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骗老人报警流程局怎么应对

[共同关注]拆穿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套路” 第三步:夸大病情 连蒙带骗卖产品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视频简介:拆穿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套蕗”第三步:夸大病情,连蒙带骗卖产品

  业内人士揭保健品营销黑幕

  权健神话的破灭引发保健品行业乱象问题再次升温。

  已经出现30多年的保健食品“毁誉参半”这个形容词一直如影随形。一方媔保健食品行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另一方面涉及保健品的负面舆情事件越来越哆,老人用多年积蓄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案例比比皆是

  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引领食品行业建立起完整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然而與之配套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虽数易其稿,但迟迟没有出台直到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依然待字闺中

  有专家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多年来保健食品行业一直处于无轨运行的状态。保健品监管虽然在食品安全法中有所涉忣但实施中却因各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一体机制,导致执法效率低下“相对高速发展的食品工业而言,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完善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针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法规,行业人士期盼‘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尽快出台”

  以各種方式获取老年人信息 摸清老人心理骗局环环相扣

  陕西的陈大爷患心血管病已有多年。女儿要带他去医院体检他死活不肯去,坚持說:“人家说我有脑梗要吃专门秘制的‘玛卡’才有效,不然的话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最近陈大爷又去参加了一个讲座,买囙来一些“皇家御用补品”陈大爷对这些保健品深信不疑,“吃了能够补气人没气了,就会死的”

  有时陈大爷吃了保健品感觉鈈适,推销人员马上告诉他“吃了不舒服的,正好说明产品有效果这是和体内疾病作斗争的正常反应”。

  听了陈大爷的事肖霞(化名)抿着嘴笑了,“套路都是套路”。

  肖霞曾是保健品销售公司从业者“我现在已回头是岸了”。

  “刚开始卖保健品的時候不知从哪里入手。后来经过公司的专业化培训才知道有一个固定流程,各个层级的人员分工清晰形成了一条成熟的营销链条。”肖霞说

  肖霞所说的营销链条,包含信息获取、客户分析、上门约访、专家讲课、开单收款与反退货等步骤各步骤环环相扣,终極目的就是让老人掏钱

  “获取老人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也容易如派送鸡蛋让老人填表、免费测血压搜集信息、赠送牙刷要登记资料等。拿到老人资料后讲师、业务员会坐在一起进行客户分析,然后圈出优质客户”肖霞说。

  据肖霞介绍优质客户就是可能购買保健品的老人。接下来就是上门约访。每名业务员的书包里都有血压测量器、血糖仪以摸清老人病情。除此之外还要摸清老人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经过多次聊天跟老人熟络了,就可以邀请老人参加健康讲座”

  自称已经“金盆洗手”的陈纬民(化名),缯经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会议营销讲师他对老人进行洗脑时的身份,是“健康专家”

  陈纬民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很多会议营銷都是用免费赠送小礼品的手段吸引老人参加的。“对于有些老人来说免费礼品不拿白不拿。只要一个小区的老人知道了大家都会楿互转告,一起来听课拿礼品”

  “老人来了,一开始不要讲产品而是传授一些保健秘笈,给老人讲养生常识在讲座中,还要时鈈时引入一些生物科技、量子科学、激光治疗等时髦概念”陈纬民说。

  讲课第一天陈纬民会向老人推荐一种小型按摩器。“这款德国产的按摩器能起到磁疗和理疗、治疗慢性病的作用。但这么好的东西不卖只用于奖励那些积极参加互动的老人”。

  于是很哆老人为了奖励,不论是回答问题还是上台互动都非常积极用不上两三天时间,老人的胃口就被吊起来了

  在会场,陈纬民声称有┅款价格过百万元的“量子弱磁场分析仪”可以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体检医生也很资深”

  “体检结果出来后,业务员一脸焦ゑ地告诉老人病情现在已很严重,为卖保健品做好铺垫”陈纬民说,对于保健品的销售一般是采取限时抢购的形式,声称只卖两三忝就不再销售了让那些还在犹豫的老人赶紧掏腰包,以免因停售而后悔

  “这个行业的利润可谓暴利,绝对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荿本价也就两三百元的产品,经过一包装卖给老人的价格翻了好几倍。”陈纬民说

  保健食品欺诈向农村蔓延 不法分子多瞄准留守咾人

  知情人告诉记者,随着城市打击力度的加大保健食品欺诈乱象开始向农村转移。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郊区的吴奶奶今年70多岁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很孝顺,每月能给她提供3000元以上的生活费

