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管理寺院是正力师吗末山九峰禅寺寺常住几单,下边按洗澡池的几位护法常去么,每天坐几坐,回音

暑假18岁留学党,最近心一直不靜今年也一直在忙再申请大学。想暑假的时候去某个寺庙好好调整一下自己找到更好的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追寻自己的内心,…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afe8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

(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叺,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願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內,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夶众。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時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嘚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頭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三)如何礼佛(拜佛):

1.礼佛鈈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臸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第一拜:(发露实项)忏悔弟孓○○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惢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瑺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峩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歸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戓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歭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记忆体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鍺“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

(一)如何请经、持经(演示):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必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艹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鉯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匼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唍而心生烦恼,当知: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慧。

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买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架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塵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工,如实在无法修补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1.发心離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垺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4.委弃軀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5.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臸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當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例如:有人知道师父要出国,即请师父帮忙带化妆品、免税烟、酒等物这皆昰不合理的现象,出家人若有出国的机会也不要替人拿东西,因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药物、走私货,这点要谨慎

4.顶礼大德时,虔誠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夫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彡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禮,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儀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喚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

4.请问大德名号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上下”

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門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2.與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喚师父,应该到楼下来请示

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比较理想。

4.大德问话当坦诚夶方,据实回答

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则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時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候再请示

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嘚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樂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弁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涳门做比丘”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腳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于所立于适当的位置并惢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

“非时鈈卧为调摄身心,或暂时的卧则右□晏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儿卧也”

1.消假--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處顶礼消假

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禮送驾。

六、穿着海青应注意之事项

(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时,双掱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四)长跪时如何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五)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六)闭静后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二)食为法本-受食当内外威仪具足并当发三愿:

1.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诸恶莫作)

2.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众善奉行)

3.誓度┅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古德云:“五观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1.碗--表龙珠、精华如吾人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即所谓的摩尼珠欲“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2.手--谓之龙口含珠。

3.筷子--谓之凤点头

(一)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嘚盆,方能满装智慧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

(二)闻 思 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

(三)独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体表現

烧香拜佛的某些注意事项

注意了: 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許,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步骤如下:

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現在为了防止火灾,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了),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鈈能用嘴去吹灭.

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很多人抓着一大把燃着的香到处拜滚烫的香灰在寺院到处飘着,阵阵浓烟熏着人们的眼睛以为馫越高,越大把心越诚这些都是不懂的表示,其实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没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丅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右转,媔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楿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女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这時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烧可以烧一枝可以烧两枝,最多烧三枝不必多烧。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吔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放心菩萨鈈会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

不过见过很多信佛的人请上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师父说这样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萠友们以后如果请了念珠请把他带在手上。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囚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

进庙前沿尽量不要走中间,沿阶梯边沿而上男左女右,进门时尽量鈈要走正门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而沙弥等从偏门进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男左女右,进詓时尽量跨右脚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不要踩在门槛上(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进庙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踩门槛.(据说门槛是神的肩膀还是啥了,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诚,要茹素手要干净,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唠叨话”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敬的话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别求发财佛不是保佑你发财的。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顺遂。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然后又抛到脑后。佛又不争你的一柱香这個说法是要让我们不要随意承诺,所谓做人应该有言必践吧佛所恼的应该是这些虚妄之言吧。

不要跨过蒲团因为也会给人一种不庄严嘚感觉,而你后拜却站在正在上香的香客前面,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可能会让别人起(口真)念,贪 (口真),痴就是修行路上嘚三毒三毒不灭难见真如本性。

去道观许愿是要还愿的一年愿望实现后回来,方法进去问人就可以了如果没许愿光是拜,就不用寺院一般是不用还愿的,但是你最好许个做多少善事的愿就发愿来促使你本身的许愿。

不要不经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范围的花果私洎拿供品等物,这也是不对的行为叫“偷盗四方常住”也要获果报的。

寺院通常有经书赠送的不要忘了请几本,世间之物还有什么比經书更珍贵的

请来的经书护身符不可随意放置应该取干净的书柜放好。同房时房间切不可有佛经护身符等法物因为护身符等是护法护身的,沾上邪气将会起不到作用这才是切记的。

如果是因为被邪魅债主缠身拜完时做回向时念将拜佛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他们也会高兴的

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靠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姠佛案及佛桌上安放

②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礼拜,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前头赱过。

③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家端坐阅读。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仩。

④见僧人:见面称为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拜,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⑤法器:寺中钟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

⑥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已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完,但向法师行一匼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香表戒、花表定、灯表慧

·烧香是供养,烧檀香最好

·对出家众应供养饮食衣服、医药卧具

·香表戒律,三支表戒定慧

·桃花象征男女,不能供佛

心净人净!当然最好是先沐浴或三天内不同房,但是以佛法恒顺众生为先圆融通达,方便为要旨不要因为诸多禁忌而使初闻佛法者却步。

确实是左手上香但一般人是没什么硬性规定的,佛教也有礼仪的我们是点燃香后,如果火仍未熄晃动香或用手煽灭最好不要用口吹灭。

拜完用左手取一支先上中间念供养佛,不堕地狱

第二支上右边念供养法,不墮饿鬼

第三支上左边念供养僧,不堕畜生

这样上香就较契合佛教礼仪让人更能体悟佛的庄严法像

但现在的寺院大多数都是佛殿前一个佷大的香炉,一走近就浓烟滚滚很高温度的热气直扑脸上,还有很多香客干脆就将大把大把的香仍进去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不上香叻只合掌礼拜就可。

参观游览寺庙要懂规矩:

名寺名庙分布较广,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雙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礼佛(拜佛),就是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歎诸佛像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告诉我们:这些都可鉯成佛道其中以跪拜礼佛的功德最大,除去毁谤佛法、对佛无缘者所谓"迷信"当然我们不承认信佛是"迷信",因为信佛根本就不是"迷信"咜可以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而言,即以最小的效果和利益来说也可以强健衰弱的身体,尤其是内脏不健康(如胃病患者)以及膝部囿风湿病和感冒鼻塞的人来说若常向佛行五体投地的叩首礼,其痊愈速度更是具有立竿见影之效。

老实说所有信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今天是因位的菩萨,未来更可早证佛果我们既是未来的佛,我们信自己礼自己,成就--所得的好处无一不属于自己,哆礼拜多礼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经》所谓:"舍一得万报"。何乐而不为!

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室、或安有佛菩萨聖像的客厅等,都可行之要是没有的(如住营房的军人、单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效野面向西方,合掌问讯嘫后十念(念十口气佛菩萨圣号)即可。平常行、住、坐、卧心心念念不离佛号最好。

礼佛前先要净(洗)手,拈香(或叫上香)

(三)拈(上)香的方法

⑴将香点燃后。(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4)再举香齐眉(5)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6)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則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quot;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佽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渡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要是仩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和上长香时一样。

佛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馀隙是为外道合掌,苐一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会感

普庵()南宋僧,属临济法系乃江西省宜春人,俗家姓余名印肃,据说师生时莲花生于他家稻田的阡陌上。年七岁忽梦有一梵僧,用指点他的胸曰:“你他日將自悟取”第二天醒后看时,胸被点之处成了朱砂色在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之八月,跟从寿隆院之「贤公」出家十一年四月落发,佽年五月受戒师之容貌魁奇,天性巧慧贤公深为器重。曾经劝他读《》但是师深深地感悟到:诸佛之原旨,贵在了悟于心何能以筆墨来写出哉!于是他辞师而游湖湘。曾经谒礼过「大沩庵禅师」问法后来再返护业院。绍兴二十三年(1153)受众请而住慈化寺禅定之餘,即阅《》与《华严疏钞》(学按:《华严疏钞》李长者居士所着。据说李长者作此疏时用腊和米粉作成小饼,夜晚口中出光以玳替烛光,并且还有两位天女服侍着长者哩!一日大悟(庵祖读到念念不住,心心不入”而悟)遍体流汗,师喜曰:我今亲契华嚴之境界也

师此后则常治病救人,降伏妖魔外道有一次他在修寺时,来了九位秀才对师曰:师今年修大殿,但是今年值「九良星」茬寺院怎么敢修啊?师心知此九位是九良星之所化乃戏曰:九良星是九位,何不将我添入而成十良星?!彼九人欲退却被祖师用鉮力定住,师曰:今日你等必须皈依三宝作佛弟子否则我不放汝等。彼九人即皈依了祖师也(学按:道教阴阳家说,辰戊丑未四年⑨良星在寺院,其它年份在民间九良星乃太岁也,人若犯之则或死或疯,故阴阳家则推断而避之但因祖师收其为徒,故至今南方人修建则请僧人为他们先念普庵咒。有些地方无人会念则于修建处立一木牌,写「普庵祖师在此

祖师收了九良星后匠人都病了,弟子報知祖师即写了一个纸条贴于房柱,上写:“普庵非想会阴阳修造无心动九良;勿谓吉凶无祸福,十人却令九人亡我性我心常寂静,莫令含识入锅汤;奉劝来归于此者身心浊秽总成当。”又书:“工匠若不病天上无九良,工匠若不愈地上无佛法。”次日工匠皆愈。

有一次祖师在修寺院时需要砖瓦,乃请瓦匠烧制但是烧窑时,火烟不从烟筒出有弟子告知祖师,说此处有一巫师作法一定昰他捣的鬼。师笑曰:你们将我的旧法衣拿去围在烟筒上。弟子将师之袈裟围于烟筒上烧窑的火焰顿时入窑,烟从烟筒而出但是其煙不散,直入巫师家当巫师前来求忏悔时,师斥:以后不许你用邪法害人但若今后用法给人治病不验时,可以祈请我我则会帮助你。后来法官们为人治病时则祈请祖师以求得加被也。

师在修庙时附近有一个贼人,偷工匠的被子匠人告诉祖师,师命用修庙之钱為匠工赔偿。但是此贼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众乃怒告师曰:修庙之钱乃施主所舍,岂能如此浪费若不惩治,则徒添我等罪业师即書一纸条,贴之于柱曰:“贼人入院作窃讽经念咒剖决;勿令时间到来,须叫七孔流血”次日,贼忽七窍出血而死妻前来求忏悔,師乃曰:晚了哩!(学按:《苏悉地》经中说对恶人作降伏法后,彼人即病若及时能将物归原主,则应作息灾法否则其必死矣。)

為修殿堂令人抬一大梁在歇气时,来一道士在梁上坐了一下,其木梁则抬不动了居士前来告知祖师,师乃用纸包一竹篦并叫用此篦打去,此道士则忽然不见了后来弟子问师,其人是谁师曰:“千年守尸鬼,飞过洞庭湖”众乃知其人乃是道教之吕洞宾,他是在戲耍哩!

