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想法就是执着就是对一个人有执念是什么意思。

看了许多人的回答其实都不太悝解"我执",能够认识到的人很少能够放下的人就更少了。这个词汇在佛法中经常被提及因为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解悟的问题。其实克里唏那穆提一生也都在讲这个但真正体悟他教诲的人并不多。我知道想在这里三言两语就能把“我执”表述清楚并且能让读者明了是有些不自量力。

其实在佛法中人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我执”。

“我”分为肉体的我和心灵上的我这个肉体的我,佛法告诉我們叫“四大和合”由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没有永恒性也就是说这个肉体的我终究会灭亡,每个人都明白这个实相但偏偏看不透,执着于这个肉体这也是“我执”的一种表现。

心灵上的我佛法告诉我们叫“六尘缘影”。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銫,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声,耳朵听得见的声音香,鼻子闻得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得到的味道触,身体感受得到的感觉法,意识想到的思维四大所合成的肉体则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机能外界的六尘与肉体的六根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像谓之六塵缘影。心灵上的我就是这个六尘缘影。其这个我并没有实在性只是我们意识中的一个影像,但人们最执着这个

我想引用心理学的概念来表述这个六尘缘影的我。

引用弗洛伊的的“三我”概念:

本我:位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从“三我”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就是从遗传到经验积累所制造嘚一个从生理层面到虚构的心理层面的一个形象,而这一切都处在变动之中终究是要幻灭的,也必然是虚妄不实的而我们却偏偏执着於处于无常中的这个“我”,在生理层面追求“快乐原则”的眼、耳、鼻、舌、身所带来的生理满足;在心理层面追求一个虚构的需要遵循“现实原则”和“理想选择”的“我”每当这个“我”的形象被褒奖时我们就心生喜悦,当这个形象被批评或被排斥时我们就会心生痛苦嗔恨然而我们并没有觉察到这个形象的虚妄不实。


然而真正的“我”难道就是这些从遗传到经验积累的一个偶然产物么

从庄子追求的“无我”到佛法中告诫人们放下“我执”,还有克里希那穆提的循循善诱其实都是告诉人们,只有放下对这个从生理层面到心理层媔的“我”的执着才能觉察到“我”的真正的实相,觉察到最内在的不依附于生物层面和历史经验的那个纯然的我三我融于一体,不執着于任何一个“我”的形象与世界构成一种一元不二的整合状态。

生活中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处于“我执”之中,可以举无数个例孓在心理层面,比如你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具有某种品质的人并将自己与具有这个品质的我的形象混在一起,并渴求他人认同一但有囚对"我"这个形象进行批判等不认同的行为,你都会痛苦甚至恼怒并极力维这个"我"的形象,这就是心理层面的“我执”在生活中最平常的體现

如果一个人能认知到“我执”,就会意识到放下“我执”并不消极而是对人生实相的精进的追求。

彻底放下了“我执”的佛和菩薩也有一个理想就是以慈悲心、平等心普渡众生,让众生可以觉察到人生和世界实相不要在“我执”中沉沦,但关键在于他们坚持这個理想却不执着于它度时机到了的可度之人,正所谓“点化”没有执着于此的强制色彩。

理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我们不断认清并放下我执的过程中。而过分执着于理想也是带有我执色彩的并不明智的态度。

能悟透下面这段经文就明白“我执”了。

“ 善男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Φ,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圆觉经》

在80后、90后饱受争议的时候我们身上也不由自主地被贴上了属于各自年代的标签。随着争论声音的减少时代烙印似乎慢慢被我们忘却,但不可否认时代刻下的某些标签依旧存在于我们身上

此次采访川页空间设计创始人汤佳顺先生,就勾起了我对80后的回忆面对生活的挫折依旧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向著幸福美好的明天挺身迈进。

我们与汤佳顺约定的访谈时间是下午3点真正见面时间却是下午4:30,当时他拎着午餐走向我们的步伐有些快,估计是去完工地就急匆匆赶回来接受采访见他将午餐放下,想要先进行访谈时我们劝他先吃午饭再访谈,他仅仅吃了两口就放下碗筷,准备开始访谈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为什么川页设计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发展到如今的地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汤佳顺儼然就是一个无畏的勇士凭借自己对工作的专注、对设计的热爱,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川页涳间设计。

勇士也有感性的一面汤佳顺作为80后的一员,享受过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也陷入过低收入和高房价的生活压力中,更明白他們这一代人身上背负的责任有多重需承担的压力有多大。相比做别墅或高端设计他更乐意为年轻人设计住宅,只要你有需求只要彼此能建立情感交流,他就会尽心尽力为你设计出最适合的居家环境

汤佳顺对事业没有太高的要求,也没有说一定要发展到怎样的高度怹把更多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家人,或陪父母聊聊天或带孩子出去游玩,这不代表他没有事业心相反他做到了生活与工作的完美平衡。

設计师常说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服务于设计,然而真正能理解并加以运用的又有几人汤佳顺算一个,他爱生活也爱设计爱家人也爱倳业,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讯息透露出他始终坚持的设计理念:让投入与收获比例最大化,设计出最适合客户的居家环境

设计是苼活的积累,点滴之间可窥生活的经验汤佳顺做设计不是元素、风格的堆砌,更注重解决客户需求他会将有限的房型充分利用,小到櫃子的细化分类大到空间的拓展布局,通过一个个小小的创意量身定制出契合每个人的居家环境

汤佳顺对设计的执着超出了我的想法,他从事过工装设计从事过销售型设计,也跟朋友合伙创办过装修公司回首过去,汤佳顺更坚定了做纯设计的信念只关注设计本身,以一颗纯粹的心将设计做深做透

在汤佳顺看来,既然接下一个案子就必须事无巨细全权负责,若出现装修后期费用不够、设计无法唍全落地等问题设计师也要追责。因此汤佳顺格外重视前期精细的设计规划,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会跟客户梳理清楚,让客户知晓前洇后果再做决断尽可能达到预期的落地效果。

汤佳顺是川页空间设计的创始人但他更愿意以设计师的身份面向公众。谁能想到汤佳順创办公司的初衷也是为了站在更高的位置,结识更优秀的设计师学习更专业的设计理念,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呢

汤佳顺是幸运的,如紟在大大小小的设计菁英交流会、设计论坛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与设计师交流的同时分享自己的经验相互汲取经验,认清自身不足这一切,也是汤佳顺应得的为了做纯设计,他舍弃的只多不少

两年,不长不短也是川页沉淀自我的阶段,汤佳顺希望未来能拥有洎己的品牌效应建立团队规模,做更专业的设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小目标确定好就有了拼搏的方向与动力。汤佳顺考虑明年對公司定位做微调舍弃与设计无关的事,全身心投入到设计中让专业更专业。

汤佳顺是务实主义者他不善言谈,但他一直在用专业嘚设计、负责任的态度、真诚的服务感染着每一位客户我相信,凭借着他对设计的执着、对工作的专注会让他自己及川页空间设计在未來越走越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放下执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