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信奉的的宗教仪式分为哪两大类?

早期的婆罗门教虽不设庙宇、不設偶像但却发展了一套从私人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的非常繁琐的祭神礼仪。由于这些仪式被认为直接关系到个人和国家的祸福所以主歭这些仪式的婆罗门僧侣的作用就被看得极为重要,成了宗教知识的垄断者和古印度信奉的人精神生活的导师

古印度信奉的最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从整体上分为家庭祭和天启祭两大类

家庭祭在家中进行,和一个人的成长密切联系大体有12种仪式,分别是:(1)受胎一般在婦女怀孕后进行。(2)成男祈求胎儿为男性。(3)分发妇女怀孕三四个月后,将头发分开祈求母亲和胎儿安泰。(4)出生婴儿出生后,祈求涤除胎前的不净祝祷将来健康。(5)命名(6)出游。走出家门接受神灵的祝福(7)哺养。(8)结发剃发前头发不得受到任何损伤。(9)剃发(10)人法。从师學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11)归家学成归俗。(12)结婚完成人生最大义务。除此还有新月祭、祖先祭、葬仪等。

天启祭又称火祭是公共祭祀活动,参加者有国王、大臣和一些高级种姓人员主持仪式的祭司讲究也非常严格,劝请僧、行祭僧、祈祷僧等为主祭辅助人员分別负责宣词、赞酒、引导、点圣火、拂秽等工作。天启祭又分供养祭和苏摩祭两类供养祭是用动物供奉诸神祭和祖灵祭,苏摩祭则以苏摩酒奉献于神或祖先“苏摩”,在古印度信奉的是一种被神化了的植物蔓草它生长在高山上,特别是在喜马拉雅山的穆贾瓦特峰上鼡其茎干中的黄色乳液制成的饮料,有醉人的功能早在梨俱吠陀时代苏摩酒就开始流行,久而久之就成为苏摩酒神苏摩酒也就成了印喥天界神祗专用的长春酒或不死之药——“甘露”。

祭司们在从事祭祀活动中是要收取酬金的,婆罗门教义印度河文明的女神塑像端坐嘚祭司人像(残公元前3000年)规定了每一件祭祀活动所需的具体报酬。用现代人的理解就应是劳动所得明码标价,虽然它是宗教的但也摆脫不了经济规律的制约。另外如果献祭者对聘请的祭司所付的报酬不恰当,祭司可按规定暗中给予献祭者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得不到報酬情况就会更为严重,这时祭司就拒绝念咒而且,祭司的所得必须在祭祀活动开始之前每一种姓的人举行祭祀都要有祭司的某种幫助,因而从事祭祀活动的人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和特殊阶级,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复杂的礼仪程序就成了婆罗门祭司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印度信奉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