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是这几年最震撼的哲学思考吗?

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墨翰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从本质上揭示了(  ) A. 埃及是建在尼罗河畔的国家 B. 尼罗河拥有丰富的水源 C. 古代埃及人开凿了尼罗河 D. 尼罗河创造了埃及文明 “万物终消逝,金字塔永存”,下列关于金字塔表述正确的是(  ) ①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②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③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④金字塔既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被奴役和压迫的历史见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幅古代地图,它制作于公元前 2500 年前后,上有楔形文字,在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出土。这幅地图来自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爱琴海地区 世界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有位经济学家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这位经济学家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 A. 不可接触者 B. 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 2019 年 5 月 15 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会议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以下文明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命运共同体”的是(  ) A. 金字塔 B. 楔形文字 C. 《汉谟拉比法典》 D. 佛教 希腊最早的文明就诞生于美丽的爱琴海沿岸,被称为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  ) A.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B. 雅典文明和斯巴达文明 C. 迈锡尼文明和特洛伊文明 D. 克里特文明和马其顿文明 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国王或皇帝,国家的最高官职是(  ) A. 元老 B. 法老 C. 执政官 D. 元帅 公元前 2 世纪,罗马共和国为夺取西部地中海霸权,曾进行漫长的布匿战争,当时罗马的战争对手是(  ) A. 苏美尔 B. 雅典 C. 斯巴达 D. 迦太基 雄才伟略、勇猛善战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军驰骋欧、亚、非三洲,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建立帝国的过程中,他的军队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个地方?(  ) A. 埃及 B. 波斯 C. 印度 D. 罗马 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作品是(  ) A. 《俄狄浦斯王》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神曲》 古希腊和古罗马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是西方文化之根。下列史实不属于古希腊或古罗马文化成就的是(  ) A. 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了“儒略历” B. 发明了“ 0-9 ” 10 个数字符号 C. 创造了“哲学”一词,意为“热爱智慧” D. 制定并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存在着权利与义务,封臣对封君应尽的义务包括(  ) ①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②封臣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③封臣为封君提供金钱④封臣为封君提供保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基本的社会经济组织,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对当时庄园法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主持法庭的可以是领主和他的管家,也可以是佃户 B. 法庭一般每隔一段时间开庭一次,解决一批问题 C. 法庭开庭的地点不是固定的,拥有很大的随意性 D. 没有经过领主允许无故缺席的佃户,要被罚款 “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10 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很大 B. 孕育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C. 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 D. 所有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的斗争 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  ) A. 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 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入侵的进攻 D. 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 下列与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大学的出现,适应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 ②兴起于 12 世纪 ③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④ 14 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士丁尼法典》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据此判断,其代表的阶级利益是(  ) A. 奴隶阶级 B. 奴隶主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地主阶级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然而,在 1453 年,拜占庭帝国却不可避免的走到了灭亡尽头。拜占庭帝国是被哪个国家灭亡的(  ) A. 阿拉伯帝国 B. 古巴比伦王国 C. 罗马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中国古书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 ? ) A. 本州 B. 高丽 C. 琉球 D. 大和 成书于 7 世纪 8 世纪的《日本书纪》记载:“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出现这种记载的原因是(  ) A. 日本地理位置与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 B. 日本广泛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 C. 直到公元 5 世纪,日本仍然未能实现统一 D. 幕府统治下,天皇大权旁落 日本和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是(  ) A. 都曾经建立过地跨三洲的大帝用 B. 都曾创立了世界性的宗教 C. 都善于吸收外来民族的先进文化 D. 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自身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并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其原因有(  ) ①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②阿拉伯人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③阿拉伯帝国特殊的地理位置 ④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 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D.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0 分) 一位中学生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与一些杰出人物进行对话。阅读下面对话内容,回答问题。 A :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 :我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后来的人们称我为“释迦牟尼”。 C :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请你帮助他。 (1) A 是哪国国王?他建成的最大的金字塔是什么? (2) B 是谁?他创立了哪一个宗教? (3) C 在什么时间统一了两河流域?他制定“最古老的成文法典”用的是什么文字? (4) 以上三个人物所在的国家有什么相同的地理环境?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说的法典是哪一个文明古国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了什么人的利益? (2) 材料二的“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全体公民”主要指哪些人?这里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的是哪一权力机关? (3) 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在法律上的最大进步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赐给他一块封土。” -- 著名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也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内有耕地、公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 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地区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个国家?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庄园的特点。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地位,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4) 请你概括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它自始至终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 -- 行政官员、军事将领、学者和神学家,但由于处在上述环境之中,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日本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是指什么改革?该改革主要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2) 材料二中,拜占庭帝国“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指的是哪个国家?拜占庭帝国在对待外国文化方面有什么特点? (3)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这两个国家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分别对两国后来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4) 结合两个国家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和导致的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古代埃及文明诞生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是指尼罗河创造了埃及文明。 故选: D 。 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本题掌握古代埃及文明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 【答案】 C 【解析】 金字塔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它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既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被奴役和压迫的历史见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故选: C 。 本题考查金字塔。理解金字塔既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被奴役和压迫的历史见证。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 -- 金字塔的相关史实。 3. 【答案】 B 【解析】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幅古代地图,它制作于公元前 2500 年前后,上有楔形文字,在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出土。这幅地图来自于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故选: B 。 本题考查了两河流域文明。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代表 -- 楔形文字。 4. 【答案】 D 【解析】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 D . 由题干中“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等有效信息,可推断考查的知识点是《汉谟拉比法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 5. 【答案】 C 【解析】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首陀罗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故这位经济学家在古代印度应属于首陀罗。 故选: C 。 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知道首陀罗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 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 【答案】 A 【解析】 不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金字塔。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故选: A 。 本题考查了金字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 7. 【答案】 A 【解析】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 2000 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史约 800 年,它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故选: A 。 本题考查了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8. 【答案】 C 【解析】 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 故选: C 。 本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 8 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 9. 【答案】 D 【解析】 罗马共和国为夺取西部地中海霸权曾进行漫长的布匿战争,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罗马国力。罗马的战争对手是迦太基。公元前 3 世纪至前 2 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 2 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故选: D 。 本题考查了布匿战争。公元前 8 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布匿战争的交战双方。 10.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4 世纪,希腊北部边睡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 3.5 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击败了波斯大军。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人埃及。公元前 331 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人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历经 10 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没有统治过罗马,而且罗马共和国是在马其顿王国的西方。 故选: D 。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公元前 334 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比伦。 掌握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和影响。 11. 【答案】 C 【解析】 《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故选: C 。 本题考查了《荷马史诗》.《木马计》选自《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一书。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荷马史诗》的内容与地位。 12. 【答案】 B 【解析】 “儒略历”是罗马的凯撒命人编制的“儒略历”;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文化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哲学”一词,意为“热爱智慧”,使哲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成为欧洲法学的源头。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的, ACD 可排除;发明了“ 0-9 ” 10 个数字符号是古代印度人,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或古罗马文化成就。识记古希腊或古罗马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古希腊或古罗马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 13. 【答案】 A 【解析】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制,甲把一块土地分封给乙,甲成为乙的封君,乙成为甲的封臣。封臣对封君应尽的义务包括①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②封臣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③封臣为封君提供金钱。 故选: A 。 本题以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存在着权利与义务,封臣对封君应尽的义务为切入点,考查欧洲封建制度。 本题以欧洲封建制度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 【答案】 D 【解析】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2 月 25 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它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举行庆祝,由此分析可知 D 与题意相符。 故选: D 。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督教的认识。 本题掌握基督教的相关知识。 15. 【答案】 A 【解析】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法庭的可以是领主和他的管家,也可以是佃户”说法错误, A 符合题意。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庄园法庭的开庭时间、开庭地点是不固定的,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也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法庭一般每隔一段时间开庭一次,解决一批问题,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没有经过领主允许无故缺席的佃户,要被罚款, BCD 说法正确。 故选: A 。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封建庄园。重点掌握庄园法庭的相关史实。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世纪封建庄园的相关知识。 16. 【答案】 B 【解析】 10 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当时城市规模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但规模不大,西欧城市兴起与伊斯兰教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并非所有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的斗争。 故选: B 。 本题考查了 10 世纪西欧城市.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17. 【答案】 B 【解析】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取得胜利,最终获得了自治权. 故选 B . 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史实. 本题掌握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史实.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8. 【答案】 A 【解析】 11 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的出现,适应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著名。西欧古老大学拥有许多特权,欧洲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13 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①②③叙述正确,选项 A 符合题意。 故选: A 。 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的原因、得到的权利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的相关史实。 19. 【答案】 B 【解析】 《查士丁尼法典》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 529 年起,委员会历时 6 年,把自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 4 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故选: B 。 本题考查了查士丁尼及其法典。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0. 【答案】 D 【解析】 15 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古老的拜占庭帝国灭亡。 故选: D 。 本题考查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延续了近一千年。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拜占庭帝国灭亡的相关史实。 21.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日本,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 根据“倭人”“大小数百国”,可知这是古代日本在统一前小国林立的历史状况。公元 5 世纪,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故 D 正确。 ??????? A. 本州是日本的一个岛,不是政权,故排除 A 。 BC. 分别是今天的朝鲜半岛和台湾岛,均与本题无关,故排除 BC 。 ??????? 故选 D 。 ?? 22. 【答案】 B 【解析】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表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吸收先进文化,日本派大批使团来华,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使团成员的素质较高,以便更好的吸取唐朝文化。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 本题考查的是日本遣唐使。“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和把握唐与日本的交往。 23. 【答案】 C 【解析】 ABD 都是阿拉伯帝国的特征。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所以选 C 。 故选: C 。 本题以“日本和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知识。 本题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知识。 24.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自身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并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其原因有②阿拉伯人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③阿拉伯帝国特殊的地理位置、④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不是阿拉伯人创造出独具特色阿拉伯文化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人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运用阿拉伯人贡献的相关知识。 25. 【答案】 C 【解析】 公元前 6 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1 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7 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故选: C 。 本题考查了世界三大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的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 26. 【答案】 【小题 1 】古代埃及;胡夫金字塔。 【小题 2 】乔达摩?悉达多;佛教。 【小题 3 】公元前 18 世纪;楔形文字。 【小题 4 】都处于大河流域。 【解析】 本题考查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三个王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本题以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7. 【答案】 【小题 1 】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阶级。 【小题 2 】雅典;雅典成年男子;公民大会。 【小题 3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汉谟拉比法典》代表的奴隶主专制政治,雅典是古代民主政治的代表。 本题以《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8. 【答案】 【小题 1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或封君封臣制);法兰克王国。 【小题 2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小题 3 】经济中心;意义: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小题 4 】西欧封建社会的状况。 【解析】 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西欧庄园、封建等级制度形成、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西欧庄园、封建等级制度形成、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9. 【答案】 【小题 1 】改革:大化改新;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小题 2 】帝国:罗马帝国;特点:封闭保守,安于现状,妄自尊大,不愿意且不善于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小题 3 】积极向外学习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拒绝外来文明的拜占庭帝国逐步衰落,最终被

