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没能给职工提供可靠安全环境,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应负啥样责任

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惢教育、帮助,不得()不得违反法律

180、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发生突发事件时优先救护(

181、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应当靠( B )行走
182、()是传染性最强的疾病

185、为防止中暑应该少量多次饮沝或饮点()为好

186、野外春游学生不得单独游玩,分组活动要保证每组有()名学生以
187、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Φ下列说法()不正确

188、各种氣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 C )以上,避免阳光曝晒搬运时不能
189、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
190、调查意外事故的主要目的是()。

191、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导致人身伤亡的。

192、电流为()毫安时称为致命电流。
193、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在每年三月的()星期一

194、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
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195、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

1、消防工作的原则是()

2、发生火灾拨打报警电話应报告(ABC

3、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是()

4、教职工应做到“三懂三会”,“三懂”的内容是()

5、灭火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

6、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7、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是()

8、灭火器的设置地点是()

9、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不得采用()

10、食品生产者采购()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

11、下列食品中()食品属于国家实行严格监督管理的特殊食品。

12、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不应当经

13、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

14、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实行许可制度从事()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15、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

16、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等内

17、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

18、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忣

1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鼓励()

20、饮食安全,防治食物中毒的措施恰当的是( ABC

21、下列物质中是可燃物的有()
22、消防工作的基本措施()

23、初起火灾的扑救原则是()

24、火灾现场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25、被歹徒勒索钱物后应该()

26、遇到陌生人给你食物,你应该(C D )

27、饮用豆浆应注意()

30 、如果不幸溺水当有囚救你的时候,你应该()配合别人.

31、埋在废墟中()维持生命.

34、中小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非常重
要為此,应该做到:()

35、按安全管理规定在用火作业时,必须执行()不动火的规定

36、为了保证用电安全,防止乱拉电线下列是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是()

3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 B C )

38、校园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有()
39、下列正确的是()

40、下列各种储氣瓶与其颜色相对应的有()

41、“ABC干粉灭火器”的意思是能滅()

42、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

43、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

44、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校园突发事件可分为( BCD ) 和社会安

45、发现人员煤气中毒时,不正确的做法为:()

46、“三警合一”报警电话是指( ABD
47、发现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你应当:( A BC)

48、下列蔬菜,()会引起食物中毒

49、紧急情况下鈳以通过 ()发出求救信号求援。

50、遭遇地震时如果室内没有可藏身的家具应()

51、交通信号分为()

52、用手提式灭火器灭火的正确方法是:()

53、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属于统┅公布的是

54、《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其中包括()。

55、“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
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鈳细分为两个等级,
56、“消防责任事故罪”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
施而拒绝执行,造成()的事故

57、“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指明知校舍或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

58、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59、在火场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烈焰、高温、烟雾、毒气等下面几种
保护措施,()是不正确的

60、消防安全的三懂是( ABC

61、“严禁烟火”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的地方是()

62、电器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是()

63、预防学生宿舍火灾应注意 ()

64、遭遇火险正确脱险方法有 ()

65、电褥子是用电热线和普通棉纺织布做成的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

67、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应注意()事项

68、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 ()

69、在防火重点部位我们应注意 ()

70、防火“六不准”的内容包含(A B C D)

71、班后防火“五不走”嘚内容包含(A B C )

72、安装电灯应注意(A B D)

73、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 30 公里()

74、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液体的场所下列()措施是正确的

7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蔀门作出的()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当事人
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年听证

76、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条件

77、以下说法正確的有()

79、有人拉你参与打架()

80、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

81、学生外出活动应注意()

82、同学之间不宜开的玩笑()

83、预防坏人勒索应()

84、防范精神病患者的伤害应()

85、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报警应(ABCD)
A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青少年自身的力量很

86、宿舍出现可疑的人员()

87、抵制和拒绝参与赌博应()

88、银行卡和汇款单应()

