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本身就代表着道德,能力,认知差,为什么要去同情弱者嫩,一切都是自找的?

1、在社会工作者老李的带领下,社区助老服务队向社区居民宣传助人互助的精神,促进灵力相互关爱,相互扶助,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社区助老服务队。上述老李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在文化层面的目标()
2、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是从事志愿服务的人
B.“助人”是专业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C.社会工作价值观必须通过专业实践养成
D.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合作的过程
3、社会工作者小王筹备“老来乐”老年人小组活动,吸引不愿意出门的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区。在开展活动时,小王作为支持者应()
A.负责小组的领导与管理
B.鼓励老年人分享人生经验
C.评估老年人的正向改变
D.邀请街道干部观摩小组活动
4、社会工作者老李为10岁的困境儿童小蕾提供服务。老李评估发现,小蕾母亲因残疾无法正常工作,父亲因抢劫刚刚入狱服刑,尽管小蕾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后能维持基本生活,但小蕾觉得会被社区其他孩子看不起,一直郁郁寡欢。下列老李的服务中,体现促进小蕾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功能的是()
A.邀请小蕾参加社区举办的兴趣小组
B.协助小蕾母亲申请残联的残障补贴
C.协调小蕾定期联系正在服刑的父亲
D.联系小蕾亲戚商议其日常生活照顾事宜
5、使能是社会工作者应该拥有的一种核心能力,下列做法中,体现该能力的是()
A.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B.协助服务对象激发自身潜质
C.矫正服务对象的偏差行为
D.开发社会工作服务所需资源
6、李女士与丈夫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经常发生激烈争吵,社会工作者小陈评估后发现李女士与丈夫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决定对他们开展辅导服务。上述小陈的服务设计的社会工作领悟的是()
7、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校园欺凌事件过程中,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提供认知和行为的辅导,上述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属于()
A.社区学校型社会工作
B.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C .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
D .混合型学校社会工作
8、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这突出反映了社会工作者()
9、关于社会工作伦理难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采用错误工作方法导致的困境
B.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服务对象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的困境
C.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学历水平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导致的困境
D.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者对两种以上共存价值观难以抉择导致的困境
10、齐奶奶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症,常常忘记吃饭,有一次还差点走失,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齐奶奶肚子在家非常不安全,但是齐奶奶家人白天无法陪护。从安全防护优先的角度出发,小王应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马上将齐奶奶送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B.让齐奶奶自己决定是否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C.与齐奶奶家人商量,将其送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D.邀请齐奶奶参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健康讲座
11、社会工作者小李在社区开展青少年服务时首先对服务对象的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然后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设计服务方案,及时跟进,按需调整工作计划,上述小李的做法遵循社会工作伦理基本原则的是()
12、社会工作者小吴在社区开展服务时主动向案主介绍服务的相关信息告知接受服务过程中应有的权利义务,上述小吴的做法体现社会工作者需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的是()
13、小明参加数学建模小组,认识很多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小明十分开心,上述活动满足了小明的()
14、小明家在地震中受伤,他和他的母亲被送到不同医院救治,父母不在身边,小明当前必须满足的中介需要是()
15、张老伯经常对儿子说:“我过得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张老伯的话语隐喻的是老年人的()优于年轻人。
16、张大爷丧偶多年,几年前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张大爷的女儿长期独自照顾他,近来感到力不从心。社会工作得知后,拟从“家庭思维”的视角出发,为该家庭提供服务,其适宜的做法是()
A.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采访张大爷
B.邀请张大爷女儿参加照顾者支持小组
C.联系专业康复人员定期上门提供服务
D.动员张大爷入住养老机构,让女儿去探访
17、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小丁第一次独立做老年人小组工作,心里没底,向督导者张老师请教。张老师给了小丁一些建议。下列建议中,正确的是()
A.根据老年人的节奏调整小组进度
B.老人参加小组一定要征得家人同意
C.为每位老人配备一名志愿者,以确保其安全
D.确保老年人在小组内能够任意表达对其他组员的看法
18、许大爷在养老院住了6年,近期被诊断为晚期肺癌,原来乐呵呵的许大爷变得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对社会工作中小关说自己活不了多久,治疗也没用了,想放弃治疗。此时,为了帮助许大爷,小关适当的做法是()
A.与医生沟通其治疗方案
C.鼓励其接受现实保持希望
D.帮助其做出院前的心理准备
19、社会工作者小林到老伴刚去世的张奶奶家探访,碰到张奶奶正与女儿聊天,聊天过程中,张奶奶表示要修改之前和老伴一起订的遗嘱,还要尽快将老伴留下的字画分给孩子们···张奶奶女儿还悄悄对社会工作者说,她收拾房间时,在张奶奶的枕头下发现不少安眠药。针对上述情况,小林首先要做的是()
A.请亲朋好友陪伴张奶奶
B.对张奶奶进行哀伤辅导
C.对张奶奶进行自杀风险评估
D.请法律志愿者协助张奶奶修改遗嘱
20、某妇女发展中心为帮助贫困山区妇女脱贫。协助她们成立了合作社,一起销售农副产品,并未她们提供电子商务培训。上述工作()
A.满足了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
B.满足了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C.既没满足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也没满足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D.既满足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也满足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21、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为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首先需要与服务对象()
解析: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和第一阶段的会谈,社工确定和服务对象之间开展专业服务,就需要签订服务协议,在协议里面,需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2、社会工作者说,张阿姨,您刚才谈到母亲过世后,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您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发生了矛盾,您还担心接下来父亲的照顾问题,那么您这次最想谈的是什么。上述这段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解析:本题考查个案会谈技巧之引导性技巧。对于服务对象较为笼统和宽泛的话题,社工需要收窄和明确问题。本题社工的提问“您最想谈什么”即将宽泛的话题缩小。
23、在个案会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经常会使用对质技巧来调整服务对象对某些事,某些人的认知,下列回应中,属于对质技巧的是()
A.你这样的行为表现和我们预期的目标差距很大
B.你父亲对你的关心,你现在根本没有感受到
C.你说你不生老公的气,可你好几天都不理他
D.你家庭的情况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在于此
解析:本题考查个案会谈之影响性技巧。常见的对质在于言行不一致,前后不一等。C项言行不一致,社工需要对于服务对象说话的质量进项确定和把控,因此需要对质技巧。
24、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老刘寻求帮助。老刘说,你能把心里话说出来,挺不容易的,说明你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很了不起。上述情景中,社会工作者老刘运用的个案工作技巧是()
A.形象性技巧中的同理
B.引领性技巧中的摘要
C.支持性技巧中的鼓励
D.支持性技巧中的忠告
解析:本题考察个案工作之支持性技巧,社工在与服务对象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一边聆听,一边鼓励。不断鼓励服务对象敞开心扉,解决思想问题。
25、社会工作者小李陪伴救助对象老王参加社会联谊活动,在活动中了解了老王最近面临的困难,并在活动结束后安抚了老王的情绪,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小李在本次活动中获取资料的主要方法是()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通过活动的参与,获取资料。
26、社会工作者小姜在某康复中心为精神障碍者家属开展小组服务,在小组中,小姜向组员介绍精神康复知识与精神障碍者相处技巧,并向组员传授纾解照顾压力的方法,小姜主持的这个小组属于()
27、社会工作者小王为社区里的青少年举办了一个小组。该小组旨在通过公益活动,为青少年创造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会,增强朋辈支持。从小组的目标来看,最适合该小组的工作模式是()
解析:小组工作的互动模式强调组员与组员之间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彼此帮助,通过交流,增加经验,获得支持。
28、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养育中父亲参与程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了携手共成长的亲子训练营,小组活动招募了社区中10对父子为小组成员。在设计该小组方案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是()
解析:小组目标是维系小组组员和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题干中反映的问题在于亲子关系问题,父亲的参与程度不够,所以社工应优先考虑该小组的目标,围绕目标,设计活动,开展服务。
29、社会工作者小陈正在为社区志愿者开展提升演讲技巧的小组,在小组中,他发现有个组员心不在焉,经常离开小组去打电话,此时,小陈最适宜的做法是()
A.与其他组员讨论该组员的行为
B.在小组中再次讨论小组的规范
C.当众提醒该组员注意自己的行为
D.委婉的劝说该组员推出小组
解析:小组规范由组员共同讨论,共同制定,起着维护小组正常开展的重要功能。社工在面对组员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得背后议论组员。社工可以依靠小组规范约束和再次重申等做法确保工作开展的有序性。
30、在小组讨论时,社会工作者认真聆听组员的发言,了解组员的感受和期望,并不时的复述组员讲过的话,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重视。上述做法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解析:针对组员在小组中的发言,社工利用复述等技巧不断加强自身与服务对象的交流,积极回应组员的发言,确保小组的积极交流。
31、在一节小组活动中,组员小莫正分享他的故事,已经讲了大约10分钟。组员小欢打断了他,“你讲的时间太长了,为什么你每次讲话都只想到你自己,从来不顾及我们的感受?”小欢的话令小莫感到愕然,小组随即一片沉默。此时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回应是()
A.小欢,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是否觉得你这样说话会伤害小莫呢?
B.小莫,对不起,小组是大家的,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不适合,你的分享时间有些长了。
C.谢谢小莫与我们分享!对小欢的意见我们待会再讨论,下面,我们先听其他的组员的分享,好吗?
D.是的,这确实是这一段我们小组要注意的问题。不过小环已经提出来了,小莫好像也已经意识到了,那我们继续往下进行吧。
解析:本题考查小组工作的技巧。对于小组组员话题过多,发言太长时,社工需要及时限制。因此本题考察限制的技巧。
32、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小组活动与各个工作阶段目标的匹配度。小组的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最适宜设计的活动是()
A.“破冰”游戏,引导组员相互熟悉,消除相互之间陌生感
B.“同心协力”活动,引导组员相互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
C.“谁是我”活动,引导组员真诚回馈,获得更深的自我认识
D.“角色冲突”情景剧,引导组员学习容忍和化解冲突的办法
解析:本题考查小组的阶段。小组后期社会工作者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组员获得新的认知,再次将认知转变为行动,本题C项属于社工帮助组员获得性的认知。AB属于小组开始阶段,D属于小组中期阶段。
33、在小组的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制定招募计划时应包括的内容是()
解析:本题考查小组五大阶段之小组开始阶段。开始阶段,社工首先需要招募组员。
34、针对某社区老年活动室存在日常管理松懈、使用率偏低等问题,社会工作者小刘拟通过东苑居民参与来改变这种情况。从社区工作的目标分类看,下列做法中,属于“过程目标”的是()
A.增加老年活动室的活动器材
B.调整老年活动室的开放时间
C.编制老年活动室活动课程表
D.提高值班志愿者的责任意识
35、某社会工作者主持召开居民会议,讨论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社区安保工作。下列该社会工作者主持会议的做法中,适宜的是()
A.无论居民是否到齐,都要严格执行会议既定议程
B.严格控制每项议程的时间,对与会者意见做出迅速反应
C.会议讨论中一旦出现分歧,就采取投票表决作出决定
D.会议结束之前做简短总结,让居民看到会议的成效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者主持会议的技巧,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每次会议结束之际,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摘要,以强化成果意识,让居民感受到社工工作的有效。
36、社会工作者小关针对社区“停车难”问题召开居民会议,引导居民就“停车难”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讨论。从社区分析的角度看,小关的做法属于()
解析:社工引导居民就停车难问题进行讨论。就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行讨论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准确界定该问题,已深化对于问题的认识,从而解决问题。
37、社会工作者小梁准备在社区实施助老服务项目。为了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保障项目成效。小梁首先要做的是()
A.了解现有资源,并与实施项目所需资源进行对照
B.通过发布广告、张贴海报等方式招募社区志愿者
C.充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D.加强资源的统筹和协调,发挥资源的整合性效果
解析:社工小梁在社区开展项目,即已经进入社区,本题实质考察社区工作的第二阶段(认识阶段)。在该阶段,社工需要做的首先是对社区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就包括资源情况。再者组织社区,招募组员。
38、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受政府委托对某社区精神健康服务项目进行评估。社会工作者向项目承接机构了解该项目的人员配备情况,并对照项目方案查对活动开展的次数、频率等。上述工作,属于社区评估中的()
解析:本题考查项目评估。人员配备情况是为了确保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对于活动开展(过程)期间的次数和频率进行考察就是为了评估整个工作的过程。
39、社会工作者小姜培养居民骨干时,注重从居民意见和利益出发,尊重少数意见,鼓励居民共同协商处理社区问题。上述做法体现的居民骨干培养工作的重点是()
解析:尊重、共同协商等字眼即可确定社工民主风格,不搞个人主义,善于团结大家,进行民主领导。
40、社会工作者小韩你采用标准化的方式收集社区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在收集资料时,小韩适宜采取的方法是()
解析:问卷调查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其标准化程度较高。能够全面客观地收集资料。

