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坠祁坤奉5个字拼音怎么写?

病名。瘟疫之一种。证见颈项肿大,喉痹失音等,状如虾蟆瘟。《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捻头瘟,喉痹失音,项大腹胀,如虾蟆状,故亦名虾蟆瘟。宜荆防败毒散。”参见瘟疫、虾蟆瘟条。

①刺法名。捻同捻,指入针后,以拇、食指持针作前后交替动作使针转动的手法,现称捻转法。《针经指南》:“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针灸大成》:“捻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向下而治病。如出针,内捻者令气行至病所,外捻者令邪气至针下而出也。”指出本法有行气的作用,以使气至病所,提高疗效。

②推拿手法名。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定部位,对称用力作均匀和缓的捻线状搓揉。《保赤推拿法》:“捻者,医以两指摄儿皮,微用力而略动也。”《石室秘录·摩治法》:“手足疼痛者……执其两手捻之者千下而后已。”《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患。”可调和气血以祛除病患。

运气术语。每年主客气加临之期。《素问·六节脏象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医方著作。又名《集验良方》。六卷。清·年希尧辑。刊于1724年。全书分为养生、急治、中风、预防中风、伤寒、感冒等50余类。所选皆为经验良方,较切临床实用。其中养生、伤寒、感冒、类中等均附以简短的医论。又有《经验四种》本。

年希尧(?-1738年)

清代官吏,知医。字允恭,号偶斋主人,广宁(今属山东,一说广东)人,尝官至工部侍郎。希尧博才多闻,常与友人论医,有方辄录之,并以之治人病多效。后辑成《集验良方》六卷,另有《本草类方》十卷,现有刊本行世。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调经篇。指年未到绝经期而月经断绝。多因素体虚弱,营养不良,或早婚、产育过多等耗伤精血,肾气虚衰;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暗耗,以致脏腑、冲任血亏失养,无血下达。若症见面色晦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为症属肾虚,治以补肾益精,养阴调经,方用左归饮、当归地黄饮、六味地黄丸等;若症见面色萎黄,皮肤不润,饮食日少,精神虚惫等,症属血亏,治宜补血养阴,扶脾宁心,方用益经汤、十全大补汤、归脾丸等。

①推拿部位名。所指有三:1)指印堂与山根之间的部位,即两眉之间至鼻根(见《小儿推拿广意》)。2)指山根与准头之间的部位,即鼻根至鼻尖(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3)指鼻尖(见《幼科推拿秘书》)。

②望诊部位名。指眉心至鼻尖之间的部位。《婴童百问》:“年寿平陷者主夭,青主发热主惊。”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血崩篇。亦名老妇血崩,俗名血海败。指妇人五十岁左右而患血崩之症。多因此时肾气和天癸已将衰竭,身体虚弱,如因肝脾损伤,肝不藏血,肝不统血,以致血崩而下;或房室不慎引动命门之火,气郁而动肝火,迫血妄行,冲任胞宫失于约制,而发为血崩。治宜先予气血双补,滋肾止崩,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耆、汉三七、桑叶),继以补益肝肾健脾,方用安老汤,或用白术、熟地、山药、麦门冬、五味子以补精血。此证应作妇科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

①岁,一年。《灵枢·厥病》:“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

②年龄,年纪。《素问·上古天真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病状名。指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苔质至密,颗粒细腻,擦之不去,刮之不脱,呈油腻状。为胃中阳气被阻,痰湿内盛之候,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一类病证。

柔弱无力状。《灵枢·五变》:“皮肤薄而其肉无(目囷),其臂懦懦然。”

正骨手法之一。腕关节脱臼整复方法。见《陈氏秘传》。其方法步骤:如以右腕为例:患者应正坐仰掌,施术者以左手托捏伤臂固定不动,再以右手握其掌部,用力拔伸,如感觉有关节滑动声,即说明已复位。

正骨手法之一。踝关节脱臼的整复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其方法步骤为:以脚内翻、外踝凸出的脱臼为例:医者环握足部并向远端牵引,同时以两拇指压腓骨下端,余指外翻足部以复其位,再使关节屈伸活动数次即可。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把手掌平压在治疗部位上,然后如握拳状,将此部位的肌肤提住,稍停,再放手前移,提住前方肌肤,如此不断前移。

治疗学名词。系温法之一。治疗胃寒证的方法。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绵绵,得热则减,遇寒加剧,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方用良附丸、厚朴温中汤。

气功功法名。外肾即男性外生殖器。《昨非庵日纂》:“刘几善养生,年七十余,精神不衰,其术惟暖外肾,其法以两手掬而暖之,默坐调息,两肾融液如泥,沦入腰间。其法至妙。”

小儿敷贴疗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绝,醒则吐出如绿豆粉,浓厚而带青色,此寒极之痰。……以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胸前,慰完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口,良久其痰自开。”

治疗学名词。系温阳法之一。治疗肝肾阴寒的方法。症见小腹疼痛,疝气等。常用药有当归、肉桂、小茴香、沉香、吴茱萸等,代表方剂如暖肝煎。见《景岳全书》。

病名。疟疾发作过程中出现大汗亡阳等虚脱证者。《宝命真诠》:“疟脱之症,魄汗淋漓,面色青黑,脉虚浮数,按之极虚。”治宜益气固脱,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柴胡,倍参、芪,加白芍、五味、枣仁等。参见疟疾条。

病名。即慢性疟疾或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肝脾肿大。亦称疟母。见《鸡鸣录》。《症因脉治·疟母》:“即痰血痃癖也。疟久不愈,胸腹胁肋,有症瘕痞癖,为患不瘥,此疟母之症也。”详见疟母条。

病证名。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又称疟积、母疟、劳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张氏医通》卷三:“疟母者,顽痰挟血食而结为症瘕。”治以削坚散结,破症化瘀,用鳖甲煎丸,或小柴胡加鳖甲、蓬术、桃仁。虚人久疟,时止时发,可先予芎归鳖甲饮;不应,为脾虚,急用补中益气汤加鳖甲,扶正祛邪;少食痞闷者,用四兽饮加鳖甲、当归、蓬术、肉桂。虚人疟母,必用补益。久症不愈,必有留滞,须加鳖甲消之;如无留滞,只宜补益。参见劳疟条。

经外穴名。在手背侧,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指蹼稍后之赤白肉际处。主治疟疾。斜刺0.5-1寸。

病名。疟后证见劳损者。亦称劳疟。见《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或素体虚弱,先病劳损,后又患疟,以致旧病更深;或因疟缠绵,日久顿惫。证见精神衰耗,内热不清,肌肉消削,渐至往来潮热,致成痨瘵。治宜察其何经受病,以补益调理之,选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参见劳疟条。

疟疾专着。三卷(或作一卷)。清·韩善征撰。韩氏论疟,上本《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下参清代温热病诸学派,中采历代医家治疟论述。对疟疾脉、因、症、治等多方面内容予以充分论述。末附古今疟疾医案和治疗方剂。现存清刻本、和《中国医学大成》本。