  热点聚焦·中国马哲70年: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成就与思考

  郭湛  刘志洪  曹延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陕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哲学部,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7月29日,第15版

  在探索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肖贵清  田桥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4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吴晓明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哲学研究》2019年7期,1300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的问题意识及其范式转换

  陈晓斌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70年的问题意识及其范式转换》,摘自《四川大学学报》2019年4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党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何毅亭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摘自《学习时报》2019年7月31日

  李义天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6期,13000字

  生物学哲学关于“生物共生”的辨析

  杨仕健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原题《关于“生物共生”的概念分析》 ,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6期

  王路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摘自《读书》2019年7期

  刘国忠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历史系,摘自《国际汉学》2019年2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马克思与生命政治学的奠基

  许恒兵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3期

   生命活动的时间结构

  阎孟伟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原题《人的生命活动的时间结构及其当代意义》,摘自《江汉论坛》二〇一九年六期

    张建忠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原题《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论析——基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考察》 ,摘自《学海》2019年3期

  谭培文  汤志华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2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逻辑与时代价值

  李包庚  王祯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逻辑与时代价值》,摘自《西南大学学报》2019年4期

  张天勇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题《中国理论的百年逻辑及其当代意义》,摘自《阅江学刊》2019年3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20世纪中国哲学“逻辑与认识论意识”的自觉

  刘静芳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原题《解决狭义认识论问题的别样方案》,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3期

   近十五年应用逻辑研究的发展脉络

  孙雯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近十五年应用逻辑研究的发展脉络、前沿选题及其启示——基于国外〈应用逻辑杂志〉的内容分析》,摘自《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3期

  行动理性与认识理性视角下的博弈论

  沃尔夫冈·施波恩著  陈伟译  作者单位: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哲学系,译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原题《怎样理解博弈论》,摘自《哲学分析》2019年3期

  模态知识论领域的若干争论

  刘东  刘叶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原题《可设想性是否蕴含可能性?——兼评模态知识论领域的若干争论》,摘自《哲学动态》2019年6期

  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孙春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摘自《道德与文明》2019年4期

  论康德启蒙观的发展

  南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3期

  类比在西方宗教哲学中的适度与界限

  马松红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论类比在上帝言说中的适度与界限—— 一种基于问题及其历史的省察》,摘自《基督教学术》第20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12月

 文学(栏目主持:李琳)

   中国文艺理论70年的分期及发展历程

  高建平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6期

  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

  梅新林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原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70年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摘自《河北学刊》2019年3期

   当代文学七十年的分期、研究和史料建设

  程光炜  魏华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郑州大学文学院,摘自《文艺报》2019年6月24日,第2版

  “世纪”视野与新诗的历史起点

  姜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原题《“世纪”视野与新诗的历史起点——〈女神〉再论》,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2期

  全面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新论

  赵稀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题《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新论》,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3期

  散文研究的人文内涵与价值引领

  杨庆存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原题《“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散文研究与价值引领》,摘自《美文》2019年7期

  人工智能翻译与“世界文学”

  陶锋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北京大学世界文学所,摘自《人文杂志》2019年8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 周学军)

  战国秦汉商品地方品牌的经济史考察

  王子今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题《宛珠·齐纨·穰橙邓橘:战国秦汉商品地方品牌的经济史考察》,摘自《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年3期

  10—13世纪中华世界的分裂与再统一

  江湄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题《怎样认识10至13世纪中华世界的分裂与再统一》,摘自《史学月刊》2019年6期

  近代中国内汇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

  燕红忠  李裕威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摘自《暨南学报》2019年5期

  时间与历史:晚清士人的“二十世纪”意识

  王鸿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摘自《人文杂志》2019年8期

  “丝绸之路”名称概念传播的历史考察

  邬国义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摘自《学术月刊》2019年5期

  晚期古代和中世纪早期史研究中的新价值取向

    侯树栋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4期

  欧洲体系变革与“东方问题”的欧洲化

   孙兴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摘自《四川大学学报》2019年4期

  日本战后改革中的财产税法及其政策价值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新工业革命将重塑国家间竞争格局

  谢伏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题《论新工业革命加速拓展与全球治理变革方向》,摘自《经济研究》2019年7期

  经济思想演进历程中的学科认知

  杜丽群  王欢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题《经济思想演进历程中的学科认知——从蒙克莱田的“政治经济学”到马歇尔的“经济学”》,摘自《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年4期

  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探索

  易棉阳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原题《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探索——以留学生为中心的考察》,摘自《财经研究》2019年7期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国剩余价值率计算

  马梦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题《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剩余价值率计算:理论与中国经验》,摘自《世界经济》2019年7期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及其影响

  卫玲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题《以人工智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提质升级——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思考》,摘自《西北大学学报》2019年3期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平台垄断问题缘起

