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道数学题的过程?

来自网友卮言提问 提问时间: 08:31:51阅读次数:

最佳答案 题库网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初一水平有过程及答案的500道数学计算题 急!
朋友们 帮帮忙啊 很急啊!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3、小结笔算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教师引出课题: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A、学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经常与小数打交道。(抽几名学生回答)

  B、师出示超市价目表,请一名学生来做“服务员”为大家介绍一下商品价格。

  2)、请同学们选择两种自己喜欢的商品写在购物单上,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并写出计算方法,写完以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抽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书他们的购物单,并说一说他们的计算方法。

  4)、学生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5)、老师总结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加。

  6)比一比:同桌之间互相比较,看看谁用的钱多?多多少?

  7)、抽两名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讲一讲。

  8)、学生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9)、老师总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板书: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再相减。

  10)、学生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先要小数点对齐)

  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小小采购员”:老师准备用50元班费来布置教室,你们能帮助我想一想该买些什么?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9,布置作业:完成课后联系1、2题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2)、超市购物小票。

  (3)、一些物品如文具类(作为商品)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从超市购物入手,自由选取物品以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教室装饰物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超市购物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购物单寻找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以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报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并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认识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灵活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彩色珠子、彩皮、腰带、彩带等。

  3、玩具小熊一个,篮子若干。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出示玩具小熊,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小熊)

  师:小熊他今天可开心了,因为他搬新家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家的新房子吧!(观看课件画面)小熊的新家漂亮吗?(漂亮)

  师:今天小熊还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做客呢,看看他们是谁呀?(小兔,小猫,小狗)

  师:三位好朋友接到小熊的邀请可高兴了,他们要出发啦!

  师:(观看课件画面)哦,这三位好朋友每人都走了一条小路,哇小路上还有好看的小石头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走的小路上的小石头是怎样的。

  师:先来看小兔,他走的小路上的石头是怎样的呢?(一块红色一块绿色一块红色一块绿色……)

  师:小兔走的小路是一格一排列的石头小路。小猫走的小路呢?(一块绿色两块蓝色一块绿色两块蓝色……)

  师:小猫走的路是一格二排列的石头小路。小狗呢?(一块红色一块蓝色一块黑色一块红色一块蓝色一块黑色……)

  师:小狗走的小路是一、一、一排列的石头小路。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三条小路看上去漂亮吗?(漂亮)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石头的排列有规律)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

  (1)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师:到了小熊家,小熊请三位好朋友吃点心啦!咦?怎么是个空盘子呀?原来这是个神奇的盘子哦,盘子上有一些花纹,只要将盘子上的花纹按一定的规律说下去,好吃的点心就会出现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想)师:看看小兔拿到的盘子是什么花纹?(一块红色一块黄色一块红色一块黄色)接下来应该怎么排呢?(与老师一起讲述)(一块红色一块黄色一块红色一块黄色……)看看对不对?哇,是什么好吃的点心呀?(萝卜)师:小猫的盘子呢?(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接下来应该怎样呢?(请幼儿讲述)(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是什么点心呀?(小鱼)幼儿与老师一起吃美味的"小鱼"。

  师:我们也来帮帮小狗吧!谁愿意来说一说?(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接下来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骨头出现)

  (2)拓展幼儿思维师:小朋友,除了这些排列,你们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排列?(两个高人两个矮人……三个大碗两个小碗……)

  二、应用创作师:吃完了点心,小熊要请大家唱歌跳舞啦,你们看,小熊打扮的漂亮吗?(漂亮)那让我们也把自己打扮一下和小熊一起跳舞吧!

  1.简单介绍各小组的活动内容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花环和大小彩色花;彩色珠子和线;腰带和彩色丝带。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动吧!

  2.幼儿自选小组活动(1)装饰花环(2)串项链(3)装饰彩带裙

  三、评价活动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呢?

  互相观赏,评价个别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师:孩子们,把自己打扮起来吧!(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戴在身上欢乐起舞)

  师:时间不早啦,我们该和小熊说再见了,小熊再见!(挥手离开小熊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页上的内容,第97页上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5~8题和思考题。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平行的现象,理解平行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体会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平行线的画法。

  3?经历探索平行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学生准备三角板。

  教师:前一节我们学习了相交,你能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吗?

  学生画后,抽几个学生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教师:同学们能画两条相交的直线了,生活中有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吗?如果有,想象一下它们是什么样子。

  学生想象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图中的跑道线延长出去会相交吗?

