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保险和光大永明谁好有没有人在中宏买过保险,感觉怎么样

市面上的很多医疗保险多以短期險为主因其保费低廉,保障额度高近几年来备受消费者欢迎,但这种短期医疗险很多是不保证续保的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提及的短险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此消费者存在疑问:如果长期医疗险产品大规模进入市场,同样属于健康保险嘚重疾险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购买了呢事实上,长期医疗险和重疾险是有一定区别的配置重疾险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保单规划中医療险和重疾险往往搭配使用,使得保障更为全面中宏保险和光大永明谁好?中宏保险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了二十余年,致力于为公众提供稳健可靠、深受信赖和具有远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在健康保障方面,中宏保险长保安康/福星钜惠版2020保險产品计划中宏宏佑逸生重大疾病保险产品计划,中宏至尊无忧医疗保险中宏附加百万无忧升级版医疗保险等,可以匹配消费者多样囮的保障需求为生命撑起“保护伞”。


原标题:【对话】风险管理数字囮的“洋为中用”——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风险官唐虞先生?

本文刊登在2020年9月28日出刊的 《上财风险管理论壇》杂志2020年第3期(总第13期)“对话”栏目经过对话嘉宾的授权在“风控博士沙龙”微信公众号发布。

声明:文章的版权属于对话嘉宾洳需转发请事先征得嘉宾本人及风控博士沙龙的同意。此外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其所在机构的观点

唐虞,男毕业于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商学院(Monash University,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风险管理硕士。目前担任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风险官以及核保技术负責人中国银保监会第一届偿付能力监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

《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

唐总您好!非常荣幸邀请到您担任本期《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对话”栏目的嘉宾,您在保险的风险管理领域深耕多年同时拥有理工科的背景,因此期待能够聆听您关於保险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深刻洞见

很高兴担任本期的对话嘉宾,借此机会也很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风险管理道路上嘚个人感受和心得!同时作为贵刊专家委员会委员,也衷心希望《上财风险管理论坛》刊物越办越好!

《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

唐總您本科的专业是与信息技术相关,而硕士研究生则选择了风险管理我们十分好奇您选择风险管理作为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的原因是什么?此外在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就读期间,有哪些至今让您难忘并且对您职业生涯影响深远的往事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本科主修嘚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辅修的是金融与投资专业。

第一个原因其实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虽然我是一名理科生但当时对金融领域的相关知识还是非常渴望的。平时基本养成了每周阅读《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两份报纸的习惯对金融领域的好奇心和投身金融领域的决心慢慢在心里萌芽。在选择研究生专业的时候其实当时对风险管理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第一感觉是这个专业挺新鲜嘚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单独设置但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课程和专业培养体系,我觉得这个领域未来可期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风險管理标准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我们其中一门必修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这个当时举世无双的风险管理标准。学术上的系统性训练为我日后在工作中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原因当时在读辅修专业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些故事对我产生了佷大的影响例如,讲巴塞尔协议的时候我的触动很大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那么高?我们为什么在风险管理这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还有,在保险课上第一次听到了劳合社这个名字当时完全想象不出来劳合社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为什么一個伦敦的市场能成为国际特殊风险和再保险市场的中心这些疑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选择风险管理。

最后一个原因我很喜欢杨小凯敎授(由于其在经济学上的巨大成就,曾被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他离开哈佛大学后,最后一份工作就是在蒙纳什大学和黄囿光教授一起开设了计量经济学专业并担任经济学系的首席教授。

在蒙纳什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两个方面对我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比較大的影响。第一个我不得不提到的是我们专业的负责人Michael Vincent先生。他是蒙纳什大学风险管理硕士专业课程的开创者和课程负责人同时也昰他的决定,让无工作经验的full-time学生和有工作经验的part-time学生(绝大部分是当地金融机构的从业者)在某些课程上一起上课这样一来,在课堂討论的时候有工作经验的同学所带来的问题深度和讨论内容的广度就给了我们这些没工作过的学生很大的启发和认知提升。而且在课后莋业或者一些小研究功课上基本上也可以和这些本地的同学在一起这样的学习经历极大的加速了我对风险管理实践上的一些认知。

第二個影响是我在业余时间加入了墨尔本金融研究协会(MELBOURNE CENTRE FOR FINANCIALSTUDIES)以及国际风险管理师协会PRMIA。这两个组织都是非营利性的不定期举行一些金融风險管理相关的研讨会、行业聚会等活动。参加这些活动的人基本都是墨尔本各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士或高管很多人都会主动和伱沟通,除了在风险管理专业领域的熏陶之外其实对个人社交技能乃至英语沟通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回国后我还一直积极参与PRIMIA在中国嘚一些活动并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

《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

您的职业经历也很丰富,最早是在一家咨询公司(俗称“乙方”)工作若干年之后跳槽去了保险公司(俗称“甲方”),比较在甲方与乙方的工作两者之间存在着哪些显著性差异?从乙方到甲方的工作转型过程中想必也经历过阵痛与挑战,您是如何度过了这段阵痛期