  熊鸿儒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原题《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平台垄断及其治理策略》,摘自《改革》2019年7期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学术分野

  那艺  贺京同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摘自《经济学动态》2019年7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

  王炳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题《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分析——基于“反思”的视角》,摘自《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4期

  “两权耦合”:基层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模式

   董石桃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题《基层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模式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样态》,摘自《探索》2019年4期

    智慧社会建设:中国愿景、基本架构与路径选择

  李超民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2期

  整体性治理优化租购并举机制

  曾凡军  乔华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题《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租购并举机制优化研究》,摘自《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2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张萍)

  全球国际关系学与中国的进路

  任晓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摘自《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4期

  余潇枫  章雅荻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年7期

  关系认同:结构与行为

  高尚涛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摘自《国际观察》2019年4期

  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周桂银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4期

  历史与理论的张力:反思“威斯特伐利亚”

  任东波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世界史系,摘自《史学集刊》2019年4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命令的内容、结构与强制性基础

  汪雄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原题《论命令的内容与结构和命令的强制性基础》,摘自《北大法律评论》第18卷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

   我国宪法序言的价值构造

  宁凯惠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原题《我国宪法序言的价值构造:特质与趋向》,摘自《政治与法律》2019年6期

  任重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原题《民事诉讼法教义学视角下的“执行难”:成因与出路——以夫妻共同财产的执行为中心》,摘自《当代法学》2019年3期

  张永亮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摘自《法商研究》2019年3期

  苏洁澈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摘自《江汉论坛》2019年5期

  何华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原题《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探究——以药品消费特性为视角》,摘自《法学评论》2019年4期

  网络安全国际规则的制定方向

  马光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原题《论国际法上网络安全的定义和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摘自《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3期

  气候变化制度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协同

  魏庆坡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原题《后巴黎时代气候变化制度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协同研究》,摘自《河北法学》2019年6期

  英国刑事立法的新动向

  陈家林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摘自《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4期

  推进社会学的“社会政策学科”建设

  李强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摘自《社会学研究》2019年4期

  学术的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对话

  李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原题《学术的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对话》,摘自《清华社会科学》第1卷第1辑,2019年7月

  扩大人类学的艺术研究视野

  庄孔韶  范晓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原题《扩大人类学的艺术研究视野——以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为例》,摘自《思想战线》2019年3期

  郭台辉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3期

  李友梅  作者单位: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摘自《探索与争鸣》2019年6期

  新中国7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红利效应嬗变

  陈岱云  张世青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摘自《江海学刊》2019年4期

    社会变革中的家庭代际关系变动、问题与调适

  王跃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老年与家庭研究中心,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3期

   当前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

  朱安新  曹蕊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原题《当前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城乡和阶层差异模式》,摘自《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7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特征

  赵俊芳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回溯及评价》,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8期

  陈明  王骥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摘自《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年3期

  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

  严三九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题《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摘自《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6期

   社交媒体情境下中国健康传播研究的路径与挑战

  宫贺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题《对话何以成为可能:社交媒体情境下中国健康传播研究的路径与挑战》,摘自《国际新闻界》2019年6期

  “科学”从古典义到现代义的演绎    冯天瑜等

  “诗”“歌”传统的消长与晚清新女性的诞生    曹晓华

  大数据: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梁仁志

  8—13世纪的“天下中国观”与“国家认同”    安北江

  “神庙经济”论与早期两河流域研究    王献华

  对外投资与对内投资:替代还是互补    孙好雨

  公共政策研究的范式变迁及其超越    李文钊

  新单位制与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结构    李威利

  地缘结构:理论基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胡志丁等

  保障行政法意义上的城市空间利益    李成玲

  社会理论在社会政策发展中的价值    喻月慧

  协同治理与社区治理动力生成机制    王东等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健康路径    崔树义等

  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    方兴东等



思想食堂 人文通识课17位名师5大专题 25堂课程共计250讲带你洞察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掌握财富变迁的时代密码探索身心安顿的平衡之道构建以人为本的认知体系

从康德问题到福柯问题的变迁

作者简介:于奇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广州 510006

人大复印:《外国哲学》2011 年 11 期

关键词:康德问题/ 福柯问题/ 启蒙运动/ 历史本体论/

摘要:康德哲学是福柯哲学重要的理论来源。福柯十分关注从批判哲学到实用人类学的过渡和康德所提出的四大哲学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该做什么?我可希望什么?人是什么?这些问题构成所谓的康德问题,其中第四问总括前三问。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中,福柯对上述问题及其答案进行哲学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哲学问题,即所谓福柯问题:人如何能思考他不思的东西?人如何能成为生命?人如何能化作劳动?人如何能成为语言主体?此外,福柯还多次论述康德回答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发现康德对启蒙问题的解答开启了“现在本体论”。基于此,他提出了“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总之,福柯问题脱胎于康德问题,“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则是福柯对康德人类学的丰富和发展。

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引发了众多讨论,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这表明康德哲学已成为西方现当代哲学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石。福柯的代表作《词与物》深入研究了批判哲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反思“人”在传统哲学中的地位。福柯扬弃了康德的先验批判哲学和实用人类学,建立了人文科学考古学。尽管启蒙运动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产生了消极而危险的后果,福柯还是意识到其颇有价值的哲学品性(比如康德的“批判态度”),提出了“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创造了异托邦概念。本文将讨论康德问题与福柯问题及其变迁的理论策略,初步阐述“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

康德在1781年问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如下三大问题:

“(1)我能知道什么?

(3)我可希望什么?”①

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理性的全部兴趣(思辨的与实践的)。1800年,他出版《逻辑学》时,不但重提此三问,而且补充了第四个问题,即总问题:

从此,三大批判哲学问题与第四个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分别涉及人类的真理、善、幸福与人性,共同构成康德哲学的根基性问题,即我们所谓的康德问题。这些问题表达了批判哲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形而上学回答第一个问题,道德回答第二个问题,宗教回答第三个问题,人类学回答第四个问题。但在根本上,人们可以把所有这一切都归给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与最后一个问题相关。”③康德的三大批判哲学重在分别解答前三个问题。此三大问题都总括为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这是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实用人类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形而上学、伦理学、宗教学与美学之家。康德哲学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探求人的存在与使命。正如赫费所言:《纯粹理性批判》“将主要篇幅集中在第一个问题上。但它让自己从第一个问题继续推进到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因为这三个问题总括起来是由第四个问题来回答的:‘人是什么?’(Log.Ⅸ25),所以这样一部著作堪称无与伦比的哲学人类学。不是在《实用人类学》中,甚至也不是在一种作为道德哲学之补充的实践人类学(GMS Ⅳ 388)中,而恰恰在《批判》中,存在着康德的基本人类学”。④在此意义上,赫费把《纯粹理性批判》视为哲学百科全书,强调其本有的世界主义高度,与之相应,我们或许有理由从整体上把康德哲学称作“世界主义人类学”。

人类学实际上是康德哲学的总括性规划。康德试图通过人类学总括性规划来凸显人类的一般尊严与幸福问题,他的各种著述正是按此规划来完成的。从作为康德亲订的最后作品来看,《实用人类学》是康德哲学的“终了”;从始于康德十年沉寂期的课程而言,《实用人类学》又是康德哲学的“开端”。《实用人类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重要而独特,与“三大批判”一样不可轻视。

我们试图分别阐明康德的四大问题。

首先,我们来分析作为康德哲学总问题的“人是什么?”它意味着康德哲学体现了哲学的总精神,也是康德哲学的归宿,成为开启性的问题。我们意在由总而分地追问人的本质。就康德著作问世先后而言,这是一种回溯性探问。

