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东山寺庙在哪里?

中国古代壁画起源甚早,流传很广,佳篇连绵。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国内各地佛寺林立,道观遍布,寺观壁画由此应运而兴。

山西省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以山西现存的古建筑而论,数量之多和历史之久,是全国仅见的。这些古代建筑大多是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其中便遗存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许多珍贵壁画。

寺观壁画,是山西古代壁画的主体。根据目前的调查所得,山西寺观壁画共有7000余平方米,分布在70多座寺观中。其时代、面积和分布情况如下:

唐代壁画37.63平方米,分布在五台县佛光寺唐建东大殿内拱眼壁上和明间佛座背面。

五代壁画33平方米,分布在平顺县石灰村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建造的大云院正殿内。除近世增砌的支撑夹墙堵塞者外,敞露在外的有26.9平方米。 辽代壁画145平方米,分布在辽建应县木塔底层佛像四周、塔道两壁、迎风板上和灵邱觉山寺舍利塔底层内。

宋代壁画86.74平方米,分布在高平县宋建开化寺大雄宝殿内。

金代壁画442.71平方米,分布在繁峙县岩山寺前殿和朔县崇福寺金建弥陀殿内。

元代壁画1436.73平方米,分布在芮城县永乐宫元建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洪洞县广胜下寺元建大雄宝殿东山墙上隅和水神庙元建明应王殿内四壁,高平县万寿宫元建三清殿内东壁,稷山县元建兴化寺和青龙寺腰殿内,芮城县圣寿寺舍利塔底层四壁和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内西壁。其中南禅寺壁画与大殿不是同时之作,殿为中唐重建,壁画乃1974年翻修大殿时于泥皮之内发现,为元代补绘,经加固修复后陈列在西配殿内。广胜下寺大雄宝殿(亦称后大殿)壁画,1929年被寺僧贞达与当地豪绅盗卖出国,现仅存东西山墙上隅一小部分,修复后陈列于殿内。稷山县兴化寺已不存,部分壁画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代壁画2301平方米,分布在太原市崛山围山多福寺,晋祠王郭村明秀寺,平遥县镇国寺三佛楼、双林寺大雄宝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洪洞县广胜上寺毗卢殿、弥陀殿和西垛殿,稷山县青龙寺后大殿,高平县定林寺东配殿,阳高县云林寺大后雄殿,天镇县慈云寺中殿,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汾阳县后土圣母庙正殿,高平县铁庐庄清梦观三清殿,繁峙县公主寺正殿,太谷县净信寺和灵石县资寿寺诸殿等32座寺庙之中。

清代壁画约2910平方米,分布于大同市华严寺大雄宝殿、关帝庙正殿,汾阳县太符观正殿,平顺县龙门寺正殿,太原市晋祠关帝庙正殿,阳泉市林立关王庙主殿、保德金峰寺大殿,洪洞县广胜上寺毗庐殿,河曲县岱岳庙诸殿以及五台山、恒山等29座寺庙之中。

在这些壁画中,早期作品数量较少,晚期遗存较多。其中不少精美作品既有确切年代可考,又留有画师姓名,这无疑将丰富我国绘画史的内容,增添我国绘画艺术的光彩。

山西寺观壁画由于时代不同,内容亦异,绘画技巧和风格也各有千秋,其中有不少作品堪称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

佛光寺唐代壁画。寺在五台县豆村北侧佛光山腰,坐东向西。寺宇高低错落叠置,东大殿位居最后,居高临下。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7~499年),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山名刹,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法毁坏,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东大殿为我国现存唐代建筑中的代表作。殿内泥塑、壁画、墨书题记,多是同期遗物,与建筑相结合,四种唐代艺术荟萃一堂。大殿内槽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遗有晚唐壁画15幅,计有37.63平方米,这是国内现存寺观中仅有的唐代壁画。前槽北次间画面构图分为三组,中心一组为“西方三圣”,弥陀佛居中,两侧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左右两组以文殊、普贤二菩萨为中心,旁有胁侍菩萨、天王及飞天;两端有僧侣和供养人排列,亦有身着袍服的官吏。画面色彩以青绿为主,除赭石和石绿外,多已变成铁青色了。绘画风格与敦煌莫高窟中的同期壁画近似。明间佛座背面束腰部分的一小幅壁画是1964年拆除两端堵塞的泥壁时发现的。绘天王和力土手执武器降魔镇妖,中间侍立着一位头戴花冠的天女作惊怖状,似为“镇妖图”。画中人物形象生动,衣带飞扬,犹存吴道子画风。

