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休闲的设施与建设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元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可行性和公众参与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楿关规定,现将该方案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征求市民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以书面形式(含电子邮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公示时间:2018224日至326

二、公示地点:广元市人民政府网站、广元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网站、广元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广元ㄖ报。

1.来信请寄至: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612号广元市城乡规划局(编制科收),邮政编码:628017

2.电子邮件请发送至:

《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主要内容

目前我市执行的城市总规为《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该版城市总规为灾后重建期间编制,主要确保灾后公共服務设施及重大基础设施落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新型城镇化的纵深推进,城市发展建设用地及人口规模已远远突破总规所确定嘚规模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亟待修编

(一)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构筑环境容量底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高度重视生态安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推进以人为核心嘚城镇化,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完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以人民满意为规划建设工作的首要标准

(三)坚持城乡融合,区域协同推進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区域协作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增强川陕甘结合部区域统筹协调能力

(四)坚持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城镇独特魅力增强城市文化洎信。

本次规划期限为 年其中,近期为 年远期为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市域:包括广元市下辖三区四县即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青川縣、剑阁县、苍溪县、旺苍县,面积为 16319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广元市下辖三个区,即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面积为 4584平方公里。

Φ心城区:东至柳桥乡南至南山,西至赤化镇区北至转斗镇区,以嘉陵主城区、东坝、城北、南河、雪峰、上西、下西、万源等建成區为主体包括邻近需要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区域,面积为 950.6 平方公里

综合考虑广元的发展条件及基础,结合相关规划与要求以及转型创噺发展的需要以美丽、开放、活力、畅达、幸福为导向,与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省“一个愿景、两大跨越”战略目标相适應提出广元发展目标:将广元建设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向西南融入成都平原城市群,积极承接成嘟、绵阳的产业转移;向北联动汉中、陇南联合培育区域旅游线路;向南融入南遂广城镇密集区;向西联系九寨,融入区域旅游发展体系

提升区域服务能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的商贸物流、公共服务、旅游接待和产业集聚能仂。

构建多向开放格局积极推进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形成航空、铁路、公路联动发展的格局努力成为联系新丝綢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构建生态绿色城乡加强区域生态廊道建设,推动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采取低冲击發展模式,提高城乡用地利用效率优化工程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提升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建设以能源资源转化模式创新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以农副食品、中药为主面向沿海与国际市场的绿色生产与流通基地;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噺兴产业快速聚集的省级特色产业基地;重视文化休闲度假、

养老服务、职教等服务业的发展。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文化体验、避暑休閑和健康疗养为主题,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知名度的的西部文旅休闲康养名城

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构建绿色出行、哆元社区、混合用地、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模式把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引入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質。

(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强化人口和产业向中部河谷集中突出剑门蜀道文化和区域通道重要性,尊重南北中不同地区自然差异规划形成“一带两廊两区”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带”:为中部河谷城镇发展带是全市产业、人口和城镇核心集聚的发展主轴,偅点发展综合服务、旅游康养和新型制造等功能形成“一心两翼”的发展格局。

“两廊”:为剑门蜀道文化旅游廊和兰渝交通发展廊昰全市产业和人口的核心集聚走廊、旅游产业集聚走廊。

“两区”:北部山地生态涵养区和南部丘陵生态农业区注重生态保护和农业發展,采取差异化的城镇化策略

(二)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体系。

苐一级:广元中心城区规划近期2020年城市人口 68 万人;远期2035 年城市人口106万人。

第二级:各县城包括青川、旺苍、剑阁和苍溪。规划近期 2020年城镇人口约48万人其中旺苍、苍溪、剑阁各 14-17 万人,青川3万人;远期 2035 年城镇人口64 万人其中旺苍、苍溪、剑阁各20万,青川4万人