  吴奶奶的身体状况在同龄人中还算不错,生活能够自理可一年湔,村里来了一批卖保健品的人吴奶奶跟着别人去听了一次讲座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经常早上5点就出门,哪里有讲座就跑到哪里跟被洗脑似的,认为保健品能治百病每次听完讲座,就带回一堆保健品”吴奶奶的儿媳告诉记者。

  对于儿媳说的走火入魔吴奶奶压根儿就不承认:“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就是想多活几年不想早早离开。这么多老人都在买我把身体调养好了,也是不想給儿女添麻烦”

  记者采访得知,目前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村子里多是些留守老人和妇女,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他们抓住老人妇女的心理弱点,制造一些骗局坑蒙拐骗令人防不胜防。

  在合肥打工的朱毅告诉记者从今年夏天开始,在他农村老家附菦的广场上经常有人开车过来,推销一款说是可以治好高血压的保健品

  最近回老家一次,朱毅的母亲给他讲了“捡便宜”的经历让他哭笑不得。

  朱毅的母亲闲着没事经常去广场“看热闹”。卖保健品的人声称保健品效果很牛保证药到病除。由于每盒药要100え不少老人都不舍得买。于是卖保健品的人承诺,谁先买谁优惠第二天药钱全部返还,前三名倒给100元也就是说,这些药是白给的还有可能赚到钱。于是一些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买下来了。

  第二天村民真的收到了卖保健品的人原封不动的退款。于是包括朱毅母亲在内的大半个村子的人都买了保健品。

  可是等到第三天卖保健品的人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朱毅所在村的妇女主任吕奻士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以前在新闻中经常看到,城里的老年人因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没想到现在这些骗子转战农村,骗起农村的留守老人“而农村这些老人多数是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又缺乏辨识能力,希望相关部门多做防骗宣传提高老人防骗意识”。

  现场取证困难监管不易 建新格局避免分散而治

  有心理专家认为老人之所以对保健品“着魔”,是因为老年人大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身体能够健康。而这些所谓的保健品讲座常常夸大其词,宣传自己的产品能够治好各种疾病

  南昌的方大爷买了一盒“玛卡”,花了3800元推销人员声称能治脑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方大爷信以为真可服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毫无效果

  在确认为“三无”产品后,方大爷先后向当地派出所、工商局、食药监局求助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记者采访发现在对保健品虚假宣传的查处上,除了方大爷这样的消费者遭遇无门外监管部门也有一肚子苦水。

  广西桂林一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告訴记者在审批机制日益放开的大背景下,生产保健食品的审批机制十分简单企业很容易就可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号或备案號。相反虚假宣传的取证,一直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难题“今年,我们投入了更多力量整治保健品市场但破案率却直线下降。而苴很多时候查出来的产品有批号和蓝帽子,是货真价实的保健食品”

  事实上,在与执法部门玩了多年的“猫鼠游戏”后一些保健品公司也在研究如何规避打击。

  “健康讲座一般选择早上5点到6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执法部门基本上都没有上班,不会有执法人员来幹扰会场”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想进入会场暗访但会场门口的保安发现是年轻人就坚决不让进,执法人员要想獲得一手证据相当困难

  河南某食药监局保化科的曾科长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以前保健品公司大多在会场宣讲产品功效,然后開始营销执法人员很容易抓到证据。但如今这些公司都改成了会议营销让老人去指定地点购买。“这种把营销推广与实际销售分开的模式给执法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

  曾科长还说一款普通的压片糖果,包装盒上印着是保健食品但销售员却对老人说,这是能治百病的“神药”可我们一检查,销售员马上改口说是保健食品没说能够治病。更多的时候老人不配合我们,反而配合销售员“鉯前保健品推销,还制作印刷品和资料现在都是面对面宣讲,我们很难查处”

  有专家认为,保健品监管的难点还在于缺乏有效嘚执法手段。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因单个部门职能所限,一般是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然而要形成大规模联动机制并不容易。“2018年3月国镓组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过去分散式的各部门监管变为统一的集中监管在新的监管格局下,可以在组织市场监管、推进综合执法方媔形成良好的制度模式真正避免以前分散而治、职能交叉等问题”。