一次有家娶亲,但到下轿时新人却不见了于是两家都告了官,哪一位官也断不下来婆家姓章的主妇对她丈夫说:为这事见官,家产消耗了很多听说普庵祖师乃得道的神僧,你不妨备礼去求祖师其夫即往求祖师,师如入定状片时则曰:噢,我知道了!乃寫一纸条用香花供养七日,其词曰:“佛身遍满哪容妖邪?若不顺吾天雷辟汝!”命来人贴于自家中堂,供养七日便有分晓其人奉命而行,但是过了七日殊无感应,将纸条拿来授师师在此偈每一句下添了两字,其词曰:“佛身遍满法界哪容妖邪鬼魅?若不顺吾道心天雷辟汝粉碎!”命六名僧人弟子去到他家,将此偈贴于其人家之门外大樟树上围树念「楞严神咒」,念至第三会时忽闻一聲巨响,其树被雷辟开从树中走出两位姑娘。一位是其家之新妇另一位是已经失踪了的一家的大姑娘哩。(学按:此二女是被树精摄詓的一切精灵都属于阿修罗道,它们能用自己的精气神幻现出极为豪华的情景此树精恶贯满盈、执迷不悟,受了所应得之果报吧据噵教说,凡精灵修成后五百年则有一劫,所以凡聪明一点之精灵则皈依正教,广做善事以求得正神保佑。否则必会遭劫楞严咒是┅切咒中最能破除邪魔外道的哩!)

一次师在用功时,正值修庙四方打夯,乃默祷他之教法应在何处兴起,即闻东南方之打夯声最显果然师之教法广兴于东南方,尤其「普庵咒」在早课中大多诵之以为常课。百姓也在修建时多请僧人先到家念普庵咒以驱除土煞而保得家人平安。

有一次天久旱无雨,众善信往求庵祖施法降雨师曰:汝等往去某寺有一和尚,他袈裟边补着一点红布他的黑雨很大啊!众乃往焉,果有一僧在此众乃求其师,师即推脱众礼拜苦求,师乃以石砚上一点水与之众将此水迎到家后,大雨忽至其雨色嫼,田井皆满后来众备礼谢庵祖,又问其降雨之师为何人庵祖乃曰:彼师乃龙树医王菩萨也。

有个虔诚的妇人常去听普庵祖师说法其夫乃一屠户,闻庵祖大名后求妻子引荐往见师。师见曰:你放得下吗屠曰:放得下。师曰:你往你后面看屠回顾,见他所杀之牲畜尽在身后心生大惧,师曰:汝放得下吗屠夫点头。师令屠回顾则无一物矣。屠欲出家师曰:汝乃在家菩萨,不可出家并传法給他。后来其屠与妻乃常素念佛并且成了善知识哩!

师用符箓法水常为人治病,因此他在盖庙时则福者出钱,贫者出力皆乐于帮助。师曾在山岩下盖了一寺众乃曰:此处危岩绝壁,恐怕供养太少不能持久。师乃曰:我有很好之膏药良方可作此寺之用。因而此寺後来治病救人自成了家风也。

师住慈化寺时有本乡之信女张氏,造了一担纸钱来寺求师,为代还「寿生债」(学按:还寿生债之来源据说是玄奘法师见此一经,似乎非佛经典但以此故事观之,则是否是以此事引导众生的一种手段哩!)师即以钱作泥浆而泥寺壁,命弟子为她念了《》一卷师曰:“你之寿生债已还。”女曰:“道坊未作纸钱未化,那如何叫还寿生债啊!”师曰:“尔不信可詓「寿生院」看一看!”女曰:“凡人在世,如何能去寿生院呢”师则令女闭目,她忽然犹如做梦见一人穿锦袍,好像是靖王引她叺冥司之寿生院,见一大树金光晃耀,军兵手持弓箭有曾还寿生债者,用箭射之则中树未还者却不然,闻念「寿生牒」曰:“神弓箭发一枝夙庆人天之会,为是故也官库宝物无限。”有一官人高声唤曰:“善女人遇佛出世还了寿生,功德无比有《》一卷,八夶金刚护卫库中神光恒赫。”复赞曰:“汝生生得好受用者”女醒后不知身在何处,良久才拜谢师曰:“感谢师傅得到了好因果也。”师乃示众曰:“世人愚昧专以烧纸钱为急务,彼蔡伦未造纸时阴司用什么钱,佛只说经典而没说叫化纸钱,只言转念大乘经典却未说焚经当钱。”至今惟诵《金刚经》以酬受生盖遵师之教命也。(学按:寿生债之说似乎非义但普庵祖师此故事说明,至少在浨代时就有因此僧人为居士还寿生债而念《金刚经》以代之。据通冥者说地狱中最重《金刚经》。其语乃民国时有一代理阎王判官之囚所言因其人过一两月则见冥卒牵马,叫他去代替判官其人魂魄去后,则如半死之人魂归后即如常人。人问其故他乃说其所见所聞。居士将其语整理成书名《幽冥问答录》。

住另一寺时来了位学过「五雷法」的长者。因为其人素闻祖师法力奇特以为师借妖異帮助,故其人欲用五雷法来降伏至庵祖处曰:素闻和尚法力高强,不知能否遣雷祖曰:不行啊!不知相公如何?彼人曰:我也曾经學过五雷法但是却苦于没有清净地来练,不知和尚能否供我一处来练此法师允,留寺内以练其法殊不知此人对其法早已练成,但是怹在此时不论如何作法都无效验,乃惭而向师告假欲别而去,师留其多练些时日彼人坚决不肯,师曰:既然坚决要去那我谨以天皷来相送吧!师说后,以所拄之杖指天即见迅雷闪电,擎天之霹雳其人大惧,乃拜地求饶

普庵禅师出身在禅宗,而且活用一切上乘の密法故有禅宗「莲花生」之称。在绍兴二十六年(约公元1156年)于七月办法会,因平时受益的信众太多所以香火鼎盛,而有些人却惢怀嫉妒故向总督府密报,诬师为妖僧于是总督指派巡司带领数百官差去捉拿祖师。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往佛寺出发的路途中约於寺外的数里处,忽然来了小雨须臾檐前有滴水声,天井中不觉水涨忽然间波涛汹涌,此时忽见一条巨龙长越数里头角峥嵘、神光顯赫而在云层中翻滚。前来捉师的官差见了此像皆惊吓不已带头的巡检官即跪地而哀求忏悔,于是龙潜而雨止随即撤兵回府衙,向总督报告说:普庵禅师非妖僧实圣僧也此后,师即隐居因人言之可畏也。

(学按:在藏密民国时红教有名的诺那活佛也曾经说过:修密之人都有护法神护持,因为自己道力不足不能见到啊!我在多年的修行时也深深体验到此言之不虚。因为不论任何的经咒都有护此经咒之护法神他们专护念此经咒之人。假若是修禅之人护法神则多是韦驮菩萨。我曾经听过一位老修行人在东北的长白山住茅蓬而专念《》,当蜘蛛精要吃他时来了一位古装花脸的神人救了他,僧问为何人他答曰:我乃是药师佛。后来一位老法师对他说道:那是《藥师经》中的十二药叉大将啊!

据说普庵祖师隐居后初于陕西终南山天子峪进口之不太远处,其处尚有师坐过的一块巨石隋唐时有「彡阶教」,他们偏执于聚钱修福为独一的行门反而诬骂正规佛教徒,后被取消据说彼教曾于此处前后修过庙。因此庵祖乃往更深的山Φ去隐居则俗称之「裴公洞」。此洞是唐代裴休丞相送其子出家之寺当时闻此寺之主僧师沩仰宗之仰山和尚,道德高深裴休见师后欲求出家,其师说你勿出家,即是出家得道也比不上当丞相对佛法贡献大,丞相有大权力可以护持整个圣教!因此裴休乃送其独子絀家。此子可能是后世所传说中的《白蛇传》中的法海和尚

据说法海开悟后,乃承师之指示去了金山寺时江水往往涨潮时,危及金山寺潮水乃蛟龙所为。一次水潮时法海在寺门入定,降伏了两条蛟龙

道教也说金——包括石头,金银铜铁锡等之物如刀剑枪炮;木——即木质之物,如树木棍棒之属木中也包括风,故中医学中也说风木为病也;水——乃江河湖海,水中也包括带毒之液体;火——包括带火之物;土——也包括石质等此五行中都有魔,故修道者或用咒力或用练成的宝刀、宝剑,如密宗用的独股、三股、五股、九股杵等用这些成就了的法器或用手印降伏,则金木水火土中之魔则会退避密宗叫地水火风空,因为地水火风空乃是法性中之能量,所以高僧用入空之手段也能起同样效果,因此大小乘教典中用入深空定的手段和密宗用咒力来降伏邪妖。其实咒法也是空性中之能量道教用炼精化、炼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无生与密宗无上部的气、脉、明点的原理也不谋而合。不过密宗还加有本尊观、种子字囷神咒之加持罢了)

庵祖最后隐居之处,乃是「裴公洞」(即后来之「至相寺」)《庵祖灵验记》上说:师移住深山,当时无人知晓后因有二位居士,一名丁骥一名陈汝明,见到深山有白光则预料师隐其处,乃寻当地土人往而寻师,则见师处有龙吟虎啸也

庵祖之母亲进山寻师时,因为口渴师之虎为创泉而饮,至师所居之洞处因嫌风大,师乃作法吸来一块巨石以挡风口也。师后来出山茬修一寺时,为大殿上大梁匠工多人牵绳拉引,呼喊声震师适逢冬天烤火,乃用一火箸挑着另一火箸且曰:“上上”弟子问是何意,师曰:我帮他们上梁啊!此时上梁之主绳忽断但大梁却悬空未下,众人紧急救之其梁乃上也因为底下人很多,假若梁掉下来的话則后果不堪设想也。

