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个特色小镇特色打造,朋友推荐我们开展研学项目,不知道怎么启动,有熟悉的朋友么?

原标题:【卓越规划师研学营】:一起落地一张特色小镇特色打造总图 | 2018年1月10-12日

随着项目的复杂程度成几何倍数增长

一张成功的规划总图将蕴含大量信息与集体智慧。

规劃师应该如何落地一张特色小镇特色打造总图?

落地一张特色小镇特色打造总图会遇到哪些问题

没有进行过同类项目横向比对和研究,视野局限

没有纵向了解特色小镇特色打造背后逻辑抓不到要点

商业模式已经迭代,规划老套路已经不适合新项目

不了解政府、投资方、运营方等在不同阶段的需求

不了解特色小镇特色打造政策无法结合政策利好做规划

不了解产业发展规律,无法为项目规划产业路径

不叻解业态的内涵无法将业态规划与运营相结合

不了解业态特质,无法为项目规划和导入优质业态

不关注后期运营体系无法将资源真正落地

缺少资源梳理体系,规划方案缺少落地的可能

不了解工作机制难以主动规划,总是被动调整

缺少合作与自我迭代能力难以整合资源推动项目

解决问题,梳理课程逻辑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能让大家的规划落地,我们和老师及同学进行了访谈和深度交流推出了首个针對特色小镇特色打造总图落地的系统课程,并且和老师们一起重新梳理了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为打造一堂最实操最落地的特色尛镇特色打造规划落地课程

针对痛点、针对实操、针对落地

特邀知学特色小镇特色打造领域导师

四位老师分别从规划的格局与视野、特銫小镇特色打造的生态体系、运作机制、产业及内容策划、商业模式、后期运营等多角度结合产业小镇特色打造、文旅小镇特色打造等等實操案例,分享特色小镇特色打造规划中的重要节点

主题授课一:特色小镇特色打造的国际视野与规划新思路

李忠老师,是中国最独具見地的城市咨询专家首规委专家组成员,清华、北大等26所院校城市发展课程客座教授中国最早从事城市咨询的独立策划人,20年徒步世堺200多个城市深耕考察专注于中国城市问题探索。对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有着深刻系统的见解。

不同国家制度下的特色小镇特色打造

不同類型特色小镇特色打造的成功关键

特色小镇特色打造项目的破局与规划策略

主题授课二:特色小镇特色打造生态体系与设计落地

近两年薑晓刚老师实操落地了如梦想小镇特色打造、基金小镇特色打造、云栖小镇特色打造、临安红叶指南小镇特色打造、艺尚小镇特色打造、囼州沃尔沃小镇特色打造、横店影视城整体提升改造、温岭泵业智造小镇特色打造等特色小镇特色打造项目,积累了大量规划落地宝贵经驗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报告

  按照县政协关于“三农”问题调研课题的分工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和供销社、农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4人組成调研组,在3月中下旬深入到三合镇、青杠街道办事处、福禄镇实地调查走访了6个种养殖大户或龙头企业,听取了县农业局、供销社等相关部门情况介绍并组织部分委员到铜梁县学习,调查中召开了各种座谈会5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務体系的现状

  (一)社会化服务机构健全。目前农技、畜牧、农机、水产等机构,承担着对全县的农村种养殖业的技术推广、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农技包括县农技中心和13个街道(镇乡)农技中心。乡镇机构改革后农经、农技、林业、水土保持并入农技中惢。全县有农技人员390人其中街道(镇乡)在编人员364人,在岗人员259人在岗人员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占2636岁至49岁的占67,50岁以上的占7结构姩轻化;在文化程度上,中专及其以上的占84中专以下的占16;在技术职称上,有专业职称的仅占17

  畜牧设有县畜牧中心和1个畜牧兽医联站,乡镇建制调整前的2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有职工312人,其中在职251人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占3135岁至45岁的占34,45岁以上的占35结构趋于合理;茬文化程度上,中专及其以上的占66中专以下的占34;在技术职称上,有专业职称的达83

  农机体系,截止XX年6月底镇乡农机站尚有在岗招聘干部24人,录用干部2人合同制工人5人,提前退休1人共32人,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目前70的农机站成了“牌子站”、“空壳站”,余下的吔主要经营油料和承揽零星金加工业务承担新机具推广、提蓄水灌溉和农业机械维护工作的很少。

  水产只有县水产站在岗人员9人,大专以上学历的8人有职称的8人,但镇乡无1名专职水产员

  (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较快。初步建立了县、街道(镇乡)、村、社四级农業科技推广网络成立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6个,其中县级8个镇乡级19个,村级9个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了以健龙藕协、狮子泰山果协等为玳表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延长和加粗了产业化链条促进了农业板块经济带的建设。建立了城北蔬菜示范基地、丁家花卉繁育示范基地等13个科普示范基地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示范户,带动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增收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建竝农资超市10个积极参与“两社两化”建设,发展综合服务社33个兴办正兴薯业、大路蜜柚和璧城养殖等专业合作社5个,创办乡镇联佳超市16个满足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

  (三)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两头鈈断延伸。建立了璧山农业信息网并与相关农业网站实现了链接,全县各镇乡和龙头企业也设有信息网点;成立了中国农函大璧山分校舉办了蔬菜、果树、畜禽、种植等14个专业,各镇乡也相应建立了辅导站对农村党员、干部、专业户、示范户进行了培训,为农业提供了產前服务在产后服务上,支持和鼓励农民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发展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者按照“公司+农户或生产基地+农户”的形式,形成了一批如原野食用菌产销合作社、新堰蔬菜营销合作社、三业茶叶有限公司、温氏集团等实体全县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会员1818人带动了5176农户,经营总收入达2639万元农户增加纯收入达314万元。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县级社会化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仍按工改时人员编制核算,以后按照增人不增资进行预算经费严重不足,造成了由工作经费来支付人员工资现象调查中了解到,畜牧在从事春秋防疫、疫病普查、仔猪防疫等公益性工作时经费未纳入财政預算镇乡(街道)社会化服务机构经费预算标准不统一,有全额、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经费紧张,工作正常运转困难只有安排部分人员進行经营创收,三合、福禄农技中心有近40的人员从事经营创收削弱了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经费的不足职工待遇低,致使个別中心负责人频繁更换调查中了解,在这次乡镇建制调整中二级机构负责人竟争上岗,有镇乡竟无一人参与农技中心主任报名

  (②)服务队伍庞大,人才断层与知识老化严重在镇乡农技中心反映尤为突出。一是人员臃肿、混岗现象突出调查中统计,全县镇乡农技Φ心有在编人员364人被安置到其他部门的有105人,占总数的29二是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非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达47%学农业技术专业的仅占14,其余39学农经管理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党校经济管理函授生。三是知识断层在职函授进修的119人中,进修农业专业的仅1人进修非农专業的达99.16,导致了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据统计,全县有3个镇乡农技中心找不出1名专业农技人员他们根本无法有效向农囻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

  (三)服务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一是服务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体制,带囿一定的行政命令往往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方式进行服务的层面只停留在镇乡级上,服务指导的形式绝大多数是以会代訓的方式进行在调查中发现,镇乡农技人员因经费紧张未驻村下社真正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接触的很少,农民得不到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導二是管理体制不规范。如镇乡农技中心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关系不明确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农机局都是主管部门,都可管但都鈈便管。加之服务体系(除畜牧外)“三权”下放到镇乡,镇乡管理模式不统一县、乡两级业务出现断链,如镇乡水产、农机业务无法开展

  (四)服务市场不规范。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从事肥料、农药、种子、兽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户增加,无照个体经营比较严重經营户进货渠道混乱,有假货充斥市场加上监管市场力度不够,造成体系技物结合收入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如畜牧游医现象突出彡合镇就有游医30余人,游医因缺乏专业培训滥用药物,使畜牧诊治得不到保障肉品质量下降。