病名。简称为疟,出《素问·疟论》。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内经》又名痎疟,《金匮要略》名为疟病,《太平圣惠方》始有“疟疾”之名。发病多因风寒暑湿之邪客于营卫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根据体质强弱、所感病邪流行特点及证候的不同分类。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等。按脏腑、经络分类,有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经疟等。除辨证用药外,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详见疟疾各条。

病名。疟疾邪气伏藏胁腹,结为症瘕,按之坚痛。即疟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疟积,疟疾不善调理而成积,经汗吐下日久,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腹,结为症癖,坚痛,名为疟母也。宜常山、鳖甲、三棱、蓬术、草果;方用十将军丸、鳖甲丸、消癖丸。”参见疟母条。

病名。因患疟疾所致的发黄。即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贫血。亦称疟后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疟黄者,面色萎黄,憎寒壮热,头痛不止,口干多渴,四肢羸瘦,不能饮食,或好或恶,进退不定。”治宜截疟为先,用恒山散等方。参见疟后黄条。

病证名。患疟后面黄肤黄而目不黄的病证。《证治要诀》卷十:“病疟后多黄,盖疟谓之脾寒,脾受病,故色见于面。”治宜益气健脾,用异功散加黄芪、扁豆。本证见于疟疾后贫血。参见疟黄条。

病名。疟疾的古称。《周礼》:“秋时有疟寒疾。”亦指寒疟。参见该条。

病名。即疟疾。《素问·生气通天论》:“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详疟疾条。

病名。出《玉篇》。或指妬乳,证治与乳痈同。

①非外伤性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阳络指在上或属表的络脉。见齿衄、耳衄、目衄、鼻衄、舌衄、肌衄等条。

②鼻出血。《丹溪心法·咳血》:“衄血者,鼻中出血也。”因阴虚火盛迫血妄行、瘀血内阻不归经、阳虚不能固阴或脾虚不能摄血等因所致。治宜相应采用泻火、清热、凉血滋阴,及补气摄血、引火归元、活血止血等法。详见有关各条。

病证名。出《素问·气厥论》。衄指鼻血,蔑指汗孔出血。因热盛而迫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蔑。《圣济总录·鼻衄门》:“胆受胃热,循脉而上,乃移于脑,盖阳络溢则血妄行,在鼻为衄,在汗孔为蔑。二者不同,皆热厥血溢之过也。”张景岳谓衄、蔑皆指鼻出血,二者有轻重之别。《类经·疾病类》:“衄蔑皆为鼻血,但甚者为衄,微者为蔑。”参见衄血有关各条。

指常流鼻血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病状名。广义指人体皮肤、五官的出血,如齿、皮、舌等,所以也称“衄血”。狭义指鼻出血,《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从鼻出者谓之衄。”也称鼻衄,或简称“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大甚为内痈,善呕衄。”《素问·至真要大论》:“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参见鼻衄、衄血等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所致满眼赤涩。”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名梦与鬼交。症见睡则梦中交合,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甚则喜怒无常,妄言妄见等。多因摄养失宜,气血衰微;或为七情所伤,心血亏损,神明失养所致。治宜养心安神,方用柏子养心丸、桂枝龙骨牡蛎汤等。

病证名。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出《针灸甲乙经》。又名赤带。详见该条。

病证名。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出《针灸甲乙经》。又名赤白带下。详见该条。

人体结构名。出《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名曰奇恒之府。”即胞宫。详该条。

病名。出《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室女经闭。详该条。

病症名。症见小阴唇内外两侧发生大小不等的溃疡面,有烧灼痛和奇痒,溃疡面有较多的脓样分泌物。多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原因感染引起。局部可外用溃疡粉(生蛤粉、樟丹、冰片)、珍珠散(养殖珍珠5克、青黛5克、雄黄5克、黄柏15克、儿茶10克、冰片0.25克,共为极细面)香油调膏外敷;内服参见阴蚀条。

经外穴名。亦称女须、丈母、女婿。出《癸辛杂识》。位于跟骨中央,当跟腱附着部下缘处。主治黄疸,吐泻转筋,骨槽风,齿龈炎,精神病等。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千金要方》所载之脚后跟穴及《类经图翼》所载之足踵穴,位置与本穴相当。

病证名。《古今医统》:“经血不通,气血逆行而上攻于目,故目每害之,满眼红筋,或如血翳包睛之状,甚者血灌瞳人。”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妇人血分篇”:“血分者,经水流通之际,寒湿伤其冲任为之中止,气壅不行,播在皮肤,邪气相搏,经血分而为水,发为胕肿,故曰血分。”简名血分。指先出现月经闭止,继而肢体浮肿的疾病。多因寒湿之邪损伤冲任,血为寒凝,阴滞胞脉,以致经血不行,经血分而为水,流溢四肢,症见先经闭,后水肿。治宜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经调则肿自消。方用调经散(当归、肉桂、没药、琥珀、赤芍、细辛、麝香),加红花、丹皮、牛膝。

病证名。指十二种妇女腹部病证。《千金要方》卷四:“一曰经水不时,二曰经来清水,三曰经水不通,四曰不周时,五曰生不乳,六曰绝无子,七曰阴阳减少,八曰腹苦痛如刺,九曰阴中寒,十曰子门相引痛,十一曰经来冻如葵汁状,十二曰腰急痛。”

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劳复证治》。男子病后,因房劳而复发。亦泛指男、女病后,因房事而病复发者。

病名。五疸之一。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多因房劳伤肾,瘀血内阻所致。证见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治以补肾消瘀为主,方用减黄丹、小菟丝子丸、硝石矾石散等。

妇产科著作。五卷。清·叶其蓁撰。刊于1724年。本书分调经、种子、胎前、临产、产后五门。作者博采前贤妇科著作中影响较大或颇具一得之见的有关论述,参以己见编成此书。叙述每种病症。首先编成歌诀使读者便于习诵。其次分析病证利用中医辨证规律,求其病因病机、亦能入理;然后介绍历代妇科大家的治疗大法和方药,堪为初学者之津梁。惟书中杂有部分迷信论述。现存初刻本及其他刊本抄本、石印本等。

妇产科著作。一卷。清·潘霨撰。刊于1877年。分调经、安胎、临产及产后四节。论述简要,内容比较切于实用。本书收入《韡园医学六种》中。

书名。一卷。旧题宋·薛古愚撰。撰年不详。本书论述女科调经及胎产诸疾之辨证立法与方药等内容。论述形式多样,既有问答、又有歌诀。以书中引有“东垣曰”字样,应非宋人所撰。现北京图书馆存明崇祯己巳(1629年)抄本。

