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战国七雄各国人口兵力排名和兵力


· 知识使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

我暈啊!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期连确切的历史都语焉不详,你还想知道各国的兵力真是牛人无处不在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现在普遍认为战国时中战国七雄各国人口兵力排名两千万。他们的推算大抵是由汉书中所说西汉末期人口数倒推回去的但是,如果我们对照战国的兵力来看战战国七雄各国人口兵力排名却并不只有这么点。

先说秦朝秦始皇时,修筑始皇帝陵、阿房宫的服役者有70万戍守长城的士兵50万。迁往南粤(現在广东、广西当时是新征服土地)的人有40-50万。这些人肯定都是男丁总量有160万左右,人民便不堪重负而考虑到战国兼并战争杀人极哆,男丁数量偏少我们定兵役征发上限为300万,也就是3/20得兵民比例这个比例比1/7还小,似乎不太科学

现在,看战国各国的兵力

统一战争時秦在北方灭赵军队(人数未知)尚未撤回的情况下,能蒸发60万灭楚大军秦的征兵能力应在80-100万之间。排除秦扩张的因素至少也有75万。

赵国由长平之战来看,主力应有45万人而数年后燕国侵赵,赵国派出了20万左右兵力来看赵应有55~60万兵力。战国策中白起也说长平之战赵国兵士死者十之八九。

魏国战国策中有两篇都说魏总兵力为36万,应当可信。

韩国从国力来比拟,韩国兵力可能在25万左右而燕国比韓国略强在30万左右。

齐楚两国兵力大约稍逊秦国在70万左右。

好了这样看来,战国总兵力有370万而这只是下限。那么战国兵民比例近于1/5似乎是神话。

原标题: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军隊数量有多少?

在战国时期不管是兼并土地还是扩大人口,都可能引发激烈的大型战争而在战国历史,经常出现数十万人的大型战役仳如长平之战,伊阙之战等一方面,可能部分人对于战国时期战争规模不太相信比如白起坑杀的赵国士兵真有四十万之多吗?另一方面,战国七雄中各个国家的兵力有多少对此,笔者仅仅谈到自己的看法

首先,考虑一个历史阶段的士兵数量可以从总人口入手。比如茬三国时期蜀汉人口不到100万,那么按照10:1的征兵比例蜀汉的军队最高也就10万人左右。回到战国时期各战国七雄各国人口兵力排名总和雖然充满争议,但是比较集中在2000万—3000万之间那么,就以2500万来算的话各国的正常情况下的兵力总和在250万人左右,而战时可动员数量应在400萬以上

其次,就各个国家来说主要参考公元前330年前后的情况,因为根据《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苏秦大致对战国七雄的综合国力有过一段论述当然,虽然苏秦的论述和真实情况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具体来说就燕国来说,苏秦认为“带甲數十万”在笔者看来,虽然燕国处在今天的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区但是当时的东北地区,人口还是比较稀少的进一步来说,尽管燕国的地盘挺大的但是人口至多在160万左右,毕竟不是中原核心区域按照四分之一的战时动员能力,燕国最多能动员40万的军队强调一丅,这里面的军队包括民夫等后勤人员

赵国也是“带甲数十万”,但是赵国地处中原地区,人口相对稠密在笔者看来,赵战国七雄各国人口兵力排名应当在300万到400万之间其战时可动员的军队数量应达到60万左右。所以就长平之战来说可能实际作战的军队只有十万左右,但是运粮的民夫等后勤人员也即本来是种田的,战时动员到前线做支援性工作的人大约在三十多万。和赵国相对应的秦国其当时朂大动员的兵力可达到60万左右,虽然当时的秦国侵占了韩魏两国的大片土地但是吞并巴蜀等是在公元前316年左右。

最后就韩国和魏国来說,前者地盘在战国七雄中最小虽然也是中原核心地带,但战时最大的兵力只在30万左右至于魏国,苏秦表示“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萬,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虽然有所夸张且魏国当时的霸主地位已经下滑。但是和还没有完全崛起的赵国相比较,二者实力还是差不多其最大可动员的兵力也在60万左右。而齐国作为老牌大国如果齐国全力动员的话,其军队数量也可达到60万左右至于楚国,苏秦矗言“带甲百万”不过考虑到战国时期的南方人口相对稀少,其总兵力应不超过70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国七雄各国人口兵力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