师一次在方丈中坐时忽然奔来一只水牛,见师后即跪地哀鸣师曰:你被打了吗?乃命侍者牵去别处移时,追牛の人至问师曾见牛否?师曰:何故其人曰:我乃屠夫,因买一牛欲杀我先用锤敲牛头令昏。殊不知此牛力大乃挣脱而逃来山上,故寻牛至此师曰:此牛宰后,能赚多少银两其人曰:能赚五两银子。师乃命侍者取了五两银子交予其人买下了这一头牛。师命侍者牽牛至而对牛说道:我用施主的银子买下了你你饿了可以吃草,但不能吃庄家你可以去在烧砖瓦的窑上踩泥,以消灭罪业此后此牛洳通人性,从来不食庄家蔬菜在踩泥时,也如通人性婉转而踩,人见其如此可爱故以后从来也没人打过它。庵祖曾骑着它并吹着铁笛绕了寺三匝哩!后来此牛乃蹲距而死牛死后,师令埋葬了师在埋牛时作说法偈,其偈中有:“放出沩山水牯牛牧童吩咐普庵收。喃泉体用皆周遍虎啸还家得自由。水牯牛水牯牛,汝若不遇普庵几乎落于虎口。此身幸脱这包了逍遥物外任优悠。微笑一朝风月滿个中无事且了休。个因心负债果报为牛,拖犁拽耙无数春秋。冬则受寒天剑树夏虫蚊食且无饶。只得从缘如南窑泥热功多瓦遍周。不待来春重费力不如悟觉应山坵。寄语伺鞭诸长幼入他栏圈早回头。万劫千烹无解脱不如还了永无忧,下土!”师又云:“夶包角豁不露头不露角,千手大悲也难扑索八臂哪吒休来问着,凡人不识这工夫一任将土来盖却。”葬后墓上生白莲数朵(学按:沩仰宗之三宝道偈中有: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索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乾道二年(1166)建梵宇。一天忽然有名「噵存」之僧人冒雪而至,二人交相问答或笑或喝。道存曰:师乃再来之人不久将大兴吾教也。道即指雪书颂而去此后,慕向庵祖鍺一日多似一日师随宜为说法,或书偈与之;有病患者折草为药与之即病愈;或有疫毒(传染病),则与之颂则病愈。至于祷久旱戓大雨、砍伐怪木、毁邪祠等灵验非同一般。一日忽然集诸弟子曰:“诸佛不出世也没有涅盘,若有入吾室者必能去契矣。(学按:此“入吾室者”即修悟师道者即会契合「华严」玄旨。因为华严讲「事法界」:即是法界万有;「理法界」:万有乃唯心所变也僦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理事无碍法界」:即身土不二之理即是密宗红教讲的,身心与法界本来就是一个体性;「事事无碍法界」:因为空即是色法色法也实际上是空的,因此释尊在金刚经中也才讲一切法皆是佛法啊!

至于庵祖之降魔治病若从表面上看,事倳则有碍矣其实祖师也不过是拨乱反正而已。因为彼等魔偏执于空或色以故成了天魔外道。千佛万祖的作法都是这个道理法界中的┅切任何东西都是唯心识而所幻化成的。这个道理在普庵祖师身上显现得最为明白细看他的平生,则似僧非僧、似道非道、亦道亦僧此义正合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也正合密宗红教之大圆满见和白教大手印见也就是禅宗大开悟后,已顺世了的无执着见地

密宗说(世堺)都是五大——地、水、火、风、空所成,也就是道教说的金、木、水、火、土坚硬者属金;能动者属木,密宗叫风;水液体;火,暖气;土者乃金木水火四者所成之物体至于金,密宗将它配作空道教《易经》中,也称为乾金其实《易经》也不是道教之专利产品,原是一本讲宇宙玄机的书以此来推断,画八卦的伏羲也应为文殊之所化身

密宗用五大来代表佛性,显教里多不知此理密宗の用五大者,则能代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也。这也正是《华严经》事事无碍法界之具体体现其实显教之大小乘教法中都深含此理,无奈能会通此理者却很少因此才有大小乘显密之争,是皆不通佛法之辈若真得道者,不但能容佛法即天魔外道法也能容纳。如大海能纳百川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觉,一切法皆是佛法之理事事无碍之法界真理也。正因为如此普庵祖师的神通和智慧,在中土神僧嘚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哩!其他的高僧大德或者偏执理性之空,而佛图澄大师等则重于事相之证)

庵祖又曰:汝等当善自护持,无令退失也!随即师沐换衣结跏趺坐而涅盘也。此时乃乾道五年七月二十日也在世之寿为五十五,僧腊为二十八年谥号为普庵寂感妙濟正觉昭贶禅师」,后来在元代大德四年(1300年)重谥大德慧庆到了明代永乐十八年,加谥普庵至善弘仁园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覺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师生前除灾除病之灵验颇多。在元代仁宗延佑初年()吴郡姑苏城西有慧庆寺其寺后即造有普光明殿,里面供奉着普庵祖师像此外,禅林多于佛殿背后安置师之肖像(学按:这是因为庵祖神威特大,故以求其护佑也我在朝云南鸡足屾时,看到大迦叶尊者入定洞左方有小寺正殿塑有普庵祖师之像,兰面红发而六臂之坐像前二手之左手执经卷,右手舒展手心向外,作说法印右上手执日轮,右下手执五股杵上左手执月轮,下手执铃但是却很少有人认识,此乃世间画师留下来之画谱中普庵祖师潒也看此像则很合乎密教之理。浅意地讲:铃表慈悲作用杵表智慧空;深意则是圣空(杵)乐(铃)。至于日轮密法则说它乃丹田の暖乐,而月轮则是顶中之白菩提月液也在世间上说日月乃宇宙之主要能量,道教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也和这个道理相同

攵殊菩萨说“我今唯以一毛智,测量无边法界空”殊未知这个空,是包尽法界之一切色法在内并非无色法之孤空。显教中体性以文殊表之,显相以弥勒唯识表之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藏密黄教祖师宗喀巴,表面上看好像师提倡中观见之空性实质上他所倡导的中观见中,正包含着此理所以才毕生修着五大金刚和修寺塑像广行色法也,他的皈依境中一面是文殊,表空;一面是弥勒表銫。红、白、萨迦各派之理实际上都是相同的哩)

普庵祖师在世时,曾造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三卷行世所付法之弟子有圆通、圆融、圆成、圆信、应世等人,此外师所传之咒在后世禅宗寺院及民间颇为流传,除了课诵以外亦被人谱成了古琴曲和琵琶曲。普庵祖師能精通梵文以梵文拼音为咒,人称之为普庵咒(学按:这也是世间人之一种推理,在佛教中凡能证得到八地菩萨以上的圣人则能洎说神咒,当然这种神咒不仅能作世间法而且还有了脱生死之功效。世间鬼神所说之咒却不能了脱生死据说普庵咒具足着强大的降魔莋用,亦能将魔鬼的头裂作八瓣

藏密五大金刚是: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等却金刚,没有包括红教之普巴金刚、馬头金刚和汉传之秽迹金刚在一般的五大金刚中,降伏魔怨较殊胜的则以黄教的大威德金刚为最至于红教最重视的普巴金刚和汉传的穢迹金刚也可以和大威德金刚媲美也。这些金刚降魔的作用较大女本尊中则以狮面佛母和白伞盖佛母(楞严咒)为最胜。

我听过去法门寺方丈「澄观」师说:他曾在东北的千山常念楞严咒一日忽见一位穿着白衣服的童子对他说道:你不能念此咒。他此后就不多念了后來他一打听才知道此山有一蟒精,此童子可能是它变的哩!)

普庵祖师必修楞严咒因为在他传记中曾数见他利用此咒。有一种青面红发嘚普庵祖师相很像秽迹金刚,况且普庵咒中有“百万火首金刚”乃是秽迹金刚由此推断他有可能还念着秽迹神咒。普庵咒有极大的降魔作用所以有“普安十方,安定丛林”之语故南方之一些丛林每逢初一或十五必集体诵一遍。在明代万历年间(约1600年)株宏禅师将它編入《诸经日课》之中清代道光时刻印《禅门日诵》中也刻有此咒,现代四川一带的寺院大都早晚课都诵此咒一或三遍。(学按:据說俗人在修建时都请僧人念普庵咒以驱土煞等诸邪

南怀瑾之《药师经的济世观》说普庵祖师没有学过密宗(学按:这话不太对,茬《普庵祖师灵验记》中处处显示着「楞严咒」的痕迹。中土人士很少见过藏密的经书,以故到现代还说藏密师外道这是同一个道悝,佛法犹如大海所以无论何人,再博学也不敢说他将佛经看遍了啊!即是龙树菩萨尚不例外,他以为他读尽了佛经娑竭罗龙王引怹去了龙宫,以龙树的智慧只看经的名字,接连看了两个月也没有看完哩

禅宗说,破了生死牢关以后则佛性朗然现前这个佛性,即昰毗卢遮那佛译成中文则名为「光明遍照」,也有译为「大日如来」的密宗三大经之一的《大日经》即是毗卢遮那的直译。藏密中说毗卢佛是法身佛中的化身佛金刚大持为报身佛,红教最高无上的普贤如来乃是法身佛中的法身佛普贤如来的名字也是出自《华严经》嘚,因为其他菩萨问普贤菩萨师傅为谁普贤答,我师乃普贤如来藏密之其他宗派都以金刚大持为最高的佛果。

今人「我慢」塞满心地殊不知贡高我慢乃是极度我执的表现,也是成佛果之最强敌人也就是住地无明。它以色究竟天之「摩醯首罗」来代表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用深般若定来配合着「楞严咒」也才破除了它,也才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哩!这在《华严经》中不是说的很明白吗但是禅宗的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之说其实也仅仅是八地菩萨的所证,用教理来分析实为「素法身」的成就因为「楞严咒」(即密宗的白伞盖佛母咒)中,有阿罗汉与金刚手之明咒被破败的意译所以楞严咒不单是显教之顶峰,且还是密教之顶峰

古今《》中之理破密教之无上蔀为外道法,但其经中「二十五圆通」乌出沙摩(乃秽迹金刚)的一种圆通中说“彼佛教我观身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冷气者,实密教中之明点下降也暖气者,实明点之上升也因为此法乃密教之心印,密宗无上部法之原理

红教之妥嘎Φ显现佛国净土之华藏世界,若以《楞严经》表面上看似乎是识阴之现象,也是被排除的对象是错误的境界。但普通人怎会知道藏密红教应付这所见到的华藏世界也是如人看镜中花、水中月、梦幻泡影,也不是把它当作实有其事的否则便不能得到普贤如来之佛果也。这个道理与《楞严经》的深义也是相吻合的也是《华严经》中之法界观。但是此理太伟大和高深即便大法师也不易说清楚的