人是什么?简而言之,人有待启蒙与引导,应该迫使人发掘和展现道德潜力以摆脱动物本性。康德指出:“一个自身健全的(没有心灵弱点的)知性毕竟也可能在其实施方面伴有孱弱……一个在其他方面健全的人对于在公民事务上自己运用自己的知性方面的(自然的或者法律上的)无能,就叫做受监护;如果这种受监护是基于年龄上的不成熟,那它就叫做未成年(年幼);但是,如果它是基于公民事务方面的法律安排,那它就可以被称为法律上的或者公民性的受监护。”⑤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我们希望构建的“目的王国”,就是能够建立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的政治状态。人是“一种有理性和有限的存在,即为其肉体的、感性的本质所限……人是存在,其理智直接与自己存在的限度相关”。⑥要成为有理性者,就要摆脱近乎狂热的独断论和天启论,要经历人类理性的实践,要努力摆脱人的兽性,通达其自律与自由。⑦《实用人类学》探索了人类的各方面,尤其是弱点与潜在价值。“生理学的人类知识力求探索自然使人成为什么,实用的人类知识力求探索人作为其行动的自由存在者使自己成为什么,或者能够且应该使自己成为什么。”⑧这表明,在实用人类知识层面,人使自己成为“什么”,实际上是人被自己造就成“是其所是者”(主奴、君臣)。就仅具有感性的存在者(如动物)或仅具有理性的存在者(如天使与上帝)而言,人享有巨大特权:“优美感”。依康德看来,舒适涉及人,也完全涉及缺乏理性的动物;优美仅仅关乎人,即兼具动物性和理性的存在者;善反而适用于任何一般有理性者。康德以舒适、优美与善的不同指向区分了动物、人和一般有理性者。⑨我们发现,康德所谓的人是独具优美感的存在者,区别于缺乏理性的动物与一般有理性者。

第三个问题:我可希望什么?我希望“幸福”,即成为幸福的人。希望是宗教学或美学的核心主题,异于“知识”、“伦理”、“人性”,且与它们的地位旗鼓相当。因此,希望进入哲学,成为新的哲学范畴,哲学必须认真思考希望。思考“希望问题”的确需要勇气,因为希望把思考者带向未知领域,因为思考希望意味着面临种种风险和不测“可希望”“应该做”与“能知道”的综合,即综合了道德律与自然律。我作为有理性有限度的存在者,在理性引导下肩负起“可希望”、“应该做”与“能知道”三大使命,以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如果我做了我应当做的,那么我可以希望什么呢?这是实践的同时又是理论的,以至于实践方面只是作为引线而导向对理论问题以及(如果理论问题提高一步的话)思辨问题的回答。因为一切希望都是指向幸福的,并且它在关于实践和道德律方面所是的东西,恰好和知识及自然律在对事物的理论认识方面所是的是同一个东西。”⑩实践旨在解决理论问题,继而回答思辨问题,而幸福是我最终想要的东西。“我可希望什么?”实际上是关于人类生存价值和作用的问题。也许,在“我可希望什么?”这个问题出现的同时,我们会进一步落实这个所希望的“什么”,而不是使之处于悬而不决的状态,否则只是把“我希望……”这种陈述停留于言说上,不会将“希望”变成“现实”。

第二个问题:我该做什么?这是纯粹实践即伦理学要回答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先验问题。它与第三个问题严格区分开来,事关理性的实践运用,道德自律受到神学道德的保护。我们希望得到幸福,为此,我们要做该做的。幸福是什么?在康德看来,“幸福是对我们的一切爱好的满足(按照满足的多样性,这幸福是外延的,按照满足的程度,幸福是内包的,而按照满足的持续性,幸福则是延伸的)。出自幸福动机的实践规律我称之为实用的规律(明智的规则);但如果有这样一种实践规律,它在动机上没有别的,只是要配得上幸福,那我就称它为道德的(道德律)。前者建议我们,如果要享有幸福的话必须做什么,后者命令我们,仅仅为了配得上幸福我们应当怎样做。”(11)可见,康德确定了三种幸福:外延幸福、内包幸福与延伸幸福。实用的规律道德律都是为了保证我们得到幸福,前者给我们划定了行为的界限,后者告诉我们该如何完成该做的事情,我们该做的事恰是道德律所命令的。总之,我们该做的正是,“去做那使你配享幸福的事情吧”,(12)这是纯粹理性在实践应用中尤其在道德应用中的指向。

问题还在于:“如果我现在这样做了,从而我是并非配不上幸福的,我也可以希望由此而能够享有幸福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取决于,先天地制定这条规律的那些纯粹理性原则是否也必然地把这种希望与该规律连结起来。”(13)康德的回答是,道德命令规定某种行为,此行为使我们配享幸福,道德命令已经准许幸福的希望与我们的行为德性成精确比例:“正如同按照在实践的运用中的理性来看,诸道德原则是必要的一样,按照在理论的运用中的理性来看,同样也有必要假定,每个人都有理由希望依照他在其行为中使自己配得幸福的那个程度而得到幸福,因而德性体系和幸福体系是不可分地、但只是在纯粹理性的理念中结合着的。”(14)这充分表明,德福在纯粹理性世界里构成不可分割的复合体。德配福具有精确的比例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德福对立起来,而要追求德福圆满。追求德福相配是道德律给我们下的一道绝对命令,在这个意义上,与“相配”攸关的幸福实际上是德性。德福相配是预设的目标,不相配是实行的状况。然而,康德并没有放弃德福相配,为了保证这种相配,他在绝对命令基础上提出,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与上帝存在是我们必须涉及的三个对象,以赋予人的道德行为的意义。惟有如此,才能严格回答“我该做什么?”这个问题。

至于“我能知道什么?”是纯粹思辨的问题。在康德哲学中,关于上帝、灵魂和被观察的世界,我能知道些“什么”,以追问这个“什么”为己任的学科,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如果说,自然科学(物理学)探索可观察到的对象即自然现象,那么,形而上学运用摆脱实验的纯粹理性研究“免于观察的实体”。(15)可见,形而上学正是“自然科学之后”或“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16)就是《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我们首先应当追问什么是科学,以弄清形而上学是否配称科学;应当从无争议的科学如数学和自然科学(物理学)出发来把握其科学性特征,回答如下问题: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在康德看来,数学与自然科学都建立在“先天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

所谓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审查纯粹理性,对康德而言,就是确定理性运用的范围与界限。这充分说明理性在不同哲学领域有着不同的职能或权力,从而使哲学成为一个秩序井然的“王国”。可见,康德批判哲学是一种十分“成熟”的哲学。(17)哲学王国由理性—有限权力治理,因而是最理想的纯粹知性国度。这意味着,我们必然为真理而冒险甚至献身。现象如同美丽迷人的岛屿,本体恰似广阔汹涌的海洋。前者是真理之乡,即人类寓居的经验世界;后者是幻相的大本营,即物自身世界。可见,康德非常生动地把一切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与本体。他指出:“我们不仅踏遍了纯粹知性的土地并仔细勘察过它的每一部分,而且还测量过它,给那上面的每一个事物规定了它的位置。但这片土地是一个岛屿,它本身被大自然包围在不可改变的疆界中。这就是真理之乡(一个诱人的称号),周围是一片广阔而汹涌的海洋……但在我们冒险航行于这个大海、从一切纬度去搜索它,去确定在其中是否可以希望什么以前,最好事先还再看一看我们正要离开的那片土地的地图,并且首先要问,我们是否能以这片土地上的东西为满足,或者如果任何别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可以居住的基地,我们是否就不得不被迫满足于它;其次再问一问,我们究竟能以什么名义占领这块土地,并能有把握抵挡一切敌对的要求。”(18)

岛屿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与海洋构成复合体,二者之间既具有界限又相互联系。岛屿和海洋之间的“结合部”是半岛半海,即现象与本体之间的绮丽分界。因此,现象与本体得以相互作用而摆脱距离,构成一般对象总体而和谐共存。于是,我们既可认识和维护现象世界,又可心向、思念、吟诵、预言本体世界。康德哲学的价值在于,它使可知的现象与不可知的本体、有限与无限、内部与外部触及各自的边界线,使它们形成既分离又交织的共同领域;它既引导人把理想变成现实,又启发人在现实中胸怀理想;理想与现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达成完美结合,人才能诗意而智慧地安身立命。然而,康德哲学中本体与现象、先验与经验、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为了克服这种矛盾,康德提出了自己的解答方案,即以“先验”统摄本体与现象、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

