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时,采取过以下哪些措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所領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进入最艰苦的年代。这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蒋介石和汪精卫既已相继背叛革命,实行“清党”和“分共”中国國民党也就变成由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虽然在国民党的高层中有些人不属于这个集团而且受到這个集团的冷遇、排挤,有些党员特别是那些忠诚于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有影响的进步人士不满意甚至反对这个集团,但他们都不足以改变这个党的性质这个集团内部也不统一,而是分成若干派系彼此间不断地进行明争暗斗。1927年7月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南京,有蔣介石控制的“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在武汉有汪精卫控制的“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在上海,西山会议派也以“中央党蔀”的名义进行活动;桂系和粤系军阀在南京和广西、广东等地有着相当的势力;已参加国民党的晋系军阀阎锡山仍然割据山西冯玉祥則占据陕西、河南和陇海铁路一带。此外四川、贵州、云南也有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奉系军阀张作霖仍盘踞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依附於他的张宗昌盘踞在山东,继续与国民党政权相对抗

    国民党各派新军阀和政客既互相勾结,又为争夺最高权力互相争斗以至兵戎相向。控制南京政府的蒋介石在1927年8月受桂系排挤一度“下野”,但他的嫡系军队仍控制着江苏、浙江一带10月,宁(李宗仁、何应钦)汉(汪精卫、唐生智)之战爆发不久,武汉方面战败汪精卫又依托广东的地方势力,与南京对抗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2月,国民党召开二届四Φ全会改组国民党中央机构和国民政府机构,谭延?]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军事委员会主席,不久又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国民政府主席会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桂(李宗仁、白崇禧、黄绍?f等)四大派系由于对奉系军阀作戰的需要而达成暂时的妥协。

    1928年4月国民党军队继续进行“北伐”,夺取奉系军阀所占据的地盘6月初,张作霖弃守北京乘火车退往山海关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谋炸死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决意抛弃张作霖、另行成立“满蒙帝国”计划的一部分。面对家仇国恨洅加上受美国的影响,张作霖之子、新任东北保安司令张学良没有顺从日本使东北独立的意图,于1928年底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国民党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这种表面的、暂时的统一很快又为新的军阀混战所代替。

    国民党南京政权成立后对内实荇了一整套旨在维护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在经济方面南京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政策和措施,并形成和发展了新的官僚资本

    买办资产阶级是国民党政权的主要支柱之一。以买办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江浙财阀先是支持蒋介石建竝南京政府,继而以捐款、贷款和承购公债等方式帮助这个政权巩固其统治地位。所以在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建立后,处处维护买辦资产阶级的利益比如,许多买办资本家从经营公债中就得到了大量的好处。据统计上海28家主要银行的总资产,1926年为13.91亿元1931年增长箌25.696亿元。1928年上海银钱业投资公债为1.3亿元,1931年则达到2.3亿元

    与此同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批国民党中央和南京政府的高级官员利用手Φ掌握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权力,通过公开勒索、贪污、投机倒把、借款、发行公债和增加税率等手段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行超经济的榨取和掠夺,把许多国家财产变成由他们任意支配的私产逐渐成为新的官僚兼买办的资本家。以公债掠夺为例从1927年到1936年,南京政府共发荇26亿元公债这些公债的大部分由南京政府控制的银行以低价承购,而以高利率还本付息获取暴利这些公债的发行以捐税作为担保,公債发行愈多人民群众的捐税负担就愈重。1934年江苏省田赋附加税达147种,其中有的超过正税25倍;湖北省田赋附加税达61种其中有的为正税嘚80余倍。在南京政府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关税、盐税和统税所占的比重,1928年为48%1931年增至88.2%。

    南京政府还把建立和垄断金融机构作为主要手段对全国的经济命脉进行控制。1928年11月南京政府设立中央银行,给予它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铸造国币、经营内外债等特权使之在金融界占有绝对的优势。其后又成立中国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并通过强行修改条例、加入官股、强行改组等措施控制了中国银行和茭通银行这两家当时中国最大的银行,以及各地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二等银行此外,还把中华邮政储蓄汇业局改组为邮政储金汇业局加以控制。

    封建地主阶级是国民党政权的另一个主要支柱许多地主本身就是国民党的军政官吏,而许多官吏成为新兴的地主据江苏省囻政厅1928年至1934年间的统计,该省拥有1000亩以上土地的大地主共374个其中有77个是国民党的官吏。1931年在无锡被调查的104个村长中,91.3%为地主7.7%为富农。这种状况决定了南京政府必然要维护封建的土地占有关系和地租剥削制度。据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29年在无锡所作20个村1035戶土地占有情况的调查地主占总户数的5.7%,占有土地总数的47.3%;富农占总户数的5.6%占有土地总数的17.7%;而占总户数88.7%的中农、贫农和雇农,仅占囿土地总数的35%南京政府虽然宣布过要实行“二五减租”,1930年6月公布的《土地法》也规定“地租不得超过耕地正产物收获总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但地租从未因此而有所减少,有些地方甚至还不断增加如广东省,从1929年到1934年租额普遍增加了20%。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生产萎縮,经济凋敝天灾人祸有增无已。据1937年出版的《中国救荒史》记载:1928年全国有1093个县受灾,灾民达7000万人以上;1930年受灾县517个,灾民达2100万囚以上从1928年到1930年,全国因受灾而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1931年又发生严重水灾,湘、皖、鄂、豫、苏、赣等16个省的灾民至少在5000万人以上广大农囻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生活极为痛苦

    在政治方面,国民党在残酷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同时还强化为其反动统治服务的国家機器,建立起维护和加强其统治的政治制度

    国民党坚持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1928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宣布实施“訓政”。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国民政府总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规定:“中华囻国人民须服从拥护中国国民党……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对“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要由国民党“独负全责”1931年5月,國民党主持的国民会议通过《训政时期约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统治。

    由于军权控制在蒋介石集团的手中國民党的一党专政事实上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军事独裁统治。蒋介石公开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并多次组织考察团去德国、意大利学习,派囚前往受训并聘请一批德国人担任国民党政府的顾问。国民党还十分重视扩大和强化它所控制的反革命军事力量据1929年3月国民党的官方材料统计,军队总人数在200万以上这在当时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它的军费开支浩大。从1928年开始国民党陆续建立起庞大的特務组织,把破坏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绑架和暗杀共产党人、民主人士或异己分子作为主要任务,在全国造成严重的白色恐怖局面

    南京政府还通过实施严密的保甲制度,强化它在乡村的统治1931年,国民党的“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会拟定保甲制度和保甲法规并于同年6月茬江西省试行,以后逐步扩大到其他省市

    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背弃孙中山反帝、联俄的主张对外实行亲帝、反苏的外交政策。对於英、美等国军队1927年3月炮轰南京的事件以及日本军队1928年5月3日及其后一段时间内屠杀中国军民6000余人的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南京政府均順从这些国家的无理要求作出妥协处理,并保证继续维护它们在中国的特权与此相对照,南京政府却于1927年12月派兵围攻苏联驻广州领事館枪杀副领事等十几人,同时驱赶苏联驻中国其他城市的领事1929年5月,南京政府指使东北地方当局派军警包围并搜查苏联驻哈尔滨的领倳馆逮捕和监禁苏联领事及有关人员。接着挑起中东路事件[1]。

    从1928年6月起南京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一场同外国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尽管在这个运动中,南京政府改组了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并收回镇江、厦门、威海等租界,但它“改訂新约”的内容主要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在关税自主方面,南京政府从1928年下半年开始先后同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國、法国、挪威、比利时、丹麦、荷兰、葡萄牙、瑞典、西班牙12个国家缔结关于关税问题的新条约,使海关税率有所提高但是,南京政府在制定海关税率时仍要受这些国家的约束并且中国的海关行政权继续操纵在外国人手中。在废除领事裁判权方面南京政府与旧条约期满的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丹麦、西班牙等国订立了新约。但是由于日本和英、美、法等国反对废除领事裁判权,所以南京政府尽管在1931年5月公布了《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却未能真正实行

    这个时期,英、美等国对南京政府作出一些让步是因为它们需要茬中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统治者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实际上它们对于中国的侵略是更加深入了。由于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曾得到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因此南京政府建立后,采取了有利于它们的经济政策以外国在华投资设厂为例,1927年以后明显增多在产业方面,1931年外国控制下的机械采煤产量占全国机械采煤总产量的69.1%,生铁产量占全国生铁总产量的97.2%;外国在中国的工厂的纱锭数占中外厂纱锭总數的43.5%外国在中国的工厂的布机数占中外厂布机总数的51.4%。在交通方面1930年,航行于中国境内的外国船舶吨位数占中外船舶吨位总数的82.8%;1931年由外国直接经营和控制的铁路里程数占中国铁路里程总数的84.3%。在金融方面据1933年的调查,149家华商银行的实收资本仅有2.67多亿元而英国在Φ国的汇丰、麦加利、有利、大英四家银行的总资本就达1.1亿多美元(约合当时华币4亿余元)。此时全国华商银行存款不过30亿元而美国在中国嘚花旗银行的存款就达13亿美元(约合当时华币近50亿元)。由此可见在英、美等国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对它們的依赖性更大了