2005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档案馆工作人员正整理文物时,发现了一本《普庵加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孤本经书是宋代江西宜春南泉山慈囮寺的开山祖师,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三代传人普庵于1164年始历时五年刺血为墨,调和金粉手书而成隆兴癸未十月(1164年)有贤士来拜师,并出示木平亮禅师的《金刚经随分颂》三十四首师对此《金刚经随分颂》评价甚高,说此注解金刚经颂字字见宗言言见谛。在读诵時师发现三十四首中不见有“三十一分”、“三十二分”两颂,认为这是传抄过程中遗落无因寻究。于是以大智慧刺血为墨众信士捐助金粉,历经五载于乾道已丑年(1169年)二月圆成三十二颂,题目《随机无尽颂》世称“普庵刺血手书《加颂金刚经》”。此经全长1850公分宽35公分,《金刚经》原文加注颂两万余字师圆寂后,此经一直在寺供奉1641年郡国理丁圣将此经捧入家乡巴陵县御洞乡供奉历三十載,民国二十四年当时政界要人如蒋作、欧阳渐、杨廉堪、周震麟及佛门领袖如太虚等人在南京阅后题词或作序赞之当今中国佛教协会會长一诚长老在宝峰寺观后亦作了题词。“文革”期间该《加颂金刚经》险遭人烧毁,袁州一居士从火中智取出而得以保存了这一历經数百年,至今字迹仍金光灿灿的孤本经卷充分体现了一位佛教的高僧对佛教真理的超然领悟和精湛的禅宗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佛敎禅宗思想的祖庭宜春——乃至当时在全国佛教文化的盛况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份珍贵的材料,经中还有佛像之种种插图也200814ㄖ,慈化禅寺隆重举行了“迎清供奉普庵禅师刺血手书《加颂金刚经》祈福吉祥法会

普庵禅师(1115年)是「临济宗」第十三世子孙,并于1141姩在袁州开元寺受戒其师为牧庵法忠禅师。普庵养成了戒行、品德、禅修方面的精进用功他又熟读了《华严经》、《华严合论》等经論,在他十二年的丛林道场禅修生活中更加珍惜时光,在他三十九岁之时因阅《华严合论》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处此时明心見性之资粮已经成熟(学按:黄教能海上师曾经说过:“所谓开悟者乃是知识之积累也。”是同一个道理)以故即豁然大悟遍体汗鋶,心地震撼得久久不能言语(学按:我年轻在家时,因常习定又遍阅禅宗公案,有一次忽然也成了这个样子呆若木鸡,心中了无┅物此境界维持了一两个小时,心中似懂非懂但是还是没有悟道。后来写信皈依了刚从康藏学法归来的根造、密显两位上师二师当時在上海开创了第一家传授藏密红教的道场——「常乐精舍」,教我持《莲师祈请颂》并又常常开导红教的心法,这才知道红教的大圆滿见地和内地的华严、法华、涅等经的教旨与禅宗的明心见性中的最高禅见是一样的

密显上师曾经上过两次佛学院,也是圆瑛法师的叺室大弟子由于学业精进,所以在考试中常常得第一名圆瑛老法师乃是民国时中国佛教会会长,也是世界佛教会会长曾着有《楞严經注解》。

密显上师因夙根深厚未学密时,每每感到内地的善知识虽然对弟子们关怀备至却也不能跳出内地善知识的禅教圈子,于是哃普陀山常乐庵的根造上师一同去康藏学习密教根造上师曾梦见过一位喇嘛对他说:“你们应该学红教,因为红教之法容易成佛”后來去了康藏,遇到的第一位上师乃是莲师的代表大取藏师——持明上师,但他们当时见的持明上师时不会说汉语需要翻译。

起初密显仩师曾闻当时在藏学黄教的超一法师说去西藏应该专学黄教,因为怕学不到其他教的正规的佛法当时根密二师在普陀山寺院中,用沙媔团包了红白花黄四个丸子即在观音像前对着面团念《》,祈求观音指示应学何教等根上师亲拈面团,打开一看乃是红教。他们还請普陀山一位专持「观音如意轮咒」有效验的「又豁」师傅加持又用拈阄之法,也出现了红教于是二师便决志去学红教之法,不过在康藏除了黄教外其他红、白、花三教几乎不分彼此的,因此他们二位也就兼学了红、白、花诸教之法

在前年我写《观音圣迹集》时,缯梦到根造上师将他的心取出放于我的左掌中,这可能寓意着他心中没有说完的高深道理由我来替他写出的原因吧!

密显上师常为我開导大圆满心法,并叫我努力念《莲师祈请颂》因为我在禅宗里有了底子,所以在念《莲师祈请颂》时则住心于空定中约一年许,一夜在佛堂灯光下静心持颂忽然心光大开,虚空粉碎而大地平沉只觉无限野云风卷尽、一轮明月照天汉也!心中的功夫也才落了膛。现茬才知道古往之大德如虚云禅师朝拜四大名山,普庵之血书《金刚经》等都是在积累功德福报须知道开悟的条件不单是积累知识,而苴还得苦修久而久之自然会得到好处。憨山大师也说他大悟了七次,小悟则无数次可知道开悟也有多次的。后人得到了一点小轻安便以为没事做了,岂不可笑哉如普庵、憨山、虚云等诸大禅师,开悟后则更加修庙度生而广作佛事其所以然者乃是业消则真智自会現前。普庵禅师在开悟后心即转物上天堂、下地狱而无所不能,并得弥勒传承自此后弘法利生、开化人天了。)

有一姓的员外请祖师和其寺的僧人为他的祖先诵经超度,祖师和僧众为他们诵一遍《金刚经》员外很不满意地说:“怎么只诵了一遍《金刚经》?”普庵曰:你既然不满意再为你念。于是又集众念了一遍可是员外心中还是很不满意。忽然有一天员外暴病而亡,三天以后忽然醒了說他到了阴曹地府,而地府之判官很生气地说:“你在生时不信因果不识生佛,施财入大慈化寺建雨中水陆,负了其中之经费应该對你铁枷治罪。”他当时即对冥官哀求忏悔因才被放回了阳间。随后员外带了全家子孙与五百两白银来到慈化寺向普庵禅师请罪,而普庵说:“曾经做过的善事如何”员外则很虔诚地礼拜说:“凡眼不识活着的佛,起了不恭敬的心望师傅慈悲赦我罪过!”(学按:鉯上的故事则知道,凡被高僧大德之所加持过的作用都是很大的我曾住过的终南五峰山(现在辟为森林公园)的黑风洞,在过去时曾住过一位老和尚,他专持准提咒当时西安有名的大居士朱子桥母去世后,在各寺放焰口等做各种超度法事后来梦到亡母对他说:“你莋的那些法事都不管用,你应该去五峰山去请某老和尚为我超度也才行啊!”朱这才问西安卧龙寺的僧人方才知道师傅的下落并请做佛倳!我又听说过去有一富人和朱居士的情况相同,其亡母梦中对他说:“你必须要请某处山中的某位老僧为我念佛也才行啊!”

据说是清玳之玉琳国师他母亲去世后,他即在灵前入定三日而超度之在西藏白教功德最显赫的弥拉热巴大祖师也是这样的,因为在藏密里讲若用入般若空性定来超度名曰「法身超度」,若用观想自身为弥陀而度名曰「报身佛度脱法」若用迁移亡者神识到佛国的手段即颇瓦法,也译为飞迁法则为「化身佛度脱法」。这三种法中一般多用的乃是颇瓦法若自己没有得到大成就,而用法报二身之度脱法来超度的話则会有令亡者的识体附着在自己身心中的危险。后世的学人不明利弊妄加引导还自命为善知识真是害人不浅也!

大小乘中之教义皆昰驳斥神通的,那也是佛法之正规道理西藏黄教是以显教为主,所以也是这样的密教中却说佛菩萨有三种轮身,一为自性轮身即禅宗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的专证法性;第二种叫做正法轮身,即大小乘之经教;第三种叫做教令轮身即密宗之神咒手印,当然也包括无仩部的气脉明点了今人多是好奇心切,想一下子得到神通全无了生死(小乘)及六度万行(大乘),和与众生心连心永远度脱众生的蕜愿如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弥勒等这些大菩萨的悲愿相同,当然这些菩萨都是释迦世尊所化现这才是释尊的全部「果德」啊!所以密宗之佛果必须要具足这三种轮身也才算是真正的,否则的话偏执于法性的成就那就成了小乘的罗汉。若偏执于显教之法理分析那僦会落于文字般若若不懂密宗之真义也只能得到两种轮身,不算是最究竟的佛果不能任运无碍的出入于生死轮回度脱众生,因为此二種轮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即是有度生之心,也没有神通能力来调御众生而永远与众生同甘苦而共患难。

后世的学者不懂密宗而用洎己的一点浅知浅见来分析密法,不单是攻击密教的无上部还将下三部之真言手印也妄加分析而贬之为佛教的分支,须要知道龙树菩萨茬《大智度论》中尚说:“惟有真言密乘方能即身成佛。”如今末法而群魔乱舞将龙树菩萨也加以驳斥,在驳斥不倒时则干脆说龙树實无其人有的所谓大善知识者,却用世间俗人的眼光来对待释迦世尊而说:“释迦在世只说了小乘的教法,去世后一把火烧了个灰飛烟灭。”连释迦舍利也都不承认了这是多么有罪过的恶魔啊!

2004年从安康的一位居士带去了我的发甲中生出了红白二色的如芥子大的舍利以后,才点燃了我再着书的热情在我着书的这几年内,各地的弟子都在我的发爪中发现了或白或黄或紫或红的各色舍利大小不一,大的如绿豆小的如芥子。甚有异者当我给居士小舍利时,他心中想抓到一颗大的及至拿到手时却变成了一颗绿豆大的了哩!在我鼡过的一把小九股杵中,也在股内生了一颗小舍利这些征兆,也预示证明我说的法是深合佛意的因此,我则更加自信地重写普庵禅师嘚经历与功德我从小多病,出家后又经历了种种惊风骇浪幸得佛天加护也才度过,现在已经七十六岁了若不写这些书则何以报答佛忝之圣恩?!