对康德的解答方案,福柯并不满意。他试图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便是《词与物》等著作所努力的方向。为了克服康德哲学固有的矛盾并建立更加协调一致的哲学,他进一步用别样的提问方式使先验哲学转向考古学,使“批判哲学问题”转化为“人类学问题”,致力于建构“任何一种未来人类学”,以真正化解康德问题,提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这正是《词与物》的副标题。如果说福柯《康德〈人类学〉导言》是任何一种未来人类学的“绪论”,那么《词与物》就是其“正文”。实际上,福柯的未来人类学就是考古人类学,它是对康德先验哲学与实用人类学的有力推进。《词与物》明确纳入生命、劳动和语言三大经验,以研究批判思想与人类学反思之间的关系问题,继续追问已在《康德〈人类学〉导言》中开始讨论的三大问题,即人是什么?我们是谁?知识主体、权力主体与伦理主体如何形成?正是在康德人类学的意义上,福柯明确把自己的学术工作视为康德批判传统的继续,并产生了重要的“哲学变迁”,即从先验的批判哲学转向考古学—系谱学的批判哲学。



思想食堂 人文通识课17位名师5大专题 25堂课程共计250讲带你洞察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掌握财富变迁的时代密码探索身心安顿的平衡之道构建以人为本的认知体系

二、问题变迁的理论策略:论说和异托邦

康德哲学的内在冲突,是众所周知的。康德设定“本体”或“物自身”以建构他的哲学体系。然而,正是这个本体产生了所谓的“耶可比困惑”:没有物自身的预设,便不能进入康德哲学,有了此预设,又不能继续留在康德哲学之中。(19)康德本人也觉察到了此困惑,没有圆满解决从我思到我在的过渡问题。他本来致力于摆脱传统形而上学,却深深陷入新的形而上学。(20)他最终留下了前文讨论的四大哲学问题。在福柯看来,三个批判问题与人类学问题远没有达到康德所预期的高度同质性。为了化解康德因经验与先验(或现象与本体)等二元区分所导致的困惑,并促成康德问题发生变迁,福柯在《词与物》中构思出三个具有交织连体特征的双子:经验—先验、我思—非思、起源退却—起源回返,因为正是在这样的人(奇怪而悖谬的褶子形象)之上,人们认识到“全部知识成为可能的一切”。(21)

在考古学层面,论说(discours,又译“话语”、“商谈”)与异托邦(hétérotopie)成为从康德问题转换到福柯问题的理论策略。论说实践使福柯得以完成对康德问题的转换,得以“怀疑那些已经在高等政治学和高等教育中制度化的惯性思想体系附带着巨大的道德代价”,(22)因为论说是一种挑战和质疑传统思想体系论者和现存秩序的理论策略。我们运用论说来“理解那种创造出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空间的各种机制,他(福柯——引者注)的分析一直是一种‘行动’”。(23)这表明由符号构成的论说要超出符号领域而走向非符号领域,即实践领域或经验领域,进而确定自身特有的分析对象。“在分析论说本身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词与物在表面上如此紧密的结合松懈了,并且论说实践所特有的规则整体显露了出来……《词与物》……揭示了另外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在于不把——不再把——论说当做符号总体来研究……而是把论说作为系统地形成这些论说所言及的对象的实践来研究。”(24)

论说实践协调与支配种种秩序。福柯通过由相似和差异构成的要素体系(文化基本密码)建立了最简单的秩序,此最简单的秩序是物的内在规律与隐蔽网络,体现为经验秩序、科学理论或哲学解释、中间地带。其中,中间地带比较模糊暗淡,并且不易分析。然而,正是在这个中间地带,文化才使经验秩序失去其原始透明度,摆脱其无形的力量,获得充分自由以证实经验秩序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和唯一可能的。在此情况下,文化面对着这样的原始事实:在自发秩序下,存在着有序之物,此物处于某种静寂无声的秩序之中。可见,这个中间地带是最基本的文化空间或知识空间,它先于词、知觉与行为,比理论更牢固、更古老、更可靠、更真实。由此,在一切文化中都存在秩序及其存在方式的赤裸经验(比如语言、自然物和交换,或者生命、劳动和语言)。(25)描述和分析这种经验及种种实证性知识正是知识考古学的任务,而不是传统史学的工作。具体地说,知识考古学作为全新方法和测定手段,力图描述和分析这样的认识论领域,即知识图式(épistémè,又译“认识型”或“知识型”):知识在其中不涉及参照其理性价值或客观形式的标准,深化了自身的实证性,因而显示其可能性条件的历史;考古学不关心迈向客观性的进步中的被描述知识;它要在知识空间显现出产生各种经验知识(比如普通语法学和语文学、博物学和生物学、财富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的一切构型,而知识中的人也大概仅仅是其中一个构型,即物之序中的某一碎片。

福柯运用考古学意义上的理论策略来阐述如下有关人类经验的主题:他者、异、癫狂、疾病、生命、劳动、语言、死亡、犯罪、性、性欲、私人生活等等,从而生成一个相应的论说链条。这些论说主题及其相应的论说链条都是“福柯工具箱”里的沉默元素,虽真实存在于历史传统之中却长期无人问津。它们实际上构成人的重要秘密,承载着史实细节。“福柯工具箱”所容纳的这些史实细节展示了一个否定性概念链条。可以说,这个否定性概念链条是对康德的理性、界限等的超越,以抵达异托邦,即“理性—界限”之外,“同”的尽头。我们认为,否定性概念链条与肯定性概念链条共同表达了人的真相奇观。于是,福柯的否思性哲学探索进入了新的思想自由创造之境。

除论说外,为了挑战传统秩序(比如处于语言和寓言两个维度中的乌托邦),为了寻找新的探索空间,福柯在《词与物》(1966)中阐述乌托邦(utopies)时,创造了异托邦(26)一词;在1967年的讲稿《论另类空间》中对该词做了更加深入地讨论与系统地描述。(27)所谓异托邦就是“另类空间”(espaces autres),如同存在着无现实场所的空间那样,“在整个文化、全部文明中,同样存在着现实场所、具体场所、在社会机构本身中构成的场所。”(28)诸如此类不同的现实空间处于文化和社会之中,但脱离普通场所。换而言之,它是理想模型乌托邦经过有形定位而构成的社会空间,具有否定性与边缘性,意指“和其他空间发生联系”的种种不同的社会空间,“虽然它们看似毫无关系”,“这一概念在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环境的文化冲击中表现得很明显。”(29)比如,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的“英式绅士俱乐部”与印度人在印度所处的“社会空间”全然不同,既互相隔离又彼此相连,因为这个英式绅士俱乐部是从印度隔离出来的一个空间,却又在印度疆域之内。可见,具有这种奇特关系的诸种异托邦必然导致身份危机。福柯指出,“大概是因为它们秘密损坏语言,因为它们妨碍命名这个和那个,它们破坏或混淆普通名词,因为它们预先毁坏‘句法’,句法造句,并且那些不太明显的句法使词与物‘结合在一起’(相邻相向)。”(30)

如果说乌托邦乃乌有之乡,那么异托邦则确有其实。异托邦开显出了西方的“异”或“他者”(l'Autre),癫狂史是“异”之史,也是“他者”之史。“对文化而言,异是内在而陌生的,因而也在被禁闭(为了减少其相异性)的同时要被排斥掉(为了避免其内在灾祸)……呈现于考古学分析中的东西是全部古典知识,或者不如说是将我们与古典思想分开并且构成我们的现代性的关口。陌生的知识形象(我们称之为人)正是在此第一次出现了,并打开了人文科学特有的一片空间。”(31)这片空间却令人不安,因为其中存在着种种断裂、缺陷、不稳定性、甚至死亡,它无疑是异托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他者”的“人自身”深深地寓居在异托邦之中。福柯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自身”这一陌生的知识形象的成己塑形过程及其命运。在很大程度上,福柯哲学就是关于异托邦文化事件的论说体系。

