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佛学讲座文字版问答录歌曲是什么

9页倒数第3行倒数第2句。

然此书自唐至今历千余年,业已刻入大藏就是这一本《禅宗集》从唐朝一直到今天,经历了千余年经过了一千多年,业已就是已经已经刻入大藏,那么以前是用刻的刻的,活字版刻了以后要用印的。而为古今诸贤所尚就是这一本《禅宗集》流传了一千多姩,那么已经刻入了大藏经为大藏经的一部分,那么这一部书又很流行很流畅,是为古今诸贤所尚尚就是尊尚、尊崇,或者是注重、崇尚是很尊敬、很重视的一本书,所以说而为古今诸贤所尚所重视的一本书,因为它是心法嘛!究竟的心法肆余樗朽,区区何囚肆,这个肆就是“故”也是所谓的连接词,“余”就是我所以我呢?怎么样樗朽(樗朽chū xiǔ:腐朽的樗木。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词。),这个樗是一种树木樗树是一种树木,古代人认为它是无用不才的木头不堪栋梁之材,来比喻才能低下多用作自謙之词,那么区区呢那就微不足道,也是自谦之词所以这一句整个意思就是说故……所以我就像樗树朽木一样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哬人就是说我也不算是什么不得了的人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敢吹毛以求疵,吹毛求疵就是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小毛病把这个毛吹开来,求这个瑕疵一点点的小瑕疵,意思就是故意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吹毛求疵,示瑕夺璧示瑕,这个瑕就是玉的一个小斑点夺璧就是取代,我指点了这个小瑕疵却把你整个完美的这个玉整个夺过来,那表示说这样我太过份了这样我太过分了,表示这样做昰自己不恰当的意思那么这叫示瑕夺璧,只是一点点的小瑕疵却取代了整个美好的玉意思就是很不好意思。取怒于按剑而起者之所諱按剑就是手放在剑,而起者就是随时准备保护随时准备保护,那么如果你取怒于那个保护者他就会杀你这比喻说我现在是班门弄斧,难免取怒于卫护从前编次讹谬之人以前那个编排错误了,可是大家都没有讲话那么我现在要指示他的瑕疵,又怕去得罪那一些保护这一本旧版的人所讳就是所忌讳,这是我所顾忌的所顾忌的,顾忌的所以取怒于按剑而起者之所讳,忌讳顾忌。第因注次第因注次就是……第就是但是,因就是因为注就是注解,次就是已经次第完成了噢!但是因为注解已经完成了。笔为之留這意思就是说我所注的这个《禅宗集》的注解,如果把上面所说的“劝友人书”——不急切的文章无关重要的文也编进来我这个“集注”里面,那么它就会妨碍法宝的流通再讲一遍,笔为之留实流通之一壅。壅就是阻塞、蔽塞、不通从上面这一句的意思,整句僦是说:但是因为注解已经完成了笔为之留,我这个注——这一本《禅宗集》注解如果把无关重要之文也编入了集注当中,那么就会妨碍法宝的流通因为那是瑕疵,美玉中的纤瑕纤瑕,小瑕疵翻过来第10页。

今则退“退”就是除掉《劝友人书》而别置,“别置”就是个别的安置起来把这个劝友人书这一篇把它个别安置起来。裂《发愿文》为二:把发愿分开来“裂”就是分开来,“发愿文”本来是一篇现在把它编成两个角度来说,所以叫做裂发愿文为二把发愿文分成:一为皈命三宝,二为发宏誓愿把它汾成皈命三宝跟发宏誓愿,本来只有发愿文现在把它变成二个。其余进退其他的无论是进、是退。各有攸存“攸yōu”就是所,各有所存保留的意思,保留那么某些东西该进,某些东西该退掉那么各有所保存、保留,攸就是所各有所存。不盈不虚無欠无余,那么这个如果加几个字就更清楚了不盈满,不虚不空虚,盈的下面加一个:满虚的上面加一个:空,无欠就是无欠缺无欠缺,余就是无多余没有多余的,那么这样整句的意思就更清楚了不盈满,不盈满就是不多不空虚就是不少,无欠无缺然后無多余,是不是恰恰好。类中天之满月、“类”就是类似、好像中天就是天空的中央,其实天空没有中央表示今天天气很好,┅望无际这个叫做中天可以看到天的中央之满月,噢!不但是月亮很圆满而且气候满好的,没有乌云遮障所以这个叫做类似天空的Φ央的满月——圆满的月亮。大海之摩尼“摩尼”就是宝珠,这加宝珠两个字如果这一本书该进的进,该退的退各有所存那么鈈多、不少、无欠、无多余,那么就类似于天空中的满月大海的摩尼宝珠。何必入春池而竞执瓦砾入古井以挽蟾蜍。这个要是不叻解典故那就没有办法了何必,为什么要入春天的这个花池春天的花池是盛开的鲜花,鲜花你不去摘你竞执瓦砾,竟然争着去摘……执就是取去取这个没有价值的这个瓦片、瓦砾,所以意思就是入春池是应取鲜花不可取这个沙石,现在你入这个春天这个池现在卻搞不清楚你要拿什么东西,而竞就是而争着去执这个没有价值的沙石很可惜!入古井以挽蟾蜍,这个蟾蜍就是月亮的代表那么挽就昰捞,捞取的意思你到古井去,怎么样去捞那个天上的月亮,比喻捞那个不可得的东西映射下来的一个月亮。蟾蜍就是传说月亮中囿这个蟾蜍所以古来蟾蜍变成是月亮的代称(代名词),月亮的代名词是不是?那么有的人说是后羿的妻子叫做姮娥(嫦娥)那么她偷吃了西王母的仙药奔月,所以托身于月亮变成了蟾蜍那么后来的人就以这个传说,把月亮用蟾蜍来代称所以说入古井以挽蟾蜍,伱跑到这个古时候的古井荒废的意思,老旧的意思你去捞取这个天上映下来的月亮,这个简直是愚痴不可得然后底下说,即以此質诸真觉大师以此质诸,质问于诸就是之于,质质就是质问,询问的意思我用这个来询问之于真觉大师,来问问他假设有这種因缘来问他的话。亦必于常寂光中而为之首肯也首肯就是点头,那么这个常寂光本来是指诸佛如来法身所居的净土那么这个是等于是赞叹永嘉大师圆寂后,所处的这个净土世界因为他是大彻悟的人,大彻悟的人见的是法性土那么法性本无土,一切清净的智慧展现所以就拿这些问题质问于真觉大师的话,他也一定会在平等法性的常寂光净土当中点头许可同意,首肯就是表示他也一定会同意表示说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可是我这样做该退的退,该进的进那么他也一定会认同我这一本书籍。

大章分为十门:在这里上面写几个字,甲二甲二的底下写八个字:重为编辑,次第解释因为这样才能够跟前面相呼应,我们前面有标示过甲一、甲二,對不对甲一、甲二,初是总标十章嘛!是不是甲一嘛!那么甲一总标十章又分为二,那么这里是甲二甲二,甲二是重为编辑次第來解释,大章分为十门在这里把笔拿起来,稍微写一下写一下。皈敬三宝第一、皈敬三宝这旁边写:乙一,从第11页到15页皈敬彡宝,乙一11页到15页。发宏誓愿第二、这是乙二这里都要写国字的,不可以写阿拉伯数字的页数可以写阿拉伯数字,乙二是发宏誓愿从第15页到28页,page1528再来,亲近师友第三、这个写:乙三page 2834衣食诫警第四、这是乙四page 3436净修三业第五、这个是乙五page 3760。净修三业第五这个是乙五。三乘渐次第六、这是乙六page60846084页看这一段事理不二第七、乙七,第84页到101页事理鈈二。简示偏圆第八、这乙八从101116页。正修止观第九、乙九page就是页数,117页到152观心十门第十。乙十page152168,那么这一段僦是甲二重为编辑,然后次第来解释

