以说,解决停车场、厕所等公共服务配套很有必要。同时,运营管理的软件系统也要升级,要有专门的运营主体来负责,同时实现多个部门联动管理。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 胡海胜

说起各大城市知名的夜地标,我们在前往打卡感受特色魅力之余,一般都会关注这个夜地标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它与这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联系。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各城市的夜地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知名旅游景点。围绕这个夜地标发生的消费,基本属于游客意愿内的消费开支。其中的消费潜力,可想而知。

反过来讲,旅游景点并非都适合打造成夜消费集中的夜地标。我省旅游景点以山水见长,但并不意味着在城市挖掘、打造夜地标就不具备可能性。从景德镇和抚州的做法及成效可以看出,围绕城市文化、特色民俗打造夜地标,并不是大城市独有的“专利”。只要找准亮点、做出特色,打造出的夜地标就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就能够做出影响力和美誉度。

在“特”字上多下功夫,不是一句空话,要踏准夜生活变迁节奏,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消费主力、消费期待,找出最具吸引力的消费业态;要盯准定位需求,在打造夜市时防止重数量轻质量、有数量没质量,在“暂时热闹”和“持续升温”中作出正确的取舍,走出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要瞄准差异化竞争,厚植优势,激发夜生活潜力,避免盲目照搬外地经验和同质化,尽量突出唯一性,形成有辨识度的品牌。

另外,就打造夜地标而言,政府如何给出有效优惠政策、提供完善配套服务,经营主体如何丰富消费业态、提供多元体验,这是一个双向发力的问题,需要着眼于解决问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实现“经营者有积极性、消费者愿意买单”。

繁荣夜文化——我省夜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之三

不久前结束的九江八里湖之夜音乐嘉年华活动,见证了夜幕下海韵沙滩的流光溢彩,定格了音乐节台上台下频频互动的激情,也释放出这个城市对丰富夜生活的需求及繁荣夜文化的追求。

随着文化消费的日趋旺盛,单纯的娱乐已经不再是城市夜生活的全部,人们期待着夜生活能够包含更多文化韵味,让自己“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市民夜生活的形态还是相对单调的——要么是吃吃喝喝,要么是看电影、逛商场等商业性消费,融合文化元素的夜生活还比较匮乏。

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

文化是夜经济的内核。我省是文化大省,红色、绿色、古色文化交相辉映,书院、陶瓷、戏曲文化璀璨争辉,“文化富矿”的经济效应正在显现。透视各地夜文化相对匮乏的背后,是产品供应的滞后,还是消费需求的不足?我们该如何进一步繁荣夜文化,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夜经济的硬实力?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支撑景区夜文化的实景演出还需解决“成长的烦恼”

白天观美景,夜间看演艺。近年来,大型歌舞表演、山水实景演出等在国内形成热潮,成为景区增强游客吸附能力的有效载体。在杭州,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虽然演出时间只有短短1个小时,却长演不衰20多年,年均演出1300场,早在2016年票房总收入就已突破百亿元。

“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我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多是“有看头,没说头”。如何借助旅游演艺发力,解说好山水美景的文化灵魂,为景区的夜空增添亮色,各地的探索一直在进行。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龙虎山景区的《寻梦龙虎山》实景演出备受游客青睐,每日增演多场,场场爆满。其中,10月3日的演出打破了开演5年以来单日观演人数最高纪录。

在全球最大的天然投影崖壁上,龙虎影踪乍现,仙人鸿衣羽裳遗世独立,幻化出鸾凤和鸣、彩云纷飞的瑰丽奇景……10月3日22时,来自山东的游客孙友兰看完《寻梦龙虎山》回到宾馆,仍沉浸在龙虎山的丹山碧水和仙缘梦境之中,“在短短70分钟的演出中,展现了龙虎山的仙境风光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特别是身临其境的‘行进式’观演模式如入仙境,给人带来美妙的视觉享受和强烈的心灵震撼。”