妇产科著作。八卷。清·肖赓六撰。刊于1684年。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依类选编,共分月经、嗣育、胎产、产后、崩带、带下和杂证七门,列病证163种,引录各家论述7000余条,并附加按语,予以补充或订正。本书的特点之一是依类选编、条理清晰。如将热入血室证、血分证、水分证、咽中证、症瘕痃癖证、乳证、前阴诸证及夜梦鬼交等证一概归入“杂证门”中。其二是详略得宜,如在经、带、胎、产诸类病中,于胎前产后诸疾则比较突出。其三是旁征博引,在引述前贤学术经验时所选的内容比较广泛,摘录亦较精要。对非妇科专著中的精辟见解,亦一并收入,颇能启迪后学。其四在治疗方面,能循病机而立大法,而不在具体方药上进行雕琢。现存多种清刊本。

①清·周纪常撰。八卷。刊于1823年。书中节要辑录各家女科论述。卷一经脉;卷二胎孕;卷三产育;卷四《竹林寺产科》;卷五《达生编》;卷六杂病;卷七-八为治疗方剂。并附刊单养贤《胎产全书》一卷。言简意赅,提要钩玄,论理合于经典,临床切于实用。清·张久照赞曰:“为妇女所必需,无方不妙,无药不灵,诚女子之金丹,医宗之宝鉴也。”现存多种清刻本。

②清·沈尧封撰。二卷。又名《沈氏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分为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沈氏惜墨如金,裒集前贤旧论,非有真识灼见者不辑;切合实用,必欲与自身临床治验相印证。故其所辑。“精当处勘透隐微,切中肯綮。多发前人所未发。实验彰彰,始觉轩爽豁目。”(张山雷赞语)1933年张寿颐复将此书予以补注,名《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于内容又有较多发挥,然参以西医学说,则未必尽合于理。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书名。五卷。明·薛己撰。刊于1548年。上卷列述经候不调、经漏不止等15类妇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下卷介绍保胎、小产等15类产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多系明以前妇产科著作之精萃论述和规范方药,其中亦不乏薛氏的独到见解。

书名。二卷。宋·齐仲甫撰。刊于1220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对妇产科的主要疾病治疗作了扼要的记述。语言洗练、说理清晰,有较强针对性。上卷50问,包括女科的天癸,经候及血分、经、带诸病证治;下卷50问,主要是妊娠胎产诸病的证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妇产科著作。一名《傅氏女科全集》、《女科全集》。旧题:清·傅山撰。约成书于17世纪。四卷。1827年始有初刊本。其中《女科》二卷,内容有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10门。共77条、78症、43方,论述妇科各病证治甚为精当,有条不紊。所收方剂合于章法,临床多验、影响深远。《产后编》二卷,内容有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血块,血晕、厥症等共43种产科疾病的症治。本书将作者所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脏腑学说加以总结、注重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强调肝、脾、肾三脏在妇科生理病理上的重要作用。在治法上尤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见长。内容简要,组方严谨而切于实用,流传较广。本书又有清·陆懋修校订本(收入《世补斋医书》),其中将《女科》析为八卷,合并为8门,改名《重订傅徵君女科》;并将《产后编》并为一卷,改名《生化编》。在编次和内容方面均有所调整。

气功丛书名。清·贺龙骧辑。收入明清时期重要女丹著作近20种,如《孙不二真诀》、《女丹八则》、《女金丹》、《女丹汇解》、《樵阳经女工修炼》、《女丹撮要》、《女丹真诀》、《女丹要言》、《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女宗双修宝筏九则》、《金华直解女功正法》、《男女丹工异同辨》、《西池咏性功诗十八首》、《女丹诗诀》等。丛书编入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重刻《道藏辑要》。

气功学术语。系一种功法名。又称女丹功、女金丹、坤道等。指女性修炼内丹的一套系统功法。女丹法是从道教气功养生学中孕育出来并不断发展的,随着内丹术的堀起,约在宋元时期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学说。女丹法作为内丹术的一系,在根本宗旨、基本理论与炼养方法上自然不出内丹学说的范围,但在一些重要方面又与男性丹法有所不同。其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在炼养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上存在差异。如气的炼养是内丹功的一个必经的基础环节,在男性这个环节是以“炼精化气”的方式完成的,而女性则必须通过“以血化气”的方式来炼气成道。这是由女性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其二,在炼养的具体方法上存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女修者别有一种“斩赤龙”法,即通过行功以止断经血排泄的功法。其三,在炼养的收效上存在差异。女丹法认为,在炼气、化神、还虚等各阶段,女修较男易于获效。这主要是因女性心理特点而然。传统女丹法的著述约有30余种,其中重要者如《孙不二元君法语》、《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方》、《女金丹》、《壶天性果女丹十则》、《女丹汇解》、《女子炼己还丹图》等。这些著述对女丹法都有详切记述。

①女人,女子,妇女。《素问·上古天真论》:“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

②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即宝瓶座中的四星。《素问·五运行大论》:“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㈡(rǔ,音汝)通“汝”。你。《外科大成》:“嗣我家学者,其唯女乎!”

病证名。类中风之一。因暴怒而肝气上逆,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郁怒、暴怒所致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的病机。肝藏血,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恼怒过度则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甚则呕血、昏厥等症。《素问·举痛论》:“即则气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肝……在志为怒。”

病证名。其证初因暴怒伤肝,胁腹胀痛;继则郁怒化火,烦热吐衄;肝病伤脾则倦怠少食。《景岳全书·杂证谟》:“怒郁者,方其大怒气逆之时,则实邪在肝,多见气满腹胀,所当平也。及其怒后而逆气已去,惟中气受伤矣,即无胀满疼痛等证,而成为倦怠,或为少食。”暴怒伤肝者,用解肝煎、神香散、六郁汤等方;郁怒化火者,用化肝煎;肝脾受伤者,选用五味异功散、大营煎,归脾汤等方。参见三郁、七情郁症、内郁条。

生理学名词。怒属木,思属土,木克土,故愤怒能抑制忧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怒胜思。”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大怒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故伤肝。证见面赤、气逆,头痛、眩晕,甚则吐血或昏厥卒倒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恐。”王冰注:“虽志为怒,甚则自伤。”

病证名。因郁怒所致的疾病。证见胁肋胀痛,脘腹满闷,心烦易怒等。《医醇剩义·怒伤》:“怒甚则胁痛,郁极则火生,心烦意躁,筋节不利,入夜不寐。”治用冲和汤等。参见善怒条。

证名。因恼怒伤肝,气郁胁肋而致肋痛。见《春脚集·胸肋部》。治宜舒肝理气,用香附、川芎、当归、柴胡、青皮等药。参见肝郁胁痛、肝气胁痛条。

病名。因怒气而气逆冲上,损及肺络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怒气咳:怒则气上,积血在胸胁,咳嗽年久不愈,每咳则隐隐而痛。”治用活血饮等方。参见咳嗽条。