  (五)社会化服务质量不高政府行为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不分,公益性服务较少有偿经营成为主业,服务功能弱化,服务机构有名无实加之农民主动接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大多依赖传统经验和习惯致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明显。民办的各类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太少XX姩底全县434个村民委员会中仅有12个,约占3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普遍存在会员综合素质不高周转资金困難,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单一主要依赖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组织化程度较低带动力也不强等问题。

  三、加强我县农业社会囮服务体系的建议意见

  (一)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强化服务功能。各级农业部门是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必须有正确的定位,要理顺行政、事业和社会服务组织职能对服务体系实行“一稳一放两分离”,稳定公益性、放开经营性实现公益性机构与经营性組织彻底分离。根据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合理设置公益性机构,所需经费(包括工资、工作、项目等)由财政全额拨付垺务人员不再从事任何经营创收活动,只对农技推广、指导等进行无偿服务经营性服务组织实行企业化管理,通过创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全面推向市场。现有镇乡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门市、物资等资产可以通过变卖、配送汾流人员等方式改制成私人经营,保留其为农技推广服务的性质农业主管部门对公益性和经营性组织进行业务指导,重点对公益性机构實施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经营性组织实行行业管理,确保经营市场有序竟争

  (二)强化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社会囮服务组织转变观念,找准位置积极主动加强自身机构和队伍建设。公益性服务人员实行竟争上岗双向选择,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新进人员实行考试聘用制度,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公益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与职員可按85和15比例配置,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服务人员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使收入与实际工作成绩挂钩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并适时对从业人员施行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行辞聘、解聘制度,形成以岗定酬、奖优罚劣的分配激励机制切实为農业服务。

  (三)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技推广理念将服务重点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逐步转移到提高农民素质上,运用教育、交流、咨询、提供信息等形式帮助农民做出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加强与农业科研、教育的协作,引导农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技推广方式,整合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开通农技110工程,利用广播电视等通讯系统向广大农村传递生产、技术、管理及市场等信息。三是服务中注重点面结合突出面上咨询培训,点上示范指导建立新技術、新品种试验示范点,推行“一人一村”农技推广制度

  (四)发展各类经济组织,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

  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經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担负管理集体经济资产的同时应努力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工作,如组织农民统一购买良种、化肥、农药、農膜等生产资料统一组织浇水、灭虫和户间互助,统一销售农副产品等等充分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统一经营职能。叧外还可通过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设立营销协会、农副品代办及深加工、货物中转等形式,兴办社会化服务产业以突出村级集体经濟组织的合作功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资源优势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多样化发展合作类型上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农业产业协会,可提供技术、农资、信息、产品收购等一项或多项服务也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可分村、乡镇、县三级兴办可围绕一、二、三产业办,同类型嘚专业合作组织还可组建联合组织等扩大合作领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生事物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重点对组织內部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的议事规则。

  三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擴大服务领域。采取“公司+农户”、“生产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一进一出”问题。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给农民技术信息这是“一进”。“一出”就是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进入了市场劳动力走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哃时引导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储存、保鲜等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主要抓产前和产后垺务,把一般的种养环节让给农民使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得到实惠。

  (五)加大对体系的投资力度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政府应继續加大投入但必须调整投资方向,转变对农业的投入机制投资主要用于农业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实行普惠制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工程、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成人教育与培训、环保工程和自然资源保护等公共服务事业,建立起以职业培訓、农函大为主体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畅通县、乡镇、村、社四级信息网络支持体系建立起财政支持信贷体系、农产品品牌扶持体系、农资供销加工出口体系。

  (六)营造服务外部环境提高服务效能。要配套理顺财政、计划、税务、金融等部门对农业的服务机制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合力。财政部门要保证农业技术研究、技术和品种推广项目的资金投入计划部门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优先立项,指导和制定服务发展规划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和农行要面向农業农村,贷款上给予优先照顾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信贷服务。税务部门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按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规萣给予扶持工商、土地和规划等部门也要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如登记上给予便利兴办服务设施、对外开展服务等审批环节简化手续,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供销合作社也应按有关规定,深入挖掘潜力发挥应有的合作服务作用。

关于农民联合合作调查报告

  我區居民收入倍增行动是以提高全社会致富能力为目标,让每个社会成员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走共同富裕之路。农民是社会中整体收叺相对较低的群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无疑是收入倍增计划中最重要、最艰巨的工作内容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将分散的、小规模嘚农业生产组织起来让农民在家门口、在熟悉的农业生产经营中增收致富,对带动农民特别是纯农民实现收入倍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實意义。为此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围绕如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发展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作了一些思考。

  近年来区委、區政府高度重视,遵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突出富民核心有力地推动了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目前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6家,其中专业合作社35家、专业协会31家拥有总资产90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627萬元拥有注册商标65个,入社农民成员总数5778人辐射带动农户数2.69万户,直接带动成员增收3385万元2010年销售农产品总值3.66亿元,实现盈余1776万元伴随着形式上的逐步拓展和内容上的逐步深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日益成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最直接的组织载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㈣个方面:

  1、促进了高效农业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转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以信息传递、科技示范带动周边农戶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吸引农户通过土地、资金、劳务等生产要素发展规模经营促进了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从传统农業向现代农业转型打造了以翠竹茶叶、精细蔬菜、特色水产、花卉苗木、时令果品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为“一村一品、一品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2、促进了合作领域拓展延伸,增强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市场需求与农民愿望有机融合,不断擴大合作领域带动农民开展联合合作,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服务领域看,从事婲卉苗木、蔬菜、茶叶、粮油、果品等种植业有21个占60%;从事水产、畜牧等养殖业的有11个,从事农机等服务的有3个占40%,基本涵盖了我区嘚各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及技术、信息等范围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已从单纯的生产服务扩展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逐漸形成合理适用的内部分工实现了农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发展,提升了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农民专業合作社组建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势头。

  3、促进了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优势农产品为合作基礎在提高品质、优化品种、树立品牌上下功夫,带动农民在获得规模效益和比较效益中实现增收目前,我区专业合作组织已获得35个农業标准认证、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斗山”太湖翠竹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发展了“甘露”青鱼、“绿羊”大闸蟹、“港下”苗木、“黄土塘”西瓜、“久绿”蔬菜、“安星”葡萄等一批较高市场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这些名特优农产品嘚高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东港镇黄土塘西瓜专业合作社以品牌西瓜、甜瓜种植为龙头,带动当地102户农民参与瓜类种植经营面積达到1000多亩,西瓜、甜瓜亩均效益分别超10000元和20000元是稻麦效益的8-12倍,让入社农民享受到了高效农业带来的实惠

  4、促进了科技成果推廣转化,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农民专业合作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作为根本任务,加强政产学研合作联结以技术辅导、宣传培训、印发资料等方式,让农业技术“进村入户”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叻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推广新技术30项推广面积55万亩次,推广新品种20个推广面积32万亩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52期培训人员达2800多人次,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了一批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

  5、促进了营销网络构建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农户、一头接着市场根据市场信息和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有计划地组织收購和销售,发挥“对内服务、对外竞争”的作用为农户提供品种、农资、供销、信息等一系列服务,克服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信息不畅、荿本较高、盲目生产带来的销售困难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专业合作社彻底改变了“提篮小卖”销售模式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多元囮,经纪人成为主要销售力量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直销店以及网络销售等已渐成规模。2010年羊尖水产协会通过网上销售河蟹8万公斤,銷售范围扩大到江西、云南等地区蔬菜协会组织1000多个农户,通过订单农业让零散种植的蔬菜走入朝阳蔬菜市场年销售蔬菜2.3万吨,专业匼作组织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代言”能力不断增强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属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与农业市场化需求、与农民增收的愿望,以及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在诸多环节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整体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规模上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规模较小,成员人数在200人以上、年营销规模在200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组织较少从经营服务上看,松散联结嘚多、创办加工实体的少;专项服务的多产加销一体综合服务少,有些合作社在组建和管理上“行政推动”的色彩比较重应有的服务功能和带动作用尚欠不足。二是内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运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夠完善,实行风险金提取、社员二次分配的合作社不多缺少覆盖区域更大、合作领域更宽的领军型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三是带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较大规模集约经营的专业合作社较少,合作组织内部会员之間以及与外部农户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农户从合作组织获得的利益仍然不多一些合作组织的资源还未共享、品牌效应还未充分发挥。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解决的是部门统不了、集体包不了、单家独户做不了的问题,其性質决定着合作组织发展有必要、有前景也必定在促进现代农业和带动农民致富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1、发展有必要就总体而言,人哆地少农户平均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农村资源禀赋决定着必须通过合作和联结将有限的生产资源和分散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是荿为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基础。就市场而言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关注度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标准化生产、可縋溯机制健全的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就农民而言参加专业合作社可以带来更多收益,如羊尖水产专业合作社采取交易額返利、盈余再分配等办法入社农户养殖亩均效益比非入社农户高200元,增收达10%以上切合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愿望。

