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去爱这世界万物,而不是局限于某个人,什么意思?

众所周知,王阳明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

在历史上,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

因此,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01: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阐析:《周易》有云,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为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0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阐析:人都会犯错,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知错,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知错而该”,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而对于他人的错误,只要人家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之。

0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阐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成为尧舜一样的人物,只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做不了圣人,自我退缩了;

第二层:“圣人”就在我们心中,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第三个层次:我们心中的“圣人”常常被我们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为圣人,必须剪除掉我们心中那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04: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阐析: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任为自己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呢?对此,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没有体悟到付诸行动所带来的益处。

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同理。

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明白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及该行为给自己及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的益处。

05: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阐析:有人问王阳明:“安静无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自己,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自己,让自己见识多了,历练多了,自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而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 表面看是收敛, 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06: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阐析: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就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而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发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王阳明举例说,大家都知道,舜有个弟弟叫象,品德很坏,屡次想害死舜,但舜从不去指责他,而是照样爱护关心他。舜为什么要这样做?王阳明说,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你说,象这样一个傲慢的人,他会认错吗?相反,他只会变本加厉。而舜以德报怨,才有机会感化他。

朋友听了这番话,甚感惭愧。

07: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阐析: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混沌与原始状态,延伸意义就是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人的真、善、美。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一、虚静的时候,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皆在我们的“内心”中,所有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0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阐析: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念的。当有善有恶的思维时,那是你的思想活动了。如果我们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做善为,去掉恶行。

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0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阐析: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10: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阐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然后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也该意识到,并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智慧。

古人讲,从善如登山,从恶如山崩,意思就是顺着自己的善念去行动,就像登山那样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毅力;而顺着自己的恶念去行动却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样,一下子就爆发出来。

所以王阳明说,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

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的修身之道。道理浅显,却并不容易做到。

1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阐析:一个傲字,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傲”与“谦”相反,人一旦“傲”起来,就不屑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就会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他人之上。所以,王阳明告诫世人:“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12: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阐析:无论圣人还是愚夫,良知良能人人皆有。所不同的是,圣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人人皆可学之。

13: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阐析:人心是天渊。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就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

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14: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阐析:有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只要已经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不只记住,连理解也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

简而言之就是,读书的目的在于启发我们的本心,“致良知”,在于如何用书本上的道理启发自我,而不在于记住一个词,一句话。

15: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阐析: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生了天和地,造就了鬼神和上帝,所有一切都由它产生,任何事物都不能与它相比。人若能彻底恢复良知,无一丝缺陷,自然就会手舞足蹈,天地间不知还有什么乐趣可以取代它?

1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阐析: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这说得已经很形象了,心是我们的根本,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坠落;心若坏了,我们的良知也就不会好了。

一句话,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心”、发现本心。一个人一旦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会坏事;若一个人的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

别对生活要求太多,生活才会充满惊喜。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在遇见的时候,请一定要感激;

相爱时,请一定要珍惜;

转身时,请一定要优雅;

挥别时,请一定要微笑;

因为一转身,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相见了,你不知道,在哪个路口,就会走散。

你所能看到的世界,都在你的认知范围之内。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和结局,所以解决思维是解决人生的根本。

一个人的智慧并不是他在某一件事情上能处理的多好,而是在于他面对人生时,能否跳出当下的固化思维,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某一个问题或者整个人生。

能够跳出思维局限去处理问题的能力,才是他的智慧,不管对待某一件事情还是对待人生的整个过程,都是如此。

很多人总在抱怨这样一个状态:“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结局?”

问题就是自己的努力,是在自己所能认知的层面作用的,而自己没有获得想要的结局,就是因为不能跳出当下局限,给自己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

所以这种状态下,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自己认知局限之内所做的行为。

如同井底之蛙一般,它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井里面捉虫,哪怕井内的昆虫不能满足它的食欲要求,它也只能坐以待毙。

但是,如果它知道井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它才会努力的跳出这一口井。

在《红楼梦》之中有这样一个人物非常有代表性,就是王熙凤。

有人评价王熙凤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是一个心机极深的人,“男人都不及她万分之一”,但是她的下场却未曾圆满,终落得一个孤家寡人,身心劳碌之死的结局。

原因正是因为她所有的算计,都只是在局限之内的折腾,而没有任何跳出局限之外的认知。

《菜根谭》之中说: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屏藩。

名利欲望未必能够伤害自己的心性,而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抱着偏见才是残害心灵的真正毒虫;淫乐美色未必会妨碍一个人的品德,而自作聪明,目中无人,才是影响道德的障碍。

一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归根结底,如我们刚才所说,缺乏认知自身局限,跳出自身局限的觉悟和智慧。

在他的世界里面,永远不存在“人生局限”这个问题,更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当下就是身处于局限之中。

正如《道德经》中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好的,不知道却总以为知道才是最大的问题。

如何培养自己跳出认知局限,逃脱当下陷阱的智慧呢?

有两种有效的方式:一个是内寻,一个是外求

所谓“内寻”就是内在自我反省,不要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的,因为在你所看到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你所采取的方式之外,还有一个更正确和合理的方式。

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一些人,多看看外面一些事,看看外面一些更大的世界,看到世界的广袤,才能察觉自身的渺小。

而“外求”就是向外在条件寻求帮助,比如找自己的朋友,身边亲近的人,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问题。

《素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

凡是按照自己的意志专心行事的办法,没有比广泛的咨询意见,从精微处决策更大的长处了。

一个人不仅需要专心、专注的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更要广泛的咨询别人的意见,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对于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的未必是对的,多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和经验,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能够改善自我局限,避免深陷于陷阱之中最有效的办法。

当然也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保证这个人的认知和你在同一水平或者比你的水平更高,如果他的水平在你之下,就没有请教的必要了,毕竟这个世上的乌合之众还是挺多的。

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后,宴请群臣,举杯共饮,这个时候刘邦就说了一段话,也是总结自己能够战胜项羽,成为霸主的原因。

刘邦说:“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我不如萧何;率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我的才能不如他们,但是我能够任用他们,就是我取胜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并且还不信任,这是项羽被擒杀的原因。”

但凡有大成就者,身边一定有自己信得过的能人异士,他的能力未必会比身边的人高,但是他总结经验教训,采纳建议的格局,一定高于常人。

结合了所有人共同的认知优势,跳出当下局限,达到常人所不能达到的认知高度,必然能成常人所不能成。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路遥

育儿语录: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以孩子为师,反省自身,保持童心,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为了孩子,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应该怎样去认识万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