证名。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怒气,则上气不可忍,热上抢心,短气欲死,不得气息也。”参见七气、九气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妇女因大怒之后导致经血暴下或淋沥不行。乃暴怒伤肝,肝不藏血,冲任不能约制而经血妄行成崩漏之证。治宜平肝养血。方用养血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香附、青皮、柴胡、甘草)。

病名。因郁怒所致噎塞不通,胸胁胀满之证。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则筋急,恶闻食臭,名曰怒膈。”参见五膈条。

病名。因郁怒伤肝所致的气喘。见《类证治裁·喘症论治》。治宜理气降逆,用四七汤等方。参见气喘条。

病因学名词。系七情之一。表情因素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与怒五行同属,故肝与怒关系最为密切。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即胬肉攀睛。详见该条。

病名。系指眦部血脉丛生横贯白睛,渐侵黑睛甚至掩及瞳神,自觉碜涩不适的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胬肉侵睛、瘀肉攀睛、胬肉板睛、老肉板睛等。主要病因:一是由心肺二经风热壅滞而致气血瘀滞;二是阴虚火炎上冲。本病相当于今之翼状胬肉。胬肉红赤肥大属实,治宜祛风清热通络散瘀,可用栀子胜奇散加减。胬肉淡红薄小者属虚,治宜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也可外点磨障灵光膏。胬肉侵及瞳神者,可手术治疗。

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也即胬肉攀睛。详见该条。

指疮疡患处高突于疮口增生之肉芽组织。见《疡科纲要》。因其影响脓毒排泄。故应去除之。临床可用丹药,或乌梅肉炒炭,冰片研匀外敷去之。余可见疮疡生肌肉条。

针刺手法名。《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努之”,指在行针之前,用手指弹动穴部促使气血充盛。后人则以入针后用中指侧压针身成弯弓状为努。《针灸问对》:“补泻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捻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拔弩机之状。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具有行气作用。

病名。癑,音义同脓。癑耳系聤耳的别称。《闫氏小儿方论》:“治癑耳,白矾水飞一钱,麝香、胭脂少许,研匀,用线裹杖子蘸药末入耳中。”

综合性医书。八卷·杨凤庭撰于清·乾隆年间。初刊于1911年。作者谓医家治病,选方遣药有如以手弄丸,圆转自如,不可泥古。故题名《弄丸心法》。卷一-二总论脉诀;卷三-四杂论医理;卷五-七内科杂证;卷八妇科、儿科。现存清刻本。

病名。指妊娠即将临月,出现腹痛但不甚,或时痛时止,或腹痛而腰不痛等,均不是分娩的征候。《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三:“大凡生产自有时候,痛不甚者,名曰弄痛。”《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妊娠临月腹痛,或作或止,名曰弄痛,非正产之候;或腹虽痛,但腰不甚痛,非正产之候。”参见弄胎条。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亦称弄痛、试胎。一指临产之假阵缩。李长科《胎产护生篇》:“凡临月忽然腹痛,或一日、二日、三五日,胎水已来,腹痛不止者,此名弄胎,非当产也”。一指妊娠后期,胎忽乱动而无即将分娩的征象。《大生要旨》:“受胎六七个月或八九个月,胎忽然乱动,两三日间或痛或止,或有水下,但腰不甚痛,是胎未离经;名曰弄胎。又曰试胎。”亦即弄产。

病名。指患喉风并以手弄舌者,故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弄舌喉风心脾经,实火外寒凝滞成,舌出搅动因胀闷,咽喉作肿更兼疼。”治宜以三棱针刺少商穴出血。含化蟾酥丸。内服清咽利膈汤或麻杏石甘汤。外治,可在患处吹金锁匙。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系指舌吐出口外而时时吐弄的病证。《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风痰久积于内,或劳役过度而生,其状舌出过唇,不能言语,患者以手时弄其舌,故名”。其原因有四:

①心脾积热致者,症见时时舒舌于口外,旋伸旋缩,左右吐弄,舌红胀满。治宜泻心脾两经之热。可选用泻黄散、清胃散、清心莲子饮等加减。

②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声嘶音沙、舌出不收,时时搅动,常欲手门者,属弄舌喉风。详该条。

③脾肾虚热致者,症见舌不红肿,时时吐出外,大便不实,渴喜热饮,口角流涎。治宜补益脾肾。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

④肝风上扰致者,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等加减。

病证名。又名吐舌、舒舌、吐弄舌、蛇丝惊。出《小儿药证直诀》。心脾积热引起者,症见时时舒舌于口外,旋伸旋缩,左右吐弄,舌红胀满,口舌生疮,渴而喜冷,治宜泻心脾两经之热。脾肾虚热引起者,症见舌不红肿,时吐出口外,渴喜热饮,口角流涎,大便不实,治宜补益脾肾。弄舌喉风,症见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声音嘶哑,舌出不收,时时搅动,常欲手扪等,急用三棱针刺去恶血,内服清咽利膈汤。

病名。指妊娠后期出现胎忽乱动,或有腹痛,但无即将分娩的征象。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卷三:“怀孕六七个月或八九个月,偶略曲身,胎忽乱动,二三日间或痛或止,或有水下,惟腰不甚痛,脉未离经,名曰弄产。”类似今称之假阵缩。

病名。痢下多脓血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肠虚则泄,故成脓血痢也。”《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又有脓血痢,凡脓血稠粘,里急后重,皆属于火。”重剂则以大黄汤下之,轻剂则以芍药汤和之。参见痢疾条。

病名。指疥疮之继发感染化脓者。见《疡科心得集》卷下,证治参见疥疮及脓疥条。

病名。指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该病可因湿热二气交感,直接蕴蒸皮肤而成;或因先患湿疹、痱子,复经搔痒磨擦,破伤感染所致。因其患处脓破后凹陷成窝,故而得名。多发于颜面、手臂、小腿等处。发病初起即见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小水疱,渐成脓疮。疱周红赤,焮热痒痛,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干燥结痂渐愈;亦有反复发生且经久不愈者。甚者可伴见身热、口渴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可内服黄连解毒汤或升麻消毒饮。外有蛇床子散或红油膏。该病相当于深脓疱疮。

①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书中有:“诸漏皆有脓汁,此漏独以脓为名者,是诸疮久不瘥成漏,而重为热毒气停积生脓,常不绝,故谓之脓漏也。”

②指瘰疬破溃流脓者。《外科启玄》卷十二:“脓漏其根在胆,因不遂志而得之。”该病属瘰疬之类,指淋巴结核破溃流脓者。

病名。指瘤体内有脓排出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

病名。指因患疥疮而导致感染化脓者。出《疡科选粹》卷六。该病多因疥疮抓破,继发感染化脓。或湿热蕴毒所致。症见皮损形如豆粒,顶含稠脓,局部痛痒相兼。治可内服秦艽丸,外用蛇床子散涂搽患处。

病名。又名耳脓、聤耳。《丹溪心法》卷四:“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即指耳骨内流脓病。详聤耳条。