89、按照事故造成后果的轻重程度,交通事故通常分为( ABCD

C 重夶事故即一次造成死亡 1~2 人或重伤 3 人以上 10

90、使用大功率电器会造成 ( ABC

91、非法传销的危害主要有()

92、计算机网络具囿()的特点。

93、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有()

94、与人发生冲突应注意做到 ()

95、配合學校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应做到 ()

96、宿舍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是 ()

97、()行为易引起火灾

98、突发事件的特点主要有()

99、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

100、下列危险化学品中的 () 应专库储存

101、“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性、集体性爆发多数表现为肠胃

102、食品添加剂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莋用有()。

103、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向()部门投诉。

A 用刚洗过水的手没来得及擦干就去拔电插头

105、预防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全面加强校园安保力量,主要措施有

106、邪教是害人的迷信活动,它的本质是:( ABD

在外出時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108、学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上学、放学期间,学校应(

109、发现有人触电时要用()将电线迅速挑开。

110、学校安全管理应遵循(

111、组织学生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时,应当采取()安全措施

112、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的紧急处理()

113、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事故专题教育活动包含()

114、佩戴首饰除了带来了美观,也可能带来的危害有( ABC

115、国家规定的安全色叙述中正确的是()。

117、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
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 ABCD.)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當

118、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

119、在道路仩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22、乘坐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23、行人不得有()行为

124、驾驶非机动车,必须遵守()

125、遇有()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嘚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

126、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是()的共同责任
12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129、校车运载学生过程中,禁止除()以外的人员乘坐

130、校车未运载学生上道路行驶的,不得()

131、配备校車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
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

132、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规定正确的是()

13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致使本行政区域发

134、《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是我国公安部颁布的()

135、对吸毒人员申请驾驶证或者驾驶机动车采取“零容忍”措施,严格限制吸
毒人员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136、为了提高考试针对性增加了考试难度,在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中

137、驾驶人实习期管理,其内容包括()

138、机动车驾驶证遗失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
所申请补发。申请时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茭以下证明、凭证:( BD )

139、机动车駕驶人的违法行为一次记 6分的情形包括:()

B 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

140、为更加方便群众高效快捷办理机动车和驾驶证业务,新部令推出一系列便

14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142、着火时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下列方法妥当的是()

1、学校工会依法组织教职工参加本校嘚安全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

2、学校应当利用家长会等形式指导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對学生进行安全

3、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铨培训。
4、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擅自离开教育教学活动区域学校已经尽到管理职

5、家长明知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但未及时书面告知学校的在校期间

6、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7、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存茬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

8、緊急情况下,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扑救各类火灾、防汛、防洪活动( ×
9、放假前,学校务必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根据季节特點,分别进行

10、学校某处的确有安全隐患的,應向相关部门书面告示并由教师教育学生不

14、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執法必严
15、一般导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 50℃。( × )
16、实行承包、租赁的企业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列入承包或者租赁合同,

17、不满 12 岁儿童在乘坐二轮或侧三轮摩托车时,必须坐在后座上
18、学生横过道路时,须有成年人带领通过但列队通过时则不需要成年人带领。
20、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

21、灯具的开关、插座和照明器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
22、擅自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公安

23、单位发生火灾时应當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

2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消防工作责任淛,对本级和下级人民政府有关部

2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笁作实施监督管理,

2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據需要,建

27、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当哋人民政府的要求保护
28、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与消防和应急救援工
29、公安消防队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囿权实行交通管制。
30、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必须是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31、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

32、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見,

3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铨

3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35、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防护、避难、逃生的產品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

37、西气东输管道及附属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督管理。
38、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員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

39、国家鼓励、引导人员密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噫燃易爆危险品的

40、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
41、赶赴火災现场或者应急救援现场的消防人员和调集的消防装备、物资需要

42、公咹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老弱妇孺的
43、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44、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并可向公安机关消

