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便利店倒闭?

路过的一个罗森便利店倒闭了……

他大概营业了6个月,应该是这次下一个季度的租金到期了,就不做了……工人在拆了……

租金到期的时候,会有很多小企业作出艰难抉择……最近1个多月,将眼睁睁看着很多店面倒掉……

没复工的时候,会有个希望,等到复工就好了……复工之后,1,2个月了,如果一切还是很糟糕……

所以,这关键的1,2个月,应该用强心剂,先让小企业最起码能活着……才能等待将来……

  P2P爆雷产生的蝴蝶效应来了,你家附近的便利店都出事了,还有你想都很难想到的路由器生产商!

  根据贷罗盘截至7月30日的数据,2018年已有781家P2P平台发生严重程度不同的 “提现困难”、“清盘退出”、“停业跑路”。仅在7月份,就有208家公司先后出事。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6385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问题平台累计为2286家,本月新增问题平台165家。创近一年以来新高,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8月1日,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发公开信称,公司现金流断裂。

  8月1日,在北京的168家邻家便利店全数倒闭。

  这两条看似不相关的新闻,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P2P。

  极路由出事源于2018年6月,深圳P2P平台i财富爆雷。

  便利店倒闭,源于2018年4月,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善林金融周伯云被批捕,

  其中的来龙去脉,基金君跟你详细分析一下。

  倒在P2P里的路由器

  说起极路由出事,基金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很惊讶的,因为前几年买过一部,至今仍没有出故障还在家里正常使用,还能用手机App检测网络有没人被入侵被盗网。

  但就是这么一款好用的路由器,却爆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

  8月1日晚间,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发布公开信称,由于合作方i财富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立案,并出现兑付困难,以及京东下架所有金融类产品,致使极路由现金流出现断裂,核心销售渠道被迫阻断,具体经营状况面临重大危机。

  在资金方面,极路由还面临着供应商催付到期贷款,其中最大一家供应商2017年到期货款近千万元。而王楚云本人质押房产的720万元贷款也有160万元近期到期需要还款,他还间断向亲友借款6000多万元给公司周转用,至今仍有3000多万借款在公司。

  面临如此大的困境,极路由已是举步维艰,未来何去何从,创始人王楚云表示,恐怕也回天乏术,也有可能随时倒下。

  从他的公开信说起,其中有几点原因。

  极路由跟i财富合作,开发了一种0元购的模式。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之前爆雷的联璧金融也是跟斐讯(同样做路由器的)采用的0元购的合作方式,极路由的玩法和斐讯的完全一样。

  在京东或者其他平台上,买下极路由器,上面会附带一个CF码,拿着CF码到i财富投资,不仅买路由的钱回来了,还能获得理财收益。

  这个套路,对i财富来说,“零元购”活动能快速汇聚大批新客户。平台以成本极低的路由器做了获客。过来薅羊毛的客户看上了理财产品的收益,就投个几万块在里面。

  这也就意味着,通过这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通信产品的联合,极路由和i财富则分别解决了获客和提升路由器销量的目的。

  很多人看到0元购,拿着所谓的兑换码去i财富投资就能返还,投资理财又有收益,妥妥的白送,于是很多人就此入坑,成了与i财富孽缘的开始。

  而今年6月份,i财富曝出兑付问题,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投资者找谁要回这笔钱,当然第一时间妥妥的找极路由。

  2、产品被下架,并且大量退货,销售渠道被切断

  之前因为联璧金融和斐讯的营销模式,京东上卖了不少斐讯的路由器,联璧金融崩盘之后,斐讯曾在7月6号发布公告称,斐讯与联璧的营销合作是厂商自发活动,与京东、苏宁、国美等任何第三方销售平台及终端销售商无关。

  但投资者不这么想,纷纷把矛头指向京东,要求京东赔偿他们的损失。

  吃一堑长一智,极路由同样的营销模式,自然不能在京东上出现了。所以大家可以在京东上搜一下,基本没有卖极路由这款产品了。

  连重要的销售产品渠道都被切断了,极路由拿什么活下来?要知道,四年前,极路由在智能路由器市场的份额为60%,实打实的行业一哥,发展前景广阔,深受资本青睐。

  王楚云的公开信传播开来,猎豹移动首席执行官傅盛还在朋友圈转发了关于极路由现金断裂的消息,配文称:“谁认识王楚云,我想帮帮他”。

  老实说,极路由刚推出来的时候,互联网圈一片好评,因为信号的确稳定,而且还有不少其他功能。

  极路由在当时,这个巴掌大小,用铝合金一体切割制造的路由器就这么突然地冒了出来,最先得到了圈内数码编辑的认可。

  极路由和传统路由器最大的不同在于运用了互联网思维,并加入了非常多的接地气功能,比如在路由端拦截广告、一键穿墙(发射功率控制)等传统路由从未有过的功能。

  用网页端或手机App控制家里路由器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想法,当时“路由器”这类东西,是一种必须但又存在感极低的产品,但极路由改造了它,让这个常年躺在角落吃灰的东西有了活力。