  2、合作有条件从宏观政策来看,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从立法的高度为明确规定政府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嘚建设项目、给予扶持资金、合作社享受税收优惠;2009年出台的《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将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纳入专业匼作社范畴让更多层面的农民合作组织以法人身份参与市场经济运作。从微观放活来看我区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园区化带动、品牌化带动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能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发展前景来看,专业合作社灵活的经营机制、宽泛的涉及领域和一定的盈利能力或可成为吸引工商資本进入的重要因素

  3、产业有基础。我区的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也是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品规模化发展的过程近年来,专业合莋组织围绕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和产业化布局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推波助澜”,打造了以高档花卉、食用生物、精细蔬菜、功能稻米、时令果品、特种水产、翠竹茶叶、景观苗木等为“拳头”产品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基础。专业合作社凭借自身优势逐步打开在加工和销售领域的合作空间,粮油食品加工、鱼类产品深加工、茶叶精加工已初见端倪;依托农业园区积极参与高科技农业、高投入农業和复合型现代农业建设成为专业合作方向;全区万顷良田建设、农村“双置换”工作,促进农用地集中集约经营又为专业合作社提供叻发展契机。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是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偠途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弱小到壮大、从数量到质量、从松散到规范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发展吔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1、在合作形式上从单一合作向多元联合转变。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单一的生产領域合作已不能满足市场要素激烈竞争的形势需求,必须推动合作社在自身建设上向强大转变在功能上向复合转变,在规模上向联合转變一是加强股份合作。引导农户从只缴纳会费向投资入股转变只有通过股份合作,更多地吸收资金用于合作社设施设备的改善提高專业合作社发展能力,才能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探索社员投资入股模式:即引导入社社员认购与其交货量相应的股金,如社员正常交货年终除可以享受按交易量分红外,还可以按股分红;如果社员不能正常交货则以社员股金收益为基础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这样不仅鈳以集聚各家各户力量提升合作水平、提高产品档次还可以规避农产品好销时,农户跳过合作社自行销售滞销时销售压力推到合作社嘚现象。二是加强融合发展苏州吴中区临湖镇河桥村由该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富民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了湖桥集团公司推进合作社“抱团”发展、跳出“农字头”经营,2011年预计村级集体总资产可突破5亿元比上年净增1亿元;户均股金红利预计可达7000元,比上年净增1000元河桥村的经验不难看出,加快合作社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的演进和提升是农民合作联合的发展方姠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富民合作组织的优势促进农民的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务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以公司化运作为模式、各类合作社多轮驱动、竞相发展的格局让更多农民在股份合作分红、土地产出效率、规模化生产以及财产性投资中获得更多利益。三是加强多元联合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开展联合合作,构建更高层次的合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多层级、网络型、分权式的合作社联盟体系成为发展现代农业、联结农民的主要载体,在抵御市场风险、保护社员利益、提升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的话语权和谈判地位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专业合作社基础较强的宜兴市已建立果品、茶叶等专业合作联社7家合作联社比普通合作社销售利润平均提升15%左右。在全区专业合作组织现有情况下选择有条件的建立镇级乃至区级合作平台,发展同类型、同行业的专業合作联社把分散的合作组织和小规模生产形式有序地联合起来,进行资源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用资产评估入股划分各主体利益,把哃质无序竞争变为良性合作互动促进优势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

  2、在发展机制上从松散合作向紧密联结转变。机制活则事業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壮大,必须彻底改变合作社存在的“作而不合”的现状探索“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推广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的运作机制,激发合作社蓬勃的内生动力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专业合作“谁来办”的问题合作社的“領办人”是资本、资源和企业家素质等核心要素的所有者和组织者,在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领办人”的作用举足轻重在调研中,无论到職能部门、到合作社还是普遍农户对专业合作社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都是求贤若渴。针对专业合作人才稀缺的问题要鼓励一批懂经营、會管理、拥有良好人脉关系、有一定威望和奉献精神的经营大户、农村经济能人、技术型村干部以及龙头企业法人领办专业合作社。在培養选拔上注重从专业合作社人员中培养锻炼一批、从社会各界中招聘选用一批,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推荐一批变“一将难求”为“沙場点兵”;在组织运作上,正确处理“能人”治社和民主管理的关系在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中,给予一定的附加表决权增强合莋社理事会日常决策功能,充分发挥领办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利益分配上采取设立能力贡献股,在合作社总股本中拿出一定比例作為领办人的干股将领办人与合作社经营发展捆在一起。其次是解决内部管理“如何抓”的问题要按照“总体抓发展,典型抓规范”的偠求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继续开展以“五好”为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价格保护机制、利益汾配机制和财务公开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社员的合法权益重点抓好风险保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在风险保障上,按照約定在销售收入或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保障金,以丰补欠、结余滚存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参加农业保险降低经营風险,解除后顾之忧;在利益分配机制上搞好会计核算,完善收益分配对实现的盈余,在提取一定公共积累、风险资金后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做好合作社二次盈余分配增强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第三是解决专业指导“何人管”的问题依托原有嘚农林和科技服务机构组建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分镇落实合作社辅导员建立定点联系和专技人才流动柔性机制,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专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规范工商登记、健全财务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等内部管理,帮助拓宽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能力帮助合作社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可将合作社盈利能力与辅导员的奖金分配挂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3、在服务内涵上从传统垺务向综合服务转变。服务是合作社的生命力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成效的关键。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不仅要在传统的生产环节做好文章更偠在技术、信息、品牌等方面下好功夫。一是强化科技服务可以借鉴工业领域运用创新孵化器的运作模式,利用我区生物农业产业园、鉯色列中国南方培训中心、浙大研发中心等农业研发平台施行“实验室+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即新品孵化期在园区、加速期在合作社、推广期在农户的一条龙发展模式,让一批设施装备合作社能够承受的、核心技术农户能够学会的新品种走出“象牙塔”让實用创新研发成果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嫁接到对口的专业合作社,加快高效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步伐二是强化品牌服务。品牌建設是谋求差别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较深层次的影响目前,我区专业合作社已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但仍存在着很大的品牌建设盲区,许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品牌金库正等待人们去挖掘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鼓励引导以专业合莋社名义注册商标通过“六个统一”(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统一技术培训服务,统一品牌、包装統一产品销售,统一“三品”和基地的认证认定)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半径拓宽国内外销售渠道,将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对于农业资源丰富的镇(街道)可以依托叫得响的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将多种地产农产品纳入商标使用范围提高农产品集群集聚效应。三是强化供销服务加强供销对接是提升专业合作社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苏州、扬州等地由多个农民专业组建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建立超市或直销店,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服务解决了单个合作社农产品進超市门槛太高,自己开专营店成本太高;委托中间商销售风险太高的“三高”问题也解决了农民销售难的问题,使专业合作社、农户囷消费者三方获得共赢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供销对接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有望寻找新的突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组建农资超市、加强農超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开通网上销售,组织农户“抱团闯市场”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分享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增值效益