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

“自2015年4月公演至今,已经演出1400余场,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总收入约1.5亿元。”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总经理童丽芳告诉记者,经过4年多的运行,《寻梦龙虎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突出:不仅丰富了龙虎山旅游业态,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实现了由山水观光游到文化体验游的转变,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增加了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等多种消费,带动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火爆的不止《寻梦龙虎山》,今年“十一”黄金周,分布在我省各地的《明月千古情》《天下三清》等大型实景演出每天增演,甚至出现了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火热场面。游客白天饱览盛景,晚上咀嚼景区承载的丰富文化,观光体验更加感性生动。《2018中国实景演艺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实景演出共计78台,从地理分布上看,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实景演出数量较多,江西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正让景区的夜生活变得异彩纷呈。中秋拜月、祈福许愿、古装巡游……夜幕降临,一场场丰富多彩的夜游体验项目在婺源梦里老家演艺小镇闪亮登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是“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繁荣夜文化、做大夜经济的生动实践。

金黄花海、白墙黛瓦,这是婺源的标志性美景。夜晚,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则为游客展现出婺源的另一番美景。山为景,水为台,真山真水打造出古代诗词中描绘的“梦中家园”,把古徽州的书乡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婚嫁习俗等融入春夏秋冬四幕美景中,游客沉浸其中感悟“落叶归根,根在婺源;千年守望,梦里老家”的浓浓乡愁。《梦里老家》填补了婺源夜间休闲旅游的空白,丰富了游客在婺源的夜生活。

可贵的是,婺源并不满足于此。近年来,婺源建起了梦里老家特色演艺小镇,包括旅游商品街、特色美食街、休闲娱乐街、民宿客栈群等,提供吃、住、行、游、娱、购一站式的夜间旅游服务。

“过去朋友来了婺源有好酒、好景招待,现在还有好戏、好玩款待。”婺源梦里老家景区负责人赵长军介绍说,截至今年8月底,婺源梦里老家演艺小镇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实景演出并非个个赚钱,也不是哪个景区都适合。大型实景演出动辄需要几千万上亿元的投资,一旦不能保证观众数量,无法保证演出场次,就意味着巨大的投资风险。”火爆的实景演出也存在着种种“成长的烦恼”: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部分项目在夹缝中求生存、失败停演时有发生。童丽芳向记者坦言:企业的设备维护成本高,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情况下,企业自我成长能力较弱;主营业务单一,对主景区客流量依赖严重,没有相关的配套产业,持续发展乏力。此外,由于我省旅游演艺发展起步较晚,企业在发展中明显感觉创意设计、运营维护等各类人才匮乏,而引进和培养人才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旅游演艺业内人士认为,文化是实景演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想要走得长远,创作者就必须在深刻理解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演出模式的创新,挖掘并展现地方文化内涵。同时,还需要引领旅游演艺向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多元化发展,做到文化有深度、技术有巧度、营销有广度,资源整合发展。

承载城市夜文化的舒缓惬意场所设施建设正在完善

看演出、逛书店、听音乐会……近年来我省市民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总体来看,市民夜生活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

10月7日,晚饭过后,家住南昌市广润门住宅小区的倪女士想带6岁的女儿去书店看看书,通过手机地图,搜索到周边几公里范围内有3家书店。她按图索骥一个个前往探访,发现竟没有一家开门营业。

“市民在夜晚并非没有文化消费的意愿,关键是公共文化娱乐服务设施十分匮乏。”倪女士说,以南昌大部分老城区为例,现在老年人可以跳跳广场舞,但适合中青年人群消费的文化场所太少了。

要以文化消费推动夜经济发展,还得从根本上抓起,规划、建设一批适应大众化需求的文化娱乐消费场所。

近年来,宜春市在刺激市民夜文化消费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到宜春市保利大剧院去看场高大上的演出,成了不少市民晚上的保留项目。一场场交响乐、一幕幕舞台剧、一出出音乐剧,给美妙的夜晚披上了艺术的面纱。

宜春保利大剧院正在上演儿童剧

9月29日,家住宜春天瑞花苑小区的市民冯先生提前吃了晚饭,从家里驱车出发,赶在19时30分前走进宜春市保利大剧院。在这里,他惬意地享受了一场著名钢琴家李云迪演绎的钢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结束,时间已经过了21时。

居住在宜春这样一个规模不算大的城市,也可以欣赏到李云迪的专场钢琴音乐会,这要得益于宜春有个文化“鸟巢”——宜春文化艺术中心。该中心于201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市巧借市场之手兴文化,把文化资源盘活用好,吸引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很快,保利大剧院来了,中影数字院线安家了,清华美院设立的宜春画院落户了……这些知名文化机构的入驻,激活了宜春演出市场的“一池春水”。