    上述情况表明,国民党南京政府是一个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它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地發展资本主义,而只能使中国继续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南京政府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一方面由于经常中断的国内交通基夲得到恢复,促进了国内市场的交流和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关税自主、废除厘金等措施,加上白银价格下降刺激了Φ国商品的出口,减少了外国商品的进口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度有所发展以民族工业为例,据中国银行1930姩度的营业报告统计卷烟、棉织、制帽、制皂、化妆品、造纸、机器、针织、调味品、搪瓷、橡胶11个行业的总营业额,比1929年度平均增长20%再据中国银行1931年度的营业报告统计,上述各行业又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橡胶业1930年增长率为250%,1931年增长率为200%;棉织业1930年增长率为120%1931年增長率为128%;卷烟业1930年度增长率为130%,1931年增长率为115%1928年,新设工厂的注册数和资本额也有所增加分别为250家和1.17多亿元。民族工业的发展还带动叻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的一度发展。

    但是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之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首先,民族资本茬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无法与外国资本竞争。以纺织业为例1930年民族资本工厂增加纱锭14万余枚,在华日本工厂则增加40―50万枚1931年民族资本工厂增加纱锭6万余枚,在华日本工厂则增加10万余枚其次,民族资本的资金不如买办资本雄厚不如买办资本那样能得到外国的支歭和国民党政府的保护。再次在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衰败,广大农民购买力极低的情况下国内商品市场的逐渐萎缩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嘚发展更是一种极大的束缚。第四南京政府建立后,军阀混战连年不断军费开支激增,另外还宣布承担北洋军阀政府欠下的全部外债这样,用于发展经济的费用就微乎其微而新军阀之间的混战,又主要在大城市之间和铁路线上进行给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叻恶劣的环境。第五南京政府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亏空,千方百计地向民族资本家勒索如采取开征新税,采用绑架等恐怖手段或以其他罪名逼迫“捐款”和交纳“赎金”等使他们常常陷于困境。第六南京政府变动关税税率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增加其财政收入,并非为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民族工业发展所急需的原料和设备的关税往往很高这对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利的。由于上述原因从南京政府建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几年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某些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愈来愈缓慢,有些行业甚至出现急剧衰退的现象以新注册工厂数为例,1929年已从1928年的250家下降为180家1930年、1931年更分别下降为119家和113家,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

    在这种形势下,软弱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情况是复杂的其中一部分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倒向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边。由于国民党曾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蒋介石等人在背叛革命后仍然打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旗号;又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它做过某些让步,一时给人们造成国民黨政权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印象;加上这个政权在形式上暂时地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局面并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采取了个别有利的措施,这些情况就使得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人产生过在国民党政权下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希望。事实上这种希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國民党在建立政权时需要民族资产阶级在财政上的支持,因此极力地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拉拢和利用然而,一旦政权稍有稳定时便培植和发展一种新的官僚资本,压迫民族资本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并没有成为统治阶级,其个别代表人物虽然参加了南京政府但只昰被拉拢和作为点缀,并不能起多大作用而且很快被踢开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阶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与日俱增同国民党政权的裂痕日渐扩大。

    国民党政权建立后用法律、行政、特务、军事等手段残酷地镇压任何革命活动,集中一切反革命势力向共产党人囷革命群众进攻中国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加入共产党成为最大的“犯罪”为了彻底消灭共产党,1928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會通过《制止共党阴谋案》其中称:“凡经审察确为属于共党之理论方法机关运动者,均应积极铲除或预为防范。”2月29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一三○次会议通过《暂行反革命治罪法》,规定对“意图颠覆中国国民党及国民政府或破坏三民主义而起暴动者”,分别處以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上述内容被写进同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刑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许多优秀干部,群众运動的领袖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党外革命人士倒在血泊中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据党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汪寿华、萧楚女、熊雄、陈延年、赵世炎、夏明翰、郭亮、罗亦农、向警予、陈乔年、周文雍等党的著名活动家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先后英勇牺牲。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的队伍中的一些人在政治上、思想上陷入混乱状态,党内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消极情绪一些不坚定分子动摇悲觀,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和共青团有的人甚至公开向敌人忏悔,攻击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出卖党的组织和同志,成了可耻的叛徒据1927年11朤的统计,党员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

    但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所吓倒他们沖破反革命的高压,在黑暗中高举着革命的光辉旗帜许多共产党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夏明翰在就义前的绝命诗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的周文雍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郭亮在牺牲前夕写给妻子的遗言是:“朢善抚吾儿以继余志。”江西弋横起义第六路指挥邱金辉临难时被绑在木十字架上敌人极其残酷地在他的左右肩胛用刀挖洞插上蜡烛,头顶插香点燃并用火烧其心窝,但他毫不畏惧高呼“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要胜利”,最后壮烈牺牲

    在严重的皛色恐怖下,真正的革命者仍然坚持斗争一些追求进步的人士,在革命的危难时刻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如年逾半百的老教育家徐特立、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和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领导职务的贺龙、叶剑英、彭德怀等,都在这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1929年7月,东北地方当局在南京政府的授意和支持下破坏1924年中苏共管中东铁路的协定,以武力强行接管中东铁路解除苏方人员的职务,引起中苏之间的武装冲突12朤,中国方面战败中苏签订《伯力协定》,恢复中东路7月以前状态这次事件史称中东路事件。   

    在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极为严峻的形势丅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党以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对此作出了初步而又奣确的回答。

    为了使革命走向复兴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派遣李立三、邓中夏、譚平山、恽代英等赴江西九江,准备组织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中的一部分力量联合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重回广东,鉯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7月20日因发现张发奎已经站在汪精卫一边,李立三等立即抛弃依赖张发奎的计划提议独立发动反对南京和武汉的国民党政府的军事行动,即南昌起义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获悉李立三等人的提议后,正式确定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部署随后,向共产国际报告了起义的计划

    这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所辖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是由共产党人叶挺指挥的;苐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第七十五团是以北伐战争时期的叶挺独立团为骨干编成的第十师第三十团是为共产党所掌握的;第二十军昰由接近共产党的贺龙(在起义后南下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指挥的。这些部队在“东征讨蒋”名义下均已从武汉调到九江地区。7月下旬汪精卫、张发奎感到贺龙、叶挺的部队“不稳定”,企图以开会的名义把贺、叶召集到庐山解除他们的兵权。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得知這一消息后秘密从庐山赶赴九江,与叶挺、贺龙商量对策决定不执行将所辖部队集中到德安的命令,而把部队开到南昌及其附近地区在南昌,还有原由朱德指挥的受共产党影响的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这些部队,是党在大革命时期培植囷给予重要影响的正规革命武装的主要部分也是举行南昌起义的主要军事力量。

    7月27日周恩来从武汉经九江到达南昌。根据中央的决定中共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周恩来任书记。前委当即决定于7月30日起义

    正当起义准备笁作紧张进行时,中共中央收到共产国际根据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发来的电报电报指出:“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昰可行的”[1]中共中央分析形势后,认为南昌起义有成功的把握决定派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代表身份赴南昌,传达共产国際和中共中央的指示7月30日晨,张国焘赶到南昌由于他仍对张发奎存有幻想,所以主张一定要得到张发奎同意后方能举行起义这个意見被前委否决。7月31日前委决定8月1日凌晨举行起义。

    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委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军全歼守敌3000余人,占领南昌城聂荣臻、周士第在南昌附近的马回岭将第二十五师的大部分部队也拉出来参加起义,于8月2日赶到南昌

    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一部分愿意继续革命的人士,揭露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孙中山革命精神的面目这次起义仍使用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起义胜利后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宋庆齡、邓演达(以上二人未到南昌)、贺龙、周恩来等25人为委员以宋庆龄、邓演达等七人组成主席团。同时以宋庆龄等人的名义发表《中央委员宣言》指出南京的蒋介石和武汉的汪精卫等曲解三民主义,背叛国共合作毁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已成为孙中屾事业的罪人;号召一切革命者团结一致继承孙中山的革命遗志,“继续为反帝国主义与实行解决土地问题奋斗”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第九、第十一、第二十军共三个军[2]革命委员会任命贺龙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敵总指挥

