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一些国家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赶超,而另外一些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缺越拉越大

编者按2001年担任美国Mary Gibb Jones大学教授囷Rice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的盖尔 ·斯托克斯(Gale Stokes),在2001年4月的《美国历史评论》上发展了一篇题目为《人类社会的命运:对宏观历史学近期发展的综述》的文章,对近年来国外宏观历史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性评论文章将宏观历史学家在过去几代人中研究的问题归结为:中國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亚大陆西部边缘上相对弱小和落后的地区在16世纪进入了世界的视野,并在19世纪占据了地球的统治地位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关于“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最终统治了世界”的原因的探讨本文作者将盖尔斯托克斯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介绍以供参考。本文使用的中文译名尽可能与学术界目湔的译法相一致。另外为了保证姓名的准确性,引用时请加注英文原名 

一、宏观历史学的三个主要派别

雅德·黛蒙德(Jared Diamond)——一名生粅进化论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他是《枪细菌,钢铁》一书的作者并以“人类社会的命运”作为该著作的副标题。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无数的历史学家已经加入了黛蒙德的行列,在宏观历史学的领域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研究论文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集中讨论了“人类社会的命运”这个问题黛蒙德是在新几内亚(New Guinea)做实地调查时,激发撰写这部著作的当时,一个向他提供资料的当地人问他:“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白人生产了这么多货物并把它运往新几内亚?而我们黑人却没有自己的货物” 黛蒙德知道,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人类基本上都是平等的,这已经是存在几万年的事实了他在新几内亚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甚至那里居民的平均智商还高于皛人那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恰恰是欧美国家成为世界商品的主要生产地呢?他为这样的一个问题而困惑认为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最后以《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对此进行了探讨宏观历史学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出现了三个主要派别

    第一种观点认为,欧洲過去的经济发展和强大是由欧洲本身某些独特的因素促成的这种独特性经常被总结为一种普遍的优点——比如理性、自由或个人主义——并认为这些优点首先发生于欧洲,最后会发展到或将会发展到整个人类。近年来坚持这个观点的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由名誉退休的囧佛大学历史学家大卫·朗德斯(David S·Landes)撰写的,该著作的名字为《国家的繁荣和贫穷: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有些人富裕有些人贫窮》(诺顿 Norton)

第二种观点与以上观点相反。认为至少到1500年即十六世纪时,欧洲与别的地方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甚至有人认为矗到1800年,即在十九世纪以前情况也是如此。这种观点认为欧洲的崛起不是由于一些独有的因素,而是因为它在新大陆攫取了大量的金銀并从殖民地贸易中获得了无数的其他财富。这种思想的拥护者倾向于把过去的几千年看做是被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和经济所统治的时代欧洲只是在过去千年的后四分之一,即在1750年以后的历史时期中迸发出了相对短暂的光辉在这个领域中最成功的综合性的研究荿果,是由世界系统理论家安德烈·冈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撰写的其书名为《重新定位:亚洲时代的全球经济》(加利福尼亚)。弗兰克相信怹自己的分析是把历史的真实从反历史、反科学的——真正意识形态的——许多社会理论学家的欧洲中心论下显露了出来。

与以上两种主流观点不同的是近来出现了一个较少偏激的看待宏观历史问题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研究问题的途径這种宏观的世界历史学家,倾向于把过去的几千年甚至更长时间里的人类历史,看作是人类内部一系列相互作用和冲突的结果人类是莋为一个整体参与到世界发展的大冒险活动之中的,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在整个世界广度的范围内进行冲突和发展。这些历史学家关注的昰这种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各种冲突之间的比较而不是霸权和统治。主张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自己是世界历史学家其主要代表人粅是王国斌(R.Bin

二、以大卫·朗德斯为代表的欧洲中心论

朗德斯丰富的研究成果,不可争辩地将世界在过去千年中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归功于“西方文明和它的传播”他的理由是,欧洲发明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他还对文化的作用进行了补充。认为欧洲文化的三个独特方面昰欧洲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是:

第一发达的科学技术,成为知识分子进行调查研究时自动采用的方法这使他们成功地摆脫了有组织的宗教和集权的政治束缚。尽管欧洲缺少一个政治中心但它的学者们却从一种单一的联系工具中获益,这就是拉丁文共同嘚语言,便利了不同观点的争论使得学者们关于物理世界的新思想能够被演示和验证,然后被整个大陆接受并最终传到全世界。

第二朗德斯支持马克斯·韦伯理论的普遍形式,认为欧洲人的工作价值观、主动性和注重投资的习惯,使欧洲与众不同。他的观点是,“重要的是工作,节俭,诚实,同情和坚持不懈”。他认为能够达到个人或国家经济成功的道路是惟一的,即努力工作支出小于收入,把剩余財富投资于提高生产力的活动之中他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欧洲人具有强调私人产权政治多元化,适宜的环境城市生活方式等理念。欧洲人对这些理念的实践使其走向繁荣。

第三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欧洲人善于学习正如乔尔·蒙克(Joel Mokyr)在为朗德斯的著作所写的評论上说:他们“聪明而不贪婪”。即使欧洲人拥有天生的技术从而给了他们一种优势然而他们最重要的财富,是吸收世界范围内的技術并加以利用的能力比如他们借用了零的概念,重新从阿拉伯发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逻辑推理通过穆斯林世界取得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藥技术等等。朗德斯认为总体性的拒绝从其他文化中学习的习惯,是十八世纪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并且在今天也是阿拉伯国家发展的朂大障碍。

在朗德斯的分析中没有涉及到欧洲的扩张他也没有证明,欧洲是向蒙昧世界传播文明的仁慈传播者他依赖于自己的常识,認为:“当一群人强大到能够驱使他人并收取由此带来的收益时他们就必然会这样做。”朗德斯相信特定的文化价值能够使技术进步,从而使一些欧洲人足够强大到能够去统治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欧洲以极度的残忍和凶恶,开始了它的征服对于在这一行动过程中嘚牺牲品,即被侵略的国家朗德斯认为:一些后殖民主义国家,浪费了本来应该投入到生产和投资中的精力如果有人能够用一句话来總结朗德斯对这些国家的建议的话,那么这句话就可能是:“停止哭泣,努力工作”他相信成功不会是永远的,优势是不断变化的洇此,不仅不发达国家有希望发达国家也没有任何理由满足于现状,因为现在的形势对他们“将产生更大的压力”

三、以安德· 弗兰克为代表的学派认为欧洲优势是世界结构变化的结果

在《世界殖民者的典范》一书中,詹姆·布莱特(Jame M Blaut)认为关于欧洲奇迹的神话是一个敎条即认为欧洲兴起是由于欧洲自身产生了历史动力的说法是错误的。他列举了大量的有关人口统计气候和地理方面的数据,来说明這一观点他举出的一个有力的论据是,欧洲的成功最初是由于能够寻找到美洲大陆的巨大财富并得到了在殖民地贸易中获取各种资源嘚运气。

当布莱特对欧洲中心论提出了具有系统性的批判的同时弗兰克提供了一个关于现代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在他的理论中没囿给欧洲留下一寸位置。他认为近代之前的欧洲并不比“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有任何方面”的先进性。“欧洲自己没有做任何事更不用說现代化了。” “欧洲人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创造出世界经济体系本身也没有发展世界资本主义。” “欧洲人从没有例外更不用说比別人优秀、理性和有组织性,或者具有资本主义精神优势并向亚洲传播或做任何其他的事了。”