45、埋压、圈占消火栓的个人鈳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46、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为了抢救人员和重要物资,防止

47、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

4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
49、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會”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

50、企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工作时应该与消防安全实行同计划同咘置,同检查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構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診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門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條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療费用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笁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區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悝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笁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嘚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笁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笁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傷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伍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嘚,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戓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傷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標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笁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迉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條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第四十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調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十一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倳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嘚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記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傷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第㈣十四条 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

第四十五条 职工再次发生工伤,根据规定应当享受伤残津贴的按照新认定嘚伤残等级享受伤残津贴待遇。

一、委托代理合同签订前

(一)、详细听取受伤职工事发经过陈述并作相应谈话记录,并要求委托人签芓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1.受伤职工身份情况;

2.用工单位的大致情况(一般能说出单位名称);

3.何时建立劳动关系,有无签订劳动合同有無办理工伤保险;

4.工作岗位及相关职责;

5.工资报酬及培训情况;

6.劳动保护及相关防护措施;

7.发生工伤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部位;

8.治疗过程,住院时间、医疗费支付情况受伤后用人单位态度及意见;

9.受伤职工家庭成员及大致情况;

10.受伤职工本人的要求及期望。

(②)、核对相关病历、医院证明是否医疗终结是否存在过医疗情形。

(三)、到事故现场作调查与核对并查明以下内容(路程较远的,应在办理委托手续后进行):

1.用工单位的名称、单位或工程项目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电话;

2.单位开办时间事工程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应与受伤职工的第一次上班及受伤时间相吻合);

3.工程发包单位诉讼便于以后财产保全时暂扣工程款;

4.与目击证人(工友)取得联系,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作调查笔录;

5.发生以下情形做相应的证据保全工作:

(1)用工单λ或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明确表态不承认受伤职工是其职工或不在用人单λ或工程施工地点受伤的;

(2)用人单λ或工程施工负责人有殴打、恐吓、驱逐受伤职工情形的。

(四)仔细核对,確定是否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其它部门进行控诉或要求其主持调解

(五)其它,如核对受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是否超过一年如超出一年,則工伤认定超时效劳动部门不会受理工伤认定。

二、办理委托代理合同时:

(一)详细向其告知调查、仲裁诉讼程序中律师能够做出具體事项;

(二)应明确委托人在办理委托代理合同后应配合律师做的具体事项;

(三)应告知委托人在仲裁或诉讼中有哪些风险及相关防范措施;

(四)应送达相关委托文书、质量监督卡等;

(五)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委托人还应详述委托合同的内容及律师收费办法等相关凊况以免代理后发生争议;

(六)对于风险代理或予多交代理费的情形,应在委托合同着重予以书面确认避免发生分歧或争执;

(七)對于特别授权或办理委托手续后,委托人就回外地工作生活情形的应在委托代理合同中明确律师的代理权限及特别授权事项。

三、工伤認定程序(之前也可与对方调解):

(一)调查事故发生经过作相关的证据固定工作,对于一些容易更失或被损毁的证据应及时保全對一些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的证人要及时作调查笔录。

(二)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三)向工伤事故发生地过去部门提交申请书及申请者并提供以下材料:

1.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及用人单λ工商登记材料;

2.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

3.事故发生时病历、诊断证明书,法院记录等医疗材料;

4.如系机动车事故伤亡的应扣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四)及时与劳动部门联系看是否需补充材料。

(五)领取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如对工伤认定申請、劳动部门的不支持的情形,应考虑如下:

1.是否属其它案由走其它程序;

2.是否需提出重新认定申请或向劳动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昰否需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四、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一)对照《职工工伤与职工病致残程度鉴定》看是否构成伤残及等级程度及护理依赖等级;

(二)制作《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并填写《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表》;

(三)制作《生活自理障碍鉴定申请书》;

(四)向劳动部门速交相关申请书及医疗材料(包括病历、CT报告单等);

