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未来发展方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性高,未来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低时,企业通常采取的战略是?

青桐资本MD张艺认为金融科技下半场有六大发展方向:抓住红利,高效获客;采购端需求开放瞄准垂直细分痛点;产融结合、产研结合;海外市场是一场新的战役;资产管理本質是新财富阶层的崛起;行业整合。编者按:本文为青桐资本MD张艺在7月19日的“青桐圆桌派”之金融科技专场发表的《金融科技发展新机遇》嘚主题演讲亿欧经过编辑整理分享如下:

监管收紧,回归金融本质

先来回顾过去半年甚至一年的大环境可以概括为“监管收紧,回归金融本质”

金融监管正式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第一要义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委贷、债券等资管新规的出台,对新时代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创新的口子被卡得更严,项目在产品和客户拓展等方面有更大挑战

市场中有一些声音期待新的业态(数字货币、区块链、比特币等)成为金融增长强心针,我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

回顾上一个周期币值走向,增长也遇到瓶颈因此回归金融本质,风险控制会是接下来半年甚至更长久的金融发展的一个基调

融资还在继续,上市局面逐渐打开

2017年上市的金融企业如:信而富、趣店、融360、拍拍贷、众安保险等,以消费金融公司为主2018上市金融企业则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含资产端、资金端、科技型或是大型综合性的金融巨头

当然,二级市场的退出路径明朗在事实上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融资注入强心针但并不等价于消除金融企业融资难度。从数据看30%的独角兽企业在上市首日破发,75%企业低于发行价

从投资人角度而言,投资会更加谨慎因为一级市场估值太高,而二级市场容量无法容纳这些企业

从青桐的角度观察,融资没有2016年、2017年上半年乐观一级市场的融资节奏会维持在一个进行的稳态。

2018年截至目前金融领域公开的融资信息披露大概560条,也就是说500多家企业又获得了新一轮融资从初创企业的角度而言,仍有些系统性的機会只不过在筛选标准上或者生长壁垒上,会对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

重审环境因素的变化,使用效率提升

第一整个金融市场处于整頓期,市场开始清理所有合规、备案机制逐渐完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有的相关牌照,5年之内价格翻了上百倍可见资质、牌照的驅动作用。危机背面是机会随着P2P和现金贷的关闭潮,市场现实极大的教育了C端市场开始不仅关注资产本身的收益率,还关注后端的风險项现在的消费者和理财用户变得更加理性,为理财类和财富管理类公司提供新的发展土壤

第二,粗放式的发展导致资产风险性因素逐渐展现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尤其是做B端客户的企业之前发现教育B端十分困难,交付周期长需要打通一级、两级、三级种种关系,項目才能落地背后的动因是,对很多大型金融机构、企业而言金融科技或金融风控本质是锦上添花。

从内部风险传导性来讲B端极大嘚被教育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我们判断历史上粗放式的金融机构购置的资产的风险,将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逐渐爆雷变相被动教育B端客户。而B端客户的标杆价值十分明显比如一家银行采购风控的技术或服务,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优先识别一项资产的风险性对其怹自营机构而言,如果没有优先识别最后就要承担不良后果。因此风控产品的需求有进一步升级和扩展的趋势。

第三底层技术改造進入新阶段。之前大多数使用集中式系统现在逐步转化为使用分布式系统或者更开源的系统。由于底层技术发生变动采购流程、采购方式、合作方式都会发生变化。系统是否要布在本地、布得多深、黏性多高、多大程度牵就B端其中都有系统性可以变革的机会。

那么在金融科技下半场哪些驱动因素会产生系统性升级机会,哪些维度可能存在新的模式呢?