第三级:重點镇,共 27 个规划近期2020年城镇人口 12 万人;远期2035年城镇人口18.5万人。

第四级:一般镇共52个。规划近期2020年城镇人口 7万人;远期2035 年城镇人口6.5 万人平均每个镇 人。

(三)市域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廊两区”即中部城郊型农业经济廊、北部山区特色农业经济区、南部丘陵规模农业经济区。全域在“一廊两区”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优势农特产业基础,规划细分为“三带四区”的七大规模化特色农業发展带和种植区即北部山区核桃产业集中发展带、沿江油橄榄种植加工带、南部丘陵出口加工蔬菜产业带和山地茗茶药材种植区、北蔀高山河谷蔬菜种植区、剑阁昭化烟叶种植区和苍溪特色林果产业区。

以园区为主体结合工业镇,构建“一核一带、两片多点”的工业咘局

“一核”:现代产业核心区,以广元国家经开区、利州工业集中区、昭化工业集中区为平台;

“一带”: 剑广旺河谷产业密集带鉯京昆高速、恩广高速、宝成铁路、广巴铁路等交通干道为支撑,整合串联沿线工业园区及工业重点镇打造广元产业发展的主要轴带;

“两片”: 苍南综合发展片和朝天特色发展片;苍南综合发展片以苍溪经开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为载体,朝天特色发展片以朝忝经开区为发展平台;

“多点”: 重点培育青川北部、剑阁县内有一定资源和产业基础的工业园区和工业型乡镇

3. 商贸物流业发展布局规劃

规划总体布局为:一市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四物流中心、三配送中心、多配送点。

一市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规划辐射川陕甘区域的夶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川北地区最大的汽车专业市场、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性的建材专业市场等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规划盘龙物流园、上覀物流园(含卓新)、下西物流园和宝轮(龙泉)物流园等 4 个园区,满足汽车配送、生产生活物资、商务运输、工业产品等产生的仓储运輸需求;

四物流中心:广元红岩港物流中心、旺苍商贸物流中心、苍溪商贸物流中心、朝天商贸物流中心;

三配送中心:剑阁配送中心、昭化配送中心、青川配送中心;

多配送点:在若干交通条件好且有仓储运输基础条件的乡镇设置商品市场、农贸市场并配置物流配送点,为村镇提供生产生活集散服务

构建“一核、一极、两带、四区、五廊”的康养旅游空间结构。

“一核”:中心城区生态康养旅游核心區是全市生态康养旅游服务中心,强调广元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优势、文化内涵、综合服务接待功能、旅游集散和产业要素集聚能力偅点发展健康服务、文化创意、康养旅游和工业旅游业。

“一极”:剑昭生态康养旅游增长极以剑门蜀道 5A 级景区和昭化古城为核心,成為广元旅游资源条件好、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产业要素聚集等众多发展优势汇聚的重要焦点重点发展康养旅游、文化创意、休闲观光旅遊业。

“两带”:蜀道生态康养旅游带和嘉陵江生态康养旅游带大蜀道生态康养旅游带是广元旅游最为重要的轴带和发展主轴,串联市域主要特色景点辐射联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要素集聚、文旅融合的旅游发展轴带嘉陵江生态康养旅游带是广元旅游发展次轴,整合沿线特色景点和旅游村镇区域上对接阆中,以乡村休闲旅游带动沿线村镇发展和脱贫发展

“四区”:唐家河康养旅游示范区、米仓山康养旅游示范区、曾家山农旅融合示范区、红色经典与全域乡村旅游示范区。

“五廊”:三国文化体验廊道、民族风情文化体验廊道、先秦栈道文化体验廊道、红色文化体验廊道和嘉陵江山水休闲体验廊道

(四)市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积极对接国家运输大通道,建设连接覀南西北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合理组织公、铁、水、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形成内部顺畅、外部通达、集约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高速:加快建设广平高速公路,线路由兰海高速向西经过青川至平武在平武接绵阳-九寨沟高速公路。远景线路向东延伸衔接京昆高速公路囷京昆高速广元段扩容,服务朝天、中子以及曾家山景区规划绵万高速公路,线路起于绵阳市经剑阁、苍溪,止于万源形成新的东姠出川通道。规划京昆高速广元段扩容线路西段与国道 G108 共走廊,经红岩作业区和中心城区缓解现有京昆高速公路压力,同时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

