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另起炉灶怎么去找证据?

金总和尹总是在一次展览会上结识的,二人沟通想要合作,聊着聊着发现在不同的圈子里竟然同时认识张总这位老大哥,后由张总为二人背书,遂建立合伙关系,共同开办一家高端口腔门诊。

金总是做医疗器械包装行业的,创办的有一家生产医用输液袋的公司,尹总是口腔医师出身,曾在一家民营连锁口腔医院从事管理岗位,正巧刚离职想要自己创业,虽然金总不懂口腔行业,但考虑到二人都是医疗行业,又有共同的老友背书,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创业。

二人简单约定,金总出资200万,占股87.5%,尹总出25万,占股12.5%,重大事项二人商量共同决策,日常经营性事务都交由尹总全权负责。

自创品牌开新店,万事开头难,但好在有尹总这位行业老兵坐镇,事无巨细亲自把关,门诊开业第一年,生意很红火。到了年终核算,发现投资回报率已超200%,金总非常开心,跟尹总提出说开分店的事。

但是尹总对跟金总合伙再开店的事感到犹豫,他找到我进行咨询,希望我帮他出出主意。

原来在这一年的合伙过程中,金总几乎一直是甩手掌柜的角色,除了安排一位财务对他汇报,其他一应事项都是由尹总在操劳,年终分红他分走大头,每月工资也拿得跟尹总一个数,这让尹总觉得不公平,他有另起炉灶的想法,但又苦于自己资金不足,所以有些纠结。

其实类似金总、尹总这样合伙的案例屡见不鲜,只是有的还还来不及再谈第二年怎么合伙,在第一年的试水中就已经宣告失败。而金总、尹总是幸运的也是成功的,他们在第一年就收回了投资,但是因为当初的股权分配确实存在问题,所以第二年还能否合伙成功,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在组织金总、尹总坦诚沟通后,我给出了如下几条建议:

1、从对事业整体贡献值和对人才依赖程度的角度出发,金总的贡献主要在于提供了项目的启动资金,而尹总则是项目成败的灵魂人物,如果没有尹总全力以赴投入经营管理,并且在技术服务上把关,门诊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良好收益,并且后续发展更加依赖的是尹总在时间、精力、经验上的投入,因此比较妥当的做法是重新界定二者的身份,金总作为投资人,而尹总作为创业者,金总占小股,尹总占大股,比如在第一家门诊,二者股权重新约定为尹总65%,金总35%,尹总再追加适当资金进入公司,可以以工资、奖金、分红等来抵扣。

2、再开第二家门诊,则严格按照创投规则来确定股权及出资,先对整体事业进行估值,按照估值来谈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和分红标准,金总只投资分红不参与经营,尹总作为CEO全职创业。

3、金总作为投资人,不在公司拿工资,前期拿的工资,从分红里扣除。

最终,金总,尹总采纳了我的建议,并在我的参与下,进一步明确了股权份额、出资比例、分红标准等一系列责权利的界定,并重新签署了新的创业合伙协议。

金总算了账,觉得按照新的规则来合伙,自己有的赚,尹总也打消了另立山头的想法,从此安心在这份事业里打拼,双方皆大欢喜。

其实不管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的项目,都有适合它的合伙模式,比如同样是经营门店,有的门店创办一家所需要的投资就是两三千万,这种情况下发动员工来掏钱入股,每位员工出个三万五万的,对员工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对公司而言则是杯水车薪,那么这种就可以采用经营合伙模式。

经营合伙模式通常是员工不出资,不拿实股,但是共享增量,在具体的机制设计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将限制性股权结合进来,股权的主体先放在门店,预留升级的通道,根据员工的表现,股权可以一路置换到公司,这样就可以让员工得到除了分红收益以外的股权增值收益。万一公司哪天上市了呢,拥有原始股的员工,得到的回报可能就是十倍、百倍了。

而轻资产的项目,适用的合伙模式也非常多,比如创业合伙模式,创投合伙模式等,最好都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战略,量身定制,方最有效。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合伙人,建议早日开始寻找合伙人;如果你的合伙人想要离开单干,而你非常看重他,那千万不要随便散伙,还是有办法挽救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是犯罪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