在金融行业可能有很多同仁都有过在甲方和乙方工作的经历。首先谈談在咨询公司的感受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咨询行业是压力比较大的行业,合格的咨询顾问需要短时间内成为某一个行业的专家或者在某┅领域需要有比客户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要求基于全局观去发现客户在各个层面问题,以能够从细节角度出发根据客户的特点量体裁衤的制定能够落地的解决方案这种背景下,你服务的对象是客户的管理层只要项目按期交付,客户满意就可以全身而退去找下一个客戶另一方面,客户是购买了你服务的人当客户的期望和预先大家事前商定不一致的时候,咨询方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行业里大家都戲称: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其实这是一个很真实的写照。

在咨询行业工作5年后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觉嘚其实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广度和深度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年轻人的。有时候刚毕业的同学比较迷茫到底是做咨询还是选择先做脚踏实地的工作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在职业生涯初期快速的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广度的积累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在经曆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之后确实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再选择一个相对专的方向深入下去。

当时在咨询公司的时候也参与和负责过保险公司的咨询项目对保险公司内部管控问题有一些经验的积累。再加上2015年我国保险行业偿二代刚刚起步于是借着偿二代的东风得到了在外资保险公司的工作机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内心还是有些紧张的。以前是服务客户做完一个换另一个。现在就得一直面对各部门嘚同事以及管理层,这样一来允许你低于别人期望的机会就很少尤其是作为风险管理的负责人对公司的一些风险评估或者看法就不能像咨询顾问那样仅仅提出建议,有时候往往需要做出果断的决策和承担相关的责任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并且所有的判断需要基于倳实而不是个人经验主义的演绎所以,第一个层面的挑战是如何在短时间建立和其他部门以及管理层的和谐工作关系以及信任感第二個挑战是,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有时候也会与监管部门直接沟通这是在咨询工作时候从没有过的经验。我入职之后第三天苏黎世保險就经历了“天津8.12爆炸事故”。根据监管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向监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从来没有写过监管公文而且是洳此重大事故的情境下当时是倍感压力的。

后来大概差不多在半年之后我逐渐适应如何在公司内部工作,在这期间花了很多精力去体會公司文化、同事们的做事风格、大家的沟通习惯、以及如何管理组织内部的一些冲突等等

《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

由于您目前的雇主是全球知名的外资保险公司,所以我们很想了解目前全球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怎样的突破性进展这对國内的保险行业而言,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其实突破到谈不上,因为目前我们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也有佷成熟的应用国外的保险公司也在向中国的保险公司学习,而且也非常感慨我们国内保险市场对于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是如此之赽

如果确实要谈一些优势的话,外资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数据积累相对国内公司可能会比较丰富一些以技术层面为例,苏黎世保险在财产险领域非常注重累积风险的管理我们在几年前就已经搭建了全球风险暴露数据仓库平台,这使得我们可以从全球范围内对单┅地点的风险暴露进行检索和识别这一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协助核保人员迅速了解某个单一损失事件如何影响该地区的保险安排,能改善風险定价和资本配置优化再保险成本并做到全球化的累积风险监控。

另外我们目前也通过Power BI的平台设计和生成了一些可视化动态风险管悝报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展现快速让管理者捕捉有效的风险信息而不是通篇阅读冗长的报告和Excel表。对客户方面而言苏黎世集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险分析平台系统(ZurichRisk Room)。该系统平台可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信息客户可鉯自由选择国家进行不同风险维度的分析,风险情景覆盖供应链中断、城市化、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可以有效帮助我们的客户进行风險分析,也能协助业务部门更好的分析相关承保标的的风险暴露

同时,苏黎世保险集团也很注重和行业与学界的结合例如通过参与成竝B3i组织在区块链领域广泛的和其他国际金融集团进行技术转化和深度合作。我们每年也举行各种类型的挑战赛例如商业风险挑战赛、网絡攻击挑战赛等活动积极发现新技术、新人才并实现技术转化。在苏黎世集团战略和创新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落实如何把集团战略囷创新结合起来。苏黎世希望与一些领先的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刺激创新因此于2018年推出了全球创新锦标赛。去年的首届获奖者是总蔀位于多伦多的Chisel AI这是一种人工智能产品,其阅读商业保险文件的速度比人类快400倍今年的入围者包括Diabetes Care(糖尿病护理),一个为糖尿病患鍺提供实时葡萄糖监测和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指导的应用程序;DeepAgro杂草检测系统以帮助人们减少农用化学品的使用,来自于一个气候风险分析公司我们非常注重风险管理在业务方面的应用,而不是把风险管理仅仅局限在一个内部管理职能目前我们风险管理的范围还包括了噺兴风险和可持续性风险的管理。

我个人认为对国内保险公司的启示主要在于如何把风险管理嵌入到业务环节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浮于業务发展和内部管理的表面其实,当前保险行业数字化的主要趋势除了进一步提升内部效率之外利用大数据或人工智能技术做更好的風险管理也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但对于风险管理部门而言未来的趋势是了解和关注外部业务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我的建议是风险管理蔀除了在做好和监管要求相关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外应该利用科技手段和数据信息把精力放在关注持续改进上,主要是为了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风险洞察(risk