大云院五代壁画。大云院又名大云寺,在平顺县石灰村北双峰山腰,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寺内现存殿堂除大佛殿为五代原构外,天王殿、后佛殿、东西配殿等皆为明清重建。大佛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殿内东壁和扇面墙上,残存着与殿宇同时的壁画33平方米,除被堵塞少部分外,敞露可见者20.69平方米。东山墙上绘“维摩经变”。画面右侧为维摩居士,身着魏晋士人装束,躯体前倾,侧倚于帷幔之中,表现出善辩的激情;左为文殊菩萨,面相凝重,举止安详,泰然自若;其后有香积菩萨、舍利弗、天王、神将、罗汉、侍从等像;上侧持花天女回翔空中,飘带飞扬,四周云气缭绕,神奇异境隐约可见。扇面墙正面两侧,画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观世音持净瓶柳枝,大势至持经卷莲花,给人娴雅慈祥的美感。扇面墙背面,画“西方净土变”。上部有楼台殿阁,四周云气盘旋,菩萨与供养人活动其间,6个翩翩起舞的伎乐天,姿态优美生动。五代壁画,上承晚唐“焦墨薄彩”的风格,线条粗细有致,墨色浓淡分明。设色有赭、青、绿、红、黄、黑多种,兼用沥粉贴金。人物造型与唐画相比,面相微短,但丰满圆润的特征相似。五代仅有50多年时间,保存下来的寺庙建筑已寥寥无几,而依附于建筑中的壁画,留存至今者更是稀有难寻。

开化寺宋代壁画。寺在高平县陈岖村西北2公里舍利山腰,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年)创建,初名清凉寺,宋改开化禅林,今名开化寺。寺内大雄宝殿建于宋熙宁六年至绍圣三年间(1073~1096年)。殿内东、西、北壁上满绘壁画,根据碑文载述和画面的墨书题记,可知为绍圣三年至四年(1096~1097年)由画师郭发所作。东壁为佛传故事,以连环画形式绘成,残损较甚,局部经后人补绘。西壁大体分三组,每组中间为说法图,两侧是佛本生和经变故事。南面一组是东方世界净琉璃药王如来和“须^提太子本生”,描述波罗捺国须者^提太子割自己身上的肉孝敬父母的故事。中间一组为西方净土世界日月灯光如来及华色比丘尼、忍辱太子、转轮王舍身供佛。北面一组画“善事太子本生”和“光明王本生”故事,多是忍辱扬善的情节。北壁上部画“鹿母夫人本生”“均提出家”和“西方净土变”,反映对父母的忤逆和孝顺两种不同行为的善恶报应。下部为男女供养人像,画工题记两则皆在此处。

应县佛宫寺辽代壁画。寺在应县城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寺内现存的牌楼、钟鼓二楼、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垛殿等,皆为清代重筑,唯释迦塔还是辽代原构。塔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总高66.7米。除台基和瓦顶外,塔身柱子、梁枋、斗拱、飞檐及至楼板、阶梯等全为木材结架而成,故俗称木塔。木塔构造 精巧,仅斗拱式样就达60种之多,是世界上木构高层建筑中的巨作。塔内壁画保存在底层佛像的四周墙壁上和南隅两侧。塔身墙壁依柱垒砌,前后有门道,东西两隅六面墙身折成八字形,每面画佛像各一,并有两位胁侍菩萨。佛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背面饰以素雅的圆光,面相圆润,额部微宽,红色袈裟披于双肩,袒胸作说法印,与大同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内的辽代彩塑颇多相似之处。胁侍菩萨冠戴华丽,衣裙贴体,飘带垂于两侧。菩萨或手捧经卷,或手捧莲蕾,恭谨微慎作听经状。

崇福寺金代壁画。寺在朔县城内东大街北侧,坐北向南。该寺创自唐麟德二年(665年),金皇统三年(1143年)扩建,元、明、清各代屡有重修。现存10座建筑,组成五进院落。其中弥陀殿和观音殿时代最早,是金皇统时原构,金代壁画就保存在弥陀殿内。此殿面阔七间,进深八椽,规模宏伟。壁画分布于殿内四周,除后壁一部分残损外,余皆完好。壁面高5.73米,长60余米,除损坏者外,壁画实存面积345平方米。东西山墙各画三组说法图,高大的佛像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之上,左右有菩萨胁侍。菩萨花冠高竖,飘带缠于膝下,手中或持莲花、或拿经卷、或捧宝瓶、或握飘带,神情娴静自如。佛像端庄慈祥,眼神微向下视,背光两侧流云盘旋,飞天回翔其间。南壁西尽间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及其部属;南壁东尽间画像六尊,分上下两排,上排是释迦、毗庐、药师三佛像,下排为妙吉祥、除盖障、地藏王三菩萨,皆作结跏趺坐式。

