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题目怎么做?

大部分题目更“场景”,强基计划“下沉”到中考……“6选3”的选考模式不仅改变了高考录取方式,也带来了初中、小学的“共振”

高考新变化正重构“教与学”

6月10日,2021年高考所有科目考试结束。盖上笔帽“收剑入鞘”,青岛37090名考生为奋斗的青春写下一段难忘的注脚。

今年的高考,依然有很多热点话题。延迟上班时间、智能化监考手段上线、作文“出乎意料”、生物考试难度上热搜……从考场服务到考试试题,全社会的目光在这四天时间里高度聚焦。

而除了考试本身,人们还关注新高考究竟带来了哪些改变。据记者采访了解到,新高考已经进入第二年,“6选3”的选考模式改变了高考录取方式,改变了高中生的学业规划,也带来了初中、小学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共振。围绕新高考的一系列改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育人方式、选材模式。

青岛一中考场外,老师佩戴高考加油的口罩为学生打气。

全市动员为高考让路,新技术纷纷上阵

新高考,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为了保障高考顺利进行,全市各个部门都在备考。

考试第一天恰逢周一,青岛市政府发布了6月7日延迟上班、错峰出行的通知,上班时间被调整为9点30分。据了解,这是青岛首次发布高考期间错峰上班的通知,以确保考生一路畅通。而记者当天现场体验,发现高考首日多个路口延长了“绿灯”时间,通行一路顺畅,各个考点没有出现考生因堵车迟到的现象。

据了解,2021年高考受新冠疫情影响,37000多名考生和监考人员进出的安全保障是道大题。为了早做应对,精简入场流程,青岛在考前14天每天上报考生健康状况监测情况,并对没有注册健康码的113名考生逐一通知,协助他们申领通行码。

青岛市考试院今年还增加了考点人员聚集情况自动检测、考场考生异常行为自动检测、考场视频监控远程自动存储等智能化手段。考点人员聚集情况自动检测对接考点考场视频,实时统计人员数量,动态展示人流变化趋势。考生考试过程中如果有异常行为,监考系统会自动预警,提高疑似违纪行为发现的时效性。考场视频远程自动上传、存储,便利的检查、回放、下载等管理应用功能减轻了监考工作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集中化的网上巡查视频管理体系。据悉,考务巡查指挥系统平台可同步巡视288个考场,每4分钟即可将全市1200多个考场巡查一遍。

青岛一中考场外,老师对学生做最后的叮嘱。

试卷信息阅读量大,出题方式越来越灵活

每年,高考的试题都会是最大的关注热点。6月10日,山东高考的生物试卷因为难度大“攀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二。现场考生走出考点纷纷反映:“没答完!”实际上,老师介绍,生物题并不难,但试卷阅读量太大,导致许多考生读不完题、做不完卷。

记者多日采访发现,“阅读量大”无疑是新高考的一个标签,今年除了数学考试,其他科目考生均反映题干的阅读量比平时训练大得多。仔细探究,今年大部分科目的考试都把考点融入真实情境中,让考生解决现实中的生产生活问题。比如,高考政治题里有螺蛳粉话题,考查的是“地方小吃标准化发展会不会失去地方特色?”物理试卷设计了海鸥扔蛤蜊的情境,考查的是平抛运动。这种真实情境的叙述篇幅就比较长,需要考生快速从中提炼有效信息。

其实,从去年新高考刚一实施,这种“阅读量大”的趋势已经有所体现,因此今年全市中小学都相应增加了阅读训练。上海路小学校长闫燕介绍,义务教育新课标规定小学阶段孩子们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本上有“节选”的内容,考试的时候可能就出现“整本书阅读”的考题。怎样从大量文字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思考文章的逻辑关系需要从小训练。

此外,“押中考题”也是今年的一个新热点。五十八中押中生物大题、物理选择题,超银高中押中作文题……走出考场的考生对押题津津乐道。“学生说的押中题主要是看到了一样的试题情境,而考查方式到底是什么,还得灵活应对。”五十八中生物老师孙帅说,新高考考了两年,命题趋势已经明确,即新情境加主干知识、核心概念,也就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所以老师们并不会刻意去押题,因为出题的方式太灵活,只能夯实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比如今年作文题,老师认为中规中矩,不少学生却反映“考懵了”,认为跟自己准备的素材对应不上,这就是没能“灵活应变”的表现。超银高中曾在平常训练中给学生准备了许多体育强国的材料,但老师指出,学生还是需要多思考,根据题目要求论述体育和强国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罗列材料。