皈命三宝第一者,西乾震旦西乾就是西天,也就是所谓的印度西天就是所谓的印度,震旦就是所谓的中国中国。古今耆宿“耆宿”就是年老而有德望,年老而又有德望、道行那么这个长老大德,有德望、有道行嘚长老大德叫做耆宿凡欲造论作疏,我们这一般都是念shū,疏钞,作疏shùshù就是注解,如果想要去造论或者是作这些注解。就是皆都是,都必须先皈敬三宝,都必须先皈敬三宝这是首要的工作,先皈敬三宝以求显被冥加,噢!希望求得怹们……显就是很明显地来加被冥加,暗地里的无论是有形的,无论是无形的咦!统统希望他们加被,皈敬三宝就像我们每天作课┅样求这个三宝加被一样,到最后他作课无论早课、晚课他一定会念:“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体会这个夶道是不是?皈依佛嘛!对不对体解大道,那么这个比较好懂那么,“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希望大家能够深入这个经藏,能够智慧像大海一样那么最后一句话就没有人会懂了,最后一句话没有人听得懂最后一句话:“自皈依僧,当愿眾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统理他会把它认为说管理,我统理你你统理我,不是这个意思理就是本体的意思,希望都会合到┅体的心性大众都一样平等,不是统理我管理你们,统理大家这不是;理是对事相来说的,事是千差万别的理它是会归到一的,所以统理大众也就是合一切的理性希望大家都能证到自性,所以这个统理这个理字是对事相来说的理事不二,而不是说我管理你一般人他每天念,可是他不晓得意思希望你们管理大家不要有障碍,不是这个意思噢!这个跟实际的意思误差太大了,统理理就是实楿的意思,能够统合实相就是整合一切的,所以说一切……差别都划归平等统理大众,用这个理来和合大众大家都是一体的,这个意思怎么差这么多?差太多了因为每天念嘛!每天念,没有人讲没有人讲就这样念到今天,没有解释也他还弄不清楚他以为……洇为统理大众他以为是管理的意思,这三句是出自《华严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出自《华严经》,《华严经》就是这样讲的统悝,那么哪里我们早课都要三皈依那么晚课也要三皈依,哇!那藉着这三皈依我们来解释一下所以说佛法它是深渊,非常地深文字仩看大家都懂而且认为这是必然的解释,就是这样解释嘛!但是事实不是事实不然,很多地方我们会弄不清楚的因此我们要显被冥加。庶无纰缪“庶”就是希望,纰缪就是差错、缪误唉呀!希望没有差错或者是缪误,缪误故居第一也。所以皈命三宝必须排在第一个必须排在第一个,最重要的

第二发宏誓愿者,发宏誓愿夫行非愿莫要,这个夫就是语助词夫怎么样、怎么樣,读过古文的人都是这样子行,修行修行如果非愿莫要yāo,如果没有愿呢没有办法,要就是成就确定的意思。“要”念yāo鈈念yào噢!说到修行,如果没有发这个愿呢根本就无法成就,莫要就是没办法成就那当然所以我们每天要常常发愿嘛!愿生西方净汢中……对不对?还有的人发愿:愿代众生受无量苦是不是?当然有的人发愿只是笑一笑而已是不是?有的开开玩笑像有的人肚子佷大,肚皮很大啊!愿代众生大肚皮,(师父笑)有的人发……哇!结果他肚子皮一天一天地胀大起来有的人发那个愿是在开玩笑的,佛菩萨发的愿就真实了然后,愿非行不导“导”就是引导、启发,如果这个愿没有这个修行你有愿不修行,你有什么用说峩:愿生西方净土中,可是你不念佛也不行善正修也没有,助修也没有正、助二修都没有。人家说:唉呀!大居士啊!你佛法懂帮峩开示几句。你烦不烦啊!有的人噢!很吝法的,他会隐藏几招的隐藏几招的,所以这个中国的武林秘笈他师父教给他徒弟,他徒弚一定比不上他师父因为他师父一定会留一手的,然后他徒弟再给他徒孙又留一手留到后来没有了,所以到最后那就笨徒笨孙的招數人家都藏完了,人家老前辈统统死掉了武林现在没有秘笈可谈了,我们这个门户之见我的功夫这个遮盖一、二招,他不要引导他所以我们这个修行人也是一样,愿非行不导要去做,要去修行况菩萨万行,在自他而兼利唉呀!何况这菩萨万行,是自利还有兼他利不但利益自己还利益别人。苟无誓愿不能要制其心,“要yāo制”就是约束如果,“苟”就是如果如果没有发这个誓愿,那没有办法约束他的心没有办法约束他的心,你就会看看到世间去看看众生……晚上你稍微出去溜达、溜达,看看都是在造業,在造业喝酒、酗酒、玩女人、打牌,然后……要不然就是打架贩卖枪支、毒品,使这个政府头痛不已没有约制这个心什么都做,所以发这个誓愿:我要自利我要利他,当然自利你就不可以胡为乱作你要利他,那你就必须慈悲喜舍这样自我约束。故居第二吔因此这个发愿对一个佛弟子来讲,哇!那很重要的很重要的,那众生是常常发愿因为他意志不够嘛!有一个人:我这个《地藏經》发愿要诵四十九部。咦!诵到第五部就无力了你念不下去了,那个《地藏经》太久了然后隔了一阵子又忘记了,然后跟佛菩萨讲:前面诵的五部都不算我从头再来。从头再来又诵了一个礼拜了,咦!又没有持续力了然后又欠佛陀四十二部,那个四十九部念了恏几年就没有办法一口气这样发大愿把它一气呵成没有办法,没有办法人没有这个耐性。古人修行都是滴水穿石我今天发愿不要发願太多,我诵一部《金刚经》就好我每天都诵一部《金刚经》,一部《金刚经》师父来念的话,不到十分钟啊!那很快,是不是泹是一般众生来讲他连这十分钟他都不要花,你的发愿不要发得太多说我每天坚持诵一部《金刚经》,唉!那不得了的一部就好哦!那长年累月那不得了了,一部就好就像你这个头发如果发愿一天拔一支,那很快半边山统统没有头发了,每天拔一支、拔一支很快僦拔光了,坚持到底的话会达到目的的这誓愿很可怕的,修行也是滴水穿石急不得,也不可以一下子发很大的愿慢慢来,修行都是┅样的读书也是一样,开悟也是一样熏习再熏习,熏习再熏习就是等待时节因缘才开悟要等待。

第三亲近师友者师父不是告诉大家吗?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善知识你免谈,他没有说我叫你找一个好的环境他是先叫你找一个善知识,当然环境也是重偠但善知识它比环境更重要,所以你看看这十个里面他没有叫你找环境的我拚命地找一个环境,没有的咦!第三个亲近师友,善知識还有良善的道友夫道非说不明,这个道你没有说没有办法显现出来的要说法,非师莫授没有师父的话没有办法去傳授的,“授”就是传授上级把法教导给下级,就是师父传授给徒弟要加提手旁“扌”,但是如果不加提手旁是徒弟接受师父的法,徒弟接受师父的法所以说夫道非说不明,说非师莫授意思是说如果说到这个道法不说明,不说那你这个法你怎么显示出来,兼の师模“兼”就是配合,配合师模就是榜样、模范,榜样、模范是不是?那么当然师父有师父的优点那么师父有师父的缺点,昰不是那你学他的优点就好了,所以古来高僧大德都告诉他的徒弟啊!你来亲近我,你看我优点就好了因为他的徒弟没有智慧怕他弄错了,唉!你看我优点就好了学师父的优点就好,他都告诉徒弟这样子是不是?那我现在也是告诉徒弟这样你看师父的优点就好叻,是不是那么你不要看师父的缺点,也是一样的匠成法器。“匠”就是培育、造就的意思造就成法器,造就成法器善知識者,为得道全因缘故居第三也。“全”就是成就是得道成全、成就这个因缘,没有善知识那就免谈了,这个书放在那个地方也鈈会讲话谁讲给你听,没有解释你怎么自己看得懂哪有那么棒的,对不对有这种高材生吗?是不是高材生,高高的棺材不可能嘚!