4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为某“村改居”社区设计一个服务项目。为了保证居民的参与率,该机构在项目策划时应重点()
A.明确项目的基本目标
B.保证符合机构的宗旨
C.评估可以动员的资源
D.关注居民需要和兴趣
解析:常言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关注居民的兴趣和需要,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引导居民参与机构事务。
42、社会工作者小刘在社区开展困境老人关怀服务,小刘首先解决的是生活问题,接着,小刘将生活困境分为经济收入,生活照料,情感支持和权益保护等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然后,小刘分析了这些具体问题产生原因。从问题认识和分析方法的角度看,小刘的做法属于()
解析:社工小刘层层分解问题,不断细化问题即将整理问题进行分解,化成若干支干。
43、为了在社区推动空巢老人互助项目,社会工作者小陈设计了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状况问卷,并准备在项目启动前和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从服务的角度看,小陈的做法属于()
解析:社工在项目开展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就在于检验服务的效果。通过前后的对比,察觉专业服务对于服务对象的重要作用。
44、某社会工作服务机关设五个区域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均设有服务部、项目部、行政部相关职能部门。由于这些区域办公室是平行关系,彼此之间缺乏资源整合和服务联动,导致机构资源分散、工作重复,管理成本急剧增加,为此该机构计划将原来的直线式组织结构调整为职能式组织结构,其事宜做法是()
A.将各区域负责人纳入机构督导委员会
B.授予服务主管对各区域的指挥权
C.已在机构层面建立区域统筹中心
D.取消各区域办公室的行政部
解析: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在特定工作范围内,可以直接对其他管理人员下达命令的结构。职能部门具有较大的权利,不仅收集信息和提供意见,而且可以作决定和执行。
45、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未解决社区内高龄独居老人照顾问题,采用跨专业合作模式,由社会工作者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护士组建团队,共同发起“与爱同行”助老服务项目。关于该团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跨专业团队磨合时间比较短
B.跨专业团队容易沟通合作
C.跨专业团队适用于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管理
D.跨专业团队容易形成团队核心凝聚力
解析:个案管理适用于复杂的个案服务对象。对于特殊的服务对象,单纯的社工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需要跨专业团队集中智慧,利用多元资源解决问题。
46、为帮助社区中困难家庭青少年提高英语水平,社会工作者联系了一家英语辅导机构,希望其能提供免费辅导。该机构负责人认为此事既回报了社会,又宣传了机构,因此同意开展合作。根据上述情况,该辅导机构的合作动机是()
解析:题干中的英语辅导机构开展免费英语辅导,表明了自身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成功创造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7、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五年同行相伴成长的周年庆活动中,安排了爱心义卖环节,并将义卖所得用于特殊儿童救助项目。以上筹款方式属于()
解析:该机构巧妙利用五周年的特殊时间点,开展工作,进行义卖,获取项目费用,因此属于特别事件筹资。
48、关于定性研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注重分析可操作变量和统计数据
B.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C.注重现象与收集非数字化资料
D.注重研究者在调查中保持价值中立
解析:定性研究遵循反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调查者的经验、阅历等处理和分析问题。例如访谈和观察等。注重资料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49、下列陈述中,属于问卷结构中指导语的是()
A.本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您的信息仅做研究之用,不会被公开
B.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随机抽样,您被选中参加本调查
C.选择答案“2”的,请直接跳至第5题
D.访问结束,谢谢您的合作
解析:指导语即告诉被填者如何填写问卷。
50、社会工作者小李设计了一份针对高龄独居老人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督导老王建议适当减少问卷中问题的数量。老王的这一建议主要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是()
解析:问卷题目的数量直接事关回答者的回答意愿,一般来说,问卷在回答者30分钟内完成就好。
5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了解青少年对“快乐阅读”项目的满意度,设计了份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设计原则,下列问题适合排在最后的是()
A.过去一个月,你参加过几次“快乐阅读”活动?
B.你对“快乐阅读”的活动安排满意吗?
C.你对“快乐阅读”活动有何建议?
D.通过参加“快乐阅读”活动,你的阅读兴趣有何变化?
解析:问卷的问题设置一般是客观题在前,主观题在后。
52、在社会工作研究中,个案研究方法是研究方法之一,关于个案研究优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料的格式基本统一,便于比较分析
B.研究的结果具有整体性,可推论到相似个案
C.有利于针对研究对象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D.有助于实地研究前形成研究思路并进行理论构建
解析:专业的个案研究有利于把握特殊的实情,针对具有特殊性的服务对象突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53、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20年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目标为()万人。
54、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关于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
B.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申请行政许可
C.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
D.设立公益性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申请行政许可,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
55、杨女士于今年1月怀孕,3月份不慎流产。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杨女士可享受的产假天数为()
56、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未成年人中,可以脱离监护人的监护单独居住的是()
A.小黄,女,15岁,初二学生,身体健康
B.小孙,男,16岁,初三学生,身体残疾
C.小新,女,15岁,初二学生,身体残疾
D.小赵,男,14岁,初一学生,身体健康
57、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实行)》,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和家庭擦产
B.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和户籍状况
C.户籍状况,家庭人口和家庭财产
D.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
解析:确定低保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
58、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年至少调一次。
解析:按照《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规定》第十条,“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实施后,如本规定第六条所规定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应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59、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关于保护女职工的措施,正确的是()
A.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
B.对哺乳2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
C.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滞时间不计入劳动时间
D.用人单位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30分钟哺乳时间
解析:对怀孕7个月以上或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
60、根据《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时间最长不超过()
解析:失业保险的领取参照缴费时间。缴费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领取24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