高考结束的艺校考生们在考场外合影留念。

有些组合受冷落,有人在大学补短板

山东“新高考”实行“6选3”模式,旨在打破文理分科的局限,把选择权交到学生的手里,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职业规划等因素自主选择3门等级考试科目,有利于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从考试现场安排可以看出,有些组合不太“有人缘”。考试第三天8点至9点半,华夏职业学校等考点一片寂静,因为该场次考物理,选择这一学科的考生较少,有的考点直接出现了安排“缺项”。据市教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青岛高三学生选科情况跟去年基本一致,大家都知道选考物理可以报考的专业最多,但物理学科选考依然最少。

五十八中考场外,老师们撑起爱心伞为考生遮雨。

选考时的依据是什么?多数考生回答是按照考试成绩。“高一时候如果有三门成绩最好,通过换算,在高考里比较容易拿到好名次。”这个理由和新高考倡导的按照兴趣和专业规划选科相去甚远。“成绩不行,何谈兴趣。”有考生家长说,孩子喜欢物理,但考虑到学霸都会选物理、化学,她便劝孩子绕开这两门科目。只有高一时各科成绩均衡且总体成绩不错的学生才会考虑报考物理,以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更多选择余地。

实际上,选科不仅仅要关注当下,更要关注长远。新高考选拔出的第一届学生已经在高校学习一年,高中时甩开短板拼成绩,进入高校后可能要为这些短板“埋单”。小李去年考入一所高校的材料类专业,当时选科组合只要求化学成绩,但进入高校后却要学大学物理,他的物理基础薄弱,只得从高中段物理开始补。“有些学生高中物理或者化学学科的基础相对薄弱,这给我们部分专业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岛城一所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省教育厅此前表示,从北京、上海等高校招生和教务部门反映看,物理是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如果基础薄弱很难学到精深的专业知识。

未来,更多的高中生要面对选科的问题。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建议:“学生选科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要考虑大学的专业要求,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考量,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考高分就选择某几个学科,这是一种短视的、功利化的行为。”

一名考生在考场外做最后的复习。

强基计划延伸至初中,学物理有优势

按照教育部的统计,全国64.5%的专业类提及物理,选考物理后可报考95.7%的专业。高考是教育指挥棒,高考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2020年高考录取增加强基计划,青岛迅速出台青岛版强基计划,举全市之力选拔、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做法和响应速度成为全国典型。目前,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等10个优质高中成为强基计划培训基地,来自青岛全域在基础学科天赋异禀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就接触竞赛课程,了解大学知识,提早规划投身国家战略。

2021年,青岛版的强基计划已经向下辐射到了中考招生阶段。“强基班”成为中考招生一大亮点。青岛二中、青岛九中、青岛实验高中的自招强基班让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和家长关注到这个新名词,夯实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成为初中学生和家长的共识。

青岛二中和实验高中开出了史上最优的录取政策。自主招生强基班按照1:1的比例获取资格,如果物理化学成绩突出,只要考够一段线就能进青岛二中;实验高中物理强基班更是只参考物理成绩,取得招生资格的学生只要达一段线就能入学,为偏科物理的考生开辟了一条通向优质高中的捷径。

重物理强基础正在一步步传导至基础教育。受高考影响,青岛启动了高中段的强基计划,而该计划又影响了今年的中考,甚至影响了小升初。据市场调查,虽然初二才开始学物理,但这个暑假,小升初衔接辅导班里已经有了物理课程表。从实验和生活场景入手了解力学、电学,“早接触”“锻炼数理思维”成为家长们的共识,不少人表示,有了高考的引导,理科特别是物理学科不能放弃。或许,不久的将来,青岛考生的选科方向将有较大改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王世锋/文 韩星/图)

一、 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大学物理实验是面向全校非物理类专业的理工科本科生开设的实验课程。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能力培养基本要求
1. 独立实验的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实验教材、查询有关资料和思考问题,掌握实验原理及方法、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正确使用仪器及辅助设备、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实验的基本能力。
2. 分析与研究的能力——能够融合实验原理、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归纳与综合。掌握通过实验进行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分析与研究的能力。
3.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创新能力——能够完成符合规范要求的设计性、综合性内容的实验,进行初步的具有研究性或创意性内容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分层次教学基本要求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分两学期开设,第一学期实验课以基础性实验为主,对于基础性实验, 必须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第二学期实验课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研究性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学分要求及特长爱好,认真选择实验层次、实验题目。

