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配置水滴公司的保险?

我前些日子,在全民K歌上看,水滴筹,交了一元钱,我今今年67岁了,是残疾人,双下肢走路艰难,没上过班,政府每月给2600元钱,我还是空巢老年人。在沒事,唱歌看到这广告,小学都没上完上完的我,点了进去按他的指令,就把个人信息都添上了。这个水滴筹还沒安装上呢。我该怎么办退呢?

原标题:人身险新规助推保险下沉市场,水滴公司已深耕多年 来源:和讯网

4月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要求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该《意见稿》可以视为未来几年人身险发展的“顶层设计”,而人身险供给突破的重点方向是下沉市场用户、零工经济人群、老年人群等。

一直以来,上述人群都不是传统保险机构重点关注的用户群体,他们的核心用户是团体客户、高净值人群以及中产阶级。和一二线城市用户相比,这部分用户收入偏低,难以承受价格过高的保险价格,但这部分用户恰恰是最需要保险的群体,更加普惠的商业保险可以让这部分人群更好的抵御健康风险。

这些年,包括水滴公司在内的保险科技平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水滴公司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联合保险公司设计了超过200款保险产品,绝大多数都是性价比较高的普惠型保险产品。

此外,从用户群体来看,水滴公司超过70%的用户来自三四线城市及城镇下沉市场。零工经济人群(蓝领工人等)、老年群体以及80、90后互联网人群也都是水滴公司的主要用户。水滴公司也因此被外界与拼多多、快手等被称为“下沉市场之王”。

此次发布的《意见稿》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核心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条。

1、普惠保险要快速发展。《意见稿》特别提到,要面向低收入人群积极开发投保门槛较低、价格实惠、保障责任简亘明确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针对低收入人群的人身险产品主要是百万医疗以及各地政府主推的惠民保产品,这些产品性价比极高,深受下沉市场用户的青睐。水滴保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将保险卖到了中国97.6%的市县,超过71%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此外,针对乡村市场,水滴公司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助力“乡村振兴”的普惠医疗险——“水滴乡村振兴保”,该保险最近正式试点落地河北省承德县刘杖子乡孟家庄村。“水滴乡村振兴保”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提供相应的医疗费用报销,不限既往病史,无免赔额,最高保额20万元,保障周期1年。

2、要加快老年人相关保险产品的供给。《意见稿》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投保年龄上限,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老年人群体相关保险一直是保险行业一块“难啃的骨头”,但这个群体是最需要保障的群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但大部分重疾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产品主要针对60岁以下的人群,过了60岁,除一些防癌险以外,大多数老年人所面临的就是无保可选的境况。

早在2019年,水滴保就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投保年龄直达80周岁老年百万医疗险。该款产品是专门面对61周岁-80周岁的老年群体,最长可续保至100岁,这款百万保额、保障全面的医疗保险的上市,从保险产品供给侧填补了该年龄段人群全面医疗保障市场的空白。

水滴保在2020年又上线了多款60岁以上老年人可投保的保险产品。截至2020年底,水滴保的老年用户群体保单数量超过464.3万张,较上年增长563.7%,老年用户群体的比例由2019年的2%上升为6%。

3、要加大特定人群保障力度。积极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与基本保障制度加强衔接,充分考虑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工作特点,加快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和各类意外伤害保险产品。

最近,包括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保障问题引起巨大关注,和白领人群相比,这部分人群工作不稳定,绝大部分人参加的都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少,保障水平较低。普惠型的商业保险对这部分人非常有必要。

去年除,疫情严重,为了给这部分人群提供更健全的健康保障,水滴保联手保险公司以及美团外卖、美团打车、顺丰速运、58企服、快狗打车、e代驾、福佑卡车、斗米等合作伙伴,为这些服务行业的“蓝领”英雄们免费赠送新冠肺炎保险。数据显示,水滴保的用户中,蓝领群体占超过30%。

业内人士指出,《意见稿》作为人身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很明显就是给商业保险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以三、四线城市和郊县地区为主的“下沉市场”。