康德的批判哲学与实用人类学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都事关共同的人类理性之最终目的,并且系统地实现了统一。《纯粹理性批判》所进行的正是这样一种统一、演绎、推广和引导工作。“它展开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体系。从量的角度来看,这一体系的重点在于理论哲学,包括一种自然的目的论。而理性的主要目的则在于道德,包括道德目的论,甚至还出现了政治哲学。”(32)康德表明哲学家如何肩负起人类从自然认识走向自我认识的重任,如何把人的今日存在与整个使命结合起来,如何把哲学构建成“一切知识和理性应用与人类理性的终极目的之关系的科学”(33)。这是哲学史上的第一次,因而具有启蒙意义。康德引用的培根题词说明,“人们在从事它时可以相信,它不是什么单纯为了建立某个宗派或辩护某种偶然的念头的事,而是为了奠定人类一般福利和尊严的基础。”(34)正是在这里,“人自身”作为认识主体得以强力显现,不仅具有自然意识,而且具有自我意识。可见,康德哲学具有明确的人类学指归,康德的形而上学本质上是一种关于认识主体的理论,人自身的问题是贯穿康德哲学迷宫的引线,因为康德曾说过:“我们关于物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放进它里面去的东西。”(35)福柯正是在此基础上推进了康德哲学。

在福柯描述与分析的认识论领域里,生命、劳动和语言三大经验位于考古学意义上的中间地带。人与经验构成复合体,形成生命—人、劳动—人、语言—人,分析这些复合体正是知识考古学的任务。从“人是什么”(实用人类学)到“人如何”(考古人类学),问题已经产生巨大的差异。康德意在提出“什么之问”,而福柯要解答“如何之问”,但他们的目标都指向同一根本问题:人(或人性)是什么?并且启发我们思考如下问题:我们自身是什么?或者,我们应该把我们自身造就成什么?如果说人类学问题是康德的总问题,那么福柯将这个总问题导向了人文科学考古学。在知识考古学层面,人的生命、劳动、语言等经验进一步突破了康德人类学。

福柯不对“通常经验”进行历史描述,“但是,福柯具有的不只是另一个对象,即基本的推理单元或命题的出现。从方法上说,他也不像康德那样鲜明地脱离开经验。因为康德坚决想要的是一种合理的、先天的历史,这种历史是从人类的理性本质中抽取其事实。”(36)如果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坚守了纯粹的先验立场,那么,福柯《词与物》努力催生出经验—先验双子,而这个奇怪的双子正是人(知识中的奇异构型)。人作为经验—先验双子被建立之日,标志着现代性的开端。(37)显然,在福柯那里,“人是什么?”无法摆脱对生命、劳动、语言的思考。探索生命、劳动和语言之谜成为思想的根本任务。在知识考古学层面,“我们可以说,关于人的认识异于自然科学……从更根本上讲,现代思想朝着人的他者与人应该成为相同者的方向前进。”(38)可见,人与“异”或“他者”重复并建立了永久联系。

在关于人的有限性分析中,先验重复经验,我思重复非思,起源回返重复起源退却。正是这种重复性契合关系确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在福柯看来,如此确定起来的人的存在方式使人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在所有实证性基础方面,二是在经验物要素方面。人文科学与认识体系以“经验人”为对象,人受制于经验。“他的具体存在于经验中找到自己的规定性;只有通过他的词、机体、所造物,我们才能接近他……并且他一思考就只在自己眼前以存在形式自揭面纱。”(39)经验在先验中重叠,意味着人在与经验结合的同时必与先验结合,形成“经验—先验”人,这样的人是奇怪而悖谬的构型。因此,人是“不解”之所,“不解”总是使人的思想等待存在的超越。在康德那里,现代先验反思没有发现自身的必然性之所在,却在静寂无声的未知存在秩序中找到了必然性,人从未知出发不断求助于“自我认识”。(40)

于是,福柯以考古学理论策略进一步追问人与经验的关系问题,人与生命、劳动和语言之间的具体关系成为考古学问题。问题的关键不是探求人的一般本质,而是挖掘从哲学上建构关于“经验人”的知识体系的可能性条件,深入追问“人如何能构成知识主体”。



思想食堂 人文通识课17位名师5大专题 25堂课程共计250讲带你洞察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掌握财富变迁的时代密码探索身心安顿的平衡之道构建以人为本的认知体系

康德问题及其解答所揭示的“理性秩序”,启发福柯探索“某种静寂无声的事物秩序”——介于经验秩序和哲学解释之间比较模糊暗淡的中间地带。福柯关注从批判哲学到人类学的过渡和《逻辑学》中所补充的“人是什么?”这个总括性问题,遂作《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其英译本书名正是The Order of Things),以进一步探索批判思想与人类学反思之间的重叠关系。因此,《词与物》被视为走出独断主义迷梦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当代版,福柯则被尊奉为20世纪的康德。福柯指出,康德批判哲学的问题是,自然经验如何导致一些必然判断?但考古学问题已不再是这个问题,福柯在《词与物》中将康德总问题(实用人类学问题)“人是什么?”转化为如下问题:(41)

(1)人如何能思考他不思的东西?

(2)人如何能成为生命?

(3)人如何能化作劳动?

(4)人如何能成为语言主体?

总而言之,人如何能构成知识主体?显然,福柯在此提出的四大问题是与“知识”直接相关的“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问题,意在弄清“我们自身”如何在经验中完成自己的主客体的双重塑形。

第一个问题“人如何能思考他不思的东西?”表明人要成为思想主体。人之思要把自身及其反面“非思”作为对象,如同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的无知”。人要思考自己的非思,思到尽头便是思的“外部”。思想就是“打褶子”。所谓“褶子”就是在各种分力的作用下生成的具有内在界限和空间的外部形象,所谓“打褶子”就是“并合内部的外部”,“内部与外部同外延,思想的普通拓扑学已经始于特殊性的‘近邻’,目前在从外部到内部的褶皱里结束:‘在外部的内部,反之亦然’。”(42)这开显出外部与内部构成的特殊褶子的基本结构——既互相嵌套又具有共同边界。一般地讲,所有褶子都是如此。凭借褶子,我们可以造出新的词句,把彼此相邻或相对的东西紧粘在一起,尽量扩大接触面,以摆脱距离形成新的关系。“认识自我就是认识有关论说的一切,论说构成人成为主体的形成过程。”(43)德勒兹指出:“他(福柯——引者注)不研究主体史,而研究处于褶子之下的主体化过程史,褶子在本体论领域和社会领域一样发挥作用。的确,有某种东西纠缠着福柯,这就是思想,‘思想意味着什么?人们把什么叫思想?’……思想就是实验和提问。知识、权力和自我提出思想问题的三重根源……思想使看与说达到各自特有的界限,以致二者成为共同界限,此共同界限在分离它们时又把它们联系起来。”(44)可见,福柯通过“思想即打褶”的方式来达到二元的内在一致性。这是一种新思想,它要求我们认识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知识、权力与自我。这三者联合开显出论说,论说反过来又贯通这三者,反思不断地迫使人投身于这种双重运动。