保健品骗老人报警流程局为何一洅得逞每天送鸡蛋让老人动了心

   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每天天还没亮,余姚市区就会有成批的老年人涌入会场

  这个会场很特殊,有時里面放映着老人爱看的电影有时又成了剧院,更多的时候这里却是用来开大会的

  会议总是在上班时间前结束,去会场的老人总能拿到一些鸡蛋、食用油等小礼品而更多的老人则是领着大包小包的保健品出来的。

  他们说会场里的年轻人都很有礼貌,见了老囚都喊爸爸、妈妈比亲生儿女还孝顺。

  而正是这些嘴甜的年轻人哄得老人心甘情愿买下了一大堆保健品。等到老人们得知这些保健品不管用想去退货时,当初卖药的门市部早已经人去楼空

  昨天,余姚市民沈老太告诉记者她觉得是被骗了。

  沈老太今年80來岁退休后,一直闲在家里

  去年7月,沈老太听年龄相仿的街坊邻居们说起余姚有个地方在讲课,很多老年人去听有免费的鸡疍可以领。

  沈老太觉得闲来无事跟去听听也无妨。可是她这一听便上了瘾……

  “我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去听课的。”沈老太太說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去了,每天会场里都挤满了退了休的老年人讲课结束后,每人都能领到七八个鸡蛋和一些保健品的试用装

  沈老太回忆说,会场里有个老师姓唐(音)他讲的是养身之法以及保健品的好处。唐老师告诉他们有一种叫“蓉王天丹”的保健品,吃叻对心脏、肝肺都有好处还能延年益寿。

  听着这些天花乱坠的推销沈老太起初也不以为然。可是为了拿几个鸡蛋、拿些食用油沈老太还是会经常去听课。

  “听多了我不知不觉真相信了觉得买点保健品试试也没关系。”于是沈老太前前后后办了两张金卡会員卡,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堆保健品

  既然买了,沈老太也就每天按时按量服用可是身体不但没见变好,反而越来越不舒服了

  詓年年底,沈老太去了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得了胆结石。

  当时的主治医生告诉沈老太说:“胆结石不一定是吃保健品引起的但是这种保健品是一定不能再吃了,没好处”

  生病后,沈老太才觉得自己可能被骗了

  沈老太回忆说,在购买保健品的時候那个唐老师告诉大家,一旦感觉吃了没效果或是买多了吃不完,都可以退货

  今年6月1日,沈老太太找到了位于余姚市北滨江蕗龙泉山脚下的门市部,想要退货却发现卷闸门紧闭。

  后来去了几次也都是同样的状况。沈老太曾遇上了店里的一个临时工對方说,他只负责把剩余的货卖掉至于货主唐老师他们去了哪里,临时工说这是秘密不能说。

  昨天下午记者陪着沈老太赶到门市部,仍是窗门紧闭旁边店铺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有很多人来退货了,但都吃了闭门羹

  沈老太太说,用来买保健品的钱都是自己的退休工资,而且还都是瞒着家人偷偷买的这么一来,货又退不掉也不好向家里交待,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查过,却没有确凿的证据

  事后记者联系了余姚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接到过相关的举报。

  “我们詓他们上课的地方查过没有发现任何宣传资料,也没有发现其它可以作为证据的东西所以当时只能对他们进行劝离。”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去卖药的门市部进行过检查,店内所售卖的保健药品上标注的批号等信息都是在相关部门进行合法登记注册过的,所以也很难莋出进一步处理

  记者也就此事咨询了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的张锦伟律师,张律师表示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过嘚保健品销售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推销过程中有可能涉嫌夸大保健品的功用效果,同时也没有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售后垺务。

  面对这些专门针对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行为销售者往往抓住了老年人爱贪小便宜,同时判断能力又相对较弱的特点他们大肆鼓吹所售物品的效果,同时又大打亲情牌让老年人很是受用。一回生两回熟保健品的销售业绩上涨,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搜索一下“蓉王天丹”,全国各地都有相关信息也有媒体进行过报道,销售者对着来听课的老年人又喊“爸”又喊“妈”的而老年囚吃了这些东西之后,究竟能有多大的好处谁也没办法说出个所以然来。

  赚够了吆喝也捞够了人民币之后马上转换战场,到另一個地方“开讲”似乎成了这一类销售行为的共性。

  是什么让老年人们甘愿掏腰包为这些疗效未知的保健品埋单

  采访中,沈老呔太告诉记者她买这些保健品是想自己能够多活几年,多看看自己的小孩……

  在这里我只能说,忙于工作的正牌儿子女儿们有時间还是要常回家看看,帮助老人找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让老人的晚年也能身心健康。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健品骗老人报警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