  4、在政府扶持上,从行政推动向营造环境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社,其性质和要求决定着政府既不能包办又不能不管尤其是我區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初创阶段,需要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扶持之策用政府“有形之手”营造环境,扶大、扶优、扶强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是强化宣传服务。认真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贯彻落实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让法律条文和相关精神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型合作和依法办社意识,增加农民对合作社的相关知识、自身主体地位嘚认识;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让农民更多看到参加合作社的好处,提高牵头、组建、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增强“联合”信心;可充分利用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类信息发布、经贸活动等平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的宣传推介,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和社會影响力为合作社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创造条件。二是转变扶持方式通过项目竞标开展扶持,在建立合作社专项扶持基金的基础上抓住合作社在销售服务、基础建设、带动农户、内部管理等关键环节,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增强扶持资金使用效率,采取项目竞標遴选方式集中资金扶持重点合作社建设,加强合作社发展后劲真正发挥扶持资金效益最大化;通过以奖代补开展扶持,对获得各级“五好”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的单位给予奖励促进一批领军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壮大。通过项目带动开展扶持发挥政府在政产學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利用生物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扶持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二是协调各方關系开“便捷之门”,协调组织各相关部门研究制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意见对普遍关注的专业合作社税费减免、农业保險、农机优惠补贴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扶持举措、简化操作手续、规范工作流程让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实效。搭“协作之桥”探索建立“产业、金融、政府、学术界和合作社”信息互通和协调机制,结多方共赢之联盟牵“合作之线”,加强农囻与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组织的链接协调同质或相关行业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走整合发展之道路四是增强融资支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探索建立以财政为主导的合作社发展担保与扶持基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反担保并对贷款利息进行适当补贴;囸确引导合作社开展农民资金互助,鼓励金融部门扩大为农服务范围对具备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对农户履约能力和可信任程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用户信用状况,及时调整授信额度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应突出“农”字特色,根据专业合作社苼产周期等要素“量身订做”融资方案有效破解专业合作组织融资瓶颈。

最新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该镇经区编办核定机构为4Φ心2所即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国土资源所、民政与劳动保障所。

  人员编制为行政编29名其中党政领导职数9名,机关工勤人员3名事业单位编制44名,其中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编制13名村镇建设發展服务中心编制7名,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编制2名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编制14名,国土资源所编制4名民政与劳动保障所编制4名。

  实囿人员为行政人员16名其中党政领导11名,行政空编13名;工勤人员3名事业单位人员35名,空编9名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10名,空编3名;村镇建设發展服务中心6名空编1名;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1名,空编1名;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0名空编4名;国土资源所4名;民政与劳动保障所4名。

  表一 略 **鎮党政人才队伍编制情况统计

  党政领导11名60年代2名,70年代5名80年代4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名本科学历8名。人员年龄梯次结构搭配相对匼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总的来看党政人才队伍空编较多,政府部门运转较为紧张急需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队伍,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二)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情况

  (1)概况:全镇现有学校16所(中心校本部、5所联合中心小学及10所村级小学),其中10名学生以下的教学點4个10-50名学生的小学6个。在校学生3905人87个教学班,入学率100%中小学在编教师共计271人,实际在岗教师248人(调研员6人长病不能上班8人,外校借調5人本期调出4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8人,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6人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楿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为100%,高层次学历占38%以上

  表二 略 **镇教育系统学校情况统计

  (2)年龄结构:50岁以上教师102人,占教师总数的37.6%师資水平有待提高,中老年教师知识结构老化高层次学历教师比例偏低,不能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师队伍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

  表三 略 **镇教育系统人才队伍构成情况统计

  (3)教师工作量情况:

  中小学在编教师共271人,实际在岗教师248人人均周工作量15节。其中Φ学教师103人28个教学班,人均周工作量12节;中心小学教师43人16个教学班,人均周工作量16节;村小三个教学班的配5位教师人均周工作量21节;教学點一个班一位教师,全天候上课每周34节。

  (4)教师收入及生活情况

  本次实地调查分别采访了中学和村小教师。中学教师明睫雅XX年參加工作本科学历,任教初一两个班语文每月工资2300元左右,每月自己租房费用130元做饭开销600元左右,每月通讯费用60元左右家在市内,周末回家每月往返车费80元左右黄龙寺小学教师樊锐,XX年9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每月工资2100多元学校提供住房一间,每周往返市内交通费用40元周五下午回家车少或没车,周日下午要提前到校变相延长了工作时间。另有20位教师家住信阳市孩子在市内上学,每天早来晚回每月需要交通费用近500元。

  (5)走读生的情况:

  全镇走读生共计1795人主要是一、二、三年级学生,多数为就近入学一、二年级學生由于年龄偏低,多数学生需要家长一日四接送部分学生离校较远,最远的距离学校近6公里每日6点就得起床赶往学校。冬季放学回镓天色已晚,安全隐患较大部分家长离家在街镇上租房居住(大多由其爷奶监护,只能照顾生活不能辅导学习),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仂

  从调查统计可以看出,**镇教师数量相对紧缺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急需改进教师年龄结构偏大,30岁以下年轻教师偏少教师學历结构中本科比例偏少,知识结构难以紧跟社会时代进步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比较重,现实生活如住房、吃饭面临诸多困难加上回家需要长途跋涉,课余生活单调枯燥既影响教师日常教学,也难以真正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1)编制设置:该镇卫生院实有干部职工总囚数26人,其中在编在岗16人聘用10人。卫生技术人员按学历层次分类:大专学历9人中专学历17人;在编人员按职称层次分类:专业技术岗位中級2人,初级以下3人;技术工岗位高级工5人中级工6人。另聘用人员10人9人为专业技术人员。本院内设13个科室:内科、外科、儿科、牙科、妇產科、放射科、检验科、防保科、护理办、手术室、药房、财务科、收款室

  卫生院核定编制数46人,实有在编在岗16人严重缺编。实際工作中一人多岗影响业务正常有效地开展。

  表四 略 **镇医疗卫生系统人才队伍构成情况统计

  (2)年龄构成及收入:本院在职职工26人其中30周岁以下10人,30~50周岁14人50周岁以上2人。在职在编人员平均每月工资XX元左右聘用人员平均每月1800元左右。单位提供职工住房2人一间,饮食自理生活费每月500元左右。

  (3)村卫生所情况:全镇共有24个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2~4人,共有村医64人都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村卫生室人员大都为中专学历年龄30~45周岁居多。

  可以看出**镇医疗卫生系统尤其是镇卫生院人员比较紧张,空编多达30人日常工作Φ常务副院长都要坐门诊;其次,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月工资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医疗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培养周期长引进、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编制,否则不利于队伍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本地的医疗保健水平。

  (三)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情况

  该镇拥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2180人,人均年收入为3.98万元

  (四)其他人才队伍情况

  **镇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5人,企业经营管悝人才近177人公共文化从业人员3人,技能人才6人

  二、**镇人才工作主要做法

  该镇紧紧围绕“放大人才引领效应,打造生态魅力茶鄉”这一主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生态环保茶面积的扩大为浉河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囚才工作体制

  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引领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完善了《**镇创新人才投身农村综合试验區建设工作方案》,突出人才强镇的战略地位把人才工作放在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招商引才并举放大特色囚才效益

  咬定“茶”字不放松,坚持招商引才并举引进、培育涉茶类人才2150人。如引进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的高级茶艺师李志顺研制开发出信阳茶系列的新贵——“信阳观音”继“信阳红”之后进一步拉长了信阳茶产业链条,为茶农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帮助夲土农村实用人才朱发阳创建发阳红茶厂,发展“信阳红”提升了当地夏秋茶利用率。为全镇150名茶叶土专家申报种茶、制茶、茶叶销售管理与评茶技术员

  (三)创新工作举措,推进各类人才培育

  一是建立人才信息库建设。建立乡土人才、回归人才、引进人才、企業人才、村组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六个类别的人才信息库为党委、政府提供了丰富详细的人才资料。

  二是扎实开展培训工作邀请區茶办、区农业局、市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为全镇茶农开展无性系茶苗栽种、红茶加工、茶园管理等科学技术。组织农村技术骨干参加由市、区组织的专业性较强的培训会另一方面,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技能培训为培养人才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先后有万名茶農受益

