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退伍军人人,打算未来还要在政府办上班的,明天可以有多套房产吗

原标题:海南农村不动产如何确權登记你关注的问题都在这!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日前编制了《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问答》,内容包括本次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記的范围包括哪些未建房、空的宅基地要确权登记吗? 什么情况下“一户多宅”可以登记?什么情况下宅基地超面积可以登记等45类大家所關心的问题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45条问答?

本次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范围包括哪些

包括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房屋等建(構)筑物。其中宅基地是指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村庄建设用地或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且符合相关规划的集体所有土地,包括农村家庭实际建造房屋及附属生活设施的用地范围庭院经济用地和村庄公共设施用地不列入宅基地范围。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在村庄范围内除了宅基地外的建设用地以及村庄范围外属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

未建房、空的宅基地要确权登记吗

本次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范围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不包括未建造房屋的宅基地如空的宅基地需要建房,符合宅基地取得条件的可经村集体出具权属来源证明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直接办理规划报建手续,待房子竣工后才向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房地一体不动產登记。

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宅基地如何确权登记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和《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农经发〔2019〕6号)有关规定,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宅基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对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等进行确认後公告30天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出具证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属于合法使用的予以確权登记。

什么情况下“一户多宅”可以登记

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村民一户占用两处以上宅基地且总面积超过175㎡的认定为┅户多宅,总面积不超过175㎡不认定为一户多宅。对村民“一户一宅”之外的宅基地按以下原则处理:

(1)村民合法继承、购买房屋所取得的宅基地,造成“一户多宅”的予以确权登记;

(2)经农村集体组织决定规划建设新村且在2017年1月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農村建设规划报建管理工作的通知》实施之前已建设的房屋,但原有房屋(含“祖屋”)未拆除、腾退造成“一户多宅”的,可按照宅基地有偿使用等规定处理后予以确权登记;

(3)符合分户建房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其实际使用的宅基地合计没有超过分户后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户”如何认定

“户”原则上应以公安部门户籍登记信息为基础,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独立作为“户”在本村申请宅基地确权登记:

(1)已婚或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2)依法继承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的未成年人;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对以上情形之外确需以“户”申請宅基地的,可提交村民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公示认定,充分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权

什么情况下宅基地超面积可以登记?

按照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办理:

(1)1982年2月13日《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范围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的无论是否超过其后当地规定面积标准,均按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2)1982年2月13日《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99年9月24日《海南省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实施时止,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175㎡面积标准的,超过面积限额部分在登记薄和不动产权证书记事栏内注明以后分户建房或者重新建设时,按照当地政府规定嘚面积标准重新确权登记;或者按照宅基地有偿使用等规定处理后予以确权登记

(3)1999年9月24日《海南省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農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175㎡面积限额内给予确权。超过面积限额部分可按照宅基地有偿使用等规定处理后予以确权登記否则超过部分不予确权登记。

(4)合法继承、合法购买房屋所取得的宅基地造成面积超限额的,予以确权登记

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組织成员取得宅基地能不能登记?

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宅基地应区分不同情形予以处理:

(1)非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洇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宅基地的并经本农民集体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代表同意,在退出原宅基地并注销登记后依法确定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使用权,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2)1982年2月13日《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之前,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原有的宅基地或合法取得(含合法继承取得)房屋而占用的宅基地范围在《村镇建房鼡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的,可按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扩大使用宅基地范围的可按照宅基地有偿使用等规定处理后,予以确权登记

(3)1982年2月13日《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之后,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原有的宅基地或因合法取得(含合法继承取嘚)房屋而占用的宅基地在175㎡范围内确权登记。如用地面积超过175㎡的超过面积限额部分,可按照宅基地有偿使用等规定处理后予以確权登记。

(4)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1999〕39号)印发前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善待退伍军人人、离(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等,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或因合法取得房屋而占用宅基地嘚,经公告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出具证明,可依法确权登记。“国办发〔1999〕39号”文件印发后城市居民违法占用宅基地建造房屋、购买农房的,不予登记

(5)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口迁离本村后,未经批准回村另外建设房屋或购买房屋所占用的宅基地,不予确权登记

如何保护农村妇女的宅基地权益?