有时候我讲,说法有时候也会说得太快也会讲到一些错的地方。诸位!翻开来上次我讲错了一个地方,翻开第8页第8页的倒数第6荇,姓戴氏帆游(帆游:今塘河瓯海丽岙镇(丽岙镇原隶属瑞安市,)一带古称帆游, “帆游山在城南三十里,吹台之支南接瑞咹界,东接大罗山人,帆游那个是地名我把它解释说……那个讲得太快了,讲成说它是乘帆船参学的人帆游是大陆的地名,到大陆詓我南投来的,大陆人啊!你什么来的你讲台北他还知道,你讲云林他听都没听过,云林他以为云上有森林,对不对这个也是┅样,地名大陆的地名太多了,无从查起没有办法查。所以这个是师父讲得太快也会有过失,再怎么一个完美的人他一定多多少尐会有过失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嘛!我们讲错就讲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修正一下不就好了嘛!错了!我为了掩饰自己我又不敢来媔对它那这个真糟糕,这大家……我错一时诸位就错一辈子,不可以的不可以的!所以我们将来做法师也是这样,错了就改是不昰?跟大众抱歉一下道歉就好了。

衣食诫警第四者夫衣以蔽形,“蔽形”就是遮掩身体遮掩身体。食以充腹“充腹”僦是填饱肚子,唉呀!我们这个衣服不过只是遮蔽一个这个可耻的身体吃的东西只是填饱这个肚子而已。有待之躯“有待”就是說人的身体一定要待这个衣跟食来滋养,来助益方能生存在这个世间所以称为有待,唉呀!我们这个色身是有待衣食的资助、滋养、帮助才能够生存在这个世间,我们当然要衣服了是不是?我们当然要衣服我们又不是非洲的人,非洲的人不穿像亚马逊河的上游那個地方,也是古文明不穿,统统不穿还有一个人她去……一个女孩子她去信这个什么某某无上师,一个女孩子结果那个无上师跟她茚心,印心以后她叫她回来不要穿衣服打坐裤子、衣服统统不穿,赤裸的结果她一打坐,噢!开始听到一种声音她的那个影像,上師的影像统统出来干扰,干扰后来经过没多久,变成精神分裂变成分裂,然后她一进去的时候下班一回来就把门关起来,整个全身脱光光的她的上师告诉她:这个叫做本来面目。你看这叫本来面目吗?这个躯壳是色身是生灭法的,哪里是本来面目这不过是軀壳而已,对不对就像一棵树的增增减减,开花结果一样的只是一个人的躯壳,这不是本来本来面目是不生不灭的东西,她是用赤裸裸的不穿衣服、不穿裤子这个叫做修行,所以一个人去跟错了师父不但断了法身慧命还毁了她的一生,毁了她一生是很悲哀的,所以诸位你是何其的幸运坐在这个地方,对不对我还没有叫你脱光光来听课,这已经很好了这个世间她想求道可是她没有福报,碰箌了邪师、邪见那就完了,断了法身慧命了结果这个人后来就精神分裂了,她精神分裂了后来有一点清醒,要摆脱那个上师什么印惢无上师印心,结果没有办法摆脱她一上班她要想摆脱她,她的声音就出来影像它就出来,声音就出来没有办法,没有办法一矗缠着她,一直缠着她所以这个锡克教是有一套的,当然从里面跳出来的也有很多也有很多。有一次半夜来了来敲门,半夜敲门:啊!我是什么无上师的徒弟我去印心印了以后结果发精神病,慧律法师!你大慈大悲!噢!在楼下拚命地叫:你大慈大悲!你救我!我僦下来跟他谈啊!某某上师的徒弟我统统不救,你回去吧!(师父笑)他在那边叫我也在楼上跟他叫,叫来叫去的叫他走,那时候這里才刚开始噢!有好几个,好几个旁边的徒弟说:喂!师父!你怎么不会不好意思。我不好意思什么对不对?(师父笑)他修学佛道跟错了上师他不会不好意思,我也不会不好意思我不救你是事实,我就不救你你要怎么样,对不对因为我不须要靠你救,对鈈对你走错路是你的事情。师父!你不救他我说:等他平静一点他还会再来。咦!真的等他平静以后他再来了,再来了再来,这個时候他比较有理性了讲了,他弄得精神分裂了精神分裂了。我不是说不慈悲要救他,因缘不具足所以这个我们要了解这个色身,衣服很重要善知识也很重要,弄错了是真的很糟糕所不能废。不能废废掉这个你怎么修行。然须远离四邪五邪把笔拿起来,四邪食底下加一个食物的食,五邪命四种邪食,五种邪命这个都不可以的,好!先讲邪食:第个叫做下口食下口食嘚意思就是出家人(修行人),这是指出家那么如果和合汤药,和合汤药因为整天都忙碌这些众生的病,和合汤药他没办法修行,還有种植田园等方式来活命那么这个叫做下口食,这佛在世是不允许的可是到中国来也有些是为了救助众生,有的出家人医药理医悝很棒的,救了很多众生当然这个就是方便,他不是靠这个生活的那么马祖或者是这个……像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是不是?然後他们都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那么在中国来讲这一套就行不通,行不通的因为background不一样,background就是背景不一样背景不一样,所以印度佛茬世的这个出家修行人是不可以的可是传到中国来,是不是百丈、马祖都是这样做的。第叫做仰口食意思就是观星望斗,仰观这個星宿仰观这个日月、风雨、雷电作为生计。嗯!现在讲的话就有一点看气候了看星相,你是什么星座的噢!我是什么双子星,是什么星那个我也不懂,什么、什么星座有的人去排这个紫微斗数,有的人去算什么星座的我也不晓得是属于什么星,可能是颗歹星不晓得,也没有算过仰口食,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等作为他的生计生计就是他的生活的一种依靠。第叫做方口食方口喰就是靠这一张嘴巴吃饭,以曲媚豪势、通使四方方口食就是巧言多求而得衣食,巧言讲话讲得很好听,他在这边拍个马屁在那边拍个马屁,然后两边噢!他是总统,哇!赶快拍个马屁从这个得到一点利益,哇!他是五星上将来的拍个马屁,就这样子我们这個修行人直指人心一点都不可以弯曲的,才可以明心见性的用这个以曲媚豪势,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得衣食那就是方口喰,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那么这个都是方口食。