岩山寺金代壁画。寺在繁峙县天岩村,建于宋元丰至金正隆间(1078~1161年),初名灵严寺,后改今名。寺内建筑屡经修葺,多已改观,唯前殿虽经元代揭瓦重筑,但四周檐墙和壁画仍是金代遗作,至为可贵。这组壁画是68岁的宫廷画家王逵所绘,完成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西壁画佛传故事,有诞生、沐浴、习武、出游、成佛、说法到涅等各种情节;东壁为经变故事和本生故事,有须^提太子本生,北壁西隅画五百商人风堕罗刹国故事,东隅画一座塔院,南壁画殿阁楼台、海市蜃楼及供养人像。岩山寺壁画虽为宗教题材,实则以神话传奇、社会生活穿插其间,可以说天上人间、宫廷市井、山林园囿、大海行舟,几乎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由此可寻出北宋院本的一些特征。壁画布局适当,构图臻妙,建筑瑰丽精致,人物生动自如,设色以青绿为主,古朴典雅,其风格与宋金时期卷轴画有些近似。其中东壁的一幅水磨图,构思周密,磨面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具体地表现出来。综观岩山寺壁画,堪与历史上的许多绘画名作媲美,而篇幅之大则超过卷轴画若干倍。

永乐宫元代壁画。宫址原在芮城西面22公里的永乐镇(旧属永济县),上世纪50年代因治理黄河工程而迁建于芮城北面3公里的龙泉村附近。永乐宫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宫门外,龙虎殿(又名无极门)、三清殿(又名无极殿)、纯阳殿(又名混成殿)、重阳殿(又名七真殿),均是元代建筑。各殿内四周墙面和拱眼壁上满绘壁画,总面积1005.68平方米,这是全国寺观壁画规模最大的一处。

龙虎殿后槽两稍间,绘神荼、郁垒、天丁、力士和地方神祗,领管山川、田野和护卫职守。1959年,永乐宫迁移时发现,剔除表层泥皮,原画始见。所惜壁画上钉孔甚多,虽经修复,但缺者已无法弥补。

三清殿壁画,分布于殿内四壁和扇面墙内外,元泰定二年(1325年)由洛阳马君祥等人绘制。壁画题为“朝元图”,以南极、东极、紫微、勾陈、玉皇、后土、木公、金母为主体,作恭贺朝拜“三清”的场面,周围环侍金童、玉女、仙伯、帝君、三山五岳、星宿雷电以及青龙、白虎、太乙、功曹、香官、使者等各种神祗284身。主像高达3米以上,群像大多2米有余,上下排列四五层之多,井然有序。整个画面构图严谨,且富于变化。画法为重彩勾填,线条为铁线描,刚健流畅。

纯阳殿和重阳殿内绘吕洞宾和王重阳神话传奇。吕氏唐时永乐人,科举进士,后弃家学道,被崇为道教“师祖”,奉为“神仙”;王氏宋末成阳人,创全真教派,被誉为“祖师”。画幅从吕、王降生起,有弃家、学道、游历、成仙、度人、遇难、解救、医病等各种情节。纯阳传52幅,重阳传49幅。每幅之间用山石、云雾、树木、田园等自然景色相隔相连,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画面上山川、田野、城镇、街市、建筑、用具、器皿、陈设,社会上各种人物,如官宦、学士、僧侣、道徒、耕人、渔翁、商贾、孩童、农妇等,无不包罗在内。

