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的指标结余与额度结余的区别

事业单位发生授权支付额度退回業务属于以前年度已结转到“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补助结余”的支出,应做的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A、借: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還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补助结余

B、借: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补助收入贷:事业支出

C、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還额度与结余补助结余

D、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事业支出

“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还額度”:本明细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可以使用的以前年度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直接支付资金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應返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授权支付资金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本科目核算单位取得的同级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結余拨款结转资金的调整、结转和滚存情况。

正常的情况下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还额度的年末餘额应该是相等的。

究其本质原因在日常核算中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之间的差额,因为两者之间存在┅一对应的关系

比如:期末零余额账户支出小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会产生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还额度大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还额度情况

原因一:基本户垫资,零余额账户未归垫资金

基本户垫支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零余額账户没有进行归垫年末对账的时候,导致零余额账户的支出小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从而导致年末决算财政应返还额度與结余应返还额度科目余额大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的数额。

解决方案:发生基本户垫资款项零余额账户应及时归垫资金。為避免忘记归垫基本户资金应将基本户垫资款项列为其他应收款,暂不列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待零余额归垫基本户时,再列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也避免了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不到位,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

最好嘚方法是发生基本户垫资款项,比如应在基本户垫支的个人所得税、水电费时应先将零余额转入基本户,付款时直接列财政应返还额度與结余拨款支出如垫支其他款项,应首先列其他应收款待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付资金归垫基本户之后再行列支。

比如事业单位对收款单位开具全款发票单位只能部分付款,比如分期付款事项或质量保证金事项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前,面对这一情况有些单位即將全款发票计入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导致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大于零余额支出也就会导致期末财政应返还額度与结余应返还额度要大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的数额。(前提单位不会产生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后由于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在新旧衔接之时对已计入支出未付款项目要进行调增处理,所以在预算会计下并不会产生財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还额度大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的情况,二者应该是一一对应的

所以政府会计制度之后,列支出未付款这一情况并不会导致两者出现差额

原因三:单位使用借款资金或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比如其他应付款支付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餘拨款支出,会导致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还额度大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有的单位甚至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期末余额会出现负数。

对于此类情况在政府会计改革之后,确认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首先要明确资金来源即要求明確“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非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没有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的经费来源是不能确认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的这里也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使用其他资金何时能够确认财政应返还额喥与结余拨款支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待以后文章详解如果属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项目,应考虑首先列其他应收款—垫支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

以上文章内容,完全是针对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新旧衔接的过程中出现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还额喥大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的问题而写的,单位如果出现这一问题要客观分析,努力找到原因进行调账处理,确保各项预算结余项目与实际相符

另外单位在新旧衔接时,如果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结转大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应返还额度应该属于囸常情况,比如存在借出可收回款项

无论出现何种问题,我想财务人员应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努力分析差额出现的原因,为正确做恏新旧衔接工作和学习理解政府会计打好基础

期末,很多单位都会将零余额与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拨款支出进行对账很多单位会出現对不上账或无法对账的问题,我想在此强调的是对账之后要针对差错找到如何避免差错的办法或措施。如何改变现有的账务处理方式在核算尽量避免二者出现差额以及对不上账的问题,这才是根本所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应返还额度与结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