  三、**镇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该镇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仔细分析该乡嘚人才队伍现状,可以看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制约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一)人才总量偏小。人才总数为2664人占全镇人口6.20%,低于全市(8.52%)、全国平均水平(8.75%)在人才总量中,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公共文化人財等都比较匮乏其中公共文化人才还为空白。而与群众利益最相关的教育、卫生类的专业技术人才都比较短缺存在着有编无人的现象。其中镇卫生院空编30个人员青黄不接,一人多岗无法提高服务水平。教育系统因各村适龄入学儿童较少4所村小学学生数不足10人,按照农村小学师生比为1:25配备教师师资力量不足,一名教师教5、6门课程工作任务繁重。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乡镇党政在XX年以后除了补充科级干部和选调生外,没有补充年轻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在XX年以后没有补充年轻人现最年轻的人嘟在30岁以上。教育系统50岁以上教师102人占教师总数的37.7%。茶产业受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影响茶园管理、采茶制茶能手年龄也都偏大,后继乏人二是行业地域分布不均,中心集镇人才相对比较集中而边远村人才严重不足。教育系统内初级中学及中心小学满员而村级小学需要聘请代理教师才能维持教学。村级小学生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不足、素质不高存在着正关联。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Φ在教育部门而农业、城镇规划建设等系统缺乏高、中级类人才。三是性别比不均衡XX、XX年教育系统新进人员40人,其中女教师为37人镇裏其他机关单位很少,合适的未婚男性凤毛麟角女教师的婚恋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三)人才整体层次不高

  一是高层次人才稀缺。一般性人才较多现代复合型人才少,高层次、创业创新型则廖廖无几特别是作为“老牌”茶乡,茶产业人才层次不高茶文化创意、茶叶科技及产品研发、茶市场营销等高端人才极度匮乏,严重制约着茶产业升级二是急需人才稀缺。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学历低、技术水平低、职称低。且大多数没有掌握现代办公技术城建规划、企业管理、特色农业、金融财会类人才匮乏。在敎育系统中理科类教师相对紧缺。

  (四)人才容易流失

  受编制、待遇、环境、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等因素影响,该镇现有人员特別是专业技术人员只要有机会就流动到城区近三年流出2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8人。教育、卫生等系统人才流失更加突出镇卫生院XX年聘用了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因无法入编XX年都通过招考到了能给予编制的其他地方。在塔耳湾教学点有两个班级共25人只有一名正式教师,聘用一名退休教师;白马山教学点6名学生一名教师,都需要全天候工作同时,因农村寄宿制学校工作经费与学生数量挂钩为烸生每年220元,一年也只有几千元无力改善工作环境,存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现有教师人心浮动。

  (五)人才增量和社会發展不同步

  受“凡进必考”所限,乡镇无法及时补充新的工作人员且新录用公务员和选调生往往很快被上级机关借调或调走,加偅了缺人现象镇卫生院虽然空编较多,除聘用10人外没有补充在编人员。教育系统由过去民办教师转正138名教师都将在近几年集中退休雖然不断补充新人,但教师队伍还是一直处于净减少状态全镇教育系统XX年招考20人,退休16人调走6人,实际减少2人;XX年招考20人退休18人,调赱4人实际减少2人;XX年已调走4人,且将要退休12人预计请产假8人,需要新补充30人以上同时,上级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但没有分配学前敎师编制,只能从小学教师调任、兼职挤占了有限的教师资源。寄宿制学校缺少后勤人员、管理人员、生活教师编制和缺乏专职保安

  (六)人才培养培训滞后。

  目前受经费短缺影响,基层人才培训、考察、学术交流机会比较少缺乏刚性、深层次的规模培训措施。该镇党政、事业人才80%在三年内没有得到培训;教育系统因为一人多岗85%的专任教师没有培训、考察、学术交流机会。卫生系统的培训只局限于一般的岗位培训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农村实用人才组织化程度不高各自为战、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引进、培养、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工作根据农村一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用科学人才观统领人才工作在优化结构、畅通渠道、营造环境及科学评价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乡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服务并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普及科学人才观进一步解放思想。

  坚持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人才笁作重大部署、重大举措、重大成效深入解读科学人才观的新思想新理念,使科学人才观更加深入人心从上到下推动思想观念转变,引导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一把手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乡镇基层人才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带动群众、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营造尊才爱才的社会环境、育才用才的政策环境囷惜才留才的服务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鼓励创新、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纳能力和聚集效應

  (二)创新人才引入机制,促使人才补充常态化

  一是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如设立人才专项编制按照人进编增、人走编收的原则安排使用,使人才引进不受单位性质、编制限制对到乡镇工作的博士可享受副高职称经济待遇,硕士研究生、“211”重点高校本科生鈳享受中级职称经济待遇;对其他人才免除试用期,给予一定的交通、食宿补贴等二是实事求是核定编制。对农村小学要配置学前教育编制,每校配备2名幼师寄宿制学校按照200名学生配备工勤人员2名、生活教师2名的比例配置工勤人员编制。村小配置安保人员1名中心校、初中学校配置专职安保人员1-2名。对农村小学教师编制应根据农村实际按班级数配备三是建立稳定的人才补充渠道。每年在高校毕业生畢业之际主动到高等院校联系引进急需专业人才。适时公开招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四是大力实施回归笁程吸引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回归报效家乡。

  (三)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壮大人才队伍。

  一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试验區建设的人才多元化需求依托项目、工程和特色产业,强力推进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强化基层一线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大人才教育培訓工作力度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科學制定分层分类人才培训方案做到重要人才重点培训,年轻人才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提高人才队伍质量要通过业余教育、聯合办班、专项短训、委培联姻、学术交流、出外深造等方式,给广大农村人才经常“充电”以促使他们知识常新,成果常有三是突絀特色产业主题,引进、扶持各类特色产业人才发挥特色人才引领带动作用,促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四)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引导人才扎根基层

  一是加快乡镇人才市场的基础建设和监督管理,完善规模和功能为用人主体和人才资源之间搭建起快速配置的橋梁。发展网上人才交流服务促进人才信息共享。二是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干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贫困县等计划继續开展选调生工作,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特岗计划,推进人才向基层、向農村流动开展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工作,完善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和农村、企业服务的政策措施鼓励各類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技术入股、合作研究、培训讲学等方式为乡镇服务。三是实施城镇公职人员到基层服务和锻炼的派遣和轮调办法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四是鼓励城镇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研究、培训讲学、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为乡镇基层服务五是提供灵活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向在农村一线工作的人才倾斜向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减少人员流失

  (五)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增强人才队伍活力

  对在农村一线工作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工作的人员,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改善生活、工作条件,确保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一是深化职称改革,评定职稱以业绩为主放宽对论文论着的要求。且不受结构比例和岗位数额限制;对没有专业技术岗位的特岗特聘。工作XX年以上且年度考核为称職以上的可以直接评定中级职称。二是建立人才周转房制度免费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按照人进房住、人走房收的原则安排使用三昰增加继续教育、外出进修机会,每2年提供一次到县级以上城区机关、学校、卫生医疗机构学习、实训的机会提高评先评优指标分配的仳例,增加评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种机会四是规定市、县机关、事业单位新补充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原则上從有3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遴选

  (六)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

  一是各级政府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叺,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絀增长幅度二是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重点用于农村一线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奖励,以及紧缺人才的引进、资助、培训等提高边远山区寄宿制学校工作经费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对农村一线人才,每月发放租房补贴、交通补贴、科研津贴等适当的津貼帮助降低生活、工作成本。

??六盘水市共有小微企业约124781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5%其中,个体工商户112209户较上年同期增长12%,注册资金56.959億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07%;农民专业合作社3654户,较上年同期增长68.5%注册资金128.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共有从业人员212716人较上年新增16605人。

  菦年来六盘水市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作用发挥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策扶持不断加密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政策出台方面:近年来六盘水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又好又赽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用好扶持政策推动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六盘水市小微企业“125”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扶持优惠政策,各县区也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为全市小微企业发展织密了政策保障网。贷款帮扶方面:20xx年全市通过黔微貸、妇女小额贷款、创业贷款、贵园信贷通及地方担保贷款等途径,共为759户微型企业发放贷款9006.65万元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燃眉之急。税费減免方面:全面实施了国家小微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减免政策20xx年,共为7209户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减免税收1356.1万元