病名。头颈项部搔痒疮疡之病证。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汗出受风,与湿相搏,风湿凝滞肌肤而成。该病初起形如粟米,搔痒无度,破流脂水;甚则疮面湿烂,浸淫成片,延及项背。治宜疏风清热,利湿止痒。可内服消风散。外搽冰硫散。相当于脂溢性湿疹。

证名。痛如纽结之状。为经筋病症状之一。出《灵枢·经筋》。

病名。旋转外力过猛所致的关节损伤。常见于人体诸大关节部位,如肩、腕、膝、踝,以及髋、肘等关节部位。多因突发之外力旋转度超过各自关节所能承受的范围而致。证见:局部肿胀青紫,疼痛难忍,功能障碍。诊断应排除骨折或关节脱臼。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内服可选壮筋养血汤,或用复元活血汤。重在局部外治处理,可选用海桐皮汤熏洗,并以栀乳散之类药物敷贴。或施以针灸、按摩等疗法。

推拿手法名。用手指挟住肌肤,反复扭转,使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多用于肩颈部和腰背部,有排除风邪的作用。本法与揪法相似。

祁坤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祁坤(17世纪)为清代医家[1]。字广生[1]。号生阳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幼而聪敏,广读经书,后于顺治间为御医。专门研究外科,闻名于当时[1]。曾任太医院院判等职[1]。撰有《外科大成》一书[1]。认为外证难于内证,而医家多重内而轻外,有失偏颇,遂著《外科大成》,此书内容丰富,后为其孙祁宏源在参加编修《医宗金鉴》时,以之为蓝本,加以修订而为《外科心法要诀》。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3.
  • 《中国医籍考》:[卷七十一]方论(四十九)

    纂要经验良方〕三卷存〔祁氏(坤)外科大成〕四卷存祁坤跋曰。医自轩岐而始。原无内外科之分。盖缘本于运气...

  • 。尚有内科症治粗评相继发。因书予平昔之所见者著之云尔。愧生阳子祁坤跋《外科大成》清祁坤公元1665年...

    。弁端以张楚。时康熙四年岁在乙巳仲秋之吉太医院御医燕越祁坤广生甫识。《外科大成》清祁坤公元1665年...

  • 《外科大成》:[卷一总论部]痈疽之源

    房劳不节。致使阴阳乖错。荣卫蕴结而成痈者。总不出于三因。故以三因首例《外科大成》清祁坤公元1665年...

  • 《外科大成》:[卷一总论部]痈疽之源

    。或皮不变色。或捻之不痛。治宜温补以回其阳。如参、附、、术之类是也。《外科大成》清祁坤公元1665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①病证名。癃闭之一。因气虚或气滞而使小便不通。当分虚实寒热而治之。凡气实者,因气结于小肠膀胱之间而壅闭不通,多属肝强气逆之证,暴怒郁结者多有之,宜以破气行气为主,用香附、枳壳、乌药、沉香、茴香等药,兼四苓散而用之。若气陷于下,药力不能骤及者,当即以此药多服探吐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有痰气逆滞不通者,以二陈汤、六安煎之类探吐之。热闭气逆者,以大分清饮深吐之。气实血虚而闭者,用四物汤探吐之。气虚而小便闭者,多因素多斫丧或年衰气竭,当辨其脏气寒热。若素无内热之气者,为阳虚,常用左归、右归、六味、八味等汤丸。若气虚下陷,升降不利者,宜补中益气汤主之,或用此汤探吐。内热不堪温补者,宜补阴化阳,用化阴煎等方。

②便秘由气滞所致者,参见便秘条。

③病理名词。气机阻滞。《兰台轨范·厥门》:“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

④又名气闭耳聋。系指因气郁气逆而致之听力下降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有气逆之闭,肝滞强也。”又云:“气闭者,多因肝胆气逆,其证非虚非火,或因恚怒,或因忧郁,气有所结而然。”治宜解郁顺气。可选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参见耳聋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遍身忽皮底混混如波浪声,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解,谓之气奔。以人参、苦杖、青盐、细辛各一两,作一服。”

①生理学名词。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②泛指脏器组织的机能,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等。又从来源、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原气、营气、卫气和宗气等,详各条。

③温病辨证的部位或阶段。参见气分证条。

④其他引申意义:如致病物质的邪气、湿气、疠气等;病机或病证的厥气、肝气、水气等;药物性质的寒热温凉四气和针灸效应的得气等。

病名。(疒颓)疝之一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下。马王堆汉墓医书《五十二病方》已有专病节论述“颓”(即(疒颓)),并积累了若干医疗技术与方法。孙思邈多次提及并论述了气(疒颓)之医疗方法。该病多因先天不足,素蕴湿热,复由盛怒啼哭使腹压增大而诱发。或因肾虚,复因情志激发相火而致。症见一侧阴囊胀大,坠痛,或有伴昏眩、面黑,甚至手搐如狂者。治疗宜疏肝理气,偏热者以清热为主,可选用气疝饮,或萸连栀石丸内服;若证偏寒者,则宜用散寒止痛之剂,方选五积散,或木香匀气散内服。可视气(疒颓)之病属而选用疝气罩、疝气带,或用外科手术修复。

证名。即久坐突然起立时眼冒星花之证,见《古今医统》。又名坐起生花。该证因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证治准绳·杂病》有:“(目)内外别无证候,但其人动作少过,起坐少频,或久坐,或久立,久眠,久视,便觉头眩目花昏晕也。”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病,年老体衰者,可出现此证。治疗除查治眼疾外,应滋补肝肾,调养气血为主。

导引功法名。《医学入门·保养》:“先静坐存中气,后挺身,以两手相叉,极力扒左扒右各七次。扒左则头向右,扒右则头向左。如此者三五次,静坐良久。善和脾胃,进饮食,兼治臂腰拘挛。与开关法相续行之,亦可。”

养生术语。即日常生活有一定规律并合乎人体的生理机制。出《素问·上古天真论》。起居有常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重要范畴,是强身延年的重要途径。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作息有时、活动中节、劳逸适度及顺应天时等环节。

①生活活动。《素问·上古天真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②引伸指人的精力,体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灵枢·百病始生》:“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

快速地向上、向外(输送)。亟,急迫、快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拔罐术语。指拔罐后将火罐除去之意。起罐时常先用手指按压罐口边的皮肤,另以一手将罐体略向对侧扳动,使罐口与皮肤间形成一个孔隙,让空气进入罐内,罐即松脱。起罐时,用力宜轻缓,以免损伤皮肤。

⑴站立起来。《灵枢·热病》:“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

㈡起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⑶发生,发动。《灵枢·四时气》:“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灵枢·五变》:“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㈣突起,显现。《灵枢·五色》:“明堂骨高以起。”《素问·刺腰痛》:“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⑸开始,起始。《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

⑹昼,白天。《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肺脉……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

⑺疾病好转、痊愈。《素问·脏气法时论》:“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自得其位而起。”《灵枢·五变》:“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