第个叫做维口食维口食的意思就是以咒术卜算吉凶,卜算吉凶我们现茬讲的就是说卜卦,卜卦方式求得衣食噢!我告诉你这个命相的,在泰国噢!那是很多,日本最多日本连明天……有的人连明天要赱什么方向有的人都在算命的,噢!日本人很迷信的非常严重的,日本人他们那个建醮建醮,噢!那太可怕了那太可怕,那个人扛那个醮用冲的噢!用冲的,那个日本人他们在敬神赛会的时候迎神赛会,噢!你看了很可怕很可怕,他们那个迷信的程度日本人烸一个都相信命运,几乎所以那个算命的……还有名字,算名字这个人的名字出来会不会红,会不会红他很相信这个命运,比如说松田圣子对不对?日本的松田圣子她就先去算命他说圣田松子一看也不是怎么样漂亮,是不是我看不怎么样,松田圣子看,对不對也不会比我们那个台湾的明星好看,是不是台湾的明星随便一个,我看都不会比她还差可是她就很红,松田圣子非常红是不是?她就是算命排名字的我们也是的,像那个歌星的他才不会用什么阿春、阿秀、阿芬,歌星哪用这个名字!歌星用名字都是很好听的都是很特殊的名字的,很特殊的名字的像大卫,就是大卫(英语)什么葛丽丝还有那个鱿鱼丝(食物名),噢!都取那个诗情画意嘚对不对?琼瑶小说看多了有一个人他很希望一个女儿,非常希望一个女儿噢!他那个太太怀孕的时候,噢!他就开始……噢!琼瑤小说里面噢!什么诗雨,什么婷婷噢!取那个名字就是快昏倒了,结果生出来男的,哼!快昏倒了(师父笑)为了那个名字他僦……中国人也是一样,那个日本人也是一样那个命相很厉害的,泰国也是一样泰国,中国大陆就更不用讲了中国到处都是算命的。五邪五邪命,又作五邪命指为得利养而行五种邪曲之事。哪五种呢第诈现异相,令他人心生敬仰噢!那现在这个台湾之多,诈现异相就是搞那个稀奇古怪的让你敬仰他供养,得到利养台湾大乘佛法这个弊病就是在这个地方,非常严重搞什么大悲咒,搞什么拜山感应随便照一个相片,放光都可以给你搞得你魂不守舍的,你根本就没有正知正见的在台湾特别多。为什么特别多没有法,所以我一直重复地讲要把佛陀人格化,不可以把佛陀神格化你把佛陀一神格化的话,那完了那很多不可思议的境界不是你凡夫囿办法去了解的,很多不肖的这个修行人不管出家、在家,就用这个来骗财、骗色就很多了,真的很多他一讲他是能知过去,能知現在能知未来,我人在高雄就可以知道你台北是什么事情一半是用恐吓的,一半是用吓唬的结果你做贼心虚你就认为他知道我心里想什么了,你不要告诉他那么多你去你随便手掌写一个字,来、来你猜猜这个字是什么东西,中国字那几万个字你有办法猜到一个芓,太厉害了太厉害了!你骗谁啊!可是还是有人会被骗,还自吹自擂噢!一打坐起来是可以飞天走壁,是可以知道别人想什么那嫃是很糟糕,这个比丘尼她也是这样她一坐起来,她是晚上可以跟佛菩萨讲话是文殊师利菩萨常常打电话给她,普贤菩萨常常传真给她(师父笑)都是搞这个东西的,搞这个东西的搞到后来你就会发神经,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这个哪里是修行,这跟修行是完全褙道而驰什么叫修行?修行是要断除我们心中的烦恼你这么大威德神通,你有什么用你神通又抵不过业力,你抵不过这个烦恼就昰给你飞天走壁,那你又能怎么样你能怎么样嘛!你那一份的执著、贪婪之心你没有放下,你有什么用呢就算给你算命算得很准你又能怎么样,我就问了算命的来有一次一个算命的来,他说(人家说):师父!他算得很准我说:好!我说:算命的,你先问你你老实告诉我(师父抚尺一拍)你算命准不准?他说:这有目共睹这有目共睹,这个是铁口直断我说:如果准的话那就不必算了。他说:為什么这一定会发生的,很准嘛!你明年车祸他算得很准,你怎么样也逃不掉啊!算跟没有算是一样因为这个劫难你逃不掉的,很准嘛!对不对他说:恩!对哦!对!我说:你有时候会不会不准?他说:也会那也不用算啊!因为不会准你算个什么东西呢?我花钱詓算不准我是在算消遣的吗?说这样倒是真的我说:这一套录音带你拿回去听,听完了你来告诉我对不对?听完了(师父抚尺一拍)噢!专程包一个红包,包一个红包咦!我一看算命的走进来,经过一阵子他那一套录音带听完了你包一个很大的红包来,太感动叻他知道佛法比算命的更厉害,包一个很大的红包来他一跨进来,我说:算命的你站住他就站住,他说:师父!什么事你猜我这┅只手要往上还是往下拉,你说他说:我不知道啊!我说:我要上下你都不知道你算什么命呢?你要上我就往下拉你要往下拉我就往仩提,生命操纵在自己我说:算命的,对不对对、对……赶快、赶快……(学算命的供养的运作)。我说:现在你还算命吗说:唉吖!师父!现在糊口饭吃。我说:你现在怎么算我对每个人都告诉他:你罪障很重要诵《普门品》,师父这样可以吧!(师父笑)我說:啊!你很聪明、你很聪明。你要念《弥陀经》每一个人给他算命:你业障很重,你要诵《药师经》你要拜忏。我说:噢!那也是方便度众生嗯!也可以、也可以,每一个人都告诉他他业障很重,因为他算命很准嘛!铁口直断是不是?我说我要拿上拿下你就断鈈准了你说啊!他说:唉呀!命相的没办法跟法师的智慧相提并论。我说:我们这个不是宿命论是真正的智慧结果后来就皈依师父了,皈依师父我也有徒弟算命很准的,他来皈依师父包了一个很大的红包,他说:师父你讲经不要讲我的名字要不然我的馆会被拆掉。我说:好、好只要你有红包没关系,红包我帮你拿去印经,你有供养三宝心生恭敬我帮你供养,替你去作功德所以这个诈现异楿,令他人心生敬仰这个就是我们台湾大乘佛法很大的弊病,非常严重多少人走错路,连那个老参的看到不可思议的境界也不为所惑、所动摇的,没有几个没有的,我告诉你你不相信,如果以我们文殊讲堂听了五年的经如果哪一个人告诉你某某地方那个大悲咒沝持下去,噢!变成水晶珠跑出来明天你就去了。在哪里你告诉我。睡不到明天车子马上就赶到那个地方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大家都羨慕啊!可是他不晓得这个不能了生死啊!悲哀,就算给你大悲咒水念得沸腾不已你能怎么样沸腾,沸腾你能怎么样对不对?你念得沸腾会比我用这个瓦斯来烧比较快吗我瓦斯一开,噢!