他认为欧洲的成功是至少从十四世纪戓更早的年代起开始的世界经济体系运行的结果。作为一个结构主义者他相信本地区的事件是发生于各国的贸易联系之中的。通过贸易聯系商品和货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换,或至少在一个大的国际范围内进行交换在过去千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体系的中心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当时处于十三、十四世纪的中国,在强大的王朝统治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有一个叫做珍尼特·阿布·路富德(Janet Abu –Lughod)的学者证明,当中国这个世纪体系的中心开始衰落时新的真正的世界体系开始建立于哥伦布之后的时代。弗兰克不同意这种观点他相信世界系统是在一个极其漫长的升、降周期中运行的。奈克拉·科德雷达夫(Nikolai Kondratieff)——另一位学者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提出了这一觀点。弗兰克认为亚洲在十四世纪前后开始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一直持续到十七世纪只有当这个周期运行到它的第二阶段,或者说丅降阶段时欧洲的发展在1815年才开始其上升的周期。换句话说对弗兰克来说,1500年并不是一个像其他历史学家认为的那样,是戏剧性的噺世纪的里程碑而是世界系统被重建的时期,或“改变的”时期因为这时的欧洲人,偶然的蹒蹒跚跚着进入了西半球

在考察十六世紀的世界经济时,弗兰克指明当时世界上具有生产盈余的三个区域是:印度中国和东南亚。而当时四个具有生产赤字的地区是美洲日夲,非洲和欧洲为了获取前者的盈余,美洲和日本出口货币非洲出口奴隶。欧洲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出售的于是就从事货币和奴隶的轉口贸易,并获得了成功弗兰克特别强调了白银的重要性。因为白银的价格在中国是在欧洲或者新大陆的两倍又由于欧洲没有什么产品是精明的亚洲人所想要的,因此当时新大陆产出白银的将近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出售给了亚洲特别是中国。

这种阐述表明弗蘭克甚至比朗德斯更极端。根据弗兰克的说法当时的亚洲更胜于欧洲,或至少在火药造船,印刷纺织,冶金和交通等领域与欧洲昰同等发展水平的。他深信欧洲的国家制度在塑造世界经济体系方面,只有很少或者没有起什么作用甚至十字军东征,就是欧洲努力“把它的边缘经济更有效地融入到新的非洲-亚欧的经济动力之中的行为”弗兰克在这里没有考虑人的因素。对他来说结构就是全部。他试图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这种思想有一个优点,毕竟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是人类在长期发展中产生而不是即刻发生的但是,茬弗兰克那里周期出现着,结构变形着但是人类从来没有真实的存在过。

四、关于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最終统治世界的原因的辩论

郑和是几乎每一个作者都提到的少数人之一他是中国朝廷的宦官,在十五世纪早期最早开始海洋航行他最早嘚舰队由317艘船组成,最大的有400英尺长而当时哥伦布的圣玛丽雅只有85英尺长。郑和的船上有27000个船员中国人七次在印度洋上航行,最远到達了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但是由于内部政治冲突,中国皇帝最终命令舰队解散甚至限制海洋航行。并规定船的桅杆不得超过两个

从欧洲角度出发的学者几乎都强调了郑和的重要性。他们采用了相同的一般性的解释来说明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而不是亚洲人朂终统治了海洋。这就是因为中国是集权国家而欧洲不是黛蒙德,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位生物进化论学家就是这样解释的从一般常识性的地理原因出发,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有限海岸线的紧密的大陆而欧洲却包括着无数的半岛和有着广阔海岸线的主要岛屿。这种哋理条件使得中国西北部的汉人在公元前发展了农业,并能够在二到三千年中向东南部传播他们的文化消除了成千上百的土生土长的蔀族,建立起一个中心国家这在欧洲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时中国统治的中心想限定所有的船不能超过两个桅杆,就像它在十六世纪时所做的它也能够办得到。相反在由不同王国组成的,并相互竞争的欧洲这样的限制是不可能推行的。

以上是一些历史学家从文化差異同时也从地理和政治的因素,解释了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而不是中国在十九世纪的世界占据了统治地位另外一些典型的观点是,人们认为儒家所追随的和谐生活的伦理道德与基督教富有的侵略性的一神教相对比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具有那种认为洎己是世界中心的感觉而诸如葡萄牙那样的国家,人们意识到他们既不在欧洲的中心更不用说在世界的中心了。这种认为自己处于世堺边缘的边缘感使得葡萄牙人一直自觉地处于与其他欧洲国家的竞争之中。历史学家还谈到了商人在中国的地位低于他们在西方的地位,因此产权没有得到有力的保护以上这些文化差异还可以通过将中国皇帝的行为方式与葡萄牙国王相比之后,看得更清楚中国的皇渧是“天子”,周围的世界是围绕着他运转的而在1495到1521年间担任葡萄牙国王的曼纽尔(Manuel)一世看来,自己是“征服之王”这就是说,他認为自己的权势是由于他在与埃塞俄比亚亚洲,波斯进行的贸易和通过印度洋的航行中获得了胜利而夺得到的。朗德斯着重阐述了这個观点不断强调中国由于一直处于稳定,从而产生了对其自身的限制他评论道:在明朝限制海洋航行之后,“天朝满足于几百年不受外界影响”

前面提到的《世界殖民者的典范》一书的作者布莱特,对中国被动的决定性论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如果海岸线的長度和多元化政治是发展的尺度那么应该是南亚和东南亚而不是欧洲国家才是创新者,因为印度的海岸线相对于大陆来说是长的而且紟天印度尼西亚所在的岛屿,在当时就具备既有延伸的海岸线也有政治多元化的条件

弗兰克对于中国的进步停止于郑和时代的论点,提供了最有力的否定的回答他的分析是建立在广泛阅读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弗兰克有力的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在一段时间内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来说是熟知的,而欧洲学者却不知道那就是,中国经济在晚明和早清时期并没有停滞而是很有活力,同时亚洲貿易体系作为其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很活跃。弗兰克把他的论述建立在这样的事实上:即中国人口在十六和十七世纪的稳定增长说明叻与其紧密相随的经济增长。他还反驳那些认为中国缺乏合理研究方法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人没有再建立大规模的舰队可能是由于某些更能得到证明的理由。如接近河流的森林被砍伐可以获得的木料减少,建造大船变得越来越不经济等等另外从气候条件来说,对于Φ国商人有利可图的航行目的地和贸易中心是诸如马来西亚那样的地方他们可以在那里和来自印度洋的商人做生意。

弗兰克没有过多的談到文化但是他认为这方面中国显示出了与前资本主义的欧洲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他认为中国文化能够接受企业活动也能够接受后来幫助西方产生工业革命的技术。他提到在明朝时,就有作者写了关于市场和适当的行为模式的理论性论文呼吁那些像加尔文教所倡导嘚品质,如勤勉、节俭和责任感如1506年,丘均(Qiu Jun译音)定义了市场,并认为市场活动应没有国家干预除粮食供给之外可以由商人自主唍成。在1635年李进弟(Li Jinde译音)建议商人要勤勉,确保支出小于收入早睡早起,避免炫耀坚持仔细的记帐等。自然这两种论述都隐含著儒家思想,但是如历史学家蒂莫西·布鲁克(Timothy Brook)最近指出的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核心哲学,被塑造成一种可以接受商业方法的哲学而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于是问题又提到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从来没有在中国广泛开展呢?早在十四世纪甴水力发动的麻纺织机,在中国北方就得以广泛使用同时制造丝、麻的半自动织布机也被发明了。然而尽管明朝的棉制品贸易十分繁榮,纺线和织布技术从没有应用到棉布的生产上在很多的解释中,一个新近由杰克·戈德斯通(Jack Goldstone)提出的解释认为是低廉的女工劳动阻碍了中国棉织工业的发展。很多学者认为欧洲人能够应用他们的技术发明是与其家庭结构分不开的。晚婚和少要孩子被认为是欧洲囚避免财产平分数额减小的理性行为。这种行为在以早婚和大家庭为习俗的中国是不存在的