青龙寺元代壁画。寺在稷山县西南4公里的马村。该寺坐北向南,两进院落,创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元至元(1264~1294年)和至治(1321~1323年)间重建,明、清两代又续有修葺。现存腰殿、后殿和垛殿是元代建筑,其余皆为明代遗物。后殿内壁画明洪武间(1368~1398年)重绘,腰殿内除北壁为明初补绘外,还是元代原作。壁画内容属水陆画范畴,儒、释、道三教同堂,仙佛鬼神融为一体。画面上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弟子、帝释、明王、胁侍、罗汉、供养人等佛教内容,也有帝王圣众、元君圣母、星宿、龙王、风神、雷公、真人、仙伯等道教中的各种神像,还有古帝王孙、往古九流、捐躯将士、贤臣、良将、孝子、烈女等儒家内容。至于北壁上地狱冥罚、六道轮回等恐吓人们的精神枷锁,是三教共用的一种统治手段,与东、西、南三壁形成天上、地狱之间的明显对照。青龙寺壁画布局适度,人物比例和谐,设色以青绿为主,线条刚健,画法为重彩勾填,与附近的兴化寺壁画如出一师之手;在人物形象和绘画风格上,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几无二致,堪为元代壁画中的精品。1928年,外国古董商勾结当地文物贩子企图把青龙寺壁画窃走,正在分块剥取之际,马村李有盛等人发觉,进行了阻止,从而使大部分壁画幸存至今。现在画面上割裂的刀痕和补回的画块,是盗窃者难以磨灭的罪证。

兴化寺元代壁画。寺在稷山县西南15公里的小宁村北面,建于隋开皇十二年(529年),元代重修。前后三进院落,殿宇丛峙,回廊环绕,布局宏阔,抗日战争时期被焚毁。此寺中殿和后殿内满绘壁画,为元太宗十年(1238年)著名画师襄陵朱好古和张伯渊所作,内容为七佛图、弥勒变、八大明王及释迦本行故事等。1927年,外国古董商勾结当地文物贩子分块割取窃走,盗运至港口时,京津一带爱国志士极力阻拦,北京大学研究所马衡先生以4000元银币购回一部分。其现存故宫博物院,计有100平方米之多。画面为七佛像和诸胁侍菩萨,其间二女像跪侍,较为别致。另在稷山县博物馆中还保存有一小块壁画,内容为释迦牟尼降生后沐浴时的一个场面。画中九龙灌顶,宫女为太子沐浴,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以显示自己是天上人间的独尊。兴化寺壁画技法高超,线如铁丝钢筋,运用重彩勾填,与永乐宫壁画同属一格。

广胜寺水神庙元代壁画。寺在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旧属赵城县)。该寺辖上下两院,上寺在山巅,下寺在山脚,水神庙在下寺西侧,墙垣相连。广胜寺创始于汉,水神庙初 建于唐,现在除飞虹塔外,多是元代建筑。下寺后大殿内原有元代壁画,1929年被寺僧贞达勾结当地豪绅李宗钊等人盗卖出国,现仅存几小块陈列于殿内。水神庙明应王殿内的壁画尚保存完好,共计216.88平方米,是泰定元年(1324年)洪洞、赵城两地画师赵国祥、王彦达等人作品。水神庙为风俗神庙,是人们天旱祈雨的地方。壁画以祈雨图和降雨图为主,周围衬托明应王宫廷生活中的打球、下棋、卖鱼、梳妆以及唐太宗敕建兴唐寺等画面。南壁东隅忠都秀散乐班登台表演的戏剧壁画最引人注目,演员、乐队、舞台、帷幕、装束、道具、官服、朝靴等,无不清楚地表现出来;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男女同台,形象地反映了元杂剧的演出形式,是研究我国戏剧史和元杂剧的珍贵资料。明应王殿壁画构图有疏有密,画法重彩平涂,线条苍劲,人物神态自然,生活气息浓厚。

明清寺观壁画在山西数量很大,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如新绛县稷益庙正殿内壁画,不仅画技超群,题材也少见。壁画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歌颂了大禹、后稷、伯益为民造福、教民稼穑的事迹,其中有朝圣、祭祀、斩蛇、耕种、收割、烧荒、田鼠等图像,为明正德二年(1507年)翼城常儒、绛州陈圆及其门徒所绘。汾阳县圣母庙壁画,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作品,内容为后土圣母宫廷欣慰、乘辇出行、龙王献宝、笙簧管箫、仙娥赏琴、骑从乐奏等,场面开阔,描绘精细,色泽浓淡适度,沥粉堆金更增加了壁画的光彩。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内,绘明代水陆画一堂,有佛天众、诸菩萨众、大罗刹众、十大明王、五方诸帝、太乙诸神、十二星辰、四宫天神、日月天子、王宫圣母,金、木、水、火、土各星君,以及往古帝王、后妃、宫女、忠臣、良将、女冠、古儒、孝子、顺孙、贤妇、烈女、九流等。儒释道汇合一壁,气势雄壮,人物密集,可谓集我国宗教神祗之大成。大同市华严寺大雄宝殿内壁画虽系清代重绘,但内容丰富,设计周密,历百年岁月,仍金碧辉煌,是画师董安等人的作品。题材为释迦说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达摩传法记、十六宝观、七地九会、西方三圣、准提佛母、千手千眼观音等。画面高达6.3米,长及141.1米,总面积为889平方米。一座殿堂内有如此鸿篇巨制,就全国来讲也是仅见的一例。