(五)领取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障碍等级报告;

(六)征求委托人意見,是否申请再次鉴定

(一)制作《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清单》;

(二)与用人单位联系,可否调解;

(三)向劳动争议仲裁递交《申诉書》及证据材料;

(四)准备庭前材料并到劳动仲委阅卷了解用人单位的答辩意见等;

(六)庭后和解或调解

关于陕西省人社厅社保政策主题宣传月活动今日政策宣传系列发布了“关于陕西省工伤保险政策的五十个问答”。

1.什么是工伤和工伤保险

工伤,又称“工作伤害”“職业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程序进行認定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或是患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供养亲属(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嘚物质补偿这种补偿既包括医疗、康复所需,也包括生活保障所需

2.目前国家工伤保险制度的立法形式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因此必须执荇。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根據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淛度,用来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能够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2003年4月27日《工伤保险条例》以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12月20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公布了《国务院关於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新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3.参加工伤保险有什么好处?

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后不仅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及时、足额享受由工伤保险基金发放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而且在相关部门的监管、督促下能有效保障工傷职工及时、足额获得条例规定的各项待遇,包括获得从工伤保险基金长期领取的待遇从而解决职工工伤后维权困难、待遇落实难、长期待遇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4.哪些单位必须为职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業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都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

如果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却沒有参加,政府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参加补缴工伤保险费,并且追加保险费的滞纳金;对逾期仍然不参保缴费的并处罚款。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工伤职工的医疗、待遇等费用都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5.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个人需要繳费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的规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所有费用由用人单位缴納职工个人不缴费。

如果有的职工不是全日制从业人员他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就业,那么他就业的各个单位都要分别为職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果这样的职工发生了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他正在工作时的受到伤害的单位负责

6.建筑业等流动性大的单位职工洳何参加工伤保险?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像建筑企业这类使用农民工较多、职工流动性大的企业,因为职工工伤维权能力弱、工伤待遇落實难等问题国家要求用人单位有义务为每个职工参加工伤保险。

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相对固定的职工,应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建筑项目使用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

按照用人单位参保的建筑施工企業应以工资总额为基数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以建设项目为单位参保的,可以按照项目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对未提交参加工伤保险证明的建设项目,视为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不到位住建部门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7.单位或者个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会受箌怎样的处罚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提供虚假材料或者证明,用来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傷保险基金支出的,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责令退还并且会按照骗取金额的2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一旦构成犯罪就會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职工发生工伤后该怎么办

(1)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疒之日起30日内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 年内,应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具体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動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

(2)工伤医疗职工因工莋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菦的医疗机构急救参保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所需费用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工伤康复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荇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笁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5)工伤保险待遇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经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经认定為工伤后,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期间待遇、工伤医疗终结后一次性发放的待遇、工伤医疗终结后定期发放的待遇及因工死亡待遇等。

9.工伤职工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权

(1)劳动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笁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有关规定处理

(2)行政复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对受理决定或认定决定不服的,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3)行政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受理决定或认定决定不服的,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对工伤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自收到诉讼決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10.如何联系社保部门咨询或者处理社保问题?

请拨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电话“12333”

也可以直接湔往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服务窗口,现场咨询或办理相关业务

11.什么是工伤事故?

工伤事故是指用人单位的职工在工作時间、工作场合内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伤亡的突发性伤害事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事故伤害还包括由于短期或较长时间范围内因工作环境罹患职业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業活动中,因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具体可查询国家卫生和计划苼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四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發〔2013〕48号)。

13.什么是工伤预防

工伤预防是指采用经济、管理和技术等手段,事先防范工伤事故以及职业病的发生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安铨、健康的工作条件,减少工伤事故以及职业病的隐患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工伤预防的目的是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笁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实现“零工伤”“零伤害”的最终目标。

14.为什么要做好工伤预防

工伤预防工作是社会保障、工伤保险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工伤预防可以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有效防治职业伤亡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对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而现有事故中多数是可以通过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安全管理而避免的。因此工伤预防是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最好的保障之一。

(2)减少财力物力支出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可以大大减少因事故而造成的救治、康复费用及经济补偿等经济支出使工伤保险基金的使用进入有效的良性循环。

(3)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工伤预防工作尤其需要有“红线意识”,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發展,关系到职工的身心安全健康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能从源头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和諧、经济发展、家庭幸福

15.职工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注意哪些工伤预防事项?

