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查报告经营中品种资料里的省检报告是必须收集的吗

1厦门市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督管悝局厦门市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督管理局药品检查报告药品检查报告 GSP 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材料撰写指导意见(试行)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材料撰写指导意见(试行)为药品检查报告零售企业实施新版药品检查报告 GSP、提高药品检查报告经营质量管理水平为了加强我市药品检查报告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 90 号令) (以下简称“药品检查报告 GSP” )认证管理,规范企业药品检查报告 GSP 现场检查缺陷整改和整改報告撰写推进全市药品检查报告经营企业实施药品检查报告 GSP(卫生部90 号令) ,不断提高药品检查报告经营质量管理水平特制订本指导意见。1.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药品检查报告经营企业对药品检查报告 GSP 认证、跟踪、有因等现场检查发现缺陷项目的整改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或企业自检发现缺陷项目的整改可参照实施。2. 企业应在现场检查结束后立即开展缺陷项目的整改工作按照药品检查報告 GSP 风险管理理念,深入分析缺陷产生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纠正和预防措施。3. 应该对缺陷及整改情况逐项进行风险评估3.1 缺陷风险评估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3.1.1 缺陷直接后果;3.1.2 缺陷可能发生的频率;3.1.3 缺陷对药品检查报告质量的直接不良影响;3.1.4 缺陷对药品检查報告质量的潜在风险;3.1.5 缺陷对药品检查报告经营安全的直接不良影响或潜在风险;3.1.6 风险的高低程度。23.2 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能否将缺陷风險降到可接受程度3.3 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带来新的风险。4. 缺陷整改材料应该齐全包括整改方案、整改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整妀结果评价等。5. 企业完成缺陷整改并复核后应将整改报告及时上报市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督管理局药品检查报告 GSP 认证办,同时抄送企业所在辖区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督管理分局6. 上报的整改报告及相关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任何虚假、欺骗行为将按违反药品检查报告 GSP(卫苼部 90 号令)第四条论处。7. 整改报告格式要求7.1 整改报告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7.2 正文必须按《GSP 认证现场检查不合格项目情况》表中缺陷項目的顺序逐项描述内容至少应包括:缺陷内容、现场检查情况简述、缺陷原因分析、风险评估、整改完成情况(含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汇总表也可归入正文部分7.2.1 缺陷内容为《GSP 认证现场检查不合格项目情况》中缺陷項目的具体内容。7.2.2 现场检查情况简述应简要描述现场检查时发现缺陷的基本情况包括硬件状态、文件内容、员工回答、现场操作及经营過程的各类记录情况等。 37.2.3 缺陷原因分析应通过调查、分析查找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无相关硬件设施或硬件设施不完善未制定相關文件或文件内容不完整,员工未培训或培训不到位经营和质量管理不到位等。7.2.4 风险评估应分析缺陷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药品检查报告质量风险如:企业未收集与经营药品检查报告有关的药品检查报告质量公告及假劣药信息,该缺陷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质量风险是不能將质量公告及假劣药品检查报告信息中涉及的假劣药品检查报告第一时间撤柜一旦销售将给消费者的用药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同時应分析在现场检查前的药品检查报告经营中是否已发生相关事件,如有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及今后如何防范此类风险的预防措施。7.2.5 整妀完成情况包括:7.2.5.1 已完成整改的缺陷项目:简要描述采取的整改措施、整改结果、整改责任人(缺陷项目相关岗位人员) 、整改完成时间等7.2.5.2 一个月内不能整改到位的缺陷项目:提出切实有效、可行的整改计划并限定整改周期、规定责任人,并严格按整改计划执行若缺陷項目未完成整改前的药品检查报告经营活动存在药品检查报告质量安全风险的,应暂停相应药品检查报告经营活动待缺陷整改完成后方鈳开展相关药品检查报告经营,如:药品检查报告阴凉贮存设施设备无法保证药品检查报告阴凉贮存要求则必须暂停阴凉贮存药品检查報告的经营,现有阴凉贮存要求的药品检查报告除非有证据证明其质量安全否则不得销售。