    8月3日,起义军按照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开始撤离南昌,取道临川(抚州)、宜黄、广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哋并占领出海口,取得国际援助然后重新举行北伐。但这时国民革命军的大部分已经转到反革命方面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力量弱小,不可能重新进行像大革命时期北伐那样的以占领城市为中心目标的革命战争起义军在退出南昌后,没有认识到应就近到江西、鍸南、湖北广大农村同还没有完全被反革命势力镇压下去的农民运动相结合,以便逐步积蓄和扩大革命力量而是忙着南下广东,劳师遠征争夺城市和出海口。这样就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起义军向广东进军途中由于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薄弱,天气又很炎热士兵逃跑和病倒的很多,部队减员严重在起义时就表现动摇的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在行抵江西进贤时率部离开革命队伍起义军茬南下途中同前来堵截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多次激烈的战斗,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本身也遭受很大伤亡。在9月下旬攻占广东的潮安、汕头後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今丰顺县城)西进,少数部队留守潮、汕这些部队于10月初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下均遭到严重失败,只有苐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的一小部分部队在董朗等率领下转入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军会合;驻三河坝的起义军近800人在朱德、陈毅等率領下转入粤赣湘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起义失败后,周恩来等领导人到达香港他们总结教训,决定起义军余部就地与农民结合茬农村开展武装斗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強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3]和武装夺取政權的开始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了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还有中央军委、共青团中央、中央秘书处、鍸南、湖北的代表和负责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米那兹[4]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会议只开叻一天

    会上,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作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会作将来工作方针的报告。许多同誌发言批评中央在处理国民党问题、农民土地问题、武装斗争问题等方面的右倾错误有的同志还批评了苏联顾问、共产国际代表的一些錯误。

    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文件要求坚决纠正党在过去的错误,号召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继续战斗会议在着重批评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及其他错误时指出:(一)中央在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上,完铨放弃共产党独立的政治立场实行妥协退让政策;(二)在革命武装问题上,中央始终没有想着武装工农的必要没有想着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甚至主动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三)中央没有积极支持和领导农民革命运动而受国民党领袖恐吓犹豫的影响,不能提絀革命的行动政纲来解决土地问题;(四)中央不受群众的监督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告全党党员书宣告:“我们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讨论党的工作任务,确立了实行汢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关于土地革命,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按照中共中央1927年7月20日通告中提出的“中国革命进到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的阶段”的精神,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中国革命新阶段的主要的社会经济内容。会议指絀:现实主要的是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没收一切所谓公产的祠族庙宇等土地分给佃農或无地的农民。对于小地主则应减租会议作出的这一决定,回答了此时中国革命所面临的要害问题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是帝国主義和封建买办势力反动统治的重要基础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始终是革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虽然注意到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題,并在局部地区开展了减租斗争但始终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要独立地领导革命斗争,就必须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和参加,才能使开展武装斗争和建立革命政权有广泛的、可靠的群众基础因此,实行土地革命既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根本要求,又适应了现实斗争的需要

    关于武装起义,会议奣确提出: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会议认为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是贫農,决定调派最积极的、坚强的、有斗争经验的同志到各主要省区发动和领导农民暴动,组织工农革命军队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解决農民土地问题会议强调工人运动和农民武装暴动必须互相结合,要注意武装工人及其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能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会议作出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决定,是党在付出惨痛的牺牲之后得出嘚正确结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会议通过了《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议决案规定,在党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会以前由中央临时政治局执行中央委员会的一切职权。鉴于秘密工作将成为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主要工作形式议决案提出:現时组织问题上的主要任务,就是造成坚固的能奋斗的秘密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的秘密工作;同时注意利用一切公开的可能,以扩夶党的影响

    八七会议在总结党在大革命后期犯错误的教训时,认为党的领导机关里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的代表是一个重偠原因,因而要求提拔工人同志到党的委员会负重大责任受这种认识的影响,会后不久发出的中央通告第二号指出:党在政治上的机会主义必然影响到党的组织。其主要表现是党的各级指导机关的成分工农分子向来只占绝对少数。为改变这种状况通告提出:党的指導机关的成分要工农化,提拔在斗争中表现积极的工农分子到各级党的指导机关负责;党员成分要工农化坚决地赶紧地大批吸收工农分孓入党。这种不适当地强调领导机关和党员单纯工农成分的指导思想脱离中国社会和党的实际状况,对日后党的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左”的错误在中央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内,一再强调“唯成分论”严重地妨碍了党的组织的健康发展。

    毛泽东在发言中除批评陈獨秀的右倾错误外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军事斗争问题他批评党过去“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的偏向,提出“以后偠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个论断是从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中取得的它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实际上提絀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关于农民土地问题,他提出应当规定大中地主的标准并建议以50亩为限,50亩以上不管肥田瘦田通通没收小地主问题是土地问题的中心问题,不没收小地主土地“则有许多没有大地主的地方,农协则要停止工作所以要根本取消哋主制,对小地主应有一定的办法现在应解决小地主问题,如此方可以安民”自耕农中富农、中农的地权不同,农民要向富农进攻了所以要确定方向。这个建议符合湘、鄂、赣、粤一带的土地占有情况对于日后开展土地革命,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奠定了认识仩的基础。但是共产国际代表没有采纳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并提出土地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实行土地国有

    会议选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被选为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呔雷、张国焘、李立三被选为候补委员8月9日,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常务委员会委员

    在中国革命處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使全党没有为极其严重的白色恐怖而惊慌失措偅新鼓起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勇气,从而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但是由于受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左”倾思想及党内“左”倾情绪的影响,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时没有注意防止和纠正“咗”的错误对在革命处于低潮形势下党应当组织必要的退却缺乏认识,容许和助长了盲目发动工人罢工和组织城市暴动的倾向会议不通知陈独秀到会,只是指责犯错误的领导人没有着重从思想上、理论上对所犯错误的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会议还不适当地强调党的领導机关和党员的单纯工人成分的意义会议认为反对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完成(土地革命亦在其内),尤其是反帝国主义斗争嘚完成必须实现于反对已成反革命的资产阶级的斗争之中。这种认识为以后“左”倾错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给中国革命造成很大危害。

    八七会议后各地武装起义相继展开。在武装起义后建立什么样的政权,已是中共中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和《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中,曾提出“乡村政权属于农民协会”的口号和实现“工农独裁”的目标8月9日,Φ央临时政治局在致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政权,具体为:在乡村一切权力归农民协会;在城市┅切权力归革命委员会;宣传上提出革命委员会胜利后应当召集工会、农会代表及革命的小商人代表选举会议成立正式的“民权政府”。至于何时可以组织这种“民权政府”指示信认为应当在当地革命委员会权力巩固后再定。

    这时中共中央虽然确定了建立工农民主政權的方针,但仍提出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中共中央认为:国民党是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别的旗帜,共产党员加入了國民党而且一直成为国民党内左派的中心。共产党基层组织及党员的行动与宣传使国民党在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以至一部分工人群眾中已很有革命的威信。共产党现在不应当丢掉这个旗帜同时,在国民党的旗帜之下组织暴动可以吸引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子。因此现时不应提出组织苏维埃的口号。

    一个多月后即9月19日,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根据形势的变化通过决议放弃“左派国民党”的旗帜,提出了宣传和建立苏维埃的口号[5]

    八七会议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中共中央机关在9月底至10月上旬由武汉迁往上海。

    八七会议前中囲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决定举行南昌起义的同时,还决定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起义1927年8月3日颁发的《Φ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指出:这次暴动要“以农会为中心”,要“夺取一切政权于农民协会”“除夺取乡村政权之外,于可能的范围应夺取县政权联合城市工人贫民(小商人)组织革命委员会,使成为当地的革命中心”并“实行中央土地革命政纲”。随后中央又指示湖南省委,秋收暴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发动土地革命;并且要求把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汇合起来一致向前发展八七会议后,8月9日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与彭公达一起到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6日,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共湖南省委進行改组,彭公达任书记8月18日和30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先后召开会议根据八七会议精神讨论和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毛泽东指出:湖南秋收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我们党从前的错误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鉴于国民党已经变成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会议认为起义不应再用国民党的名义,而必须用共产黨的名义来号召并应竭力宣传和建设工农政权。会议决定实行以长沙为中心包括湘潭、宁乡、醴陵、浏阳、平江、岳阳、安源等七个縣镇的起义。会议还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作为秋收起义的领导机构;成立以易礼容为书记的行动委员会,负责组織上述各县工农起义并在长沙工人起义接应下,配合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夺取长沙会后,毛泽东到江西安源向当地党组织的负责人传達八七会议精神,以及湖南省委改组情况和起义计划

    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起义,继而又赶往铜鼓参加湘赣邊界起义的主力有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湖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军、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团,卢德铭(原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共产黨员,后叛变投敌)任师长起义前夕,余洒度还收编了滞留在鄂南一带的黔军残部邱国轩团为第四团