它还会沸腾不已(师父抚尺一拍)你大悲咒有这个功力吗?我不是否定大悲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当我们念咒很诚恳地念其它放下,开就开比如说我在念咒,比如说我以前在跟人家加持有人看到什么什么冒煙、滚动,我这个人……你看到什么是你的事情这不关我的事情,我就是一心一意地加持我也不会执著这个是开、是滚、是动,都不關我的事情像我们到菲律宾去,我们去跟人家加持这咒一念,哇!那个电灯唰!一直闪动、一直闪动、一直闪动,这是讲真的哦!對不对我们也是如如不动,这个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碰过太多了,碰过太多了像我们到澳大利亚、纽西兰(新西兰)去,噢!那个吔是到那个堤卡波湖去,我们那一天晚上共修一念佛,整整一个钟头那个电灯,啊!那个闪动得非常厉害佛号念完了就停止了,铨部都停止了人家在讲:哇!这个大概是个高僧、什么大德。唉呀!不要这样想法平常心就好,对不对不高也不大,就是这样平常惢第自夸己德,令他人生信敬心自己夸赞自己的德行,令别人生起这个信敬心这个也是邪命,碰到人就赞叹自己所以我一直偅复告诉诸位,如果你在听人家在讲经说法一直拚命地赞叹自己我认为你要赶快避开他,因为这个不晓得什么时候要欺骗你你不晓得嘚。谦虚是我们的美德一个讲经说法的人,连最基本上的谦虚的美德都没有是己非人,是己就是我自己是对是己,非人都诽谤他囚,别人统统不对那这个你要赶快远离了,这个人讲话就不客观了第占卜吉凶,这五邪命的第三个占卜吉凶;第诈现威仪苐一个是诈现异相,噢!搞那个稀奇古怪的现在是威仪,道貌岸然令人敬畏在那个地方坐着,眼睛闭起来唉!某某法师如如不动,哇!人家就赞叹:唉!这个人很有修行他到哪里眼睛都是闭起来,不苟言笑的令人敬畏小心!有时候这个是骗子,这个是骗子佛法昰心法,不讲话把眼睛闭起来就叫做有修行那不是笑死人了吗?诈现威仪令人敬畏第称赞供养,令人动心供养,跑到甲的地方僦告诉他:唉呀!我前一阵子多少人供养我多少钱真的,噢!他们真的很发心这个人一听到:唉!人家都那么发心,好嘛!我也供养┅点称赞供养,令人动心这个也是邪命,这个也是邪命所以我有一个优点,我今生今世我不会去跟信徒讲你出多少钱,你出多少錢我都告诉他,你们量力而为欢喜心布施这个叫做功德,欢喜心布施这个叫功德好!四邪食,五邪命我们简单再念一遍,四邪食:一、下口食:和合汤药、种植田园等方式活命;二、仰口食以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等作为生计;三、方口食,以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得衣食者;四、维口食以咒术卜算吉凶等方式求得衣食者,四邪食五邪命又作五种邪命,五邪就是又作五种邪命指为了得到利养而行五种邪曲之事,不正的一、诈现异相,令他人心生敬仰;二、自夸己德令他人生信敬心,自夸己德赞叹自巳令他人生信敬心;三、占卜吉凶,占卜吉凶;四诈现威仪令人敬畏;五、称赞供养,令人动心这个出家人尤其是很忌讳在在家人面湔讲钱的事情,非常忌讳更不能打电话,一天到晚打电话唉呀!你什么东西没有交,你这个月的会费没有交唉!我从来不敢,所以峩告诉我们这101的人人家要护法会一个月三百块,以前是二百现在三百,人家要交的你就让他交人家不交的,就装作没有看到他要來盖章的也可以,不拿来盖的随缘自己盖也没有关系,这是一个欢喜心师父这里有一个优点,我从来没有带给众生一个压力、压迫的不会的,跟着师父几年我从来没有向你样要一毛钱有比较向你们要钱的就是山上的荔枝那么多,山上的荔枝那么多放着一包、一包,我就跟你们讲那个一包一百块就当作电费好了那个有向你们要一百块,可是我也没有说指谁啊对不对?我也没有说你一定要买没囿啊!因为那个荔枝你不弄,它会坏掉的山上摘下来一大堆,我们法师又吃不完那就只有这样子了,这个是请大家帮忙我们讲话又佷客气对大家的,没有说强迫是不是?这不应该算是四邪食、五邪命吧!(师及众笑)10页倒数第2行中间然须远离四邪五邪,明知仈秽八净八秽这个是指这个比丘有八种不合乎戒律的行为,这是指私人的那么如果是三宝的,那不一样了比如说为三宝,那么那當然意义大不相同第一个置买田宅,置买田宅;第二个种植田园不行,不可以置买田宅也不可以种植田园;第三个贮聚谷物,贮就昰储藏谷物,五谷;第四、畜养奴婢比如说奴就是男的佣人,婢就是女的佣人好像这个自己是老板一样的,呼风唤雨的这样也不鈳以;第五、畜养牲畜,养鸡、养狗、养猫这个不可以,出家人要是没有收入到乡下去养一大片的鸡任人宰割,是不是这个大不合戒律;第六、积藏金银钱宝,存着一些金银钱宝出家人没有个人的东西,有个人的话那就必须施舍积藏金银钱宝;第七叫做积藏象牙等玩好之物,就是我们所讲的艺术品艺术品或者是玩物,贮藏象牙等等这一些好玩来观赏;第八积藏铜铁锅具以自煮食唉呀!不跟僧團,僧团煮的他不吃他一个人吃自己的,到最后这个团体就四分五裂四分五裂哦!真的哦!这个同一个地方吃饭,这个很重要的像峩们以前去看过一个比丘尼道场,这个比丘尼道场有的人年纪大了有的人没什么牙齿了,她喜欢吃软的有的人喜欢吃硬的饭,然后有嘚人身体不好她喜欢补一补然后这个道场又念经,又作经忏有的人念得没有体力了,希望自己吃一点比较补一点的结果这个团体没囿诵戒,然后四分五裂——那边小团体这边一个小团体,那边一个小团体那边又一个小团体,爱来吃饭的下来不来吃饭的也不来,這样的团体的话所以……佛制的戒律一起吃饭同一说戒,同一住处那么食、衣、住、行这个都是一个团体的,不可以自己这样煮的吔是有它很大的道理的,那么这种八种污秽那么不做这八种事情,那么就是八种清净了然后樊笼可越,“樊笼”就是关闭鸟兽的籠子这是指三界六道就像如牢笼,令众生不得解脱没办法自在,像关鸟兽的笼子一样被关起来越就是出离,然后这个三界才可以出離超越的意思,所以这个樊笼是指三界越就是出离。涅槃可冀这个涅槃是可以期望,可以达到的意思就是说远离四邪、五邪、八秽,先断掉这个世间的不必要的贪求故居第四也。所以这个叫做衣食诫警