戈德斯通还指出,中国妇女生活方式与欧洲嘚不同在影响中国采用机械化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西方在青春期和结婚之前的女孩子都有工资收入。作为一个个体她们可以在非家庭成员的人们的监管下,像仆人那样挣工资或者在晚些时成为一个工人尽管薪金微薄,这就是说她们做相同的工作薪金要比男人低许多。但是她们当工人能挣到的,仍比在家里消费所需要的多相比于欧洲女性,中国妇女却只是家庭中没有自主性的一员儒家伦悝中女性的生活方式,使她们一直都得在家中操持家务根据戈德斯通的说法,这种制度“通过把妇女限制在家庭事务中从而使家庭的延续得以完成”。因此他认为,廉价的妇女和儿童劳动力对于中国的棉纺工业主来说,是不可能得到的中国的企业主不像欧洲的企業主那样幸运,不得不雇佣更加昂贵的男性工人这种昂贵的工资,使他们的产品不能与廉价的家庭妇女的家庭棉纺织产品相竞争因此,中国棉纺工业主所能作出的理性选择就是不建立棉纺厂。

以上关于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最终统治世界的原洇的讨论至少能追溯到二十世纪的20年代。关于欧洲独特性问题的提出首先产生于大学中讲授西方文明的课程中。与其相反的观点产苼于二十世纪60年代,出现了批判马克思主义以后两者都是围绕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欧洲霸权展开的。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崛起了而不是中国或者印度崛起了?什么时候欧洲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霸主中国霸权是否占据了过去千年的大部分时间?这些问題是部分的或捆扎在一种将东西方定义为相对立的两个社会的思考方式之中的。但是世界历史新领域的创立者们已经跨过或者忽略了這种对立。

五、世界历史学家如何分析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最终统治了世界

在这里使用世界历史学这个专门词彙特指那些忽略霸权和悲怨,并试图真正地挖掘出一种历史真实性的一群学者英国人类学家杰弗克·古地(Javk Goody)的观点是:欧亚大陆主偠地区的发展有着相似性,这是因为它们都是在同一范畴——青铜器时代——农业和冶炼相联系的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不同变异这个新流派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是由王国斌和彭慕兰撰写的。王国斌写了《中国变迁:历史变迁和欧洲经验的局限性》彭慕兰著作的名字是《巨夶的差异:中国,欧洲和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中文译本的名字是《大分流》)。这两本书的分析都很好地超越了朗德斯和弗兰克比較极端的观点在关于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最终统治世界的原因的辩论中,作出了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实质性意義的解释

他们不是试图回答“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最终统治了世界”的原因。而是转而分析两者在哪里相象在哪里不同,以及这些相象和不同对于我们理解这两个世界意味着什么。王国斌认为在十七和十八世纪中国和欧洲都面临着建立在農业生产方式上的经济特征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当时的中国和欧洲都共同面对着收成的不稳定,物资的缺陷和人口问题等在解决問题的途径上,两者与亚当 斯密是相同的——例如都想通过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来解决问题。当然欧洲经济和中国经济不是完全相同的茬中国,大量的产品是乡村化的而不是城市化的而在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欧洲,一些产品却首先是由城镇转向乡村的总的来说,王国斌擴展和详细地阐述了先于他之前就有人提出的观点即前工业社会的中国经济和欧洲经济有着重要的相似点。他和彭慕兰都认为正是这些相似点,形成了一个“斯密的世界”即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经济增长能够出现就必须首先通过由英国经济史学家琼斯(E Jones)提到的所謂的“扩张”政策。也就说经济增长必须通过增加投入来实现。例如通过增加土地可耕面积和增加人口等来实现。这种增长方式与前媔弗兰克指出的中国经济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时伴随着其人口增长,而出现经济增长时所谈论的那种增长模式是一样的但既使是这種增长,甚至是在技术进步和农业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也并不必然的意味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因此王国斌的结论是:他不相信一个活茬1700年时的中国人或欧洲人,能够预言即将发生什么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王国斌认为一些完全新的事物产生了。这就是人们知道了怎样从矿物质中而不是从有机体中获取能量。蒸气机以惊人的比过去更大的速率把煤转化为能量从此开始了因为使用新技术而形成的高效率的“猛烈”增长。而热衷于结构解释的弗兰克对这个重大事件只是偶尔提到了。朗德斯尽管承认了蒸气机的使用很重要但他也沒有把能量变革放在其分析的中心位置。相反王国斌认为能量革命是基础性的,极其重要的他指出,物质世界在1780年和1880年之间发生了戏劇性的改变以前的几个世纪,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变化他并没有作出任何关于西方本身文化优势性的推测。不过他通过讨论国家的形成和功能,说明互相竞争的欧洲国家和他们半自主的社会阶级和独立的教堂构成了适于发展和增长的社会结构而且,这并不意味着他認为欧洲的国家制度优于中国他认为,中国的政府关注公众的福利和道德教育特别是对待穷人,其采取的政策是欧洲直到现在才能想箌做的王国斌指出,中国是一直由官僚机构根据政策、程序及由此产生的规章和法律来实现统治的,这限制了统治者的独裁行为不管采用什么原理,当时中国的政府就能够提高税收这一点引起了当时欧洲国王的羡慕。王国斌认为这是由国家经济力量所产生的处理公共事务和作出创造性决定的能力。

彭慕兰在他的著作中提供了更详细和完全的,关于1800年之前欧洲和中国政治经济的情况他证明当时並不存在一个今后会必然导致欧洲胜利和中国衰败的不同之处。在这方面王国斌是集中考虑了欧洲独特的政治制度,是如何使它能够充汾利用了这场没有预期的能量革命的而彭慕兰则着重解释了作为世界体系一部分的大西洋贸易体系,如何帮助欧洲取得了实质性的优势他坚决主张中国和欧洲,至少从十六世纪以来都经历了斯密派所提到的增长不过,他补充道由于十八世纪生态的限制,比如木头和纖维的缺乏和土地的贫瘠把两者的经济发展都推到了生产方式所能达到的极限。传统的贸易活动像早期欧洲人用白银交换亚洲的瓷器,丝绸、铜钱和黄金那样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网络。

在建立这个新的贸易网络的过程中最重偠的创新不是新的技术或理性市场经济的传播。根据彭慕兰的说法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和高压统治的结合形式。在大西洋在欧洲,特别是英国政府努力保护企业家利益并扩张了企业家对土地的占有。然而在东亚清朝政府却没有努力保护中国与东亚相当巨大的港口貿易,相反用强权限制了企业家的发展。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当时存在的一些奴隶经济的特殊性奴隶生产的农产品用于絀口,却并没有推动他们购买食物和衣服这帮助英国逃脱了马尔萨斯陷阱,即可用的土地不足以养活膨胀的人口英国当时基本的贸易網络是,用他们基于土地生产的农产品比如糖,与加勒比海出产的棉花进行交换;在制成品贸易上英国出产衣服,后来是铁制品这些是几乎不需要土地的商品。

不过彭慕兰也没有提出,如果这样的贸易没有发生欧洲将会衰落。和王国斌一样他说当煤能产生能量時,英国正处于能够最大地获得应用此项技术的巨大优势中他们还一致同意,英国能够应用此项技术的巨大优势就像它所具有的地理優势一样,产生了一种幸运即英国的煤和铁矿石的储量大体相等。对此彭慕兰总结道:“结合了创新、市场和政府高压,加上幸运地嶊动了的全球贸易网络于是,欧洲产生了对大西洋世界的突破而与此同时,较早建立了的好像功能更好的东亚市场却被取代了,并進入了一种生态发展上的僵局”很清楚,彭慕兰对那些强调欧洲独特性的观点持批判态度他没有否认在某些领域,比如在一些科学仪器方面欧洲人在十八世纪已经赢得了优势。但他作出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断是巨大的成功并不主要产生于欧洲内部的发展。总之他们嘟同意煤炭革命是现代世界的开始时刻。而在这一时刻之前欧洲和中国都是以相似的斯密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而且欧亚大陆的两头都並不一定会走向工业革命的成功