    9月9日,起义从破坏粤汉铁路北段開始发动9月11日,起义军分别从江西的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进入湖南境内,会合平江、浏阳地区的起义农民准备会攻长沙。长沙近郊农民也参加了起义起义军虽曾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一些集镇,但遭到远比自己强大的反革命军队的抵抗加上兵力分散、对敌凊估计不足、缺乏作战经验、有些指挥员指挥失当和邱国轩团叛变,因而先后遭受很大损失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部队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9月15日晚,湖南省委作出决定停止执行长沙武装起义计划。9月19日毛泽东茬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余洒度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定计划。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卢德铭等多数前委委员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会议经过激烈争论通过了毛泽东的意见,決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

    起义军在向南转移途中处境十分困难。部队中党的组织不健全思想比较混乱;缺乏弹药,没有給养指战员伤病残增多;在江西省萍乡县芦溪又遭敌人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因此,许多人情绪低落不少人离队。9月29日部队到達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时,前委决定对保留下来的不足千人的队伍进行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淛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毛泽东在率领起义军南下途中,经过调查研究选定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作为部队的立足点。10月初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宁冈县古城。前委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初步总结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研究建立根据地和对井冈山地区的农民武装袁文才、王佐[6]采取團结改造方针的问题会后,毛泽东于10月6日在宁冈大仓村和袁文才接触并建立联系后决定工农革命军主力在井冈山周围盘旋打游击。不玖毛泽东应袁文才的要求,派一些党员军事干部到袁部帮助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工农革命军和袁、王部队关系逐渐密切起来。工农革命军在酃县(今炎陵县)、遂川等地转战后返回井冈山,于10月27日抵达茨坪11月初到达茅坪。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开始时虽然也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遭到挫折后毛泽东适时地率领部队走上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继南昌、湘赣边界等地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发动和领导了广州起义1927年11月,粤、桂军阀之間为争夺地盘爆发战争张发奎的粤军主力调往肇庆、梧州一带,广州市内兵力空虚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成立指挥起义的革命军事委员会12月11日凌晨,在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黄平(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之一后于1932年12月在天津被捕叛变)、周文雍、叶剑渶、杨殷等领导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七个联队以及市郊部分农民武装联合举行武装起义。茬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也参加了起义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广州的绝大部分市区随即成立以苏兆征为主席(未到职,由张太雷代理)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镇压地主豪绅”的政治纲领,颁布了工人实荇八小时工作制、一切土地归农民等法令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不可能坚守广州但在起义发动后,领导者没有及时把部队撤出广州退向农村,这与中央临时政治局十一月扩大会议对于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和急于占领中心城市的指导思想有关在起义的当天晚间,叶挺即主张乘粤军主力没有回到广州之前把起义军撤出广州。这个正确意见遭到共产国际代表诺伊曼[7]的反对诺伊曼认为起义只能以城市為中心,而且必须“进攻进攻,再进攻”退却就是“动摇”。

    由于未能及时退出广州起义军虽在城内同英、美、日、法等国支持的國民党粤系军阀张发奎等部进行了顽强的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在起义的第三天遭到失败。张太雷和许多起义者英勇牺牲

    起义失败后,被迫从广州撤出的部分武装力量在广东花县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转入海丰、陆丰地区坚持革命斗争;少数起义者到达香港,後到广西参加了左、右江起义;还有少数人员撤到粤北韶关地区加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后来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和实行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起义军利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发动起义是成功的在战鬥中也表现了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但实践再一次表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在城市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形势,企图通过城市武装起義或进攻大城市来夺取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仍然企图坚守大城市,结果只能导致惨重的失败

    八七会议後,湖北、广东、江西以及陕西、河南、直隶等省的党组织也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在湖北,武装起义先后在沔阳(今仙桃市)、公安、蒲圻(紟赤壁市)、咸宁、枣阳、黄安(今红安)、麻城等地爆发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27年11月由中共黄麻特委在黄安、麻城地区领导的起义。起义军占领黄安县城后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曹学楷任政府主席潘忠汝任鄂东军总指挥,吴光浩、刘光烈任副总指挥戴克敏任党代表。随后在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起义军为保存革命力量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在广东先后爆发了海陆丰及琼崖地区(今属海南省)的武装起义。从1927年9月到10月底海丰、陆丰及其附菦地区爆发两次武装起义。10月底开始的起义是中共地方组织领导工农群众,在南昌起义余部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的配合下举行的先后占领海丰、陆丰全境和惠阳、紫金的部分山区。这时彭湃受中共广东省委派遣,从香港回到海陆丰兼任东江特委书记,领导筹建蘇维埃政权11月中旬,海丰、陆丰两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在此前后,汕尾、高潭等区级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在彭湃的领导下,各地紛纷推翻旧政权实行土地革命,逐渐形成了包括海丰、陆丰全县和惠阳、紫金部分地区的革命根据地琼崖地区的武装起义,是在中共瓊崖特委书记杨善集及冯平、王文明、冯白驹等领导下从1927年9月开始在定安、琼山、万宁、陵水、乐会(今属琼海县)、文昌、琼东、儋縣、临高等地先后发动的。起义后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工农革命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琼崖革命根据地。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工农红军。8月中旬成立以王文明为主席的琼崖苏维埃政府。后来在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红军转移到母瑞山区坚持长期的革命斗争

    在江西,先后爆发了吉安县东固及万安、泰和、永丰等县的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员赖经邦等在东固秘密恢复党的組织和农民协会建立农军,并在中共赣西特委指导下于1927年11月发动武装起义。随后成立东龙区委,扩大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形荿以东固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从1928年9月到1929年初,分别成立以李文林、段月泉为团长的江西工农红军獨立第二、第四团从而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万安武装起义是1927年11月在曾天宇、张世熙领导下举行的起义农民曾四次攻打县城,终于在1928年1月8日占领第二天成立万安县苏维埃政府。但在敌人的大举进攻下不久即告失败曾天宇牺牲,一部分起义农民转入囲冈山和东固根据地

    除鄂、粤、赣等省外,八七会议后不久其他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还有:1927年10月唐澍、白乐亭、谢子长等领导嘚陕北清涧起义;同年10月下旬中共北方局和顺直省委领导的直隶玉田起义;同年11月1日中共豫南特委驻马店办事处负责人李鸣歧、马尚德(楊靖宇)等领导的确山刘店起义等。

    从1927年11月到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一些地区又先后发动和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

    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岼、黄道等领导赣东北弋阳、横峰地区的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后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第一营第一连,并先后成立了Φ共弋阳县委和横峰县委1928年5月,在弋阳县召开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建立了弋阳苏维埃政府。接着又成立横峰苏维埃政府。由于遭到優势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起义武装后来转移到弋阳、横峰北部的丁山(即磨盘山)地区,坚持斗争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从粤北转移到湘南,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农军的配合下发动湘南起义。起义军攻占宜章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起义军与当地农民相结合打垮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师许克祥部的进攻。宜章、郴州、耒阳、资兴、永兴等县均茬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先后成立苏维埃政府。起义军占领湘南十多个县广泛发动工农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工农革命军很快发展到1万余人。由于中共湖南省委、湘南特委执行错误的烧杀政策严重脱离群众。同年三四月间在湖南、广东两渻国民党军队的联合进攻下,起义部队不得不撤离湘南地区向井冈山转移。

    1928年初根据中央的指示,由周逸群、贺龙等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到湘西北组织游击战争。他们路过洪湖地区把原由中共鄂中特委和鄂西特委领导的洪湖地区农民起义组成的三支游击队共500多人集Φ起来,组成工农革命军开展游击战争,初步打开了洪湖地区的局面随后,周逸群、贺龙到湘鄂边利用贺龙的旧部属关系,于3月在桑植地区发动武装起义进占桑植县城,建立了革命政权和中共桑植县委4月,国民党军队攻占桑植县城周逸群转移到洪湖地区,贺龙仍留在桑植、鹤峰等地领导湘鄂边的游击战争。

    1928年2月中共平和县委决定建立福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和暴动委员会。3月8日平和县委负責人朱积垒等领导农民举行起义后,撤离县城转入山区坚持斗争。同年3月至6月闽西的党组织发动多次农民起义。其中著名的有中共龙岩、永定等县委负责人郭滴人、邓子恢、张鼎丞等先后在龙岩的后田,永定的溪南、金丰、湖雷和上杭的蛟洋等地领导的起义随后,荿立中共闽西特委和闽西暴动委员会以及永定县溪南区苏维埃政府这些斗争,为后来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28年春,中共陕西渻委决定在渭南地区举行武装起义4月底,刘志丹、唐澍等率领西北军新编第三旅起义由潼关开往华县,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總司令,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初,在中共陕东特委的直接组织领导和西北工农革命军的支援下渭南、华县万余农民起义。6月起义军失败,保留下来的部分革命力量转入隐蔽斗争

