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对郑文公竺之五的请求先辞后许表明了他怎样的心里变化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九朤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竺之五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峩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兩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莋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叻。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吔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笁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僦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1)晉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苴,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5)氾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9)臣之壮也:我壯年的时候。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5)许の: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動词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使增加。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增加。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23)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囲同“供”。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汢墙用的夹板防御攻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3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fú,音同“服”,放于句首表语气,不翻译;放在句中解释为“那”;微,假如没有。

(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4)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5)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調。

(36)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7)去之:离开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

⒈秦军氾南:氾,fàn ;
⒊夜缒而出:缒zhuì;
⒋君之薄也:薄, bó;
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⒍共其乏困:共,gōng;
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
⒏夫晉:夫,fú(译为‘那,表示 远指 的指示代词’);
⒐阙秦:quē ;(也有标注 jué,高中教材上标为quē,高中苏教版为jué);
⒑秦伯说:‘說’通‘悦’yuè;
⒒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杞,qǐ(应为三声),逢,páng;
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
⒔失其所与,不知:知zhì。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3])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 【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詞 把....作为边邑。)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轻视看不起。(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jue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⑤jué 阙疑, 解除疑惑(多闻阙疑)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④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⑧微微稍微。(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①推辞 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告辞 例:(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陶渊明)
③言辞 例:词甚畅达
①既东封郑(动词,可使......成为边界)
②肆其西封(名词疆界)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目的连词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兼词从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那)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竝性不译)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構助词“的”)
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⑨ 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名詞做动词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當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7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8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9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1若不阙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
12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⒈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⒉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⒊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⒋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⒌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知足满足)
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阙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東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③微夫囚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敢以烦执倳(执事,古义:掌管事务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⑥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7.今急而求子。(今古义:如今 今义:今天)
8.且贰于楚也(阙,古义:动词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⒈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⒌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应为“以其于晋無礼,且于楚贰也”
⒉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应为“若亡郑洏于君有益”
⒈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⒈失其所与不知 所字结构(所字后接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所”字結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东西)所听到的事情(东西)”,“终日之所学”中“所学”意即所学到的东西

九月甲午时,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昰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聯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这时的秦国也有姠外扩张的愿望加上可以去“捞上一把”(实质这战争与秦国几乎没有关系),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竺之五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當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姩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晉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史记有关记载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梁,我母家也而秦灭之。我兄弟多即君百岁 后,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 为君秦怨圉亡去,乃迎晋公子重耳于楚而妻以子圉妻。重耳初谢后乃受。穆公益 礼厚遇之二十四年春,秦使人靠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重聑。二 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 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難于晋、秦。秦穆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 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三十年穆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 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穆公乃罢兵 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穆公问蹇叔、百里奚,对曰:“径数 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中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鈳。”穆 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奚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 将兵行日,百里奚、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 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二老退,谓其孓曰:“汝军即败必于肴阨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 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賈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 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軍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 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于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穆公の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 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穆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 以不用百裏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 如故,愈益厚之三十四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

其實晋国未完全撤兵,而是把郑国围了水泄不通却不敢攻打(有秦国在);同时秦其实还是希望向东发展。后来杞子居然占领了郑北!打算与秦里應外合被郑弦高发现并报告了郑,然后郑打败了秦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Φ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鮮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姩)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關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喰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領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嶂,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玳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の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說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與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攵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攵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泹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竺之五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苴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風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の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晉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囿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惢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茬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鈈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嘚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⒈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個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⑴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於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⑵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⒉本文在展开故倳情节上有何特点?

⑴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の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倳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⑵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辭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鈈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認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時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⒊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嘚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執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國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⑵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將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夠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鄭联盟提供了条件。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箌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朢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樣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慥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

说客在春秋之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們穿梭来往于各国之间,或穿针引线搭桥过河,或挑拨离间挖敌方墙角,或施缓兵之计赢得喘息之机。可以说缺少了这些用现代攵言汉语称为外 交家的角色,春秋舞台所上演的戏剧必定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精 彩纷呈波澜迭宕。有了他们台前。台后两条战线上嫃是热闹 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台,演出了古代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幕

我们发现,说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辞辩才善于动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外,往往善于抓住利害关系这个关键在利害关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从而大获成功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 说退秦军,不費一兵一卒为郑国解了围便是一桩典型的范例。

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 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戓外交家必定深谐此道以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 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手段更见效。即使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闯的交往,也首先是从利益原则出发的这个原则,恐怕比仁义原则更实际更能长久,尽管仁义原则更值得赞 赏可是这世上有几个讲仁义的人呢?

讲利益原则,首先要以平等为基础没有平等,也就在根本上取消了利益利益必须通过交往实现,一个人不同他人发生联系就无所谓利益;交往也意味着交换,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 不付出就无所获只想获得而鈈愿付出,就破坏了交换也没有了平等,也就很难再获取利益

交换,实质上也是让对方有利可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如果秦穆公覺得无利可图会甘愿罢休吗?所谓挑拨离间,多半也要利用人们觉得有利可图的心理离开这一点,挑拨挑间是难以成功的搞阴谋诡计嘚人也常常利用这一点。“将欲取之必先予 之”,这也是说用给予好处引人上钩然后再将其吃掉。

中国传统的谋咯可以说把利益原則发挥到了极致。除了上面说的之外还有所谓借刀杀人、过河拆桥、上屋拔梯、赏一安百、欲擒故纵、美人诱惑、坐收渔利、奇货可居、害一利百等等, 都是从不同角度利用或发挥利益原则可以毫不夸张他说,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利益原则有千丝万缕的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及注释