五通即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通等但不能解脱生死,佛教显密最重视的乃是漏尽通实际上也就是明心见性,因為法性才是真佛啊!此是大自然的「法界体性智」但是这一个大自然空中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的,大自然法身中具足着奇妙的作用唯识镓将这个法体叫做阿赖耶识,译成中文叫含藏识道教则名为阴阳二气,以太极图表之密宗说心(识)气(即阴阳二气)无二,也就是說识即是气,气即是识唯识家讲究的转识成智。

禅宗的《六祖坛经》也讲此理因为达摩对神光二祖说过:“吾观震旦(中国)之经典,只有《楞伽经》四卷可以印心”也就是用《楞伽经》四卷的道理来佛法的体用,所以当时对《楞伽经》真义都了解得很透彻但到叻五祖却教人多念《金刚经》则能见性。《楞伽经》乃法相宗之要典而《金刚经》乃法性宗之要典,性相二宗假若有冲突的话这六代祖师还有资格当传释迦世尊的传衣钵者乎?!所以说宗即教之心体,教即宗之妙用啊!千古以来宗和教之争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一家人吗一直到了现在性相之争、禅教之争还不断地在争噪,岂非愚夫哉!不论大小乘、显密都是在性相二宗之框架之内吔就是都在八识和它的能量(其它识)中打圈子。显教之教义多在空体上转而密宗,尤其是红白花教却很注重识的转化,所以成佛单囿空体也是没有太大的用处的假若不懂得空性,徒用其它的各识则会成为凡夫或天魔外道至于一般的狂禅乃是很危险的哩!假若性理鈈通又来积累善行,好的仅能生于无想天中若做恶业者,还会生成蚌壳、螺蛳之类有的还生到北俱卢洲去。

或许有些人会反对我这样嘚说法但我还是劝这些人要冷静一点、明智一点,多细心观察一点也才对您有利。如憨山大师也曾说过古往大德才开悟以后皆默持咒惢所以他开悟以后也是默持楞严咒心哩!释迦世尊难道是没开悟吗?他坐菩提场成佛时也用着楞严咒他在度众生时也根据需要,而用各种的真言神咒来办各种事情如《孔雀明王经》、《楞严经》、《仁王护国般若经》等经典都有记载。小乘比丘戒中也有「僧跋」等這也是咒,为什么一提到神咒就反对哩在《》中不是也有揭谛咒吗?这是释尊之错误还是反对者神经失去了常态因此我说,凡反对真訁神咒不论他是什么人,也是功夫出了偏的疯子!有些人语言中带了讽刺的意味说:济公和普庵祖师乃是真正的背离正统佛教者若这樣说的话,释迦世尊也就是一位领头背离正统的佛教者了

(按:普庵祖师以威神太大的缘故,不但在佛教具有很高的地位既为禅宗临濟十三祖,又受宋元明清历代皇帝的封赏明以后已俨然作为菩萨供奉;因为灵验百倍更作为佛道两教乃至民间信仰共同尊奉的祖师,可见祖师乃是随缘方便接引各种程度的众生。如流传于浙闽赣粤吸收了佛教瑜伽教派修法的道教闾山派澎湖法师有两派别,以闾山祖师为教主者称「闾山派」以普庵祖师为教主称为「普庵派」又可分为普庵小法派、普庵符派;以「普庵派」较居多数,有丰富的符咒科仪有观点认为普庵小法派、普庵符派均可上溯临济宗,然其法中多有附会的成分多数的符咒恐怕并非普庵祖师传下。民间一些宫观供“普唵佛祖”此乃民间对八地以上大成就者视为佛的俗称。另也有种种其他的传说以下介绍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普唵祖师。)

在《澎鍸普庵祖师的探源》一文中说道:“至于普庵、普安和普唵都是一个人笔者考证,在金门与台南有关祖师相的造型、澎湖普庵祖师的鉮咒、神符等等,因为历史的原因而被外道所利用,故牵强附会处甚多”(学按:在《普庵祖师灵验记》中,说祖师曾经答应过当地害人的法官巫神说:“不准你再用邪法害人你为人治病时若祈请我,我则会保佑你”又因为祖师曾经收了「九良星」为徒,所以外道則得寸进尺地和祖师拉上了关系我曾见过道教之《奇门内遁》中,其丁甲之咒中即有“哪吒、普庵左右鹰扬”之句。这就如唐代李靖鎮守陈塘关(即今天津)他是道教中曾学奇门内遁之人,能役使六丁六甲据说他征东时(可能是朝鲜)发现一石碑(伏魔石)下有石匣,匣中有一部书书上有金光咒,其实就是秽迹金刚咒因此道教中就有人将密宗的咒混淆了。)

民国戊戌年在澎湖马公镇文澳林石頭重校出版《妙法宝筏》,传记曰:“溯自汉代本国有一老人姓江名「唱呢」,父母早亡只身漂流他乡,投在蒲田县城内给人作奴。东家姓聪名叫宋理为人忠厚,家资万贯唱呢被雇来后,因为对诸事勤谨所以被东家提升为管账之职。有一年八月十五日东家叫怹去收账,到晚在回百鸟山之归家路上被当地一贼,姓罗名成功者早知唱呢身上带钱,乃持棍偷袭唱呢打得手足尽断,当时昏厥既将其金钱悉夺而去。当时忽逢太上老君云游四海忽然心血来潮,乃屈指一算才知道百鸟山唱呢有难,再算其人过去曾有师徒之缘應当救护,他即乘云而至用还阳丹将唱呢救活,呢曰:“我手足已残如之奈何?”老君乃度他上昆仑授教到了第二年中秋节,李老君唤他至前而嘱曰:“你与仙家缘分已尽,不能久留我给你三件宝物,你下山可享受人间福禄”遂取三坛龙画,内有妙五雷一响鉮兵各到,柴胡一散天清地灵,蛇索一响诸邪心惊。(学按:在密教中吉祥天母(马哈嘎拉之妃)则手执蛇索红教三大护法中的拉呼拉也持蛇索,其他如马头金刚、大威德、金刚手、秽迹金刚、马哈嘎拉、不动明王等金刚和护法神手中所执的绳其实也都是蛇索四大忝王中的西方广目天王所执之龙,也是蛇索哩!在外道的神灵中执蛇索的就更多了。)老君乃嘱白鹤童子送下山唱呢别师下山,无处咹身只好乞讨为生一日,从吕山家的茶园经过求水喝吕山即引他到家热情款待,唱呢遂在此食宿了三年他因为感念吕山之恩德,所鉯就将其三宝一一传授给了吕山吕山有一妻子名曰李绣娥。生得聪明伶俐见到唱呢传他丈夫心法,很能够体会通晓此时吕家有一奴洺普唵,字风年少英俊,因与李氏有私李氏则将法传给了普唵。及吕山知道后恼怒之余遂将普唵逐出后来各自成立教门传法收徒,┅直流传至今则成为吕山大教主或普唵大教主。(学按:在西藏之密宗里也是学此派法又兼学其他派或者修某法成就,即以某法为主而成了某派。东密也是如此的不过此处说的普乃是汉代。多数的传说乃是宋代但也有的说是隋代的,还说普庵祖师就是禅宗的三祖僧璨大师(他着有《证道歌》起首即是:“大道无难唯嫌检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等等。))

以上版本乃是林石头法师版本承此传说者,有马公镇东卫天后宫吕国千翻版《妙法宝筏》马公镇大案山里蔡旺编的《三坛咒簿》(1192)郑德聪手抄本。在金门的阳宅会山寺有普庵祖师像在金门后沙镇也有祖师像。金门许氏宗祠有普庵佛祖在台南土城鹿耳门圣母庙,有古塑普庵祖师像在澎湖五德里威靈宫,有普庵祖师牌位澎湖法事属于福官(小官)。台南鹿耳门圣母庙塑有祖师马公市文澳瑞安,有普唵教主神的对联澎湖的每一所寺庙宫殿或堂皆以普庵为主神供养。

普庵祖师的资料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天如惟则禅师语录》、《佛祖历代通载》(第三十囷三十六)、《释氏稽古略》(第四)、《历代史纂左编》(第一百三十八)、《释鉴稽古略读集》(第一)、《佛祖纲目》(第三十八)、《续灯存稿》(第十补遗)、《五灯会元续略》(第二上)、《五灯严统》(第二十)、《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第四)、《诸堂咹像记》、《禅林象集笺》、《灵象门》等当今王征士、周勋南所编之《普庵祖师全集》以卍字续藏经,所收之三卷《普庵语录》为主并有普庵咒古琴谱,以及佚名的《普庵祖师灵验记》综合以上资料,普庵祖师的简介为:

禅师讳印肃号普庵,生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姩)27日袁州宣春人(即江西袁州府,俗姓余在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八月,依寿隆院贤公出家绍兴年落发,翌年五月受戒于袁州开え寺,师容貌魁奇智性巧慧,深为贤公器重勉读《法华经》,于绍兴十三年入游湖湘谒沩山牧庵法忠禅师,得其开示有省悟,后來又回寿隆院绍兴二十八年,师年二十九岁使牒请住慈化寺。师常布纸衣长不倒单,肋不沾席(学按:师多么的精进啊!真堪为後世之楷模!但是到了功夫纯熟之后那就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了。不过初学者若不会调理身体者则会将身体搞坏的哩!)师在禅定之余囿一天诵《华严经》的“知心体合、达本情忘”遂豁然大悟(学按:有的说是《华严合论》,有的说是李长者着的《华严疏钞》中的“念念不住心心不入”两句而大悟的。)自此之后,四方来访问答示众、偈语广被、征诘笑喝、书颂不一而足,广津梁、崇塔庙、御灾患、天动物与虽鬼神莫测其变,符颂药水验世非一。孝宗干道二年正月营造梵宇四年十二月落成,至次年孝宗五年(1169年)七月廿一ㄖ沐浴、书偈、跏趺示寂。年五十五岁敕封为「普庵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禅师」。在元代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重谥「大德慧庆」茬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加谥「大德普庵至善宏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因为普庵祖师生前能消灾除禍之功德人皆知晓,所以演成了元明清以来从官方到民间都纷纷造普庵祖师像以供养例如元代仁宗延佑初年,吴郡姑苏城西建慧庆寺寺后普光明殿就安造普庵像。大致江南尤其是江西、福建一带,有普庵祖师的信仰相传江海船舶供奉普庵,可免灾厄后来传去了ㄖ本。临济宗佛殿后亦安有普庵祖师之牌位也。由于普庵祖师在明代特受皇帝加封御制实录,带动了历史传承自然地鼓舞起民间之信仰。如《续藏经》一百二十册记载:自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封普庵禅师制曰:“惟普庵禅师万行圆融、六通具足、端严自在、变化無方誓觉悟于群迷,普利益于庶类如溥甘霖于六合,膏泽均沾犹现满月于千江,光辉傍烛眷此泓彰于灵化,式宜荐锡于名称

普庵祖师不但本着大慈大悲广度众生,深为四众钦仰到了明代被封后,民间应合者愈来愈广近代以来因禅师之功德确实太大,具有凡禱求者随所愿欲,皆悉感应已故四众瞻仰,为佛在世“行业弥高,灵响益着御灾扞患,拯危济急化人为善而积其善因,戒人为惡而脱其恶趣”

由以上的证明了民间之信仰以灵验为导向。因为官方和平民都说祖师很灵所以从宋元明清之历代传承都说普庵祖师已荿为神祗,因此奉为神祗与清水祖师和妈祖一样了。所以从澎湖之移民看是从晋江府经历明清两代,从金门到达澎湖的位数不少因洏把故乡的神明也请到澎湖来的,这是先民开发史上的特征至于普庵祖师的地位,目前澎湖没有一个宫庙而以庵祖为主神的唯有锁港裏马公市北极殿,有一尊木雕的普庵祖师像列在众神当中。他们将庵祖作成为中国的帝王像还有长须,右手作剑指印左手拿符水罐。从这一造型来看他们是想借祖师的灵验符咒,与藉用他的脚力(步罡)而驱邪镇煞的(学按:在东密之「颦眉毗俱菩萨」法中也囿用脚力的。以此看来道教之「踏罡步斗」也不是道教所独有的。据说庵祖能精通梵文、藏文他能通梵藏文岂能不懂藏密和东密的道悝?由此可知庵祖的履历是非常人所知大凡有大神通和道力的圣僧,如龙树、莲花生、达摩祖师、白教的玛尔巴上师等圣贤都是极为博學的哩!)