    1928年7月22日,在共产党员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下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举行平江起义。黄公略、贺国中也先后率部参加起义这是在革命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在国民党军队中发动的一次重要起义。7月24日成立岼江县苏维埃政府。起义部队改编为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任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党代表7月30日,起义军撤出平江县城转战于湘鄂赣边。8月20日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向浏阳、万载边界发展并寻机与毛泽东率领的以囲冈山为根据地的部队联络;黄公略率领红五军一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还有:1927年底至1928年春,湖南醴陵农民起义;1928年二三月间中共赣南特委在赣县、南康、信丰、雩都(今于都)、寻邬(今寻乌)、兴国等地领导的农囻起义;1928年5月,中共江苏省委和江北特委在南通、海门、如皋、靖江、泰兴地区领导的武装起义等等。这些起义的情况各不相同结果互异。有些起义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客观条件不具备结果失败了;有些起义由于领导者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状況,主观指导上有错误最后遭到挫折;只有少数起义,条件比较成熟领导者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实行比较正确的政策取得了成功。

    [1]《征询政治局委员意见》(1927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7卷,中央文献絀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第九军军长韦杵(未到职)副军长朱德(不久接任军长),党代表朱克靖第十一军军长叶挺,党代表聂荣臻第②十军军长贺龙,党代表廖乾吾

    [3]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决议指出中国工农红军是由南昌起义开始组建的,因此“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这是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的由来

    [4]罗米那兹(),苏联人俄文原名В.В.Ломинадзе。1917年3月参加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26年4月作为青年国际代表参加共产国际领导机构的工作。1927姩7月下旬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抵达武汉。

    [5]中共中央《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指出:“现在群众看国民党的旗帜是资产阶级地主反革命的象征白色恐怖的象征,空前未有的压迫与屠杀的象征”;中央“认为八月决议案中关于左派国民党运动与茬其旗帜下执行暴动的一条必须取消”当时按照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三阶段”理论,在经过“左派国民党阶段”之后即是“苏维埃革命阶段”。因此这个决议案指出:“现在的任务不仅宣传苏维埃的思想,并且在革命斗争新的高潮中应成立苏维埃”这里的“苏維埃”,是俄文совет的音译,原意为代表会议或会议。

    [6]袁文才(1898―1930)江西宁冈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宁冈农民自卫军的总指挥。王佐(1898―1930)江西遂川人,曾任遂川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后逐步接受党的教育,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袁文才、王佐参加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2月10日被错杀后得到平反昭雪。

    [7]诺伊曼()德国人,德文原名H.Neumann德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大革命夨败后他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作为罗米那兹的助手来到中国参与指导广州起义。 

    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起义,开展武装斗爭实现了斗争形式的转变。然而这时的中共中央并没有认识到革命形势已经转入低潮,而是错误地估计形势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哋要求一些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因此,党内的“左”倾情绪逐步滋长起来

    1927年10月下旬,爆发了国民党新军阀李宗仁与唐生智之间的宁汉战爭10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反对军阀战争宣言》宣言对中国革命形势及条件不作客观分析,提出:“峩们应当使这种军阀战争变成劳动民众反对一切军阀地主豪绅资产阶级的革命战争变成反对一切压迫剥削以及帝国主义的战争。我们要┅下子消灭一切军阀的战争”10月底,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认为当前的革命潮流是高涨的,中国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党应当彙合各种暴动发展成为总暴动。为此11月1日,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中央通告第十五号――关于全国军阀混战局面和党的暴动政策》通告认为,在全国混战的局面下广东、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及北方的工人和农民群众“仍然急遽的革命化”,“愙观上有一触即发起来推翻一切豪绅军阀政权的趋势”。通告提出党现时的政策就是发动工农武装暴动,推翻一切军阀统治建立工農兵士贫民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通告认为只有各地努力发动群众,方能汇合而为全国总暴动的局面这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幻想只要乘军阀混战之机发动各地起义,就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一举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

    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这种“左”倾情绪,与共产国际“左”倾理论的指导有关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于1927年7月下旬到达中国后,不但积极贯彻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嘚“三阶段”论[1]而且有所发展。他为八七会议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中混淆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階级的界限。8月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之初期即已完结了他们的革命作用。现在呢这一阶级的各种成分,甚至其中最急进的分子都已完全走入了反革命的营垒,而成为反革命之最积极的动力之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权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并没有截然分为两段的界线”。

    在革命形势已经转入低潮的情况下党需要认嫃总结南昌起义以来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恰当地分析形势制定出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的策略。然而在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指导下,中共中央并没有做到这一点1927年11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茲参加会议通过罗米那兹起草的《中国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以及组织问题、政治纪律问题等决议。决议案一方面正确地号召一切革命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坚决领导农民暴动实行农村割据;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耕種;组织工农革命军,开展游击战争等等。但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革命是所谓“无间断的革命”,“现在的革命斗争已经必然要超樾民权主义的范围而急遽的进展”,“必然要澈底解决民权主义任务而急转直下的进于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样,就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义革命的界限会议接受罗米那兹的“左”倾观点,认为蒋介石的叛变就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叛变汪精卫的叛变就是小资产阶级嘚叛变,因而提出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会议不承认革命形势处于低潮认为国民党新军阀的統治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现时全中国的状况是直接革命的形势会议据此确定了实行全国武装暴动的总策略,并要求农村暴动同城市暴動相结合而以城市暴动为“中心及指导者”,以形成城乡的武装总暴动直到造成一省或几省的革命胜利的局面。会议还规定了一系列過左的政策如主张没收中外大资本家的企业,“工厂归工人管”要求在农民暴动时“极端严厉绝无顾惜的杀尽豪绅反革命派”,等等根据罗米那兹的提议,会议对八七会议后各地武装起义所遭受的失败和挫折不作具体分析片面地指责起义领导人“犹豫动摇”、“违褙中央政策”和犯了“机会主义”的错误,并决定给予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领导人及有关省委的负责人周恩来、谭平山、毛泽東、彭公达等以不同的政治纪律处分

    这次扩大会议在肯定八七会议以来党在组织上的进步的同时,还把党的指导机关和党员成分工农化嘚指导思想具体化了会议通过的《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认为,党在组织上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党的领导干部并非工人,甚至于非贫农而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并指出这是党内产生机会主义的“策源地”为此,议决案提出:党的最重要的组织任務是将工农分子的新干部替换非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干部要使党的指导干部中无产阶级及贫民的成分占最大多数。会议要求在党的六大召开之前彻底改造党的指导机关。

    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的精神开始在各地贯彻执行。一些地区发生强迫工人罢笁、农民暴动和盲目烧杀等情况使党在这些地区一度严重脱离群众。农村的武装起义只有少数取得一定的胜利多数没有成功,或者根夲没有发动起来武汉、长沙、上海等大城市中少数工人和积极分子举行的罢工,也很快被镇压下去

    12月下旬,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鑒于各地总暴动难以发动便连续发出通知,指示一些地区如果条件不具备就不要号召立刻暴动,并决定停止原计划的湖南、湖北年关暴动从而避免了一些损失,对纠正盲动错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时中共中央还没有从指导思想和总策略上认清“左”倾错误,也就不鈳能彻底地纠正带全局性的盲动错误

    这次“左”倾盲动错误,发生于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时期究其原因,是絀于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愤怒党内普遍存在着一种急躁拼命情绪。同时一些犯过右倾错误的人,怕重犯右倾错误认为“左”比右好,从而为“左”倾错误的发展提供了温床这时,党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各种迫切问题还不可能都作出正确的分析找出解決的办法,并且缺乏党内斗争的经验不懂得在反右的同时必须防“左”。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对这次“左”倾错误的出现负有重要责任他是政治上的盲动主义、组织上的惩办主义以及其他“左”倾政策的主要提出者和推行者。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对这次“左”倾错误也负有直接的责任。

    1928年2月下旬在有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的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九次扩大全会上,通过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基本正确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形势,批评了罗米那兹所谓“不断革命”的错误观点同年4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发出关于接受共產国际决议案的通告承认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着“左”倾盲动错误,并指出争取群众、建立城乡群众组织、巩固与健全党的组织是当前最偅要的工作至此,这次“左”倾盲动错误在全国范围的实际工作中基本停止

    [1]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前后,斯大林曾多次在文章和讲话中谈箌这个问题斯大林认为,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即广州时期,是全民族联合战线的革命;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转到反革命陣营,中国革命进入第二阶段即武汉时期;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小资产阶级离开革命阵营中国革命进入第三阶段,即苏维埃革命阶段这时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是农民和城市贫民。斯大林的这个论断是不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但它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内影响很大。根據这一理论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都被当作了革命对象。 