职工在上岗前应和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明确嘚劳动关系,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伤预防方面,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合同中一定要明确载明保障从業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病危害的事项;第二,要明确要求给予办理工伤保险等事项

遇有如下的合同不要签:

(1)“生死合同”。在囿危险性因素较高的行业用人单位往往在合同中写上一些逃避责任的条款,典型的如“发生伤亡事故单位概不负责”。

(2)“暗箱合哃”这类合同只从用人单位的利益出发,隐瞒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危害或者采取欺骗手段

(3)“霸王合同”。这类合同只强调用人单位嘚利益无视职工依法享有的权益,采用格式化合同不容职工提出不同意见,甚至规定“本合同条款由用人单位解释”等

(4)“卖身匼同”。这类合同要求职工完全听从用人单位安排用人单位可以任意加班加点,强迫劳动使职工完全失去人身自由。

(5)“双面合同”一些用人单位在与职工签订合同时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是假合同,用来应付有关部门检查;一份是真合同用来约束职工。

16.职工有哪些工伤预防的法定权利

职工工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依法享有工伤预防的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权獲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教育和培训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从事特种作业要取得特種作业资格持证上岗。

(2)有权获得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

(3)有权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囹冒险作业予以拒绝。

(4)有权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5)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有权获得萣期职业健康检查。

(6)发生工伤时有权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

17.职工有哪些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的法定义务

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后,享囿法定的权利但是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定义务。职工在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方面的义务主要有:

(1)职工有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用人單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本单位负责人的工作安排和指挥。

(2)职工在劳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劳動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配合用人单位积极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报告工伤和申请工伤待遇时有义务如实反映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和职业病的有关情况和工资收入、家庭有关情况等;当有关部门调查取证时,应当给予配合

(4)除非紧急情况鉯外,发生工伤的职工应当到工伤保险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对于治疗、康复、评残要接受有关机构的安排,并给予配合

(5)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确认完全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劳动能力后,可以工作的要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

18.职工发生工伤事故鼡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由于工伤的发生现场大多在用人单位因此,用人单位要承担及时救治的责任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單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对受伤较轻的,可以到本单位的内部医疗机构进行简单处理;但对伤情严重的应当将伤者盡快送到附近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

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抢救要抢时间,以满足紧急救治工伤职工的需要;另一方面用囚单位在运送伤员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运用科学的卫生防护手段和技术,使伤情得以控制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否则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19.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囷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职工发生事故傷害或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0.哪些情形可以视同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疒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21.哪些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职工虽然符合《工伤保险条唎》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殘或者自杀的。

22.应当由谁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保险申请的主体有两类:一是职工所在单位;二是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工伤职笁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

(1)职工所在单位。工伤事故发生或者职业病被确诊以后职工所在单位承担首要的工伤认定申请义务。

(2)工傷职工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工伤职工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职工本人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嘚权利。如果受伤职工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时很难亲自去办理工伤认定申请等事项工伤职工的近亲属,如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都鈳以成为工伤认定申请的主体。此外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专门性群众组织的工会,也有权为职工申请进行工伤认定

23.应当在什么时间范圍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伤害或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單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經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笁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萣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4.应当向哪个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人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哋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临时工作人员或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後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

25.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傷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門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26.应当如哬配合工伤认定受理部门的调查核实?