  学生回答:不会相交。

  用多媒体课件延长跑道,证实学生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另一个内容,平行。

  [点评:从学生原有知识入手教学新知识,既有利于强化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又有利于学生通过相交与平移的比较深刻地认识平移的本质属性;这样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平行现象。

  多媒体课件突出双杠、吊杆、长方形花台和新增加的铁轨图。

  教师:这些图形都反映了这样一些数学现象。

  多媒体课件闪动图中平行的两条边,并隐去图中的其他图形,只留下闪动的两条线。图6?4

  教师:这4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导学生说出每组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一样宽的,并且把每组直线延长出去,都永远不会有交点。

  教师:同学们选一组你喜欢的直线延长一下,看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学生选一组直线来延长后,汇报自己的结果。

  教师:你们所说的直线延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进行的延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引导学生说出: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中,第①条边和第③条边互相平行,第②条边和第④条边互相平行。在第3个图形中,第①条边和第④条边互相平行,第②条边和第⑤条边互相平行,第③条边和第⑥条边互相平行。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注意把生活中的平行现象抽象为数学现象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学生延长平行线和判断原来学习的图形中哪些线是平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教师:我们可以用两个三角板或一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画平行线。

  教师示范画平行线后,学生照老师的方法画平行线。画完后抽一个学生的练习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教师:同学们能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吗?图6?6

  学生画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平行线时要注意些什么?你能给同学们提个醒吗?

  引导学生回答:画平行线时,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的延长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或直尺的短边)靠紧,另一个三角板(或直尺)靠着这个三角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了。

  教师: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还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的。

  教师用视频展示台上学生的作业来进行检验,让学生看清教师用三角板检验平行线的过程。

  教师: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图6?7中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是不是互相平行的吗?图6?7

  学生检验后,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演示检验的过程。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主要通过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来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由于这两个操作都比较难,学生又没有相应的经验的支持,所以教学中采用了教师示范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然后让学生照着老师的方法进行操作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一说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通过学生说操作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操作更加规范,这样能提高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水平。]

  指导学生完成第97页的课堂活动。

  四、课堂小结(略)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第5~8题,最后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考题

  这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悟学习知识。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使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元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学习数学。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如何确定车站的位置,就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强化与理解,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完成,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垂直线段距离最短的问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采用通过实践“悟”的教学,让学生从实践的过程中自觉领悟互相垂直的概念。先让学生用两支铅笔摆,再画出自己摆的图形,从生活中抽象出互相垂直的图形。从上课看来,互相垂直的直观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很清晰的印象,这是一种为学生提供的凭直觉感悟的过程。悟后让学生实践,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书观察,学生得出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先沿边对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对折,也可沿对角线对折,就可以得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在折的时候,出现了有的同学折得很复杂,出现了很多折痕,由学生自己展示哪些折痕是互相垂直的。学生悟出结论: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备条件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交角成直角。总之,这节课采取选择贴近学生思维的素材,通过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尽管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探究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将解决互相垂直的知识置于实践操作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能够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动完成认知的建构,把直角、相交等知识结合起来。

  这节课存在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1)学生用三角板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不难,但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太难,我一一进行指导有的同学还是画不准确。(2)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讲不讲,是让学生有较清晰的理解还是有一种模糊的意识就行了呢?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9-13题。

  教学目的:通过混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这是接近整百数的口算,口算时着重让学生思考多加了的要减去,多减了的要加上。

  学生做完后,要让他们说一说各根据加、减法中哪个关系式来计算的,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这道题既可以直接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答,也可以把要求的数用未知数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

  在计算前,注意提醒学生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告诉了哪几个条件,问题是什么。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订正时,提问:

  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怎样?[相等。]

  哪种方法简便?[用265-(35+100+85)比较简便。]

  在计算(35+100+85)时应用了什么知识?[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区别?[例1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道题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三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三个减数的和。]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计数单位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1、一头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个手指(猜一成语:三长两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语)――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语)――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8.灭火(打一数字)――一

  9.舌头(打一数字)――千

  10.添一笔,增百

  倍;减一笔,少九成(打一数字)――十

  11.双杠(打一数学符号)――等号

  12.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

  13.不转弯的路(打一数学名词)――直线

  (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14.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解:8个头,(半根绳子也是两个头)

  15.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第三次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16.一栋住宅楼,爷爷从一楼走到三楼要6分钟,现在要到6楼,要走多少分钟?