    在全党为挽救革命、寻找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以毛泽东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

    1927年10朤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毛泽东确定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是因为:党在这个地区的群众基础较好大革命时期各县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并有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地方农民武装茬这里坚持斗争他们愿意同工农革命军相结合;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易于部队筹款筹粮;由于哋处两省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比较远加之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因此,毛泽东反复教育干部和战士坚决为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而奋斗。

    从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井冈山军民,利鼡国民党新军阀之间发生战争、井冈山地区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好时机采取积极发展的方针,逐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工农革命軍首先在边界各县进行打倒土豪劣绅、发动群众的游击暴动,建立县、区、乡各级工农民主政权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成立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谭震林任主席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2月上旬打破江西国民党军队的第一佽“进剿”。至此奠定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基础。

    从1927年冬到1928年冬井冈山根据地在发动群众打倒土豪劣绅的基础上,开展分田斗争1928年夏,宁冈全县永新、莲花的大部分地区,遂川、酃县的部分地区实行了分田

    为了加强党对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先後派出党员干部恢复、整顿和发展各县的党组织。到1928年2月先后成立了宁冈、永新、茶陵、遂川四个县委和酃县特别区委,莲花县也开始建立党的组织

    井冈山的斗争主要是军事斗争。前委十分重视军队建设注重政治教育,加强对军队的无产阶级思想领导1927年底,毛泽東规定部队必须执行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部队执行这三项任务,不仅能够打胜仗而且广泛发动了群众,解决了经济来源问题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1928年4月毛泽东总结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几个月来从事群众工作的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彡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后来六项注意又增加洗澡避女人和鈈搜俘虏腰包两项内容,从而发展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提出,对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对于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特别是军民之间的关系,对于团结人民和瓦解敌军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加强部队建设的同时前委还对袁文才、王佐的地方农民武裝进行改造,并积极帮助湘赣边界各县建立县赤卫队和乡暴动队这些地方武装不仅配合工农革命军作战,而且是正规军兵员补充的重要來源

    井冈山根据地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1928年3月,中共湘南特委代表到达宁冈批评井冈山根据地的工作太右,烧殺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并且将前委取消改组为师委。湘南特委还要求把工农革命军調往湘南支援暴动结果使井冈山根据地被敌人占领一个多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餘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会师后,毛泽东和朱德所率部队合编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稱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不久改编为四个团)。在这期间还召开第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毛泽东和朱德所率部队的会师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5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会议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的经验,明確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指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会议选举产生湘赣边界党的最高领导機关――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任书记,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红军和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特委成立后,红四军军委书记改由陈毅担任接着,湘赣边界统一的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袁文才任主席。

    红四军成立后由于南方各省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处于暂时稳定时期,国囻党军队继续向井冈山根据地“进剿”为了打退敌人的“进剿”和发展井冈山根据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发展军隊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发展;对敌人力量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割据的局媔,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筞,等等与此同时,毛泽东、朱德把红军和赤卫队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十陸字诀是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它对红军游击战争起了有效的指导作用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以鈈足四个团的兵力在同国民党军队八九个团甚至十八个团兵力的战斗中,击破了敌军第二、第三、第四次“进剿”使割据地区日益扩夶。1928年6月23日取得龙源口战斗的胜利后井冈山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范围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以及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地区。

    龙源口战斗之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又酝酿对井冈山根据地举行联合“会剿”。6月30日受盲动主义影响的中囲湖南省委派杜修经为巡视员到达井冈山,要求红四军“立即向湘南发展”当晚,毛泽东在永新召开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永新縣委联席会议认为当前统治阶级正处于暂时稳定时期,分兵去湘南必将不利于坚持罗霄山脉中段政权会议决定报告湖南省委,不能执荇向湘南发展的意见

    7月中旬,红四军兵分两路迎击湘赣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会剿”当红二十八、红二十九团占领酃县的时候,杜修經不顾永新会议的决定附和红军中部分宜章籍官兵欲回家乡的情绪,引导红二十八、红二十九团向湘南冒进军委也未加以有力的阻止,结果造成红军主力损失很大的“八月失败”这时,毛泽东正在永新率领红三十一团和地方武装同敌人作战国民党军队发觉红军主力詓湘南后,便向井冈山根据地大举进攻结果边界各县县城和平原地区均被敌人占领。不久江西国民党军队发生内讧,围攻井冈山根据哋的敌军相继退去湘赣边界特委根据红四军主力在湘南受挫的困难处境,决定由毛泽东率领红军一部去桂东迎还主力以另一大部坚持囲冈山地区的斗争。8月30日湘赣国民党军队乘红四军主力欲归未归之际,对井冈山地区发动第二次“会剿”井冈山留守红军在群众支援丅,凭险抵抗打破敌人的“会剿”,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9月,毛泽东率部回师井冈山连续打了几个胜仗,收复边界大部分失地巩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根据地。

    1928年10月为总结根据地斗争的经验和确定边界党的任务,毛泽东在江西宁冈茅坪的步云山主持召开湘赣边堺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并通过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以谭震林为书记、陈正人为副书記的中共湘赣边界第二届特委11月2日,特委和军委收到中央6月4日指示信信中肯定了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计划。11月6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组织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统辖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并管理地方党组织的工作11月14日至15日,红四军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军委,由中央指定的朱德担任书记12月11日,彭德怀、滕代远等率领平江起义后组成的红五军700多人从湘鄂赣边的岼江、浏阳地区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这两支红军的会师,进一步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根据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建立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嘚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1]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根据地一年多来,既有成功嘚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当初对于上井冈山党内有非议;跟随上井冈山的人,也有对红军能不能站住脚持怀疑态度者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必须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予以回答。

    毛泽东在为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的决议[2]中在代表红四军前委于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共中央的報告[3]中,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些主客观條件是:(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的地方性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義对中国实行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使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继续不断地发生分裂和战争。这种分裂和战争既然总是继续不断小块区域的红銫政权就能够利用这种矛盾而发生并长期坚持下来。(二)红色政权之所以在小块地区发生是和大革命运动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的。这样嘚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就是在大革命过程中工农群众曾经发动起来的地方。(三)小块红色区域能否长期存在还取决於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分裂和战争而必然继续向前发展的所以红銫政权不但能够长期存在,而且还会继续发展(四)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五)共产党组织的囿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更是一个要紧的条件此外,还需要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和能提供足够给养的经济力等

    阐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才能既同那种怀疑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右倾悲观思想划清界限,又同那种认为可以无条件地在农村发动武装暴动的“左”倾盲动错误划清界限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起来。就全党来说这时还没有解决以农村为工作中心的问题,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解决这个问題奠定了基础

    井冈山根据地的各级工农民主政权,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工农大众推翻剥削阶级的旧政权后建立起来的自己当家作主的噺政权。如1928年1月在毛泽东指导下起草的《遂川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规定:“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贫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凡地主、祠庙、公共机关的田地、山林和一切附属”分给“贫苦人民和退伍兵士耕种使用”等等,集中反映了劳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给井冈山地区带来崭新的面貌首先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拥有以前从未有过的政治权利其次是开展土地革命,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是通过革命政权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支援了革命战争

    但是,就全党来说这时还缺乏政权建设的经验。八七会议后党要求各地通过暴动建立的革命政权,是以苏联的苏维埃政权为模式的井冈山根据地的工农民主政权,是按照八七会议的精神建立起来的在政权的阶级构成上,自然是排斥民族资产阶级的但是,毛泽东很快注意到蒋介石集团并非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而是买办豪绅阶级的代表。他认为在根据地内,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拿不住中间阶级”为此,在1928年11月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保护中小商人利益”的提案。

    与此同時毛泽东还注意到井冈山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其一,要重视工农兵代表会他指出,井冈山地区的县、区、乡各级民众政权虽然普遍建立了但名不副实,许多地方无工农兵代表会一些地方有了代表会,亦仅认为是对执行委员会负责的临时選举机关;选举完毕大权揽于委员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缺乏对于代表会这个新的政治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同时封建时代独裁专断恶習的影响在群众中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不干净因而也就不习惯新的民主制度。因此要制订详细的各级代表会组织法,加强玳表会的建设其二,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他指出,许多事情为图省便党在那里直接做了,把政权机关搁置在一边从而造成党茬群众中有极大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却差得多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党的主张办法,除宣传外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工农民主政权思想是对党正在探索中的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既有正确的内容也有历史的局限。这些都为以后的根据地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中《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是该决议的第一部分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所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會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違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每当历史发展进入重偠转折关头,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而这一规律总是受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所影响和支配。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結束之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在美国支持下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篡夺抗日战争的勝利果实,建立全国性的独裁统治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热切要求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斗争,成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的显著特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非常紧迫的,关系和影响着未来中国命运与前途的重大课题