第二个问题“人如何能成为生命?”意味着人要成为生命意义上的自己。生命的网络、脉搏、隐藏力量都无限超出直接给予人的这些经验。(45)人人都希望生存—幸存,化作生命而不是死亡。人类的生存与进化史表明,生命及其主体是通过生物学进化模式而使人成己。这是“知识”对人的追问或质询方式。福柯追问道:“我能说我是这种生命吗?虽然我在自我底线上感受到这种生命,但是,它通过可怕时间与逼近时间把我包裹起来。生命自身推进这种可怕时间,它让我栖身于其顶点,逼近时间规定我去死。”(46)这表明,人成为生命主体,离不开客体化追问模式,人注定要走向客体而被把握和限定,在时间中成为有限者,有限本身也在时间中产生,注定人终有一死。正是终有一死才使生命的希望成为泡影—碎片,既然人的生命在时间中诞生,就必然在时间中消失。人一诞生就开始了消失的命运,而我们的现代思想却在行将消失的人之上冥思苦想。

第三个问题“人如何能化作劳动?”追问的是人与劳动的关系。人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劳动的要求和规律是作为外来严峻性强加给人的”,(47)劳动及其主体是通过经济学而把人转化为劳动要素,使人与劳动合为一体。“人化作劳动”意味着人消失于劳动之中,成为是其所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人在劳动中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甚至被劳动控制和异化。正是这种模式使生产和劳动客体化,使人成己。“我能说我是这种劳动吗?我的双手付出了劳动,但是,不仅在我完成劳动时而且甚至在我开始劳动之前,它都逃避我。”(48)人不停地劳动,却所获甚微,劳动本身演变成人获取劳动成果的障碍和幽灵般的异化力量,劳动成果躲避着劳动者。

第四个问题“人如何能成为语言主体?”追问的是人如何能够掌握语言并在语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以及人和语言怎样构成了复合体。人创造语言,经历数千年变迁之后,语言却“目”中无“人”。人作为语言创造者,本想使用语言来表达、思考和建构自己,在语言体系里植入自己的思想,但语言体系却始终把人置于自身之外,仿佛仅仅给予“人”一些浪花残月。(49)因此,人在语言体系中显现出不可靠的主体形象。语言及其主体通过普通语法学、语文学、语言学知识模式而使人成己,知识使语言主体客体化,知识在语言领域向人质询。“实际上,我可以说我是我所讲的语言吗?我的思想滑入其中,以至于在其中找到它一切固有的可能性体系,可是,语言仅仅存在于沉重积淀之中,我的思想将永远无法完全实现这种积淀。”(50)这表明语言与思想实难一一对应,语言寓居之处,思想无法抵达。在笛卡尔那里,语言是“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共同论说。(51)显然,语言与思想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在古典语言秩序中,动词tre(是)具有优先地位,它是词与词之间的最初联系并具断定作用,也有“在”与“存在”之意,和思想之间建立一种明证性关系。然而,到了19世纪,语法结构的独立分析将语言作为自主性结构来看待,语言和判断、归因、断言再无关联;(52)原来由动词tre所保证的语言和思想之间的“本体论桥”轰然坍塌,于是语言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思想则无归路。

就康德问题而言,福柯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完成了四重变迁:

从可能性认识到可能性原初未知,

从面对科学的哲学理论所具有的无基础性到在清晰的哲学意识中重新把握我们自身无自识的整个无基础性经验领域。(53)

在福柯看来,我们应该从哲学批判角度来重新找回“无基础性”领域。在这种无基础性领域,我们自己其实是无知的。福柯把自己的问题转向存在、人、可能性原初未知和无基础性经验领域,它们是我们思想的源头。从这种先验问题转型出发,当代思想激活了“我思”的主题。福柯指出,从错误、假象、梦想、癫狂、一切无根据的思想经验出发,笛卡尔发现了它们未被思考的不可能性。(54)可是,福柯认为,正如我们的反思已经远离康德的分析那样,现代的“我思”异于笛卡尔的“我思”。存在怎样的差异呢?(55)“这就是,依笛卡尔看来,关键在于将思想作为错误或假象所有这类思想的最一般的形式发掘出来,以便消除它们的危害……相反,在现代我思中,关键在于,根据其最大维度强化距离,距离将显现于自我的思和扎根于非思的思的一切分开,同时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56)

福柯认为,康德在谈论三个批判问题时,补充了最后的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从而将三个批判问题与此问题联系起来,获得了“批判—人类学”(57)的双重性康德之所以要补充这个问题,是因为它自19世纪初以来就贯穿着现代西方思想,(58)我们无法摆脱它,还因为这个补充有助于彼此相对独立的三个批判问题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协调统一:

人类学化解形而上学、伦理学与宗教,

福柯明确指出:“它(‘人是什么?’——引者注)秘密而事先地造成经验与先验的混合,康德却证明了它们的区分。混合层的反思通过它得以建立,这种反思成为现代哲学的特征。”(59)混合层就是经验综合,即经验构成复合体,混合层的反思就是经验综合的反思。所谓人的限度就是意识的限度,也是活着的、说话的、劳动的个体的限度。(60)“人的问题”长久地困扰着“思想”,而思想沉睡于关注人的人类学之中,由人类学配置而成的哲学则沉睡于经验—先验的重叠中。显然,哲学与思想都亟待解救。

现代哲学的人类学配置决定了哲学的任务、命运与特征:反思人及其所带来的一切,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解放“思想”。可见,哲学沉睡之地“经验—先验的重叠”因“人的问题”而产生,于是,要解放“哲学”与“思想”,突破口无疑是“人的问题”和“人类学”。尼采的“超人”是超越“人”的一张王牌,而“超人说”则是摆脱“人类学”的一种精心构思。如果说康德是批判哲学的开创者并以人类学主宰了现代哲学,那么尼采开创了关于超人的哲学并确定了当代哲学的基本任务——超越人、根除人类学。“尼采通过语文学批判和某种生物学主义方式重新找到了一个点,在此,人与上帝互属,后者之死与前者之亡同义,超人的许诺首先意味着人之死迫在眉睫。”(61)他点燃了19世纪的知识,使之发出光芒,让我们看清了传统的局限性,为我们开显出重新思考的可能性,于是当代思想家得以开辟出新的思想天空。

在此,我们看到了哲学家如何通过摆脱人来排除人类学。尼采完成了自己的批判任务,福柯完成了从康德问题到福柯问题的变迁。尼采通过宣布“上帝之死”来根除人,遂有超人出世;福柯发现了超人的必然结局——死亡,死亡是对人的绝对超越,他明确宣布“人死了”超人是人之后一个极短暂的虚构形象,死人则是一个真正的终结者。可见,福柯更加大胆往前跨越了一步,重返哲学的开端,在荒无人烟之地,哲学重新被激活。显而易见,尼采与福柯都把人类学视为哲学发展的障碍,于是对人类学及其对象“人”的否思成为他们哲学思考的核心。无疑,这是具有决定性的哲学革命:从人,到超人,再到死人;从哲学的人类学配置,转向哲学的超人说塑形,再转向哲学的死人说建构。

尼采的“上帝死了”与福柯的“人死了”是哲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标志。超人与死人都是对人的超越,是尼采与福柯瓦解自康德以来的人类学哲学而提出的否思性解决方案。在这种意义上,福柯哲学中存在着“尼采式故乡”,福柯所为不过是一种尼采式的极限试验,他本人也最终成为尼采式的哲学家。



思想食堂 人文通识课17位名师5大专题 25堂课程共计250讲带你洞察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掌握财富变迁的时代密码探索身心安顿的平衡之道构建以人为本的认知体系

四、我们自身问题:通向历史本体论

福柯多次论述康德所回答的另一重要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62)他发现,康德的解答开启了作为“现在本体论”(ontologie du présent)的哲学。福柯发展了这种本体论,进而提出“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以进一步弄清“我们自身”的“本质”。(63)

在福柯看来,现代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成功解决了启蒙运动问题,就成功回答了“什么是现代哲学”这一问题。显然,“什么是启蒙运动”的问题至关重要。康德解答启蒙运动问题的短文成为18世纪征文中的代表作,它在康德全部著作中也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尽管它没有真正令人满意地回答“什么是启蒙运动”。福柯认为,应强调这篇短文与“三大批判”的联系,以及它与康德其他历史论著的关系。他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在某种意义上,这篇短文处于批判反思与历史反思的连接点上。这是康德关于自己事业的现状的反思。”(64)康德自觉反思批判事业与历史事件、启蒙运动及其相互关系,试图弄清我们自身的“现在”或“今日”。我们自身就是正在超越“界限”的自由存在者,正是在活生生的当下从事学习、反思和写作,从而确定自己的所是、所知、所做、所希。福柯从康德这篇短文中读出了康德所强调的“现在”和作为态度的现代性,把它视为“现代性态度的纲领”。