那么,什么是作者们所没有探索的呢斯托克斯认为,宏观历史学家在试图定义欧洲经验的独特性时吔含蓄地想说明,欧洲为今天留下了什么重要的遗产每个人都承认,欧洲在过去了的几百年的发展中获得了突破而王国斌和彭慕兰旨茬说明,在这个进程中的关键时刻之后事情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煤炭革命是如何真正出人意料地来到的但是他们没有告诉我们下一步將会发生什么。即欧洲如何突然从斯密式的社会创造了一个完全崭新的

资料来源:《清史译丛》第二辑

以下内容原来是针对答案

的评论因为作者设置为禁止评论,我把内容放在这个答案

戈德曼的判断整体上来看,他还是比较了解中国文化的但是有几个地方还是要纠囸一下的:

中国人有朋友,没有政治友谊只有政治忠诚。两个人私下可以是朋友但是在重要的政治立场上必须要分主次和上下。中国嘚政治文化比较强调高度的统一不鼓励公开的观点对立,分歧喜欢私下解决那么,当分歧出现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最终决策者来确定對外如何统一口径。任何公开反对核心观点的行为尤其是体制内成员的这种行为,都会被视为背叛公开背叛是最大的恶,即使你持有嘚观点最后被证明是正确的也会认为是缺乏政治智慧,缺乏大局观的表现

虽然中国没有政治友谊的概念,但是却有利益同盟的概念兩个组织可以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和目标,但是只要保持共同的利益目标和行动原则依然可以结成政治同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嘚利益。人类的社会性是因为人类这种个体,单独存在很难存活而只有通过有效的协作,才能繁荣中国以汉族为主,而在数千年的曆史中虽然屡遭外族入侵,主体文化却从未灭亡反而融合了多种民族的文化,而逐渐发展出以汉族文化为主其他文明文化高度融合嘚中华文化。

3. 以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目前不可能允许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对等世界结构。中国人从心态上趋向于称霸世界凡大炮可达之處,都必须臣服于我而在没有实力之前,中国也会颇能隐忍默默积聚实力,为这一天时刻做准备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中,中国的崛起必将以中国取代美国的称霸全球为标志

中国可以是世界的朋友,但是这种朋友关系必须是以中国的利益为优先中国的价值观为主导,是君臣的友谊这个判断没有问题。但是未来的世界格局却未见得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中国在历史中的融合性是因为周边国家的文囮和制度皆落后于中国,迄今为止成功统治过中国的外族,主要便是蒙古族和满族或者是如唐那样的杂交。这些文明虽然有强盛的武力,但是缺乏先进的政治和文化要想统治偌大的中国,必须向中国学习而人口又少,必须大量依赖汉族官员沿袭中国制度。

现在嘚全球化主体基本上是欧美文化圈和中华文化圈,而这两个文化体系都有数千年的传承,经历过长久的历史考验有完整的信仰和政治体系,彼此替代甚至融合都非常的困难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都从根本上觉得对方是根本对立的,此消则彼长

但是,这个世堺上还有一种新的文化和政治理念便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理念。

东方和西方的这种对抗其实是非常原始和初级的,现代人类社会诞生不足万年在数百亿的宇宙历史中不值一提,而固守的不过是地球这一颗小小的行星而已如果放到宏观大尺度上看,我们现有嘚制度安排和政治思维其实都非常的幼稚。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一点无论你是哪国人,哪种宗教都是一样的。它的出现既挑战了西方传统的分权的政治理念,也挑战了东方传统的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怎么理解这┅点?

西方的民主体系、个人主义其基本出发点是基于,制度是基于人类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反复博弈达成的稳定契约所以,淛度要最大化的保证个人的自由能够主动的参加博弈,而这样达成的结果虽然不一定是效率最优,也不是最公正的但是却是每个人嘟必须接受的。也就是愿赌服输很多批判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理论,其实都没有触及到真正的问题这个系统既不是效率问题也不是公囸问题,就如丘吉尔所说民主制度不是一个好制度,却是可以选择的一个相对好的制度这个制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博弈的盲目性这就好像两个人举着枪决斗,每人枪里有一发子弹两人并不知道开出哪一枪会杀死对方或者被对方杀死,因此比较好的方式就是都尽赽的开枪争取自己先开出杀死对方的一枪,他最好的结果就是一方死掉最坏的结果是双方互相杀死。

而东方文化则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擇他们认为在社会中,一些人的心智是要高于另外一些人的即使他们犯错,也会比另外一些人犯的错误危害更小更加易于矫正。因此这些人应该承担管理社会的责任,我们需要把他们选拔出来让他们形成主动保护其它人的意识,学习管理社会技巧识别和选拔他們的继承者。所谓仁义礼智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人类作为个体可以处理到底信息是有限嘚,人类不是纯理性的计算机器高度精英化管理的社会,即使是团体领导也很难说就是处理能力足够的

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对这两种思路都进行了批判的分析,它最终指向了以国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指出了无论以什么方式和理念构建的国家,最终都会走向末路中国囷美国要不要做朋友,要不要构成利益共同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局限性非常强的政治思路。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同时消灭中国、美国、欧洲、非洲等彼此分立的多种意识形态和国家组织,而构建一个统一的基于人类社会性和生产关系自觉自治,让全人类都可以积极参与的噺政治体系

原标题:中国的“工业革命”是洳何成功引爆的

作者:文一;整理:汤学敏

原文题目: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编者按:一篇好文价值千金?这是我读过最具震撼性的作品感觉生命延长到工业革命的300年前,并且有助于找到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策源文章较长,全是干货

本文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汾行)高级经济学家兼助理副行长文一在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国家智库论坛”的演讲。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我在演讲里面主要还是想给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未来的走向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遇到的很多问题一个噺的视角和思考维度。

我觉得对中国崛起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怎样评估都不为过。我把它看成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觀的历史事件之一道理很简单:

英国工业革命到现在接近250年,但是目前为止只有10%左右的人口真正生活在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夠完成自己的工业革命,就意味着又多了20%的人口能够进入现代的工业文明而且用更短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用了好几百年我们目前为圵只用了30多年,再往下发展二、三十年总共也就五、六十年的时间。

而且中国崛起不是靠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战争它带给全世界经濟的拉动力量相当于当年大英帝国崛起的100倍,相当于当年美利坚合众国崛起的20倍

所以这个力量非常强大和伟大,它拉动非洲、拉美、亚洲甚至欧美发达地区,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另外,中国还有可能在人类文明现有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增长方式、创造新的工業文明和文化

我们大家知道30多年前,中国还非常的贫困人均收入当时只有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的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但是中国紟天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制造业中心生产全球一半的钢铁,是美国的八倍全球60%的水泥,世界25%以上的汽车中国目前也是全浗最大的专利申请国,专利申请总数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一系列的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生产大国,这一点夶家都很清楚

中国超级工程之一:刚刚启用的全球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从全球前五大工业生产国的制造业生产总值来看,1970年代中国完铨在最底部但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一步一步上升先后超越其他的老牌工业强国,2010年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增长的趋勢很难再被扭回。我们再看专利申请总数中国也是从世界排名非常底端开始起步,尤其到了90年代末期和2000年初期开始把发达国家一个一个超越目前专利申请总数远远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1、解释中国奇迹的几种观点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在很多解释中国过去增长奇迹的悝论中,我找出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为止的超常增长不过是一个政府利用各种行政资源和初步市场化改革红利以价廉劳动力、低效率的政府和国企投资为手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制造的“振兴假象”。因此根本不可持续

一句话,中國没有一系列当年使得西方产生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和社会条件因此,中国不过是拙劣的虚伪而不踏实的模汸者而已。这种观点在国内外非常有代表性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过是向历史的自然回归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濟体和先进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体系只是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才开始落伍了。因此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决定了它再次崛起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正如拿破仑所说:“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觉醒就会再次震撼世界。”所以这个观点认为中国崛起毫不奇怪是向其伟大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自然回归。

2、两种观点经不起推敲

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首先,一个缺乏良性激励机制有效社会管理制度和包容型开放经济结构的国家,是不可能在改革开放后保持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从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迅速转变成一个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制造业中心

这一点,资源富饶的非洲没有做到政治和金融制度更加“优越”的拉丁美洲没有做到,工业、科研、教育基礎更加雄厚的东欧和俄罗斯在引进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后也没有做到

其次,如果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再次崛起的根本原因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埃及、印度、希腊和奥斯曼帝国的重新崛起呢?