⑻因,由。《素问·经脉别论》:“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⑼表示向上、向外的运动。见“起亟”。⑽(作出)反应。指人体对针刺产生的感应。《素问·宝命全形论》:“手动若务,针耀而匀……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⑾兴起,起用。《素问·五常政大论》:“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

刺法名。出《灵枢·官针》。即关刺。参见该条。

外治法之一。指用蚂蝗吮脓血以治疮疡之方法。见《本草拾遗》。蜞即蚂蜞,亦称蚂蝗、水蛭。因该虫头部生有毒腺,吮血时可分泌一种毒液,故使血不凝聚。能借此吸吮患处痈疽之脓血。操作时取大蚂蝗一条,入笔管内,以管口对疮头,使蚂蝗吸附痈上吮脓血以提毒外出。如疮大需换三、四条。该法当今临床外科经过改进仍有采用。

病名。指因水蛭或石蛭而咬伤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六。即蛭食。治疗以外治为主,详该条。

古代缝制衣帛的长针。《灵枢·九针论》:“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指长针仿自此针。

古病名。属颈部漏的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其病多因悲思忧虑,情志不遂而得。症见颈项生核如枣,可移动,且伴有寒热胀满的病症。日久可生孔道,疼痛搔痒。可用玄参散内服,或手术治疗。相当颈淋巴结核溃烂而成漏管者。

间接灸之一。《医宗金鉴》:“疳瘘恶疮,诸药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蛴螬即金龟子的幼虫,功能行血祛瘀,化结散滞,故能灸治恶疮、瘘管等病证。

经外穴名。出《备急灸法》。在背部,取穴时以绳量取肘横纹至中指尖长度,令患者跨竹竿上,挺背正坐,并令两人抬扛,两人扶定,使足尖离地寸许。然后以绳之一端着尾骨尖,沿脊直上,尽处标点,以此点向两侧各开1同身寸处是穴。约当第10胸椎之两侧各开1寸处。主治发背脑疽,肠痈,牙痛,风瘅肿瘤,恶核瘰疬,四肢下部痈疽疔疮等。艾炷灸3-7壮。

病名。见《仁术便览》卷四,即悬痈。详见该条。

病名。指外口位于会阴部之肛漏。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海底漏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脐部或脐部周围疼痛。见《张氏医通》。因肾气虚寒或肠结燥屎所致。《医学刍言》:“脐中痛不可忍,喜按者,肾气虚寒也,宜通脉四逆加白芍。若脉沉实,口渴,腹满,便闭,是有燥屎,宜承气下之。”亦有因虫积引起者,治宜驱蛔或安蛔止痛。参见虫积腹痛、当脐痛等条。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者,灸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取脐中及其上下左右各1寸,定名脐中四连。主治慢性肠炎,小儿一切痉挛,腹部疼痛,胃痉挛,水肿病,肠鸣,疝痛,胃扩张,消化不良等。直刺(脐中不针)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带被水浸湿而致病。症见脐腹绞痛,啼哭号呼,面目青黑。由寒湿之邪结于腹部所致。治宜温经散寒,宣通阳气。用吴茱萸研粗末,盐水炒热,熨于腹部。灸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部受到冷邪侵袭而致病。治同脐中水条。

证名。《伤寒九十论·脐中出血》:“本少阴证,而误汗之,故血妄行,自脐中出。”此属少阴虚寒,用姜附汤。由肾火外越而致者,宜用六味地黄汤加骨碎补等药。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又名神阙。别名气舍、气合、维会。属任脉。在腹中部,脐中央。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中风脱症,腹痛,泄泻,痢疾,脱肛,水肿等。禁针。艾炷灸(隔盐或姜)7-1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脐痈。详见该条。

病名。指生于脐中之痈肿。又名脐痈毒。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该病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症见脐部肿突,皮色或红或白,触之痛剧,甚者可伴见全身症状。治宜清火解毒,利湿。可用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或导赤散加归尾、赤芍、银花。外治可参见外痈条。即脐部感染。

病证名。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大都在出生后第一周,脐带脱落前后发现。可因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原结扎的脐部线结松脱而出血。渗血而无其他症状者,重新结扎脐带。

证名。腹腹部疼痛。见《时方妙用》卷二。有寒痛、火痛之别。寒痛乃肾阳虚而阴寒凝结,宜真武汤,或桂枝茯苓汤。火痛者,必小便不利,或小便点滴胀痛,宜五苓散送下通关丸。大便不通者,宜下之(见《医学刍言》)。如脐下冷撮痛,阴内冷如冰者,用延胡苦楝汤(见《金匮翼》)。参见腹痛条。

即关元穴。该穴为足阳明经、足太阴经、任脉三条经脉相交结之处。《灵枢·寒热病》:“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

证名。脐下悸动不安。因肾阳虚衰,水气内动所致。常为奔豚证的先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论本义》:“脐下者,膀胱之位也。肾属水,宜静不宜动,今反悸动,皆因发汗亡阳于上而阴邪乘之而起也。悸为奔豚之兆。”参见奔豚条。

病状名。指下腹悸动不安。《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脐下反动,气游三焦。”

病证名。即新生儿脐部膨出。《证治准绳·幼科》:“因新生洗浴,系脐不紧,秽水浸入于内,产后旬日外,脐忽光浮如吹,捻转微响,间或惊悸作啼。”由于小儿脐部发育不全,或啼哭过多,剧烈咳嗽等,造成腹压增高,以致肠管向脐部压迫所致。绝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年龄超过二岁则应作脐疝处理,考虑用手术切除、修复。

病证名。见《一盘珠》。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

病证名。出《颅囟经》。又名脐湿肿。指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孔湿润不干,甚或有水溢出,或剂孔周围稍现红肿。因断脐后护理不当,为水湿所侵而成。治宜燥湿,局部消毒后,用龙骨粉或煅牡蛎、甘石粉,干扑脐部。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儿囟陷,灸脐上下各半寸,及鸠尾骨端,又足太阴各一壮。”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将前者列作经外穴,名脐上下五分。主治肠炎,下痢,水肿,疝痛,肠雷鸣,腹直肌痉挛,腹部膨胀,妇科病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冲疽①条。参见该条。

经外穴别名。出《针灸集成》。即疝气穴。参见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脐漏。详见该条。

病名。指生于脐部之漏管。亦名脐漏疮,落脐疮。见《外科真诠》卷上。该病多因脐痈治疗不当,久不收口,形成漏管;或落脐带之后,脐汁不干,疮口不合所致。临床可见脐中时有脓血臭水流出,久不收口。治宜外用提脓去腐之药,待腐去脓尽后继以生肌收口之药收功,必要时应以手术治疗。相当于先天性及后天性脐管瘘。可参见溃疡去腐法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脏寒泻。症见粪便清白,腹痛肠鸣。由婴儿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脏腑所致。治宜温散寒邪,温补脾胃。用和气饮散寒,继服调中汤补脾。