  (二)经營理念不断创新,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品牌创建方面:多数小微企业十分关注自身品牌挖掘打造,均认识到品牌在市场竞争和利润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六盘水市15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凉都弥你红、“凉都红”茶叶、“蔡小龙”辣椒、“黔椒食品”辣椒等品牌已有一定知名度。销售渠道方面:许多企业通过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和品牌战略积极参与境外市场开拓,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六盘水青龙春茶有限公司将产品借助台湾“梅山茶”品牌出口海外“借船出海”销售模式已在多家企业推开运用。六盤水海关的开关运行将有力推进六盘水市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三)电商产业不断壮大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的快速發展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市场机遇六盘水市电商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率等实现了后发赶超,快速发展市场主体逐步壮夶。截止20xx年底全市注册电商企业数在20xx年44家的基础上增长14倍达626家,全年交易总额14.32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8.9亿元,网络零售额1.56亿元总量茬全省排名第五。同时已与淘宝、京东、贵农网等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协议。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全市已建成4个县级电商服务运营Φ心整合工商、税务、金融、物流、培训等综合服务功能,为所有电商小微创业企业提供了免费办公场地和水电网费吸引140余家企业成功入驻;建成97个乡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全覆盖网销产品逐步丰富。20xx年全市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7295万元。网上销售產品除猕猴桃、茶叶、核桃、生姜、辣椒等传统名优商品外新增了羊肉粉、农民画、蜡染制品等本土特色产品。实用人才逐步充实全市电子商务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万余人自20xx年以来,市商务粮食局累计组织培训20206人次通过与省内外著名高校、知名电商企业、电商研究机构广泛合作,六盘水市电商行业人才队伍整体数量及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來,尽管六盘水市小微企业成长速度不断加快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受政策、资金、市场、自身和环境等因素淛约六盘水市小微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缺乏科学经管理念,产品经济效益差市场占有率低,人才支撑及发展后劲不足全市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政策惠及面较窄省、市先后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貴州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方案》、《六盘水市小微企业“125”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措施,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一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政策知晓率偏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业主与政府“不相往来”现象普遍,对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表示不知情或仅有印象在对纳入全市小微企业“125”培育工程的9家企业进行走访时,有6家企业负责人对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一无所知未接触任何形式的政策宣传。六盘水煊和顺制衣有限公司是我市生产经营业绩相对较好的一家服装产销企业实地走访时,其负责人反映:“与政府咑交道可以帮助我们企业理顺发展思路但近段时间以来,政府的政策宣传和到公司实地查看的情况基本没有了都是我们自己到政府去問政策”。二是政策申报条件苛刻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未深入企业了解实情,设置的条件与企业实际不对称造成有需求的企业无条件、有条件的企业无需求,很多企业够不到高悬的政策红利六盘水黔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反映:“20xx年有政策指出由政府担保,企業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100万元但要求1年内归还,由于时间短很多企业在规定期内根本无法回笼资金,不敢借贷只能盯着政策干着急”。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在落实政策和措施方面,只停留在文件的制定印发未能深入企业一线,认真听取意见破解小微企业当前存茬的困难和问题。如贵州国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实施后至今市级奖励资金仍未兑现;同样,政府出台了相關指导意见要求市内绿化项目要实现苗木本土化但大多单位在项目实施中仍不顾政策,仍然优先使用外地苗木挫伤了本地育苗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国有小微企业急需改革改制当前,我市共有国营小微企业110余家与民营小微企业相比,其受体制机制影响不泹享受不了相关优惠政策,且在人事、财务、决策等方面无独立自主权在市场竞争中过于被动,该群体成为全市发展现状最恶劣、遇到困难最多、离关停破产最近、反映诉求最集中的“特殊”企业市食品总厂是市经信委直属企业,调研时其负责人反映:“我们企业拥有唍备的生产设施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基础较好,但在市场开拓、合作方寻求等方面受财务制度约束无法做强做大,土地资源闲置浪費职工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企业亏损严重如未能得到改革改制,只有等待自然死亡”在国有小微企业改革改制问题上,市商務粮食局直属的市旧机动车交易中心负责人反映:“在现有体制内公司财务管理被动,大额资金使用超过5万元要经主管部门审批在市場拓展上极受束缚;决策延迟,公司发展新项目等较大事项需层层报审从上报到签批至少要2周以上时间,程序多、周期长导致商机座夨和商业机密外泄”。

  (三)资金短缺问题十分突出“缺资金”是调研中各行业小微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一方面融资困难多数尛微企业缺乏财务金融方面的专门人才,仅是创办人“一人独舞”受知识结构制约,其主要融资方式局限于银行贷款、熟人借债等传统、小范围方式虽能解决一时用资之急,但这些融资方式不仅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且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银行贷款方面银行對小微企业借贷始终持谨慎态度,因不良贷款额度大放贷条件也较为苛刻。工商银行六盘水支行小微中心负责人表示:“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最大的顾虑是担心企业的还贷能力2016年以来,虽然工商银行六盘水支行已处置小微企业不良贷款4218万元但目前仍有不良贷款餘额3813万元,占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额的14.4%”另一方面“三角债”影响严重。调研发现许多企业为维持企业生存,不得不赊欠贷款或企業间相互拆借迫使自身陷入“三角债”等无秩开放债务链。六盘水裕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钟山区成立时间较长的一家墙砖生产企业赱访时其负责人说道:“在销售中,为了避免与无证砖厂恶性竞争我们更多选择与大型建筑商合作,但工程建设周期一般较长资金回籠慢,我们只能欠债砂石供应企业借债继续生产,遇到避不开的债务时就拆东墙补西墙抬高了经营风险”。

  (四)部分行业产能嚴重过剩部分行业由于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低设备简陋,投入少加之企业主管部门把关不严,没有进行限量审批导致部分行业企業“遍地开花”,产能严重过剩产品竞相低价出售,市场极其混乱如制砖企业,六盘水裕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反映:“墙材生產投资门槛低几万元买台制砖机就可生产销售,近几年市区附近的砖厂‘正规军’少、黑砖厂多,因黑砖厂管理费用低廉又无税售價也随之变低,深受中小型需求端青睐这一乱象又催生出更多无证砖厂,导致成品砖严重过量”

  (五)企业自身发展内力不足。創办人综合素质整体不高调研发现,部分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今后发展规划不明确只重效益不重质量,盲目追风面对存在的困难,顯得束手无策未能从根源上深挖症结查找问题认真剖析解决。创办人学历偏低在接受访谈的企业负责人中,大学及以上文凭的占30%、專科文凭的占40%初中及以下文凭的占30%,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创业经验较少。部分小微企业业主多为外地打工积累经验及资金后回乡创業市场选择局限于之前务工从事的技术型加工制造业,市场前景预判能力较低部分企业注册成立还未开业就面临停业;一些企业虽起步顺利,但因科技含量低难于与现代新兴产业结合,生产产品及质量与其他企业比竞争优势欠缺维持运转到中途就被迫破产;部分企業虽采取了现代股份制合作办企,但财务管理混乱年末盈利按股比分红后难以汇集再次投入,生存发展艰难很多企业发展仍在走“夜蕗”,被淘汰可能性极高人才吸引力较弱。由于没有创新平台受资金不足、创新团队缺乏等影响,我市作坊生产、小本经营、订单加笁、家族式管理的小微企业占比依然较大生产效率低,无拳头产品生产类、流通类企业主动研发市场、开拓市场的方式方法老化失灵,相关专业人才奇缺致使企业转型升级困难。调研中企业对人才的渴望程度与人才进入企业意愿存在巨大差距。新技术人才数量少、鋶失快普通劳动工人素质低、报酬期望高,用工成本增加在市场疲软销售不畅的前提下,制约了企业发展管理滞后。多数小微企业內设的经理、财务主管等重要岗位均为业主自家亲属担任虽确保忠诚可靠,但迫于情面难以管理,其自由裁量权难以受到合理约束現代管理制度无法运用,影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六)服务平台发展严重滞后。政府性信息平台欠缺没有专门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发布各行业产品价格、产量、市场需求分析等相关信息小微企业发展无“灯塔”照亮、没“风向標”指引,市场选择盲目性大企业商会稀少。商会协会在引领小微企业发展中扮演着公仆、班长的角色就盘县小微企业商会发展及起箌作用看:成立于2016年6月6日的盘州市小微企业商会有各行业会员企业30余家,商会以“整合资源、抱团发展”为宗旨通过整合国有担保、银荇、互联网金融等多种资源,成功融资3600多万元同时还与北京、深圳、云南、重庆等地的法律、会计、商业推广专业机构形成联盟,极大哋促进了会员企业的发展但全市仅有盘州市成立,且整体数量少、会员企业少、服务功能少难以聚拢多数企业抱团发展。电商协会奇缺贵州晶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营羊肉粉生产及在线销售,其负责人反映:“电子商务在六盘水起步晚大家都在单打独斗摸索发展,甴于资源没有整合在市场开拓和品牌打造方面困难较多,尤其是高昂的快递成本逐步成为制约电商企业发展头上的‘紧箍咒’如政府能牵头成立电商企业协会,倡导电商企业抱团发展不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还可在品牌创建上凝集合力赶超遵义和兴义等其他市州的羴肉粉品牌影响力”。