62、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内化于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的精神标准,其主要作用有()
B.保护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D.促进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
解析:直接排除B。教材原话。
63、某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大明在巡视老人房间时,发现服务对象孙奶奶正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头,经询问后得知,孙奶奶昨天在房间摔了一跤,头上碰了一个包。孙奶奶担心被人笑话,嘱咐大明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根据社会工作者专业伦理难题处理原则,大明恰当的做法有()
A.积极做好防跌倒服务
B.嘱咐孙奶奶在房间走动要小心
C.劝孙奶奶去医院检查
D.提醒其他老人吸取孙奶奶的教训
E.建议机构检查设施情况
64、关于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人类需要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
B.生存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方面
C.关系的需要包括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D.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还可能会增强
E.人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65、小刚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同班的小明经常在放学后拦住他,向他索要零花钱。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的服务有()
解析:A项错误,对预期令同学这种行为应该对于两边都进行教育。
66、因妻子突发疾病去世,张先生半年了一直处于极度悲伤状态,经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表现出迷茫不安,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社工小王得知张先生的情况后,决定为他提供服务。此时,小王的正确做法有()
B.协助张先生解决失眠等问题
C.协助张先生处理妻子后事
D.了解张先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E.评估张先生状态的危急程度
67、在个案工作进入结案阶段时,有的服务对象会出现分离焦虑,从而提出更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或需求,此时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有()
A.增加机构会谈或家访的次数
B.接纳服务对象的分离焦虑
C.分享服务对象收获的正向经验
D.与服务对象共商转介计划
68、辛女士:“我年轻时学习成绩可好了,尤其是喜欢音乐。结婚后,为了照顾孩子,我就什么都放下了,成了全职妈妈。现在孩子上学了,每天我一个人在家,觉得空落落的,孩子他爸一直不理解我一个人照顾家庭的辛苦,我有时候真怀念小时候学音乐的日子,那时候真有意思啊!”
社会工作者:“听了您刚才说的话,我的理解是您既想照顾好家庭,又想继续学习音乐,是这样吗?”
社会工作者:“我听出来您有很多想谈的话,但咱们这次时间有限,您说说看,这次最想谈的是什么?”
上述对话内容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技巧有()
69、社会工作者小王为社区老人举办了一个“健康管理”小组。在开始阶段,有不少组员怕说错话,做错事,表现出沉默,观望等状态,大家都希望在别人发言后,自己在表态。针对这一情况,小王适合的做法有()
A.组织创意活动打破僵局
B.指定几名组员轮流发言
C.邀请组员分享健康保健经验
D.以身示范成为主要的发言者
E.通过寻找组员的相似性,调动发言积极性
70、小组的气氛对于小组的发展及目标实现十分重要,下列说法中,属于营造小组信任气氛的有()
A.利用破冰游戏等互动环节,促进组员相互认识和熟悉
B.找到小组中具有领袖气质的组员,帮其树立
C.在组员表达想法后,邀请其他组员给予回应
D.协助组员讨论订立小组契约和规范
E.协助组员发现并形成次小组
71、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应该考虑的要素有(ABCE)
E.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
72、下列做法中,属于社区照顾模式实施策略的有(ABCE)
A.为服务对象的照顾者提供支援服务
B.动员服务对象的亲朋邻里提供支持
C.邀请辖区单位加入为服务对象建立支持网络
D.将服务对象集中到一起,监理大型养老服务机构
E.通过“去专业化”,保证服务对象留在熟悉的社区
73、社会工作者小路被机构派驻到某社区工作,他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进入社区,同时让合作伙伴和居民认识自己。为此,小路采取的恰当做法有(ABE)
A.旁听社区议事协商会议
B.参与筹备社区广场舞比赛
C.邀请新闻媒体报道社区居委会换届
D.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
E.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上门探访居民
74、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的感觉性需要,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收集资料的方法(ACD)
A.查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会议记录
B.非参与式观察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
C.对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
D.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
E.在社区网上论坛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
75、为解决某社区居民与物业公司因车辆停放和垃圾清运而产生的矛盾,社会工作者采用问题解决策划的方式,首先召集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和居委会研究出三种解决方法,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还需开展的工作有(BCE)
A.进行社区服务需求评估
B.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
C.分析三种解决方法的利弊
D.设计完整的服务方案
E.发展多方参与的评估计划
76、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分析了最近一年新加入志愿者的服务动机。下列分析结果中,属于自我中心型服务动机的有(AB)
77、关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CE)
A.定性研究过程中完全可以排除研究者的“观察者偏差”
B.定量研究重视从理论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形成研究假设
C.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方法可以整合到同一项研究中
D.定量研究适用于不熟悉的社会系统和微观层面的研究
E.定性研究主要依托非控制的自然手法进行资料收集
78、下列调查主题中,适宜采用自填问卷的有(BE)
A.低年级小学生的朋辈关系状况调查
B.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C.养老机构中失智老人的照顾需求调查
D.身心障碍者的社区康复服务满意度调查
E.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调查
7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关于临时救助申请受理审核审批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申请临时救助应当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
B.受申请人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以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
C.因情况紧急无法在申请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先行受理
D.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主动核查临时救助线索情况,对于其中符合条件的,应当协助申请并受理
E.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损失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先行救助,事后再补齐审核审批手续
80、根据《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自愿参加
B.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家庭缴费为主
C.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享受政府补助
D.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不包括技校学生
E.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点保障城镇从业居民的大病医疗需求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知识重点及海量试题都可尽收囊中!
更多资讯获取可关注,问题咨询可拨打电话400-111-9811