指脐风的三种危重证候。《幼科发挥》:“一曰撮口,二曰噤风,三曰锁肚。虽曰不同,皆脐风也。”

病名。出《针灸甲乙经》。又名风噤、风搐、噤风、马牙风、初生口噤、七日口噤、四六风、七日风。即初生儿破伤风。多由断脐不洁,感染外邪所致。一般在4-7天内发病。发病特征为全身各部发生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面呈苦笑状。治宜通经开闭,镇痉熄风。用《证治准绳》撮风散(蜈蚣、全蝎尾、钩藤、麝香、僵蚕、水飞朱砂,用竹沥水送服)等。属于危重疾病,病死率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儿童得到保护。由于积极推广新法接生,已控制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婴儿出生后第一次排出的粪便,一般呈青绿色。如果超过一天没排胎粪,多为胎热所致。治宜清热通便,用大连翘饮加减。

病名。指疔疮生于脐部者,常见于婴幼儿。多因患儿脐部清洁护理不当感染所致。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二。证治见疔疮条。

是古代下胎毒法之一种。其法为用该儿娩出后取下的脐带,在瓦上焙干,研成末,加入辰砂、黄连、甘草末各五分,和匀,蜜拌;分作三五次涂乳母乳上,候儿吞之。须在一昼夜内吞尽,次日胎毒随大便而出。

见《本草拾遗》。又名坎炁、脐、肚、带、脐肠、命蒂。

①组织名。指连结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物。长约50厘米。具有供给胎儿血液和营养物质代谢,保持胎儿在宫腔内的一定活动等作用。

②中药名。为初生婴儿的脐带。甘、咸,温。益肾,纳气,敛汗。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盗汗。内服:煎汤,1-2条;焙干研末服,0.6-1.8克。本品含有硫酸软骨素,还含有糖元和脂质。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又称脐中生疮。多由脐湿(详该条)而致皮损,复感毒邪,壅郁局部而发。症见脐部红肿,轻者局限于脐部,重者可向周围蔓延,甚则糜烂,脓水外溢,兼有发热,烦躁,唇红口干。治宜清热解毒,佐以疏风止痒。轻者,用青黛散或金黄散扑脐;重者,须内外兼治,加内服五味消毒饮等。

①人体腹中部脐带脱落结疤后的陷窝处。本处穴名“神阙”。《灵枢·五色》:“当肾者,脐也。”

②即脐带。《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则不得以时断脐。”

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指的是第一和第二掌骨内。《外台秘要》卷十三:“可从胸前两歧骨下量取一寸,即当鸠尾。”指的是左右两肋弓与胸骨体相连所形成的胸骨下角处。

医案著作。八卷。清·沈源编辑。刊于1786年。编者搜罗医书及笔记、小说中有关疑难、怪疾等治案四百余则、按头、目、耳鼻等人体各部位加以记叙,间或加入按语,阐发心得体会或个人见解。其中杂有一小部分传奇或病案,须予分析对待。现有乾隆五十一年刻本,抄本。

腧穴分类名。为经外奇穴的简称。1991年1月1日起。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改名为经外穴。参见该条。

①特殊的邪气。《灵枢·官能》:“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灵枢·口问》:“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

②留于大络之邪。《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素问·气穴论》:“以溢奇邪,以通荣卫。”张景岳注:“奇,异也。邪自皮毛而溢于络,以左注右,以右注左,其气无常处,而不入于经,是为奇邪。”

医方著作。四卷。旧题孙真人着,实系托名之作。撰年不详,1914年曾予刊印。本书分为头面、耳目、口鼻、喉舌齿牙、身体、四肢、胸胃心腹、杂症、妇女、胎产、小儿、痘疹、痈疽疮毒及中毒急救等类、各类病证皆先列述其主要证候,然后分别汇选单方验方。

①指经外穴。《类经图翼》有《奇俞类集》。

②指热病五十九俞或六腑之别络。见《灵枢·刺节真邪》:“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又“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杨上善注为:“诸阳奇输,谓五十九刺。”而张志聪注为:“奇输者,六腑之别络也。”

①指奇经八脉。详该条。

②脉学名词。与色泽不相符合的脉象。《素问·五脏生成》:“凡相五色之奇脉……”王冰注:“奇脉,谓与色不相偶合也。”

经脉专书。一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本书论述奇经八脉,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病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见解,是一部研究奇经八脉的重要著作。现有清刻本、石印本《四库全书》本及与《濒湖脉学》的合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脉以外的八条经脉。奇经是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和阴维脉。奇经八脉的内容,最早散见于《黄帝内经》,集于《难经·二十七难》,提出奇经八脉之名并详载它们的分布路线和病候,提出:“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具有内不联属脏腑,外无本经输穴(任、督两脉除外)和无表里相配的特点。它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起着调节溢蓄正经脉气的作用。详见各该条。

奇经八脉之简称。《脉经》:“奇经之为病何如?”见奇经八脉条。

人体器官名。奇恒,不同于平常。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形态上与腑相似,又具脏的藏贮精气之功能,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名。《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马莳注:“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主藏而不泻,此所以象地也。其脏为奇,无所与偶,而至有恒不变,名曰奇恒之腑。”

病名。下痢不重而见神昏谵语,咽干喉塞,气呛喘逆等证的危重痢疾。见《医学实在易》卷三。由阳邪壅盛,上攻心肺,九窍皆塞,阳气旁溢,下窜肠腑所致。治宜泻阳救阴,用大承气汤等方急下逐邪。参见痢疾等条。

①意为不同于平常。《素问·疏五过论》:“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

②古医经名。《素问·病能论》:“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

奇零不尽的余数。《灵枢·卫气行》:“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

方剂学名词。七方之一。指单味药或药味合于单数的方剂。《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三臣三,奇之制也;君四臣六,偶之制也。”“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儒门事亲》卷一:“奇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单方之奇方,独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也。有数合阳数之奇方,谓一、三、五、七、九,皆阳之数也,以药味之数皆单也。君一臣三,君三臣五,亦言阳之数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医案著作。陈景岐编。刊于1935年。陈氏汇集古今书籍中各种奇病诊治验案300余种,加以整理编成此书,每病一则,注明病名和医者姓名。多属不常见的奇特病例、其治疗方剂亦为有特效的简易方。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所记述大多为传奇式治案,须分析对待。

①特别的,异乎寻常的。如奇病,奇邪。《素问·玉版论要》:“奇恒者,言奇病也。”《灵枢·淫邪发梦》:“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

②音基(jī)。单数,零数。如奇方。《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奇之制也。”“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素问·六节脏象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

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有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不少内容是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的,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祖国医学的代名词。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岐黄再世”用以誉称高明医家。

①左右第七肋软骨会合于胸骨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岐骨者,即两凫骨端相接之处,其下即鸠尾骨也。”

②泛指骨骼连接成夹角处。《伤科汇纂》:“岐骨者,凡骨之两叉者,皆曰岐骨。”

