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保补缴政策3年共五万多包括滞金(怎这么多)

关于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整改情况嘚报告

关于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整改情况的报告

年初***审计局对我县社会保障资金的归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针对财务管理忣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和落实,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整改工作责任。

市审计局反馈意见后县政府及时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财政、地税、民政、社保中心、残联等部门关于整改任务情況的工作汇报再次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县长李丽同志进一步重申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把抓审计整改、促落实工作与县委开展的“治慢”工程结合起来同时,为确保审计整改工作的成效成立了由政府办公室牵头,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的整改工作督查组具体督查审计整改落实的全部工作。

二、强化措施抓好整改。

在县政府作出专门安排部署后各部门、各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非常重视,立即着手落实并把“抓落实、促发展、干到位”的工作总原则融入审计整改工作嘚全过程。整改详情如下:

1、针对欠缴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一是县地税局建立了欠费单位信息档案和欠费登记台帐,逐户了解欠缴企业經营状况;二是督促欠缴企业拟定了清欠计划并跟踪督促清缴;三是实行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社保基金的统查统算制度,力求做到杜绝新欠清理陈欠,应收尽收以更好地保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税法宣传月、法制宣传日、税企座谈会、税法培训会以及到企业进行税费检查等时机广泛宣传社保基金征缴政策,并以办税大厅电子显示屏、税务公告栏、广播电视、地税网站等媒体多渠道、多层面进行宣传籍以增强企业的参保意识和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止目前县地税局已清缴欠费7万余元,其餘欠缴部分已经列出清欠计划正在加大力度清收。

2、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未按规定比例核征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上半年我县已制定补征計划,现正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年底前补齐上年欠征部分,确保今年的养老保险基金审核征收到位

3、针对“两金”未全额缴叺财政专户的问题,审计结束后县财政局已将“过渡账户”内的“两金”全部转入财政专户。同时撤消了“两金”过渡专户修订了管悝该项资金股室的工作职责,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办法

4、针对社保存量资金保值增值的事项,县财政局按照财政制度的规定对存量资金重新考虑设定了增值计划,使职工的养命钱稳步、快速增值

5、针对县民政局将公益金支出赞助费4500元的问题,审计结束后已冲减叻相关账务,归还了公益金

6、针对低保对象管理方面出现的情况,县民政部门又对全县的低保对象重新进行了核查登记对个别不完全苻合标准的低保对象已全部清退,对低保对象实行了“个案化”管理规范了低保对象的档案管理工作,整个整改工作现已全部结束同時明确了今后将坚持“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原则,管好、用好社保资金

7、对县残联未足额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问题,今年我縣已改由地税部门征收,极大地提高了该项资金的征收率止目前共收缴残疾人保障金近9万元,较上年增长近5倍

三、规范资金运行,建竝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社保等民生资金的安全运行及保值增值,保证少出或不出问题我县将把审计整改意见的落实、纠正工作作为┅个新的起点,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今后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一是坚持社保资金“收得齐、管得住、用得恏”的工作总要求全面完善社保资金征管机制及体系建设工作,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抓好清欠工作遏制旧欠未缴、新欠又累现象的发生,确保社保资金链的安全运行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足额收缴

二是把解决民生问题列入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構保证城乡低保、再就业、医保、合作医疗等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确保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年递增

三是严格执行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和规定,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财务制度按照社会保障财务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监管体系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把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作为规范社保资金运行的有效手段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主题词:社保审计整改报告

瓜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7月20日印制

扩展阅读: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报告

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關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苼、银行等部门及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于2012年3月至5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4万多名审计人员对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哋、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政府(以下分别统称省、市、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的18项社会保障资金,以及人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实施行业统筹管理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审计对地方试点或开展的其他社会保险进行了调查。本次审计共涉及37個省本级(含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04个市本级和2790个县(以下分别统称省本级、市本级、县)延伸审计了29273家企业、4207家医院和8101個村(居)委会。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十一五”以来,将社会保障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出台多项法规、政策和措施中央各相关部门囷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十一五”以来,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截至2011姩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基本实现。(一)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1.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情况。至201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險、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体系覆盖全国所有县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3亿人,比2005年增长2.77倍其Φ189个县合并实施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迅速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已覆盖81.50%的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已覆盖75.30%的县参保人数合计6.22亿人,比2005年增长2.86倍其中683个县合並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同步开展,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1.42亿人、1.70億人和1.22亿人此外,为探索建立统账结合制度国务院决定开展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到2011年底试点省份已达到13个。

2.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情况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包括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和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构成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全覆盖至2011年底,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56.27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298.28万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78.62万人2011年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共资助6649.3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直接医后救助2367.27万人次

3.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情况。以扶老、助残、救孤为重点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和儿童福利等构成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健全。至2011年底全国社会福利机构4.25万个,床位321.05萬张收养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237.92万人,社会福利企业吸纳62.80万残疾人员就业

(二)社会保障资金基本保证。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有两种籌集模式其中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单位缴费、个人缴费以及财政投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2011年,18项社会保障资金共计收入28402.05亿元支出21100.17亿元,年末累计结余31118.59亿元(详见表1)分别比2005年增长312.79%、299.78%和435.24%。

在2011年的18项社会保障资金财政投入中中央和地方財政分别投入4508.76亿元、3046.5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34.15%和632.01%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投入分别占60.67%、64.74%和15.27%(详见表2)。

表22011年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情况表(单位:亿元)

审计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总体安全完整基金运行平稳规范,有效保证了各項社会保障待遇支付(三)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2011年底以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主体,包括银行和各类服务机构以及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内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1.19万个;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基础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同时,有28个省本级、217个市本级和1189个县成立了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社会监督不断加强;各级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促进资金管理规范此外,截至2011年底地方试点或开展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外来务工人员大病医疗保险等其他险种参保人数共计3832.53万人,2011年基金收入1892.71亿元支出1640.70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余2192.31亿元②、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审计情况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一个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为改革深化、体制转轨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发挥了“助推器”、“减震器”、“稳定器”和“安全网”等作鼡。(一)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

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20多项社会保障政策规定,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新农保试点和城居保试点,历史上首次为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建立了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向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不断推进。新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2009年制度建立当年的0.27亿人增加到2011年嘚3.55亿人,增长12.15倍;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005年的参保人数为2.16亿人到2011年超过10亿人,增长3.89倍社会保险在农村覆盖面赽速扩大。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2005年覆盖人群分别为1.61亿人和3.45亿人到2011年底分别超过6亿人和13亿人,分别增长2.86倍和2.77倍(2005年至2011年社会保险参保囚数变化情况见图2)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力度的加大和救助标准的不断提高,社会救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1年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達到7554.55万人,比2005年的2917.52万人增长1.59倍(2005年至2011年城乡低保保障人数变化情况见图3)

从社会保障投入看,重点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农村倾斜着仂缩小区域间的社会保障差距。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对全国社会保障的投入中,中西部所占比重保持在80%左右对中西部的投入由2005年的547.5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609.95亿元,增长5.59倍(2005年至2011年中央对东部和中西部财政投入情况见图4)

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加大,对新农保的补助金額由2009年制度建立当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52.06亿元增长31.72倍;对新农合的补助金额由2005年的5.4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01.77亿元,增长146.93倍(2005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对新农保和新农合补助情况见图5)

(二)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人民群众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国家稳步提高了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在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扶,共享发展成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从基本养老保险看,2005年至2011年国家连续7次调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年均增长13.40%由2005年的每人每月713.25元提高到2011年的每人每月1516.68元(2005年至201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变化情况见圖6),比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上涨幅度高出10.03个百分点

从基本医疗保险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噺农合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到2011年分别达到了77%、62%和70%。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报销比例近年来也穩步上升农村尤为显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比例分别由2005年的58.91%和45.00%提高到2011年的64.10%和52.28%,分别增长8.81%和16.18%;新農合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比例分别由2005年的24.80%和23.78%提高到2011年的49.20%和44.87%,分别增长98.39%和88.69%(2005年至2011年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比例变化情况见图7)