第一课:理性的声影:批判性思维

是面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

1)批判:①对象—公正准确透彻的理解VS一知半解、曲解误解

1)对象:理解的宽容原则

     ①以合理性的最大限度理解所批判的对象,对对象要透彻、公正、准确的理解。尽量避免误解、曲解一知半解等。

②理解方面出问题,会严重影响批判的质量。

2)标准:批判的中立原则

     ①中立原则就是以无争议的或者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准则作为批判的标准。比如,逻辑准则、科学准则、法律准则、道德准则等等。

    ②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是确保思维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合理性的原则。

1)目标:得出好的判断(决断、决策)。基于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所得出的判断,要比以其他方式得出的判断,其质量要高很多。

Tip:反省思维=复盘式思维:在第一层思维上的再反思

2)批判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活动

①有思考就会有错误,所以铅笔的一端是笔铅,另一端是橡皮。

3)什么叫自知之明?怎样做到自知之明?

②知道自己所知中的缺陷

4)苏格拉底的批判方法—合作式批判:以准确、透彻地理解批判对象为基础,以逻辑学的矛盾律为标准,以逻辑推论为手段,以帮助对方认知他所知中的缺陷为目标。这就是苏格拉底创建的中立式批判方式,或称之为合作式批判方式。(精神助产士)

5)苏格拉底的道德信念:道德上正当的行为遵从良善的理由。道德观念是对是错,道德行为是否正当,不取决于某种道德观念或行为本身,取决于支持这种观念或行为的理由。所以他坚信: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

是针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

1)基于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批判意味着理解与评判,而不是辩论或反驳。批判是建设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破坏性的。

2)基于反省思维:批判重在自我批判。是自我指导、自我规范、自我检测和自我校正的思考。

1)应该把独立思考和综合判断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获得特定知识的能力——爱因斯坦

2)3个问题:你最相信谁?你最听谁的?谁最能改变你?

3)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意味着每个人都按着自己所确信的真理而行动,然而自己所确信的真理不就是真理,其中有真理,也有错觉、偏见、妄念、陈规陋习甚至迷信。我们所确信的真理是一个鱼龙混杂的信念系统。但它确实在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因而我们需要净化、校正、更新和优化我们的信念系统。

4)自我改变:既然最听自己的,既然没人能改变你,那就只能寻求自我改变。批判性思维是寻求自我改变的工具,其本质是审验和评估、净化、校正、更新优化我们信念系统,以便形成更好的选择和判断,并由此提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成就卓越的人生。会选择的人总是幸运的。

第二课:批判精神与理性美德

1)独立思考:在寻找和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以及接受或拒绝中思想观念时,充分发挥理性的自主。

2)批判性思维预设独立思考,或者说独立思考是批判性思维的最低要求。

3)独立思考不是标新立异,独立于现存知识体系之外的“独立思考”是不存在的。它需要严肃的探究和缜密的推论。

1)反思就是对思考的再思考,对自己的初始想法或看法进行推敲、审验、评估,找出其中的偏见、错觉、妄念甚至迷信等缺陷。

2)质疑是对观念的真理性和行动方案的合理性持有的疑问。“我相信……,是因为……;我这样做,是因为……”理由是真的吗?潜在的假设可靠吗?推论合理吗?

3)反思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反思不是重复思考,如同借助镜子观察自己的面容一样,反思需要以换位思考所得到的看法为镜子,审查自己所知中的缺陷。换位思考需要对社会中的各个角色有所认识,质疑不是情感性的怀疑。

1)开放就是拓宽视野、突破局限。

2)自我中心与斯格托玛: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以形成的思维方式,来感知和判断眼前的事物,并以为我的感知和判断更好。心理学家将“我的更好”这样的认知方式称为自我中心。自我中心会限制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排斥不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认知方面的盲点。心理学家把这种由于集中关注自我的认知而形成的盲点叫斯格托玛。

3)开放精神就是勇于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破除斯格托玛的精神,亨特教授提出“三的规则”,即对问题至少要从三种角度去思考,提出三种方案来决定行动,考察三种反驳你的观点。寻找三个例子来解释一个概念,等等。

4)兼容就是减少分别心,对不同观点一视同仁。兼容优于宽容,宽容是一元价值观下的宽宏大量。宽容是有限度的;兼容是多元价值观下的海纳百川,没有限度。兼容指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不是不讲原则,没有立场,不是应当存在,而是已经存在。