灸法著作。一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已佚。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岐伯灸膀胱气攻冲两胁下,脐下鸣,阴卵入腹,灸脐下六寸,两旁各一寸六分(《神应针》作一寸),各三七壮。”《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名为“脐下六一”;《经外奇穴图谱》名岐伯灸。

医经著作。十卷。见《隋书·经籍志》,已佚。

传说中上古时医学家,为黄帝之臣,人称歧天师。医理深邃,闻黄帝曾使其尝草木之滋味,主治病之方法,于医药功莫大焉。《黄帝内经》乃以黄帝歧伯之问答敷叙而成,是以后世或称医学为岐黄或轩歧之术。后世托名岐伯之著作甚多,计有《岐伯灸经》、《岐伯经》多种。

医论著作。六卷。清·齐有堂撰于1806年。本书虽名医案,但主要内容却是医论。卷一-二阐述六经辨证,分经治病;卷三论述先天肾和命门学说;卷四-五论述后天脾胃学说及有关疾病的证治;卷六为妇、外、儿科治案。本书充分反映了齐氏在医学理论上独到的学术见解。临床经验和一些效方。现存多种清刻本及上海千顷堂石印本、《齐氏医书四种》本。

南宋时医家。字实轩,新安(今属河南)人,精研医理,尤对阴阳太素脉之类颇有研究,尝着有《太素造化脉论》、《太素脉经诗诀》,国内未见有传本。

元代医家。里贯欠详。尤精于外科,对痈疽疮疡外证有所研究,认为其证乃阴阳失和、气血凝滞所致。尝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着有《外科精义》三卷,于中医外科颇多发明,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又称三刺。《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指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小而又较深的针刺方法。其法当病处直下一针,左右两旁各下一针,三针齐下,故名齐刺,或三刺。

清代医家(1765-?年)。字有堂,叙州(今属四川)人。初习儒,后因多病,未获良医,遂自行研治,阅《薛氏医案》,选其中补益方自治而见效,服数百剂竟愈。后师事黄超凡,历三载,归家悬壶。临证主张严格辨证,于痨瘵、咳血、下痢、痘疹诸症,均有所研究。所著有《齐氏医案》、《家传医秘》、《痢症汇参》、《痘麻医案》等多种,均有刊本行世。

①平齐。《素问·血气形志》:“齐脊大椎。”

②引伸为正常。《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收齐”。原文指收气之长、化之气相平,意即收气正常。

③等同。《灵枢·禁服》:“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

④通脐,肚脐。《素问·腹中论》:“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

①通剂。药剂。《素问·玉版论要》:“必齐主治”。《素问·汤液醪醴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

②《灵枢·终始》:“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齐,指针刺的刺数和深浅的程度。古以针为砭剂,相当于服药的剂数。

明清间医家。字广生、愧庵,号生阳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而聪敏,广读经书,后于顺治间为御医,于外科尤多研究,又迁太医院院判。着《外科大成》,认为外证难于内证,而医家多重内而轻外,有失偏颇,遂着《外科大成》,此书内容丰富,后为其孙祁宏源在参加编修《医宗金鉴》时,以之为蓝本,加以修订而为《外科心法要诀》。

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病名。又名漆疮。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此系因人禀性畏漆,感受漆气而发。多发生在身体的暴露部位,所接触的皮肤突然红肿,焮热作痒,起小丘疹或水泡,抓破则糜烂流水。重者可遍及全身,并见形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解毒。《本草纲目》卷三五:“凡人畏漆者,嚼蜀椒涂口鼻,则可免;生漆疮者,杉木汤、紫苏汤、漆姑草汤、蟹汤浴之,皆良。”参见漆疮条。

病名。指因人体接触漆毒而发生的皮肤病。出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漆疮。详见该条。

病名。指因感受漆毒而发生的皮肤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五。亦名漆咬。该病因禀性畏漆,感受漆气而成。多发生在人体暴露部位,症见接触的皮肤突然焮热作痒,起小丘疹和水泡,患处抓破后则糜烂流水,重者可遍及全身各处,并伴见形寒,发热,头痛,纳差等全身症状。首先应尽量避免让患者再接触漆的环境,内治则宜清热解毒。可内服化斑解毒汤或用黄连解毒汤加银花、蝉衣、荆芥、苦参。外治可用鬼箭羽、生地榆等量煎水待温湿敷;外敷三白散。即膝性皮炎。

经穴名。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另说“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乳旁开一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在乳直下四寸,乳根下微外,日月上,横直巨阙”(《针灸集成》)。布有第六肋间神经,第六肋间动、静脉。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3-10分钟。

朞,指时间周而复始。朞日,即三百六十五日。《素问·天元纪大论》:“运气运行,各终朞日,非独主时也。”

人体部位名,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热篇》:“七椎下间主肾热。”

七种症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症瘕证治》有蛟龙、鱼、鳖、肉、发、虱、米等七症之名,并谓其“初非定名,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患。”《东医宝鉴·杂病篇》:“症名有七,蛟、龙、鱼、鳖、獭、狐、蛇是也,亦曰蛇、蛟、鳖、肉、发、虱、米也。”

①指脉象言。《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陷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一候之中见七脉之一者,均为病脉。

②切脉七法。见《脉经》。即静心以存神;忘外以涤虑;均呼吸以定中气;轻按于皮肤之间以探其腑脉;稍重按于肌肉之间,以探其胃气;再重按于骨上,以探其脏脉;上寻鱼际,下寻尺泽,以求其终始。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七星针进行刺激,故名。见皮肤针疗法条。

皮肤针之一。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病名。指上腭生疮,形似七星,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脾经积热。上腭属脾,脾气通于喉,故上腭生疮,似粟如珠,或黄或白,口中腥臭,手足怕冷,身体畏寒。治者用水药或苦茶拭净,吹秘,服清脾降火汤。戒酒色。”或清热解毒,用凉膈散加减,外吹冰硼散。此病又名上腭疮。详见该条。

①房中家认为男女性交有七种损伤身体、八种有益健康的情形。出马王堆医书《养生方》:“七孙(损):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四曰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八益: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赢,八曰定顷。”

②医家引伸为有关人类生长发育的论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历代注家有不同解释:《内经知要》谓七为阳数,八为阴数,阳不宜消(损),阴不宜长(益),反之则病。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张志聪谓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故避免阴精亏损,才可阴阳调和。王冰注女子二七月经始至,以后按月经血盈满即来月经,此正常,为七可损。男子二八精气溢泻,如因房事而泄精,当益精,为八可益。

内科杂病专着。清·郑树珪原作,王满臣等编校。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67种内科杂病证治,阐述病因病机简要,方药亦不甚冗繁。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五脏生理术语。指每一脏在一年中主时的日数。如脾旺于四季,主每季最后之十八天,共七十二天。《素问·刺要论》:“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楚这个字的拼音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