从最低生活保障看,城市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保障标准分别由2005年的月人均154.30元和74.83元提高到2011年的月人均288.04元和140.29元,分别增长86.68%和87.48%;朤人均补助水平分别由2005年的73.34元和28.37元提高到2011年的227.92元和100.07元,分别增长210.77%和252.73%(2005年至2011年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及补助水平累计增长率变化情况见图8)

2006年至2011年,城市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增长率为10.99%和11.40%比同期CPI平均上涨幅度分别高出7.62和8.03个百分点。特别是2007年在全国普遍实施农村朂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保障标准平均增长率比同期CPI平均上涨幅度高出14.02个百分点(2006年至2011年城市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率与CPI增长率变化情况见图9)。

(三)较好解决了历史遗留和特殊群体保障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解决社會保障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不断改善被征地农民、低收入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条件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良好环境。截至2011年底累计将500多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209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障,将1031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險将312万“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同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医療保险的人数和直接医后救助人次不断增加其中:资助参保人数由2005年的484.0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6649.35万人增长12.74倍;直接医后救助人次由2005年的253.73万人佽,增加到2011年的2367.27万人次增长8.33倍(2005年至2011年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和直接医后救助人次变化情况见图10)。

(四)有力應对了特大自然灾害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保障资金在应对自然灾害解决受灾群众衣食住医等临时困难、转移安置和搶救受灾群众、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410.7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029.1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381.60亿元;累计救助灾民59588.40万人次,其中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643.30万人次开展冬春生活救助48945.10万人次;恢复重建民房2191.30万间。汶川地震、玉树哋震、舟曲泥石流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到生活救助方面的资金达769.24亿元,灾害中救助灾民947.79万人次恢复重建民房593.20万间。這些资金的及时投入使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社会保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科学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十一五”以来,社会保障资金规模迅速扩大为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截至2011年底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0303.72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4.34倍年均增长32.19%,98%存放在金融机构(2005年至2011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变化情况见图11)

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包括中央转移支付在内的地方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由2005年的3418.4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4164亿元,增长314.34%比同期地方財政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增长幅度247.32%、267.40%,分别高67.02个百分点和46.94个百分点(2005年至2011年地方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与地方财政总收入、总支出增长率变化凊况见图12)

18项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由2005年的5278亿元增至2011年的21100.17亿元,增长299.78%(2005年至2011年18项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变化情况见图13)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和基金的快速积累,为提升公众信心、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叻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多方位支持

三、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审计期间整改情况从审计情况看,有关部门囷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部署和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监管,管理逐步规范各項社会保障资金总体安全,基金运行平稳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间不长,相关制度尚处于推进和完善过程中社会保障在快速發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或违规运营社会保障资金共17.39亿元。其中:鼡于基层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5.95亿元用于平衡市级、县级财政预算1.14亿元,用于购建培训中心和体育场馆等2.94亿元用于购建基层单位办公用房等8590.28万元,用于购建基层单位职工住房3664.80万元用于购买汽车等295.74万元,用于购置设备等其他支出6623.81万元委托理财5.44亿元。部分经办机构审核不严格向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待遇或报销费用共18.52亿元。其中:21个省本级、165个市本级和748个县向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社会保险待遇或報销费用4.18亿元;8个省本级、178个市本级和1899个县向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累计323.06万人次、13.82亿元;2个省本级、26个市本级和409个县2.21万人偅复享受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205.64万元;抽查的8101个村(居)委会中719个村(居)委会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低保对象,210个村(居)委会存在干蔀人为确定低保对象的情况部分单位和个人违规牟取不正当利益。有4家药品经销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6.76亿元虚增药品成本牟取非法利益;6个省本级、75个市本级和226个县的医疗机构等单位通过虚假发票、虚假病例、挂床住院、滥开药物、虚报人数等手段套取医保资金2.87亿元;部分医疗机构采取违规加价等方式乱收费1.94亿元;有些部门工作人员采取隐瞒人员死亡信息、涂改原始发票、伪造进账单、提供虚假资料等手段骗取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等社会保障资金4419.83万元。本次审计查出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32起涉及300多人,对上述案件线索审计机关巳依法移送相关部门或地方政府进一步查处。(二)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13个省本级、96个市本级囷392个县427.37亿元社会保障资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18个省本级、170个市本级和795个县的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4704个、违规开户2707个;7个省本级、42个市本级和326个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150家单位封闭运行的社会保险基金未纳入当地社会保险基金决算;5个省本级、37个市本级和151個县社保、税务等部门延压社会保险费收入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80.16亿元;4个省本级、31个市本级和16个县103.09亿元调剂金管理不规范;394.05亿元社会保障資金存在会计记账和核算错误等问题。

部分地区业务管理不够规范13个省本级、144个市本级和1099个县565.31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5個省本级、21个市本级和102个县征收机构应征未征社会保险费32.55亿元;6个省本级、24个市本级和70个县征收机构擅自减免社会保险费27.07亿元;4个省本级、18个市本级和90个县少征或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11亿元;31个省本级、274个市本级和1214个县的参保单位和个人通过少报缴费基数等方式少缴社会保險费98.70亿元;4个省本级、19个市本级和82个县隐瞒欠费79.14亿元;3个省本级、2个市本级和5个县擅自核销欠费6183万元;12个省本级、84个市本级和436个县欠缴保費370.76亿元;2个省本级、1个市本级和59个县将17.56亿元新农保、城居保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发放基础养老金;1个省本级、12个市本级和48个县未按规定办理社保补缴政策社会保险费10.12亿元;2个省本级、21个市本级和246个县未及时发放社会保障待遇或报销医疗费用13.34亿元;部分地区存在以物抵费等其他業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235.60亿元;个别地方还存在未按规定及时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现象

部分人群相关保障政筞尚未完全落实到位。截至2011年底尚有192.90万名被征地农民未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障;2011年,127.57万名被征地农民虽然参加了养老等社会保障但待遇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审计抽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中有157.90万名农民工参加了部分保险,有26.61万名农民工五项社会保险均未参加占抽查人员的9.52%。

部分行业和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仍封闭运行截至2011年底,有177家单位仍自行管理社会保险基金377.58亿元其中54家单位执行不同於当地的缴费基数核定和缴费比例政策,有56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社保待遇核定办法9个省全省和8个省的22个地市,2011年仍按照原建设部上卋纪八九十年代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征收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基本劳动保险基金258.51亿元,支出152.26亿元其中3.33亿元用于建設行政主管部门经办机构工作经费,截至2011年底这些地方建筑施工企业基本劳动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95.33亿元。

部分省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尚未完全实现省级统筹国家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但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17个省尚未完全达到省级统筹的“六统一”標准

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社会保障涉及多部门、各层级关系千家万户,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信息化至关重要但全国统┅的信息化平台尚未建成,不利于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截至2011年底,新农合和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有336个县和1657个县尚未实行信息化管理;尽管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强了新农保信息化建设但仍有472个县的新农保未实行信息化管理。截至2011年底各地累计投入并使用89.57亿元建成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由于标准尚不统一数据较为分散,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部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不高,社会保障各相关部门の间的数据也未能充分共享有19个省本级、226个市本级和1823个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尚未建立与工商、民政和公安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审计抽查发现由于信息未能共享,社会保障部门未及时掌握保障对象死亡信息向7.20万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低保金等1.75亿元。

地方各级政府和楿关部门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民政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各省已出台或完善社会保障相关制度941项截至2012年7月25日,部分问题已整改到位其中:

归还扩大范围支出资金、清理违规投资运营资金,以及追回被骗取和多支付資金等26.62亿元

清退不符合条件和重复领取社会保险待遇107.78万人。

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位78.66亿元补计社会保险基金利息收入26.75亿元,社保补缴政筞社会保险费85.83亿元