“我们借助保利剧院全国院线的优势资源,推广院线巡演模式,邀请国际国内优秀演出院团,进行大型歌剧、舞剧、话剧、交响乐等内容多样、形式多彩的演出,有效扩大了宜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宜春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汉波介绍,剧院坚持“艺术高门槛,惠民低票价”的经营理念,先后推出“明星、名家、名剧演出季”“戏剧舞蹈演出季”“市民音乐会”等品牌演出季,吸引广大市民走进大剧院欣赏高雅艺术。

对夜文化的需求,既有仪式感十足的观看演出,也包括轻松自在的夜读。

几何书店、西西弗书店、瑶湖书房、艾溪湖美书馆……近年来,一批“网红书店”纷纷抢滩入驻南昌新城区。这些民营书店不再局限于出售图书,而是通过多元化经营,打造城市文化空间,让人们静享阅读时光。当夜色笼罩大地,南昌众多书店的灯光一一亮起,吸引夜读人走进其中。享受夜读的人群中,有徜徉知识海洋的学生,有抓紧时间充电的上班族,也有带着孩子共享相伴时光的家长。

几何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到假期,来书店看书的市民比平时更多,阅览室往往一席难求。记者了解到,这里除了提供好书之外,还集中了餐饮、绘画、手工制作等业态,并定期举办大型讲座、沙龙活动,为市民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碰撞思想的场所。

记者在书店碰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读书爱好者吴涛,他利用假期特意来到南昌打卡“网红书店”。吴涛说,如今的书店不仅是看书的场所,而且能够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一份精神姿态、一段成长记忆。这些书店不仅点亮了城市的夜生活,还照亮了人们的心房,希望南昌多一些这样的精神休憩场所。

给夜文化赋予更多内涵培育夜经济消费新热点

“夜经济表面上看是产业、消费能力、政策引导问题,实际上是文化问题。”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这样理解夜经济。

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夜文化的挖掘与打造潜力无限。今年1月,我省出台的《江西省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年)》明确提出,要繁荣夜间消费市场,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推出一批富有本地特色的夜间消费活动项目,建设便利服务型夜经济集聚区。

与这个发展方向相吻合,一些地方的布局已经在进行当中。陶渊明的夜归、李白的夜宿、白居易的夜送、孟浩然的夜泊、苏东坡的夜探……九江曾吸引了太多文人墨客驻足吟唱,留下了太多流传千古的佳话。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九江繁荣夜文化、发展夜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今年6月,2019九江夜经济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吹响了九江“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的集结号。今年8月,九江市发布的《关于促进夜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围绕九江深厚的人文底蕴塑特色,精心谋划推出1至2台反映地方文化特色、适合长期演出的标志性演艺精品,打通古今心灵对话的时空隧道,让九江的夜经济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建设夜九江,打造不夜城,重振九江商贸繁荣的历史荣光”,九江正拧紧发条发展夜经济,促进商贸消费升级,让人拭目以待。

文化下的星空,魅力无限;夜色中的博物馆,璀璨登场。为利用好公共文化资源,培育市民和游客新的夜间消费,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年国庆节前下发通知,鼓励城市中心城区的各级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实行夜间开放,并在此后择时夜间开放。

“观众朋友们,请看这里,这就是著名的雁鱼灯。它不仅造型精美,使用时还可避免房间空气污染”“这是马蹄金,西汉时期的称量货币”……10月1日19时,在位于南昌市新洲路的江西省博物馆,来自长沙的游客孔小姐跟随着博物馆讲解员,细细品味“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中的馆藏文物。这是省博物馆首次开启夜游模式,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博物馆奇妙夜”。

“探索博物馆夜间开放常态化机制,持续提供精品夜游项目,将为满足人们夜间文化消费需求、繁荣夜经济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选择。”省博物馆副馆长管理告诉记者,今后省博物馆将把“夜游博物馆”打造成常规项目。

实际上,早在去年8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就开启了暑期夜游模式,并在夜场举行知识讲座、诗歌朗诵、服饰表演、厂房灯光秀等不同形式的夜文化活动,得到了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交口称赞。

要繁荣城市夜文化,江西各地应在突显本土性、提升主体性和营造便捷性上下功夫:

一是突显本土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夜文化的构建要突显本土特色,深挖各地文化资源,既能让本地市民有认同感,提升其参与度,又能让外地游客有新鲜感,提升外地游客的猎奇度,让他们“来得了、留得住、停留久”。

二是提升主体性。夜生活的主体是本地市民,夜文化的营造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以营造街坊文化和市井文化为起点,鼓励市民参与设计、征集、建设、宣传等各个环节,打造体现本土特色、富有时代感和大众化的演艺精品。

三是营造便捷性。公安、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要提供“有温度的管理”,强调对环境的有效维护和对商户的柔性管理,根据大数据分析,合理调整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和线路安排,营造便捷、安全、舒心的出行环境,既要“掌好灯”,又要“守好夜”。

——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涂龙峰

发展夜经济,不可让文化消费缺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城市褪去喧嚣,美好的夜生活由此展开。无论是烤串、啤酒、小龙虾,还是夜游、KTV、酒吧……火热的夜经济卸去人们一天的疲惫和压力的同时,也不断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喝玩乐不再是大家夜晚休闲娱乐的唯一方式,让夜生活带上“文化味”,正成为一种新风尚。

对市民而言,夜文化是舒缓压力的休闲消费与城市文化生活的体验消费。在北京,24小时“深夜书房”成为城市夜晚的精神地标;在上海,24小时影院丰富了城市夜文化的内容,满足了消费者的娱乐需求;陕西韩城则从发展夜经济、夜文化到树立夜品牌、形成“夜韩城”,地方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可见,真正让一座城市的夜晚灵动起来的是文化软实力,这是夜经济的灵魂。

总体来看,我省夜文化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比如省会南昌24小时书店几乎难觅踪影,高端的歌剧、交响乐表演很少,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晚上基本关门。我们知道,夜文化消费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市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还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只有摸准需求,多在丰富夜文化形式、提升夜文化供给上下功夫,才能让地方的夜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萧敬腾的一首歌唱出了忙碌的现代人对于夜生活的喜爱。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晚间健身房、歌舞剧院、音乐厅、24小时书店等,能够不断提升夜经济的文化品质,让夜经济的灯光不但照亮城乡,更温暖我们的心灵。

1月28日,教育部在针对全国政协委员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答复中提到,要“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引发热议。事实上,从男孩危机到“娘炮”文化,近年来有关男性气质的讨论在中外舆论场上层出不穷。在有毒的传统男性气质衰落的同时,多元的新型男性气质正在崛起。

阳刚气、女性化与性别刻板印象

《“阳刚之气”=男性化?教育不应被性别刻板印象束缚》一文对此次引发争议的提案提出者、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斯泽夫的观点进行了说明,斯泽夫认为,现在的青少年男孩子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他将这一现象称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有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中学生家长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而文中援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的观点指出,当下一些男孩相对柔弱的状态值得重视,“但人类的气质天然多元,并无高下、贵贱、好坏之分”,不应刻板地将新问题定义为性别现象。

孙云晓提到,从性别哲学的角度而言,现在提倡双性化的性别哲学。早在2010年,《三联生活周刊》刊登的 《男孩,男人与科学》一文就对双性化教育进行了介绍。作者陈赛指出,“双性化人格”是心理学家A.S.罗西提出的一个概念: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从其起源上看,“双性化”是一个与性别刻板印象做斗争的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本姆在《性别的滤镜》一书中指出,社会通过三种滤镜看待不同性别:将女性视为“他者”的大男子主义、将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相对立的性别两极化以及强调两性生理差异的生物决定论。

该文还提到,“双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兴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对2000多名儿童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乃至智商、情商的发展都相对较低。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和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更全面,成年后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具优势。”不过,双性化教育的理念在10年前的中国似乎还太超前,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教研室讲师姚萍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双性化教育应有主次之分,认为男孩的双性化教育应该强调阳刚坚强的一面,对细心、温柔等女性化特质则作为补充“顺势引导”,这样更有利于男孩将来适应社会。