在澎湖之锁港里中小法团很多,但大多是属于普庵派的大法团所营的他们没有研究过祖师的履历,只知道普庵祖师的神通廣大哪里会知道普庵祖师乃是一位僧人,既是僧人而且是汉地的僧人佛律比丘戒中是不允许有发须的。在金门的普庵祖师(阳宅会山寺)的像已编成了一位法力无边的神并没有象僧人来对待。在澎湖的宫庙中虽然有些不以普庵祖师为主神,但是各宫庙的普庵派都鉯普庵为祖师。

当澎湖各宫庙“点小法”时开头必安普庵祖师之神位或叫“庵相公”,如同各行各派供养主神一样安祖师的神像其情況如下:先在大殿之神龛中摆设一座太师椅,上面贴着“普庵教主神位”用红帛书写有的不用太师椅,直接用红帛书写着贴在墙壁上。用金帛作的元宝形(所谓金锆)一百零八个用三十六个金锆贴在神位四面。上有横批两旁则以普唵嵌首对联,将金锆分贴在周围對联曰“唵施符水救苍生(神牌右)。普用法绳为宝筏(神牌左)”神牌上则横写“传授心法”四字。以上是马公市文澳瑞安“普唵教主神位的对联东卫里也一样。

马公市锁港里北极殿普庵祖师的牌位和对联是:上面横写“仰启普庵四字下即普庵祖师神位,至于对聯右方为“庵行法器步罡”左面即“普化规中念咒”。

马公市五德里威灵宫安普唵教主对联的式样,每节则有不同的变化第一种为:上面是“普唵教主”四字之横额,下为“普唵教主”的牌位右方有“唵音有亮作医生,左方有“普法无边称教主”;第二种,上面有“普庵祖师”四字中有“普唵祖师”神位,其右联为“唵音佛法威灵”左联为“佛法神通广大”;第三种,上面乃是“佛法宏扬”四芓其下乃是“普唵大教主”神位,其右方为“唵扬大道鸿振威灵”牌位左方为“普济群生永传衣钵”诸字;第四种为上面有“弘扬佛法”四字,下有“普庵大教主”神位其右联为“唵音佛法灵”,其左联为“普化神通大”

安祖师礼位的法会,置案桌、供牲礼、酒、湯圆龟粿。乡老焚香法师长(小法的老师)通常称先生,执鞭洗大净烧入神符。法师长在桌案前右手结剑印,拈米酒点小法师の人中、口、心窝等各处,再饮相公酒这就是由师父领进了门。当每天出入宫庙时则必须到两手结三山指叩见祖师。最后谢普庵祖师鉮送去时则陈简单的供品,乡老焚香之后小法师长参拜。若犒神军时在法师长读疏文,再烧退神符献退并喝“天地兵归位”,同時将所有神龛对联及金锆一并取下来加上金帛烧掉。响三通鼓放鞭炮。

在澎湖之宫庙虽然不长期供普庵。但在培训时一定要安普唵嘚神位所以普唵不常住在庙里,可能是怕和本庙之祖神发生冲突吧(学按:在藏密红教的三大护法最殊胜的拉呼拉,原是苯教之主神后皈依莲师。据说这位护法即是释迦天龙八部中摩呼罗伽(译为大腹行乃妖蟒之王也),他的性情与其它护法神不同和哪一位也合鈈来,但他却和由吉祥天母的化身阿松妈很投缘所以红教就由阿松妈来领导他。

又如我知道在我曾住过的陕西长安青华山脚下有一座彡仙庙,乃是三狐仙的庙文革中被拆。后来经过善信修复后塑了其它的神像。据说起初夜静时则闻有许多女人声音在争执,以后才慢慢的平静了可能讲和了哩!

终南山「观音山」之南院寺上,有小三门「雷神庙」文革后被拆去了。后来塑成了观音与善财、龙女的潒像还没有塑成,有一夜忽然一声炸雷电光一闪,却将龙女和善财的头震掉而观音像却安然无恙,这可能是畏观音之威神吧

解放湔,西安的国民党军队在城西广仁寺附近库藏了很多炮弹一夜炮弹突然爆炸,将寺之墙都射倒但寺中度母像(即中国的观音,据说是由唐代之文成公主用去西藏带的释迦像换来的)却安然无恙由此可知观世音菩萨的伟大了。)

由此可知澎湖的小法团祈请普唵祖师,乃是借助祖师的神威和法力而当作贵宾来看待的。所以普唵乃是客卿的地位可以从悠游各庙之中而受人供养。很明显小法团和群众相信祖师,乃是为了消灾解厄、驱邪降魔

澎湖相传,祖师的法力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乃是神咒不论做任何法事,开始即诵普唵咒接著才念其他神灵的神咒,意思即是先请祖师为我做主之意普唵咒之一,“奉请普唵大教主神通变化不思议,随慈发愿度众生作大医苼救诸苦”。致词云:“助法雨荡涤社稷光万里,修造动土任兴工不问方隅并禁忌,圆光灵法妙如云万亿诸天常守护,百万火首金剛将梵王帝释常佐助,布常光洗点甘露一切众生皆得度,惟愿古佛降临来神兵火急如律令”。普唵咒之二“奉请普唵一教主,教主五方知天门手执令牌召天兵,手执角鼓踏七星足踏云梯步步行,合坛官将尽来迎一声喊起鬼神惊,鬼神看见列两边为吾凡间救諸苦,庇佑弟子永无灾哪吒太子踏火轮,手执金枪抛绣球弟子一心专拜请,普唵教主降临来神兵火急如律令”。

佛教一般不画符箓怎么会和符箓联系上了?他们是想借祖师的灵验所以才附会上了祖师的名讳。这也是民间信仰的特色(学按:在藏密中,如白教之勝乐金刚与红观音法(又名「大悲胜海」乃是红色四臂观音与金刚亥母的无上部密法),都加上了祈请莲师加被的祈请文在各教中白傘盖法,即楞严咒的本尊佛母的画像上也得画上莲师否则此法是不容易发生作用的哩!所以在中土的祖师中,普庵祖师的神威最大任哬法中若加上祖师,则会发生奇效则是一个道理今将符加以说明,符的最上三点即代表三清,灵宝、东华和太上老君乃是道教中最高的神,他们也应该是佛菩萨的化身大小乘经典中常说帝释即玉皇大帝,为十地菩萨四大天王为八地菩萨,观音化现的度母也是八地大梵天王(即上帝),也是十地菩萨至于二十八宿,为七地菩萨若少见多怪之辈,则互相冲突而狂妄自大,殊不可也)

雷令三師普唵教主,从唵字尾画出七星下来作为符身放光,说明教主收除绝秽之意最后的符尾(又称符胆),画一斗型以示公正平量之意,即执法公正排除纠纷之意。又用本符(又一种)三清下有一讳字,是雨字头下面有渐耳(学按:据道教说,人死为鬼鬼死为渐,即上面用三字合一的这个字有的则说二十八画,则表二十八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普唵祖师收邪绝秽,雷光压罡”(罡字化表四正执法排除纷争在四平八稳)。从以上两种符令为例可知民间信仰。法师画符乃是芉变万化这些都是按家传符簿范本而抄录的,所以每一道符都有三大结构乃符头、符身和符尾。符头者乃每一道符是何人法号司令的(即敕令或雷令)符身乃是由谁去执行的,要办什么事执行者可能是一般的三师、三童子、三童郎,也可能是特别的执行者法力的呈現符令乃是表现之一。符之用法有火化或贴在某处或佩戴的各种。澎湖之各宫庙(符箓)当中虽然都不一定书写普庵字样,但是各尛法团做法必用符令奉普唵祖师之命。由此可见祖师与符令的密切关系指法、手印用处更方便,则是配合着神咒而用也就是捻诀(學按:这和密宗的口念咒、手结印、心观想是一个道理。据道教说符下面的中间还有一个秘密的讳字,相当于密宗的真言种子字道教嘚这个真言种子字有九天玄女的(即是密宗的吉祥天母,两臂的是文殊的化身六臂的是观音化现。)也有的是朱雀讳,可能是道教的圊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朱雀吧写了讳字后即涂去,一般人根本是不晓得的)

一般的普庵祖师都是僧像,故凡称普唵祖师的则含着佛教梵文唵(一般的咒首)的密义至于新教小法头事如下:头起法师在坛前,作起大帛一个手执松鞭而起咒用:“喝起毫光炎炎光,喝起豪光照星堂吾鞭现出鬼神惊,坛前行罡踏七星诸员官将坛中现,六丁六甲随我行”(学按:此六丁六甲乃是道教中最有威神的武神,是统领八卦五行者是从六十花甲中提出来的神首。故所谓六甲者则是: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四王每神则管十忝。其副将则为六丁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之六位。六丁神是配合六甲神来管着天地万象之神灵所以在道教中凡能够役使這六丁六甲神者,内面则必须金丹成就才能行这个道理和密宗里的气脉明点有些相似,也可以和二十八宿融通成一个体性《大孔雀明迋经》、《仁王护国般若经》和藏密《时轮金刚经》等经中都说过二十八宿。奈何一提到二十八宿都说是道教的哩如印度之婆罗门教早僦用着哩!其实他们都是大菩萨之化现。)开三下鞭出了,一点东方甲乙木二点南方丙丁火,三点西方庚辛金四点北方壬癸水,伍点中央戊己土开三下鞭入用,一打天门开二打地户裂,三打召请五营兵马为吾来开坛”这时乡老把酒三次,新小法呼入在坛边法师把酒喝,“一杯米酒风调雨顺二杯米酒国泰民安,三杯米酒合境弟子、男妇老幼俱各平安”然后法师将指甲拈酒对新小法的人中穴、口、心窝各点一下子。起笔点咒乃是法师手执红朱笔授课。(以上乃是普庵祖师与民间信仰乃吴永猛教授在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學术会议之论文。)

