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的风险如何?

在如今,很多人都会推荐购买,如果长期投资的人群来说,指数型会是不错的选择,那么指数型基金风险大吗?指数型基金会发生亏损吗?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指数型基金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属于中高风险类的基金。指数型基金主要投资股市,会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有亏损的风险,但指数型基金会投资一篮子股票,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摊风险。

最后,如果投资者承担不了高风险,最好不要购买指数型基金,可以选择货币基金或是债券基金。此外,投资者也可以选择长期定投指数型基金,经过长期定投后,成本就能降低,因此风险小。

  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有什么样的特点,指数基金值不值得去投资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指数基金(Index 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通常而言,指数基金以减小跟踪误差为目的,使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标的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指数基金的选择标准

  市场的指数基金越来越多,选择指数基金的难度越来越大,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时最需要重视的有两点:一方面选择跟踪成长性较好的指数的基金,找到这样的指数的难度不亚于选股票;另一方面是选择投资跟踪误差较小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越小的基金,表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越强,投资者更能实现获得指数收益率的目标。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底,境内基金市场上有标准指数基金133只,增强型指数基金24只,可谓盛况空前。面对众多的指数基金,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标准1、关注基金公司实力--基因为先在选择任何基金时,基金公司实力都应该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因素,指数基金也不例外。虽然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式投资,运作较为简单,但跟踪标的指数同样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计算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够更加紧密地进行跟踪标的指数。

  标准2、关注基金费用--成本制胜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基金的优势之一就是费用低廉,但不同指数基金费用"低廉"的程度却有所不同,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应注意的是,较低的费用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基金的良好收益,切勿片面追求较低费用而盲目选择指数基金。

  标准3、关注标的指数--重中之重指数基金的核心在于其跟踪的指数,因此挑选指数基金时,了解其所对应的市场尤为重要。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投资不同的指数基金,来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当前境内市场的指数种类繁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指数覆盖的市场范围不同,其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同,如上证180和深证100指数,分别反映沪深两市的情况;中证100和中小板指数,则分别反映沪深两市大盘蓝筹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情况;甚至随着跨境ETF的推出,同时选择沪深300指数基金与投资海外市场指数的基金,也是很好的资产配置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投资、分散风险的作用。

  指数基金是一种按照证券价格指数编制原理构建投资组合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基金。指数基金根据有关股票市场指数的分布投资股票,以令其基金回报率与市场指数的回报率接近。运作上,它比其他开放式基金具有更有效规避非系统风险、交易费用低廉、延迟纳税、监控投入少和操作简便的特点。从长期来看,指数投资业绩甚至优于其他基金。

  指数基金的运作原理

  指数基金的投资运作是通过购买指数的成分股票(或其他证券)来跟踪指数的一个过程,其中主要包括建仓、再投资和跟踪调整等。具体的运作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原理一、所跟踪标的指数的选择不同的指数基金具有不同的收益与风险预期,因此也要选择不同的标的指数来满足基金投资的需求,既可以选择反映全市场的指数作为跟踪目标,以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也可以选择某一特定类型的指数(如大盘股指数、成长型指数等)作为跟踪目标,在承担相应风险的前提下获取相应的投资回报。

  原理二、投资组合的构建在确定了标的指数之后,就可以构建相应的投资组合,按照一定的比例买入构成相应指数的各种证券。考虑到建仓成本与效率等因素,可以采取完全复制、分层抽样、行业配比等方法进行投资组合的构建。完全复制是一种完全按照构成指数的各种证券以及相应的比例来构建投资组合的方法;而分层抽样和行业配比都是利用统计原理选择构成指数的证券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证券而不是全部证券来构建基金的投资组合。

  原理三、组合权重的调整通常情况下标的指数的成分股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调整,而新股的加入和原有股票的增发、配股等因素都会引起标的指数中的各成分股票的权重发生改变,因此指数基金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基金组合与指数的一致性。

  原理四、跟踪误差的监控和调整跟踪误差是指数基金的收益与对应标的指数收益之间的差异。由于交易成本和交易制度的限制,任何一个指数基金的收益都不可能与标的指数的收益保持完全一致,基金管理人需要及时度量、监测这种差异,确保这种差异稳定地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不正常的偏差,基金管理人应在充分分析原因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方案。

  指数型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种指数构成的标准购买该指数包含的证券市场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证券的基金,其目的在于达到与该指数同样的收益水平。

  例如,上证综合指数基金的目标在于获取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一样的收益,上证综合指数基金就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构成和权重购买指数里的股票,相应地,上证综合指数基金的表现就会像上证综合指数一样波动。

  指数基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费用低廉和延迟纳税,这两方面都会对基金的收益产生很大影响。而且,这种优点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简化的投资组合还会使基金管理人不用频繁地接触经纪人,也不用选择股票或者确定市场时机。

  具体来说,指数基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是指数基金最突出的优势。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交易成本和销售费用三个方面。管理费用是指基金经理人进行投资管理所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买卖证券时发生的经纪人佣金等交易费用。由于指数基金采取持有策略,不用经常换股,这些费用远远低于积极管理的基金,这个差异有时达到了1%-3%,虽然从绝对额上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由于复利效应的存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累积的结果将对基金收益产生巨大影响。