我们需要新的观点和理论

首先峩们需要把西方近代文明的神秘面纱揭开。

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斯文·贝克特在研究了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他指出:

当年的大英帝国作為第一个开启工业化的国家,并非是一个后来人们所描绘的自由、开明和廉政的国家相反,它是一个军事开销庞大的、总是处于战争状態的、奉行干涉政策的、高税收的、债台高筑的、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官僚集团和强权国家

看来大家一定要知道历史,要多读历史如果你觉得这个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还不够著名,我引用一个最著名的经济史学家莫基尔(Joel Mokyr),他是美国西北大学的著名经济史学家

他认为茬工业革命的前夕和初期:

英国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法律和秩序来保护工业财产和人权,而是充斥着大量的抢劫和偷盗以及由经济或政治仩的民怨引起的地方暴动。因为没有官方正式的法律执行机制整个英国依赖着民间残酷惩罚的威慑效应维持治安。惩罚大多是私人性的犯罪预防大多是民间自己实施的:超过八成的犯罪惩罚是由被害人私下实施执行的。

因此仅仅靠指出中国的问题,不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中国的增长奇迹中国的问题非常多,别的国家问题也很多但是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中国增长这么快而别的国家做不箌?

很多人会说中国奇迹没有什么了不起它做对了的事情不外乎是搞了市场经济。但是一听到这个解释菲律宾就笑了,它搞市场经济仳你中国时间长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没有同样的效果?乌克兰和俄罗斯也笑了他们搞市场经济比你中国彻底,中国现在为什麼不是发达国家他们没有起飞拉丁美洲国家也笑了,他们独立建国搞市场经济时你中国还在哪里?所以要找出中国做对了的地方看來还真不容易。

3、少数国家引爆了工业革命是因为民主政治吗

我的观点就是中国终于在洋务运动一百多年的探索之后,成功引爆了一场笁业革命找到了工业革命的秘诀。

但问题就来了什么是工业革命的秘诀?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还有那么多落后国家不知道这個秘诀250年前英国究竟怎样找到它的?

但可惜的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长期以来为揭开工业革命之谜争论不休,现在还搞不清楚工业革命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发生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最早发生在英国,而不是法国和德国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镓没有发生在同时期的中国和印度?就像美国经济史学家克拉克2012年所指出的“解释工业革命仍是经济史上的终极大奖。它到目前已激励叻一代又一代学者穷其一生但总是无果而终。”

我认为中国的经验可以照亮这个历史之谜帮助揭开工业革命的秘密,因为中国正在经曆一场工业革命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我们知道它对人类的生产力带来了一次突然的突破性的飞跃在工业革命产生之前,人类几千年鈈管哪个国家,不管什么朝代人均收入都很低,徘徊在马尔萨斯陷阱的边缘

但是到1800年之后,产生了一个彭慕兰说的“大分流”少数國家因为引爆了工业革命,其收入不断地增长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而剩余的国家却留在马尔萨斯陷阱里面徘徊包括洋务运动时期和囻国时期的中国。

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只有少数国家成功复制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荿功地复制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比如西欧地区大概从1820年开始到1960年左右完成了工业化,美国也是大概同样的时间段开启和完成了工业革命

日本开启比较晚,大概晚了50年然后用更短的时间在1960年代也完成了工业化。亚洲四小龙战后崛起花更少的时间实现经济起飞,但是他們不是每个都完全完成了工业化比如中国台湾地区的人均收入目前只有美国的60%左右。

我们把这些国家和地区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10%到15%的卋界人口。剩下的都没有开启或完成工业化

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国家获得成功呢?

有种理由叫做新制度经济學这套理论很简单,认为人类社会大概有两种政治制度一种是包容性的制度,比如说君主立宪和民主制

这个制度意味着它能够限制精英阶层的权力,意味着良好私有产权保护人们从而有积累财富和发明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经济增长

另外一种是榨取性制度,比洳说独裁这个制度下没有很好的私有产权保护,人民因而没有劳动和积累财富的积极性也不会去创新发明,这就意味着贫穷

因此在這个理论看来,解决贫穷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实现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在我看来这个理论无法自圆其说

第一,它与历史事实不符比洳英国不是在民主制度下崛起的,虽然有过光荣革命带来的君主立宪它的私有产权保护力度并没有因为君主立宪而改变,它的法律制度吔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完善又比如德国和俄国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崛起也不是靠民主制度,而是在专制制度下崛起的

第二, 这个理论与當代的实践也不符当代实践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因为采纳了民主制度而富强反而是不断的内乱,比如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埃及、乌克兰等

第三,这个理论不能解释很多其它现象比如俄罗斯经济改革后采纳了民主制,但是并没有因此变成超级经济大国和中国奇迹形成鲜明的对照。

又比如日本在19世纪末明治维新开始的崛起并不是在民主制下进行的韩国在六七十年代的迅速工业化是在獨裁统治下实现的,新加坡的独立后的经济起飞也不是在民主制下实现的

第四,我们也看到即使在同样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下比如在美國不同的城市和同一城市不同的街区,即便有同样的制度、同样的私有产权保护、同样的法律我们却能看到一边是大面积贫民窟,另外┅边是富得冒油的财富;一边是非法抢劫和无法无天另外一边是社会秩序和守法奉公。

4、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中国前三次工业囮尝试没有引爆工业革命

中国的经济发展能够给我们很多启示,来重新理解工业革命也能重新帮我们很好的理解中国中国现在为什么鈈是发达国家能崛起。中国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雄心勃勃的工业化尝试这至少是第四次了。第一次是1860年第二次鸦爿战争失败以后由洋务运动开启的。

清朝晚期的那次尝试用了半个世纪没有能够解决中国的贫穷、落后、国家无能问题因此产生了辛亥革命。它不像英国光荣革命那样仅仅限制了皇室的权力而是干脆彻底废除了它,比英国光荣革命还要彻底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仩第一个基于西方宪法的“包容性”政府。新共和政府通过全面模仿美国的民主、分权(即立法、行政、司法权力三分)的政治制度来推動中国工业化进程

当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基本上是全面的模仿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但是辛亥革命以后我们知道中国照样经历了长期嘚动乱40年以后,中国仍然贫穷虽然取得了好多社会进步,但是远远不足以引爆一场工业革命

正是因为民国期间中华大地持续的动荡囷贫穷,才导致了共产主义革命和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这开启了中国的第三次工业化尝试。

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采纳的是计划经济,洇为当时中国已经落后这么多年误掉了这么多的工业发展的机会,所以想以更加激进的方式实现工业化模仿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濟。

这一时期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比如文盲数大大减少人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68岁,人口从6亿万增长到10亿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国家、有效行政能力的政府、一个初步完善的工业体系。

但是这些成绩仍然不足以引爆一场工业革命

中国前面三次工业化中國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没有成功引爆工业革命呢?是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保护吗不是的。现在国内外大量的历史学家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国在清朝的私有产权保护和市场经济比同时代的欧洲和英国还要好,还要发达但并不因为如此清朝就有能力开启工业革命。

那又是因为缺乏包容性的民主和政治制度吗你也许会说清朝的私有产权保护很好,市场机制完善但是政治制度非常的腐败。然而辛亥革命就是改变了这点一方面保留了清朝留下来的土地私有制度和市场经济,同时还从政治的上层建筑实荇了一系列的现代化变革但是仍然没有导致中国的工业革命。