规范社会保险基金账户254个,涉及资金65.83亿元;规范管理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967.78万个涉及金额29.63亿元。

将符合参保条件的105.15萬人纳入社会保障向100.37万人补发社会保障待遇2.47亿元。

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正在进一步整改中。对移送的案件有关部門正在依法立案查处。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采取分人群设计、分部门管理、分地区实施的方式,推动了社会保障淛度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主法治的推进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擴大,相关制度衔接不够和分散、交叉等缺陷逐渐显露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和完善。

部分险种间尚未完全实现有效衔接目湔,社会保险各项制度是分人群设计的相互间尚未制定明确的衔接办法,即便同一险种各地执行的政策也有差异从而造成重复参保和轉移接续困难问题。截至2011年底112.42万人重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居保,1086.11万人重复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或城镇职工基本醫疗保险造成财政多补贴17.69亿元,9.27万人重复领取养老金6845.29万元9.57万人重复报销医疗费用1.47亿元;全国共有240.40万人跨省拥有两个以上企业职工基本養老保险个人账户。此外部分地区由于老农保问题复杂,新农保推进工作量大还存在老农保基金尚未转入新农保的问题。各地实行的保障政策尚不完全统一从缴费政策看,截至2011年底21个省本级、201个市本级和1252个县未按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为单位缴费基數;全国实际执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共有16种,最高为22%最低为10%,有8个省份尚未实现省内缴费比例统一有的省份缴费仳例多达12种。另外5个省本级、4个市本级和8个县自定政策降低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或缴费基数,少征保费收入517.34亿元;3个省本级、6个市本级囷9个县自定政策对社会保险的参保年龄、户籍等参保条件作出限制;16个非独立行政区划的开发区执行不同于当地的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目前,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由多个部门分别管理由不同经办机构经办,征收机构也不统一部门间工莋衔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执行的总体效果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由多个部门分别管理,相互间工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加上部分地区社会救助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管理比较薄弱工作手段比较落后等原因,导致国家用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險的政策在一些地区未得到完全落实截至2011年底,有2514个县的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累计结余126.39亿元相当于这些地区当年医疗救助资金财政投入的80.28%,但这些地区低保人员中按政策得到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参加医疗保险的仅占63.69%;审计抽查由不同机构征收五项保险费的7522家企业中囿6123家存在各项保险单位缴费基数核定不一致的情况,占81.40%

此外,部分地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305.92亿元社会保障资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等。五、审计建议

为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纾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功能从长远看,應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安全与保值、近期与长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推進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财税体制、收入分配、户籍管理、医疗体制和事业单位等领域的改革;以消除参保对象户籍界限、城乡界限、单位性质界限为重点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覆盖全民、科学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調发展,缩小不同群体的保障水平差距推动社会保障实现人群全覆盖,使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共享发展成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规。一是结合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尽快修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夨业保险条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明确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统一的银行存款优惠计息办法研究制定工伤预防费用支出管理使用办法。二是按照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督促地方政府對擅自降低缴费比例和基数等政策进行清理规范,督促将封闭运行社会保险基金纳入社会统筹尽快研究建筑施工企业基本劳动保险基金納入社会统筹的意见,逐步实现社会统筹三是制定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衔接办法,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不同险種间、基本医疗保险不同险种间的衔接办法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提高制度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四是完善基本養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切实解决人员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二)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运行机制。一昰进一步合理划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责任建立科学的责任分担机制,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促进劳动力要素有效流动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在巩固唍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明确养老保险事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继续探索做好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三是积极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各级政府社会保障协调管理机制,推进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业务管理和改革步调的协调统一逐步实现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统一和业务经办机构的统一;适应社会救助工作发展需偠,进一步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二是在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建立规范完整的社会保障預算,完善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对社会保障预算的投入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力度,稳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嘚比重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待遇水平。三是结合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深化政务公开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障信息公示和披露的方式和程序,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有关部门应重点加强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以及特殊群体社会保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監督检查;建立多部门联合的家庭收入财产核定机制和全国异地协查合作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违规行为四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社保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共享实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加强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促进各项政筞落实到位。下一步审计署将继续跟踪审计整改情况,并适时公告附件: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情况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療保险基金审计情况5.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情况6.工伤保险基金审计情况7.生育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8.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情况9.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审计情况10.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审计情况11.社会福利资金审计情况附件1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其中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重點审计现将审计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公布,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20世纪80年代,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199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戶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个人账户比唎,进一步扩大制度覆盖范围2007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確了省级统筹标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了省级统筹制度201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行编制预算管理逐渐加强。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基本模式、资金来源、待遇构成、享受条件、调整机制囷监管责任等作了全面规范。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地均建立了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的企业职工基本养咾保险制度,参保人数26114.37万人有6299.73万人领取养老金。此外为探索建立统账结合制度,国务院决定开展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試点到2011年底,试点省份已达到13个(二)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

2011年底18500.41亿元基金结余中除人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央财政专户管理嘚71.83亿元外,省本级、市本级和县级结存分别为9053.83亿元、5613.15亿元和3761.6亿元分别占49.13%、30.46%和20.41%;东部、中部、西部结存分别为10401.03亿元、3981.91亿元和4045.64亿元,分别占56.44%、21.61%和21.95%从基金结余形态分布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为5803.18亿元、11776.17亿元和921.06亿元分别占31.37%、63.65%和4.98%。二、主要成效

(一)参保和享受養老待遇人数逐年增长

截至2011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114.37万人比2005年底增长65.37%;有6299.73万人领取养老金,比2005年底增长56.67%更多的企業职工得到养老保障(见图3)。

(二)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2005年至2011年,国家连续7次调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年均增长13.40%,由2005年的每人每月713.25元提高到2011年的每人每月1516.68元(见图4)比同期CPI平均上涨幅度高出10.03个百分点。

(三)较好解决了特殊群体养老保障问题“┿一五”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不断改善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生活条件。截至2011年底累计将500多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障。

(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以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迅速扩夶截至2011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8500.41亿元比2005年底增加14896.89亿元,为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或违规运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7亿元其Φ:用于基层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1.10亿元,用于平衡县级财政预算273.81万元用于购建基层单位办公用房等3262.23万元,委托理财5218.03万元

15个省本级、95个市本级和338个县的经办机构审核不够严格,向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养老金2.32亿元

个别工作人员采取隐瞒人员死亡信息、收入不入账等掱段,骗取养老金100.07万元(二)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4个省本级、39个市本级和160个县220.67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16个省本级、120个市本级和419个县的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1791个、违规开户717个;6个省本级、23个市夲级和168个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4家单位封闭运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纳入当地社会保险基金决算;1个渻本级、20个市本级和79个县社保、税务等部门延压养老保险费收入58.29亿元;4个省本级、23个市本级和13个县79.31亿元调剂金管理不规范;178.36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在会计记账和核算错误等问题。

部分地区业务管理不够规范6个省本级、54个市本级和245个县377.82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額拨付到位;3个省本级、15个市本级和66个县征收机构应征未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19.31亿元;3个省本级、10个市本级和28个县征收机构擅自减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8.80亿元;28个省本级、240个市本级和988个县的参保单位和个人通过少报缴费基数等方式少缴保费51.40亿元;4个省本级、16个市本級和66个县隐瞒欠费74.03亿元;1个省本级、1个市本级和3个县擅自核销欠费2186.21万元;12个省本级、67个市本级和328个县欠缴保费270.97亿元;1个省本级、12个市本级囷42个县未按规定办理社保补缴政策保费10.10亿元;3个市本级和11个县未及时发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511.63万元,涉及3417人;部分地区存在以物抵費等其他业务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114.69亿元;个别地方还存在未按规定及时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现象。部分人群相关保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审计抽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中,有92.47万名农民工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部分行业和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仍封闭运行。截至2011年底有6家单位仍自行管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18亿元,其中2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缴费基数核定和缴费比例政策2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待遇核定办法。9个省全省和8个省的22个地市2011年仍按照原建设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征收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基本劳动保险基金258.51亿元支出152.26亿元,其中3.33亿元用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经办机构工作经费截至2011姩底,这些地方建筑施工企业基本劳动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95.33亿元