5)小结:具有独立思考、反思质疑和开放兼容精神的人,才能成为好的批判性思考着。批判精神是克服懒惰和模仿、盲从和冲动、超越自我,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条件。精神在一种持久的追求中才得以显现出来,持久地追求独立思考、反思质疑和开放兼容的精神,需要有勇气和毅力,需要有勤奋、诚实、谦逊、执着、公正等理性的美德做保障。

理性的谦逊、理性的执着、理性的公正

意味着放弃捍卫自己信念的态度,愿意倾听多方面的意见,留意来自各种渠道的事实和信息,关注各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方案,对新的思想观念持有一种好奇和主动追求的态度。虚心的态度+开放兼容的精神=理性的谦逊。

1)专心与深思: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

2)执着与熟虑: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才可能有反省的思维。一次只全力思考一个问题,不要让大脑兵荒马乱。深思=专心+执着。

3)贪欲导致浮躁,心急导致武断。专心的态度+独立思考的精神=理性的执着。

公正的思考就是对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或者相对立的观点一视同仁,尽量减少受自身利益和自我形象的影响。培养公正的思考离不开平和的心态,心态不平大多与自身利益或自我形象受损有关。自私的思考态度引导我们为当前的信念和思考方式辩护,为谋求私利寻找理由,还会引起情感上的忐忑不安,理智上的强词夺理。平和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看重自己的利益和形象,才能一碗水端平,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将自身利益和自我形象的影响降到最小。平和的心态+反思质疑的精神=理性的公正。

8、本课小结:精神是人在思考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和持久的追求。态度是人在思考时表现出来的当下意愿和倾向。将当下的意愿和持久的追求结合起来就会形成诸如理性的谦逊、执着、公正、勇敢、诚实、勤奋等好的理性美德。

9、荐书:《思考的力量》理查德保罗,丁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三课:思维品质与思维技能

1、一致性、有限性、宽容原则;思维品质:清晰性(入门标准);思维工具:概念、断言、推理和论证。

1)清晰性:指的是思考问题时的条理和层次要清楚运用概念和断言。表达思想时,概念和断言的意义要清楚。

2)相关性:指的是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搜索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对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避免将不相关的问题牵扯进来。

争执的三段论:①一开始讨论事实问题;②谁的观点重要谁的不重要,谁有意义谁无意义;③过渡到价值、情感上的互相攻击。

3)一致性:在清晰和相关的前提下,存在一致或不一致的问题,不一致的思想是荒谬的,不一致的问题没法回答的,不一致的行为是有害的。

4)总结:就理性自身的特征而言,清晰、相关、一致是思考的最低要求,就如同正直、诚实、勤劳是做人的最低要求一样。此外,诸如准确、严谨、深刻、充足、辩证等理性的要求,都是衡量思考质量的标准。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将这些理性的要求内化为思维的品质,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是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理性是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1)面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我们会产生一些想法或主张。当我们考量一个主张好不好时,就是在进行批判性思维。判定一个主张的好坏,是对思考的再思考,也就是反思。判定一个主张好坏的根据不是这个主张本身,而是支持它的根据、理由和推理。一个主张的好坏取决于支持它的理由和推理的质量。给出支持主张的理由叫论证。对论证好坏的评估,其核心就是对理由和推理质量的评估。

尽管专家们对批判性思维技能有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专家都认同:评估论证好坏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核心的思维技能。

2)评估论证好坏的核心标准

3)评估论证的任务和技能:围绕论证的三个要素(主张、理由、推理),提出批判性问题

4)透彻的理解、中立的标准

   ④对议题、主张、理由以及论证语境下的表达是否清晰?

   ⑥推论是建立在某种假设上吗?若是,假设合理吗?

   ⑦从理由得出结论的推理符合逻辑规则吗?

训练批判性思维不仅要有批判精神和好的思维品质,还要有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的技能。训练思维技能,如同训练钢琴和开车等其他技能一样,掌握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勤奋苦练。

第四课:批判性阅读的方法和实践

1、批判性阅读的方法合技术

1)批判性阅读的阶段、目的和任务

   ①阶段1:理解阶段;目的:理解;立场:与作者对话;任务:发掘论证。

   ②阶段2:批判阶段;目的:评估;立场:自主思考;任务:拷问论证。

2)理解方法:宽容原则/发掘论证

   ④支持结论的理由或前提是什么—抓住结论、寻找理由或前提;

   ⑦分析论证结构、由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是什么?

3)批判方法:中立原则/拷问论证

   ④从理由得出结论,需要依靠某种假设(为表达的前提)吗?

   ⑦需要限定或解释论证中的某些概念或词语吗?

1)一个好论证,由6个部分组成

   ③保证:用来连接证据和结论之间的普遍性原则、规律(相当于大前提);

   ④支撑:为保证(大前提)提供进一步支撑的陈述、理由,以表明原则或规律是真的;

   ⑥限定: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反例,对结论的范围和强度进行限定。

批判性阅读就是要在坚持宽容原则的基础上,准确地回答理解性问题;在坚持中立原则的基础上,恰当地回答评估性问题,在准确的理解和恰当的评估基础上,得出论证好坏的判断。分析论证的结构是批判性阅读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图尔明模型为完成这项任务提供了帮助,而且为构造好论证提供了指引。

论证就是给出支持主张的理由。好论证使我们确立信念的工具。一个好论证必须满足2个条件:①理由真实;②推理符合逻辑规则。

1)给出支持主张的理由叫论证,给出事物产生的原因叫因果解释。

2)论证和解释都可用“因为,所以”来联结;论证是为了支持或证明主张,解释是为了指明某事物产生或形成的原因。由于论证和解释都是对“为什么”的直接回答,两者容易混淆。

3)区分论证与解释的标志词

   ①理由的标志词:根据……;基于……;理由是……;

   ②主张的标志词:得出……;推断……;证明……;

原因的标志词:归因于……;

结果的标志词:导致……。

4)区分方法①:用“证明”替换“因为,所以”,说得通,表达的是论证;说不通,表达的是解释。或者用“导致”替换“因为,所以”,说得通,是解释;不通,则是论证。

区分方法②:如果上下文的语境只是A需要证明,而B不需要,则“A,因为B”型的语段表达的是论证;如果上下文的语境指示A至少与B具有同样的真实性或可信性,那么“A,因为B”型的语段可能表达的是一种解释。

5)区分论证与假设陈述

“因为B,所以A”与“如果B,则A”的区别:在“因为B,所以A”中,B与A得到了断定,表达的是论证;在“如果B,则A”中,B与A未得到断定,B是某种假设,A是在这种假设情况下所产生的后果,表达的是假言陈述。

3、因果解释与因果论证

因果解释本身不是论证,比如,细菌导致感染;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因果解释本身只是一种因果陈述或者因果主张。但是,因果解释的提出隐含着推理和论证,而且因果解释需要检验和确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理由是支持主张的论据;原因是对已知事实给出的解释。因果解释本身不是论证,把因果解释本身当成论证,不但会把因果解释的提出及其检验简单化,而且也会把论证简单化。