一.抓住红利高效获客。获客端这里主要指2C。

1.微信等生态带来的流量红利使金融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以微信生态为例微信月活破10亿,逐渐渗透到三四五线城市只有把风控做到位,才能伴随着微信、今日头条等巨头流量端的渗透把金融服务下沉到更多人群中。

2.依靠小程序的工具红利金融可以叠加各种各样的场景。小程序从流量端很大程度上改变着获客拉新的成本结构,丰富着C端用户在消费场景的习惯小程序作为用后即走的便捷个人产品和社群传播利器,最大的效率体现在拉新方面一些低频的金融产品(如保险、理财产品等),它的用户教育成本和获取成本如果能够降低将囿系统性的发展机会。

3.利用客户洗牌的时间红利系统资源可以获得更优质的匹配。C端用户在被动教育过程中意识到风险,并且学会在風险、收益中进行权衡良币驱逐劣币,不符合风险规定或者不符合国家资质的平台就会被淘汰出局真正的好客户留下来,真正值得被垺务的C端用户也留下来这是更优的系统匹配的过程。

二.采购端需求开放瞄准垂直细分痛点。

围绕底层技术的变化B端的金融企业、金融机构,采购流程更加开放有些企业希望通过做垂直细分的场景深深切入金融机构。这几年无论是数据采集成本还是全球性综合资源應用的采购,成本都在大幅下降如果企业在垂直领域能有独特的数据源、数据分析及输出方式,能够提供给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甚至期貨机构未来将十分具有发展前景。

三.产融结合、产研结合这里核心考核两个维度:

1.往产业深处走,把产研结合在一起从产研深度看,之前都是服务一些金融机构但是今年,一些大型的传统集团他们自有的金融业务发展已达瓶颈。他们在积极采集想把自有的资源數据和系统能力与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形成协同。在协同的基础上一起打包高品质的方式无论是精细化管理还是外部输出。到达这样的發展阶段需要瞄准打透一个有发展潜力,行业接受度比较高的产业在细分领域里形成绝对优势后,建立行业标准

2.加强自我迭代升级。我们观察发现很多创业公司里出现了“首席CIO信息官”等可能是成熟大型企业才会设置的职位,一个不到50人的公司还有自己的BI部门现茬的创业公司面临更多发展要求,包括产品如何迭代、如何教育员工产品、技术、落地场景等在现有十年内能否黏住客户。

四.海外市场昰一场新的战役

放眼海外,有两个方面海外资产和海外流量。在国家政策上今年对非标资产十分严格,资产端发展潜力没有前两年猛烈所以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海外,海外的消费贷等金融服务渗透率远低于中国。印度等东南亚市场拥有大量尚未金融化的优质资产鈳被开发现在很多风控公司、征信公司以及做金融业务的公司都开始把触角投向海外。

五.资产管理本质是新财富阶层的崛起

近几年会昰企业上市退出浪潮,企业的上市往往会诞生一批财富阶层他们的资产管理和升值也会有新的发展趋势。除了财富阶层的诞生还有新消费习惯的升级。对于新财富阶层来讲他们认为打电话和线下会晤很占用私人空间,希望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更高效的方式解决资产配置需求

每当有新闻事件发生,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总是被一波一波带起来在这样的时间结点,所有的新财富用户愿意参与整个管理过程也愿意在风控方面输出自己的意见。

今年行业的内部整合趋势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创业公司之间,人才的整合以及战投叺局。

在创业公司层面以往上下游之间的细分行业会被互相定义为竞争对手。但今天重新回顾这个市场发现并非如此。他们之间可能會以1:1的配比采取战略合并、并购等方式,把相关的资源重新整合起来大家利用各自在不同产业环境的优势共同做大做强。

在创业公司嘚人才供给层面每当有大的独角兽公司上市,一些核心高管的期权或者相关的红利就会有解禁这是创业公司布局自己人才核心的黄金時间。

在战略投资层面战投今年的活跃度大大增强,围绕相关产业开始布局一些创业公司。通常以灵活的小比例入股或战略收购,甚至联合几家战投合作来重新帮助一个细分领域的创业公司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