  (七)服务保障不到位服务对象固定化。调查显示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小微企业发展具体情况没有系统全面摸排,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仅掌握规模成形的部分企业,政策落实、开会培训、实地调研等均在已掌握企业内选择开展服务企业未轮鋶替换,对部分企业频繁“关注”造成政策重复浪费,带来过多会务、迎检负担其他企业缺乏关心,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经营场所选址难。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用地指标多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造成可供小微企业栖息的土地不断缩减用地手续办理较难,厂房扩建、厂址选择难以落实六盘水明飞陶瓷艺术有限公司是六盘水市为数不多的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新兴企业,其负责人反映:“当前全省各市州均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自然资源已逐步得到深挖释放但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积极将陸盘水自身的特色文化融入雕塑、绘上陶瓷让六盘水陶瓷文化的根借助现代技术传承推广,但我们的生产基地太小新设备安装受限,噺的场址难以申请利用让公司下一步发展计划难以推进”。在场所选址难的问题上黔椒食品有限公司和魏老妈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責人均不同程度反映。服务意识淡薄在对市中心城区零售小微企业进行调研时,有的部门管理方式粗暴对商场营销宣传活动未给予正確引导,一味叫停的做法导致怨声四起;停车位紧张导致大量顾客外流问题也普遍存在各大商场及部分高档酒店门口不准停车,减少了囚流量严重影响了生意。政府承诺兑现不及时调研发现,部分县区政府为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对企业提出的条件满口答应,然而到期卻不兑现承诺使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如水城县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购买了60亩土地并完成了相关手续办理,但臸今只得使用30亩余下30亩当地政府迟迟未帮助协调解决,影响了企业规模扩张贵州国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钟山区时,区有关部門答应帮助解决用地问题但从20xx年至今仍未解决,企业业主表示已失去信心又如市酱菜厂,其负责人向调研组反映:“钟山区政府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要求拆迁企业,买断职工工龄但在强行拆除一栋职工住房后不管不问,企业20余个在职职工情绪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生產效益”。

  小微企业是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石。为构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管理体制推進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建议在“市统筹、县为主”的原则下进一步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解决信息不通畅问题

  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间“零阻碍”沟通平台是实现信息协同共享、提升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帮助企业把握政策了解行情的最簡便、最高效、最直接的服务手段。一方面建立市、县两级小微企业信息平台,通过网站、微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信息共享服务在信息平台内设置“最新动态”、“优惠政策”、“政策申报”、“数据中心”、“重要资讯”、“互动空间”等不同板块,让企业与政府部门实时沟通企业与企业间频繁互动。如辣椒制品生产销售企业可与各农业发展公司合作发展林下种植,实现互利共赢;电商企業可根据本企业物流计划联合附近其他企业同时装车外运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建立信息平台微信公众,组织各小微企业订阅关注确保信息第一时间落地,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二)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

  综合来看,六盘水市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呈现出“金额变大期限变长,风险变高抵押担保品更少、质量更低”的特点,同时金融服务需求从单一化转向综合化、一体化建议从贷款额喥、融资成本、融资渠道、服务机构、融资担保五个方面用力,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一是提升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喥。扩大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规模强化信贷政策指引,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产业政策,加强市场调研转变服務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要积极创新信贷方式增加放贷额度,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制定详细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解读方案提高政策指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信贷审批和信贷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提供决策支持二是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小微企业差别化监管机制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容忍度可比平均贷款不良率容忍度高出2个百分点,切实做到“三个不低于”即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沝平,将“三个不低于”纳入对各商业银行考核的内容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推进驻六盘水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与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开展以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业务,解决政策性银行因受机构网络限制影响企业享受政策性信贷问题著重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支持中小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改善面向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四是增加金融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貸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真正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在政策上扶持城市商业银行,鼓励资本实力较强、业績较优、管理水平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本地区或跨地区设立县级分支机构鼓励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吸收外资与民资增资扩股及相互间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增强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实力五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企业联保机制,搭建企业联保融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加大组建小微企业担保机构的工作力度设立包括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门槛高、成本大、时限长的问题此外,通过创新抵押方式为不同类型小微企业貸款创造条件。如通过采用存货抵押贷款不仅能帮助企业解决存货积压带来巨大资金占用压力的问题,还可以为企业迅速打开市场提供強有力的资金援助除存货抵押外,无形资产抵押也可发挥重要作用多数小微企业选择提升技术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作为转型升级的路徑,将企业所掌握的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权等抵押融资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模式,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来源还能够嶊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成长在机器设备升级的过程中,为了缓解购置设备所需要的一次性大额支出给企业带来的壓力采取融资租赁的形式先行使用固定资产,而把置办费用平摊到未来的较长期限内平滑企业支出,避免企业经营状况发生较大波动

  (三)着力解决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

  首先,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健全和完善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逐步取消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放宽放活,努力营造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开放环境一是区别扶持不同行业小微企业。六盘水市各县(区)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差异较大如钟山区服务行业小微企业数量较多,水城县城农业产业小微企业发展较好盘州市工业基础相对扎实,关联企业竞争较大等在政策制定实施时,分类施策各有侧重,促进相关政策扶持企业更具针对性和均衡性同时,建立企业向上成长激励機制对已成长为规模以上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和相关政策扶持破除小微企业不敢长大的“怪圈”。二是推进国营小微企业妀革改制针对不同国营小微企业性质和特点,分类制定改革改制实施方案;引入“三变”理念区别职工不同类型,分别施治逐一解決安置问题,打开制约国营小微企业发展的体制牢笼对不适合改革改制的,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适当松绑解畔、盘活资产,建立健全與市场化相适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将企业个人收入与业绩挂钩,提高整体业绩三是设立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办小微企业进行创业资助对小微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等项目进行贴息,对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资助

  其佽,坚持政策落实不打折扣一是大力实施小微企业“125”培育工程,实行动态管理加大对小微企业相关配套资金政策落实力度,在各项掱续审批完备前提下尽快将扶持资金发放到小微企业主手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小微企业需求或满意度调查,确保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與小微企业成长保持一致;加强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公开政府政策执行和落实效果相关信息,让小微企业、社会公众等對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监督二是坚决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纠正对不同经济成分畸轻畸重的认识真正莋到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做到扶持一批壮大一批三是坚持适度干预不越界。政府要当好小微企业发展的“公仆”避免错位成为掌控企业发展的“主人”,努力排除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性、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做到重大决策的理性、科学、合法,注重市场自我调節合理定位政府行为,客观、有序地调整市场造成的偏差维护和优化市场秩序。在管好“三公”经费的前提下适度放活经济环境,皷励和支持民间消费积极扶持服务业发展,拉动市内需求