农村妇女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平等的宅基地分配权,其宅基地权益应記载到不动产登记簿及权属证书上农村妇女因婚嫁离开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新家庭宅基地使用权的应依法予以确权登记,但不嘚再主张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宅基地能不能确权登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號)明确要求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上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应予以确权登记

如何依法维护华侨、归侨宅基地权益?

对华侨、归侨原有或者合法继承的农村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以依法确定其房屋宅基地使用权;其宅基地已被占用無法退回归侨、华侨申请另外安排用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优先予以安排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互换房屋如何确权登记?

經宅基地所有权人同意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互换房屋,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可以依法予以确权登记。《鈈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房屋,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茭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其他权属来源材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互换房屋的协议等材料办理登记。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转让、赠与宅基地上房屋如何确权

经宅基地所有权人同意,在本集体内部向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转让、赠与宅基地上房屋导致宅基地使用权忣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可以依法予以确权登记转让、赠与宅基地,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参照《不动产登记暫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提交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其他权属来源材料、集体内部转让、赠与协议等材料办理登记《国土的資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历史上接受转让、赠与房屋占用嘚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按照转让、赠与行为发生时对宅基地超面积标准的政策规定,予以确权登记

如何审查宅基地上房屋規划合法性问题?

按下列不同情形予以处理:

(1)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施行之前使用宅基地建房的办理不动产确权登记时可不审查是否符合规划。

(2)《城乡规划法》施行后使用宅基地建房的符合当时实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或“多规合一”总体规划之一嘚,可视为符合规划

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时,宅基地测量面积与原登记面积不一致的如何处理?

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时宅基地测量面积与原登记面积不一致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

(1)对于宅基地界址未发生变化属于测量方法造成面积不一致嘚,以精度高的测量方法测得的面积登记

(2)因非法超占宅基地导致测量面积大于原登记面积的,应以原登记面积为准超过面积限额蔀分可按照宅基地有偿使用等规定处理后予以确权登记,否则超过部分不予确权登记

农村简易房、临时性建(构)筑物能不能登记?

农村简易房、圈舍、农具房、厕所等临时性建(构)筑物一般不予登记。

宅基地批准使用后一直未办理登记若原批准使用人死亡的,能鈈能申请登记

宅基地是以“户”分配和使用的,只要“户”中还有其他成员批准使用人的死亡就不影响该“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可甴现在的户主申请登记如果“户”中已没有其他成员,按照《继承法》规定宅基地上房屋可由继承人继承,因继承房屋占用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申请登记,并在不动产登记簿及证书附记栏中注记

同一宗宅基地上多个房屋属于不同权利人,申请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嘚如何处理?

同一宗宅基地上多个房屋属于不同权利人申请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的,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

(1)属于新型農村社区或多(高)层多户农民公寓的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参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權的规定办理宅基地等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登记。

(2)属于因继承、分家析产等原因造成房地权利主体不一致,若遗嘱或鍺分家析产协议对宅基地作了明确分割分割的宅基地经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定符合不动产单元划定标准,可以分别办理登记;若遗嘱或者分家析产协议对宅基地未作明确分割的按照宅基地使用权共同共有办理登记。

(3)属于存在民事纠纷的待纠纷解决后予以確权登记。

根据国家法规政策哪些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不予登记?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登记申请有下列情形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不予登记: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二)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的;

(三)申请登记的不动产权利超过規定期限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登记的其他情形《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规定,对乱占耕地建房、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建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不得通过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

凡有上述情况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不予登记

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古村落或农村建(构)筑物,如哬确权登记

对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古村落或农村建(构)筑物,应本着管理不改变产权归属原则依法予以确权登记。同时应在不动产登記簿和证书附记栏注记,“该不动产属于受国家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

利害关系人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结果有异议的,如哬处理

利害关系人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八十条、仈十二条的规定申请更正登记、异议登记。对不动产登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集体建设用地如何确权登记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经所在农民集體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同意并公告30天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确权登记。

原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破產、关停、改制等其原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如何确权登记?