  那时市面上95%的路由器、也是最常见的家用产品还是TP-LINK那种套着蓝灰色塑料壳的东西,当然也有高端货,但路由器刷机、openwrt之类的只是少数高端玩家的专利。也正是因为有一定可玩度,又便于控制,界面还比传统路由漂亮,极路由让人眼前一亮。

  出事之后,不少网友在微博为它感到惋惜。

  但事实是不是跟创始人王楚云公开信里边说得那么无辜呢?

  极路由的运营主体是北京极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

  极路由在2013年3月曾获明势资本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2013年10月获创新工场、纪源资本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2014年4月获纵横天下战略融资;

  2014年7月联发科MTK、凯鹏华盈中国1000万美元A+轮融资。

  数据显示,其总融资额约2.63亿元。

  2014年,极路由已然成为智能路由市场的领头羊。但随着智能路由这个互联网风口的逐渐冷却,再加上盈利模式有问题,极路由的发展遇到极大问题。

  包括小米、360等在内的互联网公司、联想等传统硬件厂商、传统路由器大厂也纷纷涉足智能路由器市场。

  在这样一个市场集中度高的红海市场,极路由不得不与这些公司正面竞争,同时也要想办法解决“非刚需功能如何撕开成熟市场”的本质商业问题。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极路由市占率达到60%,但到了2015年小米已经拿下智能路由器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

  为了扭转企业的困境,王楚云推出“路由器挖矿”。

  当时正值比特币涨至历史高点,接近2万美元一枚,区块链概念迅速成为市场风口。只要跟区块链沾上边,都能引起市场关注。极路由也按耐不住对热点的追逐。

  2017年12月25日,极路由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区块链路由器极X,用户通过分享带宽资源、分享存储空间、分享运算能力和贡献区块链节点就能够挖矿。

  5月15日,极X正式版在京东首发,预约人数达到51.6万,售价为1024元,光预售就收入超过5亿元。

  毫无疑问,“路由器挖矿”的策略给极路由带去了大量的用户和销售。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冲着挖矿而去,把路由器变成了矿机。通过极X可以挖出ACT、GCT和ETH。

  但很不幸的是,数字货币市场遇冷,ACT、GCT较挖矿机制公布时创造的最高点,已经跌去了96%以上。

  币价暴跌的后果就是矿机回本时间被极大的延长,当初高价购买极X的用户,按照目前的价格和挖矿产出,想要回本的时间超过500天,这还是不计算耗电等成本的情况下。

  雪上加霜的是,极路由宣布7月27日之后的路由无法参与挖矿。也就是说,7月27日前未激活的高价矿机只能当成路由来用了。

  搞完“路由挖矿”之后,跟i财富搞起了0元购的营销模式。

  事实上,在该产品推出的时候,就曾有业内人士质疑,该产品“年化达7%”属于“卖假货真集资”。也就是说,路由器在这场交易中已经无关紧要,这是一场变相的P2P理财交易。

  6月20日,i财富平台爆雷,i财富的公司主体“深圳前海大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立案侦查。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或许这就是一起正常的企业倒闭事件+一起P2P平台爆雷事件。但是,查阅i财富的工商信息可以看到,极路由赫然是其3大股东之一。

  极路由与i财富的相继垮台,不能不让人多想,所谓的i财富,是不是就是极路由的一个自融渠道?