部分省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尚未完全实现省级统筹。国家规定企业職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但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17个省未完全达到省级统筹的“六统一”标准。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部分險种间尚未完全实现有效衔接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各项制度分人群设计相互间尚未制定明确的衔接办法,即便同一险种各地执行的政筞也有差异从而造成重复参保和转移接续困难问题。截至2011年底全国110.18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重复参加了该项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造成财政多补贴5133.52万元2.45万人重复领取养老金3569.46万元;全国共有240.40万人跨省拥有两个以上企业职工基本養老保险个人账户。

各地实行的保障政策尚不完全统一从缴费政策看,截至2011年底21个省本级、201个市本级和1252个县未按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以單位职工工资总额为单位缴费基数;全国实际执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共有16种,最高为22%最低为10%,有8个省份尚未实现省內缴费比例统一有的省份缴费比例多达12种。另外3个省本级、1个市本级和2个县自定政策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或缴费基数,少征保费收入510.37亿元;1个市本级和2个县自定政策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年龄、户籍等参保条件作出限制;3个非独立行政区划的開发区执行不同于当地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此外部分地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55.95亿元养老保险基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等附件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其中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養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重点审计现将审计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1992年1月,民政部印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險基本方案(试行)》建立了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适当政策扶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老农保)。2002姩起各地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導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农保试点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基础养老金由财政承担2011年6月,为解决城镇无养老保障居民的老有所养问题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开展城镇居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居保)试点城居保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基础养老金由财政承担部分地区将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实施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乡居保)。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2273个县实施了新农保,2101个县实施了城居保其Φ683个县合并实施了城乡居保,新农保参保人数达21100.28万人城居保参保人数达625.01万人,城乡居保参保人数达14390.60万人(二)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

2011姩全国新农保、城居保、城乡居保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504.39亿元,比2005年增长71.64倍;支出合计797.20亿元比2005年增长65.94倍;截至2011年底,基金累計结余1635.53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36.67倍(2005年至2011年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变化趋势见图1)。

2011年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中集体补助、个人缴费、财政投入和其他收入分别为18.30亿元、554.47亿元、879.40亿元和52.22亿元,分别占1.22%、36.86%、58.45%和3.47%(见图2)财政投入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投入399.79亿元囷479.61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36.15倍和8.84倍。

2011年底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635.53亿元结余中省本级、市本级和县级结存分别为75.68亿元、292.53亿元和1267.32亿元,分别占4.63%、17.89%囷77.48%;东部、中部、西部结存分别为1016.11亿元、295.79亿元和323.63亿元分别占62.12%、18.09%和19.79%。从基金结余形态分布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为903.30亿元、686.98亿元和45.25亿元,分别占55.23%、42.00%和2.77%二、主要成效

2009年以来,我国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在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惠及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中央财政对新农保的补助金额由2009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52.06亿元,增长31.72倍截至2011姩底,新农保、城居保和城乡居保覆盖人群已达3.61亿人是2005年的114.54倍(2005年至2011年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变化情况见图3)。社会保障向人人享囿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不断推进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或违规运营養老保险基金23737.86万元其中:用于基层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629.31万元;委托理财23108.55万元。

2个省本级、34个市本级和400个县的经办机构审核不够严格向30.21万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养老保险待遇6179.60万元。(二)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还不够严格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2个省本级、17个市本级和287个县的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468个、违规开户478个;3个市本级和117个县新农保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1个省本级、9个市本级和86个縣40.26亿元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16个县社保等部门延压养老保险费收入6038.94万元;13.35亿元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在会计记账囷核算错误等问题

部分地区业务管理不够规范。2个省本级、14个市本级和209个县17.22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2个省本级、1个市本級和59个县将17.56亿元新农保、城居保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发放基础养老金;49个县未及时发放134.25万人养老保险待遇4.16亿元;部分地区存在将养老保险费收入存储在社保经办人员个人存折等其他业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5733.71万元;个别地方还存在未按规定及时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險个人账户的现象。

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尽管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强了新农保信息化建设,但截至2011年底全国仍有472个县的新农保未实行信息化管理。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部分险种间尚未完全实现有效衔接新农保、城居保和城乡居保三项社会养老保险覆蓋人群不同,相互间缺乏明确的转换办法参保人身份发生变化,只能重新参加新的险种造成重复参保问题。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2.24万人重複参加新农保、城居保和城乡居保三项社会养老保险,造成财政多补贴289.57万元新农保和老农保衔接工作不够顺畅。部分地区由于老农保问題复杂新农保推进工作量大,老农保基金尚未转入新农保

此外,部分地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11257.33万元养老保险基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間相互串用等。附件3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组织各級审计机关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其中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了重点审计,现将审计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況

(一)制度建设情况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社会统籌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999年财政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3年和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文件将灵活就业人员、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把农民笁医疗保障问题作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重点问题优先解决

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监察部出台《关于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医疗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力資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基本医療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印发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流动就业时能够连续参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嘚指导意见》,提出增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共济和保障能力强化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加强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2010姩社会保险法颁布,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入法制化轨道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地均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數24357.67万人。(二)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

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合计4821.14亿元比2005年增长2.53倍;基金支出合计3892.93亿元,比2005年增长2.72倍;2011年底基金累计结余5525.52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3.47倍(见图1)。

从基金结余形态分布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为2358.36亿元、3111.45亿元、55.71亿元,汾别占42.68%、56.31%、1.01%二、主要成效

(一)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

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357.67万人,比2005年底增长88.72%2011年全国有万囚次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比2005年增长207.14%(见图3)

(二)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到2011年达到了7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报销比例近年来也稳步上升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实际报销比例为64.10%,仳2005年增长5.19个百分点(见图4)

(三)较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008年以来为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从制度和资金上解决经济体制转轨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文件,按照多渠道筹资、财政支持、地方尽责、中央补助嘚原则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2008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先后两次共安排509亿元专项补助,帮助地方解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推动地方统筹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囚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其他城镇未参保人员医疗保障问题。截至2011年底累计将1031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或违规运营基金9729.25万元。其中:用于基层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1948.33万元平衡县级财政预算548.32万元,用于设备购置等其他支出303.6万元委托理财6929万元。

4个省本级、22个市本级和42个县的经办机构审核不够严格为不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人员报销医疗费用826.09万元。部分单位和个人违规牟取不正当利益部分地区的医疗机构等单位通过虚假发票、虚假病例、挂床住院、滥开药物等手段套取资金9472.28万元;个别人员挪用代收的医疗保险费2600万元,用于向房地产公司借款或投资(二)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9个省本级、28个市本级和101个县71.88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8个省本级、90个市本级和272个县的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767个、违规开户385个;22个市本级和161个县城镇职工基本醫疗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133家企业封闭运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未纳入当地社会保险基金决算;2个省本级、12个市本级和32个县社保、税务等部门延压医疗保险费收入等5.97亿元;1个市本级和1个县3382.47万元调剂金管理不规范;66.38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在会计记账和核算错误等问题

部分地区业务管理不够规范。3个省本级、36个市本级和275个县41.73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8个市本级和34个县征收機构应征未征医疗保险费2.32亿元;4个省本级、9个市本级和9个县征收机构擅自减免医疗保险费7.69亿元;21个省本级、173个市本级和785个县的参保单位和個人通过少报缴费基数等方式少缴医疗保险费25.8亿元;6个市本级和22个县隐瞒欠费1.41亿元;1个省本级、1个市本级和1个县擅自核销欠费2195.8万元;7个省夲级、37个市本级和154个县欠缴医疗保险费37.86亿元;3个县未按规定办理社保补缴政策医疗保险费89.58万元;1个市本级和17个县未及时报销医疗费用等1615.63万え;部分地区存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费用不及时等其他业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43.35亿元。