尽管因果解释的提出与检验都含有论证,但是,判断好论证与判断好解释的标准不同。好论证:理由真实;推理符合逻辑准则;好解释:一致性、简单性、可检验、不循环。

论证中未表达的前提称为假设。前提是明确表达出来的;假设是被省略的前提,以及前提(已表述的或未表述的)得以成立的深层依据。

1)预设:判定一个陈述真假的必要条件(这杯中有酒)

2)省略的前提:又称“填空者”(这杯里的酒不太香)

3)支撑假设:使前提成立的深层依据(我的嗅觉正常 我没喝多……)

3、假设有预设、填空者和支撑假设

它们是论证赖以成立的前提之一,其中有一个为假,就会导致论证的破产。然而,假设在论证中并没有表达出来,需要理解者将它们挖掘出来。挖掘论证的假设标志着一个人的理解功力理解深度。

评估论证的标准有2个:理由真实;推理符合逻辑规则。判断理由是否真实,需要挖掘潜在的假设;判断推理是否符合逻辑规则,需要剖析论证的结构。剖析论证结构,挖掘潜在假设,考验读者理解力的深度。二者是批判性阅读面临的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是评判读者是否真正读懂一篇论证性文章的标准。

1)陈英略是鬼谷子纵横学派八十二代传人。

a陈述的假设(判定陈述真假的必要条件)

2)山东安徽两省三地(阳谷、临清、黄山市徽州区)争夺西门庆故里

b争议的预设(判定争议有无意义的必要条件)

   ②《水浒传》和《金**》描写的西门庆是显示中人;

3)这实在令人吃惊,因为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还能写出那样优秀的作品(《一场事先张扬的命案》)

c论证的假设(填空者、被省略的大前提或小前提)

   ①获奖后的作家几乎不能再写出优秀的作品;

   ②获奖后写出优秀作品是超乎寻常而令人吃惊的。

假设要紧紧围绕支持结论的那个对结论起着证据支持效力的那个前提。

4)警察只拍下了不到一半的超速汽车,因为警察拍下的超速车不到自动摄影机拍下的一半。

d论证的假设(填空者)

省略的大前提:绝大部分经过自动摄影机时超速的车,在经过警察身边时仍然保持超速。

5)父母:自上高一原来,小明的成绩一直在下滑,为了防止成绩下滑,必须杜绝小明玩网络游戏。

e以因果解释为假设:①也可以表述为:玩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下滑。

6)每一张照片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从不同角度得到的照片总是反映了物体某个侧面的真实性,而不是全部的真实性,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假的。因此,仅仅一张照片不能证实任何事物。

f该论证的假设:任何不能完全反映全部真实的东西,都不能成为证实任何事物的证据。

掌握正确的推理形式,有助于寻找填空者,除此之外,挖掘假设是理解的艺术,没有固定的方法和规则。牢记论证,可见结构中的理由和主张,关注那些足以影响支持主张力度的假设。科学家长期默认的假设也可能是错误的,挖掘假设的价值在于训练和提高理解力,识别深层的谬误。

赫尔利《简明逻辑学寻论》;科恩《逻辑学导论》

第七课:含糊、虚假和关联性谬误

1、含糊不清:A组:含糊;歧义;混淆概念

2、理由虚假:B组:绝对化;非黑即白;遮盖论据

3、关联性谬误:C组:人身攻击;诉诸同情;诉诸恐惧;诉诸不胜任的权威;诉诸众人

论证中使用的概念或词语、断言或语句,出现词义上的含糊或歧义,称之为含糊不清的谬误。混淆或者偷换概念的诡辩通常是借助概念或者词的含糊或歧义而进行的。混淆概念通常是一种不正当论证的诡辩手法,它或是利用同一语词在不同意义上的使用,或是利用两个语词在语义上的相似或部分相同,来达到混淆或偷换概念的目的。

1)含糊:含糊指的是概念或语词、断言或词句的含义模糊不清、含混笼统。比如抵制日货的三段论。爱国行为体现爱国精神—抵制日货是爱国行为—抵制日货体现爱国精神。 “抵制日货”指的是什么?怎样抵制?

2)歧义:论证依靠了一个概念或词语在两种不同意义上的使用,无论是明显地还是含蓄地使用,该论证都会产生歧义的谬误。

3)混淆概念:混淆概念实在论证中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概念来使用的错误,混淆概念通常是一种不正当论证的诡辩手法。它或是利用同一语词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或是利用2个语词在语义或语形上的相似或部分相同,来达到混淆概念的目的。

4)小结:歧义和模糊不同,歧义通常可以分析出2种或2种以上清楚的含义,模糊则没有清楚的含义。由于句子的语法结构不严谨而导致的歧义,通常易于澄清;通过玩弄语词歧义,运用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等手法进行诡辩,使不合理的论证貌似合理,澄清这种歧义具有挑战性。

判定前提或理由的真假,也许不是逻辑学家的职责,但是,好的批判性思考首先要审查,检验的则是理由或前提的真假。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审查证据的质量,这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任务之一。

1)绝对化:在论证中,对概括性陈述进行无条件的断定,就会产生绝对化的错误,将概括性或一般性陈述绝对化,会导致反例的产生。无法证明绝对化的主张为真,因为绝对化的主张导致反例的产生。

公共政策批评中的绝对化倾向:

   ①制度洁癖:带着理想化和完美的苛求去看待制度,以为制度必须是完美无缺的……以这样绝对化的眼光去看政府的制度安排,就会把政策批得体无完肤;

   ②根治预期:苛求某个制度必须治本,不能仅停在治标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才是一个好制度,“治标”毫无用处……事实上,如反腐败、治公车、治公款吃喝等等,无法根治,治标的努力是可取的,有些恶是无法根除的;

   ③苛求立竿见影。苛求制度或政策要起到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效果,否则就把这个制度或政策骂得一无是处。

2)非黑即白:又称为假二择一或假二难选择。指的是在还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却局限于2个极端的选择之间进行推论。黑白比喻2个极端,而在黑白之间,还有其他中间色,非黑即白的思考,却无视这些中间色的存在,其推论形式是:因为不是黑的,所以一定是白的。

3)遮盖论据:理由真实意味着论证的前提不能忽视某些重要的论据,这些论据可能比已经表述出来的论据更重要,它可能削弱原论证的结论,或者得出一个与原论证的结论不同的结论。如果在论证中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这样的论据,就会产生遮盖论据的谬误。与回避、遮盖、隐瞒论据相比,捏造证据的错误更加严重。

4)小结:绝对化、非黑即白、遮盖论据或者捏造证据违背了真实性的要求。检验理由或前提的真假,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审查论据的质量,这时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任务之一。

5)警言:最应该警惕的就是符合你愿望的谎言,符合你想象的假消息。当一种传言非常符合你的愿望,或某个消息非常符合你的想象时,你要警惕了,有人在利用你的弱点,作为以理性为分析工具的评论人,一定要有“一事当前,先问真假”的理性。——曹林

当论证的理由和主张不相关时,就会产生关联性谬误,关联性谬误具有的共同特征是论证中的前提与结论在心理上相关,而是逻辑上不相关。关联性误会使前提与结论之间表现出心理上的关联,看起来结论好像是从前提得出的,实际上结论与前提没有逻辑推理关系。