  倒在P2P的中国版“7-11”

  除了极路由,还有168家便利店关门。

  8月1日晚上有消息爆料称,北京邻家便利店共计168家门店全面关停。许多门店营业员直接告诉顾客,当晚是最后一天营业。并且伴随着大量拖欠供应商货款的现象,有邻家供应商称,被欠款几十万至五百万元货款不等。

  邻家便利店于2015年5月正式上线,他的创始团队几乎全部来自7-11。邻家的CEO王磊也算是科班出身,大学学的就是“连锁经营专业”。

  这几年邻家便利店的发展也十分迅猛,被看作北京市场代表性的新型便利店品牌。很多开出去的门店很多还在核心地段,甚至不惧与7-11、全家等日系便利店正面竞争。不畏惧高租金开店,是邻家便利店快速开店的主要原因。

  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由于公司背后唯一出资方受到上海警方调查,导致公司银户账户被冻结。因为公司处于发展阶段,尚未真正实现盈利,依旧需要投资方注资经营,靠店铺自身销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且目前公司账户已被部分供应商诉讼至法院进行了财产保全,账户资金已被冻结,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

  邻家便利还在告知函中称,由于无法与公司法人及股东取得联系,供应商与邻家便利的债务债权,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诉讼保全。发布这份公告,意味着邻家便利店基本公开宣布已经破产,并且经营团队不准备直接承担后续债务及合作纠纷的处理事宜。

  邻家的最大投资方是4月份爆雷的善林金融。

  据界面新闻报道,邻家与善林金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文中称: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高通盛融恰恰是善林金融创始人周伯云投资的公司之一。

  而在此前,高通盛融高层与善林金融相关人士就曾参与邻家门店的剪彩仪式,自媒体“互金见闻”更是爆料,在善林金融内部,邻家被视为兄弟企业是众所周知的,甚至善林金融的员工拓展客户时,都会以“老板不只做金融,还投资邻家便利店等实体经济”来为平台背景加分。

  4月11日,善林金融实控人周伯云自首。

  4月25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等8人今被批捕》。其中提到:

  经警方调查,“善林金融”采用传统的门店推销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自2013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招聘员工并进行培训后,通过广告宣传、电话推销及群众口口相传等方式,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政信通”等债权转让理财产品。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又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善林金融”通过推出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收社会大众资金形成资金池,供周伯云等人任意使用。为了使“善林金融”这家公司看起来“家大业大”,更是不惜花费公众巨额资金,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支付员工高额工资和高额提成,同时做足包装宣传,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经查,“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

  而关于邻家便利店还有一个小插曲,据了解,便利蜂投资人庄辰超本来并不打算自己另起门户,想要投资邻家便利店,但当得知邻家便利店的资金来源是P2P之后,认为其风险太大,这才有了后来邻家创始人王紫带队出走,参与创立便利蜂的故事。

  对此,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发文评价道:

  P2P爆雷,终于波及到创业领域了。现在实际上已经是在一场小型金融危机当中了,P2P―上市公司―创投基金―创业公司,这个传播链主要是在民间和纯市场领域,所以结果也只能是以市场方式出清,政府部门大概率不会出手拯救,反而有可能出手整治。圈里现在都在推测,下一个爆的会不会是币圈;如果爆了,波及会多广?传播链会是怎样?币圈乱象,比P2P更甚,但好像牵涉面没有那么P2P广,主要应该还是创投圈的一部分人在搞,所以一旦爆雷反而对创投圈影响会更大。

  P2P爆雷仍在继续

  8月2日,上海警方通报5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6月27日、28日、7月13日、20日、23日,黄浦分局分别对上海聚诚致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米袋计划)、上海桢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花木金融)、上海安民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华泰金融)、百荣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汉州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坚果理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调查。

  除了上海,还有深圳的集体通报。

  8月3日凌晨,深圳南山公安发布关于“发财猪”、“金融圈”、“利民网”、“零钱罐”、“普银/趣钱”、“钱富宝、”“同盈股权投资基金”、“投之家”、“吆鸡理财”等平台的案件情况通报,投资人可通过关注“深圳南山公安”微信公众号,从“便民服务―经侦业务―我要报案”栏目中进行登记报案。快看看你有没有投?

  愿世界和平,愿再无爆雷。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

不少朋友在私信我相关便利店的问题,我都一一答复了。还有很多朋友关注开源的部分,等着更新。这里先说声抱歉,最近年底,公司事情很忙,暂时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回答。3号公司放假后,我再仔细回答下有关开源的方面了。

很多没做过便利店的朋友,总觉得一家小小的店不用花多少钱,加不加盟的优势也差不多,也有些一想到加盟就问加盟费多少。

其实不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店小不代表功能不全。另外加盟投资也不仅仅是加盟费而已,而且加盟费真的没多少钱。(详情见下面“开店成本”里的说明)

别拦着我,让我回答下!!