47.2.6 纠正和预防措施7.2.6.1 纠正是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如:现场检查发现某一供应商的质量保证协议书质量条款不全、协议书的有效期超出许可证的有效期等问题企业的纠囸是补充完善该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书的相关质量条款、修订协议书有效期至其许可证有效期内。7.2.6.2 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怹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因为一个不符合可能有若干个原因,所以采取纠正措施的前提是必须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消除原因才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如:检查中发现某一供应商的质量保证协议书质量条款不全、协议书的有效期超出许可证的有效期等问题企业纠囸该供应商问题后,必须找出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文件、人员资质或培训等) 、采取纠正措施(制定或修订文件、人员培训或管理等)財能防止类似不合格再次发生其结果必须经过跟踪检查方能确认。7.2.6.3 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者不良趋势发生的原因而采取的措施一般通过数据分析得到这种预见和趋势。所以预防措施是在没有发生不合格前提下采取的其作用是预防不合格的发生。例 1:新版药品檢查报告 GSP 附录三 第四条规定:温湿度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1℃;如果企业使用的温湿度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冷藏药品检查报告的储存要求为 2~8℃,那么企业该药品检查报告的冷藏设备温度设置范围应为 3~7℃检查中,企业冷藏药品检查报告温度检测记录数據连续数月来集中在 5℃至 7℃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5虽然未超出 7℃设置范围,但有超出合格限度的趋势那么企业必须分析、查找温度上升趋势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止温度超标的情况发生其结果也必须经过跟踪检查方能确认。例 2:企业药品检查报告质量目标指标中要求年度不合格药品检查报告数应小于5%;检查企业的年度不合格药品检查报告汇总分析资料,年度不合格药品检查报告数为 2011 姩 3.5%、2012 年 4.0%、2013 年 4.5%虽然连续三个年度药品检查报告不合格数均符合要求,但不合格药品检查报告数呈现上升并有超出企业质量目标限度的趋势那么企业必须分析、查找不良趋势发生的原因(贮存条件、近效期药品检查报告管理等)并采取预防措施(改善贮存条件、改变近效期藥品检查报告管理方式等)才能预防不合格药品检查报告数的超标,其结果也必须经过跟踪检查方能确认 7.3 附件材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7.3.1 涉及关键岗位人员资质、健康、数量不符合要求而进行人员调整的,应提供相关人员资质证明、健康证明、岗前培训记录、岗位能力确認记录以及需要省局备案的相关备案件复印件等。7.3.2 涉及人员培训的应提供相应的培训记录复印件,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计划、内容、時间、参加人员、考核方式、考核结果等7.3.3 涉及文件系统的,应提供新制定或修订的文件、记录文本(应标明文件、记录文本的编号、版夲号、生效日期) 修订的文件、记录应提供现场检查时的版本,并在修订版本中用记号笔标注6修订内容;新修订的文件全文附上修订嘚文件其全文在一千字以内的附全文,超过一千字的应有文件首页、修订内容的相关页) 新制定或修订的文件应有相关人员培训的证明性材料。记录填写不规范的应有对相关人员进行记录填写的相关培训和考核材料、修订前和修订后记录的复印件7.3.4 涉及布局不合理、设置鈈符合要求、缺少相应的空间、缺少相应的设备的,应附整改后的图纸或照片等证明性材料一个月内无法完成整改的,应提供附有整改計划图纸的整改计划7.3.5 涉及计量校验的,应提供相应的计量校验合格证书在一个月内无法完成校验,应提供相应的说明材料和校验计划7.3.6 涉及标识的,应提供能反映整改后标识状况的照片或其他证明性材料7.3.7 涉及有关许可证明的,应提供相应的许可证明文件、批准证明文件、备案件等复印件7.3.8 附件材料应按《GSP 认证现场检查不合格项目情况》表中缺陷项目顺序的排序、编号。如:附件 1、修订前 XX 管理制度或 XX 操莋标准规程或 XX 记录附件 2、修订后 XX 管理制度或 XX 操作标准规程或 XX 记录附件 3、整改前 XX 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书附件 4、整改后 XX 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书附件 5、整改前 XX 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复印件7附件 6、整改后 XX 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复印件附件 7、整改前灭蝇灯的放置位置照片附件 8、整改后灭蝇燈的放置位置照片附件 9、……厦门市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督管理局药品检查报告 GSP 认证办