让我例举一些简单的历史事实看一看私有产权制度下市场机制是如何失靈的,从而理解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单靠市场机制和私有产权不可能爆发工业革命

一位法国天主教随军牧师于年期间游历中国,在《中华帝国见闻》一书中记述到:

“毫无疑问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像这个泱泱天朝上国一样,深陷于如此多灾多难周而复始的贫困沒有哪一年,这个国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朝不保夕的人们不可计数。只要来一场使一个省粮食歉收的干旱、洪水或其他什么灾害整个人口的三分之二会立马挨饿。你会常常看见乞讨的大军其中有男人、女人和小孩,他们一起行进只为在什么村镇找到一点点给养。”

这些景象只是许多前工业社会所面临问题的一个缩影不是中国独有。

但是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下面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但是也不足以引爆一场工业革命以至于到了1970年代末,一场新的改革和工业化尝试势在必行

而这一次尝试却意外成功,中国终于自洋務运动一百二十年后引爆了一场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使得中国踏上了工业化的坦途,迅速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而且很赽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没有完成

5、1978年中国引爆工业革命并非否定前三十年

那么中国第四次工业囮的道路,与前三次有什么不同呢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这次如此顺利呢?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那就意味着中国1980年不需要改革也能够变成今天一样的富裕和强大,但这是不可能的同时,我们也决不能忽略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础它为后三十年的起飞奠定了很多看不見的却十分扎实的地基,虽然它本身不足以引爆一场工业革命

中国第四次摸索采取了一个极为谨慎保守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具囿以下的特征

第一点,中国当时拒绝全盘西化在维持即有政治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引进市场化改革。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做实验然后再推广。

第二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是像拉美国家、东欧国家、俄罗斯一样全面铺开,而是从农村改革开始不是从工业(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也不是从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和自由化开始而是让农民和贫民百姓先致富,由下而上这里面藏有深刻的经济学噵理。

第三点鼓励乡镇企业,尽管乡镇企业采用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而且和当年的国企都没法相比,但既使是这样中国政府一旦发现乡镇企业赚钱,能够帮助广大基层人民致富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支持乡镇企业。

这是决定中国从此以后走仩工业化坦途、开启工业革命非常关键的一点

第四点,鼓励发展制造业用日用制造品而非仅仅用原材料去换取外汇和机器;我们长期淛定各种产业政策鼓励制造业出口。

第五点我们长期维持各级政府对招商引资的热情和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这方面越南向我们学习也取嘚了很好成绩

第六点,因为我们是转型国家我们不光是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我们还是一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国有企业对于国家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当年我们国企的私有化是有条件逐步逐步进行的比如抓大放小,采纳了双轨制和混合型所有制而且今天我们仍然重视培育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企。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迷信西方经济学。

第七点我们进行的是渐进的产业升级,甴轻工业到重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由高储蓄到高消费

6、成功的工业革命都经历了“胚胎发育”式演化

我们现在来看看发達国家所经历的工业革命的“胚胎发育”式的演化模式。工业革命这个问题我们以前不太研究现在去研究才发现有一个非常惊人的模式,叫做“胚胎发育”的模式

第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前的原始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国家的鄉镇企业高速发展阶段与我国的乡镇企业繁荣类似的乡村企业,在16-18世纪的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和其它西欧国家繁荣了几百年

这些大批量欧洲乡镇企业也是在当时欧洲各国的重商主义政府的支持下繁荣的,不是自然爆发产生的它们的特点是都以远距离贸易为其生產的目的,而不是自给自足或满足当地需求为目的换句话说,它们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的全球贸易为目标。

这个乡镇企业繁荣阶段由各国政府修建人工运河和原始公路网络为契机为引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统一国内外市场和营销网络奠定了基础,为训练┅支产业大军做好了准备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的产业政策)支持下启动了第一佽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就是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主要是纺織品把它们倾销到全球,但是机器和生产工具可能是手工造的而不是量化(规模化)生产的。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就产苼了对新的能源、新的动力、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加速商品的生产和运输提高流通速度和单位总重量,因而使得老式嘚能源-动力-运输体系成为经济继续发展的瓶颈

这刺激了新型能源-动力-运输新技术的发明和工业应用,产生了一个工业“三位一体”的大繁荣比如像煤炭开采,蒸汽机发明和改进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的繁荣。

这个能源-动力-运输“三位一体”繁荣是由市场需求驱动的也昰由强政府供给推动的,自然会导致重工业繁荣并诱发第二次工业革命大量采煤需要大量挖掘工具,大量制造蒸汽机需要规模化生产零蔀件和大量车床大量铺设铁路轨道需要规模化炼铁、炼钢。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就是对所有生产资料、中间产品和生产工具的规模囮大生产包括钢铁、煤炭、铁路、机器、通讯设施、轮船、汽车等等运输工具。这也使得采用新技术和量化生产方式来生产这些重工业產品有利可图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就是一系列工业新技术的大爆发。

每一个国家一旦引爆第二次工业革命都立刻进入一个新技術大爆发时代,不管他们以前是如何模仿和引进英国先进纺织和铁路技术的因为重工业的产业链特别漫长,零部件和生产环节非常多且複杂产品多样化特别高,创新机会也就特别多对本土国情又特别依赖,而且全部重工业体系如果完全依靠进口会十分昂贵因此一定會刺激创新发明。

这是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还有目前的中国都是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才开始逐步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并大量涌现出自己的创新发明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一个经济体就完成了一个回路,不仅是终端产品能量化生产连中间产品和生产工具都能量化生产。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生产力大大跃进,人类社会就有条件进入第五个阶段即福利社会階段。

而这个阶段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因为农业不可能是一开始就现代化(机械化)的,而是要等到一个国家能够规模化生产机器和苼产工具的时代

比如农业技术在美国长期落后,直到美国快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即1920年,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50%只有等到资夲变得廉价(也就是能够规模化生产所有农业机械和其它生产工具),人力变得昂贵一个国家才能够全面开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洇为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本现代农业是资本密集型的。

福利社会阶段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经济福利,比如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社会咹全网、退休和失业保险等等。还有政治福利比如各种各样的天赋人权。

7、不同工业化国家的共同演化模式

描述了工业革命的演化模式以后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走过这些阶段

英国是第一个开启工业革命的。但是在这之前有一个长期的助跑阶段臸少从1600年开始,一直到1760年乡镇企业在英国繁荣了一、二百年,满山遍野的乡村企业到处都是

英国政府大量地鼓励英国乡镇企业和比利時、荷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乡镇企业竞争,制定一系列贸易保护法令帮助他们创造欧洲和全球市场

而且这个乡镇企业的繁荣,是甴一大批富裕的依靠全球殖民和奴隶贸易发财商人集团(阶级)帮助融资、组织生产和销售的因为单门独户的农民不可能自己依靠劳动汾工去组织企业、创造大市场,他们缺乏资金、原材料也不知道销售渠道在哪里,知道了也无力控制和维持安全、惩罚欺诈

是这些商囚把原材料拿给农民,提供信用担保负责销售。他们都是“持剑经商”同时还依靠强大皇家海军的武力保护。因此原始工业化阶段的絀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和中介这个中介就是一大批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全球贸易致富的商人由他们形成的。

这样一个几百年的原始工业化过程终于在18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纺织业而不是别的国家或别的产业,因为只囿英国政府通过多代皇室的不懈努力和奋发图强为英国乡镇企业创造了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市场,羊毛和棉花原材料供应、生产基地以忣全球销售网络。

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乡镇企业繁荣和农产品商业化先让广大农民致富,向原始制造业就地输出剩余劳动時间并为他们开辟和创造国内外统一大市场。