在深圳龙岗区和龙华区前前后后开了5家店了,都是加盟的美宜佳,说说我对这个问题前一段的看法,7-11、全家等我了解得不是太清楚,就不随便发表意见了,单说以美宜佳为首的国内品牌加盟便利店。(注意,是加盟,不是公司直营,那又是另外一个模式了)

先吐槽一句,问题的题干就有点不妥——打击面太大啊~~如果真的“都”在亏损,那这个行业早就改消失了,不然哪来那么多的雷锋。

一个是大环境的原因,比如所在城市的消费习惯、店铺位置等,看了上面很多的回答,都是基于这个层面,想必很多答主都不是做这行的,有点想当然。

我自己的店,最低的一个月也有1.2-1.5万,好的有1.8-2.2万每月,这个利润,是刨去了所有开支的纯利润,加算上我认识的开美宜佳的、益友的,大部分都是在赚钱的,有的单店一个月纯利润4万起,每个班次4个员工。当然,也有不赚钱的,为什么呢?有的是因为懒,有的是因为不懂如何经营。

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是做便利店的,北大广深的,二三级城市的,县级城市的都有,所以这里有一个大家都忽略的问题,就是自身经营的原因导致亏损,而且,就我了解的,大部分亏损的店都是亏在这个上面,所以,我先说说这个方面,再讲大环境。

那么问题来了,经营一家店,为什么会亏损?

因为成本>利润。所以要不亏损,我们就要在成本上节流,在利润上开源。

好了,我们先说说便利店的成本有哪些,以及在成本上如何做节流:

包括门店转让费、装修费、硬件设备费(比如冰箱、中央空调、货架、收银台等)、加盟费+押金、软件使用费(收银系统、报货系统等),这些加起来就十几二十万。首批铺货货款,一般公司能提供贷款,每个月还款。

这些费用除了门店转让费可以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以外,其他的无论店生意好与坏,都是必须的,根据门店大小而定,所以这个方面的成本没什么固定的套路可以节流可说,只能视情况而定。(比如我有一家店,转店的时候店面的地板就已经做得很好,我就和总部申请不用重新做地面,这样就省了一批费用;又比如,有两家店是在工业区内,所以中央空调没装等等)

二、.日常营运的成本:

人员工资、店租、水电费、货款+烟款、损耗、罚款、内盗、盗抢骗诈以及政府缴纳金等等。

①起步价试店面位置而定。

②工资递升,不要以开始就把工资定死,按试用期-转正-熟手的阶段,分月份慢慢提升。比如对外招聘工资说3000,但是实际操作是,试用2000,1个月后转正2200,3个月后2400,6个月后2500,满一年3000等等。这样前面几个月下来,能省不少钱,因为加盟便利店的员工流动率非常大,很少做满一年的,一开始定太高,浪费工资。

③把工资分两块,基本工资+绩效,外加奖金。不是说员工一个月随便如何干,都是那么多工资,那基本都是消极怠工了,极少有非常积极主动的,所以分开来算。我给每个店都相应地做了检查表格,按卫生、货品、陈列、态度、考勤等方面分门别类设置了检查项目,我不定期地抽查,发现没做到、没做好的项目,按其对应的分数扣分。总分100分,低于60的,只发基本工资,60-90的,基本+绩效,90以上,基本+绩效+奖金(1-200左右)。这样能更好地把工资成本回馈到利润上,刺激员工积极工作。

④员工数量设置,不要想当然的觉得人多方便,多一个人头出来,你得多卖出多少货才能收回这个成本?省一个人头,多出来的可是几千块纯利润。我的店,都是两班倒,2-3名员工,早7晚7,早8晚8之类的,中间员工休息、请假、倒班,就自己、老婆等过去顶班。

虽然店租是固定的,但是除了跟房东哭穷以外,还是有办法节流。首先是刚签合同的时候,尽可能签长点时间,最好是5年,最基础也得3年,1年的那是玩死自己。这样在每年店租递增的比例上,尽可能压低,因为一年一年翻上去,这个费用也很高的。其次是根据店铺的格局,增加收入。比如有家店门口有个很大的平台,我租给小摊贩卖炸货,一个月300;又比如,在工厂附近的2个店,门口摆了工厂招工的,他们的广告牌、折叠椅平常就寄存在我店里的仓库,1个月100块,这些都是可以分摊店租的。