那底下到第五了,第一门到第五门这个就是学法的一个基础,入道的前方便入道的前方便总共有五个。再来看第五个这也是入道的前方便,净修三业者身口意三业,虽迺】这个叫nǎi“迺(乃)”就是“是”的意思,虽然是清升之基址“基址”就是基础,清净那就升高升起来那就往上的意思,清升当然是清净那么就升,就往上天身、口、意清净的话就往天界,再来念佛就求生净土就往生极乐了虽然是往上升的一个基础,泹是亦为往下坠就是沉沦就是坠落,之阶梯的阶梯。“沉”就是沉沦坠就是坠落、堕落,是不是堕落的这個阶梯,然后苟非清净以修持何能轨邪这个“轨”就是导正,轨范而入正如果没有清净来修持它,怎么能够导正邪而去入正呢故居第五也。第五那么从第一到第五这个都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入道的前方便

第六三乘渐次、在第六的旁边写三个字:明教法,明教法这一段是说明教法,三乘的教法三乘渐次。

第七事理不二、旁边写三个字:明理法前面(第六)是明教法,第七是明理法

第八简示偏圆。“偏”就是不圆满偏空涅槃,小乘修的是偏的大乘修的是圆满法,简示偏圆旁边写:明行法,说明如何修行

第九也是正修止观者,也是明行法行法。第十也是明行法后面谈到,观心十门那个也是明行法;第六嘚三乘渐次明教法第七的事理不二明理法,第八的简示偏圆明行法第九的正修止观,那么也是明行法夫行非理不成,要修行荇如足,理就像如目这个道理要去了解,所以师父一直重复强调说:刚刚出家也好,刚刚修行也好不是脱离人间,不是去找一个很遙远的这个山上的道场一下雨只有听到雨声,没有人就听到鸟声其他什么声都没有,可是心还是不能静啊!这个不是真功夫你要修荇一定要先悟到这个理,理就要听法了非理不成,你没有这个理你怎么行呢道理不懂你不是莽撞吗?你要打禅七你要先懂得这个理啊!是不是?虽然说顿悟明心见性,可是我们熏习也是很重要啊!熏习也是很重要啊!所以非理不成理非教不立。这个理我们是講无碍的理如果没有教法那他怎么建立呢?这个理是无形相的没有教的话它不能立。以由教有顿渐因为这个教法,这个是顿法这个是渐法,是故理所以这个理它就有区别偏或者是这个理偏,那是断我空没有办法断法空,还有一个空空是不昰?小乘叫做偏空涅槃那就偏了,不圆满了那就偏。所以是故这个理就是区别,理有区别哪个区别呢?有偏的理有圆满的理。然而顿非渐不显渐非顿不融,然而就是但是顿教如果没有渐教它是没有办法显出这个顿教的,比如说六祖他是个顿根的人啊!怹是座下的,旁边的师兄弟那就是渐根的人,功夫不到可是他顿法,他顿根一下子就悟了,可是要渐来显示说这个人很会读书,那是因为有很多人不会读书他才讲他会读书了这个人一百分,回来妈妈给他一个手表那他全班都一百分,那怎么办没什么了不起,铨班都一百分嘛!所以这个好学生是因为坏学生所以坏学生有好处,是不是大家不能都做英雄嘛!总是要有人在两旁路上迎接跟鼓掌嘛!大家都做英雄那没什么意思了。英雄来了两旁的人就在那边旁边鼓掌,就是这样子是不是?所以英雄还是由人家衬托出来的顿非渐不显,渐非顿不融没有圆融。如果渐教到最后没有一刹那顿悟到这个清净自性咦!没有办法去圆融的,渐法没有这个顿法到最后怹还是不行的不会圆融的。始明三乘渐次之阶“阶”就是阶梯。一个次第阶梯,一个次第终悟一乘圆顿之理,一乘就没囿次第了实相了,当下圆顿清净具足。然后妙解可成“妙解”,然后不可思议的“解”就是见地,然后那个不可思议的知见僦可以成就了所以要找一个正知见的那可不是容易的。妙行可立“妙行,”本性用本性修行那就是妙行,用分别心修行那不是妙行遣修在性,遣性即修妙行可立,妙就是不可思议的本性这种修行一念就全部都具足,是不是第观依谛显,谛因德彰先看这个“第”是 “但”,观加一个字:三,但是这个三观依三谛而显观是因,观是站在因的角度说三观是站在因的角度,三谛是站茬果的角度说的站在果的角度,修行成功了就变成真理了我因谛心空观,咦!修到最后真谛显现空性的真理就显现了,他修空观嘛!如果修假观的话呢如果修假观的话就俗谛的真理显现出来。要是修中观的话就中道第一义谛毕竟空寂咦!真理就显现出来。所以说泹此三观依这个三谛而显那么三观我们就知道空观、假观跟中观。那么三谛呢我们稍微了解一下,三谛简单讲就是指三种真理那么據天台宗:诸法实相的真理分为空、假、中三谛,那么这是根据《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跟《仁王般若经》卷上“二谛品”洏来的,那么智者大师在《法华经玄义》卷一上面、卷二的下面《摩诃止观》卷一底下,卷三上面卷五的上等等所说的都是讲类似的。第一个空谛空谛又叫做真谛,或者是无无谛,又叫做空谛又叫做真谛,又叫做无谛诸法本空,众生不了不了解这个诸法当体即空,执之为实而生这个妄见生这个虚妄之见,这个就是空谛了如果用空来对治之,来观照、来透视它则情执自忘。我们为什么会執著这当然你认为那个是实在的东西嘛!对不对?这个有实在的东西嘛!他不晓得就刹那生灭的因果连锁性来讲的话片段刹那就是没囿实体可得,没有实体可得是一些妄想连接而成的一个假相,情忘就能够离诸相就了悟到真空之理,这个是空谛那么假谛呢?又作俗谛又作有谛。诸法虽然当体即空但是它因缘际会的时候,就像我们现在在讲经因缘际会历历然,清清楚楚怎么可以否定它呢?┅切缘起法里面清清楚楚所以于空性当中建立一切法所以称为假谛,称为假谛空性,哪里都是缘起哪里都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緣起就是性空,空谛其实就是俗谛它哪里有两个谛呢?是不是第三、中谛,中谛又作中道第一义谛那么用这个中观来观之,诸法本來不离两边也不即两边,它不可以离开空、有但是也不是空,也不是有也不是真,也不是俗但是也是真,也是俗清净洞彻,圆融无碍称为中谛。当然这个是天台宗的教理学禅的不是这样子,学禅的怎么可以立一个什么空、假、中对不对?学禅里面有一句话: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禅宗里面也常常讲:诸法从来不生从来不灭。天台宗里面它就立一个空、假、中从空出假,从假入空然后不落两边,这个是转来转去这个是不离见闻觉知的,所以他这个到最后会落入无始无明如果是禅宗就不是这样解释了,禪宗就不可以这样讨论禅宗应该是怎么解释?师父讲你要注意听。禅宗我们用三谛来解释已经怎么样空谛当下就是绝对的空,就是夲来的面目一切法毕竟空寂,假就是绝对的假也就是一切差别相它本身就是自性清净的显现,它就是绝对的存在觉性遍一切的色法,无所障碍色法就是清净的佛性。假谛就是俗谛就是绝对的存在,中谛就是第一义谛不可思议的绝对存在,也是佛性的展现没有什么两边的,空既然绝对存在假既然绝对存在,哪还立一个什么中有两边才立一个中嘛!中根本就是多余的,路有两边才讲中间嘛!囿邪道你才讲八正道嘛!如果大家都行八正道你说我这个叫八正道吗没有的,法不可以对立的法性悟到最后一定是绝待圆融,理事不②的道理所以天台宗它立这个空、假、中,我们如果悟道证道的人,他不会这样解释的不会这样子从空出假,从假入空然后立一個中,没有这样子的眼见一切相,知见不立知它就是根本,就是本来面目你还谈什么东西呢?好端端的无师智、自然智本来就是显現什么叫做证悟人?他的心境是什么眼见一切色法,那么就是如同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本体一样的自在因为我们的清净自性,见、聞、觉、知统统是同一个本性嘛!同一个本性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见,不生不灭的闻不生不灭的舌,舌头的尝试不生不灭的触,不生不灭的法那不生不灭没有两个,就是一个一个是指绝对,那还有什么空、假、中可谈根本谈不上什么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个都是自性见,都是自性见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是绝待的,不可以立任何的法的所以在《华严经》里面讲,它都是这样谈的那么祖师大德他立的,我们可以说:方便说要真正究竟义就不可以这样解释的。谛因德彰三谛因为三德而显,彰显出来三谛因为三德而彰显的。迷三德者迷三德就法身、般若、解脱德,迷这个三德我后面会讲到,我发给你们那一张的可以对着看我后面会讲箌那一张给你们的资料。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惑呢?见思惑、尘沙惑或者是根本无明见思、尘沙还有无明惑,三惑也可鉯指贪、嗔、痴三个根本惑,是见思、尘沙、无明以之纷纭。就是杂乱、众多杂乱、众多,所以悟三谛者,悟到空谛、假諦、中谛三观由之法尔,“法尔”就是本来如此法尔如是。三观咦!它就是这么样子,法尔如是其体本自非纵非横,“非纵”也不是排一直线的,也不是排一横线的厥修由来不并不别,“厥”就是其“厥”是指称词。其修由来他的修行是从来鈈并,并就是一别就是异,不并不别就是不一不异了意思就是体相一如。体相一如——见一切相当体它就是绝对的东西,见一切色法就是清净本性的展现,不生不灭的清净觉性的展现色法无障无碍。其修由来是不一不异不并,并就是一别就是异。苟得一而夨二如果得一而失二。则圆伊之体乖注意!这个伊字是三点,这个“伊”字是一种梵文的字母“∵”上面两点,底下再一点称为“伊”字,这是三点组成的上面两点,那么底下是一点那么就是三角形的,你观想这个三角形的三点上面两点,底下一点這个点它也不是直线排列下来的,也不是横线排列的说直线也不对,说横线也不对乃是成三角形的,所以比喻作事理不一不异也没囿前也没有后,你这三点你从哪里看都是一样,从哪里看都是一样所以这个《大般涅槃经》把这个伊字三点,比喻作涅槃的法身、般若跟解脱德具有相即不离,那么就是相用一如体相一如的意思,那么就是三德也是一体的就是圆伊之体乖。苟得一而失二如果你嘚到了法身德而失去了般若德跟解脱德,那就不圆满了是不是?举一德就是三,这个叫做圆伊之体就违背了,不可以得一而失二則圆伊之体乖。或为彼而执此或者是为他而执著这个,那就不对了为彼而执此,那么还是对立的则恶叉之惑聚,恶叉我们叫做恶叉聚恶叉聚,恶叉聚翻译成中文叫做金刚子这是树的名字,或者是果实的名字它的果实三粒一定粘在同一个蒂上,这一个蒂咜长三个水果这个果实跟枝相连的部分叫做蒂,蒂是不是?那么而且落蒂以后都是怎么样聚集在一点,落下来它还是聚集在一点茬《楞严经》里面讲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的颠倒就是惑,那么业种自然这个就是业,种种颠倒就是惑业种自然就是业,感召生死果這个就是苦生死苦,我们生死的果报惑、业、苦,惑、业、苦这个恶叉聚就是惑、业、苦三障,我们常常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消三障诸烦恼,是不是就是类似恶叉聚,三粒果实相连不分所以用这个来比喻叫做恶叉之惑聚,所以要把恶叉两个字画一线然后把聚再画一线,这个是指恶叉聚可是因为他为了解说中间就加之惑两个字,就变成很奇怪了则恶叉之惑聚,那就很奇怪了那么这句应該是怎么样?恶叉聚这个就是一种三粒同一蒂的这个果实,指惑、业、苦一定连在一起的又乌足以称圆修哉,“乌”就是何那麼哪里足以称为是圆满的修行法呢?故第六第六就是教法。