设计性实验的难度大于其他实验,一般安排学生用整个下午的时间来完成, 并要求在实验完成后写出一份比较详细完整的实验报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及预习情况选择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要求对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分析,特别是写出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如何使得测量结果更符合实际,实验中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和收获等。

探索研究性实验是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和仪器使用的基础上自己独立完成实验, 教师起指导的作用, 以达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有所创新的目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部分或全部实验内容,要求学生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6  利用霍耳效应测磁场

实验14 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两用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15 居里温度测量

实验16分光计的调节和介质折射率的测量

实验17 光栅衍射及光栅常数的测量

(2)综合设计性实验题目

实验20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21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24 摆振动实验研究

实验27电学设计性实验

(3)研究创新性实验题目

实验29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聚合物表面改性

实验30低压气体直流击穿特性

实验31低压气体直流放电伏安特性

实验32直流辉光放电的静电探针诊断

实验33 X射线综合实验

实验35 原子力显微镜

实验36 扫描隧道显微镜

实验37分光计调整与应用的综合研究

实验38 巨磁电阻效应及应用

实验39 光纤光学与LD特性实验

实验42 液晶器件制备与测试

四、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环节及基本要

实验课前要认真预习,弄明白这次实验的目的要求,依据什么原理和公式, 有什么近似条件和要求;使用什么实验方法,特别是基本的测量方法;使用什么实验仪器以及要注意什么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课前要认真写好实验预习报告中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内容(简要阐明实验的理论依据,以及要测量的是什么量,写出待测量计算公式的简要推导过程,画出有关的原理图、电路图、光路图等)、列出主要实验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等,扼要地说明实验的关键步骤及主要注意事项,并在实验数据记录纸上画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凡预习不合格者不允许做实验。

到实验室后要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爱护仪器设备,注意安全。动手之前要先了解仪器的性能、规格、使用方法和操作规则。做完实验,要将实验数据交给教师检查,得到认可签字后,将仪器归整复原好,方可离开实验室。

在实验预习报告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要用表格形式写入实验报告中(并将原始记录附在报告中),正确表示有效位数和单位,按每个实验的数据处理与要求给出实验结果(写明物理量和单位)。

讨论: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对难于定量计算的误差因素结合自己的实验数据做具体分析,指出主要误差产生的原因、对实验的进一步的想法、见解、以及需要与教师讨论的问题等。

4. 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要以研究论文的形式提交报告:

根据选题查阅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包括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具体参数设计、选用仪器和具体操作步骤等。以研究论文的形式提交报告,包括摘要,引言,实验原理与内容,实验方案,操作步骤,数据分析与处理,结论等内容。

1.不迟到(按规定时间准时到实验室上课),迟到15分钟以上(含15分钟)者,取消该次实验的上课资格,迟到15分钟以内的,任课教师将按情况对本次实验进行扣分。

2.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在数据记录本上签字,将实验仪器整理完毕,才可以离开实验室。

3.请假事宜:病假必须要有医院的证明;事假一般不予批准,特殊情况需持学生所在系的辅导员签字并盖院系公章,送综合楼307再决定如何处理。

4.无故缺两次实验,则本学期实验成绩不合格,一年后重修。

5.严禁抄袭报告和带着同学报告做实验;如果发现抄袭报告的学生,本次实验按0分处理。

1.平时成绩考核(占总成绩的70%,):

预习报告10%、课堂操作40%,考核的重点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记录及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预习报告检查规定、原始记录登记规定、基础性实验和大部分综合设计性实验一人一组。

实验报告50%,考核的重点是:物理图像的建立、实验原理的理解、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与思考,以及实验报告的规范性与正确性等。每个实验题目由参与此实验的教师讨论,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

2. 期末笔试考核(占总成绩的30%):

期末笔试考核的重点是:对基本的物理图像、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实验技能的掌握。

内容简介:清华大学物理题库 部分题目-.rar 清华大学物理题库 部分题目----物理考试命中就是原题 清华大学物理题库 部分题目----物理考试命中就是原题 _机械波习题.doc _光学习题答案.docx _03_相对论习题.docx 量子1答案.pdf 量子2.pdf _机械波习题.pdf 机械波题库 答案.pdf 大学物理题库量子1.pdf 清华大学物理热学题库 答案.pd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物理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