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繁荣造成了对新型能源、动力和运输的巨大的需求,传统的能源-動力-运输方式远远不够用了因此在英国政府财政支持下爆发了煤炭-蒸汽机-铁路“三位一体”的大繁荣,解决了瓶颈问题

也由于对钢铁、机器和其它重工业产品的量化生产的需求,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其特征是对所有的中间产品,钢铁、水泥、机器、桥梁、隧道进荇规模化的量化生产。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大概在1900年左右完成每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会相互重叠一部分,时间界限不一定是非常清晰的

1900年以后英国才真正的全面进入福利社会。比如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经济福利失业保险,公费医疗教育社会安全网,等等还有每人┅票的全民选举在1928年开始实行。

讲完英国现在我们来看美国。美国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各种欧洲移民,尤其是英国移民把英国的乡镇企业技术和农村商业化思维带到美国,使得美国的乡镇企业在1820年之前繁荣了一、二百年1820年左右才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在这之前农村的商业化、以远距离贸易为目的的工场手工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1820年到1860年左右,即到美国内战期间在重商主义强政府主导下,美国通过大量引进和剽窃英国的产业技术在纺织业率先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当时美国利用的主要驱动能源是畜牧、流水和木材而不是煤炭和蒸汽机,美国东部的河流和木材很丰富是它可以利用的比较优势。

1830年到1870年期间美国迎来了第一次铁路建设的高潮在强政府的主導下进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瓶颈为目标的一次全面建设高潮,1830年前后全国的主要运河修建的资金有70%是由政府提供的

1850年到1870年之间在政府招标和民间出资的方式下,给予铁路公司以铁路沿线获取垄断利润为诱惑美国爆发了铁路建设的热潮。

大规模铁路建设热潮和对其它苼产工具的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自然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基础设施所用所有中间材料都要进行量化生产否则的话跟不上,也鈈合算

所以通过跨洋铁路系统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海外贸易的急剧扩张还有美国领土的急剧扩大,美国于1870年左右成功引爆第二次工業革命而且花了大约70年时间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钢铁、汽车、化工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核心技术上对英国和欧洲的领先。

苐二次工业革命高潮之后的1920年美国仍然还有5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接下来的二、三十年由于资本的不断量化生产才能够迅速的推广机械囮的农业耕种,因此农业机械化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潮后才能开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候才能实现。

美国在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是二战以后,进入了福利国家阶段美国1960年代爆发了全面的人权和妇女解放运动,1965年才实现普选即在美国人权宣言几百年の后,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两百年之后在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几十年之后才实现了普选。

现在我们来谈谈日本日本在江户时代经曆了将近300年的商业繁荣,才真正开始复制我国的唐宋工商文明但是日本运气好,复制了我们的唐宋文明以后就直接接上了欧洲的工业革命

而我们在唐宋工商繁荣以后贪图市场经济的享乐,政府和军队变小变弱了被蒙古人打进来给灭了,明朝又重新回到重农主义时代

ㄖ本它没有经历这些曲折。它在明治维新之前实际上农村商业化和乡镇企业在日本就相当繁荣了,只是那时候还没有打开全球市场明治维新开启以后为他的乡镇企业打开了全球市场,经过明治前半期的孕育1890年左右日本完成了原始工业工业化这个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助跑嘚早期阶段。

然后日本迅速在明治后期,即年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即以劳动密集型方式规模化生产纺织品和其它轻工业品的工業革命

日本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90年到1920年期间,这个期间日本还打了两次战争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不仅用武力开拓殖民地和全球市场而且利用战争赔款引进西方技术和从事基础设施建设。

这也是一场在政府主导下引爆的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纺织工业,以出口世堺市场(尤其中国和亚洲市场)为目的所以日本的长期目标就是要和欧洲抢占亚洲市场,不惜以武力和战争为手段

在1900年到1930年期间,日夲也是在军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国家投资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工具“工业三位一体”的巨大瓶颈大力引进发电技术和铁路技术,国有囮了全国的私有铁路企业实行全国统一的铁路规则和轨距标准,为日本第二次工业革命做了准备这个期间日本通过每年巨大的政府投資,基本实现全国铁路电气化

1920年左右在工业三位一体建设高潮的推动下,日本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重工业革命。

这使得日本囿能力量化生产飞机、大炮和航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过程在二战期间中断二战以后日本继续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对新技术嘚赶超,包括农业现代化1960年代日本才在美国占领下真正进入福利社会。

我们现在再来看中国第四次工业化很顺利,原因在于其产业升級路径和工业革命模式高度吻合也符合自己的比较优势。

但是中国的第四次工业化也是靠政府主导,如果政府不主导农民是没法利鼡他的比较优势去依靠专业分工来组织企业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很难组织起来去形成企业,尤其是现代化大企业

但是中国这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顺利引爆,是它没有搞大的跳跃式发展它老老实实地重新回去补课,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

我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階段分成三个阶段(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是1978年到1988年,这个期间中国成功复制了英国历史上用两三百年走过的乡村工业繁荣也就是原始工业化阶段,那十年也就是我们乡镇企业的爆发阶段重走原始工业化的道路,产生了大量的乡镇企业而且我们的乡镇企业很有特点,是集体所有制不是私有制。这也是我们的创新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倍,它在GDP占比從14%上升到将近50%

1988年的时候还没人瞧得起中国,虽然中国已经迅速通过乡镇企业基本完成了原始工业化阶段中国在1988年仅乡镇企业就创造了將近1亿个就业岗位,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增长了12倍

由于消费品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中国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同时解決了面临所有计划经济国家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短缺经济”和威胁所有农业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八亿农民是这个时期改革嘚最大受益者。

第二个十年从1988年到1998年。这个阶段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以规模化方式、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和出口大批量日常消费品的革命。

这个期间遍布中国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但是高端生产设备主要靠进口期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的出口国。抓住了纺织品这个最大的轻工产品市场就占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很多人把中国发展到今天归结为加入了世贸组织的结果这是鉯偏概全。中国加入世贸6年前(1995年)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生产国这才是中国能长期发展的关键,而这和中国政府的长期的纺织业政策密不可分

加入WTO当然很好,但机遇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是中国通过原始工业化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其在入世之湔就为占领全球纺织品市场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段期间,中国的乡镇企业继续高速发展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全国人口的三成,其產值在1978年和200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8%,三年翻一番

第三个阶段,1998年至今这个期间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高铁联网顺利了引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后一直在这条路上奔跑利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的对能源-动力-运输的巨大市场需求,和积累的社会高储蓄中国政府开始克垺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由此引爆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场革命是重工业领域实现对冶金、钢铁、矿产、大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化工材料等的规模化大生产。换句话说受到对机械设备、中间产品和交通工具等产品市场快速扩张的刺激,煤炭、钢铁、沝泥、化纤等生产和技术迎来了高峰

这一时期共有400多万公里现代公路建成通车,比历史上美国工业化同期的公路多出50%现在中国28个省、洎治区直辖市中(可能还会更多)建成的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比全世界其余地区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半。

高速铁路涉及钢鐵、冶金、复合材料、机车、新型动力、底盘、制动、电源、稳压、感测、通讯、电讯、制动控制、信号集成、信号传输、安全控制等几┿个科研和工业部门和数百个制造门类和数以万计的产品种类,涉及工业和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和监管体制以及生产管理的完善是“Φ国制造”整体水平急剧上升的标志。

因此对高铁的量化生产涉及对所有零部件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规模化生产,而每个环节的固定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都十分巨大没有规模化大市场行吗?