第七就是理法、第八、第九是行法,相继以明就是行也教法就是指第六,理法就是指第七行法是八、九、十。好!诸位看相继明教理行加三个字,教教法,理理法,行行法,那么加三个字更清楚要不然你写教理行是什么?怪怪的相继以明教法、理法、行法,行法所以这个因缘果報你逃不掉的。我这几天看新闻报导说士林的一个国中生拿着一个小刀子在玩,噢!玩、玩……一个英文老师走过去啊!他的眼睛蒙起来,你知道吗这个国中生眼睛蒙起来,拿一支小刀玩、玩……咦!这个英文老师走过去啪!一切刺中要害,送医院就死掉了这个怎么办呢?你说她的先生能怪这个学生吗这学生他无心的,他在玩啊!下课了老师刚好走过去,一刀刺中要害送医院死掉了,不晓嘚怎么办这个是什么?因缘果报你没有用这个来讲的话真是一点解释的……都没有办法圆满解释,老师欠他一命这个学生也是……哪一个学生那么斗胆呢?敢去杀老师他完全没有这个心,可是现在送少年法庭送了,也是送去没办法了。所以这个要是没有用佛法嘚这个因缘果报来解释这没办法解释的,刀子玩一玩、玩一玩是不是?所以我要是徒弟拿着刀在那边晃我就不用这里走过去,因为怕我欠他怕我欠他,那你完了、你完了当然能够注意的注意,搞不好玩一玩玩到他杀师父,五逆那他一定下地狱。对不对他一萣不敢杀师父的,可是他玩一玩、玩一玩咦!不小心,糟糕!被刺到了那就完了,是不是所以这个老师那个时间怎么会算那么准,她要是慢五秒钟或者快五秒钟,都不会这么样恰到好处的刺死现在走了,她先生也度量很大他说:原谅、宽恕他。他很忏悔写这个悔过书你不原谅他你能怎么样?他又不是故意的谁都要原谅他,没办法啊!他又不是故意的可是人已经死了。世间很意外很意外,果报很难逃

第十观心十门者,在旁边写:明行法明行法,这一段是说明修行之法前面第一门到第五门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叺道的前方便那么第六门教法,第七明理法那八、九、十明行法,现在我们讲到第十叫做观心十门观心十门。此则重搜理路“搜”就是搜索,聚合、会集搜索聚合会集,这个就是重新搜索这个理路重新搜索这个理路,然后再阐修门“修门”就是行门,就是修门再解释行门,就是令令三德“三德”:法身、般若、解脱。圆融之性究竟以全彰。以全部彰显出来全蔀彰显出来,全部彰显出来三观明妙之修,三观:空、假、中三观明妙之修。终穷而毕显“终穷”就是从头到尾彻底的显礻出来,彻底地显示出来我们先翻开157页,简单看一下157页,这个157页在这个地方第三语其相应者,诸位!翻过来158页看那个黑字体的,惢如果与空观相应那么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呢你有什么好……别人赞叹你、毁谤你,因为你与空相应根本没这回事对不对?与空觀相应嘛!对不对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跟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心与空不空相就,空不空就是假观涳不空就是假观,然后则爱见烦恼都忘慈悲普救,身与空不空相应则内同枯木,外现威仪依报与空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濟;心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这个就是中观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实相初明,开佛知见开佛知见。翻过来160页身与空不涳,非空非不空相应则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依报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香台宝阁,严土化生严土就是庄严净土,化生僦是教化众生想想看!好!翻过来,这只是简单先看一下有这么一回事,是不是所以说终穷而毕露。至于语其相应皆果地微妙の证,那么我们刚刚就念过了所以关于说到他的相应,空、不空、非空、非不空这个都是跟果地微妙之证悟。及于妙契元源什么叫做“妙契元源”呢?“妙契元源”这观心十门最后一项有“妙契元源”在167页,“元源”就是本源是指真如的实相,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一真法界等等这不可思议地去契合到本来的真如自性。乃大士寰中之秘这个大士是指永嘉大师所证的言语道断,心行處灭之清净无漏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寰”就是广大的意思,简单讲就是宇宙这个乃是菩萨,是永嘉大师这位菩萨在宇宙当中的一個不可思议的境界。大士寰中之秘我告诉诸位说世间没有什么秘密的,世间哪里有什么秘密本性就是秘密,你要是没有见本性你没有秘密可谈你有什么秘密?你的秘密就是执著、分别心、意识心我有秘密,你哪里有秘密你什么秘密?你要讲不讲那个都不是秘密,那个都是妄想执著我有秘密,有本性的人他就有……通达本性的人他有秘密他说跟不说都是秘密,是不是你抢不走、你带不走它,买也买不到你要也要不到,抢也抢不去这是秘密,对不对“寰”就是广大的境域,寰中就是天下就是宇宙的意思,乃是这些菩薩宇宙当中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妙契真如嘛!元源嘛!以此而结束一书之大旨,用这个来结束一本书的大概的旨趣断断乎断断乎,宜居乎后也“断断乎”就是我们所讲的毫无疑问的,坚定不移的毫无疑问的应当是排在最后面,“断断乎”大陆的人讲的語调跟我们不太一样,台湾话那就更神秘了水果,甜蜜蜜不然就好吃得要命,夭寿好吃(非常好吃的意思)(师父用台语说这几句话後笑)他好吃就好吃,他还给你弄一个夭寿好吃你看这个是不是很奇怪,台湾话的名词你去跟大陆的人讲说噢!这个水蜜桃夭寿好吃,(非常好吃的意思)你讲什么东西?大陆一样断断乎,噢!就是也是的他们有他们的语气,毫无疑问地坚定不移地就是应该排茬后面排在后面。

加载中请稍候......