阳刚之气与大男子主义通常被视为传统的男性气质,但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男性气质并不是只有“武”的一面,而是强调文武兼备。微信公号“Sociological理论大缸”介绍了内华达大学人类学教授William Jankowiak和剑桥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Xuan Li 2014年发表在《中国社会学评论》(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上的一份题为 Report)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中国性别气质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指出中国的男性气概一直有着文武两面,两者并非非此即彼,意味着情感自控力的“文”的一面可以和身体上的“武”的一面共存。明代崇尚“文人”风气让男性更看重前者,清代的满人统治则间接形成了文武分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时期由于单位体制和分配制度,文化、学历、背景和阶级性等因素使得“文”胜于“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对两性的刻板印象既有改变又存在延续性,1980年代和2000年代的两次针对中国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说粗话、粗鲁、严肃、固执一直被视为男性气概的一部分,不变的女性气质则包括温柔、没事找事;聪明、自信、含蓄则不再被认为由男性专有,而是成为两性共通的气质,妒忌从两性共有的气质变成了专门针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男性新增的气质包括骗人和酷,娇气则是两性共同新增的气质特点。

此番讨论中,很多人对片面追求阳刚之气可能带来的后果表示了担忧。公众号“橙雨伞”分享了一篇题为 《与其培养男孩们的“阳刚之气”,不如教他们做一个好人》的旧文,文章作者程贤从亲密关系中的男性施暴者入手,讨论了“有毒的男性气质”是如何伤害所有性别和所有人的。

程贤认为,“有毒的男性气质”大概可以概括为很多男孩成长过程中都切身体验过的“要有个男人样子”的规训,包括不可以哭或表现脆弱,要豪爽粗糙而不能温柔细腻,崇尚强硬、暴力等等。人们之所以对男性产生这样的期待,是因为在法治不彰、缺乏社会保障的传统社会,男性在职业、事业和社会竞争中获得成功,离不开身体和意志的“强壮”、“凶狠”,为了保证家庭中的下一代男性也能履行家庭职责,这种气质和期待就被从小灌输给男孩。整个男权社会通过“垄断”这种有利于在社会中生存的气质,不断固化着性别分工,将女性视为劣等的、附属的。随着时代发展,在女性争取平等的同时,对男性的阳刚规训仍在延续,然而当他们发现这种气质不再受到尊崇时,就很容易将挫败感归咎于争取平等的女性。很多男性即使感受到这种男权文化的不合时宜,也会选择寻找同类结成小团体来抵御这种怀疑。“有毒的男性气质”在根源上是主流族群对自己结构性“特权”的维护,白人至上主义者对边缘全体的仇视也有着同样的逻辑与精神内核。

程贤还指出,男性同样是“有毒的男性气质文化”下的受害者,“男性气质”带来的压力显著提高了抑郁症、酗酒甚至滥用药物的危险,导致很多男性出现心理问题时耻于求助,单一特质的禁锢导致很多男孩和男性陷入认知失调。文章还介绍了一项国外针对孩童的性别课程,针对“成为一个好人是什么意思”和“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什么意思”这两个问题,孩子们给出了非常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答案。也就是说,男性气质的规训无形中剥夺了男孩们“成为一个好人”的可能性。

心理学公众号“KnowYourself”发布的 《没有“阳刚之气”就“不像个男人”?out了!新型男性气质正在流行》一文介绍了研究者所说的“新型男性气质”(new masculinity),拥有这样气质的男性有更强的情绪感受力,也更尊重女性,跳出了传统的二元性别框架。文章援引Danny Kaplan等人的研究,将传统的男性气质归纳为五项特质:通过竞争维护男性地位,约束情感、自力更生,与冒险和攻击相关的强硬特质,坚决避免柔弱等女性气质,对性的非关系的、客体化的态度;“新型男性气质”同样被归纳为五个维度:整体关注度(指整合身心,不再忽视情感和内心真实需求)、真实度(面对男性地位改变的事实,接受真实自我)、居家度和养育度(关注伴侣的需要,承担更多的养育责任)、对男性传统规范的质疑度以及对男性特权的敏感度。

文章指出,独立女性的崛起推动了传统男性气质的衰落和新型男性气质的兴起,性少数群体越来越被社会所接纳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型男性气质的出现改变了两性关系,男女性别角色出现了更为平等、多元的分工。男性同性之间的关系也不再只是竞争,而是可以成为真正的同伴。尽管如今仍有很多男性难以抛弃传统男性气质,但新型男性气质是值得期待和追求的,因为它的本质不仅是社会传统性别秩序的松动,更是性别表达和性别内涵的自由趋向,即让人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病毒让不平等更加严重,唯一的办法是向富翁征税