事实上,在创业之初,水滴公司的定位就是边缘创新,联合保险公司服务增量保险用户。所谓“边缘”和“增量”,就是指保险公司传统业务无法提供服务和覆盖不到的保险用户。

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曾表示,水滴公司做下沉这件事情,是从战略往下延伸的一个结果。不是“为了做下沉市场而下沉市场”。本质上是因为下沉市场相比于头部市场有用户基数及优惠机制的窗口期机会。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导语:水滴上市,抢滩保险科技平台第一股,他背后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5月1日,水滴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F-1招股说明书,计划于5月份正式以“WDH”为证券代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水滴公司计划在本次IPO中发行30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区间为10至12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农银国际、招商证券、中信证券、海通国际、华兴资本、富途证券、老虎证券等另享有450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这意味着,水滴若执行“绿鞋机制”后的IPO募资规模至多可达到4.14亿美元,估值约50亿美元。

一旦上市成功后,水滴将成为国内第一家登陆纽交所上市的保险科技平台。

水滴上市,有人误解其为“公益组织”上市,今天,大力财经就来揭秘一下水滴公司的真相。

自疫情肆虐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衰退阶段。西方国家为救助经济,采取财政、货币扩张的刺激政策,放任量化宽松无限印钞。

水滴不是公益组织,而是商业公司

水滴公司发展之路,一路走来不是太顺利,被公众质疑过,误解过。旗下业务水滴筹是国内领先的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为大病患者提供免费的筹款服务,但因其不收取费用,很多人误解其为“公益组织”、“慈善组织”。

而事实上,水滴是商业公司,而不是公益组织。水滴筹也只是水滴公司旗下的非盈利业务之一。

1、水滴筹与公益组织有明显区别

2016年7月,水滴公司启动了个人大病求助业务:水滴筹。截至2020年12月31日,超过3.4亿人通过水滴筹累计为170多万名患者捐款370多亿元,在中国所有个人大病救助平台中水滴排名第一。

水滴筹因为免费帮助患者,很容易被理解为公益组织。实际上,水滴筹与公益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其本身仅仅是水滴公司推出的一个筹款工具。

在民政部指导下,头部筹款平台共同签署的《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2.0》中明确界定,个人求助不是公开募捐,不能称为公益。

看这次招股书披露的营收结构就可看出端倪,水滴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1、向保险公司提供经纪服务;2、管理费收入;3、技术服务收入和其他。其中保险经纪服务收入占比达89.1%,水滴筹并不贡献营收。

水滴筹业务本身不盈利,但水滴筹将筹款场景与社交传播方式的结合,极其有效地唤醒了用户对于疾病和医疗资金缺口的感知。从商业模式来看,从水滴筹到水滴保,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业务发展路径,也是符合用户自身健康保障需求的变化逻辑。

在厘清了水滴是一家商业公司的本质之后,我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商业公司获取商业价值,无可厚非。事实上,水滴筹一直是水滴公司用户场景教育的重要组成,对整个水滴公司的生态而言,更是起到触达用户和激发用户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关注的作用。

水滴公司的发展空间超乎你想象

如果不通透了解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就简单把水滴筹这一业务平台按“公益组织”看待,显然是不够智慧的。

1、通过水滴筹唤醒用户保障意识,进而上线保险服务

水滴筹为主要的用户入口,凭借强大的社交传播能力,与用户的互动最多,因此最广为人知。

水滴筹服务模式下,有着十分符合互联网公司发展与盈利的特点:通过免费服务吸取用户形成流量和数据,再通过其他业务实现盈利。

水滴筹一方面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患病人群,另一方面,借助筹款场景能够激发更多捐款人的自我保障意识。——这正是水滴筹的模式创新之处。

2、起于场景成于保险,水滴保发展迅速

水滴保是水滴公司旗下的互联网保险优选平台,招股书中披露:截止2020年12月底,公司已经与62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提供200款健康险和寿险产品,累计付费保单数达到3070万张。

在水滴保刚上线的时候,其保费来自于水滴筹的比例略高,招股书显示,2018年水滴保的首年保费有45.2%来自于水滴筹的流量转化。

而从2019年开始,水滴保通过对用户数据的精准把握和互联网营销的洞察,同时加大保险科技的投入,开始进行战略转型:寻求更大规模的增长,从第三方流量渠道获取更多用户和流量。

从数据可以明显看到,2019年和2020年,水滴筹转化占比分别为23%和13%,而第三方流量渠道的占比为34.8%和44.9%,自然流量和复购的占比也有显著增长,分别为29.8%和38.5%。

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整个公司的高速发展,近三年水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2.381亿元、15.11亿元、30.279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257%。

这些数据,无不清楚告诉我们:水滴公司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独有的、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认为水滴公司商业模式门槛和技术壁垒都比较低,完全不能称为科技公司。实际上是否如此呢?