  17.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1.使学生认识较大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想.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指名说一说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

  3.课件或投影仪展示84页体育场的画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互相说说并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体育场.林场.首都天安门广场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平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平方千米(板书:公顷.平方千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公顷是较大的面积的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算一算。

  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

  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如果我们的教师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中议一议。

  2.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

  生1: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

  生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3.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师: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师:1公顷=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那么1平方千米里有多少个1公顷呢?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生:100个,即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

  如果画面上的体育场约是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 960万)平方千米。

  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公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 )作单位。

  2.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公 顷、平 方 千 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根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

  1、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米尺、卷尺、等

  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大概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知识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学生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1、准备活动:展示人们测量一些建筑物的课件。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每小组要在活动卡片上做好记录。

  3、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卡片上记录了关于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的一些建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填好上面的表格。

  每个小组选择1―2个测量对象进行实际测量,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全班交流总结:首先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报。其次每个小组发言之后,其他小组进行评议。鼓励学生指出发言小组的不足与错误,并给予补充或更正。最后,教师针对全班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际测量的方法,我们要注意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在遇到实际测量问题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简单、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1、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2、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3、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4、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5、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6、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1.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不能解答,通过阅读教材学习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2.利用坐标纸通过画图解答相遇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题方法是多样的。

  3.利用坐标纸通过画图解答相遇问题求出相遇时间。

  利用坐标纸通过画图解答相遇问题求出相遇时间。

  利用坐标纸通过画图解答相遇问题求出相遇时间。

  一、提出问题,用坐标纸画图解决问题。

  1.出示一张地图,找到北京西站、石家庄的位置。北京西站与石家庄站相距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已知货车速度千米; 客车速度千米

  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

  2.出示例5第五次铁路大提速后,z517次客车13:11从北京西站开出,15:51到达石家庄;z518次客车14:23从石家庄开出,17:10达到北京西站。这两列客车什么时间相遇?

  师:z517次客车从北京西站开出, z518次客车从石家庄开出一定会怎么样?

  师:一定会在某一时刻相遇,大约会在几点几分相遇呢?

  (下午2点到4点之间)具体时刻会是几点几分?

  (学生解决此问题较困难此时教师提出看书)

  怎样解决,教材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方法。请同学们看书p58:

  自己先看书,再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怎样理解?

  这样的小方格纸叫做坐标纸

  每一个大格表示1小时,10个小格是一个大格

  每一个小格表示6分钟

  一端表示北京,另一端表示石家庄

  两条线的交点大约为相遇时间,大约15:07 15:08

  通过坐标纸解题应分为几步?

  找出北京西站发出的车的起点和终点,进行连线

  找出石家庄站发出的车的起点和终点,进行连线

  交点就是它们的相遇时间

  用坐标纸解题应注意什么?

  二、利用坐标纸解决问题:

  p66 4看图回答问题

  说一说今天学习的收获?

  利用坐标纸通过画图解答相遇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题方法是多样的。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利用坐标纸通过画图解答相遇问题求出相遇时间。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写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

  师:含有亿以内数相关信息的音像材料,数位顺序表。

  生: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算盘。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二、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1、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3、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

  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出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行改写呢?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四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第1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0个100是10000.

2、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个位是几表示几个一,十位是几表示几个十,百位是几表示几个百,千位是几表示几个千,万位是几表示几个万。

4、读数: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零都不读。

5、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999。

2.5个千、6个百、7个一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第2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1、1、3/5的倒数是(),1的倒数是(),0.6的倒数是(),0()倒数。

2、6/11÷3表示把6/11平均分成()求()份是多少,也就是求6/11的()是多少。

3、a除以整数b(b不为0),等于a乘以()。

4、把3/5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总长的(/),每段长()米。

6、一个数的5/7是9/20,这个数是()。

7、柳树占杉树的3/7,是把()看作单位“1”的,数量关系式是:()。

8、男生的5/6与女生相等,是把()看作单位“1”的,数量关系式是:()。

10、小红的妈妈在八折区购买了一件原价300元的上衣,又在七折区以现价120元购买了一条裙子,小红的妈妈共付出()元。

11、兵兵4天看了一本故事书的3/7,他每天看这本书的()。

12、在○里填上“>”、“<”或“=”。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5分

1、若a×b=1,那么a是倒数,b也是倒数。()

2、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3、*数除以乙数,等于*数乘乙数的倒数。()

4、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这个数。()

第3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新北师大版)