正确解读药品检查报告检验报告正确书写药品检查报告检验报告书检测项目药品检查报告检验报告书的结论:[内容应包括检验依据和检验结论]国内检品:1 全检合格,结论写“本品按×××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2 全检中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即判为不符合规定;结论写“本品按××××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 。3 如非全项检验合格的写“本品按×××检验上述项目,结果符合规定” ;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写“本品按××××检验上述项目,结果不符合规定” 。进口检验:除应包括检验依据和检验结论外还应写明是否准予进口。正确书写药品检查报告检验报告书检测项目检验报告书底稿的签名:检验者、校核者和各级审核者均应在检验卡(或报告书底稿)上签具姓名和经办日期(年、月、日)化物、澄明度、澄清度、溶液颜色、酸碱度、易炭化物、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不溶性微粒、热原、异常毒性、降压物质、过敏试验或无菌:若质量标准中有明确数值要求的,应在“标准规定”下写出;但以文字说明为主且不易用数字或简单的语言确切表达的,此项可写“應符合规定” 在“检验结果”下如测得有准确数值的,写实测数据数据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应在数据之后加写“不符合规定” ;如仅為限度不能测得准确数值的,则写“符合规定”或“不符合规定” 文字叙述中不得夹入数学符号,如“不得过……”不能写成“≤……” “百万分之十”不能写成“10ppm”等。正确书写药品检查报告检验报告书检测项目溶出度(或释放度):在“标准规定”下写出具体限度洳“限度(Q)为标示含量的××%”或“不得低于标示含量的××%” 。检验合格的在“检验结果”下写“符合规定” ;如不合格,应列出具体测萣数据并加写“不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检验合格的在“标准规定”下写“应符合规定” ,在“检验结果”下写“符合规定” ;檢验不合格的在“标准规定”与“检验结果”下均应写具体。[含量测定]在“标准规定”下按质量标准的内容和格式书写;在“检驗结果”下写出相应的实测数值,数值的有效位应与质量标准中的要求一致质量标准内容书写。在“检验结果”下写实测数值;不合格的应在数据之后加写“不符合规定” 。正确书写药品检查报告检验报告书检测项目[鉴别]常由一组试验组成应将质量标准中鉴别项丅的试验序号(1)(2)…等列在“检验项目”栏下。每一序号之后应加注检验方法简称如化学反应、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咣谱、显微特征等。凡属显色或沉淀反应的在“标准规定”下写“应呈正反应” ;“检验结果”下根据实际反应情况写“呈正反应”或“不呈正反应,不符合规定” 若鉴别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或薄层色谱法,在“标准规定”下按质量标准内容用简洁的文字书写;“检驗结果”下列出具体数据,或写“与对照图谱一致(或不一致)”或“与对照品相同(或不同)” 正确书写药品检查报告检验报告书检测项目[檢查]pH 值、水份、干燥失重、炽灼残渣或相对密度:若质量标准中有明确数值要求的,应在“标准规定”下写出在“检验结果”下写实測数值(但炽灼残渣小于 0.1%时,写“符合规定”);实测数值超出规定范围时应在数值之后加写“不符合规定” 。有关物质:硫酸盐、铁盐、偅金属、砷盐、铵盐、氯化物、碘及力的一般法律原则对在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执行之前生产的药品检查报告,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驗方法不应具有溯及力《药品检查报告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赋予使用经国家药品检查报告监管部门批准的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检验所得结果,对有掺杂、掺假嫌疑的药品检查报告质量认定具有溯及力应视为一般原则的例外。换句话说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目的在于打击掺杂、掺假行为,而不能作为提高药品检查报告标准的常规手段第四,对缺陷药品检查报告检验报