新冠疫情以来,数十亿人却在挣扎,世界上最富有的10个人却极速积累了大量财富。近日Simon Jenkins在《卫报》撰文讨论如何应对巨大的不平等。

有些比较是吓人的。根据乐施会的数据,疫情开始以来,世界上最富有的10个人的财富增加了4000亿英镑。这笔钱显然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个成年人接种疫苗,也可以为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挽回2020年损失的收入。

2021年1月27日,瑞士日内瓦,俄罗斯总统普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

这些数字是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当天出现的,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以虚拟的形式举行。这些数字可能还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由于世界各国政府迄今花费的经济救济金额高达12万亿美元,很难相信再花5万亿就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但是,很难质疑报告的结论,即当前的经济政策使“超级富豪精英们能够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积累财富,而数十亿人却在挣扎着维持生计”。

左派和右派的政治经济学家都得出结论,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以及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会破坏民主的稳定和危险。所谓个人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在20世纪后几十年稳步下降,但在21世纪急剧上升。世界越来越不平等。

原因有很多,但有些人认为与技术的震荡性创新有关。在过去9个月里,杰夫·贝佐斯、马克·扎克伯格和埃隆·马斯克等企业家积累的剩余财富主要来自网络经济的繁荣,这反映在股市的上涨上。贝佐斯每雇佣一名亚马逊员工,他的财富就增加大约10万美元。正如1918年对工业领袖们的评价:“他们看起来从战争中得到了很多。”

牛津救济会含糊其辞地说需要“塑造更平等的社会”,但这不可能有什么结果。无论达沃斯如何伪装,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或统一的税制,更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各国政府正在将大量债务堆积到后代身上。即使找到了一些办法——当然必须找到——来注销过去特殊年份的债务,它们也需要有更多的国家收入来源。这些来源必须是税收。

世界上最成功的产业——主要是前10的富人涉及的产业——仍然几乎是免税经营。根本原因是这些产业是全球性的,而税收是国家的。税收制度往往是深度保守的,继续对财富特别是财产低税,对中低收入高税。英国等财政当局还犬儒地纵容避税和洗钱,同时向纳税人征收市政税和增值税等累退税(随纳税人收入和财富的增加而实际税率逐步递减的税制)。

苹果、Facebook、谷歌及其庞大的依附物组成的全球市场基本上被单独留在太空中。还没有一个国家有勇气与之对抗,尽管它的税收潜力巨大。只有当欧洲和美国带头并一致行动时,这种情况才会结束,这应该是乔·拜登议程上的首要项目。

同时,各国政府要追踪和惩罚那些远远没有缴纳足够的税款、只缴纳很少的税款或根本不缴纳税款的人。他们通过将财富存放在海外,拒绝向国库缴款而致富,而他们和家人从中获得终生的利益。世界上受保护的避税天堂中的数十亿美元——剥夺了国家每年估计为2500亿美元的收入——使世界上最富有的10个人的可能收益看起来像零花钱。据估计,仅英国纳税人就损失了85亿英镑。同时,大法官还在摆弄一项破坏性的机场增值税变化。

对于如何增加超级富豪的贡献这个问题,有三种可能的答案:耸耸肩、耻辱或征税。耸耸肩很容易。自1980年代结束80%附加税的时代以来,它一直统治着英国的政策。耻辱是值得怀疑的。安德鲁·卡耐基可能说过“富贵之人死于耻辱”,但大多数人都会冒这个险。扎克伯格将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投入了慈善机构,而贝佐斯则将数十亿的财富委托给了前妻。但是,我们真的希望世界的福利任由一个富人寡头随意支配吗?正如《有效利他主义》的William MacAskill所言,慈善财富的随机分配可能是惊人的低效。

至于提高个人税,乐施会认为,如果阿根廷可以向其12000名最富有的公民一次性征收紧急附加税,那么世界上较富裕的国家也一定可以。在过去的一年里,可能有数千家公司和他们的老板什么错也没犯,却破产了。但非常富有的人却能低调行事,过去9个月里为英国人在银行账户中储存的2000亿英镑做出了贡献。

不能否认,新冠疫情正在加剧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鸿沟——这一鸿沟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民主国家愿意,它就可以弥补。当在困难时期,一些人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而获得如此怪异的利益时,有些事情就出了问题。作者认为,答案一定是征收附加税。