招股书显示,水滴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在增长。从2018年的6,920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2.15亿元到2020年的2.44亿元,占净收入的8.1%,而同期美团的研发支出占比则为8.7%(年收入1148亿,研发100亿);同为线上保险业务的众安在线在2020年的研发投入仅占公司总保费的约5.4%。

对比后可见,水滴的科技研发投入非常高。

招股书水滴公司认为其独有的优势在于,“通过技术和数据洞察,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更加深入的了解用户的行为,通过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多样化的产品提供,提高产品匹配效率,创造更满意的用户体验,从而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留存率。”

水滴公司通过水滴筹、水滴保、水滴健康等多样态的业务场景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保险数据和医疗数据,通过水滴公司的AI能力——NLP、OCR、推荐算法、核身鉴权等的赋能,最终形成智能保险、智能客服、智能医疗、风险控制、营销策略等解决方案。

水滴公司在数据方面的优势正不断实现保险产品的供给创新。凭借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大数据分析和精算能力,水滴联合保险公司专门推出了多款针对老年人、慢性病人、三四线城市群体的保险产品。

水滴的估值,和华尔街新故事

成立5年时间,水滴公司即将登陆纽交所。

可以说,此次冲刺上市,水滴公司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业务已颇具规模,盈利点清晰可见,发展前景向好。

这也是水滴一直备受资本看好的原因。在水滴的历次融资中,不乏腾讯、博裕资本、瑞士再保险集团、IDG资本、高榕资本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和投资机构的身影。

5月1日,水滴公司招股书公布了部分基石投资者名单,博裕资本、厚朴资本、美团创始人王慧文合计下单认购水滴2.1亿美元的等值股份。

这几家基石投资者的认购,无疑体现了对水滴公司战略价值和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通常来说,投资者势必对企业当前的运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给予充分的认可,才会认购企业股票。

水滴筹最大的价值,恰恰就是其通过免费服务而不断累计壮大的用户群,这才是水滴公司除了技术之外,最大的核心财富之一。水滴筹的用户数已超过3.4亿,在这样的用户规模基础之上,不仅可以衍生出保险经纪业务模式,还有可能在医疗和健康领域探索出更多潜在机会。

水滴筹最有价值的部分,一方面是能够触达数百万大病患者的服务网络,另一方面是不断积累和丰富的医疗数据。 水滴公司目前正在布局健康服务领域,相继推出好药付、水滴健康等业务,不排除再养成水滴保这样的业务。

2、水滴保业务表现不俗

2018年到2020年,水滴保的累计付费保险用户数量达160万、780万和1920万。截至2020年底,水滴保累计服务保险用户数量达7940万人,累计付费保单数达3070万张。2018年到2020年,水滴保分别实现9.73亿、66.68亿和144.26亿的首年保费。

此外,水滴保积极发展长险业务。近三年长险首年保费是300万,5.5亿,25.1亿,2020年长险首年保费占比已经上升至17.4%。

对于互联网保险而言,长期保险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对用户、平台和保险公司而言也是共赢的。长期险可以带来稳定持续的长期收入,为互联网平台注入了可持续增长的动能,同时也有利于与合作伙伴建立良性健康的长期关系。

3、健康服务领域的探索

此前水滴上线了水滴好药付、水滴健康等业务,为用户提供线上问诊、体检、创新支付等健康服务。此时,水滴的业务版图逐渐清晰:“保险保障+健康服务”, 水滴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大健康生态平台”。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水滴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

水滴通过水滴筹和水滴保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医疗和健康数据,并在三四线等下沉市场获得了大量用户,这为水滴在“大健康”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健康的股价已经连续13年上涨,翻了100倍。水滴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也将为其拓展新的想象空间。

水滴公司从成立到如今IPO,基于其领先的保险科技平台、创新的用户获取和参与模式、独特而全面的产品等核心力量,以一个五年的成长期,正一步步努力朝着构建一个"保险+健康医疗"生态圈的目标进发。

究竟水滴的未来会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下一个五年:是不是只要努力,水滴其实也能成就大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滴健康保(中老年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