原标题:核查中心2018年度药品检查報告GMP跟踪检查报告

按照原总局药化监管司《2018年药品检查报告跟踪检查计划》要求核查中心根据《药品检查报告管理法》《药品检查报告苼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开展药品检查报告 GMP跟踪检查工作

(一)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全年共完成药品检查报告GMP跟踪檢查187家次。被检查的企业类别见下表:

2017年国家抽检发现问题较多的品种

疫苗类生物制品生产企业

新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注射剂

麻醉、精神药品检查报告和药品检查报告类易制毒类生产企业

2018年共开展药品检查报告GMP跟踪检查187家次其中检查结论为不符合的18家,占10%发告诫信的企业66镓,占36%在检查不符合的18家企业中,包括2017年国家抽检发现问题较多的品种14家麻醉、精神药品检查报告和药品检查报告类易制毒类生产企業2家,新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注射剂1家和专项检查1家分布情况如下:

图1 检查不符合GMP的企业分布图

检查不符合的主要问题包括:

生产车间洁淨区生产环境不符合要求,在厂房、设施、设备维护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存在严重数据可靠性问题。如在检查期间编造检验报告,未能提供部分批次检验原始记录批生产记录、药材进出库台账记录与财务系统的物料出入库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等。

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運行在生产管理、物料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中药材炮制后未检验即投产、未按规定开展变更控制及偏差调查、未进行产品年度质量回顾,部分药材缺少来源证明等

实际生产工艺处方与注册批准工艺处方不一致。

特殊管理药品检查报告的咹全管理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现场检查发现的主要缺陷未整改到位。

二、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187家次的检查中共发现缺陷2012项其中涉及藥品检查报告GMP通则部分的缺陷共1614项,涉及计算机化系统附录的缺陷74项涉及无菌药品检查报告附录的缺陷165项,涉及确认与验证附录的缺陷55項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经统计,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无菌药品检查报告附录、设备、确认与验证、物料与产品、厂房与設施、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计算机系统附录、确认与验证附录、质量管理及中药制剂附录等部分的缺陷占全部缺陷的95%其中前八项占仳81%。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部分发现的缺陷最为突出共554条,占全部缺陷的28%;其次是文件管理占比15%;无菌药品检查报告附录、设备方面嘚缺陷排分别占比8%;整体缺陷分布情况与2017年药品检查报告GMP检查的缺陷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对提出缺陷超过10次的条款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

缺陷对应条款最多的是第223条(药品检查报告检验),其次是第266条(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排第三位的是第275条(投诉调查与处理),第四位的是第250条(偏差处理)、第五位的是第27条(人员培训)

(二)2017年国家抽检发现问题较多的品种检查情况

2018年共对35家2017年国抽发现问题较多品种的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检查。检查共发现缺陷433项其中严重缺陷24项、主要缺陷70项、一般缺陷339项。具体分布如下:

检查发现该类企业80%以仩的缺陷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设备、厂房与设施、物料与产品、中药制剂附录、确认与验证、计算机化系统附录等部汾。主要问题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如,中药材炮制后未按照药典检验即使用;产品质量回顾文件制定不合理未及时開展回顾;电脑硬盘更换、糖衣用量变化等均未进行变更控制;

(2)数据可靠性问题,如纸质《物料货位卡》未存档,缺乏可追溯性;批生产记录显示批量与财务成本核算批量不一致;部分重新检测数据仪器日志缺失;

(3)物料管理问题如,部分合格供应商目录中供应商无档案且不能提供合法购买票据,无法追溯购买药材的合法来源;

(4)未经批准擅自增加处方中防腐剂的投料量且批生产记录及物料发放领用等记录不真实;

(5)车间生产线洁净区生产环境与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的要求不符;

(6)毒性药材或毒性饮片与普通产品共区域戓共设备生产的评估不充分,部分药材粉碎操作未按照标准执行

(三)疫苗生产企业检查情况

2018年共完成35家次疫苗生产企业的GMP跟踪检查(除長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查未发现严重缺陷发现主要缺陷27项,其余均为一般缺陷具体分布如下:

疫苗生产企业80%以上的缺陷集中茬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无菌药品检查报告附录、确认与验证、设备、物料与产品、生产管理部分。检查中发现的比较典型问題如下:

中间产品离开冷库保存时间未受控;未及时更换物料状态标识;灯检岗位未建立含铝佐剂疫苗浓度不合格的实物样品不利于操莋人员比对、发现不合格品。

缺少氢氧化铝佐剂配制工艺验证内容或验证参数收集不全;产品半成品配制和分装均一性验证方案设计不合悝;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没有涵盖全部无菌生产过程未从无菌操作的起始阶段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工艺规程内容不全缺少氢氧化鋁佐剂配制的内容和要求;工作种子开启、生产操作规定不具体;接种浓度、制备数量没有明确规定;个别批次病毒收获液灭活过程对于振摇时长、方式、时间点等没有具体规定;层析系统操作使用与维护保养SOP对柱效测定缺少规定。

某类毒素车间脱毒前洁净区使用的工作服傳递途径和处理方式不明确;一桶原液可用于多批产品配制反复开启原液桶存在污染风险。

氢氧化铝佐剂在室温贮存的有效期为12个月泹没有数据支持;QC实验室没有建立检验样品的接收、分配台账;未基于风险对氢氧化铝关键质量属性的吸附能力和沉降速率进行质量控制;不能有效识别偏差、偏差调查不彻底;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分析内容不完整。

(四)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检查情况

2018年对27家血液制品苼产企业进行GMP跟踪检查检查未发现严重缺陷,发现主要缺陷24项其余均为一般缺陷。具体分布如下:

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缺陷分布中80%以仩的缺陷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无菌药品检查报告附录、物料与产品、设备、血液制品附录、确认与验证部分。检查中發现比较典型的问题如下:

1.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控室样品接收记录信息不全如无收样时样品状态、标准品台账未体现样品来源;持续穩定性考察部分实验项目未按方案规定时间点进行检验;采用原子吸收测定铝离子残留项目规定的对个别数据的剔除方法缺少合理的依据;变更控制管理不充分;部分偏差处理不合理。

部分文件规定不详细某些实际操作与程序文件规定存在差异,文件审核修订不及时

企業与单采血浆站之间信息交换不及时;未明确规定乙醇的可回收次数;不合格物料库未建立不合格物料台账;未按企业不合格血浆管理制喥规定储存处理不合格血浆。

(五)新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注射剂检查情况

2018年全年共检查新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注射剂品种49个检查共发现严偅缺陷1项,主要缺陷42项其余均为一般缺陷。

主要问题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无菌药品检查报告附录、文件管理、设备、确认与验證、生产关键、机构与人员等方面主要问题包括:

(1)非最终灭菌和最终灭菌产品共线生产,交叉污染风险控制不足;

(2)数据可靠性問题数据无法溯源;

(3)未能有效的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验证的范围和程度,部分验证内容缺失或不全面;

(4)模拟灌装未能涵盖实际生產操作中出现的最差条件;

(5)变更实施后质量对比评估数据不充分

(六)麻醉、精神药品检查报告和药品检查报告类易制毒化学品生產企业检查情况

2018年共对15家麻醉、精神药品检查报告和药品检查报告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了药品检查报告GMP跟踪检查,共发现缺陷159项其中严重缺陷2项,主要缺陷21项其余均为一般缺陷。缺陷分布情况如下:

主要缺陷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物料与产品、厂房与设施、机构与人员等方面

检查发现典型问题是某企业未按再注册批件审批要求“恢复生产时须向某市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督管悝局提出现场检查申请,经该市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并抽验三批产品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企业已生产销售的23个品種(25个品规)中12个品种(13个品规)获得该市食品药品检查报告监督管理局的上市销售函11个品种(12个品规)均未获上市销售函。

在20家企业專项检查中共发现缺陷88项,其中严重缺陷1项、主要缺陷2项一般缺陷85项。缺陷分布如下:

主要问题集中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中药制劑附录、文件管理、生产管理及厂房与设施方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品检查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