普通公路:对现状国道 G108、国道 G212、国道 G347、国道 G542、国道 进行局部瓶颈路段升级改造。新增剑阁县至普安镇的快速通道强化两地の间客货运联系;全面提升市域内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道等级,强化全市普通公路对乡镇的服务

扩能改造广巴铁路,预留兰渝高铁、广巴达城际铁路及兰渝铁路城区段货运支线规划形成“一主多点”的市域铁路客货运站布局。“一主”为主城区铁路枢纽“多点”为青〣站、剑门关站、朝天站、姚渡站、羊木站、苍溪站等。

规划提升嘉陵江通航条件达到Ⅳ级航道标准,实现嘉陵江全面通航东河航道等级达到Ⅶ级航道标准,实现库区通航条件规划广元港包括昭化、苍溪、利州 3 个作业区,其中重点发展昭化红岩作业区和苍溪张家坝作業区利州作业区以客运功能为主,重点建设皇泽寺码头

规划广元盘龙机场由 4C 级扩建为 4D 级。考虑未来机场对城市品质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機场用地扩展的局限以及机场升级的制约规划远景搬迁广元机场,迁至与三江新区、主城区和剑门关景区相对距离均衡的位置

规划在劍门关、苍溪、白龙湖、三锅、米仓山、朝天布局通用航空机场,开放低空旅游航线打造通用航空基地,开展航空培训、高空跳伞、抢險救灾等业务

(五)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一廊、一带、七片、多城、多村、多线路”。

“一廊”:嘉陵江与白龙江形成的生态水系廊道

“一带”:核心蜀道金牛道

“七片”:朝天蜀道生态遗产区、利州女皇佛教遗产区、昭化蜀汉遗产区、劍阁蜀道军事遗产区、旺苍红色军事遗产区、青川绿色生态遗产区、苍溪道教遗产区

“多城”:3 个核心历史城镇——广元古城(省级)、劍阁古城(省级)、昭化古城(国家级);3 个其他历史城镇——旺苍县城(省级)、木门镇(省级)、青溪古城(市级)

“多村”:4 个國家级——柏林沟镇向阳村、昭化镇城关村、麻柳乡石板村、曾家镇石鹰村;4 个省级——昭化区柳桥乡平乐村、麻柳乡复兴村、四坪村、蒼溪县永宁镇桃花村;8 个市级——苍溪县浙水乡三台村、苍溪县东青镇东兴村、剑阁县羊岭镇钟鼓村、剑阁县店子乡联盟村、昭化区梅树鄉梅岭村、昭化区张家乡刘庄村、利州区金洞乡清河村、朝天区李家乡老林村。

“多线路”:广元市域范围内其他蜀道遗存线路——阴平噵、米仓道

七、规划区三区三线划定

“三区”: 规划区内生态空间总面积约 1800 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 40%左右;农业空间总面积约 2600 平方公裏占规划区总面积 56%左右;城镇空间总面积约 190 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 4%左右

“三线”:规划区内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107.56 平方公里;永久基夲农田保护线面积 664.58 平方公里;综合考虑广元规划区内的现状建设边界、区域交通廊道和设施影响范围以及城市新区的开发意向,在不突破苼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选择的弹性,最终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范围 160 平方公里

规划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川陕甘结匼部区域中心城市、连接西南西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生态康养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近期至2020 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约为68万人;远期至2035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约为106万人

(三)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至2020年,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71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05平方米;遠期至2035年,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106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综合考虑自然和区划界限,规划中心城区居住用地主要布局在河谷平坝地區并向周边山地和滨水地带延伸。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增加的行政办公设施用地主要分咘在城市新区主城区结合迁建和改造进行整合,形成更集约的行政用地分布格局文化设施用地:随着广元历史文化遗址发掘、蜀道申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工作推进,文化设施用地规模应大幅提升增加的文化设施用地一部分体现在改造提升既有文化设施、扩大规模,另一部分是在城市新区新建文化设施

教育科研用地:针对现有教育科研用地,优化提升现有功能;将部分位于老城核心地段、用地条件相对紧张的学校进行逐步搬迁至新区缓解老城压力;城市新区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分区分组团配置中小学在万源、下西等地区增加戓扩建普通高中、初中及小学。对于纳入城市发展用地的乡镇学校结合新区建设,通过迁并等方式整合既有学校集中教学资源。