(1)过点a画直线m,n的垂线。

(2)以下面线段为长方形的长,画出宽为1cm的长方形。

(3)请画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

①先画一条长()厘米的线段,把它作为长方形的长。

②再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画这条线段的(),垂直线段长()厘米,把它作为长方形的宽。

③连接宽的两个()就成了一个长方形。

2.(1)下面三角形中,过点b画ac的垂线。

(2)下面平行四边形中,过点a画bc的垂线。

(3)下面梯形中,过点c画ab的垂线

第4篇: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口算。(16分)

二、万以内数的知识我会做。(共23分,其中第1至4题每空1分,第5至8题每空2分)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第三位是()位,千位是第()位。

2、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4、9999这个数从右起第三个9表示9个(),第四个9表示9个()

5、体育馆可以容纳一万人。写数()

天空中有五百八十个气球。写数()。

6、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是5,十位上的数是4,百位和个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是()。

7、由3个千,6个百,5个十组成的数是()。

8、用2、8、0、1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四位数是()。

三、重量单位的知识我会填。(35分,其中第1、3、4题每空1分)

1、(1)一袋盐重500克,()袋盐正好是1千克。

(2)1个2分硬*约重1克,()个2分硬*约重1千克。

第5篇: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1.汉字体*跳起来。给“马”“包”分别加入部首组成新字,写在○里。

○——马——○○——包——○

2.在台灯上写上词语的反义词,让台灯亮起来。

很烫很烫很()很()很()很()很()很()

1.第一个孩子翻起跟头来像;第二个孩子唱起歌来像

;第三个孩子接过妈妈手里,提着走了。

2.诗歌中把妈妈的爱比作、、、。

3.妈妈的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生活中你的妈妈又是怎样爱你的呢?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

4.3月8日是节,我对妈妈说:“。

第6篇: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1、《对岸》一文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描绘了孩子(),向往未知世乔的情感。《职业》这篇叙事散文,用儿童的眼光写出了“我”对生活中所遇的()、()、()那样自由自在地工作和生活的向往。

2、凡卡的心愿是;()

3、种子的梦想是;()

4、中法两国*的心愿是()。

5、《凡卡》中记叙凡卡写信的过程中*入了两件事,

*这两件事的目的是:*

6、“柳州风骨,长吉清才”中的“柳州”是指(),“长吉”是指()。

穿找拿写装戴蘸披折跑塞

凡卡()好信件,()进信封里,又()起笔来()了墨水,()上地址,就()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只()着衬衫,就()到街上,()到了邮筒,把他那宝贵的信()了进去

第7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圆锥底面面积是24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台压路机前轮直径1.5米,轮宽4米,前轮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和体积都相等,它们高的比是()。

5.求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来计算。

6.把一根长5米,底面半径3厘米的钢条截成4段,表面积将增加()平方厘米。

8.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得到一个(),这个()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宽等于圆柱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9.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8厘米,从顶点沿高把它切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10.把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

2.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是6.28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缩小2倍,高扩大2倍,这个圆柱的体积不变。()

4.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第8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一()陨石一()灯一()星球一()玉

一()星星一()物体一()信使一()回忆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1、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的这么悲伤呢?

悲伤——近义词()反义词()

2、它沉默着,那么安静,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

安静——近义词()反义词()

3、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普通——近义词()反义词()

四、写出带有“石”字的词语,比比谁写的多。

1、这个问题,他已经()了半天。

2、宝石经过工匠的仔细(),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

1、卞和为什么哭的那么()?

2、听到这个消息,他万分()。

1、这样宏伟的建筑,()只用了十个月就完成了。

第9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七二*()八二十四四()三十六

——————————————————

——————————————————

2、写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第10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测试卷

1.3×4=(),读作()乘以()等于().表示()个()连加.2.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5个2相加:______________3.把口诀补充完整.()二得二三()十二四()十六三三()二()得四()得一二()得八()四十二二三()一()得四4.○○○○○○○○○○○○加法算式:.相同加数是(),有()个相同加数,用()做被乘数,用()做乘数.乘法算式:.

二、口算题(每道小题8分共24分)

1、写出用4、8组成的两位数()。

2、从1、3、5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字能组成的两位数有()个。3、*、乙、*三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握()次手。

4、买一本《数学竞赛题集》需6元。付钱的方法有很多种,请把下面几种方法补充完整。①()张1元②()张2元

③()张5元与()张1元④()张2元与2张1元。

⑤()张5元与()张5角。⑥付给10元,可以找回()元。

她两只手分别拿着2分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上册数学题100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