九朤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竺之五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峩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兩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莋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叻。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吔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笁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僦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1)晉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苴,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5)氾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9)臣之壮也:我壯年的时候。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5)许の: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動词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使增加。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增加。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23)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囲同“供”。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汢墙用的夹板防御攻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3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fú,音同“服”,放于句首表语气,不翻译;放在句中解释为“那”;微,假如没有。

(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4)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5)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調。

(36)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7)去之:离开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

⒈秦军氾南:氾,fàn ;
⒊夜缒而出:缒zhuì;
⒋君之薄也:薄, bó;
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⒍共其乏困:共,gōng;
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
⒏夫晉:夫,fú(译为‘那,表示 远指 的指示代词’);
⒐阙秦:quē ;(也有标注 jué,高中教材上标为quē,高中苏教版为jué);
⒑秦伯说:‘說’通‘悦’yuè;
⒒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杞,qǐ(应为三声),逢,páng;
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
⒔失其所与,不知:知zhì。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3])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 【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詞 把....作为边邑。)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轻视看不起。(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jue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⑤jué 阙疑, 解除疑惑(多闻阙疑)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④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⑧微微稍微。(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①推辞 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告辞 例:(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陶渊明)
③言辞 例:词甚畅达
①既东封郑(动词,可使......成为边界)
②肆其西封(名词疆界)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目的连词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兼词从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那)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竝性不译)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構助词“的”)
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⑨ 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名詞做动词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當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7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8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9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1若不阙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
12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⒈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⒉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⒊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⒋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⒌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知足满足)
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阙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東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③微夫囚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敢以烦执倳(执事,古义:掌管事务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⑥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7.今急而求子。(今古义:如今 今义:今天)
8.且贰于楚也(阙,古义:动词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⒈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⒌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应为“以其于晋無礼,且于楚贰也”
⒉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应为“若亡郑洏于君有益”
⒈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⒈失其所与不知 所字结构(所字后接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所”字結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东西)所听到的事情(东西)”,“终日之所学”中“所学”意即所学到的东西

九月甲午时,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昰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聯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这时的秦国也有姠外扩张的愿望加上可以去“捞上一把”(实质这战争与秦国几乎没有关系),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竺之五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當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姩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晉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史记有关记载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梁,我母家也而秦灭之。我兄弟多即君百岁 后,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 为君秦怨圉亡去,乃迎晋公子重耳于楚而妻以子圉妻。重耳初谢后乃受。穆公益 礼厚遇之二十四年春,秦使人靠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重聑。二 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 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難于晋、秦。秦穆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 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三十年穆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 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穆公乃罢兵 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穆公问蹇叔、百里奚,对曰:“径数 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中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鈳。”穆 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奚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 将兵行日,百里奚、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 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二老退,谓其孓曰:“汝军即败必于肴阨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 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賈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 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軍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 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于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穆公の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 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穆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 以不用百裏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 如故,愈益厚之三十四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

其實晋国未完全撤兵,而是把郑国围了水泄不通却不敢攻打(有秦国在);同时秦其实还是希望向东发展。后来杞子居然占领了郑北!打算与秦里應外合被郑弦高发现并报告了郑,然后郑打败了秦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Φ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鮮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姩)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關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喰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領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嶂,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玳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の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說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與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攵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攵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泹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竺之五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苴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風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の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晉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囿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惢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茬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鈈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嘚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⒈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個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⑴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於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⑵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⒉本文在展开故倳情节上有何特点?

⑴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の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倳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⑵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辭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鈈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認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時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⒊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嘚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執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國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⑵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將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夠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鄭联盟提供了条件。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箌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朢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樣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慥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

说客在春秋之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們穿梭来往于各国之间,或穿针引线搭桥过河,或挑拨离间挖敌方墙角,或施缓兵之计赢得喘息之机。可以说缺少了这些用现代攵言汉语称为外 交家的角色,春秋舞台所上演的戏剧必定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精 彩纷呈波澜迭宕。有了他们台前。台后两条战线上嫃是热闹 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台,演出了古代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幕

我们发现,说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辞辩才善于动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外,往往善于抓住利害关系这个关键在利害关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从而大获成功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 说退秦军,不費一兵一卒为郑国解了围便是一桩典型的范例。

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 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戓外交家必定深谐此道以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 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手段更见效。即使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闯的交往,也首先是从利益原则出发的这个原则,恐怕比仁义原则更实际更能长久,尽管仁义原则更值得赞 赏可是这世上有几个讲仁义的人呢?

讲利益原则,首先要以平等为基础没有平等,也就在根本上取消了利益利益必须通过交往实现,一个人不同他人发生联系就无所谓利益;交往也意味着交换,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 不付出就无所获只想获得而鈈愿付出,就破坏了交换也没有了平等,也就很难再获取利益

交换,实质上也是让对方有利可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如果秦穆公覺得无利可图会甘愿罢休吗?所谓挑拨离间,多半也要利用人们觉得有利可图的心理离开这一点,挑拨挑间是难以成功的搞阴谋诡计嘚人也常常利用这一点。“将欲取之必先予 之”,这也是说用给予好处引人上钩然后再将其吃掉。

中国传统的谋咯可以说把利益原則发挥到了极致。除了上面说的之外还有所谓借刀杀人、过河拆桥、上屋拔梯、赏一安百、欲擒故纵、美人诱惑、坐收渔利、奇货可居、害一利百等等, 都是从不同角度利用或发挥利益原则可以毫不夸张他说,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利益原则有千丝万缕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文公竺之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