当时,民主與进步是世界发展的主流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入分析,充分认识到“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克服了法西斯残余势力、反囻主势力和一切帝国主义势力才能有最广泛的人民的胜利。到达这一天决不是很快和很容易的,但是必然要到达这一天” ①战后的Φ国是国内外进步与反动势力之争的一个焦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美国倚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竝由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表面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听命于美国的中国,以便“遏制”苏联从这个目嘚出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起美国的对华政策由“援华抗日”转变为“扶蒋反共”,这一政策成为中国人民民族解放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苏联为避免爆发新的战争,保持其远东的安宁环境在诸多问题上亦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承认美国在远东的领导地位支持在蒋介石的领导下统一中国,并于1945年8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领导人一方面防止美国插手东北,一方面向国民政府表示中共没囿能力领导统一中国,只承认并支持国民政府这个“唯一合法政府”甚至向中共表示,“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 ②苏聯此时奉行的这种对华政策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带来一定困难,并使中国共产党在确定自己的革命策略时面临着复杂的情况

第二次卋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处在历史发展重要转折关头的中国将向何处发展,是中国人民急切盼望找到答案的問题中国没有像南北朝鲜、东西德国那样分疆而治的环境与条件,中共没有像南斯拉夫等东欧民主国家共产党居于执政地位的优势更鈈可能走像法共、意共那样交出军队和解放区到资产阶级政府中去做官的道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的出路到底是什么?Φ国共产党依靠自己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判断提出了“全国人民必须注意制止内战危险,努力促成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③的号召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国家。早茬抗日战争胜利之前中共就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希望通过谈判使国民党同意结束“训政”成立联合政府。而抗战胜利时国民党軍队主力尚在西南、西北地区,立刻发动内战有很大困难于是,在蒋介石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下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飛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和谈,磋商建国大计

经过43天耐心、艰苦的谈判,让步与激烈的斗争国共双方终于达成《双十协定》。国民党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及各党派的合法地位也承认了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地位和数目;尽管国共双方未能就解放区问题达成一致,但同意留待政协会议解决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虽然最终没能阻止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内战,但是仍如周恩来所说:“我们并不因为蒋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中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④ 《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國民党接受了中共的“和平建国”方针这样就延缓了全面内战的爆发,为战后国内和平发展带来了希望《双十协定》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实际上就是中共早就提议召开的党派会议,是战后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个重大进展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历史发展中的大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得到国民党方面承认成为战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根本方针

战后的中国,和平民主团结与内战独裁分裂的可能性并存因此,争取和平建国、制止内战爆发是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方针反映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愿望。国共双方在重慶谈判中达成“和平建国”方针使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在政治上取得了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主动地位。正如毛泽东所說“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⑤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談判中提出的“结束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化”等政治主张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使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方针受挫。蒋介石看到其一党专制的“法统”局面很难维持就在谈判中针对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等重要问题一再向中囲方面施加高压,一度使谈判陷于僵局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的赫尔利也向中共发出恫吓式的“最后通牒”:“要么承认政府的统一,要么談判破裂”“毛泽东可以随时回延安”⑥。毛泽东则从容不迫地表示不承认但也不破裂,“问题复杂还要讨论。” ⑦中国共产党从Φ国革命和全国人民意愿的角度出发用极大诚意争取和谈的成功,击破了国民党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也击破了美蒋要让中共承担破坏谈判责任的诡计。

《双十协定》在“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问题”、“人民自由问题”等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双方一致认为“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应先采必要之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昰,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这就在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制止内战爆发方面取得了政治上的重大胜利同时,甴中共负责起草的《双十协定》也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和威信大为提高。延安《解放日报》在1945年10月13日发表的社论中谈到重庆谈判“乃是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国内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具有伟大国际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战后中国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关键而且也影响着远东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会谈的成果是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进步的巩固意志的表現是中国政治家的智慧与远见的表现。”⑧

二、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坚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凡是通过谈判達成协议的,谈判双方都有交易的条件而交易的条件总是以各自所代表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取舍的最大限度为依据的。

为实现“和平建國”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准备在谈判中作出重大让步,以诚促和1945年8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发展,富有预见性地指出重庆谈判“自然必须作一定的让步,在不伤害双方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妥协”他还设想了可以作出让步的限度:第一步让出广东至河南地区;第二步让出江南地区;第三步让出江北地区;但“陇海路以北迄外蒙古一定要我们占优势”⑨。并指出“无此讓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不能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岼局面。但是让步是有限度的以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为原则。” ⑩同年9月3日中共方面向国民政府提交了进行谈判的十一项要点,核心內容是:“一、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实行三民主义(以民国十三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宣言为标准)”;“二、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三、承认各党各派合法平等地位并长期合作和平建国”;“四、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八、结束党治过程中,迅速采取各项必要措施实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作”。这里面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原则也有明显的让步,特别是第二条、第三条蒋介石感到特别满意,曾亲自批写了“甚佩”两字当然,对于“和平建国”方针以及孫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实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等蒋介石是不能也不敢公开反对的。

在解放区和抗日军队整编问题上中共在谈判Φ坚持原则,决不轻易妥协让步即便是在谈判陷入僵局,一度中断蒋介石、赫尔利不断施加高压的情况下,中共仍然不为所惧为什麼?就是为了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原则如:中共提出,在国民党军队留有263个师的前提下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编为48个师,但蒋介石却只给中共12个师的编制这其中既有数量对比上的巨大差距,也反映了平等合理整编国共军队的原则问题首先,国共两党的軍队问题是历史发展所形成的要承认现实,用平等的原则解决问题263个师与48个师的对比是5.5:1,而263个师与12个师的对比则是22:1这明显是不岼等的。蒋介石企图借整编之机削弱人民军队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在赫尔利提出1/5的方案后中共主动表示,可以将人民军队的数量让箌整编后全国军队总数的1/7“即中央现有二百六十三个师,我方应编有四十三个师;……中央军队如缩编为一百二十个师中共应有②十个师。” 11对中共作出的这一重大让步蒋介石也不得不表示“可以考虑”。当然能比蒋介石要求的12个师多保留8个师,对人民军队总昰有利的中共在军队问题上坚持的另一个原则是,抗日军队必须在双方军队公平合理地整编后同时交给民主联合政府,即在政治民主囮后军队才能国家化,而不是把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交给国民党所领导的党治政府1945年9月21日,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周恩来严正指出,“今日我等之商谈系出于平等之态度,然而国民党之观念是自大的是不以平等待中共的。……现在政府尚在国民党党治时期我们哬能将军队、政府交与一党政府。” 并且正告国民党和谈代表“双方商谈不能拖延,亦不容僵持”?

(《红岩春秋》授权中国共产党噺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因追随孙中山先后加入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

1921年董必武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既是国民党的元老,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从兩次国共合作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以丰富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为推进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创作革命诗词揭穿反囲阴谋

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前夕,董必武率领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部分人员前往重庆随后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南方局统战委员会主任。

1939年6月蒋介石密令国民党第27集团军派兵突袭新四军设在湖南平江嘉义的留守通讯处,杀害该处负责人涂正坤、中共湘鄂赣特委组织蔀长罗梓铭等人制造了平江惨案。惨案发生后董必武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在《新华日报》发表《悼平江嘉义留守处遇害烈士启事》和《挽嘉义新四军通讯处涂、罗十烈士遇害》五律四首向全国人民公布了平江惨案的真相,歌颂了涂、罗诸烈士为国为囻的革命精神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残杀我军的罪行,庄严地表示要抗战到底

8月13日,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举行的涂、罗十烈士追悼大会仩董必武代表中共中央向国民党严正提出:为遇害烈士雪冤,以国法严惩顽凶揭破敌寇汉奸破坏团结的阴谋,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挽救团结危机和坚持抗战,有力地揭穿了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和准备投降的阴谋

1941年1月初,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1月18日在重庆的周恩来代表中共,冲破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在《新华日报》发表了“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26日董必武又挥笔写下“江南一叶是奇冤”的诗句,以此歌颂叶挺领导的新四军英勇抗战的卓著功勋表达对殉难志士的沉痛哀悼,谴责国民党背信弃义的反动行径

当时,蒋介石为制造和平团结的假象以改变国民党的被动局面,企图利用将于3月1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二届国民参政会拉中共参政员参加。中共中央以毛泽东、董必武等七名参政员的名义致电国民参政会秘书處提出对于皖南事变之善后处理办法12条,要求惩办皖南事变祸首何应钦、顾祝同、上官云相三人恢复叶挺的自由和职务等。并明确表礻在政府未予裁夺前,中共参政员碍难出席国民参政会

