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创业无水电的扶贫政策?

  聚焦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不断创新就业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大力扶持创业、切实加强就业援助,就业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月,全市转移输出贫困家庭劳动者8.8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96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78.6万元,扶持创业693人;全年计划脱贫的4.44万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4.35万人。

  创新就业扶贫政策  出台了《广元市关于做好就业创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创新五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创新能力提升政策。对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并吸纳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的,按每人1000元给予培训补贴。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自主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培训补贴。对参加创业培训的自主创业或组织创业的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每人给予1500元创业培训补贴。

  创新劳务输出政策。对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并免费成功介绍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职业中介机构,按每人800元给予就业服务补贴。

  创新自主创业政策。对自主创业或组织创业的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给予融资支持,贴息额度提高到20万元。对进驻各类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的贫困家庭劳动者,免收场所租赁费、物管费、水电费。对在电商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贫困家庭劳动者,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对在贫困村创业的,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补贴。对吸纳2名以上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并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给予累计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对招用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的企业,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创新企业吸纳就业政策。对吸纳农村建卡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按照企业吸纳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规定标准,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

  实施就业援助行动  实施就业援助行动,着力“四个一批”。

  送岗帮助一批。根据每个贫困劳动者的年龄、技能水平、就业意向等情况,筛选出3个以上工作岗位供其选择。全市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33场,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3470名贫困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

  企业吸纳一批。选择广元娃哈哈食品、广元安驭铝合金车轮、四川兴达塑料等78家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度高的企业作为就业扶贫基地,对接贫困人员3462人次,精准转移建卡贫困人员就业1150人。

  劳务输出一批。建立广州、新疆、宁波等12个驻外农民工工作站,打造务工推荐联络、劳务输出服务和劳动维权三个平台,有序组织贫困家庭劳动者向外输出就业,全市输出2016年计划脱贫的贫困劳动者2.3万人。

  公岗兜底安置一批。对因各种原因无人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实行兜底安置,确保农村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转移就业。2016年整体脱贫的148个贫困村,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者324名。

  实施就业能力提升行动,着力“四类培训”。

  着力产业发展导向培训。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全面摸排掌握贫困家庭产业发展培训意愿,坚持目标导向、量体裁衣和精准培训,开展农业产业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着力市场需求定向培训。根据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贫困劳动力资源特点,因户施策,采取“定向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着力企业订单培训。根据市内外企业用工新需求,针对贫困劳动者个人特点,因人施策,采取“订单式”培训,开展家政、保安、车工、月嫂、刺绣等技能培训。

  着力乡土人才培养。大力培育农村“五匠”等乡土人才,将有意愿学习木匠、石匠(石艺雕刻)、篾匠、果树嫁接等手艺的贫困劳动者与艺人结对,开展传帮带活动,助力增收脱贫。

  实施创业引领  能人带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及其他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每年至少组织2次广元籍在外成功人士对接会,把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畴,同等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开通返乡创业绿色通道,为返乡创业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一站式”服务。围绕猕猴桃种植、剑门关土鸡养殖、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每个县区重点扶持10个以上优秀创业项目落地贫困村,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能力强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孵化驱动。把返乡创业园建在贫困村上,鼓励贫困劳动者以参股、众筹等方式参与创业,帮助贫困家庭劳动者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全市已建立“贫困村返乡创业园”18个,吸纳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2000余人。 市人社部门和剑阁县政府在剑阁县白龙镇槐树村建立返乡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已有4家企业累计投资2.85亿元,吸纳建卡贫困劳动者46人。

  融资撬动。把创业担保贷款作为撬动贫困劳动者创业的有力杠杆。从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中划拨2000万元,专项用于贫困劳动者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可为贫困劳动者提供1亿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苍溪县永宁镇贫困劳动者刘光飞,用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大鸭养殖场,实现年产值10万元以上。

  通过实施创业引领行动,全市每年培育新增返乡创业主体3000个,带动吸纳5000名贫困家庭劳动者实现就业。

新华网消息日前,教育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就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答记者问,共涉及100个相关问题,包括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优惠政策,国家实施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的就业地域范围,如何界定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哪些毕业生可以被聘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毕业生如何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有哪些政策措施,毕业生可享受哪些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等等。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或登陆北大法律信息网查询:)

①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机关、农村中小学、国有农(牧、林)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文化站、乡镇劳动就业服务站等;

②工作现场地处以上地区县以下的气象、地震、地质、水电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业等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

  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网

  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山西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

  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

  湖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

  海南大中专毕业就业指导信息网

  云南省教育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网

  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陕西省毕业生就业服务网

  青海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人才网

  80. 在校期间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升就业能力?