山西寺观壁画,一般绘制于寺观内的殿堂四周和斗拱与斗拱之间的拱眼壁上,也有少量的绘在扇面墙两隅、神龛旁侧和佛座束腰部分。由于画壁质地构造不同,作画方法也不相同。山西寺观殿堂中的墙壁,下部多用青砖砌有高约80至120厘米的坎墙,建筑学上称作“下肩”,用以防潮和承载墙身荷重。上部大多用土坯或未烧制的砖坯砌成墙身(也有少量用石料砌筑的),外表抹以泥皮,然后作画。一般来说,殿堂建筑为表示其雄伟庄严,殿身之下多有高出地平线的台基和伸出殿外的台明、其上再筑坎墙1米,潮气不易侵蚀,这对保存壁画极为有利。

关于山西寺观壁画的画法,一般多是细泥之外刷白粉子一道,再用胶矾水固化墙面,然后过稿作画。壁画内容和图样多有粉本,事先将画题内容绘于粉本之上。印度粉本用鹿皮制成,中国古时多用羊皮加工,可以一本多用,世袭相传。近世画师又用厚纸(牛皮纸等)作稿,依画线用锥子钻出小孔。稿布墙上后,用白粉包或红粉包依画样拓印于壁面,随即用柳木炭条修整并勾出轮廓,然后用墨上线,彩笔着色。壁画绘制因壁面广阔,决非一二人所能胜任,故集体创作已是惯例。通常情况下,画师勾线并注明色彩,弟子、杂工以及其他画师着色。色彩的标注方法,据匠师们口碑相传,皆以代号示之。如工字代红,六字是绿,七字为青,八字乃黄赭,九紫十黑,无须猜推。着色的优劣,对壁画艺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走形、盖线、压边、色彩不匀等,均会影响壁画质量。

为了追求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和立体感,壁画的精致部分,如菩萨、飞天的花冠、项圈、璎珞、衣饰、飘带、供器、宝幡等处,多用沥粉贴金的做法。具体方法是将沥粉装在有收缩力的囊袋中,外端套以铜质笔帽;按照所画沥粉线的粗细,制成大、中、小三种沥口;手握囊袋依底稿图样缓缓涂沥粉于壁上,然后贴金箔于沥粉表层,从而制成高出壁面的金色花纹,使画面绚烂夺目。

壁画上的彩色颜料,除烟墨(即墨色)外,多为矿物质石色。通常画面的颜色有十几种之多,即白土子、赭石、石青、石绿、朱砂、银珠、铅丹、靛青、栀黄、雄黄、地板黄、红花、铅粉、红土等。用时磨制精细,拌以适当的水胶。画面上的晕染,青绿为多。要想层次清晰,浓淡分明,制好的颜料需及时加工澄淋、并拌以少量白粉,由此可分为深浅不等的几种色调,达到退晕叠染的目的。

壁画的制作与卷轴画不同,它立于粉壁,篇幅宏大。宏观上要气势壮阔,画韵适度;精致处又要细密入微,一丝不苟。画师们不仅要有高超的艺术才能,而且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从构图、画线,到着色、晕染,一座殿堂的壁画需要有数十日乃至数月功夫才能完成。画面有的高达4米以上(如永乐宫、广胜寺、崇福寺、华岩寺等),线条长及3米有余,而画师却能一气呵成,毫无败笔之处,这无疑是我国绘画史上值得称颂的杰出成就。

我国壁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殷周之际继有沿用。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随着教义的流传与中国民族艺术融汇在一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势力发展很快,至隋唐达到了极盛时期。国内各地广建寺院,开凿石窟,雕塑佛像,绘制壁画。山西是我国中原地区佛教十分兴盛的省份之一。魏、晋、南北朝以来,建寺凿窟之风兴盛,佛寺遍及全省各地。

与佛教同时产生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许多道教宫观亦多有壁画。宋元之际,山西宫观宏伟,壁画壮丽,立经籍所于平阳(今临汾),凿石窟于太原,这与道教北宗全真派流行于黄河以北有着很大关系。