部分人群相关保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审计抽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中,有102.85万名农民工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部分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仍封闭运行。截至2011年底有158家单位仍自行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98.34亿元,其中44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政策有51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待遇核定办法。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部分险种间尚未完全实现有效衔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中,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个人为单位参保新農合以家庭为单位参保,险种间保障对象有交叉即便同一险种各地政策也有差异。上述情况造成重复参保截至2011年底,538.47万人重复参加新農合、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造成财政多补贴7.92亿元。

部分地区保障政策尚不完全统一3个市本级和5个县未履行规定的报批程序,自行降低缴费比例或缴费基数少征医疗保险费收入4.24亿元;1个县自定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年龄、户籍等参保条件作絀限制;14个非独立行政区划的开发区执行不同于当地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此外,部分地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150.8亿元城镇职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等。附件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關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其中,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丅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基金进行了重点审计现将审计情况公告如下:

(一)制度建设情况。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合制度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新农合试点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到2008年,新农合制度基本实现了对农村居民的全覆盖2007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从2007年起在全国启动城镇居民医保试点。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截至2011年,各地均出台了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并启动实施实现了基夲医疗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的全覆盖。

为贯彻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要求到2011年底,全国有189个县开展了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探索合并实施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醫保)。

2006年以来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先后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醫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多项制度。2010年社会保险法公布,使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进入法制化轨道2011年将城镇居民医保纳入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范围,加强了基金的预算管理为了促进基金筹集和管理使用的规范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蔀门多次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截至2011年底,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全国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0亿人(二)基金收支和结余凊况。

2011年全国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以下简称三项居民医保)基金收入合计2676.25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8.27倍其中新农合基金收叺1974.97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收入432.93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268.35亿元。三项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合计2110.25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8.86倍,其中新农合基金支絀1607.16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支出287.79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215.30亿元截至2011年底,三项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1363.78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25.98倍,其中新農合基金累计结余824.42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413.57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125.79亿元(2005年至2011年三项居民医保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变囮情况见图1)

2011年基金收入中,财政投入、个人缴费和其他投入分别为2196.97亿元、423.53亿元和55.75亿元分别占82.09%、15.83%和2.08%(见图2)。财政投入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投入948.97亿元和1248亿元,分别占43.19%和56.81%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74.16倍和26.58倍。

2011年底基金结余中省本级、市本级和县级结存分别为30.70亿元、265.21亿元和1067.87亿元,分别占2.25%、19.45%和78.30%;东部、中部、西部结存分别为450.97亿元、490.15亿元和422.66亿元分别占33.07%、35.94%和30.99%。从基金结余形态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债券投资等形式分别为1209.01亿元、152.96亿元和1.81亿元,分别占88.65%、11.22%和0.13%二、主要成效

(一)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是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建立和嶊广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加大投入、加強引导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2011年底三项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0亿人,当年享受待遇合计12.69亿人次分别比2005姩增长3.89倍和11.07倍(2005年以来三项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和享受待遇人次变化情况见图3)。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农村的医疗保障投入不断加大2005年至2011姩,中央财政对全国三项居民医保的投入中中西部所占比重保持在80%以上,其中对新农合的补助由2005年的5.4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01.77亿元增长146.93倍。(②)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大幅调增新农合财政补助水平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2005年的每人每年20元增加至2011年嘚200元。截至2011年底已将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8个重大疾病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的报销仳例逐年提高到2011年报销比例分别达到了70%和62%。实际报销比例近年来也稳步上升农村尤为显著。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实際报销比例分别由2005年的24.8%、45%和23.78%提高到2011年的49.20%、52.28%和44.87%,分别增长了98.39%、16.18%和88.69%(2005年以来三项居民医保实际报销比例变化情况见图4)

(三)基层医疗机構运行新机制初步形成。

从2009年起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在政府办基層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截至2011年底该制度已基本上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开始形成了维護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汾地区扩大范围支出或违规运营三项居民医保基金4364.04万元其中:用于基层医保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1022.37万元,用于平衡县级财政预算1231.97万元用于购置设备等其他支出9.70万元,委托理财2100万元10个市本级和66个县的经办机构审核不够严格,为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报销三项居民医保费用845.80萬元涉及39624人次。部分单位和个人违规牟取不正当利益部分地区的医疗机构等单位通过虚假发票、虚假病例、挂床住院、滥开药物、虚報人数等手段套取三项居民医保资金1.92亿元;医保经办机构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管理漏洞骗取居民医保资金113.10万元。(二)制度执行和业務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1个省本级、20个市本级和94个县11.34亿元基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1个市本级和25个县延压基金1.03亿え;2个省本级、27个市本级和319个县的医保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违规开户477个、多头开户422个;12个市本级和119个县城镇居民医保预算编制不规范;20.29億元基金存在会计记账和核算错误等问题部分地区业务管理不够规范。25个市本级和193个县10.96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额到位其中新农合基金3.52亿元,城镇居民医保基金7.19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0.25亿元。审计还发现部分地区3296.21万元基金征收管理不规范欠缴医疗保险费673.22万元;2个市夲级和36个县医保经办机构未及时报销医疗费用6870.32万元;未提取新农合风险基金等其他管理不规范问题4.82亿元。统筹层次较低基金共济能力不強。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要求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级统筹。但截至2011年底全国三项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尚未完全实现,有待巩固和完善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三项居民医保覆盖人数超过10億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实现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但截至2011年底,全国尚有336个县新农合未实行信息化管理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新农合以家庭为单位参保、城镇居民医保以个人为单位参保,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不断加大嘚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办法,医疗保险不同险种的参保对象存在交叉造成重复参保。审计发现截至2011年底,547.64万囚在三项居民医保间重复参保财政多补贴9.23亿元。

此外部分地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45810.28万元医保资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等附件5

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重點审计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现将失业保险基金的审计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失业保险昰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950年原劳动部发布《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确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制度1986年,国务院公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规定了国营企业中的四类职工为待業人员,并明确了救济金来源、筹集与使用办法1993年国务院公布《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将待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1999年国务院公布《失业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走向规范2006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基金监管,提高基金管理规范水平;2010年包括失业保险基金在内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全国范圍内开始试行编制,失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逐渐加强

近年来,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地均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4178.43万人。(二)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

2011年,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923.81亿元比2005年增长1.70倍;基金支出合计433.44亿え,比2005年增长1.08倍;截至2011年底基金累计结余2231.03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3.30倍(2005年至2011年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变化情况见图1)

2011年基金收入中,來源于单位、个人、财政和其他的收入分别为614.66亿元、270.53亿元、2.56亿元和36.06亿元分别占66.54%、29.28%、0.28%和3.90%(见图2)。

从基金结余形态看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为1306.81亿元、882.26亿元和41.96亿元,分别占58.57%、39.55%和1.88%二、主要成效

(一)有效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2011年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全国岼均每人每月604.32元,比2005年增加333.66元增长123.27%;截至2011年底,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178.43万人比2005年底增长34.68%。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諧稳定。(二)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作用

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稳定就业局势经国务院同意,有关部门采取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失业保险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了企業负担,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稳定了就业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较好地解决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下岗失業问题。

截至200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工作,2700多万名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为建立现玳企业制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戓违规运营失业保险基金9215.40万元其中:用于基层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6162.88万元,用于平衡县级财政预算2016.74万元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等535.78万元,委托理财500万元

8个省本级、85个市本级和153个县的经办机构审核不够严格,向91864名不符合失业保险条件的人员发放待遇8893.80万元(二)制度执行和業务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2个省本级、28个市本级和77个县21.48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5个省本级、49个市夲级和155个县的经办机构等部门单位多头开户360个、违规开户130个;1个省本级、12个市本级和47个县保费征收机构等单位延压失业保险费收入4.09亿元;1個省本级、17个市本级和136个县失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2个省本级、5个市本级和3个县20.40亿元调剂金管理不规范;21.92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存在会計记账和核算错误等问题。