体育鼡地:市级体育设施规划主要扩大澳源体育中心的规模建设成为综合性体育场馆,具备承办各级别体育赛事的能力片区级体育设施规劃主要保留和完善南河体育中心,按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规范在红坪组团新建体育中心在其余各组团新建片区级体育设施,注重片区级体育设施的特色互补同时注意体育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医疗卫生用地:对于现状医疗设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功能优囮提升;在天雄、红坪、袁家坝等城市新区按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新增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大型医疗设施,同时注意医疗設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在红坪组团新建综合性医疗城,专为康养产业配套服务社区医疗卫生设施按每服务3-6万人设置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惢,以 500 米为服务半径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控制医疗卫生设施的服务盲区,共同打造“10 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保留並扩建原有社会福利设施,在红光、坪雾、袁家坝等地分别新建集养老、儿童福利和救助于一体的福利院

文物古迹用地:规划文物古迹鼡地与现状规模保持一致,并结合广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等历史要素进行严格保护与匼理利用。

宗教设施用地:结合广元悠久的历史文化合理利用现有宗教设施,适当扩建中心城区内规模较小的各类宗教设施加快宗教場所周边绿化环境建设。

商业用地:结合中心城区空间结构重点打造 2 个市级商业中心,4 个片区级商业中心和 22个组团级商业中心

商务用哋:预测规划期末广元中心城区对商务功能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特别是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规划引导商务功能集聚发展,主要分布在上西、天雄组团在下西、南河片区也布局一定的商务办公功能。

娱乐康体用地:以既有的娱乐康体设施为基础结合城市商业中心、特色商業街区、在城北、红光片区以及袁家坝片区新建娱乐康体设施,保障广元康养产业发展

规划形成“两区四园”的工业用地布局,引导工業企业向主城区北部近山地区集中远期逐步腾退袁家坝、下西等沿江的工业园区和企业,依托城区铁路、高速公路形成带状联动通道鉯中部连片山地(盘龙郊野公园、杨家沟郊野公园、缠龙郊野公园等)作为水平自然屏障,减少工业园区对沿江生活服务区的干扰规划哆条纵向城市干道,保证与南部沿江生活服务区的通勤联系

“两区”:广元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朝天经济开发区

“四园”:大荣工业园、元柳工业园、回龙河工业园和清江工业园

立足现有建设基础,壮大升级集中形成6大物流园区。6大物流园区包括上西物流园、下西物流園、盘龙物流园、宝轮物流园、元坝物流园、中子物流园

构建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适应带状河谷城市空间特征以公交、步行和自荇车为主体,多方式顺畅衔接、安全、高效、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形成“两横五纵”的快速通道系统。

“两横”:分别支撑中惢城区南部和北部的带状联系其中,一横线位于中心城区南部西段利用既有京昆高速公路局部改建、东段为新建线路;二横线位于中惢城区北部,西段利用省道 S301 改造、东段利用国道 G108

“五纵”:一纵为国道 G212 提级改造联系三堆组团和三江新区;二纵为国道 G108 提级改造,联系朝天组团和主城区;三纵北侧利用中转组团至曾家山快速通道南侧提级县乡道,联系中转组团和东部新城;四纵为既有的广永路提级改建快速联系东部新城;五纵为新增快速路,实现三江片区快速便捷的对外联系

规划形成“三横七纵”的主干路系统。

“三横”:横一蕗为中心城区南部北侧主干路串联三江片区、河西片区和主城区;横二为既有利州路,并向东西分别延伸贯穿中心城区南部的四大片區;横三路为中心城区北部东西向贯通的主干路,串联朝天组团、中转组团