特朗普在卸任之前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地区拥有的领土主权,让西撒哈拉这块非洲西北角地区的古老争议再度受到世人关注。我们在此前的 周报中关注过这一问题。目前还不清楚乔·拜登是否会扭转特朗普的举动,但撒哈拉民众现在已经奋起反抗占领,拒绝让外国势力决定其未来。

西方媒体经常忽略,这场冲突可以追溯到1975年。当时即将离去的殖民国家西班牙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将这个人口稀少的国家分给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法国也是交易的一部分:作为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的前殖民国家,法国与这两个国家都有着强烈的新殖民关系。

分治遭到了撒哈拉解放运动波利萨里奥阵线的抵制。波利萨里奥阵线一直在进行反对西班牙的武装独立斗争,在当年北非民族自决的反殖民浪潮里,波利萨里奥阵线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由于美国、以色列和其他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的武器流入增加,摩洛哥强大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加强,得以占领西撒哈拉约80%的土地,包括所有的海岸、人口中心和资源。

波利萨里奥阵线下属的武装人员集会,庆祝波利萨里奥阵线成立32周年

一半以上的撒哈拉人口逃到了与阿尔及利亚接壤的四十一公里长的边境上的难民营,他们和后代仍然生活在那里。难民营里没有电网或自来水,农业潜力小(这里是沙漠),几乎没有经济,但社会凝聚力很强。古巴的援助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卫生和教育系统,但联合国的粮食援助还不足以满足营养需求。虽然美国此前没有正式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但这并不妨碍美国武装和训练摩洛哥军队。在整个冷战和“反恐战争”中,摩洛哥都是美国坚定不移的盟友。同样,六十年来,摩洛哥与以色列的关系即使不是完全公开的,也是密切的。

1980年代,摩洛哥在以色列的协助下,修建了长达2700公里的隔离墙和雷区,将被占领土与波利萨里奥控制的解放区隔开。摩洛哥与波利萨里奥阵线的武装冲突一直持续到1991年,那年双方在联合国的斡旋下达成了停火。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设立联合国西撒哈拉特派团,监测停火实施,并最终组织一次自由公平的全民公投,让西撒哈拉人民在独立和与摩洛哥合并之间做出选择。但这个全民公投从未发生。

去年11月13日,摩洛哥军队在联合国管理的边界地区袭击了手无寸铁的撒哈拉抗议者之后,波利萨里奥阵线自此恢复了对摩洛哥军队的敌对行动。《雅各宾》杂志采访了西撒哈拉青年社会活动家Hamdi Toubali,以下是简要摘录。

每个人都对恢复合法的武装斗争感到高兴。每个人都说,撒哈拉人民给了国际社会长达30年的时间来执行他们的国际法。他们浪费了这30年,为摩洛哥的占领提供便利。所有撒哈拉人都愿意为解放运动所要求的任何任务提供志愿服务。男女青年从国外回来,在军队、其他机构和任何他们能够帮助的任务中担任志愿者。看到年轻人放弃他们在欧洲的事业、学业和舒适的生活,回到营地,并在时机成熟时,走上战场,这确实令人振奋。

联合国对摩洛哥军队袭击平民的反应?

它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它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不仅因为秘书长自2019年5月以来甚至无法任命一名新的特使,还因为根本没有进行谈判。联合国从未谴责甚至反对摩洛哥的各种违法行为:违反停火、侵犯人权和大规模掠夺自然资源。

情况如何?自敌对行动恢复后镇压是否更加严重?撒哈拉人如何看待武装冲突的恢复?

自1975年以来,在许多人所说的西撒哈拉“和平”期间,平民没有和平。只有摩洛哥享受了这种“和平”——没有付出代价。在摩洛哥违反停火前几周,局势明显升级。撒哈拉人权维护者,如Aminatou Haidar(仅举一例)被软禁、骚扰和威胁。各地的撒哈拉人,特别是被占领土上的撒哈拉人,都非常支持波利萨里奥阵营所采取的立场,当时机成熟时,他们将越来越多地参与斗争。

鉴于1991年的停火承诺举行全民公投,但诺言没有兑现,要接受新的停火将需要哪些保证?

之前撒哈拉领导层的主要错误是他们在看到结果之前就接受了停火。现在他们有理由拒绝任何停火。他们可以接受与摩洛哥和联合国进行谈判和协商,但保留其战斗权。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经济为什么会衰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