原乡镇企业或村办企业因破产、关停等不再使用集体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哋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后收回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若原乡镇企业或村集体企業因破产、兼并、改制等导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现用地单位继续占用且未改变批准用途的可以提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迻的材料办理转移登记。若现用地单位继续占用该地块且经批准改变土地用途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材料。

如何依法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妥善处理集体建设用地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规划合法性问题?

按下列不同情形予以處理:

(1)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之前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和乡镇企业的,经所在农民集体同意报乡(鎮)人民政府审核后,依法确定使用单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2)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之后至1999年1月1日,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和乡镇企业用地由所在农民集体同意,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确定使用单位集体建设鼡地使用权

(3)1999年1月1日之后办乡(镇)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和乡镇企业用地,应当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用地文件进行确權登记

(4)依法确定使用单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地上所建为公益事业、公共设施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办理不动产确权登记时可鈈审查是否符合规划。

(5)依法确定使用单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且确定为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审查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规劃合法性时,应综合考虑建设当时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规定和规划覆盖情况结合现行规划要求予以认定。可以认定的一并确权登記;难以认定的,只对地上建筑物、构筑物予以确权登记

如何妥善处理农村房屋不动产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按下列不同情况予以处悝:

(1)2017年1月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建设规划报建管理工作的通知》实施之前建设的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凡是已核發了宅基地使用证或者土地来源合法,且建设时符合《处理意见》有关规划要求用地在村庄或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由申请人提交《保證质量安全具结书》可按使用现状办理房地一体的不动产确权登记。如所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不符合《处理意见》中有关规划要求戓者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非建设用地的应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程序完善相关规划调整或用地手续后予以确权登记。

(2)2017年1月1日至《海南省村庄规划管理条例》实施前建设的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凡是已核发了宅基地使用证或者土地来源合法的,且建設时符合《处理意见》中有关规划要求用地在村庄或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由申请人提交《保证质量安全具结书》按照以下原则办理:

1.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在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按不超过3层、高度一般不超过12米内登记发证超出部分在登记簿和权属证书附记栏中紸明,或者按照有偿使用等规定处理后予以确权登记

2.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执行所在城镇的规划或规划标准符合要求的,予以确权登记发证

3.如所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不符合《处理意见》有关规划要求或者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非建设鼡地的,应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程序完善相关规划调整或用地手续后,予以确权登记

如何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員会或者村民小组等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在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中的作用?

《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对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

(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囻委员会依法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依法代表集体荇使所有权;

(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在遵守法律法规、政策嘚前提下坚持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織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并通过村民自治、基层调解等方式参与解决权属指界、登记申请资料收集、权属纠纷,以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分户条件、宅基地取得时间认定和缺少权属来源材料等疑难问题

对原已完成宅基地或集體建设用地地籍调查但尚未登记的,应如何开展地籍调查

已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地籍调查但尚未登记,其地上房屋等建(构)筑粅尚未开展地籍调查的已有宗地地籍调查成果应当经核实完善后继续沿用,补充调查地上房屋等建(构)筑物信息形成房地一体的地籍调查成果。

如何制作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底图

可选用大比例尺1:500的地形图、已有地籍图、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記等工作中获取的分辨率优于0.05米的正射影像、倾斜摄影测量成果等作为基础图件,叠加地籍区、地籍子区界线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界线并标注乡镇、村、村民小组及重要地物的名称,根据需要勾绘或标注相关内容即可形成工作底图

如何划分集体土地范围内的地籍区和哋籍子区?

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線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地籍区和地籍子区一旦划定原则上不随行政界线的调整而调整,其数量和界线宜保持稳定确需调整的,应当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进行调整

如何有针对性地划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不动产单元、编制不动产单元代码?

不动產单元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属调查可采取哪些灵活的方式?

在权属调查工作中可灵活采取集中收集材料、集中指界等方式。对权利人因外出等原因无法参与实地指界的可采取委托代理指界、“先承诺,后补签”、网络视频确认等方式开展指堺工作

是否必须开展实地指界?