1)诉诸人身:将论证者的人格、处境等特征,与论证者的断言(信念、观点、建议、理由等)的特征混为一谈。如果以某个人自身的特征为根据,甚至以往对方身上泼脏水的形式来“反驳”他的断言,就犯了诉诸人身的谬误。通俗地说,因人立言或因人废言这样的指向人的论证就是诉诸人身。

2)诉诸同情:人们对弱者、遭遇不幸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容易产生同情,一旦唤起了同情和怜悯之心,在有能力支持和帮助他们时,就会产生愧疚感或负罪感。

对人怀有同情和怜悯之心,这绝对无可非议,但是,当论证者只通过唤起读者和听者的同情心,或者玩弄人的愧疚感来试图支持其结论或主张时,就会产生诉诸同情的谬误。

3)诉诸恐惧:当人的利益、名誉、健康或生命等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如果论证者向听者或读者施加将会受到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威胁,并借助对方的恐惧感,迫使对方支持或反对某一主张或做法,就会产生诉诸恐惧的谬误。恰当、合理的警告不是谬误。

4)诉诸不胜任的权威:恰当引用公认专家或权威的意见来支持某个结论或某种做法这是一种合理的论证方式,而且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需要依赖专家的看法。但是,如果论证者所引用的权威,在所讨论的问题上失去了信用,就会产生诉诸不胜任权威的谬误。

   ①在某个领域的权威在其专业领域之外,很可能会失去信用;

   ②权威者在下判断时,心存偏见或者明显具有说谎的动机,会使权威者失去信用;

5)诉诸众人:生活在人群中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接受、重视和赞赏,不希望受到群体的排斥和打击,诉诸众人就是利用这些愿望迫使对方采纳和支持某种信念、建议或行动。这种谬误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①通过煽动公众的狂热情绪,迫使人赞同某种主张或采取某种行动;

   ②诉诸众人的意见或做法,因为大家都这么看或这么做,所以这种看法或做法就是正确的。

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礼”字大于“理”字,在许多问题上,仁爱和情义都胜过事实和真理。同情弱者就意味着有仁爱的美德,反抗强权就意味着是正义的化身。我这样做这样看是道德的,你反对这样看,这样做就是不道德。这种泛道德化的简单思维使说理和论证成为多余的东西。

在公共事务上运用自己的理性,一定要摒弃那种“反抗即正义”,“弱者代表一种道德优势”的道义幻觉。不要动不动就问自己到底站在哪一边,穷人那边还是富人那边,政府那边还是民众那边,领导那边还是平民那边——这种先入为主地区分敌友和贴上善恶的身份标签,容易使评论进入一种道德陷阱,从而使判断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失去客观和理性。——曹林

《时评写作十讲》曹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文森特鲁罗吉 顾萧/董玉荣译

第八课:转移论题和弱归纳的谬误

从问题的角度说,论题是所争议或讨论的问题,主张是对问题的回答,论证就是提供证据证明一种回答是有道理的。如果在争议或论证中,通过转移视线、歪曲篡改、捏造假想敌、放烟幕弹等手法,转移争议或论证的主题,就会犯转移论题的错误。

弱归纳谬误的产生不是因为前提与结论在逻辑上不相关,而是因为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不足以为结论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这种谬误中,前提多少为支持其结论提供了少许的论据,但是,这些论据对于接受其结论而言太不充分了。

1、转移论题:D组:熏鲱;稻草人;以错制错;

2、轻率概括与误用数据:E组:过度概括;样本没有代表性;滥用数据;

3、弱类比与假因果:F组:弱类比;以时间先后为因果;单因的谬误;滑坡的谬误。

1)熏鲱(用于立论)

论证者以转移读者或听者注意力等方式转变议论的主题,通过推出一个与已转变的议题相关的结论来完成他的论证,这就是熏鲱的谬误。

   ①拖放熏鲱的高手在转变议题时,使转变后的主题与原来的主题有微妙的关系,通常让人难以察觉;

   ②拖放熏鲱的另一个做法就是将所议论的主题,转向那些足以能吸引听者注意力的问题,包括性、犯罪、丑闻、道德败坏、死亡以及其他任何可能适合作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③熏鲱的另一种形式是放烟幕弹。烟幕弹是堆砌问题或者使问题极度复杂化,直到将当初的问题淹没在“烟幕”中。

2)稻草人(用于反驳)

为了使论证易于被驳倒,先歪曲对手的论证,或者捏造一个假想敌嫁祸于读者,然后再驳斥被歪曲的论证或假想敌,这就犯了稻草人的错误。稻草人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论证者的反驳犹如先绑扎一个稻草人,然后将它击倒。绑扎稻草人的手法:歪曲对方的观点,或者将对方的观点极端化,或者捏造一个假想敌,而事实上这个敌人并不存在。

3)以错制错:他人所犯的错不会使你的错变得正当,他人的非法行为也不会是你的非法行为变得合法。错误的行为之间不能相互抵消。常见形式:①报复型;②“还有更糟”型。

4)小结:通过转移视线、歪曲篡改、捏造假想敌、放烟幕弹、以错制错等手法转移议题,大多属于明知故犯,许多论证者或争辩者无视这些谬误,甚至把它们当成一种论战策略,其主要目的是维护论证者的利益,或者发泄某种不良的情绪。

由此可见,理性方面的德育是多么重要。行为上的欺诈会遭受谴责,严重者要受法律制裁;而理性的欺诈,有意识地转移论题或者运用有缺陷的推理诱导别人去做对他有利的事,这种欺诈却不用承担任何后果。理性的诚实和公正,可能是当今社会最稀有的美德。

2、轻率概括与滥用数据

E组:过度概括;样本没有代表性;滥用数据。

以一类事物中选取的样本为根据,推出与这类事物所有分子有关的结论,称之为归纳概括。如果在归纳概括中所基于的样本没有代表性,或者过高地估计基于小样本的论证强度,就会犯轻率概括的错误。在论证中,用统计数据作论据,就像法庭上第三者的证明一样,具有很强的证据支持效力。对数据的不正当使用,就像老实人的谎言一样,它的欺诈性更大。

1)过度概括:过度概括就是以小样本为根据,得出了断定范围或断定强度过高的结论。

2)样本没有代表性:以样本为根据进行概括:①要有足够的样本容量;②要满足随机抽样的准则:样本数量太少不必然意味着样本没有代表性,要看样本属性(污染对速度的影响/牛奶温度)的同质性程度。对一瓶奶的温度而言,同质性很高,样本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就污染对速度的影响而言,同质性不高,靠一次正负实验难以得出准确的测量数据。

   ①数据不可比:统计概括的结论总是涉及到总体的性质,也就是总体的规模和它的质异性程度,由于忽略总体性质的差异而对2个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确立某一结论,这就犯了数据不可比的错误;

   ②精确度谬误:指的是由于忽略统计数值的误差而得出精确结论的错误。样本中的统计数值几乎不可能和总和中的统计数值完全相同。如果在从样本到总体的概括中忽视统计数值的误差,得出的结论是一个精确值,就会产生精确度谬误。反之,将某个总体的平均值机械地分配给其中的个体成员,就会犯误用平均数的错误;