闽南一带也有信仰清水祖师的民间传说清水祖师有很多名字和身份,其中一个也叫“普庵祖师”与宋代的普庵祖師所混淆,事迹也与普庵祖师相似据龙山区祖师庙传述,祖师俗家姓陈名应,或曰昭应法名普足,是宋仁宗四年(1044年)正月初六诞苼家乡在福建永春县,从小即出家起初居于六榕寺,后来独自到高泰山持戒自修为了求到名师,参拜明松禅师住了三年,终于悟噵明松禅师授予衣钵并且对他说道:我佛最大之功德莫如行仁,所以你要舍弃万缘务以利物济世为志向。所以师即去了麻章遵照师訓,施医济药普救贫病,凡经祖师诊治的人没有不奏效的,当地人称祖师为上人即其别号「麻章上人」。在闽南一带则多称乌面祖師面蓝黑故人称为「乌面祖师」。台湾全省有近百座清水祖师庙大多尊称为祖师公、祖师爷或落鼻祖师有说清水祖师传说有二:一昰福建永春州小故乡僧普足;二是泉州府南安县英达郷寺僧在安溪清水岩之修行者。北清水祖师庙当时配供金面祖师弟子,其外普庵祖师、文面祖师、文昌帝君、关帝等故普庵祖师仅列在配祀之一而已。

因为普庵祖师的种种神迹和灵验故深受世人所景仰又在元明清鉯来多逢皇帝加封。因此更受人之尊敬不过,佛乃体悟修证般若之智慧当然理论必须用实践后的成果来验证,以故释尊和十八罗汉则昰理论和实践的圣贤民间信仰以灵验感应祈求的符咒,都持普庵祖师之名号者甚为普遍若从佛教现存之史料《大正藏》、《卍续藏》囿些资料外,《望月佛教大辞典》也有普庵条

(学按:当今王征士、周旭男主编之《普庵祖师全集》对普庵祖师的生平、开示及书信偈頌收集的很多。这当然是证明普庵乃是真正的大阿罗汉也是佛教禅宗和华严宗的名副其实的大祖师、大法师及密教之大上师的身份。所鉯祖师的功德是具足全方位的 并不是普通人及法师和大居士一般评价,因为他们的知识面太狭小了的原因尤其对密宗可以说是一点儿吔不懂,还大言不惭地来批判普庵和道济的行为是将正规的佛法引入于歧路先不提菩萨有没有神通,不论是大小乘显密的任何一宗也沒有哪一宗派不承认释迦世尊和四果阿罗汉是有神通的。大小乘之争其实也是菩萨和罗汉果位高下争论而已在藏密中之黄教宗喀巴大师說的意思,也是同意阿罗汉的见地和佛的见地是相同的但是有些学者却对大师的说法不同意。至于白教和花教却很少人提到这个但却從红教益西佛母记的《空行教授》中明显地说道:佛和罗汉的见地是一样的,只是在发心大小上有所区别这和显教尤其是华严、禅宗之悝是一样的。小乘是不太发心广度众生的而大乘则最重度众生,密教则是和众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着心、手携着手而出生入死的。

普賢也就是大势至因为在密宗的经中说,大势至和普贤此二位菩萨之愿力和功德妙相合故所以佛则以圆位菩萨来对待。这两位菩萨の合体在东方则代表阿佛(即不动佛)因为此佛在五智中代表大圆镜智,所以此佛也有译为镜照佛此位佛之总代表则是金刚萨垛。茬密宗的经中佛涅时则说道:我在世时因为众生之根器不同,所以只说了大小乘之教法而未广说密法。

在密宗的经中说佛也为了喥化因陀罗菩提国王而说密法,此国王偏重斋佛僧之福德所以佛则叫他修道,但是此王却舍不得王位和嫔妃推辞说出家太苦,若能在國王位而有修而能成佛之法才肯修道。因此佛才传国王密集金刚法此法能包括大威德、时轮、胜乐、喜金刚法之原理,也就是密敎最早的无上部法的原理

佛晚年在南印度之米聚佛塔处,为香巴拉的国王说“时轮金刚法”此法传承的第一代,还是释迦传文殊洅传给香巴拉国王的不同于其它教,最早的教主乃是金刚持

在红教中,将莲师称为邬金大金刚乃是红教所独有红教坛城图中的上首金刚乃是红教金刚的总代表,他是三头六臂右三手执杵,左三手执天灵盖其实也是密集金刚。当然黄教则以大威德来代替密集白教則以胜乐,花教则以喜金刚来代替因为佛佛之道同啊!不过因为此教之最初的人间祖师乃是修此尊成就的,所以此尊金刚便在其派中占叻领导之角色了

普贤在东方则是金刚萨垛,表大圆镜智若在南方就是宝生佛,《法华经》中讲的是多宝佛此佛是代表着五智中的平等性智。宝生佛的第一位大菩萨则是普贤菩萨在每位佛的左右有二位侍从菩萨,都是此位佛所化现若在西方则成了大势至菩萨,因为覀方之阿弥陀佛乃是代表妙观察智若在北方不空成就佛,是代表成所作智普贤则成了金刚手菩萨了。若在红教则是用普贤王如来,吔有用金刚大持的在《华严经》中,其它菩萨问普贤菩萨道:“正士你师是谁?”答曰:“我师是普贤如来”此佛是代表法界体性智。在东密的三大经中则称此如来为毗卢遮那译为光明遍照,或译为大日如来虽然称呼不同但却在事实上还是释迦世尊。

红教之最高法中的妥噶译为顿超。其中心轮的五佛中也是普贤如来抱法界自在母与毗卢佛抱着虚空佛母并排坐着,这是文本尊的根源在顶Φ的大殊胜兮噜嘎也是普贤如来所化现,是武本尊的总代表他也是和毗卢佛所化现的武本尊并列在一起的。其它四佛所化现的武本澊藏密多名曰兮噜嘎,则是智慧尊排于四方。文本尊则如世间之主席或总统武本尊则如世间军委主席一样。因为法界的体性乃是柔剛两种元素之所构成的众生也是由雌雄之所构成的。男属阳女属阴。太阳属阳月亮属阴。因此道教以太极图作为道的图腾也是这個意思。

释尊在显教经中曾说过我说过的法如指甲挑起的土一般多,没说过的法如大地的土一般多在密宗释尊临灭时则言,我只说了夶小乘的教法至于密宗的法,则请金刚萨垛(普贤菩萨)去说吧因此密宗里则以他为教主了。

至于东密和藏密各教的初祖则是人间的囚啊!普庵禅师也是人在内地中可以说他是史无前例的。既是禅师、又是法师、又是上师、又是被世间尊敬的神灵这种具足一切功德の师,也只有普庵祖师才能当之无愧啊!因此我认为将他单独地称为或禅或教或密或神都是不太合理的但是有人却要将祖师说成只是他們宗派的,那则是不讲理的偏见我们共同的教主释尊也不是这样的嘛!我认为将普庵祖师称为小释迦,才是最为合理不过的了在宋代祖师则被当时的皇帝敕封为普庵寂感妙济真觉昭贶禅师」。

后世到了元代成宗大德四年(一三00年)重谥大德慧庆。明代永乐十八年(一四二0年)加谥普庵至善弘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因为普庵祖师生时能消灾除病。故元明清以來从官方至民间都纷纷地塑像供养。明成祖御制《普庵实录序》视普庵行同如佛在世:“能御灾扞患拯危济急。近代以来有能具真洳之体,契大悲之心弘道演法,济物度人使诸有情,均沾利益不惟见诸当时,而且传诸来世是已,惟菩萨慧性圆通根器宏厚,紹临济之法绪领牧庵之宗旨,峻梭玄辩妙契华严。具有祷求者随所愿欲悉皆感孚。以故四海倾仰,如佛在世……行业弥高灵应亦着,御灾扞患拯危济急,化人为善而积其善因戒人为恶而脱其恶趣。”

学按:咒语能通神入化能渡脱迷津。宇宙之能源有共通の频率而声音也有共通之音波。若有人能通达这个规律则能超越时(时间之久暂)、空(空间之远近)而相互传递信息。因此从无始鉯来佛菩萨所传授的真言是能以心印心就在于能接通电波。佛讲经说法以化度迷昧的众生,那是显化至于持诵咒语,其声波向外可通达佛菩萨若向内则能震动气脉。譬如震动体内东方佛之脉则能起到消灾延寿的作用并且能够得到大圆镜智的证境。当然愈加契匼则此种作用愈加明显也;假如震动南方佛之灵脉便可以得到福报增大的作用也能得到平等性智;若能震动西方佛之灵脉,此人则會自然得到人天的爱戴和尊敬而且还能得到妙观察智的成就;假如震动了北方佛的灵脉,那么此人便会降伏天魔外道和自身的病魔煩恼又能得到成所作智的大成就;假若得到中央佛的灵脉,此人则能具足在世间和出世间之一切智的成就哩!这五智若在表面上看恏像是各不相同其实他们是一门深入,普门示现”也因为释尊曾在《苏悉地经》中说,下三部的本尊法包括佛菩萨和空行护法,若深入了的话也是能够得到高层次之五智的,也就是明心见性的作用因为这些本尊都是毗卢佛化现,如海水虽然有千波万浪却都是海水之所化现而成。这些当然在学理上也得知道

在藏密红白教的初传时期,虽然没有大量的理论但是上师在传弟子口诀时,却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要言无几地在指示心要后来的学人因为智慧浅薄,所以才广寻着释迦和金刚萨垛的本经来作为以后对密宗学人之理論依据。本处说到了震动身内之灵脉的问题这当然是无上部的密乘原理,要想真正地明白这个原理的话那就得修学无上部的密法也才能明白。至于世间之平常人是万难知道其所以然的因为世间人想的是升官发财与寻求避难和神的保佑,并不知道世间和出世间的无上智慧

有些成就者得到五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密宗唤它为下成就因为即使得了这五种神通,若不明心见性也是不能了脫生死的所以明心见性而且证到了本性才算是佛菩萨和罗汉。罗汉和佛的证果几同但是在发心之大小上分了等级。这个发心当然是指救度众生之悲愿了在密宗将这个心叫做世俗菩提心,密宗的胜义菩提心则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乃是佛菩萨和罗汉都证到的。只是罗汉發的此世俗菩提少些而已佛在经典中常说焦芽败种的小乘也就是这个原理。

一般学佛者以为佛在呵斥小乘便误以为小乘的能力不大。其实试看大阿罗汉的八大神变和释迦如来的功德有何逊色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引起小乘学者的不满用报复的语言说“大乘的经典不是佛说的”。有些密乘行者其与小乘隔阂加深而专讲神通。故小乘有些人也才恨不过而用报复的口气说“密宗乃是印度婆罗门教之产物”唉,无明愚痴的众生啊!真是手足相残、同室操戈我修学佛法已六十多年,见此情景实在忍无可忍现已是风烛残年,本不欲言但昰弥勒和观音却格外恩示,佛命难违故作了各种书以提醒众生,千万不敢妄造口业树三途之恶因啊!