在今天看来,作为历史事件的启蒙运动纷繁复杂。在启蒙运动中出现了道貌岸然的启蒙及其变体,极具敲诈性。不管怎样,启蒙运动都把我们引向历史探索的新领域,引导我们认识自身并建构历史本体论。福柯指出:“在此意义上,批判不是先验的,不以形而上学成为可能为目的:在其目的性方面是系谱学的,在其方法上是考古学的。在此意义上,批判是考古学的而非先验的,它不会使普遍结构摆脱一切知识或者全部可能性道德行为,而是处理所有论说,论说将我们所思、所说、所做与这么多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在此意义上,批判也将是系谱学的,它不会根据我们是其所是的形式推断我们不能做什么或认识什么;而将从我们是其所是的偶然性中解救出不再是我们所是、做我们所做或者思我们所思的可能性。”(65)可见,福柯看来,先验的批判转向了考古学—系谱学的双重批判,这意味着我们自身不仅进入历史探索领域,而且置身于现实之中。“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必须从先验回到经验,从普遍走向特殊。“我们自身”具有超越先验和普遍的能力,面向批判的具体化实践,诸如个体性牧师权力、人口治理、治理术、生命权力、生命政治等。

福柯所谓考古学—系谱学的批判实践,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就是关于知识主体、权力主体和伦理主体的批判本体论。批判实践涉及如下三大领域:

作用于他人的行为关系领域

和自我关系领域。(66)

这三大领域构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纠缠的关系,分别生成:

与之相应,“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分别与这三大轴心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知识主体、权力主体与伦理主体。(67)可见,福柯围绕着“真理”、“权力”、“伦理”精妙地勾画出关于“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的三种可能性和必要性,展现了主体的自我构成观。(68)知识主体、权力主体与伦理主体,这三种“主体形象”丰富地展现了“我们自身”的身份,获得了某种本体论诉求。在晚年思考康德的“启蒙运动问题”时,福柯不仅揭示了康德的启蒙运动问题短论与批判哲学、人类学、历史学的内在联系,而且对“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进行了综合阐述。

尽管启蒙运动带来了消极而危险的后果,诸如欺诈、人道主义与启蒙运动的混淆、借启蒙运动之名提出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和建立的相关制度等,但福柯并没有全盘否定启蒙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性哲学品性(ethos philosophique)——“关于我们的历史存在的永恒批判”。(69)“这种哲学品性可以表现为态度—界限。关键不在于排斥行为。我们应该避免内外抉择,必须置身于边界。批判的确是对界限的分析和反思。但是,如果康德问题是探明知识应该放弃僭越何种界限,那么,我认为,批判问题今天应该转向肯定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给我们提供了诸如普遍、必然、义务,什么是特殊和偶然的东西,什么是由于专断强制而造成的东西。总之,关键在于将在必然限制形式上从事的批判转化为可能跨越形式上的实践批判。”(70)显然,福柯看到了启蒙运动的合理内核,并把批判视为一种艺术。他说:“批判是不被如此治理的艺术。”(71)这意味着摆脱奴役且向多样化主体开放。因此,只有坚持批判态度,才有希望成为成熟主体,告别昨天的自己,成为今天的新人。可见,批判意义上的摆脱奴役和启蒙意义上的摆脱不成熟状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福柯扬弃了康德的启蒙运动观,认为欧洲人远未成熟,也远未摆脱奴役,一个成熟而令人满意的欧洲尚未出现,但是我们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我们自身,反思我们自身的身份。“当然不应该把我们自身的批判本体论视为一种理论、一种学说、甚至也不应该把它视为正在积累的知识的永恒物;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态度、一种品性、一种哲学生活,在此生活中,对我们是其所是的批判既是关于我们承载的种种界限的历史分析,又是其可能性僭越的试验。”(72)如果说福柯的几乎全部作品作为这种可能性僭越试验的独特成果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思想事件,那么他晚年所追求的美化生存与塑造自身便是其生存美学的实验,这种实验激发了“我们自身”对新的生存方式的无限向往。

“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是人类历史本体论的当前性体现,因为“我们自身”直接把人类置于迫在眉睫的前沿,把人类带入杂色纷呈的“现在”。身处“现在”的“我们自身”当然是理性与非理性、积极与消极、先验与经验等交织重叠的复合体。因为这个二元系列中的各方都是复杂、异质和多样的,所以“我们自身”是复杂的双子人,而处于行动中的主体直接体现为“我们自身”。行动中的“我们自身”正在生存、思考、写作、言说、观察和行动,具有鲜活而直接的现实性,是人类集合体中被激活的某一共同体。既然“我们自身”处于前沿、置身现在而被前沿化和现在化,活在当下的“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就是一种“现在本体论”。

从康德问题到福柯问题的变迁,是思想事件之间的“新陈代谢”,也是思想家之间的“传宗接代”。思想变迁所产生的转变既是一种断裂,也是一种延续。任何哲学都要被改造和超越,康德哲学也不例外。正因如此,哲学每到危机时刻都会获得重生,形成新的发展方向。康德哲学不仅本身经历了多重变迁,形成内部变迁;而且影响其他哲学家,导致外部变迁。福柯问题脱胎于康德问题,“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是福柯对康德人类学的丰富和发展。

康德给理性的使用和职能设定了明确而恰当的界限,以规范人的所知、所做、所希与所是。这是为理性“立法”,是理性权力边界的体现,从而规定了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哲学品性与生活:认识能认识的领域,做该做的事,希望可希望的东西,自有其存在的身份与命运。福柯在康德的基础上却又与之相左,终成一家之言,开显出了一个否定性的链条:我认识不能认识的,做不该做的,希望不可希望的,获得不可获得的身份与命运。如此一来,把康德问题从先天性引向实证性,从正常事件引向反常事件,从必然事件引向偶然事件,从宏大事件引向微末事件,从而使我们以历史本体论的眼光审视、批判和反思“我们自身”的“现在”。总之,福柯向康德的先验哲学提出了挑战,成功地摆脱了康德“物自身”导致的困惑,建构了“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即考古学—系谱学的批判哲学。



思想食堂 人文通识课17位名师5大专题 25堂课程共计250讲带你洞察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掌握财富变迁的时代密码探索身心安顿的平衡之道构建以人为本的认知体系

②康德:《逻辑学》,李秋零译,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页。

③康德:《逻辑学》,第24页。

④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⑤康德:《实用人类学》,李秋零译,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7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2页。译文略有改动。

⑩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A805-806/B833-834。

(1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A806/B834。

(1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B836-837。

(1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A809/B837。

(1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A809/B837。

(1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B22。

(17)参见叶秀山:《康德之“启蒙”观念及其批判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8)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B294-295/A236。

(19)参见钱广华:《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0)参见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性的智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22)詹姆斯·迪尔·德瑞恩:《福柯和他者》,《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8年第2期。

(23)艾莉森·利·存朗:《福柯》,聂保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2页。

(24)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53页。译文略有改动。

(29)J.丹纳赫等:《理解福柯》,刘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32)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7页。

(33)康德:《逻辑学》,第23页。

(34)转引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BII。

(3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BXVIII。

(36)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325页。

(43)艾莉森·利·布朗:《福柯》,第34页。译文略有改动。

(62)福柯关于康德启蒙运动观共有四篇专论:有两篇同名文章《什么是启蒙运动?》(1984)、《生命:经验与科学》(1985)、《什么是批判(批判与启蒙)?》(199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为什么活着哲学思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