关于店租,还有两个成本要考虑进去:

1.在广东这边(其他地方没听说过),店铺出租还涉及到一个“喝茶费”——你如果要续签合同,你得请房东“喝茶”,这个费用等于就是明抢。租赁合同到期后,房东会根据情况收取喝茶费,从一两万到十几万不等,看你店铺的生意。比如最近的三家店合同到期续签,一家收了3万,一家要了5万,另外一家开口10万被我拒绝,之后依旧没谈妥,我就搬店了。

2.很多房东跟你签的租赁合同都是不正规的,没有上税的。所以一开始签合同的时候就问清楚,不然回头你要办各种证件的时候,政府是要求你出具租赁合同的,没有的话就得补。而如果要补的话,一般房东会说那你自己搞定,你得要把之前他欠的税金都交满,不然房东不给你办的。比如有一家店我为了更新烟草证,只能把房东欠了三年的税自己补上,花了3000多。这个没什么道理、公平可讲的,房东好说话就各摊一半,不好说话你愿意交就自己交,不愿意就退房换人。就这么简单。

3.还是关于房东的。。。和房东有关的证件、资料等,在刚开店第一次的时候就注意多复印几份存底,碰到一些黑心的房东,能省一些钱的。比如我有一家店的房东,办证件时需要她的身份证,借用复印,一次50元。。。如果需要她本人到场,100元车马费。。。哪天我搬店了,真想在店里点把火啊!

①水费,一般用得不多,主要用于拖地、擦货架。房东好说话的时候,水费都可以直接免掉,而且平常注意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冰柜底部都要放个盆,夏天冰箱开得勤快的时候,每天能接下一整盆的水,刚好早晚接班的时候把水打出来,可以用来拖地什么的。比如清理冻柜的时候,产出来的冰沙放盆地,融化后可以用来擦货架。

②电费,这个是大头,冰箱、灯、空调等,一个月一两千块,所以用电这一块一定要注意控制。我列了一个设备开关时间表,不同店铺有不同的调整,按照表格时间来开关冰箱、灯等设备。比如天黑了肯定要全开灯的,但是到了10点以后,可以关掉部分,12点以后可以关掉门头的大灯等等。又比如,早上开冰箱前,先加满各种饮料,再开冰箱,这样保证冰箱的最高使用效率;另外到了晚上关掉冰箱后,啤酒、可乐之类非冰镇不喝的饮料酒水,放到外面冻柜或者奶制品冷藏柜里面(因为冻柜和奶制品冷藏柜是必须一直开着的),差不多时间再拿出来放冰箱里,这样就省了大冰箱的电,还都能顺便保持点大冰箱内的温度。

①报货和报烟都一样,要很清楚每家店的利润商品、流动商品以及合理库存,公司报货后台的种类成千上万,不要盲目报货,报过来半天卖不动,又或者图个简单方便,对于畅销货一次报很多,造成库存积压,这些对现金的流动都非常不利。

②美宜佳每半个月都有不同的促销活动,提前看好再报货,避免畅销货品短缺,影响收入。比如看到下半个月王老吉加1元多1瓶,那下半个月的每次报货中,就要把王老吉加量,而上半个月促销的可乐,就可以调低进货数量。

③注意货品的搭配,不可能全部都是畅销品,总有些销量很一般,但是也必须摆的,这些也别落下。

④便利店以零食为主,所以一定要注意好保质期。包装类的,在保质期60%以内都可以退换,奶制品、面包过期后前2个来货周期内也可以退换。这些要时刻留意好,不小心错过退换,损失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另外,除了奶制品、面包过期无法食用以外,积压的不畅销的包装类的食品,虽然错过了60%的保质期公司不能退换以外,如果是多店,就抓紧调配;如果是单店,就抓紧促销。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饮料还是食品,来货上架的时候一定要“先进先出”,先把旧的全拿出来,新的放最里面。不要嫌麻烦,这是在给自己省麻烦。

⑤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堆头费和陈列费,弄好了一个月也是一两千块的收入,那个应该算利润开源里,回头细说。

一般损耗来自几个方面:

①商品自损,比如真空包装漏气、来货损伤等。这些可以直接入机,下一次来货调换。有时候不要觉得就个一块两块的东西,坏了就丢了,懒得走调换流程。一次两次不多,累计下来就不少钱了。