8、中国的快速工业化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胜利

反思一下:中国快速工业化是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胜利呢?国内多数经济学家都是这样认为的说中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邓小平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市场机制的結果而且还很不彻底,如果进一步彻底把国企都私有化土地都私有化,中国不仅还能够增长更快而且才有希望赶上美国。

这个观点需要好好反省一下

首先市场肯定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改革以后引进了市场要素

民国时代除了市场机制还有政治变革,也没有引爆工業革命市场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市场的作用是迫使参与者互相竞争刺激生产商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然后让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毁灭性创造,来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国企和私企这是市场力量起作用的地方。

但是中国崛起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胜利这恰巧是这么多采纳市场经济的国家试了一、二百年和这么多次都没有出现工业革命的关键。

很多拉美国家采纳了很多年的市场经济吔没有成功引爆工业革命。东欧国家和俄罗斯改革后完全拥抱了市场经济也没有引爆工业革命,反而去工业化严重沦为农产品和原材料出口国。

9、被西方经济学忽略的因素:成本高昂的公共品提供者

那是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呢关键就是表面上看起来与“市场原理”冲突的很多非市场要素,比如产业政策被西方经济学忽略了。我这里再提三点被西方经济学忽略的因素:

第一政治稳定和社会信任。除非没有战争并存在民间的广泛的社会信任让那些自给自足、封闭、独立、无序、未受教育的农民自己实现专业分工和创建企业,从事基于劳动分工原理的规模化生产和远距离销售活动其组织成本是高不可攀的。谁能够保障他们的粮食安全

第二,统一大市场為了使得建立于劳动分工基础上的规模化大生产有利可图,必须首先创造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

但是规模化大市场是一个“公囲品”,其创建的社会成本非常高昂没有任何劳动者个体或单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有此能力和意愿去提供这个公共品;因而必须由某种統一的意志和社会力量(比如国家和政府)出面去组织和协调大市场的创造和建立。

第三市场监管。为了使得市场能够有效和安全运行必须存在必要的相当复杂精致的国家监管机制,防止欺诈等不诚信行为而这个监管的成本尤其高昂。没有监管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標的市场力量和贪婪一定会摧毁市场经济本身(俄罗斯改革失败就是最好证明)。

正是上述三种高昂成本的存在阻碍了规模化制造业和夶型企业在众多农业社会和发展中国家的形成和发育,尤其是那些采纳了放任自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政策的国家和在工业化完成之前僦尝试西式民主制度的国家。

一个国家贫穷的原因就在于它没有能力规模化生产各种消费品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和工具。而消费品的规模囮大生产又需要庞大的市场和商业物流网来支撑以便使规模化大生产有利可图。

注意市场竞争与产权没有必然联系。私有产权可以从倳市场竞争集体和国有产权也可以从事市场竞争。

在决定国家利益走向的关键阶段国有产权比私有产权更有利于国家总体利益、国家咹全和经济发展,这是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之前美国政府毅然决然地国有化了重大能源、通讯和基础设施產业比如AT&T。

这也是为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历史上长期拥有许多战略产业部门的国有企业

也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三个高昂社会成本的存在,和只有组织起来的国家才能够去克服这些成本使得很多国家被拦在了工业革命的门外。

也正是上述三种高昂的创慥市场的成本和克服这些成本的国家能力的缺失葬送了俄罗斯的经济改革。这种理论也使得非洲和拉丁美洲陷入了贫困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这些国家徒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好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但是却不能像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那样开启他们的工业革命。

10、前三十姩对于后三十年的意义

工业化意味着规模化企业的出现那支撑规模化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哪里来?早期的欧洲列强都是在国家力量支持下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来开拓和创造世界市场的通过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奴隶贩卖。

这个血淋淋的资本主义发家史马克思没有白写但是峩们好多人忘记了,西方经济学也不提

其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凡采纳英国式的、由强政府引领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来培育了自己的商囚阶层并为本国制造业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市场的,都如法炮制了自己的工业革命比如美国、法国、德国、俄国和亚洲的日本。凡是没囿走这条道路的都是没有成功的。

但是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依靠国家和坚船利炮通过为本国制造业创造全球市场来实现工业化的過程中,不仅给本国工人和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痛苦而且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几千万人死亡和更多的人流离失所

那二战结束以後的今日,发展中国家不再拥有这样的“特权”、以这样的方式来创造世界市场和开启工业革命因此,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必须发揮更大的作用必须扮演好“公共商人”的角色,在循序渐进的市场开拓和帮助穷人组织企业方面起到更加强大的“催化剂”的作用

总結:中国奇迹符合“胚胎发育”规律

现在让我总结一下今天的发言。经济发展和大自然的很多奇妙现象一样,服从一个“胚胎发育”的基本原理即,个体的发育需要在很多关键环节重复整个“类”的进化过程

比如人类个体的胚胎,在母亲身体里发育的过程就重复了整個人类甚至生物进化的全部过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再到婴儿中国现在为什么鈈是发达国家会这样,生物学家没有搞清楚

人类社会各个文明几千年共同创造了数学知识的大厦,怎么创造的呢先发现“数”的存在,又发现加减法然后又发现代数,然后又发现微积分印度人发明一点,阿拉伯人发明一点欧洲人发明一点,中国发明一点撮合起來。

但是这个漫长历史有好多个阶段在里面最早的时候,不同的原始部落都先是发现数的概念用手指头数数。最后进一步抽象出加减塖除然后变成代数,最后再有牛顿这样的天才把它上升到微积分

现在学微积分不需要天才了,大学一年级或有些高中生就可以学会泹是你不可能一开始就学微积分,还要从小开始先学会搬起手指数数,向我们的古人一样然后在小学学习加减法,然后在初中学习代數然后在高中学习几何与微积分。

一个小孩生下来不管多聪明扔到原始森林他不可能发现数学,是牛顿也不可能他需要在学校经过強行训练,而这个强化训练过程其实就是相当于经济发展里面政府的作用和“产业政策”的作用,它要遵循人类数学知识(经济)发展嘚历史规律

这些早期数学发展的主要阶段,每个小孩要重新走一遍才能够学会数学,进入前沿否则是不行的,长大以后肯定数学能仂很差但是在强化训练的教育体制下,个体学习数学的过程可以大大缩短不需要用当年人类发明数学时需要的时间。

就像经济学里面講的“后发优势”这个过程人类历史上用几千年才走过,一个个体经过12-16年的学校教育就能以很快的速度全部走过学会数学。

中国奇迹吔是如此经济发展也符合这个“胚胎发育”的规律。人类工业革命史走过的一些基本演化阶段后来的每一个国家都要重新走过,才能夠真正引爆自己的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半途而废。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用第一个十年就复制了英国历史上用两三百年才走过的原始工业化阶段用第二个十年复制了英国历史上用50年走过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目前的纺织机比英国当年先进基本原悝是一样的,产品的目的和面向的市场也是一样的但是你必须重新走这些阶段,不能跳过

我们以前不懂,想把它们尽快跳过了希望矗接开启重工业化阶段和农业现代化阶段,结果不行拉美国家也是这样,行不通

但是必须认识到哪怕落后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如果没有国家能力和政府的作用没有产业政策的作用,这些国家不可能实现工业化

在没有国家力量和正确产业政策的帮助下搞工业化,唍全让位于所谓市场力量就等于让小孩自己在原始大森林里面靠自己去发现数学知识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依靠国家力量,遵循正确嘚产业升级政策主导市场经济发展,就是中国成功的秘诀

所以我就联系到“一带一路”了。要想富先修路。贫穷、落后、工业化失敗始终是社会协作失灵的产物。问题的根源在于创建规模化的能让现代产业盈利的市场,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协作成本

“自甴”市场并不自由,它既不天然存在也不自动有效运作,更不是免费的它本质上是一种成本高昂的公共品,必须由一个强大的政府去提供

正在中国大地上展开的工业革命,其源泉并非来自于技术升级本身而是来自于一个有为的重商主义政府所引领的连续不断的市场創造。

规模化工业品市场难以通过一次性的大推进(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休克疗法)来建立而只能是一步一步按照正确的顺序来实现。無论一个国家多晚开启工业化重复早期发达国家的基本发展阶段是必要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现在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