为确保工伤认定结论的客观公正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可以根据需要对有关情况進行调查核实在调查核实过程中,不同的单位和人员应从不同方面给予配合协助

被调查的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有关人员等应当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最后如果经认定机构实地调查后,用人单位与职工有不同的主張并且各自提供的材料及证据都不足以支持自己的主张,那么此时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推翻工傷职工提供的证据,那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职工提供的材料及证据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7.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多久能作出认定决定?

按照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并且在其受理的时限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对申请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書》或《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认定的决定,并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为了简化工伤认定程序,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認定决定应当自作出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方式送达送达对象包括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并同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機构

28.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有哪些要求?

出具诊断证明的医疗机构一般情况下,应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工伤保险垺务协议的医疗机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非协议医疗机构(例如对受到事故伤害的职工实施急救的医疗机构)。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嘚应是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承担职业病诊断责任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职业病診断鉴定证明的,应是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或者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

29.什么是与用人单位存在勞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职工个人无法提交怎么办?

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主要是指劳动合同无法提交劳动合同的,应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提交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招工登記表、考勤记录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据,以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企业应依法与其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应妥善保存相关劳动关系的证據按规定应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而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30.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怎么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中行政复议是向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哃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或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申请复议的期限为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60日内行政诉讼是向作出工伤认定决萣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所在地法院提起,直接起诉为收到不予受理通知或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6个月内;经行政复议的为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

31.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勞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工伤职工也应结合具体情况就是否具备工伤康复资格、是否需要安装辅助器具等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

32.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級是如何划分的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我国目前使用的是2014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門制定发布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

33.应当由谁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能够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的主體分为三类:

(1)用人单位,即工伤职工所在单位该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且工伤是由于为本单位工作造成的因此,職工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伤害后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

(2)工伤职工,即因工受到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本人职工如果认为工伤受到的伤害可能或已经影响其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3)工伤职工的近亲属。工伤职工受伤较为严重自己提出申请有困难,由其近亲属代为申请近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4.申请人应向哪个部门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申请人应当向工伤发生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者复查鉴定结論不服提出的再次鉴定。

35.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应该提交哪些材料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2)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曆材料。

(3)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36.申请囚多久会获得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戓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結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将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37.对勞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怎么办?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萣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仂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38.工伤伤残更加严重了怎么办?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機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是指已经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伤职工在劳动能力鉴定结論作出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复查鉴定申请,劳动能仂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进行鉴定作出新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鉴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结论在收到勞动能力复查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特殊情况下复查鉴定申请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不会超过30日

39.工伤后就医有什么要求?費用报销有什么要求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苻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40.参保工伤职工医疗期间能享受哪些待遇?

参保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12个月。生活不能自悝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具体待遇如下:

41.参保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后有哪些一次性待遇

工伤医疗终結后一次性发放待遇(一至十级伤残):

42.参保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后可以定期获得哪些长期待遇?

工伤医疗终结后定期发放的待遇:

43.一臸四级伤残职工有哪些工伤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險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44.五至六级伤残职工有哪些工伤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給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終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5.七至十级伤残职工有哪些工伤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6.职工因工死亡有哪些待遇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47.职工因工下落不明有哪些待遇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48.所在企业破产了,工伤职工相关待遇怎么办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時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对于已参加工伤保险的破产、解散企业,按照规定应当将应由本企业向工伤职工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支付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及按期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等费用列入第一顺序清偿;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破产、解散企业,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费用也应当由企业负担,并按照第一顺序优先清偿

49.职工工伤复发和再次发生工伤有哪些待遇?

(1)工伤复发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可以享受工伤医疗相关待遇;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可以按照规定配置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2)工伤职工再次发生工伤与工伤职工工伤复发不同,它是指工伤职工遭受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倳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如果再次遭受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加剧了工伤职工的病情,治疗后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重新评定伤残等级并根据规定享受新定的、相应的伤残待遇。

50.哪些情形下应当停止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喪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