②虫鼠害,这些是最烦的,我工厂的两家店隔壁都是做吃的,那老鼠猖狂得一塌糊涂,经常咬了好多方便面、火腿肠什么的,抓都抓不完,还请了外面灭鼠的人过来,堵这个墙缝,放那个捕鼠板,头疼。这个在装修的时候就注意下防鼠患,平常也多抓抓,我也不知道怎么搞了。。

③自损,这是平常在摆货轮替的时候,不小心弄坏的。比如拿啤酒不小心掉地上碎了,用刀子拆饮料的时候太用力把瓶子都割开等等,这些要靠平时多提醒员工,注意操作。

④停电,别的还好,就是一冰箱的雪糕很麻烦,这会儿首先要赶紧把厚的保温布之类的拿出来,然后锁掉冰柜门,不要再卖了。损失一两个雪糕单,总比冰柜门开开关关,一整柜雪糕融了的好。另外,注意打听停电时间,如果比较久,就把泡沫箱拿出来,把雪糕全部腾到箱子里保温。同样,也不要嫌麻烦,一个柜子里的雪糕随便大几百块甚至上千的成本。

为什么加这个?因为我算下来,几个店几年时间下来,其实也有不少罚款的,而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只因为当初自己的疏忽,懒。。。

①公司罚款:美宜佳有很多的规矩的,比如要穿工衣啊,不能从外面拿货啊什么的,这些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是还是要小心,别一不留神被抓,那罚起来少则500多则上千,划不来。另外,货款也按时缴纳,不要忘了,或者记错数量少存了,一旦扣款失败,是有罚金的。

②政府部门罚款:比如外烟,这些烟在烟草公司是报不到的,客户又要,就只能从外面拿。所以要小心谨慎,有时候烟草临检、或者同行举报,一旦查出,除了全盘没收以外,还根据情况处以罚金,甚至吊销烟草证。所以我一般外烟都是放一两包在烟架上,多余的全部藏在仓库里。龙华那家店,有一次被同行恶意举报,烟草局的从天而降,把我几十条外烟全部扫了,还罚了2000,亏死。

另外,还有消防、工商、卫生局的要注意,灭火器过期、执照没有按规定摆放、卫生质量不合格、发现有三无产品等等,如果你没提前打点好,政府的大佬们都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便利店的东西单价低,数量多,品类繁杂,少个一两样还真不觉得。有些员工觉得吃包小鱼仔,啃个冰棍的无所谓,认为你也不会知道,特别是晚班员工,旁边店面都关门了,饿了怎么办?拿店里的东西吃呗。

一定要杜绝这个现象,首先是押工资,根据店营业额,我会押半个月或者1个月工资,毕竟我自己有公司,便利店只是副业,不可能天天在店里忙和,员工天天和现金打交道,押款是必须的。(不一定一次就押完,有的时候是分2-3个月工资里扣出来)。

其次,要和员工郑重说明,特别是刚招进来的时候,告诉他们你的底线在哪里。可以拿店里东西吃,但是都比如入机买单,而且是当场买单,不能说累计到下班的时候一次结清,——因为那样我不好对账,哪记得清你几点几分拿了什么东西,总共多少钱。如果刚好当天没带钱,或者现金不够的,入机,打单,签字记账。第二天带过来补上。

第三,经常有空就去店里看监控,除了发现问题以外,也是给员工一个警示,提醒他们你时刻在看监控,同时也经常做盘点。这样会让他们知道你在关注,就不敢随便乱来。所以自己勤快一点,不要过于放松,勾引着员工越轨。我碰过很多个内盗的员工,最开始他们都是只拿一点点的,后来发现你不知道,才慢慢开始放开手脚大吃大喝。最夸张的是我老婆怀孕、坐月子那段时间,白天公司忙完,晚上到店里只是拿个营业款就走了,没空去搞其他的。结果那短时间里面的内盗很严重,有个员工甚至一晚上吃吃喝喝弄了300多块。

①盗,因为全店全程监控,所以顾客偷盗的几率很少很少,平常多注意下就好。

②抢,到年底的时候最要注意,及时拿走营业款,最好2个以上的员工上夜班,如果不行就安排男员工上夜班,地段不好的,晚上直接关门。前年年底我有个店半夜的时候就被抢了8000多的高档香烟,当时工业区已经放假,到晚上基本没什么人了,被抢了也不敢追。