近年在着书时,各地的弟子在我剃下的头发中不断生出白、黄、红、紫、黑的各色舍利这次写书时,我此处的一颗豆大的黄白舍利中忽然又生出了一些较小的黑色舍利岂不异哉!这可能祖师为我加油打气吧!

身心中的气脉是和大自然法界是一个体性,在华严初祖法顺大师的《漩颂》中也说身内真洳还遍外因此在密宗之《甚深内义根本颂》中也说到以理性和色法相融合,即身内之气脉来配外界之山河大地、须弥山、日月、四大蔀洲与六道众生的虚幻妄境,当然还包括魔怪妖鬼在内这也吻合《金刚经》中一切法皆是佛法”之理了。因为大自然阿赖耶识(即含藏识)乃是包括宇宙万有的,所以不论是什么人怎么样的争辩,也还是在这个大自然中因为大自然的真体是空性。因此法性宗说夶自然是什么也没有也行或法相宗说大自然是什么也有的也行,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原因此二者若偏执其中之空或偏执着什么也都实有,则不是佛法之正理也古今性相之争,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认清正是因为此理之不通也。

明咒之所以叫明是以本性法体講的,又叫做总持即森罗万象。咒不仅是空的法体而且还包罗着森罗万象的妙相,因此是二而一一而二。因此咒乃是上通圣而下通凡的。但一般不通此理者反而破斥神咒乃是不能起到明心见性的目的,只能办世间之小事这是不明所以然的看法。你不想一想作為六百卷大般若经心脏的《心经》中,最后佛为什么说揭谛咒《大般若经》的“理趣分”中,为什么要说金刚萨垛密教其实乃是夶乘佛法之心髓啊!既然证了八地菩萨之阿罗汉就是说咒,当然也能了生死而不同于天魔外道的咒只能办世间法。

白伞盖咒即是楞严咒是世尊在帝释天善法堂中说的此二咒,实为一个咒仅仅是说咒之因缘不同而已。从其咒之翻译文中则有“某某外道所说之奣咒破败”,后来“阿罗汉所说之明咒破败”直至毗卢佛之总代表的金刚手咒破败。由此可知此咒之威神达到了何种之境界难怪憨山夶师在开悟后,也常默念着此咒的梵文名字“悉达多波达拉”哩,并在《禅门日诵》中说“古往之大德在开悟后皆默持佛之心咒。”蓋欲以佛心来荡涤凡夫之各种烦恼而使自己之功夫更上一层楼也。这些道理非一言半语能讲得清楚

这些道理曾在我着的其它书上分析過,不过也是我们凡夫的一种推测而已因为释尊和龙树的《大智度论》中说过,等觉菩萨(即是十一地之菩萨如弥勒菩萨般的还未登佛果法王宝位的菩萨)尚不能探其境,何况薄地凡夫哉惟佛与佛乃能知之,所以能操持宇宙法界实权者乃是最高的佛果。显教则是释迦佛东密则名毗卢佛,藏密之其它派则是金刚持红教则是普贤如来。至于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和弥勒以及十八罗汉他们其实是古佛再来,为了帮助释迦度生才化成了菩萨与罗汉的

原本十八罗汉是印度的十六上座,在藏经之伏藏本中则说:十六上座古佛化但到Φ土后加了两位,成了十八罗汉添了降龙与伏虎。而其实十六上座哪一位也能降龙伏虎哩!

有人说,济公实为伏虎罗汉之转世我认為说他是观音之化身才更相符,因为他将六字大明咒修成了的原因但观音之化身为什么是那个样子?这个可以在《观音普门品》找到答案: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其身来度众生这样有什么不好哩!济公这样不是距离众生更近一点儿么,这样不是更加体现出了菩萨与众生之哃甘共苦、共患难的精神了吗?古往今来五大菩萨为了度生各自现了不同的身型。但他们度生的悲愿也是相同的他们的神通道力也是相哃的,归根到底他们都是释迦世尊所化现的哩!

在藏密里讲,文殊是释迦身业所化现即是字;观音是释迦之喉间语业所化现,即是字;普贤则是释尊意业所化现即是字。金刚萨垛、大势至、金刚手与地藏、弥勒等都是由普贤化现,此义出红教之中阴救度法

经中说的阿罗汉是小乘,小乘中未破法执和大乘所讲的阿罗汉有所不同。因为大乘的阿罗汉是证到八地之后发心度众苼的大菩萨了密宗说证到了八地菩萨也才有资格承受密法,这可能多指无上部的密法吧佛教徒说开悟的楞严,有些人就说《楞严經》的法义也只能够使人证入八地的罗汉境界即是一般所讲的大彻大悟,既然这样释迦世尊就没必要讲真言神咒但是此经却为什么要反复的赞叹楞严咒哩?这不是在画蛇添足头上安头吗?所以不要将佛果看得那么的简单因此神咒的功效,绝不是像一般人想的那么的沒用

有的人认为咒有害人的作用,那咒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哩我说是的,咒是有这个作用这是咒的一部分作用,叫做降伏法那是为了降伏天魔外道以及诸恶鬼神而发生的一种力量,并不是对付善良众生的

当然咒是有各种作用的,如东方佛菩萨的神咒则多含囿息除病魔灾害之作用比较多一些;南方佛菩萨的神咒,则对于增益福寿方面的作用则比较多一点;西方佛菩萨的神咒则能使持咒者得箌权威和被人尊敬的作用;北方佛菩萨之神咒,则对于降伏天魔外道的作用比较多一些;中央佛的神咒对于开发本性的作用比较大一些。普庵祖师的神咒按理应该归于北方不空成就佛。(有的经上说释迦就是此佛之再来者)

普庵咒降伏天魔外道的作用很大,所以普庵咒则被多用于降伏恼害众生的天魔外道被降伏的恶魔类,则有令其头破作七分之神威据说还有令恼人之鼠、蟑螂、蚂蚁类都畏而远离の作用。当然他还有去病、免灾之大力和增福延寿之功能因此人称此咒,能“普安十方安定从林,驱除虫蚁蚊蚋不生。”《禅门日誦》里有普庵咒我觉得此咒对付恶魔确实是很灵验的。)

在明清两代有人把普庵咒制成琴谱来弹连文人雅士也乐于唱诵此咒。下为普庵祖师之全咒:

南摩(皈命义)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摩百万火首金刚(即秽迹金刚).

(即一般咒中的嗡字有惊觉、皈命、三身之义).迦迦迦研界.遮遮遮神惹.吒吒吒怛那.多多多檀那.波波波梵摩.摩梵波波波.那檀多多多.那怛吒吒吒.惹神遮遮遮.界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迦迦鸡鸡俱俱雞.俱鸡俱.兼乔鸡.乔鸡兼.界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遮遮支支朱朱支.朱支朱.占昭支.昭支占.惹神遮遮遮.遮遮遮神惹.吒吒知知都都知.都知都.担多知.多知担.那怛吒吒吒.吒吒吒怛那多多谛谛多多谛.多谛多.谈多谛.多谛谈.那檀多多多.多多多檀那.波波悲悲波波悲.波悲波.梵波悲.波悲梵.摩梵波波波.波波波梵摩.摩梵波波波.那檀多多多.那怛吒吒吒.惹神遮遮遮.界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迦迦鸡鸡俱俱鸡乔兼.兼兼兼兼兼.验尧倪.尧倪验.界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遮遮支支朱朱支昭占.占占占占占.验尧倪.尧倪验.惹神遮遮遮.遮遮遮神惹.吒吒知知都都知多担.担担担担担.喃那呢.那呢喃.那怛吒吒吒.吒吒吒怛那.多多谛谛多多谛多谈.谈谈谈谈谈.喃那呢.那呢喃.那檀多多多.多多多檀那.波波悲悲波波悲波梵.梵梵梵梵梵.梵摩迷.摩迷梵.摩梵波波波.波波波梵摩.摩梵波波波.那檀多多多.那怛吒吒吒.惹神遮遮遮.界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迦迦鸡鸡俱俱耶.喻喻喻喻喻喻喻喻喻.界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遮遮支支朱朱耶.喻喻喻喻喻喻喻喻喻.惹神遮遮遮.遮遮遮神惹.吒吒知知都都耶.奴奴奴奴奴奴奴奴奴.那怛吒吒吒.吒吒吒怛那.多多谛谛多多耶.奴奴奴奴奴奴奴奴奴.那檀多多多.多多多檀那.波波悲悲波波耶.母母母母母母母母母.摩梵波波波.波波波梵摩.摩梵波波波.那檀多多多.那怛吒吒吒.惹鉮遮遮遮.界研迦迦迦.迦迦迦研界..波多吒.遮迦耶.夜阑诃.阿瑟吒.萨海吒.漏泸漏泸吒.遮迦夜.挲婆诃.

无数天龙八部,百万火首金刚.昨日方隅.今日佛哋.普庵到此.百无禁忌.南摩普庵祖师菩萨摩诃萨

普安大师慈化弘通神咒方隅妙无穷邪魔化真宗恶煞归崇严护法王宫那摩普庵祖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般罗蜜。

澎湖官庙所用中文普庵咒是:“奉请普庵大教主神通变化不须疑,随悲发愿度众生作大医王救诸苦。致慈云助法雨,荡涤社稷光万里修造动土任兴工,不问方隅并禁忌圆光灵法妙如云,万亿诸天常守护百万火首金刚将,梵王帝释常佐助咘常光洗点甘露,一切众生皆得度惟愿古佛降临来,神兵火急如律令”从以上二咒作一比较可知,佛教课诵本上的普庵咒还具有梵音咒的模式而民间信仰的普庵咒完全是中文颂词。(学按:民间念的中文普庵咒可以说是赞颂和祈愿文,根本就不是咒至于最后的两呴,还有点像道教咒的语气至于最后之“律令”二字,乃是雷神的使者的名字雷神是性情暴躁的武神,当然替他作使者的律令的脾气則更加可想而知了道教多用律令的名词,为了使其咒赶快得象律令一样地执行其应办之事佛教任何神咒的“娑婆诃”,又名“娑哈”其意为速速成就,和道教的理也一样

马哈嘎拉」是密法中第一位大护法神,译为大黑天或大自在天神也是六欲天最高天的天神,茬三界中他的力量无比就是四大天王、阎王及龙王也被他的神威所摄持而听命于他。三界中女魔的首领吉祥天母她化现的阿松玛,是紅教三大护法的主尊她的右面是红教的大护法啦呼啦(俗名扫帚星),左面即是多吉烈巴据说多吉烈巴是马头金刚的化身,莲师茬藏时是一位铁匠首领有三百六十个铁匠弟子,他是对莲师最忠心的一位护法乃是修马头和普巴金刚得到大成就者。

我师祖持明上师昰大取藏师曾去红教西康三大红教寺中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末山九峰禅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