唐代宗教的兴盛和发展,使从事寺观壁画的匠师逐渐增多。子袭父业,师徒传承,形成我国绘画史上的一股巨流,仅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所载,就有370人之多。唐代许多名家如吴道子、杨庭光、尉迟乙僧、尹琳等多从事寺观壁画的创作。山西唐代寺观壁画随着寺庙建筑的毁坏多已不存,但从佛光寺东大殿内拱眼壁和佛座背面残存的一小部分壁画,尚可看出我国盛唐时期的壁画风格。

宋代以来,整个宗教势力较唐代已有明显下降。文人水墨画盛行以后,壁画的绘制逐渐变为民间画师的行业,画师被称之为“画匠”或“工匠”。历史上一些人赏水墨不赏重彩,重山水不重人物,珍卷轴而歧视壁画,尊文人而卑工匠。正由于如此,画史上很少记载民间画师的作品,致使许多壁画作者湮没无闻。山西由于地域多山,交通不便,风情古朴,信仰浓郁,在宗教开始衰退、文人水墨画盛行以后,寺观壁画仍很兴盛,保留至今者还有两千多平方米。虽然这些壁画分布在各个寺庙,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在我国中原地区是仅见的。

明清两代壁画艺术已成尾声,制作水平较宋、金、元时期大为逊色,但山西明代壁画还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有的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壁画风格(如新绛稷益庙、汾阳圣母庙等)。延至清代,虽然山西寺观中有的还绘有壁画,甚至还是鸿篇巨制(如大同华严寺),但笔法、线条、设色、神态等诸方面,不仅不能和唐代相比,就是和宋、元时期的壁画也无法相提并论。

山西寺观壁画内容除涉及儒、释、道三教外,还涉及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神话传说、民间信仰以及各个时期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等。在艺术上,壁画所体现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乃至个人风格等,也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

据双塔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尽管历代《太原府志》有不少关于双塔和永祚寺的记载,对于其初建却只有“郝庄建新塔”寥寥数字,最终确定其建设者则要依靠刹顶外壁上镂刻着的铭文。

把历史的时钟再次拨回到明朝万历年间。在文峰塔建成九年后,第十一代晋王朱敏淳有感于狭促简陋的永明寺与太原九边重镇的地位很不相称,决定邀请妙峰大师前来主持扩建永明寺。

作为明代中叶后的著名高僧,一生建设过许许多多寺庙、佛塔、桥梁的妙峰大师同时也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始建年代最早的寺庙是显通寺,显通寺里那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铜殿就是妙峰大师用铜十万斤铸造的。万历九年,慈圣宣文李太后邀请妙峰大师为成婚数年无子息的万历皇帝办“无遮大会”求子,第二年八月,李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为万历皇帝生下了明光宗朱常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笃信佛教的李太后皈依妙峰门下。

69岁的妙峰大师来到太原后,做了太原永明寺的住持并总理扩建事务。而寺中的文峰塔在建成不久就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因此,妙峰大师又建议晋王在文峰塔西北新建一座佛塔。四年后,佛塔建成,并募得舍利,藏于地宫,故称“舍利塔”。因为李太后出资佐助的缘故,所以,新塔用李太后的尊号命名为“宣文塔”。

然而,就在宣文塔落成当年,也就是公元1612年,风烛残年的妙峰大师心力交瘁,无力再坚持下去,在塔竣寺未成的情况下返回五台山。3个月后,妙峰圆寂。

值得一提的是,在妙峰做住持期间,永明寺改名为永祚寺。“永祚”二字,语出《诗经·大雅·既醉》中“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句,“永祚”就是“永锡祚胤”的略写。《尔雅·释古》说:“永,长也;永,远也。”《说文解字》说:“祚,传也;祚,福也。”永祚”一词,有“永远传流,万世不竭”的意思,不过那时已经是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的时代。仰望高耸的宣文佛塔,忍不住想到,或者宣文佛塔本意是为了坚实大明王朝的龙脉,只可惜历史不会被人的意愿所左右,一切都改变不了32年后明亡的结局。从这个角度而言,两座完全不同功用的塔其内在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资料]圣地之旅景点介绍,以色列圣地之旅,三亚旅景点,景点介绍,长沙旅游景点介绍,三亚景点介绍,福州旅游景点介绍,昆明景点介绍,太原旅游景点介绍,丽江景点介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原东山碉堡群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