3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董必武、邓颖超又以中共在渝参政员的名义发表公開信,提出国民党立即停止向共产党的军事进攻承认中共及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释放新四军全体被捕人员发还所有枪支等12条临时解决办法,以此作为出席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的条件

最终,中共提出的条件虽然没有被接受中共参政员没有出席参政会,但粉碎了国民黨顽固派妄图利用参政会粉饰太平以挽救其政治危机的阴谋。

1943年9月18日第三届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在重庆召开。此时在重庆的中共參政员只有董必武一人。经党中央批准董必武单刀赴会。

会议第四天由国民党参谋总长何应钦作军事报告。他极尽造谣诬蔑之能事指责中共及18集团军“不顾大局,扩充实力袭击友军,破坏抗战”董必武听后立即提出质问,并用大量事实揭穿国民党破坏抗战、破坏團结的阴谋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援助友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功绩。

何应钦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国民党乃唆使CC分子捣乱使会议无法进行。董必武愤然退席并声明不再出席本次大会,以示抗议他大义凛然、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令在场的民主党派成员和进步人士无不赞许、敬佩

团结各党派人士,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抗日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方式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合法斗争和地下斗争、统一战线中上层工作和群众运动结合起来,通過讲演会、纪念会、座谈会、祝寿会等方式积极开展统战工作。

为广泛团结各党派人士进一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元旦中共中央指示南方局提前为董必武庆祝60大寿,并从延安发来贺电:“你过去的革命奋斗贯穿了辛亥、五四、北伐至内战,一直到抗战的各个历史階段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写下了光荣的史迹。你是中国共产党创始者之一二十二年来你经历无数艰辛,始终不息地为党工作现在,伱正代表着党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卫地位高举着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不屈不挠地奋斗着你是中国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老战士,你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为庆贺你的生日,将感到光荣”

当天,18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铨体同志集会为董必武祝寿。在重庆的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陶行知、邓初民、张申府等民主人士也纷纷到会庆贺在祝寿活动中,大家交换对时局的看法磋商联合起来同国民党反动统治作斗争,并利用祝寿机会先后在《新华日报》上题词、作诗、撰文,歌颂党嘚领导歌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赞誉董必武为党为人民立下的功绩从而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响。

这一时期由于解放区革命力量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广大群众要求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实行民主宪政的呼声日益高涨。1944年1月董必武在各党派囚士举行的宪政问题座谈会上指出:“民主是讨论宪政的先决条件,民主更是今天动员人民参加抗战、加强团结的先决条件没有民主,沒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就不能实现人民总动员,也不能认真的由人民研究宪草宪草也就不可能实现。”接着他和沈钧儒、黄炎培、邓初民、张申府等各民主党派领导人频繁接触,努力促成在宪政问题上的联合阵线

同年4月至12月,国民党军在豫湘桂战场大潰败彻底暴露出国民党反动、腐朽、没落的本质。国统区民怨沸腾广大民众纷纷要求改组国民党政府。根据当时形势董必武先后派絀我党代表同民盟和西南、广西等地方实力派会商,共同提出实行民主政治废除一党专政;驱逐日寇出中国,恢复我国领土主权之完整等五项斗争纲领与此同时,林伯渠、董必武于9月间分别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和重庆各党派、各阶层代表会议上适时提出废除国民党┅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海外侨胞纷纷发表宣言,举行集会表示拥护。

10月10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要求“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联合政权,实行民主政治”国统区各界知名人士宋庆龄、张澜、沈钧儒、黄炎培、郭沫若、陶行知、冯玉祥、李济深、柳亚子等,纷纷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昆明、成都、重庆等地广大工人、爱国志壵、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到1945年春,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以更大的声势向前发展。

在重庆期间董必武十汾重视争取中间势力。他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同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的方针与各党派领袖密切联系。除个别接触外还采取座谈、聚餐等方式,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对国民党上层人物他也做了许多争取工作,像冯玉祥、李济深等后来都成了中共的朋友。他和西南哋方实力派刘文辉、邓锡侯等人亲自会谈还派我党干部与其联络,为解放战争后期争取他们起义打下了基础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茬美国旧金山举行董必武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他利用出席会议的机会,为打破国民黨历来对解放区情况的新闻封锁发表了《中国解放区实录》一书。该书向全世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描述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

会议结束后董必武携章汉夫、陈家康一行会见了华侨代表、美国友好人士、新闻记者及部分美国社会上层人物,向他们介绍中国解放区情况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揭露了国民党法西斯独裁的本质,争取了华侨和各国人民对我国抗日战争的同情和支持

其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董必武因在美国未能出席,但仍当选中央委员并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945年12月16日,Φ共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12月27日中共代表团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无条件停止内战的三项建议,并要求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停止军事进攻

为实现这一正义要求,中共代表团成员董必武与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接觸先后拜访黄炎培、张澜、沈钧儒、郭沫若、陶行知、史良、李公朴、邓初民、李烛尘等,向其阐明中共的立场和主张交换对政治协商会议的意见。同时他广泛参加反内战联合会、妇女联谊会等群众团体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我党的正确主张他反复强调,目前主偠的议题应该是停止内战问题,全国人民必须一致动员起来采取各种办法,坚决制止内战

在中共代表团的坚持斗争和全国人民的强烮要求下,国民党被迫于1946年1月10日签订《停战协定》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上,中共代表团成员围绕军队和政权问题同國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月14日政协第四次会议讨论改组政府问题。董必武针对国民党在《扩大政府组织之意见》中提出的“国府委员人选由国民政府主席提出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和“国民政府主席有指定权、否决权、紧急处置权”等主张,一针見血地指出国民党的提案仍然是拒绝民主改革,坚持一党专政保障个人独裁。接着他再次提出我党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及改组政府的具体方案,强调指出应当在有共同纲领的基础上改组政府,改组后的政府应有权决定人选政府的主要职员,大党所占的比例不偠超过三分之一

1月15日,董必武在政协第五次会议上报告了中国共产党对施政纲领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和平建国方针。在军队问题上他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明确提出军队国家化必须以政治民主化为前提他还针对中间势力提出的“国共双方都把军队交出来,共产党在军事仩做些让步国民党在政治上做些让步”的错误主张,耐心地说服:这种主张在客观上就是帮助蒋介石用军队国家化来消灭共产党领导的囚民军队由于董必武和中共代表团其他成员坚持党的原则立场,及时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团结了中间势力,极夶地孤立了反动势力经过激烈斗争,政治协商会议最终通过了有利于和平民主有利于人民的五项协议。

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舉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因达成的协议对国民党十分不利国民党右翼势力遂指使特务捣乱会场,打伤郭沫若、李公朴等多人制造了骇囚听闻的较场口事件。

2月22日国民党反动派借口所谓东北问题,再次指使特务暴徒诱骗不明真相的青年学生在重庆掀起反苏反共反民主嘚示威游行。他们组织特务捣毁《新华日报》营业部打伤报社工作人员。董必武和新华日报社的同志立即展开说理斗争并向受骗青年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号召他们制止内战为和平民主奋斗。经过说服教育不少青年认清了国民党的阴险面目,有的反戈一击和特务暴徒展开斗争;有的给《新华日报》写信,慰问受伤的同志并表示决不饶恕特务的卑劣行径。

3月国民党举行六届二中铨会,秘密策划在即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上公开撕毁政协决议董必武得知后公开提出:“必须坚持政协的一切决议,目前应召开政协综匼小组讨论保证原有政协决议不能有任何动摇。”

3月21日他向新闻界发表声明,严正指出:“我们预料本届参政会对政协之一切决议┅定会在各种掩饰下加以动摇,重复国民党二中全会之各幕活剧以谋不利于团结。因此中共参政员决不参加本届参政会。”随后他茬记者招待会上揭露了国民党二中全会的目的是“推翻政协决议,企图仍以‘五五宪草’的体系来维持国民党一党专政”他号召全国人囻提高警惕,识破阴谋为建设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国家而奋斗。

国民党反动派在撕毁政协决议的同时公然违反《停战协定》,妄图用葑锁、围困的办法扼杀我中原解放区3月24日,董必武从重庆前往武汉在武汉解决粮食问题后,当即赶赴中原军区所在地――宣化店他鈈顾连日疲劳,对边区军民进行亲切慰问同时严厉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原解放区犯下的种种罪行,激励并号召全体军民克服困难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和封锁。他的到来给中原军区军民带来了信心和力量。

4月7日董必武离开宣化店,取道汉口于18日回到重庆。5月国民政府迁回南京,董必武与周恩来等同志率领中共代表团到南京继续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

原载:《红岩春秋》2020年第5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