4)小结:应该记住这一点,一个很长的讨论是谬误最有效的面纱,当谬误以凝缩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像毒药一样,它立刻会被防备和厌恶。一个谬误若用几句话赤裸裸地加以陈述,它不会欺骗到一个小孩,如果以四开本的书卷“稀释”时,可能会蒙蔽半个世界。——理查德怀特莱

基于类比的论证可用公式表示为:实体A有属性a、b、c和z,实体B有属性a、b、c,所以实体B有属性z。类比推理是根据2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所进行的推理。如果属性a、b、c与z有重要的练习,这个推理通常是强的。如果它们之间没有重要的练习,这个推理通常就是弱的。

评估类比论证:①辨别属性a、b、c、……确定这些属性为实体A和B所共有,也就是确定A和B的可比性;②确定结论提到的z属性与属性a、b、c、……的关系。如果z与a、b或者c之间存在因果上的联系或者系统上的联系,这个论证就是强的,否则它就是弱的。

1) 以时间先后为因果:原因与结果在时间上总是前后相继或相互伴随。但是,在时间上前后相继或相互伴随的2个现象之间不一定有因果联系。只根据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或相互伴随,就断定2个现象之间有因果关系,就会犯以时间先后为因果的错误。

2)单因的谬误:当一个特定的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时候,论证者只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对该结果产生原因的解释,而且使人看起来好像是导致该结果的唯一原因,论证者就犯了单因的错误。

3) 滑坡的谬误:在论证中,结论的得出依靠的是靠不住的连锁反应链,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这种连锁反应将会在实际中发生,这时论证就会出现滑坡的谬误。在所预见的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由于其他因素的侵入而断开。

人往往擅长什么,就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就厌烦什么。如果你擅长打麻将而不擅长下围棋,你大概会喜欢打麻将而厌烦围棋,至少不会喜欢围棋。类似地,如果你擅长抒情、夸张、渲染而不擅长分析、推理、论证,你可能会对分析、推理、论证有厌烦感。这种厌烦感会使人远离论证,在需要说理的时候变得很不在行,不会使用理性的正当手段,不得不借用“渲染成文,错综成采;见微知著,浮想联翩;人格恢恢,文格恢恢;其心切切,其文煌煌;文调和鸣,开笔传神”这些让人不知所云的方法,极尽铺陈夸张、渲染抒情之能事。写议论文死活也要你写出真情实感来,这大概就是我们的文化和教育最大的一个谬误。

PAGE2 / NUMPAGES2 PAGE1 / NUMPAGES1 2018下网课新伦理学章节检测参考答案 伦理学界说 将传统的儒家道德视为吃人的道德的是()。 A、吴虞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正确答案:C 2 下列哪一学派认为利己为他是有正的道德价值?() A、儒家 B、基督教 C、墨家 D、道家 正确答案:D 3 以下哪一选项不能人为制定?() A、道德规范 B、道德 C、道德价值 D、以上都不可以 正确答案:C 4 认为“为己利他”具有正道德价值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基督教 正确答案:B 5 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 正确答案:√ 伦理学对象 下列不属于人性四大定律的是()。 A、目的定律 B、原动力定律 C、爱有差等 D、手段定律 正确答案:C 2 哪一学派认为“爱有差等”?()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正确答案:C 3 下列选项,哪些不是道德价值推导公式里的前提或结论?() A、道德价值标准 B、道德价值实体 C、道德价值 D、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D 4 伦理学上是没有一个适用的价值推导公式。() 正确答案:× 5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道德价值取决于人的主体需要。() 正确答案:√ 6 人性就是人的事实如何的本性。() 正确答案:√ 7 欲望需要觉知。() 正确答案:√ 伦理学性质 在亚当·斯密看来,在社会中人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是()。 A、名誉 B、良心 C、财富 D、家庭 正确答案:A 2 “美德是一种技艺”出自于()。 A、色诺芬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正确答案:C 3 国家治理的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 A、自由 B、公正 C、人道 D、平等 正确答案:B 4 道德最终极的标准是善。() 正确答案:× 5 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成为最有价值的人,这才是人最高的幸福。() 正确答案:√ 伦理学意义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的最主要的原则?() A、公正 B、自由 C、人道 D、平等 正确答案:C 2 可以公理化的一门科学是()。 A、经济学 B、心理学 C、法学 D、伦理学 正确答案:D 3 “法是道德的底线”出自于()。 A、耶林 B、哈耶克 C、孟德斯鸠 D、埃利希 正确答案:A 4 下列人物中,认为伦理学可以公理化的是()。①爱因斯坦②笛卡尔③罗尔斯④霍布斯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D 5 “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中的“杨”指的是()。 A、杨敞 B、杨震 C、杨载 D、杨朱 正确答案:D 6 一切法都是道德,但道德不都是法。() 正确答案:√ 学术、政治、伦理三觉悟 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经济发展 B、奉行怎样的道德原则 C、科技创新 D、法治是否健全 正确答案:B 2 ()是英格兰的第一位诺曼人国王。 A、亨利一世 B、爱德华二世 C、查理一世 D、威廉一世 正确答案:D 3 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专制主义?() A、忠字化 B、公字化 C、极端利他主义 D、为己利他 正确答案:D 4 马基雅维利认为,和平年代也应奉行专制主义。() 正确答案:× 5 儒家是一种仁道的专制主义。() 正确答案:√ 师生问答 《论美国的民主》的作者是()。 A、汉密尔顿 B、托马斯·杰克逊 C、托克维尔 D、詹姆斯·麦迪逊 正确答案:C 2 最根本的人权是()。 A、生存 B、自由 C、安全 D、平等 正确答案:D 3 政治自由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 A、平等 B、公正 C、人道 D、民主 正确答案:D 4 古希腊的民主属于()。 A、直接民主 B、宪政民主 C、间接民主 D、自由民主 正确答案:A 5 民主是自由的保障。() 正确答案:√ 道德目的如何 人生的意义和终极目的是()。 A、财富 B、民主 C、自由 D、幸福 正确答案:D 2 谁提出了“善是欲望的满足”这一命题?() A、维特根斯坦 B、罗素 C、怀特海 D、大卫·休谟 正确答案:B 3 谁提出了“可欲之谓善”的观点?() A、荀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正确答案:D 4 伦理学的全部内容都可以通过道德价值的推导公式推导出来。() 正确答案:√ 5 外在的善是目的善,虽然其本身不可欲,但能够达成一种可欲的结果。() 正确答案:× 三种内在善,四大必要恶 下列哪一选项不是政治的特性?() A、强制管理 B、权力管理 C、合法性 D、权利管理 正确答案:B 2 权力是一种具有合法性的影响和力量。() 正确答案:√ 3 政治应该对一切社会效用的行为进行管理。() 正确答案:× 4 列宁认为有社会的地方就有政治,哪怕两个人也有政治。() 正确答案:× 道德的特性 以下选项中,谁认为“高调的道德能造成神经症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者存在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