  一方面,由于指数基金广泛地分散投资,任何单个股票的波动都不会对指数基金的整体表现构成影响,从而分散风险。另一个方面,由于指数基金所钉住的指数一般都具有较长的历史可以追踪,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数基金的风险是可以预测的。

  延迟纳税由于指数基金采取了一种购买并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换手率很低,只有当一个股票从指数中剔除的时候,或者投资者要求赎回投资的时候,指数基金才会出售持有的股票,实现部分资本利得,这样,每年所交纳的资本利得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资本利得属于所得纳税的范围)很少,再加上复利效应,延迟纳税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多好处,尤其在累积多年以后,这种效应就会愈加突出。

  由于运作指数基金不用进行主动的投资决策,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对基金的表现进行监控。指数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务是监控对应指数的变化,以保证指数基金的组合构成与之相适应。

震荡市中理财选择:指数基金的基金定投,分散风险,积少成多?

[摘要] 那么在这个震荡市中,有没有好的选择,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又可能增加未来的收益呢? 有,这就是基金定投,尤其是指数基金的基金定投。

最近一段时间,外围市场波动剧烈,不管是股民还是基民,都被行情折磨的失去了很多耐心,小编上一篇文章:历史总是在重演:股市好基金抢,股市差无人买,有多少基民在盲从?

也表述了当前很多基金投资者的心态:追涨杀跌。

那么在这个震荡市中,有没有好的选择,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又可能增加未来的收益呢?

有,这就是基金定投,尤其是指数基金的基金定投。

就是每月按照固定的金额,来投资基金的一种方式。

从定义上看,跟银行的“零存整取”差不多,都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投资理念,比如每月定投300或者500元等等,按照自己的自身情况来制定。

既分散了每期的投资资金,同时又能够降低资金的投资压力,尤其对于工薪阶层,或者如果一下拿出一笔钱,有点难度的投资者。

关于这种方式,在券商端以及基金销售端,屡见不鲜,毕竟这也是销售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这个定投的方式到底好不好呢?

说基金定投好不好之前,先介绍一类基金:指数基金。

顾名思义,就是模拟跟踪指数的基金。

指数这个词,在投资者生活中,应该经常听到,比如我们常说的上证、深证指数,以及沪深300等等,都是指数的概念。

尤其是沪深300,它是由沪深两市300个股票组成的指数,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蓝筹股,在很多基金的比较标准,都以沪深300为标准,也就是要跑赢沪深300的指数。

而现实中,能够长期跑赢沪深300的基金,其实并不多,很多基金在某个阶段,都是跑赢不了沪深300的。

除了沪深300以外,我们常见的还有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

它们关系大概可以这样理解,从上证50到沪深300到中证500,分别代表了大盘股、蓝筹股和小盘股。

作为大盘股的上证50,选则了50个“巨无霸”,显然它的波动性最小,也就是抗跌,当然也会“抗涨”,除非出现大盘股的行情,否则这些大家伙,一般并不会大幅的波动。

沪深300就要相对波动大一些了,而中证500,代表的是500个小盘股,它们的波动性自然最大,也可以说成长性理论上更高。

也就是说,只要你选择了这三种指数基金,其实你就把所有的股票,都有一个大概的分类,既你是想做大盘股,还是小盘股,都有标的供你选择,清晰明了。

相对于一般基金投资,你要寄希望于基金经理长期保持优异的业绩,指数基金不存在基金经理的主观操作,完全被动的跟踪指数,指数涨则基金涨,没有太多心可操,这是它的好处。

那么为什么要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来投资指数基金呢?

首先,基金定投,是克服人性的最好方式。

理论上应该是越上涨,应该注意风险;越下跌,越是捡到便宜货的好机会。

因为人性本身的“追涨杀跌”,结果出现的是:行情越好,越开始买股票和基金,就像前段时间出现的“日光基”;行情越震荡,则越害怕而不敢买入,甚至卖出,如同近期新基金发行后,却出现了延期甚至募集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你选择基金定投的时候,最“希望”出现的,其实就是震荡市,或者是下跌市,因为这样震荡的市场,你定投的成本逐渐的降低,只要未来行情稍微有一个反弹,那么你都将受益;反之,最不“希望”出现的,就是行情的单边上涨,因为理论上这样的基金成本,是在不断推升的,甚至造成了高位不断的再继续买入,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比如行情大热的时候可以暂停,或者,你本身还有其它的股票或者基金的投资,即便市场单边上涨,你别的地方赚钱效应,同样会让你欣喜若狂。

对于投资而言,除了选择好的股票,以及价值投资的策略外,还有其它的投资策略方式,比如基金定投。

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让你每月付出很少的钱,同时又能够在震荡市中,不断降低你的成本,这是它非常好的地方。

总结一句话:理性投资,就是在不同的市场下,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

——以上,九尾,更多投资案例与逻辑思考,敬请关注!

作者不愿公开自己是否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合。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投研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投指数基金怎么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