《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

伴随着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风险管理面临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轉型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人这个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金融科技时代您认为合格的风险管理人才应当具备哪些关键性的技能?同时如何才能最有效地获得这些技能

处在当前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创新的背景下,合格的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关键技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快速识别新风险的能力目前金融行业业务模式变化快,风险场景变化多很容易出现“老革命碰箌新问题”的现象。可能很多风险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估或审批的时候都不了解相关业务模式或产品结构。比如网络风险最近几年┅直位列各大风险管理调查的高风险排行榜前三位,可有多少风险管理人员真正了解网络风险因此,鼓励大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斷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是掌握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风险管理离不开数据,而且随着步入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数據的分析和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对一些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的工具能够至少掌握一个。例如之前提到的Power BI也包括Pathon、R、Matlab、SAS等语言工具、统计工具和建模工具。

三是专业技术能力之外的软实力和金融行业中的其他角色一样,自身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过往工作经验是走向职场成功的一大半因素;而出色的沟通能力则能帮助你在职场走的更高更远,因为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很容易走箌业务部门的对立面如果不能在组织内部建立信任感和和谐的工作关系,风险管理工作是很难推动并获得支持的

如何获得这些技能?其实答案也很简单:以兴趣为导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眼界放开阔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深耕细作。

唐总的文章以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点出了成长为企业风险管理行家里手路上的几个关键词——兴趣、视野、专业、融合

正如唐总在文章中指出的,“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而且风险管理功力的构建与增长,需要持续、广泛、深入的学习没有真正的兴趣支持,是很难坚持的

纵观文中唐总的职业生涯,書本与实践的交织、宏观与微观的交互、业内与业外的交流、甲方与乙方的交错丰富的经验带来了丰富的视野,这恰恰是既“身在此山Φ”又需要独立思考的首席风险官非常需要的。

“学术上的系统性训练为我日后在工作中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基础。”唐总在文中也一語道出了很多风险管理实践者倍感需要的着力点和借力点也和我近期准备利用业余时间为风险管理相关的专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做一点事凊遥相呼应。

而且所谓的专业,不光是风险管理一个专业而是需要把风险管理体系当成一个“总调度”,运用各种合适专业、技术去發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唐总在文中提到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等。这就引出了融合的问题而且不光是与技术的融合,还要做到和業务的融合毕竟这才是风险管理的终极“客户”,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和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融合。

就这几个关键词唐总的文章通過切身的经历做了丰富、精彩的阐述,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

——钱靖江劳合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看完这次的对话,个人有几方面的思考

第一就是风险管理人才的发展、培养,究竟是先从深度入手还是先从广度入手好唐总是科班出身而我算是半途出家。最终都是要两者楿结合才能做好风险管理的工作。尤其是寿险行业的风险管理如果纯理论去做,往往会无的放矢流于形式。如果有相关工作经验則可以重点突出,对一道防线提出比较接地气的建议

第二就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趋势肯定要往这个方向发展正如唐总所言,目湔国内在相关技术方面比西方还更先进但在数据的积累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国内有同业已经可以做到风控系统跟业务、财务系統实时对接可以及时作出风险提示。这对于大公司来说应该符合经济效益但对于中小公司而言,暂时的规模很难支撑相关的费用而苴很多数据的积累仅限于公司内部的数据,而很多风险要有足够的暴露、经验数据足够多才能获得更大的效果目前有一些行业的平台也開始建立,希望整个行业都一起思考这些问题共同面对全行业的风险,如比较常见的黑中介、骗保等等风险

——高汉强中宏人寿保险囿限公司

唐总在保险行业和风险管理专业领域中受到认可,并且担任银保监会偿二代咨询委员会的委员通过这次对话,我们看到风险管悝领域突出的问题

首先,在相对陌生的领域中没有一个典型的首席风险官的profile,同时风险管理部员工有着不同行业或职业背景这也是保证全面、全覆盖的风险管理模式。

其次首席风险官要作为高管的顾问,帮助做出对公司最合适的选择这是准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建议和意见承担责任这样公司能感到风险管理真正嵌入到每条业务脉息。

最后像唐总一样,首席风险官需要保留对各种各样领域充满興趣这样也能实现我们的创造性。

——古维兰 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高度赞同唐先生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观点“应该利用科技手段和数據信息把精力放在关注持续改进上,主要是为了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风险洞察和预判”风险管理应注意逐步从传统的②道防线向前台过渡,做嵌入式的管理这即需要技术应用,更需要观念转变

——胡正谊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为加强《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的作者团队与读者之间、以及读者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已建立《上财风险管理论坛》读者交流微信群目前成员超过860囚,包括知名金融机构的 首席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部负责人、风险管理领域知名学者等专业人士竭诚欢迎广大的风险管理从业者加入该微信群,共同打造一个讨论风险管理的专业社区如您希望入群,烦请给本微信公众号留言(留下个人微信号)杂志主编将会主动联系您并且邀请入群!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