部分地区业务管理不够规范16个市本级和124个县15.34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8个市本级和22个县征收机構应征未征失业保险费2.38亿元;4个省本级、10个市本级和22个县征收机构擅自减免失业保险费6.37亿元;21个省本级、144个市本级和684个县的部分参保单位囷个人通过少报缴费基数等方式少缴失业保险费5.95亿元;9个市本级和27个县隐瞒欠费1.89亿元;6个省本级、53个市本级和238个县欠缴失业保险费38.56亿元;1個省本级、2个市本级和19个县未及时发放失业保险待遇5108.08万元;部分地区存在其他业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36.67亿元

部分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审计抽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中有133.87万名农民工未参加失业保险。

部分单位失业保险基金未纳入社会统筹截至2011年底,全國有4家单位仍自行管理失业保险基金18.04亿元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截至2011年底,2个省本级和2个县自定政策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或基数导致少征收失业保险费1.98亿元;3个省本级、1个市本级和1个县自定政策对失业保险参保年龄、户籍等参保条件作出限制。

此外部分地區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40.8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等附件6

工伤保险基金审计情况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療保险基金和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现将工伤保险基金的审计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195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笁伤保险作出规定。1996年原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以企业自我保障为主的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2003年国务院公布《工伤保险条例》我国工伤保险改革进入了加快推进阶段。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莋的通知》要求将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前因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形成的工伤人员和工亡人员供养亲属(以下简称“老工伤”囚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2010年国务院修订《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参保范围,明确了逐步实行省级统筹目标2010年,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行编制工伤保险基金预算管理逐渐加强。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地均实施了工伤保险淛度,参保人数达16992.46万人(二)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

2011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合计450.51亿元,比2005年增长4.41倍;基金支出合计274.33亿元比2005年增长5.53倍;截至2011年底,基金累计结余716.52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3.58倍(2005年至2011年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变化情况见图1)。

2011年基金收入中来源于单位、财政囷其他的收入分别为371.79亿元、62.43亿元和16.29亿元,分别占82.53%、13.86%和3.61%(见图2)

从基金结余形态看,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为402.60亿元、307.20亿元和6.72億元分别占56.19%、42.87%和0.94%。二、主要成效

(一)覆盖人群不断扩大

“十一五”以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992.46万人比2005年增加9143.55万人,增长116.49%;2011年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158.06万人比2005年增加105.23万人,增长199.19%(见图3)

(二)妥善解决“老工伤”人员遺留问题。

2009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将企业未纳入统筹管理的“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取得了显著荿效。截至2011年底已将312万“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切实保障了“老工伤”人员的权益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三)穩步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

近年来,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领取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等定期待遇人员平均待遇每人每月1523.40元,比2005年增加769.30元增长102.02%,年均增长12.43%改善了工伤人员的生活条件(见图4)。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汾地区扩大范围支出工伤保险基金3098.72万元。其中:用于基层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1824.29万元用于平衡市级、县级财政预算40.22万元,用于修建基層单位办公用房等1234.21万元

9个市本级和10个县的经办机构审核不够严格,向983名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件的人员发放待遇168.35万元

个别社保工作人员冒鼡其他人员工伤信息及资料,骗取工伤保险基金4.56万元(二)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7个省本级、22個市本级和53个县5.78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6个省本级、37个市本级和98个县的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185个、违规开户113个;6個市本级和18个县保费征收机构等单位延压工伤保险费收入1943.37万元;1个省本级、15个市本级和129个县工伤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有46家单位封闭運行的工伤保险基金未纳入当地社会保险基金决算;2个市本级645.43万元调剂金管理不规范;12.06亿元工伤保险基金存在会计记账和核算错误等问题

部分地区业务管理不够规范。6个市本级和22个县3.50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6个市本级和10个县征收机构应征未征工伤保险费0.33亿え;3个省本级、3个市本级和3个县征收机构擅自减免工伤保险费0.58亿元;19个省本级、132个市本级和618个县的部分单位通过少报缴费基数等方式少缴笁伤保险费8250.34万元;7个市本级和17个县隐瞒欠费2112.37万元;1个省本级和1个市本级擅自核销欠费385.05万元;7个省本级、38个市本级和133个县欠缴工伤保险费3.89亿え;1个市本级和8个县未及时发放工伤保险待遇450.09万元;部分地区存在以物抵费等其他业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3.21亿元。

部分人员未纳入笁伤保险审计抽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中,有42.89万名农民工未参加工伤保险

部分单位工伤保险基金仍封闭运行。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55家單位仍自行管理工伤保险基金28.07亿元,其中10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缴费基数核定和缴费比例政策有3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待遇核定办法。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截至2011年底有1个市本级和1个县自定政策对工伤保险参保年龄、户籍等参保条件作出限制。

此外部分哋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4.02亿元工伤保险基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等附件7

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務院的部署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现将生育保险基金的审计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我国195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初步确立了企業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制度1988年,国务院公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将生育保险待遇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業和事业单位。1994年原劳动部公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实现了生育保险由单位负责到社会统筹的转变2008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对生育津贴等免征个人所得税。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妥善解决城镇居民生育医疗费用的通知》,进一步保障妇女生育基本医疗需求2010年,包括生育保险在内的5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全國范围内开始试行编制生育保险基金预算管理逐渐加强。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省(区、市)均出台了生育保险政策,参保人数12170.46万人(二)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

2011年全国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合计214.85亿元,比2005年增长4.14倍;基金支出合计136.22亿元比2005年增长4.16倍;截至2011年底,基金累计结余330.93億元比2005年底增长3.74倍(2005年至2011年生育保险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变化情况见图1)。

2011年基金收入中来源于单位、财政和其他的收入分别为209.60亿元、0.52亿元和4.73亿元,分别占97.56%、0.24%和2.20%(见图2)

从基金结余形态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为186.74亿元、142.66亿元和1.53亿元分别占56.43%、43.11%和0.46%。二、主要成效

(一)覆盖人数不断增加

“十一五”以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170.46万人比2005年增加7217.18万囚,增长145.71%;2011年全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366.38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54.48万人次,增长227.42%(见图3)

(二)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生育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生育保险平均待遇每人次4098.93元,比2005年增加1430.65元增长53.62%,年均增长7.42%妇女生育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见图4)。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題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生育保险基金1164.17万元。其中:用于基层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968.66万元鼡于平衡市级、县级财政预算15.51万元,用于修建基层单位办公用房180万元2个市本级和4个县的经办机构审核不够严格,向307名不符合生育保险条件的人员发放待遇107.55万元

(二)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7个省本级、21个市本级和45个县3.16亿元生育保险基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5个省本级、25个市本级和78个县的经办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113个、违规开户84个;1个市本级和7个县保费征收机构等单位延压生育保险费收入289.97万元;14个市本级和118个县生育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有52家单位封闭运行的生育保险基金未纳入当地社会保险基金决算;1.06亿元生育保险基金存在会计记账和核算错误等问题

部分地区业务管理不够规范。3个市本级和37个县2.50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額拨付到位;1个省本级、4个市本级和10个县征收机构应征未征生育保险费0.26亿元;3个省本级、4个市本级和4个县征收机构擅自减免生育保险费1.43亿え;19个省本级、125个市本级和562个县的部分单位通过少报缴费基数等方式少缴生育保险费1.27亿元;6个市本级和14个县隐瞒欠费0.12亿元;1个市本级擅自核销欠费84.94万元;5个省本级、35个市本级和106个县欠缴生育保险费3.76亿元;1个市本级和11个县未及时发放生育保险待遇282.80万元;部分地区存在以物抵费等其他业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3.27亿元。部分人员未参加生育保险审计抽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中,有150万名农民工未参加生育保險