③骗,主要以假钞和换钱少钱为主,这个平时要多训练教育员工如何去防范、识别,50、100的全部过验钞机,自己收营业款的时候也要注意,当场发现假钞算当班员工的,出了门那就得算自己的了;另外就是各种冒充政府部门的人,打个幌子过来收费的,这类情况我要求员工一律拒绝,就说老板不在,让他们给我打电话。曾经有次,三个人冒充卫生所的过来收卫生费,800块,证件齐全服装统一,员工傻乎乎地就交了。。。

④诈,店开久了,总会碰到些恶意讹诈的,说买了假烟啊,吃东西吃坏肚子了啊,有的进来故意摔一跤要赔钱的啊,碰到这类问题,千万别服软,别想着花钱消灾,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直接报警公事公办,对方如果叫嚣要砸店什么的,让他们来,反正有保险,万一动起手来,那就别含糊,打完再说。对方看你硬气,多说几句也就走了,也有动手的时候,打跑过几次闹事儿的。这事情如果开了私了的张,回头你就会发现陆陆续续就有这些人闻着味就过来了,刚开店的时候我是吃过这种亏的。这样久而久之,那些不法分子就知道你这家店不好惹,自然也不来闹了。

这些一般数目比较少,什么卫生费啊,管理费的,按时缴纳就好,注意别被上面那种假冒的骗了就好。

以上,这是我自己开店对于成本方面的节流,这些地方做到位了能省下不少钱。想到哪写到哪,不成系统。

所以,为什么有些店亏钱,就是上面这些细节不注意,不关注,内地很多便利店老板都是没做过快销这行的,很多都是些文化不高的中老年人看店,导致成本控制较差。或者有些人太懒,觉得开个便利店就是收钱买单而已,其他的事情不闻不问,顺其自然,最后亏了就到处说这个行业不好做。

说完成本的节流,还有利润的开源,这里面也有很多门道的,下回再补充好了。手机打字都累趴下了。

亏欠已久的利润开源在下面:

增加一个相关阅读,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有些朋友私信问我的问题,其实我评论里已经答过了,可能没看到,所以我贴出来:

王小二 答主你好!首先感谢你的分享,绝对算是难得一见的干货。有个问题像你请教,本人亲戚打算在龙华新区,光明新区一带开便利店,目前正在寻找待转让的店面(理想目标大概几十平米左右,日营业额3千到5千),现在主要是通过58同城等网络渠道信息,收效甚微,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渠道?希望答主能看到,非常感谢! (作者) 回复 王小二 刚刚忙完,回答你的问题。在深圳这边开便利店,希望日营业额坐上3-5千的,我建议你还是考虑加盟,以美宜佳、益友为主。找店面有3个方式:第一、报名美宜佳、益友的加盟,他们会帮你找,找到后自己去看就行了。(如果你不愿意加盟,也可以这样做,无非就是损失几百上千的报名费而已)这样比较方便平常工作没时间找,收到通知直接过去看就是,而且指导员一般会告诉你店面的预估营业额。第二、自己去找,最好是骑车,不要开车。骑自行车在目标区域街头巷脑到处溜达,特别是发现附近有美宜佳、益友之类的,就围着店附近去找空档口或者贴着转让的档口。如果是一些XX村之类的,开根烟给物业保安,没事儿过去聊聊天,他们有时候了解内情一点。第三、才是你这种从网络上寻找的,这个得看运气了,以及你对相关商圈的熟悉度,能过过滤很多虚假的信息。光明新区我不清楚,龙华如今要找个合适的位置开便利店,真的是很难的,付出的成本非常高。我在龙华那家店,最开始看中的是华润万家附近的一家门店,转让费就已经让我望而却步了。
carl 答主 回答真的很细致,我家成都二线城市,自己经营一家不大的店,地段一般,店门前是一片空置未开发的地,主要顾客是小区居民,最近小区门口新开一家店,装修和面积都比较不错,直接影响生意,另外,附近也要再开商场,前途暗淡。答主有什么建议措施吗? (作者) 回复 carl 这个不清楚具体情况,不好给出合适的建议,我说说我当时一家店的情况吧,你可以参考下。 去年5月新开的店,隔壁也是一家便利店,而离我不到500米,新开了一个大超市,那会儿我店才刚开张一个多月。 生意被影响不少,城中村的居民,特别是年长的那部分老人家都跑超市去买了,便宜嘛…加上隔壁又一直打价格战,所以刚开始一天营业额才两千出头。 后来我改了下方向,我放弃了那些老人家的居家型客人,他们只考虑低价,其他的不管。所以我重点人群是城中村的年轻人以及中学生(附近两百米就有个学校),然后针对这个我对营业模式稍微调整了一下。 第一,我把店里的音乐都换成了90后00后喜欢听的那些类型,在门口整了个显示屏,没事儿放放他们喜欢看的一些选秀类综艺节目,这样人气好聚集,其他人看到这边人多也自然吸引过来; 第二,我新增加了一个送外卖的员工,不断地扫楼发传单,然后来接单。很多年轻人懒得动的,直接打个电话就好了。而且因为设置了最低订单额,所以有时候他们只想买包烟的时候,为了凑足钱也顺便买点饮料、小吃啥的,这样其实变相增加了客单价; 第三,我找了好几个外卖APP,加入他们。那些APP前期为了吸引流量,也是不断促销,补贴,这样消费者得了便宜,我也增加了销售。有的还有预约功能,提前下好单付完款,我备好货,客人进店后直接提走。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很节省我们双方的时间; 第四,增加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的宣传,年轻人如今都习惯移动支付了,也省了我老是备零钱的麻烦; 第五,积极参加公司的促销活动,店里很多促销的产品,我把相关的宣传物料都做足了,而且门口竖了块水牌,每天就写两三样促力度大、频率高的促销商品,吸引客人进店; 第六,生意差的那会儿,我把全场灯管都换了,更白一点,更亮一点,不考虑费电的事儿,几乎全时段都一直开着,白天也好晚上也好,我那家店必定是最雪亮的。 这样大概三个多月后,生意涨到了5000左右一天,主力客户群已经有很明显的分类,而隔壁的那家便利店,现在已经贴着转让的牌子了。