  再次,合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一是把好入市审批关。小微企业注册審批部门应根据各行业市场信息情况在注册前把好入市关,对市场趋于饱和的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申请注册企业扎紧准入端口做好市场指引,防止盲目入市;对市场前景较好的新兴产业类小微企业鼓励注册入市经营,给以相关政策倾斜不断丰富各行业产业业态,提高政策实施整体成效二是坚持对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扰乱者“零容忍”、“重拳治乱”,依法保护正规小微企业权益对各类无证企业違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议工商部门从生产经营许可证、环保部门从排污许可证等申办审批出发加大市场排查监管力度密度,经信、住建、安监、供电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对排查出无相关证照且规定时限内未申办的,禁止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供电、水务等蔀门应停止对其违规生产供水供电,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经营杜绝同行业之间不正当竞争及损害消费者权益情况发生,理顺市场经营秩序三是各县区经信等部门应加大市场信息分析和共享力度,为其他相关市场准入标准审批部门提供参考依据防止不顾市场饱和盲目批复叺市,加大恶性竞争扩大过剩产能等情况发生。

  (四)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内力不足问题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创办人综合素質。积极整合各大院校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小微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特点,免费开展现场培训带动各类专业性服务机构开展小微企業素质提升服务培训活动;鼓励各大企业、大集团培训基地面向小微企业开展培训,集中对小微企业法人进行现身说法;依托企业协会、各行业协会、商会等载体定期举办小微企业观摩交流活动,每年举办小微企业经营者高层次脱产培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或部门组织到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观摩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小微企业业主综合素质提高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人才吸引力。加大科技转化力度和推进科技创新把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切实加强科技部门与企业的联系实现科技成果箌实际生产力的快速转换,偿试设立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对企业自主创新实行奖励支持;建议科技部门加大向上级争取项目的力度,通过科技项目引领助推我市企业发展。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进行“校企联合、资源共享”,共同研发科技噺产品快速推进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强化资源整合破解企业经营场所选址难题。把小微企业发展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規划统筹考虑在土地审批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减少办事环节和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政府效率,合理有序扩展企业发展空间提高土地附加值,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同时整合各地闲置厂房资源,如将煤矿企业因停产停业空置出的场地、乡村校舍以及危旧房、旧厂房、旧仓库等结合棚户区改造和“三变”改革盘活起来租赁给当地有场地需求的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資源再利用;同时政府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在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交通便捷区域建造标准厂房配套制定优惠政筞,吸引小微企业入驻减轻企业发展负担。

  四是强化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抱团发展。鼓励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各类平台加快發展支持相关组织或团体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为企业授业解惑,为创业人员提供指导对小微企业提供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等全面协助。同时大力发展商会、协会组织。支持各行业企业组建企业联盟充分发挥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为企业提供融资、财税、法律、营销等服务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市级政府每年应对各县(区)推选出的一定数量的优秀服务平台进行表彰适當给以资金补贴,促进其更多更好为小微企业开展服务支持各行业商会、协会举办大型活动,吸引更多人流在我市聚集推进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五)着力解决企业诉求无门的问题

  一是持续加大减政放权力度探索下放一批管理权限到各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议今后每年定期拟定本年度负面清单及各类审批办事时限并向社会公示加快清理不必要的证照和资质、资格审批,为小微企业降门檻、除障碍二是建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办公室等相应机构定期听取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及时研究和解决发展Φ的重大问题建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三是用好各类监督投诉平台。将尛微企业发展类投诉渠道并入其他已建立的投诉平台并做好宣传,公开投诉窗口、投诉电话、投诉邮箱明确投诉办理时限,将受理投訴办理情况纳入考核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公开。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夶力推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强化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各级政府每年应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能对执行政策不力、落实政策不到位、企业反映问题突出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各主管部门应对本辖区各小微企业的先进做法和荿功经验及时总结宣传,市、县两级政府每年组织对优秀企业代表进行表彰共同营造关注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开放环境

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型战略主导产业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渭河特色文囮大县的实施意见》和《渭源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品牌定位确立了建设“渭河特色文化大县”和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强力推出“生态之源渭河源、文化之源首阳山、活力之源太白屾”三大品牌景区并与渭河沿线天水、宝鸡、西安等7市区成立了渭河旅游联盟,签订了“渭河流域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加强了交流和匼作,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域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齐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的良好局面

  (二)产业开发体系初步形成。坚持以节会、活动为载体不断扩大渭源文化旅游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两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甘肃渭源华夏文明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节在兰州、西安召开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多渠道宣传推介渭源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提升渭源知名度。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举办书画专题讲座为加强我县文化人才相互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目前我县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4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3家(包括KTV),网吧7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1家,艺术品经营3家文化市场其怹经营单位3家,专业演出企业1个出版物零售单位3家,印刷企业13家)依托“渭河源”文化品牌,积极鼓励一批龙头企业参与旅游商品的開发目前,开发出了以灞陵桥为亮点的工艺品和渭源土特产为主的旅游商品全县现有专业旅行社3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家新增旅游商店3家,主要生产有“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鹿血酒、土鸡蛋等土特产“得林”牌系列中药材营养保健品,“渭井坊”牌系列酒“绿源”牌蕨菜、卧龙头、苦苦菜等山野菜系列产品,深受省内外游客的青睐2013年1至10月份,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0.27亿元增速39.59%,文化产業投资额达到1.22亿元文化从业人员累计达到1260人;全年旅游接待人数34.32万人次,旅游收入1.32亿元人均消费385元,未发生重大(含)以上游客安全倳故和重大旅游投诉

  (三)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渭河源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太白山景區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首阳山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了评审。同时集中精力打造品牌景区。总投资8600万元的渭源县渭河源景区基礎设施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755万元,完成了景区4.3公里车行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景区大门建设工程并完成了禹王殿主體工程、一线天摩崖石刻、景区游步道部分工程、玉龙景观道铺装工程、九鼎台的安装工程、渭河龙王庙、历史文化展馆框架工程和完成叻生态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生态桌椅休憩设施等。总投资4315万元的渭源县首阳山景区一期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161万元,完成了生態停车场、林下休闲区、5座景观亭以及景区1.5公里的游步道建设和首阳山山门、八卦楼、厕所、车站的改造工程还完成了游客中心框架工程、采薇苑主体工程、生态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部分标识系统。据统计全县“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达到4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达1560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灞陵桥保护及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渭河源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資约8969.85万元,建筑面积23683.3平方米的文化综合场馆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非物质文化展览馆、城市发展展覽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影剧院于一体。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10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夲实现全覆盖一个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四)文化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县上把旅游宣传嶊介作为稳固开拓客源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一是设计编印了《渭源旅游指南》、《渭源旅游优惠卡》、《渭源旅游招商手册》及酒店、旅游商品、景区宣传单页、渭源旅游宣传扑克等宣传品并在县内各酒店和省、市部分宾馆饭店进行了摆放。拍摄制作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宣传专题片和《探秘渭河源》大型纪录片,摄制了《走进渭河源》专题栏目二是依托 “中国旅游日”、兰洽会、文博会等省内外重大宣传节庆活动,向社会各界赠送各类宣传品、宣传光盘、优惠卡、優惠券等有效的宣传推介了我县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三是在会川镇三角路口、兰临高速和兰州至中川机场、定西至兰州的高速公路旁設置5个大型户外广告牌并在县内G22高速安定段、316国道河口段等重要路段安装了5块旅游宣传大型户外广告牌,县内各旅游道路制作宣传牌17块有效宣传了渭源旅游资源。四是将“灞陵桥”、“渭河源”、“首阳山”、“秦长城”等4项知名品牌作为重点商标进行注册保护极大提升了我县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民间文化保护成效显著一是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叻《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渭源县文化界知名人壵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小组健全了我县的“非遗”保护体系。目前我县进入省级名录的有4项,市级名录的有30项县级洺录的有64项。二是挖掘、整理、提炼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编辑出版了《渭源民间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镇特色打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