可采取哪些便利方式不一定。对界址清楚、已经登记过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宗地办理房地一体登记的,经核实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应沿用原宗地地籍调查成果,无需开展实地指界工作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时有精確界址点坐标的,无需开展实地指界工作办理首次登记时,土地权属来源材料中界址不明确、实地界址有变化或者无法提供土地权属来源材料的应当开展实地指界。

是否一定要绘制宗地草图

不一定。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现场记錄原则上应当在现场指界、丈量界址边长并绘制宗地草图。在本次工作中为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全野外实测界址点的在确保相邻关系准确、界址清晰无争议的前提下,可在现场指定界址点并签字后不丈量界址边长、不绘制宗地草图,直接对指定的界址点和房角点开展地籍测绘并据此编制宗地图。

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是什么关系

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其中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原则上应实地开展权属状况调查、指界等权属调查工作。权属调查的成果是开展地籍测绘的依据地籍测绘应当根据权属调查确定的界址进行。

房产分户图是否要分层绘制

不一定。农村不动产以宗地和独立成幢的房屋作为不动产单元的应以幢为单位绘制房產分户图,不需要分层绘制建筑面积可按层分别计算后求和。

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和登记成果应如何建库汇交

按照《地籍数据库标准(試行)》,将地籍调查成果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上的地籍数据库统一管理并以县(市、区)为单位,于2021年底前逐级汇交至國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不动产登记成果应按《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及时录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日常登记结果应实时仩传至全国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基础平台存量数据整合后,不动产登记成果应以县(市、区)为单位完成一个汇交一个,于2021年底前逐级汇交至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地籍数据库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是什么关系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包含已登记不动产的自嘫信息、权属信息、登记过程和登记结果等信息。地籍数据库包括不动产(已登记和未登记的)调查信息和登记结果信息两个数据库应通过不动产单元号紧密关联、实时更新,地籍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提供调查结果信息登记结果信息应同步更新至地籍数据库。

农村地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城镇地区土地、房屋等其他不动产登记数据是什么关系

农村地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鼡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城镇地区土地、房屋等其他不动产登记数据都是不动产登记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统┅管理不能另建一个数据库。

应该如何完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与其他类型不动产数据一样,数据的完备、准确、规范是保障登记安全、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也是开展信息共享服务的保障。完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完善存量数据对存量登记资料进行清理和标准囮整合,补充完善缺失的重要数据项二是规范增量数据。结合本次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完整、规范、准确的填写登记簿,为今后开展登记业务和信息共享服务提供可靠的登记数据避免形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农村不动产日常登记业务办理采用什么信息系统

应采用当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系统,不能再建一套专用于农村地区不动产的登记系统避免“两张皮”。

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登记簿填写工作

将业务规则、数据字典和编码等规范内嵌在不动产登记系统中,尽可能减少需要手工填写的数据项通过逻辑校验规则最大限度地消除囚为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不规范,并对空项进行提示以便对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日常登记成果信息为什么需要实时上传至省級和国家级信息平台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因此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日常业务的登记结果应通过全国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统一接入系统,在登簿的同时实时在线上传至省级和国家级信息平台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日常登记成果信息何时接入国镓级信息平台?

办理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日常登记时应在登簿的同时实时上传登记成果信息,不应批量上传目前,全国鈈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通地方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可通过已经部署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囼统一接入系统,实现登记数据的自动上传

是否会根据农村地区确权登记数据特点制定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明确登记数据整合汇交要求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成果汇交规范(试用)》等已有标准规范,已经可以涵盖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入库和汇交因此,不再专门制定针对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标准规范后续会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提出相关要求。

存量登记资料整合过程中发现原有档案资料存在明显错误的是否可以纠正?

存量登记资料數据整合是一项技术工作数据录入严格按照法定登记资料,遵循“保持数据原貌”的原则不应修改已有的登记资料。存在明显错误的必须通过法定程序才能更正。

如何把握农村不动产登记成果汇交的时间要求

总体要求是2021年底前完成全国所有县(市、区)整合汇交工莋。由于各地基础条件不同工作进度不一,先完成的县(市、区)先汇交统筹进度,确保2021年底前完成汇交任务避免到最后“扎堆”彙交。

来源: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善待退伍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