  在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根据学校要求或安排,毕业生可以通过选修或必修就业指导课程、参与学校组织的就业实习、技巧辅导、模拟招聘等活动,学习和了解职业资料和信息,充分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全面提升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还可通过学校实施的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组织到企业顶岗实习等工作,切实增强自身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81.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包括哪些毕业生?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是指:来自城镇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82.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包括哪些毕业生?

  一般认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是指在心理、身体、学业、经济、综合素质等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

  83. 机关、事业单位对招录(聘)困难家庭毕业生有何优惠?

  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84.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如何向学校申请求职补贴?

  为帮助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高校一般都会安排经费作为困难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助,或对已成功就业的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奖励。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可向所在院系书面申请。学校也应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困难家庭的毕业生给予主动帮助。

  85. 面对求职困难,毕业生该如何应对?

  ⑴ 主动了解国家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努力争取各方支持;

  ⑵ 主动联系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和专业教师,并保持经常沟通;

  ⑶ 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搜集社会需求信息;

  ⑷ 积极参加校园招聘会和各类人才洽谈会;

  ⑸ 充分利用亲友、校友、学校社团等资源,积极获取就业信息;

  ⑹ 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合理调整求职预期。

  86. 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如何获得相应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回到原户籍所在地报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能够享受当地政府部门所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就业指导与服务内容包括: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岗位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办理求职登记、失业登记等。

  87.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哪里可以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县及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具体办理办法可咨询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88.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后,可以享受哪些服务和政策?

  在就业服务方面,可免费享受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政策法规咨询;参加职业培训的,可以按规定申请职业培训补贴;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还可以按规定申请职业鉴定补贴。

  在创业扶持方面,可以享受可以获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培训补贴和免费的创业服务。(具体见第72问)

  符合条件的还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

  89. 什么是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是指,为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减轻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压力,或为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鼓励其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上述个人或单位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后实行先缴后补,给予一定费用补贴。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高校毕业生,在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以享受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具体补贴标准由省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定。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后,要向街道(社区)申报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应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每季度终了后,按规定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对上季度已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应附:由本人签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盖章确认的、注明具体从事灵活就业的单位、岗位、地址等内容的相关证明材料,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登记证复印件、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出具的上季度社会保险费缴费单据等凭证材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按规定将资金支付给申请者本人。

  90. 什么是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

  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用人单位开发的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服务性岗位或协助管理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一定期限、一定额度的工资性补贴。该补贴拨付给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单位,目的在于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

  91. 什么是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是指,对就业困难人员、务工劳动者通过初次技能鉴定(限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指定工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定费用补贴。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可按此规定向职业技能鉴定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一次性补贴。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应附: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登记证复印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等凭证材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按规定将资金支付给申请者本人。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定。

  92.什么是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如何申请职业培训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是指,对登记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的,据其参加培训情况给予一定费用的补贴。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此规定,可凭借职业培训补贴申请材料,向职业培训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应附:本人《居民身份证》、登记证等复印件、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劳动合同复印件等培训或就业证明等材料、职业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等。

  对登记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后,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6个月内没有实现就业的,按最高不超过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60%给予补贴;对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具体办法和标准由省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定。

  93. 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参加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由各地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可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或相关部门咨询了解职业培训开展情况,选择适宜的培训项目参加。

  培训工作主要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职业培训由就业训练中心、技工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实施)。

  94. 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如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个人可向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自主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要参加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经鉴定合格者,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95.什么是就业见习?

  就业见习是指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训练的就业扶持措施。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8号),决定自2009年至2011年,拓展和规范一批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2009年,全国将组织3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详情见表三)。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如参加就业见习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就业见习的组织单位。

  表三:“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2009年度目标任务安排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西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江苏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人事厅、劳动保障厅

  福建省人事厅、劳动保障厅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北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广西自治区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川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西藏自治区人事厅、劳动保障厅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甘肃省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宁夏自治区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新疆自治区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96. 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如何参加就业见习?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媒体以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发布就业见习信息,公布见习单位名单、岗位数量、期限、人员要求等有关内容,或者组织开展见习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活动,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见习单位对接。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可与原籍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系,主动参加就业见习。

  97.就业见习期限有多长?

  就业见习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

  就业见习活动结束后,见习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考核鉴定,出具见习证明,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选用见习高校毕业生的依据之一。在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正式录(聘)用的,在该单位的见习期可以作为工龄计算。

  98. 就业见习单位给毕业生上保险吗?

  见习期间所在见习单位为毕业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99.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享受哪些政策和服务?

  ⑴ 获得基本生活补助;

  ⑵ 免费办理人事代理;

  ⑶ 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⑷ 见习期满未被录用可继续享受就业指导与服务。

  100.公共就业服务免费提供哪些服务内容?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毕业生免费提供下列服务:

  ⑴ 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⑵ 职业岗位供求信息;

  ⑶ 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

  ⑷ 职业培训信息;

  ⑸ 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⑹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⑺ 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

  ⑻ 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户创业有什么优惠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