问问题的评论貌似删除了,没看到,直接贴答案吧。评论主要问的就是觉得加盟连锁和自己经营没什么区别,可以仿照加盟连锁的装修来做就好了。

说说你举的几个方面:1.货品成本。这个成本你不要只看进货的成本,而是平均成本。当然,进货的成本从美宜佳拿货与外面拿货差价不大,有的比外面贵,有的便宜。而且,不好卖的,你可以退货;过期的奶制品之类也可以退货;公司经常提供各种促销之类的,这些在外面拿货都没这么方便。2.店铺装修。直接按品牌店的风格可以做,但是给人一种抄袭山寨的感觉,完全没有品牌可言。三四线城市的品牌观念还不怎么强,这点上稍微好一点点,如果是在深圳这边,照葫芦画瓢的结果只能是把店开在很偏远的地方,只有你这家店,山不山寨都得进去。3.收银系统。你印象中的收银系统只是收钱而已,但其实里面有非常多的项目,收钱、调整价格、销售单品统计、时段统计、客流统计、便民服务等等,美宜佳的收银系统,主菜单里就有90多项相关功能,虽然大部分不是平常时刻需要用的,但是用的时候不能少。这个你去外面买个收银系统是完全没得比的。当然,也不是买不到功能齐备的,但是我之前早就探过路了,单店系统功能非常单一,如果要达到以上功能的,必须是买连锁系统,光一个系统就是十万二十万了,还只是支持5-10家店左右。4.运营。①这里公司开店前会系统的给你培训,虽说不能让你精通,至少让你熟悉操作,即便从零开始,培训完了以后也知道怎么做。有时候突然忘记了,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指导员,让他远程、电话指导。②公司的主页上,会一直更新很多运营的知识、相关成功的案例,这些可不是网上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知识,全部都是实操的干货。③如果你和指导员关系处理得好,他会更多地关注你的店,发现什么问题就会告诉你,教你如何改善。④公司会联合供应商,每半个月就更新一次全场促销的,推广物料也会提前到位,这些单店是没法弄的。5.管理。因为加盟,很多东西反而不能随心所欲,有限制的自由才是对的。这样你会记得穿工衣上班,你会知道东西不能乱摆,你会因为有堆头和陈列费所以会把商品摆放得整齐有序漂漂亮亮。货款你会记得按时存,单店很多都是没有进货的绝对压力,今天要花钱就花了,大不了少进点货。很多东西如果只是你自己单店弄,久而久之就疲了,反正也没人管,怕什么。但是美宜佳那边你压了3万块呢,你能随便偷懒放羊么?扣钱扣得心疼。

略懂一点品牌连锁便利店的经营管理,如果你有其他问题,可以来【值乎】找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让别人加盟我的便利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