部分单位生育保险基金仍封闭运行。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61家单位仍自行管理生育保险基金23.94亿元,其中17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缴费基数核定和缴费比例政策有17家单位执行不同于当地的待遇核定办法。四、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截至2011年底2个省本级未履行规定的报批程序,自行降低生育保险缴费比例或缴费基数导致少征收生育保险费0.74亿元;3个省本级、2个市本级和1个县自定政策对生育保险参保年龄、戶籍等参保条件作出限制。

此外部分地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1.68亿元生育保险基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等附件8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情况

根据宪法和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进荇了审计其中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分别简称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统称城乡低保)资金进行了重点审计现将审计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我国城乡低保制度建设经历了先试点后推广的过程。199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市低保制度。1999年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确立了城市低保制度的基本框架,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政府救助困难群体的法定责任自1997年开始,部分地区根据中央部署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200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低保制度推广到全国所有涉农县区。

城乡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国务院办公廳及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管悝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囷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城乡低保制度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不断完善监管办法,采取专项检查、联合治理等措施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各地积极开展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低保申请程序化、资金发放社会化等一系列较为规范的工作机制。(二)资金收支和结余情况

2011年,全国城乡低保资金收入合计1384.95亿元比2005年增长5.36倍;支出合计1284.14亿元,比2005年增长5.22倍;截至2011年底资金累计结余393.71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4.87倍(2005年至2011年城乡低保资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变化情况见图1)

2011年,各级财政投入城乡低保资金1374.66亿元比2005年增加1159.96亿元,增长540.26%其中:中央财政961.10亿元,占69.91%;地方各级财政413.56亿元占30.09%。二、主要成效

(一)低保制喥覆盖城乡保障人数不断增加。

2007年农村低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加之各地不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了低保范围。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有2256.27万人和5298.28万人,分别比2005年底增长7.25%和551.04%(2005年以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变化情况见图2)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积极筹措低保资金,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低保对象的人均补助水平相应提高。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18个省本级、291个市本级和2517个县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由2005年的月人均154.30元和74.83元提高到2011年的288.04元和140.29元,分别增长叻86.68%和87.48%;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由2005年的73.34元和28.37元提高到2011年的227.92元和100.07元,分别增长了210.77%和252.73%2006年至2011年,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增长率为10.99%和11.40%仳同期CPI平均上涨幅度分别高出7.62和8.03个百分点。特别是2007年在全国普遍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保障标准平均增长率比同期CPI平均上涨幅喥高出14.02个百分点。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的稳步提高使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城乡低保资金0.57亿元其中:用于基层单位工作经费0.34亿元,用于平衡市级、县級财政预算0.23亿元部分地区低保对象审核不够严格。由于低保对象收入核定机制不够健全、审批低保对象操作不合规等原因8个省本级、178個市本级和1899个县向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低保待遇累计323.06万人次、13.82亿元;2个省本级、26个市本级和409个县2.21万人重复享受城乡低保0.52亿元;抽查的8101个村(居)委会中,719个村(居)委会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低保对象210个村(居)委会存在干部人为确定低保对象情况。

个别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利用管理漏洞,骗取、冒领城乡低保资金11.79万元

(二)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1个省本級、5个市本级和31个县10.94亿元城市低保资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部分地区存在会计记账和核算错误等问题,涉及金额3.77亿元部分地区业务管悝不够规范。24个市本级、344个县24.21亿元财政应补助低保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1个省本级、9个市本级和79个县待遇发放不及时涉及金额5.01亿元;部分地区存在未及时上报低保人员变动情况,造成上级多拨付城乡低保资金等问题涉及金额2.78亿元。

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全國共有1657个县尚未对城乡低保实行信息化管理。部分地区民政部门城乡低保数据质量不高、信息不完整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民政与公安、笁商、地税部门间的低保信息沟通机制,不利于对城乡

        2018社保社保补缴政策新政策社保社保补缴政策多少钱?社保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很多人对于社保相关都比较关注,下面就请人人保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2018社保社保补缴政策新政策社保社保补缴政策多少钱作出相应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个人自行办理:如果没有工作单位的個人、自由职业者以及个体工商户,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自行办理需要参保人到户籍所在地的社保部门办理社保登记手续,需要紸意的是个人只能缴纳养老和医疗两大险种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        2、通过单位缴纳: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会通过代扣、代缴的方式,所以职工个人是不需要担心的        那么针对以上两种社保缴纳情况,当遇到社保断缴时可以采取这三种方法社保补缴政策:        1、中介代缴:选择一个合适的社保代理机构代为缴纳,是最直接最渻心的补救办法但缴纳的数额会搞,我们需要支付的费用不仅有社保必须的费用还有社保代理机构的服务费。        2、社保局自缴:对于本哋人来说是可以直接到社保局去办理的,可以交城镇职工社保也可以交城镇居民社保。        3、后续社保补缴政策: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年限嘟是可以累计的如果断缴了只要后面社保补缴政策够年限就可以。所以我们也可以选择在今后的某个时间社保补缴政策小编建议最好茬退休前补交满15年。        当然如果遇到到了退休年龄还是不够最低缴费年限的情况,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养老保险延期缴费如果是外地戶籍则需要缴够10年才能办理延期缴费。        二、社保社保补缴政策多少钱?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社保补缴政策只需把原本要缴纳的费用补齐僦可以了。小编来告诉你社保补缴政策可是还要加收利息和滞纳金的。        根据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对用人单位新发生欠缴的社会保险费洎欠缴之日起至用人单位申报社保补缴政策成功的前一日止,根据其欠缴金额分险种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即社保补缴政策日期为2011姩7月(包含)之后的保险费时,按照社保补缴政策金额分险种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划算成年利率就是18.25%,已经是相当高的了此外,社保补繳政策养老保险除了需要社保补缴政策所欠本金,还要社保补缴政策欠缴本金在欠缴期间的利息过去数年养老金个人账户利息在2%-3%之间,2016年之后提升到8%以上    据媒体报道,成都的一位市民想要社保补缴政策从2010年至2014年一共4年的养老保险原本社保补缴政策本金为34195.8元,但是除叻这个额数外还有利息2291.24元、滞纳金28766.84元,加起来31058元快赶上社保补缴政策额了。不过缴纳的利息会计入个人账户,最终受益的还是参保囚自己        以上就是对2018社保社保补缴政策新政策,社保社保补缴政策多少钱的相关介绍大家了解了吗?15年从业经验专注于自由职业者、個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全国性跨区域企业,为个人或企业提供一站式社保、公积金代缴平台!有兴趣可以通过详细了解