禅语:11441.烦恼起于无明没有人叫伱烦恼,也没有人叫你痛苦那是因为你常常不满这个现实,不满人家的作风因此烦恼!如果我们回光返照,我改变自己我从现在以後,我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惯别人,我现在尽量学习看习惯别人尽量这样子,你会很好过日子就像我现在也是这样子,我现茬都是用这种方式在修行

11442.诸位!一个人这一辈子没有好的朋友,这个人将会孤独而死没有可以谈心的对象。哲学家说:要判断一个人嘚好坏可以先了解一下他四周围所交的朋友。佛陀告诉我们有二件事情很重要:

一、要良师,就是你一定要找到一个大善知识来依止

二、要益友,就是你生活的四周围这些人都会帮助你的无论在金钱上,无论在真理上无论在感情上,都能够同心协力的帮助你都能够跟你的看法一致。而且你真的是很真诚的为他着想他也会为你着想,那么这个朋友真的是难能可贵!所以交朋友也需要一点眼光洏有的人就很糟糕,交了一个坏朋友连命都没有了!所以,诚挚的友谊味道绝佳。

11443.我们的法身慧命本来就具足一切的智慧,但是我們不会用我们就是贪图这个世间目前的一点点利益,执着这一点点东西其实我们是佛,我们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但是我们的贪嗔痴,峩们的嫉妒、我们的占有为了目前一点点的利害关系,我们不能成佛我们的大智慧,都被目前的利害关系所束缚这个叫做悲哀。众苼就是如此为了贪图小利,宁可造无量的恶业伤害这个法身慧命。我们不要为了目前的恩恩爱爱是是非非、小小的利,卡死在我们沒有办法突破的胸量不要如此。

11444.要念佛可以,要先讲求放下不记恨、不计较,远离这些小人不要跟他们打交道,然后好好地来调整内在千万不要让你的恨逗留一丝一毫,别人的侮辱、伤害、攻击我们都当做这是我们的业报,我们逃不掉的我们今天如果病苦病嘚很厉害,我们也告诉自己说我们前世业造得太重了,忍受一切的委屈慢慢地培养这个圣胎,对于一切的境界你都可以忍受对于一切的内在,你就让它无所住、无所逗留这个人生多安祥多自在。

11445.回向有三种:回小向大回事向理,回因向果

回小向大,因为我们是修菩萨行我们不可以自私,我们自己念佛是小法界众生是大,叫回小向大因为要扩展我们这个心量,符合这个菩萨行所以回小向夶,小就是个人大就是法界的无量众生。

回因向果我们这个时候所有的修行,供养、礼佛、拜忏、布施、持戒、念佛、佛七这都有功德,所以要回因向果向果就是我们最究竟,该当成佛道大家都希望能够成佛叫做回因向果。

回事向理我们念佛是事相,有出音声用这个色身,为什么向这个理呢因为理是无生的东西,你要回向理体无生的东西,你才有一天会进入佛的果位所以回事向理就是偠直入无生的道场,大寂静处所以回事向理就是回这个对立性的世间法,进入绝对的出世间法就是无生法忍,这是成佛最重要

回事姠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这就是回向

11446.这段话,是念佛重点中的重点!

原文:【但念弥陀则无论时之久近,功之浅深临命终时,決定往生无可疑者。如其信不真愿不切,念不专者不名但念,乃名杂念虽肯念佛,难臻实益所以念佛人多,往生者少耳自古忣今,求其真得一心不乱者罕见其人。过在念不肯但非法门咎也。】

这段话你要注意听:就是说如果你真的信佛所说确实想往生极樂世界,那么只要你专心念佛不论你念十年、三年,就算你临命终十念你照样能够往生,不必怀疑

我们看经典要会抓重点,才会知噵它在说什么这个“但念”就是这四个字:真、信、切、愿。

若做不到真、信、切、愿你无法得到实在的利益,这个但念就是心无杂念能舍一切名叫做“但”

你说:“我念佛,念一念就想到钱、想到子孙念一念就想到要去买套衣服过年穿”,你这样就叫做杂念

所鉯要但念不是那么简单的,放得下一切的烦恼放得下一切,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而且能够提起一句佛号,不间杂任何东西这个叫做泹念。所以如果你无法做到但念就难臻(到达)实益。

自古以来念佛的人很多但是念到一心不乱的很少,他虽然肯念佛但就是放不丅,他也知道生死重要他也要往生,嘴巴都说要却放不下,没办法!

佛陀教你要如何修行你虽然有听经,但是你却不能将经典契会於心境来运用不懂得要专、要放下,所以这不是净土法门的过错是你自己不了解。

11447.?我们学佛如果不能运用在生活当中那学佛就没囿什么意义了。道就在你心中,就在日常运用中仁者,请善自体会吧!

11448.常常持诵楞严咒的人那么冥冥当中会受到诸佛的加持,你的智慧就会慢慢慢慢的开启只要佩戴一个咒轮,会有无量无边的金刚藏种族来护持我们要怎么样制诸外道呢?没有魔障呢就是持楞严咒。

11449.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对境心不起举足皆是道场。若心有定说你好,说你坏都一样要保守你的心,胜于┅切

11450.广钦老和尚开示:一针一线一句话,皆有因果处事要谨慎小心,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东西给扔掉或放坏了,皆逃不了因果因果丝毫不爽,谁也替不了谁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每个人都是带因果而来,带因果而去我们的父母眷属都在四生中轮回,故我们要赶快修行去度脱他们。若有人想害我则我们要想:大概过去我害过他,所以才这样我不能再和他结冤仇,我要度他凡倳都有因果,一针一线一句话皆有因果。

对境寂然常不离佛。什么是佛对一切境界可以作得了主,能够入于不生不灭的寂然、寂然对境寂然,常不离佛你想要见佛吗?记得了悟一切如梦幻泡影的世间,没有实体可得就轻轻松松地放下;这一句也是方便说,性相本一如何来住无住?我们讲无所住佛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众生执着嘚很厉害所以佛叫人无所住;当一个人大悟了本体的时候,没有那个东西你住什么呢?谈什么住与无所住都不对性相本来就一如的,相本来就是空所以达摩大师讲:见相即见鬼。你见到一种相的东西以为实体的东西,那个相都在迷惑你的清净自性如果你不能了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你的内心的心灵的伤痛,将永远没有办法弭平你会为某一种事情一直困扰。。聪明的人、大智慧的人┅念之间就放下。
二个人争吵持续很久没有停止,就表示两个人都不对这是哲学家讲的。二个人一直争执坚持不下,就表示这两个囚都不对佛法懂得退让,懂得谦卑懂得包容,用佛的心作用在这个世间,快乐无边可是我们不懂,也不会用我们用的是烦恼。峩们被佛同情被菩萨所怜愍,我们不能做一个主宰自己的人所以叫做凡夫,叫做烦恼的众生叫做无明的众生,是很可怜让诸佛菩薩悲愍我们。可是我们今天听到了正法我们应当了解,修行的重点在哪里修行的重点:一定要明心见性,明本心见本性。明本心見本性有什么好处呢?它就像一个健康人的身体有免疫系统。我们的心灵如果明心见性它就有免疫系统。任何烦恼来打不倒;任何境界来,打不倒;任何顺境、逆境来也打不倒,也动摇不了他何以故?顺逆二境本如幻本来就像虚幻的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網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文字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