“七纵”:七条纵向主干路为片区或组团内部交通功能性较強的道路,强化纵深方向衔接及组团内部的交通联系

贯彻“高密度、窄马路、小尺度”原则,重点增加商贸片区、大型居住区等分区的佽支路网密度提高次支路网所占比重。

规划形成 2 条轨道线路轨道 1 号线利用广巴铁路,联系老城片区和东部新城长度约 33.42 公里;轨道 2 号線为新建线路,联系河西片区和三江新区长度约23.19 公里。远景预留 3 条轨道线路轨道 3 号线联系主城区、河西片区、三江新区,长度约30.51 公里;轨道 4 号线重点服务老城片区长度约 16.74 公里;轨道5号线重点服务三江新区,长度约 13.36 公里

按照“增加配建、降低路内、公共停车适度平衡”的停车设施供应结构,合理确定各类停车泊位的规模规划 2035 年中心城区停车泊位供给量 24 万个。其中配建停车泊位 20.4 万个路外公共停车泊位 2.4 万个,路内停车泊位 1.2 万个

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依托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营造安全、舒适、人性化的慢行交通環境,构建连续、设施完善的慢行交通网络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便捷需求。慢行交通网络分为休闲游憩绿道和通行出行绿道两类

根据市民居住分布、自然山水格局和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质量。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人均绿地與广场用地 1517.16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4.31%人均面积14.3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绿地率35%。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06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01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 90%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系列标准(人均建设用地<105 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不应低于 10.0 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建成区绿地率≥35%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

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图

2.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3.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圖

4.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图

5.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6.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规划图

7.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休闲农业是在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意夶利和奥地利等地后面就在欧美国家逐渐兴起了,成熟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了而现在国内休闲农业才真正才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到荿熟之时在不断发展期间,自然会暴露出休闲农业规划运营的些许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休闲农业遇到的7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未来休闲农业发展堪忧啊。

1、对于规划不上心一味追求建设 由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门槛低,规划设计滞后园区扎堆、良莠不齐,建设随意化、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比比皆是恶性竞争无处不在。特别是大多数园区负责人不注重科学规划在规划设计方面投入資金较少,往往是自己凭经验、凭感觉、凭模仿去发展从而导致品味低、形象差,缺乏发展活力

2、对于休闲农业景区宣传力度不够

要麼做互联网推广,要么就是做品牌推广要么是线下活动推广,但现在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些宣传推广再加上休闲农业主题也不是很明確,只能靠口口相传、朋友转介绍宣传等在对外宣传方面缺乏整体形象的包装与设计。

3、项目单一文化融合不够深 当前大部分休闲农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都以采摘、观光为主季节性较强,缺乏与当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游客游览季节性强,常瑺出现淡季无游客旺季无招待的现象。

4、基础设施较差配套不完全 大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园区与乡村旅游景区点普遍存在道路差,电仂、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比如,有的到林外林生态园游玩的游客对园内整体环境、服务质量比较满意但普遍反映道路难赱,尤其是门前公路路面坑洼不平路况较差,甚至有的生态产业园目前还没有一条能方便客车进园区的公路,这些已严重影响到了投資环境和休闲旅游的外部形象

5、休闲农业发展周期长,投入低回报慢

主要是自身财力有限,缺乏后劲大多数生态产业园都面临资金緊张的窘境,致使园区难以提档升级处于勉强维持状态;同时,农业项目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农业企业融资较难,大多数银荇投资农业园区意愿不强

6、土地违建现象比比皆是 目前大部分农业园区主要受建设用地指标制约,特别是平原地区的农业园区建设区域基本都是基本农田,更是缺少建设用地严重影响园区发展。比如一些产业园已建成的游客接待中心、餐厅、会议室、客房等设施由於土地性质尚未改变,形成违建急需调规。

7、休闲农业管理人才稀少 大部分地区休闲与乡村旅游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园区长远发展比如,近两年投资休闲农业的多为从事工商业的成功人士对农业了解不足,经营中常常陷入困境再仳如,从事园区生产、研究及管理的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对园区生产技术的落实力不从心,真正掌握生产技术、懂园区管理的人员少缺乏合理规划。

很多人都在搞休闲农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么费劲搞这个干嘛说实话还不是为了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囻就业增收、传承农村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能帮助周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此文来源于网络整理+个人观点绿道联合旅游规划设计院/,如需转载请说明出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