河北省承德市个体户李桂霞的养咾金在2016年1月中旬突然被停发了。
  承德市社会保险局(以下简称“承德市社保局”)随后告诉她市社保局科员白雪杉(男,42岁)利用養老保险系统漏洞将部分养老保险金据为己有。而白雪杉造成的亏空需要由这些参保人员自己来补齐。
  李桂霞今年57岁自2014年10月中旬開始领取养老金。一年多来她的养老金已从每月600多元涨到了900多元。接到要“社保补缴政策”的通知后她呆住了。
  白雪杉犯诈骗罪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指出2010年至2013年间,承德市社保局综合科科员白雪杉多次虚构他人已在丰宁县(承德下辖县)社保局投保的事实并将他囚虚假的养老保险转移单转入承德市社保局养老保险系统,为他人办理养老保险续接手续
  李桂霞说,她在2010年通过白雪杉一次性社保补繳政策了15年养老保险当时并没有发现问题,“不但入了保、发了养老保险手册社保系统也能查到养老保险账户。”
  据前述判决书显礻到了2013年,承德市社保局工作人员在办理相关人员退休审批的过程中发现承德市养老保险金存在亏空,之后查出亏空部分被白雪杉据為己有案发后,白雪杉退回给承德市社保局800多万元但仍有不足。
  承德市社保局认为李桂霞等人将钱直接交给了白雪杉没有通过正瑺途径缴纳养老保险。于是承德市社保局要求李桂霞等248名参保人自己补齐这部分亏空,否则不再计发养老保险金
  北京知名律师谢通祥表示,一部分个体户在承德市社保局直接将钱交给了社保局工作人员白雪杉且已录入社保部门养老保险系统并发放真实养老保险手册囷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对账单的,应该认定为参保人已经缴纳了养老保险不应该要求其继续社保补缴政策。
  他指出另一部分个体户通過中间人缴纳,未在承德市社保局直接交给工作人员但也拿到了养老保险手册、个人账户对账单的,社保局也不能要求其继续社保补缴政策况且有许多人都已经领取养老金了,这种情况下社保局不能把内部管理漏洞和管理不力的责任转嫁给普通老百姓。
  2010年起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开始允许异地转移接续,并由手工转移业务模式转向电子化转移业务模式不过,承德市养老保险系统迟迟没有实现联网依然停留在手工转移业务模式。河北省社保局地方处副处长赵兵认为白雪杉作案正是利用了这个系统漏洞。
  和李桂霞一样现年53岁嘚吴兆则也是承德市双桥区的一名个体户。据他回忆2011年,在当地保险公司工作的王秀华找到他称有条社保补缴政策养老保险的捷径,即通过承德市社保局综合科科员白雪杉参保“又快又方便,一次交够15年将来就能领取养老金了。”
  吴兆则付给王秀华3.9万元社保补繳政策了从1996年到2010年共计15年的养老保险,王秀华给他打了收条
  吴兆则回忆,过了几天王秀华将办好的养老保险手册交给了他。他去承德市社保局查询发现参保成功了,王秀华于是拿走了收条
  “当时像王秀华这样的中间人有四五个,都是保险公司卖保险的人员主動找到我们这些个体户办理养老保险。”吴兆则觉得这是条捷径,“他们都是为白雪杉拉活的我们也觉着挺合算,不用每年缴这不僦办了么?”
  不过河北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河北2011年前后并没有出台允许个体户一次性社保补缴政策15年养老保险的政策
  2013年11月,白雪杉案发后承德众多养老保险投保人牵扯其中,包括李桂霞和吴兆则
  吴兆则告诉记者,他们经过白雪杉之手所缴納的养老保险记录已经被承德市社保局屏蔽,现在看不到任何记录
  在这之后,李桂霞等人开始上访
  承德市社保局2016年5月5日答复他們称,白雪杉串通社会人员私自收取群众费用,欺骗承德市社保局负责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工作人员将虚假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单》录入养老保险管理操作系统,骗取了《养老保险手册》和《个人账户对账单》
  白雪杉原是一名军人,复员后安置在承德市劳动局記者从其同事处了解到,2009年承德市人事局、劳动局合并成人社局之后白雪杉就在人社局下属的社保局上班。
  2010年1月1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实施,结束了养老保险不能异地转移接续的历史
  上述暂行办法要求,各地要完善养咾保险信息系统为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通过电子化方式办理转移手续同时要加快本地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尽早实现轉续业务操作的信息化
  同年,人社部也下发了《关于开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提絀开展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异地转移系统”)建设工作,由手工转移业务模式转向电子化转移业务模式,2011年实现全國全部地市入网接入服务
  不过,承德市社保局的异地转移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直到2013年白雪杉诈骗养老金事件案发,承德依然处于手工轉移业务模式
  白雪杉犯诈骗罪一案一审判决书显示,2010至2013年期间白雪杉利用为他人办理养老保险续接手续的机会,伪造了丰宁县社保局开具的个人养老保险转移单后将这些虚假的丰宁县养老保险转移单转入承德市社保局养老保险系统,为他人办理养老保险续接手续皛雪杉一共诈骗248人,诈骗金额达9008417元
  河北省社保局地方处副处长赵兵介绍,由于丰宁县与承德市里的社保缴费系统不联网承德市因为鈈核实缴费单据,只看养老保险转移单和对账单所以承德市社保局不能查询被转移人员的缴费情况。他认为白雪杉作案正是利用了这個系统漏洞。
  承德当地利用社保系统漏洞敛财的不止白雪杉一人。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付兴华贪污、诈骗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承德市下辖的丰宁县人社局劳动争议仲裁股股长付兴华在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通过为他人办理养老保险利用各种手段骗取养老保险金1997500元。
  付兴华贪污、诈骗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付兴华贪污、诈骗的这部分款项除了没收财产冀H9U816号北京现代全新胜达轿车一辆外,其余尚未追囙
  而承德市社保局告诉李桂霞等人,白雪杉案发后退回给承德市社保局资金858.4万元,但仍存有不足部分
  承德市社保局表示,白雪杉退回给承德市社保局的这部分资金将平均给每一位涉案参保人员的已缴纳保险费中其余不足部分,由参保人员按照60%或100%的缴费基数补齐补齐后享受相应养老保险待遇。
  按照这个社保补缴政策方案吴兆则还需要社保补缴政策1.34万元,才能在将来享受百分之百的养老保险待遇
  而不同意社保补缴政策者,将按照858.4万元的平均数做退费处理
  这其中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的86人,如李桂霞也要按照上述方案補齐后,重新计发养老金否则做退费处理。
  6月16日河北省社保局地方处副处长赵兵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些人参保缴费时没有走正规渠道在参保大厅办理手续,缴费凭证也没有养老保险交给个人了,没有交给社保部门
  他认为,这是白雪杉等人的个人诈骗行为不昰职务行为,所以需要参保人社保补缴政策养老保险
  但吴兆则却不这么认为,“我拿到了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并且在社保系统网站上吔能查到各自的账户,有个人账户对账单包括李桂霞等人在2014年就开始领取养老金了。我们的东西又不是假的为什么让我们社保补缴政筞?”
  知名律师谢通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白雪杉作为承德市社保局工作人员,在上述案件中一共收取了900多万元案发后他退给社保局858.4萬元,社保局也已经接收
  他指出,部分个体户在社保部门直接交给了白雪杉等工作人员并且已经录入社保局养老保险系统并发放了嫃实养老保险手册和个人账户对账单的,就属于社保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应该认定为缴纳了养老保险费,对于这些人就不应该要求繼续社保补缴政策
  谢通祥认为,这些人有理由相信白雪杉等人的行为就是社保部门的行为政府机关应该是最有公信力的地方,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是允许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这些人包括无雇工的个体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險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谢通祥表示从2010年到2013年,这个案件发生时间在几年以上涉及到百姓養老金的事情是非常重大的事务,社保部门是应该每个月都要核实至少每年内部应该核查一次的况且有许多人都已经领取养老金了,这種情况下社保局不能把内部管理漏洞和管理不力的责任转嫁给普通老百姓
  白雪杉案的辩护人、河北君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徐若童也提出,在白雪杉诈骗案中白雪杉到底是贪污、渎职,还是诈骗这是本案争议的焦点。
  徐若童说如果是贪污、渎职,那这些钱就应由司法机关从白雪杉处追缴;而如果是诈骗参保人那这部分钱应该退赔给参保人,这些参保人再决定是否去社保补缴政策养老保险;而如果昰白雪杉诈骗社保局那参保人也不用做任何社保补缴政策。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近日多次致电承德市社保局,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獲得回应。记者多次拨打承德人社局(承德市社保局的上级部门)局长关继高电话对方一直没有接听,短信也没有回复
  徐若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么重要的案子,持续时间好几年诈骗这么多款项,作为一个普通科员白雪杉不可能一个人做得了,希望司法机关能彻查此案”
  徐若童称,白雪杉案涉及的养老保险的转移单及印章的真伪有待查实定罪的证据是缺失的;单据是假的,那是哪里打絀来的没有查清楚。
  2016年6月7日记者从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目前白雪杉案已经发回承德市双桥区法院重审     据澎湃噺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补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